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68

烽火馋眠
首页 > 毕业论文 > 交际翻译理论毕业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丶美人蕉

已采纳

最简单的事用金山词霸翻译

87 评论

yq1109胖丫头

哈,你也是英专的啊?我们班写翻译的好多

352 评论

美乐淘淘

好的翻译只能脱裤子放屁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技能。。。。必要时建议直接找翻译公司,省事,可以找北京译顶科技。,

295 评论

优氧V美

毕业设计不会做,抄也要讲究方法作为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成果的研究还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抄袭。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做毕业设计难免会有抄袭的现象,但是一定要掌握方法,千万不要盲目的抄完了事,那样做是非常危险的。有的同学看都不看就抄到论文上去了,有的同学拿着别人做完的东西都不研究一下就参加答辩去了。我就听过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老师问:“你这段代码是什么意思?”答:“我不知道。”老师又问下一段代码,又不知道,老师问:“这是你做的吗?”答:“不是,老师给的。”其结果可想而知了。你们想想,那些东西都是往届毕业生做出来的,老师们能看不出来吗?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大家都是成年人,我想不用多说了吧。大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性困难,成果做不出来了怎么办?论文写不出来了怎么办?外文文献不会翻译怎么办?其实这都好办,世界上再难的技术也是人做出来,没有成果就找个现成的东西;论文写不出来就多看几本书,多引用书里的内容;外文水平不高就用翻译软件。总之一句话,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文章转自 众赏文库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文档下载

130 评论

佐必林家具2013

好办,翻译是双语,双文,双文化的产物。因此,好的翻译只能脱裤子放屁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技能。比如物理学,在中国物理大学毕业,还要在美国达到物理大学毕业水平,也只能翻译英中/中英的物理大学毕业水平以下的资料,硕士/博士级别的,根本就别想了!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题目?

237 评论

色恋粉雪

“论文学翻译过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英语句子成分的省略及汉译”“文学翻译中隐喻的传译”一、选题范围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视角切入。阐述为什么有那样的译文?如严复的翻译,林纾的翻译,傅东华翻译《漂》时为什么使用归化的手段,鲁迅翻译的策略,翻译材料的选择等等。微观方面,可以讨论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和内涵如何在翻译中表达,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等。2、翻译与语言学理论:可以从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如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等),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考虑选题。如功能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中讨论的衔接与连贯及其翻译,也可以讨论他们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差别入手,进一步讨论他们在翻译中的处理,主位、述位的推进极其在翻译中的体现。英语汉语对比及其翻译策略等等。3、翻译与语文学。主要从艺术的角度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问题。4、应用翻译:主要从特殊用途英语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方面讨论在这些特殊领域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如何处理。如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等。5、译文对比:可以是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不同的译者在同以时期或不同时期进行的翻译做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个译者对同一篇文章或书在不同时期的翻译的对比;可以是翻译技巧等微观层面的对比,也可以是宏观曾面的对比,以探索为什么在不同时期译者回采取不同的策略,有哪些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原因?6、翻译及评论:首先选择一篇长文,一般是文学作品且没有人翻译过,进行翻译,翻译完后,从上述五个方面选择一个理论视角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评论。7、译者风格。8、翻译与美学。

287 评论

盛笑笑shamir

题 目:试论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英语和汉语均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它们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大量的习语,其中包括含数字的习语。数字习语是指含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习语,是习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空前的多了起来,英汉习语研究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气象。作为英汉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数字的习语也成了中外学者着力研究的对象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含数字习语的翻译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习语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习语研究通常以L. P. Smith于1925年发表的《词与习语》(Words and Idioms)一书作为开始。他探讨了习语的来源与结构,根据习语的意象进行分类,并指出习语的基本特征:习语的意义不是它组成词的意义的总和。他指出:“习语的含义是不透明的,可以用来表达决心,愤怒,谩骂的内心情感,体现了英语词汇在习语中的巧妙用处” 。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C. F. Hockett强调了语境在识别和解释习语中的重要地位,解释了习语的深层结构和语义特征,使得习语的定义开始走向规范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具有整体性、凝固性的习语受到Chomsky 生产语法理论的影响,其研究陷入了僵局,但始终没有停止。直到以B. Fras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习语固定性等级理论,承认习语的固定性,但认为习语仍具有转换潜力 ,习语的研究再次得到了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习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语言学家们开始探讨习语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辟了习语在交际环境里的功能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语言学家C. Fernando,她的代表作为《习语与习语特征》(Idioms and Idiomaticity)。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言的文化背景角度来研究 习语的形成,Nida(1993)曾说过:“文化对习语、习语的意义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没有认真地研究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习语的深刻含义” 。所以,要研究含数字的习语,首先要了解其数字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方面,研究成绩最为卓著的应属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 A. Nida和英国杰出的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20世纪60年代,E. A. Nida 出版了《翻译的科学探讨》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把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在2003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E. A. Nida从多学科角度研究翻译。他指出:“要想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仅仅会说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1981年,Peter Newmark在第一部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新概念。1999年,在其论著的《论翻译》一书中,他提出了全新概念的“翻译关联法” 。 翻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习语的翻译更是翻译中的难点。Mona Baker在《换言之:翻译教程》(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中指出了一种语言中的习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习语的翻译难点在于,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习语翻译,所引起的联想是不同的。书中列出了其翻译的难点:(a)没有对等的习语。(b)有相似的习语,但使用的情景不同,两个成语的内涵也不同。(c)译出语中字面意义和含义同时有效,有双重含义,而到了译入语中只能选择其一。也就是说,两者并不是形式和内容都能做到对等。Mona Baker在本书中还指出了习语翻译的策略:(a)使用意义对等、形式相似的习语。(b)使用意思相近但形式不同的习语。(c)使用释译。(d)略去不译 。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数字文化研究方面,刘明阁认为:“数字不独属于数字王国,还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在不同民族、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作用下,被赋予特殊的联想意义,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 。他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英汉语中的偏好数字以及汉英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 包惠南在其所著的《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分析了数字“四”、“六”、“七”、“八”、“九”的文化内涵,特别提到了西方人对数字“十三”的忌讳,反映了东西文化中不同的数字观念 。成昭伟在其所著的《英语语言文化导论》一书中对英语数字的表义功能和文化色彩进行了简要剖析,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丽在“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中重点研究英语数字的文化背景,对其中的“3”和“13”,“6”和“7”,“5”和单数崇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宗教文化,古希腊罗马神话和文化思维方式影响了英语数字习语的形成 。 在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翻译的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早在1989年,由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所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对数字习语就有所提及 。刘明阁认为:“东西方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含有许多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 。在其2003年出版的《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一书中,用一个章节的内容描写了数字在习语中的应用和翻译,并将它们按数字进行分类研究。此外,全国各级报刊相继刊登了不少与此有关的研究文章。1998年,陈琳霞在“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中”一文中提出了7中翻译方法——对应直译、不等值翻译、习语套用法、夸张数字略译法、译特定含义、删略重复词义、采用引申义 。唐丽在2008年发表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一文中探讨了数字与习语的关系及其翻译策略,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等值译法或直译法、注释法、借代法、意译法、归化译法 。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息息相关,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时,学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有关中西方数字文化的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其次,对英汉含数字习语互译的研究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研究含数字习语的翻译对英汉语的教学与学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2.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研究英汉语中含数字的习语有利于学者积累大量的习语词汇,提高学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习语。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表达习语,消除误会,避免分歧。其次,有效地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者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懂得将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的翻译方法具体地应用于含数字习语的互译中。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快速地辨别出文章中的习语及其含义,有助于正确翻译全文。掌握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能够提高学者的整体水平,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还包括文化素养。由于目前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方面,实际应用方面还不是很多,所以,笔者应该更侧重于实例研究,同时结合数字文化的理论知识,从两方面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学者的语言水平。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含数字习语的介绍 .数与数字习语的关系 .含数字习语的定义:回顾学者以往对含数字习语的研究,探讨他们提出的定义 2.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因素 .中国数字的文化内涵 .西方数字的文化内涵 .英汉含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 3.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理论 .含数字习语的直译法 .含数字习语的意译法 4.含数字习语的具体翻译策略 .含数字的汉语习语的英译探讨 .列举一些含数字的汉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含数字的英语习语的汉译探讨 .列举一些含数字的英语习语,根据不同的习语特征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5.结论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习语是文化的积淀,是语言的精华。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都离不开对习语的学习。要想真正掌握对英汉语中含数字习语的翻译,首先就应该了解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内涵,包括数字的特点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译者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其次,译者要跳出仅局限于了解数字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应该具体到在含数字习语中针对数字的文化根源和对比翻译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要注意语境对其翻译的影响。此外,学者要多积累英汉含数字的习语,多度相关读物,试着比较出英汉两种语言语中含数字习语的表达差异,探讨出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方法 1)参考文献法:对相关文献等理论依据进行详实地参考,为论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比较与对照法:通过比较和对照,分析不同翻译方法对含数字习语翻译的优缺点。 3)理论思辨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针对现状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适合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4)调查法:调查不同的翻译方法所得出的不同译文对读者的接受度和欣赏效果。 5)归纳法: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概括总结英汉含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 2. 技术路线 1)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收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 2)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对比、归纳,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常与导师联系和交流,接受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日期 毕业论文各阶段名称 备注 — 搜集相关资料、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 认真撰写,完成论文初稿。 .— 完成论文二稿和三稿。开展中期检查 — 完成论文修改与定稿,将论文装订成册上交 — 审查验收,评阅教师给出成绩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含优秀论文的评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Fernando, Chitra.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accessed November 14, 201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2008):155。 陈琳霞,“英汉数字习语互译方法”,《浙江师大学报》,2(1998):66-69。 成昭伟,周丽红,《英语语言文化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李丽,王成,“英语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4(2005):55-57。 刘明阁,《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唐丽,“英汉数字习语翻译策略初探”,《南宁技术学院学报》,4(2008)88-90。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72 评论

坠落的梦天使

一.关于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具体解释如下: 1.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别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 在进行国别文学研究选题时,一般选取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中的某一经典作家(如海明威),某一经典作品(如《双城记》),某一写作手法(如象征手法的运用)或某一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运动)作深入研究。但在选择作家或作品时最好选择在文学史上作为经典的作家或作品。有个别流行作家或作品极富盛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飘》或《荆棘鸟》,学生有强烈愿望选择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可避免上述情况时,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不能流于肤浅的分析。 文学批评理论的选题一般不太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备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结构。这个方向的选题可以有关某一文学批评理论,一文学批评术语的阐释或某两种或以上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比较。 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将两个以上的作家或作品进行比较。这两个作品或作家可以是同一国别的(如“雪莱与拜伦的诗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国别的(如《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2.语言学:选择语言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两个大的方向进行: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对一种词性、或一种时态、或拼写、语调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现在时及其交际功能”)。 应用语言学包括教学法的研究和其它一些新兴的应用语言学分支的研究。师范专业或本身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选择教学法方向的较多。在这个方向选题,也要避免过大范围的选题,而应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或实验。这个方向的好的选题有:“个性与英语教学”,“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 3.翻译学:翻译学的选题一般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活动。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就是探讨某一种翻译理论等等。相比之下,对翻译活动的研究更多一些,这些选题可以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或一种修辞格的翻译的研究(如“汉语成语的英译”)。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翻译活动作研究时,往往需要某种翻译理论支撑,总结规律,并对这一活动作出评价,要避免仅仅时例子的罗列。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包括前置、主体、附录等三个部分。 (一)前置 1.英文封面:由论文英文题目、解释、作者、指导老师姓名和职称、时间组成。 2.目录:由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篇、章、条、款以及参考书目、附录等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排在英文封面之后另页。 3.中、英文内容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以及实验方法、数据或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 4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为便于文献检索,学位论文应注明三至五个具有代表意义中、外文“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论文的中心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分别排在中、外文摘要的左下方。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主体部分 主题部分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结论(Conclusion)、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1.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 2.正文: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论文选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或论证。要求论据充分,论点明确。行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部分要有分级标题,章、条、款、项的序号编码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分级系列编号法,论文中的章、条、款、项依次排列,依次从1开始,连续编号,中间用“.”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示例: 1. 2.…… …… .… 3.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它是对正文部分的论述的概述,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4.参考文献:写作学位论文过程中,阅读或运用过某些文献所列出的书目清单,置于正文之后,另页开始。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原文献语种为原则。 (1)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外文文献书名须用斜体。 (2)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 (3)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字或五个英语字母。 (4)将各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注明在文献之后: 专著[M] 学位论文[D]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报告[R] 专利 [P] 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文件 〔Z〕 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 [M/CD](MONOGRAPH ON CD) 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 5.文内所引文献:要求附夹注,应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和引文页码。若为转引文献,则加quoted in 字样。 例:(王佐良,1982:38) (Newmark,8:26-33) 6.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该与正文中标注的文献一一对应。正文中没有出现的,不应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三)附录部分 附录包括所有与论文有关的补充材料,如图表或照片等。

3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交翻译毕业论文

    东摘西抄即可。

    长平公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需要交外文翻译吗

    别的领域我不懂,但是在我们材料圈,大修基本就是中了,editor给大修无非两个原因,1.关键数据需要补充;2.editor觉得文章不错,但是有reviewer执

    朵朵陌上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上交的外文翻译

    学校的数据库,中国知网应该都有,根据专业也可以选择国外比较有名的数据库,推荐几个我用过的吧ABI,ACM,ASTP,American Chemical Soci

    最幸福的米虫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写翻译理论

    最简单的事用金山词霸翻译

    酸甜苦辣咸丫头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的翻译理论

    著名的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 达 雅”。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克特福德“语言学观”。巴斯奈特“文化转向说”。傅雷的“传神

    张轶群1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