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3

小胖子老头
首页 > 毕业论文 > 杂技毕业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想吃成胖嘟嘟

已采纳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民间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无外乎那一套“跳转翻腾”,因而不值一谈。这两种说法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思索欲望。作为一名从事中国舞教育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将关于民间舞技巧的一些问题弄清楚,谈明白。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1.汉族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2.藏族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艺人手持牦牛尾和铃铛,女艺人右手持单柄手鼓,左手持长鼓槌击打。开始时,男女一起表演,男纵跳挥铃,女旋转击鼓。当跳到气氛热烈时,就拉开场小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鼓技,有“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表演完鼓技之后,鼓队散开站立一旁,由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一个接一个应声呼叫,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不同的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还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儿,如“滚毛”、“抡背”等。铃鼓舞有很多套鼓点,每套鼓点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动作。演员应场上鼓声而舞,腾跃飞舞,在快速倒脚步中结束。又如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种靠技巧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舞蹈,跳起来粗犷奔放,气势磅礴。3.蒙族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太平鼓舞多在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她们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竞技色彩。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过去由男艺人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而碎地抖动双肩,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由慢转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4.维族盘子舞是维族舞中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的一种舞蹈,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的俗称,通常是由女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可堪称一绝。快板部分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旋转,一时间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5.朝鲜族象帽舞和长鼓舞都是朝鲜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后来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进入高潮,常作行进性的连续旋转。技艺高超者,可转几十圈之多。综上所述,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技巧“资源” 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徒手动作技巧,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这一点,从以上对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富有特色的技艺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见一斑。二、中国民间舞技巧与中国古典舞技巧之关系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民间舞中的许多技艺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术、戏曲、杂技中的营养后发展形成的。尤其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许多徒手技巧动作,如飞脚、蹦子、旋子、扫蹚、扑虎、叠肩、赞步等等技巧,它们都是古典舞与民间舞所共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把这些技巧称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许有着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科建设比中国民间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而中国民间舞系至今还没有完善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在基本功训练上基本依赖古典舞基训教材。所以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约定俗成地写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实这些技巧是很难从中界定其归属的,只能说它们都是我们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话,那只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应该是谁用的“早”就是谁的,而应该是谁用的“好”就是谁的,所谓用的“好”就是技巧的运用符合舞种的审美风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现的舞蹈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三、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定位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他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技巧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技为艺而存在,而无技的艺却无法存在。技巧对于中国民间舞来说,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国民间舞这门风格性很强的舞蹈表演艺术,怎能不需要高超绝妙的技巧呢?在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由著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编导的《顶碗舞》,一举夺得了民间舞群舞项目的金奖。这个剧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维族原生态民间舞盘子舞中的顶碗技巧。女演员们在表演中头顶盛满清水的小碗,在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从容流畅地移动舞步和变化队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风中飘荡。其高超绝妙的顶碗技巧和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去年六月,我有幸观摩了来自西藏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现在回想起其中的热巴鼓舞,仍会让我热血沸腾、兴奋不已。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热巴鼓舞和男子辫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的。女演员们的热巴鼓技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顶鼓旋转,还是甩鼓旋转和击鼓翻身,都是那样的迅捷、利落、干净、漂亮,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赞叹和热烈鼓掌。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得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美。他们甩辫击鼓、挥洒自如,节奏由慢至快,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心醉神怡、激动振奋。上述两个舞蹈都是符合民间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们都是通过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四、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发展趋向1.技巧风格化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2.技巧情感化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南省歌舞团创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3.技巧艺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五、中国民间舞技巧的教与学中国民间舞系从1987年建系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巧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潘志涛教授在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诸如“碎步”、“打腿”等一些民间舞基本功,本身就是技术技巧的思路,引导了民间舞技巧教材的开掘。明文军副教授则从分析民间舞蹈特有的道具性舞蹈技巧入手,从民间舞的审美风格出发,进而提出了民间舞技巧课应在突出民间舞的风格属性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原生态民间舞蹈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和道具性技巧进行科学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用于教学。所谓“创新”就是在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其他舞种,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技巧形式,用“他山之石”来完善中国民间舞之“玉”。他将这一教学思路贯彻在厦门班的教学实验和教研工作中,并获得了成功。厦门班在民间舞技巧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学大纲的整理与完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材在1995年初步完成之后,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四年的学习,我以为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教学法:1.元素性技巧教学法元素,也就是基本要素。所谓元素性技巧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部分提炼、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动作,然后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目的明确,任务单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础,找要领,其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象各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就必须进行单一元素性训练,才能保证旋转完成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如维族民间舞中的夏克转、跪转,鲜族民间舞中的垫步转、螺旋空转,蒙族民间舞的别步勒马转、海青式吸腿转等,都应进行单一性、重复性的元素训练。2.短句性技巧教学法短句是舞蹈语言中一个短小且精巧的完整句子。所谓短句性技巧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动作同风格动作串连和组织起来,编排成连贯性的短句,以便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象民间舞中的诸多道具类技巧,就可以通过短句进行训练。如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广东英歌的英歌棒、鼓子秧歌的伞。又如藏族民间舞中的热巴鼓、蒙族民间舞中的筷子、维族民间舞中的盘子舞、鲜族民间舞中的长鼓。如果光是在原地进行单一元素性练习,就会显得过于枯燥、无趣,很难达到好的训练效果。如果用短句的形式进行训练,再配上一定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训练激情,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又强化了风格。3.表演性技巧组合教学法所谓表演性技巧组合教学,就是将各类技巧融入表演性很强的组合中去进行训练。这类组合的编排,可从安排一些具体情节,也可以从情绪出发,给技巧的运用找到情感的依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技巧、风格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中有“舞”,“技”中有“情”,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力的教学目的。上述三种民间舞技巧教学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从元素技巧训练,到短句技巧训练,再到表演性组合技巧训练,其教学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六、结 论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是丰富的,其“品质”是独特的。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另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道具舞蹈技巧,还有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蹈中没有的,但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创新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体现各民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民间舞技巧应该向风格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和强化。在中国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我们应坚持贯彻“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应该指出,中国民间舞系的技术技巧课已经初见成效,在它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开展进一步地探讨和思索,需要大家的大胆实践和总结。以上是我对中国民间舞技巧这一课题的一些不成熟想法,但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值得一谈的。也许这些想法是粗浅的,幼稚的,可是我希望它们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给你做为参考你看可以吗?

218 评论

迟到的春风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75 评论

阿迪思念

汉代杂技的卓越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各种节目已成系列,具备了后世杂技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在全世界各国的表演艺术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汉代出土的画像砖石中对各类节目都有形象记载:

(一)力技。

狭义的角抵就是指角力,争交相扑之类以力量较量为主的节目,在汉代百戏中占有重要地位。汉画中常可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图像。百戏表演者中有一类为“象人”,研究者认为就是专业的斗兽士。河南南阳一处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中,就有二十多处“象人斗牛”、“象人斗虎”、“象人斗犀”等图绘。“载竿”节目中同样显示了表演者的力量,山东安丘汉墓百戏图中的“载竿”一人举竿上面有10人表演,其力量可达千钧。

(二)形体技巧。

中国杂技早在汉代就形成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顶功就要求有过硬的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基本功,这种传统一直至今。汉代表现顶功技巧的画像砖石很多,山东嘉祥武氏祠的这两幅就很典型。

(三)耍弄技巧。

汉代的“跳丸弄剑”、“舞轮”都是经常表演的节目,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丸剑乐舞宴饮图”就是很有名的一幅。

(四)高空节目:

汉代文献和文物图像中都有高空节目的记载,像撞技,走索和戏车,皆有高空表演,缘竿之技在汉代很盛行,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平地表演,一是在车上表演前面“百戏图”中戏车上树立双竿双台,表演的少年演员,正从前撞翻跟斗落到后撞的小台上。今天杂技中仍保留此类技巧,“跟斗过车”就是一种。

(五)马戏与动物戏。

“马戏”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桓宽在他的论著《盐铁论·散不足论篇》中说:“绣衣戏弄,蒲人杂妇,百戏,马戏……”。把马戏与百戏并举,可见当时马戏的兴盛。沂南“百戏图”中,就有三个马戏表演,其中一个还将马装饰成龙形。

汉代马戏除了驾驭本领的显示外,还把武艺、舞蹈等各种民族技艺运用其中,百戏图马戏表演者有的就执戟舞练,有的就舞幢。这与西方的马戏有很大区别。河南嵩山三阙之一的登封少室石阙画像上的两位马戏演员,一在马上倒立,一在马上舞蹈。

山东临淄文庙中汉画像石刻中展示的集体马戏的表演,可与沂南百戏图戏车相映生辉。图中有两匹马,前一匹上有一人,身后尚有一人飞身而至,恰好拉住骑者之手,另一人纵身而起,手挽马尾,后一匹马拉着车,车前方有一人腾空飞翔,车上除御者外,其余人物皆作表演动作,车后还有一人纵身欲上。正是这些技艺为后世马戏和空中飞人等表演提供了艺术基础。

汉画像砖石中还有反映各种驯兽节目的形象,如驯虎、驯象、驯鹿、驯蛇等。浙江海宁东汉墓画像中的“驯兽斗蛇图”和武氏祠的“水人弄蛇图”,就是明证。

山东济宁东汉墓画像石上部为驯鸟图,下部为驯象图。六人坐于象背,一人立于挺起的象鼻,可见其驯练动物的水平已经甚高。另外还有驯猴、驯鹤、弄雀等形象。汉代的马戏和驯兽节目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六)幻术。

汉代是中土与西域甚至西方国家进行幻术艺术交流的时代。当时中国本土的幻术有两大类别,一是由皇家和贵戚支持的大型幻术表演,多以巨大的道具装置和众多演职员共同的表演,如汉武帝的角抵大会中的“鱼龙曼衍”,实际是两个相连接而演出的大型幻术。

(1)2010年11月9日星期2 天气晴 今天,我们去动物公园看动物杂技表演。

首先出场的是一只黑色的狗熊,它会骑摩托车,第二出场的是一只华南虎跳圈圈,第三出场是一只黑色的熊爷爷骑单车,第四出场是另外一只华南虎和一只狮子一起滑滑梯,百兽之王狮子和森林之王华南虎竟然成了好朋友,最后出场的是两只小猴子骑单车,一只小猴子偷懒了,另外一只穿红色裙子的小猴子,训兽师叫它走,它也不走,还多骑了两圈,把所有的观众都逗得拍手大(2)今天不是国庆节的第二天嘛,听说张家港公园有嘉年华活动,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弟弟来张家港公园参加嘉年华活动——观看杂技表演。进了门,我们一行四人就沿着指示牌子走到了杂技表演棚里。

啊!开始表演了。我们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一个个杂技演员生龙活虎,精神抖擞,表演的节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有惊险的《空中飞人》,有趣的《耍葫芦》,优美的《空中双人舞》……我最喜欢的是《丢草帽》,只听一个风趣的口哨乐曲响起,八个身着黄色小丑衣的男孩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了舞台,只见他们头戴草帽,双手各拿一顶,三顶草帽在头顶上换来换去,速度越来越快。换队形了,他们依次爬到同伴的身上,组成了一个塔字型,帽子在他们的手中上下翻飞,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观众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恩,真不错!”有的说:“小小年纪,真不简单!”还有的说:“哇塞,太酷了!”看,我的小弟弟从他的爸爸身上跳起来,拍着手说:“哇,好看死了,好看死了!”看着表演,观众们热情地鼓起掌来,接连不断的掌声 。 。

例如:还记得,我在桂林的一家酒店里玩过一个很好玩、很 *** 的游戏——“空中飞人”。

终于轮到我了。我开始爬梯子,因为这把长梯子是由几把梯子连接而成的,所以爬起来摇摇晃晃的。

我颤颤巍巍地往上爬,往下一瞧,心就发凉。好不容易爬上去了,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着了地。

爬完梯子后,我站到了一块木板上。那块木板很长,但很窄。

上面有个人,让我先用右手抓住一根棍子,然后再用左手抓住它。我的右手很顺利地抓住了棍子,可左手却迟迟不敢放上去。

最后,我深吸一口气,用左手快速地抓住了棍子。我的双手紧紧地抓住棍子,在空中荡来荡去有趣极了。

当我跳下来,落到网上后,我从网的中间爬到了网的边缘。两只手各抓住一个把手,肚子靠在边缘上,两脚往上一蹬,我就下来了,不过有点晕。

我感觉“空中飞人”这个游戏很好玩、很 ***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多玩几次。

1. 今天,我们如此骄傲;今天,我们如此兴奋;今天,我们如此荣幸!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运动盛会——亚运会!这是继2008年盛大的奥运会后的再一个盛会,仅仅是一个开幕式就已经让我们为之感叹! 准时八点,电视的屏幕就出现了亚运会开幕式的现场,到处人声鼎沸,小小的场地却处处充满了 *** 。

这次的亚运会开幕式是以“水”为主题,展现了广州的岭南特色,展现了我们南方人的热情豪迈。先是升国旗,全场马上静了起来,各国的领导和群众纷纷站了起来,一边看着五星红旗冉升起,一边唱着国歌。

唱完国歌,镜头转向了广州塔的景象,忽然,一束“花”正从塔底慢慢地绽放,又像一对对凤翅展翅飞翔!一束束绽放的烟花代表着我们将蒸蒸日上!但最令人兴奋的还是那个由188个吊威亚的和1398人控制的一个节目——“白云扬帆”,188位表演员在屏幕上表演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有跨栏、跑步、跳伞。

的项目,充分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展示了我们广州的那种“勇于创新,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精神。最后,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点燃圣火!一位迈着矫健的步伐在珠江上跑过来的是谁呢?原来是我们的广东农民吴国通,接着一棒传一棒,最后点燃圣火的会是谁呢?结果揭晓了,他就是我们的跳水健儿——何冲,他来到了一个大爆竹前,很茫然的看了看,我想:这爆竹有什么用啊?正当我思考着的时候,爆竹突然点燃了,周围冒着火光,“崩!”的一声,爆竹冲向了圣火盘,圣火盘点燃了!那一刻,是我们最自豪的,我要大声呼喊:“我是中国人,我是广东人,我自豪!” 这一次的开幕式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啊! 2. 在正式开始之前,有一堆堆热情的亚运志愿者在场馆炒热气氛, 交我们喊口号,大手势,为运动员,为亚运,为亚洲呐喊助威! 在海心沙这小岛上,三面环水,对岸的聚光灯变幻着色彩与江上 船只的霓虹灯交相互映,场馆内色彩缤纷的灯光忽明忽暗,在配合高达8层楼的看台,十分有气氛.表演台十分有特色,自然少不了高科技,高清大屏幕,远射程彩 灯,超震撼音响以及水幕整个舞台在需要时可以充满水,以便潜 水表演.而在运动员进场时可以立刻排水变成一个实地平台.有 8个半透明屏幕垂直竖起,正对观众席.表演正式开始,升国旗,接着当然少不了一阵热烈的烟花打头阵 ,舞台的三面连同小蛮腰都喷射烟花,随着激昂的音乐节奏变化着.紧接着以"起航"为名的表演为亚运开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幕式表演拉开了帷幕.一艘被翠绿色彩灯包裹着的小船从天而降,载着一个身姿轻盈的少女,随后及脚踝高度的水状舞台中突然出现了身着特殊荧 光衣物的表演者,手牵手随着音乐的节奏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大概8分钟左右,身穿荧光绿的条状衣物,犹如多触的水母般旋 转进场,变幻着队形,整个场面即和谐又震撼人心. 过了一会儿,一大批击鼓手进场,一下下的击鼓声没下都几乎敲 在心脏上,这波兴奋还没过,紧接着一大堆木棉红花瓣旋转着优 雅的舞步缓缓进场,配合着鼓声,摆出了各种花浪,在灯光的照 耀下炫彩夺目,无比吸睛.整个水面上是红通通的一片.过了不 久,一阵优美的钢琴生响起了,舞台两边的高空中出现了绿医以 及白衣的飞人,他们在钢琴旋律中做着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各种各样高难度动作.掌 声此起彼伏.过了几分钟后,高达十几层楼的八个大屏幕前突然出现了荧光白的一长列人排,看着让人胆战心惊,他们随着 屏幕的内容变幻,做出各种动作,有在跑道上跨栏(极度具创意),有老鹰翱翔于万里长空等等。

随后一只大船突然出现在舞台与小岛相连的水道上,有一大批身着荧光白衣充当海浪的 表演者们推进了舞台正中,船下的表演者扇动着白布犹如一阵 阵的海浪,时而缓时而急.船上的表演者在激烈摇荡着的船只上 表演者高难度的马戏飞人动作,随后舞台与看台间的水道中出 现了一堆跳水表演者,他们潜水进场,通过钢丝吊升至5楼高度 后,旋转下跳,既惊险又精彩,欢呼声几乎没停过,手掌都拍红了 ,嗓子都喊哑了,但这还只是前菜.紧接着一浪接一浪的少数民 族代表陆续进场,与身着红衣的表演者,在台下不断变幻队形, 形成了一尊五羊雕塑以及一朵火红木棉.这时在舞台的四角,出 现了一批托运工,他们分别吧火炬的四只脚托进舞台,形成一座 拱门,这时表演算告一段落了. 接着便是运动员进场时间,大屏幕上浮现各种运动的名称以及进场国家的名字国旗,运动员进场大概有半小时左右,随后就是 各种各样的代表发言,由亚运理事会成员代表发言,运动员代表 发言,裁判代表发言以及各种嘉宾,升亚运理事会会旗,接着一 阵阵烟花突然绽放,小蛮腰以及珠江两岸都喷射出强烈舞台效 果的烟花,瞬间气氛又沸腾起来了,这时候,毛阿敏与孙楠上台 了,< >那熟悉的旋律顿时响起,全场几乎都挥起了手,气 氛好到不行,人们都没有立场的想法.最后全部的表演者都有序 地冲到舞台中央,来了个大汇总,亚运开幕式在一便热闹非凡 的呼喊声掌声中拉下的帷幕。

噢耶!妈妈给我报了《聊城晚报》小记者站组织的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日游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五日早上六点我们准时出发前往吴桥,淅沥沥的小雨没有让我们有丝毫“欲断魂”的感觉,我们一个个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终于到了! 没下车,我们就看到大世界金碧辉煌的大门上“吴桥杂技大世界”几个金灿灿的大字。这里的节目真精彩:有空中飞人、抛绣球招婚、白肚皮上切青菜、碎砖、鼻子眼里插金簪、老头耍猴······其中最可怕的是鼻子眼里插金簪,只见演员两根细细长长,金光闪闪的金簪慢慢地、慢慢地进插鼻孔里,之后不知用什么团了两个黄色的小球又塞进鼻孔里,然后,他“呀呀”的大喊着不停地运气,脸涨成了紫色,只见金簪渐渐地从他眼球中间钻了出来,他却像没事人似的不停地问观众“好不好呀,好不好呀!”我实在不敢看了,吓得捂上了双眼。

胆大的观众在大声叫好,胆小的孩子却吓得哇哇大哭。 最好玩的要算老头儿耍猴了。

“猴皇后”先上场,只见她长着一身金色的绒毛,一双眼睛乌溜溜的看着观众,她高傲的仰起头,似乎还有点羞涩。老人首先拿了一块砖让“猴皇后”坐上去,然后把一顶色彩艳丽的小帽子扔给她让她戴上,“猴皇后”接过帽子左看看,右瞧瞧,好像并不喜欢这俗气的帽子,把帽子扔得老远,如此四次,老人始终没能让“猴皇后”戴上那顶帽子,老人夸张的表演,猴子滑稽的举动,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欢乐留在了我的心里······。

今天不是国庆节的第二天嘛,听说张家港公园有嘉年华活动,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弟弟来张家港公园参加嘉年华活动——观看杂技表演。

进了门,我们一行四人就沿着指示牌子走到了杂技表演棚里。啊!开始表演了。我们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一个个杂技演员生龙活虎,精神抖擞,表演的节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有惊险的《空中飞人》,有趣的《耍葫芦》,优美的《空中双人舞》……

我最喜欢的是《丢草帽》,只听一个风趣的口哨乐曲响起,八个身着黄色小丑衣的男孩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了舞台,只见他们头戴草帽,双手各拿一顶,三顶草帽在头顶上换来换去,速度越来越快。换队形了,他们依次爬到同伴的身上,组成了一个塔字型,帽子在他们的手中上下翻飞,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观众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恩,真不错!”有的说:“小小年纪,真不简单!”还有的说:“哇塞,太酷了!”看,我的小弟弟从他的爸爸身上跳起来,拍着手说:“哇,好看死了,好看死了!”看着表演,观众们热情地鼓起掌来,接连不断的掌声,响彻公园上空。这时,我马上想到了一句谚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刻苦训练和滴滴汗水都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杂技表演多么精彩,多么欢快,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快乐,一份喜悦!

“五一”的时候,我全家去了“欢乐谷”。

进了“欢乐谷”的大门口,首先入眼的是“欢乐谷”三期工程,那些都是最新的娱乐游戏,有发现者、UFO、龙卷风等娱乐游戏。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却是“发现者”,他的样子的确非常像美国的发现者,他的下部有一个圆圈,是用来坐人的,一次可以坐三十个人,当“发现者”启动时,它就会飞似的转起来,速度让人吃惊,而圆圈的上面还有一条杆子,它会在那儿一直的摇来摇去,让人眼花缭乱。

当我做上这个从未玩过的东西时,我兴奋极了,它那全自动的装备和安全带让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感觉。地面开始降下去了,头上的“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了,那下面的圆圈已经把我转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哦,“发现者”转起来了,刚开始,我感觉没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己经尖叫起来了,我听到的声音非常大,好像是我旁边的那个人吧!呼!“发现者”那强有力的马达己经把我转了个90度了,我想像那些人一样尖叫一下,来轻松一下自己,可谁知,我不管怎么想叫,都叫不出来,我猛的睁开眼睛,想看看地面变得怎样了,可是,我刚睁开眼睛,立即闭上去了,眼前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片五颜六色,所谓这就是眼花缭乱了吧,都差点晕过去了。

哦!不!我感觉我好像快掉下去了,我紧抓住那对我来说的是“救生圈”的东西,一抓紧,整个人都靠在那个安全盖上去了,当时我心里憋的晃,被那巨大的“发现者”控制着,摇来摇去,摇的头也晕了,“发现者”才缓缓停下来,似乎还想再整理一番我们,我站在铁板上,眼前还是那般景象——眼花缭乱,实在没有其他的词可以形容那是的情景了。 我们玩完这个后,又玩了许多惊险的游戏,而每个游戏带给我们的却都是有惊无险,不然,“欢乐谷”就亏本了。

正月十六,我和王钰萱一起去马戏团看杂技,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第一场看马戏。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人民公园,占了一个好位子。

表演开始了,首先表演的是“空中飞人”,只见一人首先爬上了高空中的钢架,另外三个人在玩荡秋千,真搞不懂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荡秋千有什么高难度和技巧啊,我也会的。说是迟那时快只见秋千荡得越来越高,我还没回过神来,只见他们中的一个人“嗖”的一声像“火箭”一样窜了起来,一下子抓住了上面那个人的手,真险呀!大家都禁不住为他们的精彩表演拍手叫好。接着又来一个倒挂金钟,又一个三百六十度旋转,真是又好看又 *** 呀!

接下来的表演“天外飞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两位演员每个人披一条纱巾,上面还有人从屋顶上下来。他们爬上梯子,上面的人转动起控制梯子的手柄,两位演员就跟着梯子转了起来,随着转动越来越快,纱巾也随风飘动,他们就像仙女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还有许多花样呢,在空中“飞”的感觉一定很爽吧!我也真想试试空中飞的感觉啊~

后来,还看了“活马装死”、“变脸”、“单板扣碗”和“花样骑车”等节目,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 *** ,有的可笑,样样都让我惊叹不已!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马戏团。望采纳谢谢

今天,校长请来了杂技团到操场上演出,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可高兴了。

一节课下,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操场上,一个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演员出场。 开始了,只见一位叔叔骑着2米多高的单车到场上,还有一位叔叔在旁边站着,他的一只手拿着许多碗,另一只手扔碗给骑单车的人,骑单车的人把碗接住放到自己的脚上,接着很轻松的把放在脚上的碗扔到自己的头上,扔了大约十个,最后扔了一个汤勺到头上,还在操场上转了一圈。

接着又上来很多表演者,是表演肩上芭蕾,只见她们跳出的舞姿很美,真令人刮目相看,看得人掌声不断。重心球表演者上场了,只见一位叔叔手上拿着四个球,往地上一扔,接着一个,还有旁边的助手叔叔,给台上玩球的叔叔扔来一个球,台上的叔叔瞬间接住,接着一个扔一个接,看得人眼花缭乱,下面掌声不断。

又上来一个表演者,也是最厉害,只见他手上拿着七八个球,往天上一扔,一个又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接着还有滚灯,双人技巧等表演节目,节目演完了,我们都意犹未尽! 看完表演,我看到表演者们满头大汗,我想到那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因而我感觉到,我要好好学习,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学习表演者们的奋斗精神。

357 评论

成工1979

杂技表演是一项非常精彩和震撼人心的艺术表达形式。其中,空中飞人无疑是最具有观赏性和挑战性的节目之一。

当空中飞人登场时,他们通常会穿着华丽的服装,身披亮丽的灯光,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迎接掌声和欢呼声。而在亭台高处,准备好了一个安全的绳网和专业的千斤顶,这也意味着表演者要做出许多冒险的动作,吸引观众的眼球。

看着他们,在高度数米的绳网上表演惊险、华丽的动作,实在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体验。表演者甚至能够跳跃和倒置自己的身体,而且还可以在空中完成旋转和翻转的动作。

除此之外,他们常常会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例如钢管、吊环等来进行表演。他们也能够在这些器具上完成许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演出,例如吊环上的倒立或是钢管上的立定分腿等动作,更能够展现人体的柔韧性和动作的准确度。

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艺要求非常高,并且需要付出数年的专业训练。每一次表演都是必须认真对待并且坚持最好表现的机会,因为任何小小的失误都会给表演者带来重大危险和伤害。

总之,空中飞人的杂技表演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和独特性的表现形式,它需要表演者有超强的身体素质、灵活性和决心。同时,观众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与力量的结合,激励自己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杂技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写

    毕业论文标题格式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1. 简洁明了: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能够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题。2. 精确准确:标题需要精确地反映论文

    随风来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杂技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 经验 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

    北京青年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杂技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图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通用1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

    鱼米芝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杂技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如下: 一、选题的一些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选题不能随意。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仔细考虑。比如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选择;选题要考虑客观需要,遵

    川猫之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杂技毕业论文怎么写的快

    先当博士,当上博士后就容易写了。

    紫雨洋依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