不老的传说kz
作品名称作品摘要作品评价作者介绍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透视精神的江南乌托邦从《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到《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格非写作了近20年,写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中国史,第一部写辛亥革命,第二部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部写新世纪。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没变,人没变,世界变了。但到《春尽江南》,将落点放在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状态作深入透视,把宏阔的历史命题浓缩到深入的精神层面——20世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的追索,的确与社会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专家点评: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构思,2003年前后正式动笔写作。格非自称,“这是用10多年的心血写成的作品。”《江南三部曲》得到了众评委一致好评,认为这是近年来最有厚度和整体性立意的作品。 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镇江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小说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 新出的小笼包还是陈年老酿《这边风景》,初次定稿于1978年,尘封了35年后,当作者王蒙近80岁时,书稿新鲜出炉。它描写了上世纪60年代农村的阶级斗争、伊犁风光、新疆生活风貌以及十几个民族的日常往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赤诚与热情。这部写于特殊时期的作品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文革”文学的空白。作者自己还在思考,文学是冒着热气的新出锅的小笼包呢,还是酝酿许久的陈年老酒呢?专家点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说:“王蒙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勇气和叙事自觉,向读者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新疆的故事。以一个独特视角,艺术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风貌,热情歌颂了诚实的劳动、正直的品格、民族的团结和美好的爱情,我看了以后很感动。”81岁高龄的王蒙自称,这是一本下了苦功夫的书。“没有许多年的农村生活,没有与各族农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维吾尔语的熟谙,没有对于生活、对于大地、对于边疆、对于日子的爱与投入,不可能有这部作品。”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生命册 《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找不到、回不去的故乡花甲之年,河南作家李佩甫的《生命册》面世。它积累了半个世纪,习惯于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在他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小说,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他说,现在的乡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乡土了,许多人已经找不到“故乡”了。在书的扉页上印有泰戈尔的诗:“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边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专家点评:李佩甫也是在他写作生涯的第38个年头,迎来了茅盾文学奖。《生命册》是他花甲之年完成的“平原三部曲”收尾之作。他从一风、一尘、一树、一花写起,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及一个村庄50年的生存状况。获奖后,李佩甫表示,要“感谢我的平原,感谢平原上的风,感谢平原上的树”。 李佩甫 ,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 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有《黑蜻蜓》《村魂》《田园》等。繁花 《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上海普通话建立的博物馆有人评价,《繁花》以满纸沪语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作者金宇澄是文学编辑,非职业作家,作品超出很多职业作家,被公认为是写当代上海里弄生活的最好作品。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也是一部记忆小说,上世纪60年代的少年旧梦,90年代的声色犬马,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它概括起来就是小说中姝华的那封信 “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专家点评:艺术是需要个性的。传统是生活乃至文学最基本的发动机,金宇澄用沪语创作了《繁花》,整部作品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和鲜明的文本识别度。他选择改良的方言口语,因为他认为“相对于固定的普通话而言,方言更有个性,更活泼,它一直随时代在变化,更生动,也更有生命力”。 金宇澄,原名金舒澄,上海人,小说《繁花》的作者。1952年出生,被称为小说界的“潜伏者”。《上海文学》的编辑,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3年凭借《繁花》获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黄雀记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 香椿树街的残酷青春《黄雀记》苏童用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风格、节奏来叙事。故事并不复杂,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三个受侮辱与损害的青年人的纠缠、成长和命运背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异,香椿街充满了他独有的细腻的南方情调、气氛。它的很多故事后来转移到精神病院。也许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有病,有些事注定要发生在不正常的地方。专家点评:“新历史主义”小说家苏童,把香椿树街的故事写了很多年,《黄雀记》获奖让他感到终于对自己有了个交代。《黄雀记》被认为是香椿树街系列中最成熟、最完整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苏童香椿树街写作的一个重要标签。 苏童,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2015年8月,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我们的2016
比较优秀的有: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修订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陈忠实的《白鹿原》(修订本),王安忆的《长恨歌》,熊召政的《张居正》,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等。历届获奖名单: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你在高原》(张炜)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荣誉奖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第九届评选: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2015年5月在中国作家网公示了252部参评作品,刘醒龙《蟠虺》、姜燕鸣《汉口之春》、刘诗伟《拯救》、林白《北去来辞》、曹军庆《魔气》和《武汉晚报》原副总编辑王石《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等6部湖北作家作品入围。本届252部参评作品均为诞生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的长篇小说,参评数量比2011年第八届茅奖多出72部,将从中选出10部提名作品,最终获奖作品不超过5部,将是“茅奖”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及苏童《黄雀记》5部作品(按得票数排序)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茅盾介绍: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想鱼的熊
作品简介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工人闹事,捅出了公司领导层的腐败问题后,市长李高成开始秘密调查。结果发现,他的老部下、老上级以及他的妻子都与这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办?在老百姓与亲朋戚友之间,他必须作出抉择。他最终选择了人民,而人民也选择了他。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作家简介张平111,1954年生于西安,山西新绛人。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抉择》《法撼汾西》《天网》《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国家干部》,中短篇小说集《祭妻》《姐姐》,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 作品简介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当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统治着,麦琪土司便是其中之一。老麦琪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少爷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捍、聪明勇敢,被视为当然的土司继承人;二少爷为被土司抢来的汉族太太酒后所生,天生愚钝、憨痴冥鲁,很早就被排除在权力继承之外,成天混迹于丫环娃子的队伍之中,耳闻目睹着奴隶们的悲欢离合。麦琪土司在国民政府黄特派员的指点下在其领地上遍种罂粟,贩卖鸦片。很快暴富,并迅速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土司中的霸主。眼见麦琪家因鸦片致富,其余的土司用尽心计,各施手段盗得了罂粟种子广泛播种,麦琪家的傻少爷却鬼使神差地建议改种麦子,于是在高原地区漫山遍野罂粟花的海洋里,麦琪家的青青麦苗倔强的生长着。是年内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鸦片供过于求,价格大跌,无人问津,阿坝地区笼罩在饥荒和死亡 阴影下。大批饥民投奔到麦琪麾下,使得麦琪家族的领地和人口达到空前的规模。傻子少爷也由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贡的漂亮女儿塔娜,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就在各路 土司日坐愁城,身临绝境之时,却传来二少爷开仓卖粮,公平交易的喜讯。各路土司云集在二少爷的官寨举杯相庆、铸剑为犁。很快在二少爷的官寨旁边出现了几顶帐篷,进而 是一片帐篷,酒肆客栈、商店铺门、歌榭勾栏、甚至妓馆春楼,应有尽有。在黄师爷(当年的黄特派员)的建议下,二少爷逐步建立了税收体制,开办了钱庄,在古 老封闭的阿坝地区第一次出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集镇雏型。二少爷回到麦琪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欢呼,但在欢迎的盛会上,却有大少爷那令人不寒而栗的阴毒的眼光。一场家庭内部关于继承权的腥风血雨又悄然拉开了帷幕。终于,在解放军进剿国民党残部的隆隆炮声中,麦琪家的官寨坍塌了。纷争、仇杀消弥了一个旧的世界终于尘埃落定。五十多年后,已是暮年的二少爷站在已被修复一新的麦琪土司官寨前望着这座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他百感交集,作为历史见证人的他双手合什,祈福美丽的家乡,祈福幸福的人民吉祥如意,扎西德勒。作家简介阿来,当代中年作家,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 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目前已经辞职,全心创作新书《格桑王》。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 《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 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于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认为这部小说视角独特,“有丰 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著名军 旅作家柳建伟更是肯定地说,阿来会以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简介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 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 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 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作家简介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 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 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 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作品简介《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 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 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 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 力。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 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 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 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 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作家简介王旭烽,1955年生于杭州,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分配至《浙江工人报》任编辑, 后调至中国茶叶博物馆。1998年调入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自1979年发表第一部独幕话剧《承认不承认》至今,已创作近400万字。主要作品有《春天系列》、《西湖十景系列》《茶人三部曲》、《饮茶说茶》、《杭 州史话》,大型电视片《浙江七千年》、《话说茶文化》(主撰稿)等。其中《南方有嘉木》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茶人三部曲》从1990年开始动笔,到1999年底改定,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全书以江南杭姓茶叶家庭六代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将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 近代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1863年太平天国撤出杭州城写起,一直写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资修建的杭州国际和平馆揭幕为止,共130万字,写了 60多个主要人物,堪称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得到了相当的好评,其中《南方有嘉木》已重印四次。 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一位评论家这样称赞王旭烽和她的《茶人三部曲》,《茶人三部曲》中杭氏忘忧茶楼上的那幅出自《诗经》的对 联倒似乎恰好可以做这句话、也做王旭烽和她的写作的注脚:谁为荼苦,其甘如荠。
hanrui2008
历届获奖作品 第一届 (1982年 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东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第二届 (1985年 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 (1988年 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 肖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 (1989-1994年 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 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 (2000年 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藏)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 (2005年 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 (2008年 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 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暗算》 麦家 《湖光山色》 周大新
毕业论文如何写 毕业论文如何写,很多人都不知道毕业论文的写法和规定,在毕业的时候一头雾水,为了顺利毕业绞尽脑汁,下面就介绍了一些毕业论文如何写的应对方法,学会写
方法如下: (1) 论文标题-所有科学论文都有标题,不能“无标题”。论文题目一般在20字左右。主题的大小应与内容一致。 (2) 论文-签署的科学论文应由真实姓名
严师出高徒啊,对你要求严格你的专业水平才会更高嘛。凡事往好处想。我们研三的一位师姐,因为导师对她不闻不问,她的论文中有抄袭别人之嫌,但是导师没严格把关,所以没发
其实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进入档案。不会对找工作造成影响,毕业时仍然是应届毕业生。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于人性弱点的议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