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7

迟到的春风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双向盲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sssss0008

已采纳

校盲评审和市盲评审唯一的区别就是审核单位和审核专家组不同。硕士论文校盲评审是硕士期间就读学校进行评审的,而市盲评审是由其他学校的专家组进行评审的。市盲相对于校盲要求更高一点。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

扩展资料:

盲审工作的要求:

1、论文盲审人员全部由校外同行专家承担,由研究生部负责在专家库中抽取。

2、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盲审工作正常进行,所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生必须提前30天、博士生提前45天提交学位论文(扣除寒暑假时间)。

3、参加盲审的论文,要在盲审结果确定后方可组织答辩工作,盲审结果应作为答辩资格、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

4、评审论文一般不退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审

336 评论

陌陌上阡

说到盲审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在我国很多研究生论文、‌‌博士生论文都喜欢采用盲审制度,所谓盲审就是审稿人不知道论文作者信息,这种审稿模式更加客观公正,在很多高校被广为采用,双盲审和盲审的区别是什么?其实盲审包括双盲审和单盲审,只不过我们习惯于称单盲审就是盲审。双盲审其实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审稿人不知道作者信息,作者也不不知道审稿人信息,双向匿名,所以叫双盲审,双盲审比盲审更加客观公正,对于一些背景一般职务一般的作者来说,如果文章写得好,双盲审对自己是比较有利的,审稿人会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文章本身,作者也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和顾虑,所以说双盲审是目前*为客观公正的审稿模式。

232 评论

鬼鬼Jacky

研究生论文双盲评审意思是指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不知道作者的身份,而作者也不知道评审专家的身份。在双盲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只能依据论文的质量和内容进行评价,而不受作者的身份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此外,双盲评审还可以避免因评审专家知道作者身份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现象。

256 评论

A田欣团队

对于研究生论文送去盲审的问题。大部分老师的话也只是去抽看,不会去所有人都看,因为数量太多,也看不过来。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师也是人,他不是机器。

132 评论

linalingxj

进入高校教书以后,每年都会审研究生毕业论文,既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毛估估算来六七年间,大概审了一两百篇左右的研究生论文,平均每年会过手20到30篇左右。

我个人是全部都看得。

感觉这样答没啥信息价值,以我带研究生的经验,学生更关心的是评审老师会不会误杀自己,以及如何避免误杀。

为了简化这个问题,我把评审论文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校论文,这个名义上是盲审,其实总可以查到彼此信息的。另一类是外校论文,这个确实是盲审,由于彼此不认识,杀伐果断不留情面是很自然的。

虽然本校老师也存在所谓四大名捕对本校学生毫不留情,但是,学生大体上不太怕本校审查这个环节。毕竟,大部分老师还是要顾及同事关系的。当然,也存在部分高校内严外松,从而避免学生出去丢人或者影响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我的认知范围属于非常态,故而不展开。

大家普遍害怕的是外校盲审,除非几个盲审得分差异很大(有些学校允许在此情况下二次外审),否则挂了就是延期。我刚入职那会儿,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期望太高,要求太严,挂了三分之一的外校论文(那时还是新手,评审论文还好不多,八九本的样子),还觉得自己太过慈悲,实在对不起那些经历千辛万苦才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同学。

有前辈听闻,善意提点之后,我开始系统研究和构建评审校外论文的模式。

论文质量无非是形式质量和内容质量两端。

形式质量主要是形式符合规范,没有抄袭、错字、病句、标点误用,不遗漏页码,目录页码对应准确,分段清晰,排版不超出页边距等等。

内容质量主要是选题新颖,观点独特,资料丰富,技术先进,工作量饱满等等。

能满足形式质量和内容质量双重要求的,自然可以给优秀,不过这个对绝大多数同学没有意义。这世上,优秀的人总归凤毛麟角。

有意义的是形式质量。

过手上百篇论文,形式质量过关的文章其实不多。除了少数年份,每年都会遇到一本不标页码的论文。相当的文章都会出现很多"的的"这类重复打印错误。至于一页一段,段落首行不空格,整段文字没有句号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形式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谈内容质量的意义并不大。一篇没有页码的文章,指望能被放过,那就得要求这篇文章给我留下心灵震撼,心灵创伤也行。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找我对她/他们的毕业论文提意见,譬如,理论如何完善,分析如何深入。出于职业道德,我也会尽力给出建议。但是,我不得不说,在形式质量未达标的情况下,内容修改的投入产出比很低。

于是,学生会觉得很委屈,明明相对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寝室那个兄弟花两星期写的文章都飘过了,我可花了三星期),问了好几个老师的修改建议,最后还是挂了。

问题的实质在于,形式质量是容易把握的。有没有页码、错字,很容易验证。以此为理由评判论文基本不会有争议。

内容质量则不然,在答辩时,许多学生会找出无数理由来说明其文章的首创意义(真的是首创),主成分分析技术是多么的先进,爬虫技术引领的机器学习是多么的前沿。在无数次的和不同学生交流之后,迟钝的智商才让我明白,一共就二十分钟的答辩时间,给学生从abc解释到莎士比亚的文笔特色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评审论文时,我主要关注形式质量。查重、错字、格式、页码、标点、图片、表格、排版,没有问题的,再看内容质量。借助办公软件,这个评审是很快的。

查重、错字、格式、页码、标点、图片、表格、排版,没有问题的,我肯定就放过了。少数几处错误,人之常情,也放过了。

事实上,我对自己带的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预答辩前,通常要针对形式修改五遍以上,个别内容实在差的修改七遍以上。至少目前看来学生对外审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会不会有同学觉得对形式的过分关注,埋没了那些思想上有闪光点的文章?

对绝大多数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这种担忧可以通过拉长毕业论文创作周期解决。如果论文创作周期超过六个月,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会为自己的思想不能传世而苦恼。

最后,对极少数有志向做优质论文的同学,我有一个很简单的建议。尽量提前写完毕业论文,然后把文章精华部分修改成投稿论文,并结合指导老师的建议投稿本领域的优秀期刊。优秀期刊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一般可以保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给出专业评审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够极大提升论文质量。当然,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周期很长,我的经验是要到学生研究生毕业之后文章才能发出来。

323 评论

玉皇小帝

盲审是点对点送出去的,一个学生的论文会送三到五个老师,但参与评审的老师在某一时间段同时审的论文数一般不会超过五个,因此盲审老师对发到自己手中的论文都会看。大部分老师都是看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结论,创新点,能了解你的主要工作就行了,能完全逐字逐句仔细看完的不多。

273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盲审双a什么意思

    博士论文盲审abcd等级划分如下: 论文盲审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abcd,只有超过a等级才算过关,b等级的范围是75分到90分,也就是说论文的盲审至少要得到75

    小木每木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盲审双a未得优秀毕业论文

    如果毕业论文盲审未通过,首先需要冷静分析不通过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仔细阅读盲审意见,深入了解问题所在,可以向

    迟到的春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双盲审版毕业论文

    是不可以出现的。“双盲”送审学位论文格式内容要求1.“双盲”送审学位论文仅需保留封面页和论文主体部分(包含从摘要至作者简介);博士学位论文还应有“创新性评价”内

    一剪寒梅lov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硕士毕业论文双盲审被毙

    研究生盲审被毙掉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勤添Jack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硕士毕业论文双盲审过了

    盲审第一次没过第二次过了不会对论文有影响。因为博士的盲审一共是两次机会,如果说第一次没有通过的话,那么第二次就非常重要,第二次如果还是不通过的话,等于博士的毕业

    乱世you佳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