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1

  • 浏览数

    238

yanrongsun
首页 > 毕业论文 > 因为毕业论文被导师卡坠楼

1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与口水长流

已采纳

意味着学校博士生的处境,压力太大,才导致了她跳楼自杀的。

347 评论

么里斯古

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里自缢身亡,在遗书中记录了自己考上研究生后的日常,他经历了很多研究生都经历过的窘境:实验室的设备老化,动不动就罢工;如何进行下一步研究全靠自己查阅文献;千辛万苦做出来的实验数据被评价为毫无意义,导师只说有问题,却没有点拨思路……在经历过绝望与无助后,他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一、研究生面临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同年龄的朋友早已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而自己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只够生活开销。此时科研与生活很难达成一种平衡,也不能理解读个书哪来这么大的压力?而这样长期下来,就很容易造成精神问题。同龄人有的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了,自己却连能否顺利毕业都不知道,压力倍增,看着日益老去身体不再健康年轻的父母,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报答他们,心中焦急但无可奈何?

很多高校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极少有人接受治疗,心理问题的产生,又和家庭、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问题密切相关。遇到烦恼时,想对家长说,但有的家长只能说一句"忍到毕业就好了,现在就听老师的吧",想对同门说,害怕成为大家的笑柄,想对昔日的好友说,但是大家的生活轨迹早就不一样了,真的可以理解么?于是就只能一个人扛着,慢慢地就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二、导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研究生培养本身就是"宽进严出"的制度,扩招以后,部分学生的学术能力本身就不高,无法产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但却一心想要恳求老师给自己答辩毕业的机会,老师若是拒绝,他们很有可能走极端。现在的"导师责任制"日益严格,部分严格但是谨慎的好老师不敢轻易放水,让学生论文通过顺利毕业,因为他们怕自己受到影响。

很多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就无法毕业。以为努力了就能得到善待,就会有好的结果的研究生,往往发现,自己成为了科研机器,既无法得到导师的体谅,也无法向外人诉说。

三、激励学生成长也需要释放压力

长远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奋斗的方向,但如果不关注当今当时当地的一举一动,那么,一道小小的沟坎很可能就会让他栽跟斗,使他对漫长的跋涉更加灰心。有太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放在关注成功,而鲜少关怀失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正是源源不断的关心,这些关心让他徒增焦虑。所有人都在关心他如何走向成功,却没人站在身后对他说失败也不可怕。谁的生活不是九分苦一分甜呢?勇敢活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因为压力,人才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上进心,还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个世界确实是不公平的,而学生,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公正的世界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争取最适合自己的公平”!

146 评论

meimeimilly

中南大学硕士生坠楼身亡,没有他杀的可能,虽然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压力没有得到缓解与释放,让自己陷入压力从而抑郁导致最后坠楼身亡。

256 评论

Lisa要去旅行

浙江大学刚毕业的女博士晓月疑长期遭导师性骚扰后,于2018年7月21日跳楼自杀身亡,其母亲毛女士曾多次向教育部、浙大调查组投诉,未有结果。近日,毛女士在微博曝料,女儿曾长期遭受浙大教授戴某性骚扰,因此罹患忧郁症,最后才会想不开走上绝路,然而学校却冷处理,戴某也全部否认事实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毛女士是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一位退休会计,女儿晓月在2018年7月21日下午6点多离家,大约半小时后,晓月被发现在离家500多米的一处新建好的楼盘坠楼身亡。之后警方查看坠楼现场和监控视频,发现晓月独自一人进入大楼,从24层坠下,认定其为自杀。

扩展知识

晓月那年27岁,刚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即将进入河南农业大学任职副教授,看起来前途似锦的未来,停留在那个夏日傍晚。毛女士及家人一直认为,女儿的死亡和其导师戴某脱不了干系。

据公开资料显示,戴某1980年生,2014年任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2016年12月升至教授。晓月2013年从河南农大保送至浙大读研究生,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同年转为戴某的第一任博士生。毛女士说,“从那时起,我女儿的求学之路也变成一场噩梦。”

据毛女士介绍,晓月最开始感到的,只是言语上的不适,但很快转变为来自肢体上的行动。2016年,晓月给母亲打电话,说戴某搬新家,让几个学生给他打扫卫生,晓月自己在一个房间打扫时,戴某进了门就抱住晓月,亲了她。

毛女士选择了隐忍,只是叮嘱了晓月,以后尽量避开和戴某单独相处,去戴某办公室也不要关门。

但躲避没有起到作用,毛女士记得,2016年,女儿又一次打电话告诉自己,有天晚上在学习室,晓月最后一个离开,关窗户的时候,戴某从身后抱住她,晓月用力甩开,把眼镜都甩掉了。

随后的一次,是在2016年8月19日,晓月和戴某去山东泰安学习,原计划三天,晓月只去了一天半就回了长垣县老家。她跟毛女士说,戴某在宾馆房间里对自己又抱又摸,还把自己按倒在床上压住,赖着不走。晓月称自己要喊人,用力推开了戴某,才提前回了家。

毛女士说,晓月也曾将这些事告诉交往了6年多的男友,他们因此争吵了一次,逐渐疏远,在2016年底分手。

毛女士记得,在2017年年后返校后,戴某再次骚扰晓月。这一次,晓月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警告说戴某以后再有这样的行为,就告诉戴某的老婆,并要求戴某写下保证书。

毛女士是在之后和女儿的通话中知道这件事,她看到了戴某发给女儿的保证条,上面写着“本人戴某正式向晓月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欺侮她。2017年2月。”

但在毛女士看来,此前戴某的种种行为已经影响了女儿的心理,保证条也难以挽回女儿的心理。毛女士回忆,2016年年底,晓月在家的表现就有些反常。“她总坐在取暖器边上发呆,也比往年懒得多,什么家务都不做了。”

伴随着疲惫感的,是晓月开始疑神疑鬼,她告诉毛女士,总觉得学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对她做的那些事,因为每次晓月一走近同学,同学们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开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间,晓月去日本做访问研究,回国前,晓月在跟母亲的通话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溃大哭,觉得自己难以逃脱戴某的关系圈。毛女士劝女儿,“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离开戴某的关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随后,2017年9月10日,晓月得知前男友结识新女友,当晚情绪明显异常并产生幻觉,与母亲通话中,问毛女士“为什么你的腿被锯了不告诉我?”

9月12日,晓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医院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后因为持续规律服药,晓月病情不断好转,但在2018年6月27日,临近毕业,晓月抑郁症复发。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学,和女儿一起办了毕业手续,当晚回家后,女儿不敢脱裤子上厕所,说怕戴某过来强奸她。整夜也睡不着觉。几天后,晓月在新乡市一家精神病院确诊为中度抑郁、轻度偏执和焦虑。

毛女士回忆,女儿曾告诉自己,抑郁症复发是因为戴某又说了刺激人的话。当时毛女士以为,离开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晓月去世,她才意识到,隐忍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决定举报戴某曾经的行为。

一开始只是给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后与浙大成立的调查组交涉,但当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可以确证戴某曾性骚扰过晓月的结论。在调查组也几乎不再回应家属的电话后,今年8月16日,距离晓月去世两年多后,毛女士在微博上实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儿晓月从小乖巧,勤奋,成绩没有低于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晓月一直是学校第一名。2014年,晓月在浙大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在研究生导师张国平的引荐下,她转为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戴某的开门弟子。

在后来的师弟师妹眼中,师姐晓月有些内向,“安静、话很少,被公认科研能力强”。

和晓月同实验室的学生沈林说,戴某的几个学生中只有晓月会做生物信息分析,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如果学术上有问题,后辈们也会找她求助。

戴某,这位36岁就评上教授的年轻老师,与学生们的相处并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说,实验上的一些小事没有做好,也会遭到戴某责骂,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抛开沟通方式,仅就学术指导而言,也有学生觉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导师。戴某一位不愿透露具体信息的学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给学生分配任务后会不停施压,另一方面,却不给学生们系统的指导。“比如说种一颗麦子,他只需要学生学会播种或者浇水,但是整个麦子在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浇水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什么时候种子容易受损,他不会系统教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把体力工作做完,换句话说,学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个螺丝钉,一个流水线工人”。在这种情况下,戴某指导的研究生,几乎都曾因为论文不达标而延迟毕业。

沈林说,戴某门下有两位博士,除了晓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时转入其他导师门下。还有一位研究生李某,与戴某彻底闹掰,最终在没有戴某指导的情况下毕业。

实际上,晓月因为个人能力突出,是同门中在学术上与戴某关联最多的一个学生。晓月在读博期间发表的两篇重要论文,戴某分别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说,戴某最近几年论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晓月。

在微博公开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尝试过其它办法。他们整理了一份与晓月自杀相关的材料发给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从教育部转到浙江大学。随后,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称是浙江大学的调查组人员,到长垣县见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调查组负责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了对戴某的初步调查结论——举报信中的具体内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认,没有发现戴某对晓月存在骚扰行为的确凿证据;戴某写给晓月的保证条属实,但无法指向具体的骚扰行为等内容。

毛女士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又整理新的材料发给教育部,同时向浙大调查组申请与戴某当面对质。2019年9月22日,浙大调查组人员、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郑州见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执一词,直到最后,也没有互相同意的解释。

实际上,在给教育部发举报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电话联系过戴某并录音,想从戴某口中得到他当年给晓月手写保证条的原因。戴某没有直接回答,次日发微信回复毛女士,手写保证条是因为2017年那篇基因组的论文,他将晓月署名第二作者,晓月不开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说法,因为基因组的论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间戴某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修改署名,为什么要在2017年2月手写保证条?

这个疑问,在去年9月的那次见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样的回复。至于为什么要在保证条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复是笔误,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戴某告诉毛女士家人,“我和晓月互相之间很信任,她是我第一个学生,我肯定对她更好,她闹闹小脾气我也会包容她。”类似的疑问,毛女士还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后,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调查组人员联系毛女士,称学校正在组织复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证据,请及时提供给我们。

322 评论

沉默的苏克

好友发声把舆论引向了这一边,我觉得可能是故意为止,背后的真实情况现在还不清楚。

153 评论

80年代之后

一、应该大概率是没有的。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起了,读研读博现在也成了“高危职业"?

学校总觉得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

但是成熟从来就和年纪无关,而是和经历有关。

一直呆在象牙塔中,学业成为了最重要的人生价值。

也许很多社会人觉得不理解,学不下去就不学了呗,毕不了业也能找个工作混口饭吃。

他们不明白,没有一个人是抱着混混日子踏进研究生学校的。

读研读博的人,是用最珍贵的几年青春去赌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场赌局,他们输不起。

万一输了,浪费的不仅是几年的青春和前途,还有别人的质疑和嘲笑。

二、

没有一家公司会理解一个拿不到硕士证书的应聘者,他们只会质疑他是没有能力;

没有几个父母会理解一个拿不到硕士证书的子女,他们只会质疑他是不够努力;

其实比他们更不能理解的人,恰恰是读研读博的自己。

读研痛苦的越来越多,快乐的越来越少,学生压力挺大的。

没有读研的,已经工作的,不在这个时刻真的体会不了。

很多人认为,学位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想不开

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自杀的都不是一时兴起,一定是长期煎熬后,自认为解脱的尝试

这中间,有很多可以挽回的机会,但希望都破灭了,最后走了极端。

研究生退学看着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并不被任何人认可。

找工作别人不认可,你的父母也会不理解。

所以,研究生看似有退路,其实大部分人是没有退路的。

三、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对社会有用的人。大白话,但是这就是根本。这个导师其它方面不加评论,社会风气这样。对学生的责任感缺失不强,对学生应该生活、学习都要关系,可能有时候仅仅是一句话的体贴,就拉紧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这事做人的艺术。再说点杂七杂八的,中国人太含蓄,不会把自己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说出来别人也会认为你有病。起始如果从开始和导师好好说,导师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说千到万,不管是学生还是导师,都需要从道德品质上重新挖掘,这个社会的道德品质已经出现问题了。

153 评论

漫野之弥

据说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或者刺激,所以才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

280 评论

仟木源家居

第一不是出于热爱去读研读博。第二缺乏正常社交能力。第三对自己和父母没有爱的感情。

301 评论

qiuqiuFreda

具体原因只有当事人知道,因为外界太多的猜测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作为好友发声可能只是想谣言就此停止,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174 评论

开运潇潇

2020 年9月19日晚,南京大学女博士跳楼身亡,该事件再一次牵动着全国博士生的神经。「女博士」本是花样年华,光彩夺目,前程似锦,路途坦荡,一路求学 20 余载即将功成名就,本是父母的骄傲、国家的栋梁、人生的赢家,而为何年纪轻轻,在即将功成名就之时结束自己的生命?光芒的背后必是充满着坎坷与困苦。据南大的某学生讲,这位女博士今年是读博第四年了,对于普博来说已算是延毕了。关于硕博生延毕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以往,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某某研究生由于毕业压力大而自杀的新闻。而这些人,往往是从小到大顶着「三好学生」、「乖乖女」、「别人家的孩子」光环一路走来的,现如今每天活在的恐惧中,甚至延毕压力大到无法排解而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科研压力山大」、「延毕」几乎成为所有硕博士面临和担心的一个问题,博士延毕已成为一种常态,更合适的形容应该是「病态」,博士延毕是正常,不延毕反而不正常。今天,笔者就想和大家聊一聊硕博生延毕的那些事。一、延毕那些事:是什么?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 165296 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 56451 人,未正常毕业率为 。从数据来看,博士延毕率年年攀升,2006-2014 年逐步增长,近几年进入平台期,延期率大概达到 65%,也就是说有六成博士生都无法按时毕业。8 月 21 日,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有关规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并非个例,此前就有多所高校相继发出过关于博士生超学习规定而被清退的消息。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对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 59 名博士生给予取消学籍。延边大学对 136 名研究生(博士 14 名,硕士 122 名)超过学习年限因此给予退学处理,清华大学劝退 2 名博士生,河北工业大学一次性清退 143 名博士生。图片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延毕那些事:为什么?关于博士延毕从而导致清退的原因也可谓众说纷纭,从自己身边延毕师兄师姐的例子看。师兄 A:今年博士论文答辩被我亲导师卡了,至少要延毕半年。就这样,我师兄是个本来能按时毕业却被导师压着不让毕业的大神,最后就因亲导师所谓的博士论文不够完善的理由而延毕。师兄 B:他的导师被其他院校挖走了,把之前的课题资源都带走了,最终不得不重新跟着新导师从事新领域的研究,从头开始,肯定无法按时毕业。师姐 C:不能按时毕业的原因,主要是师姐的小论文没有达到学校要求,所以,即使大论文做得再好也毕不了业。从师兄师姐们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延毕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1. 内因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博士之所以延毕很大一部分是个人原因造成的。1)小论文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一般学校对博士毕业都有发表小论文的硬性要求,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发表 3 篇核心,有的学校要求发表一篇 5 分以上的 SCI 等。除了学校要求外,有的导师课题组也有额外的要求。2)毕业论文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很多研究生延毕问题都出现在毕业论文上,一般学校和导师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博士论文,要求要有创新性。可是创新性这个问题是很难的,没有做好选题,没有创新性从而导致延毕。3)个人学习懒惰博一上课摸鱼,博二实验室摸鱼,博三说要写论文,然而拖延症又犯了,宿舍摸鱼,博四发现还没论文,慌的一批,根本静不下心来做实验,更写不出来了。4)身体原因这一点也需要引起重视,我身边就有很多因为身体原因而延毕的。读博压力大,焦虑、失眠、脱发,最终身体扛不住进了医院,身体不允许不得已延毕。5)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绝顶,满脑子都是 idea,然而动手发现不是不可行,就是被人捷足先登。兜兜转转,方法试了一堆,然而属于自己的依然不知道在哪里。6)在职博士延毕多在职博士们延期的比较多,那些手里有比较好的工作岗位,也没有跳槽动力的在职博士们,大部分缺乏冲劲,反正早一天晚一天毕业也不影响啥,那就慢慢过人生当中最后的「留级」生活呗。2. 外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一些无法抗拒的外因也是博士毕业的绊脚石。1)导师压榨博一干到博四上学期,每天干活,寒暑无休,基本没时间写论文发论文,国家出钱培养,导师白捡的劳动力。2)导师故意拖延为了抓个免费的「壮丁」,为了让你多给他干几年活,有些导师故意给你毕业论文找茬,不让过,而你只能百般无奈。3)青年导师抢论文一般青年导师处于上升期,评审要求论文一作,要了命的催,天天看着整,俩人都累的要死。但是,出了论文不一定是学生的,甚至你自己连挂名的资格都没有。4)临退休老师佛系年纪比较大的老师面临退休,一般项目少,经费紧张,干啥啥没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三、延毕那些事:怎么办?很多时候能不能毕业,什么时候毕业,都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苛责自己。我们能做的是找到延毕的原因,对症下药。如真的不幸,遇到延毕,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1. 调整心态正如上文所说,2017 年我国毕业博士研究生已达到 65%,所以,延毕是大多数博士生的常态。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想想我们 4 年都坚持下来了,努力了那么久,最后,再坚持一下就好。搞科研本来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任何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的,重复很多很多次的实验,经过很多很多的失败,可是说不定哪天就得到好的结果或者好点子了呢。2. 与导师保持好关系,加强沟通延毕有一部分原因在导师,有可能是因为导师的指导不到位,并没有教给你研究这一领域应该具备的基本视野和方法。尤其是理科类的学术型研究生,这类同学本科的学习还只是应试型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研究,这种转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的,所以要和导师保持比较好的关系。3. 尽快发表论文读博士,不发表就出局,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除了能给让我们顺利毕业,还能带来利益。好的 Paper 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写文章也需要多练,别想着第一篇或者前几篇文章就有多高质量,借鉴他人有点长处,多学习优质 Paper 的结构,逻辑,行文风格,多看多想是捷径。4. 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创新工作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那么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确定方向,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而论文选题要难易合适。如果过于简单,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的能力;过难的选题,也可能因为中途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导致被迫放弃整个论文。多阅读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 idea,进行创新加工。5. 踏踏实实科研,认认真真总结科研拒绝懒惰之人,你对科研懒惰,科研就会对你懒惰。所以,抓紧跳出「舒适圈」,尽快行动起来,对待科研容不得一丝侥幸。写在最后几乎所有博士都担心过延毕的问题,我也曾夜不能寐。延毕的比例很高,所以,延毕也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过分的妖魔化。延毕是常态,很多时候延毕不是你能决定的,遇见一个好导师、碰见一个好课题都需要缘分。自己尽可能做好自己能干的事,做好规划,就不会后悔。最后,祝各位硕博生们都能够顺利毕业!

117 评论

会员3533454

可以留下录音证据,或者精斑,微信骚扰截图等都可以作为证据。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因为毕业论文格式错误被拒

    投稿格式不对会被直接拒稿吗介绍如下: 格式不对不会拒,只会让你修改格式。编辑直接拒了,说明你文章不行,水平没达到他们要求。 论文投稿被拒的原因。 1 与期刊主题

    妳是在誇我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因为毕业论文被导师卡坠楼

    意味着学校博士生的处境,压力太大,才导致了她跳楼自杀的。

    yanrongsun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幼师毕业论文导师贺卡

    毕业 论文或专著的致谢部分对在写作过程中他人的帮助和贡献表示书面感谢。该语类(genre)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必不可少,作者在致谢中对个人或机构的帮助表示感谢

    自由的红枫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三本会因为毕业论文卡人吗

    有可能哦 但是只要态度认真 基本没有不过的

    笑寒天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导师毕业论文卡人

    你是男的就给钱

    往昔岁月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