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3

dodolong64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奥尔夫音乐律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眼圈砸死你

已采纳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式都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唱孩子跟。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很多学前音乐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比较枯乏,教育中照本宣科,侧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多是溜号状态,积极性也不高,经常表现出不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区别,打破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模式,将课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成了引导者、诱导者,教师并不直接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而通过诱导手段,帮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快乐自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自该方法创立就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对世界教育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只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应用和推广这种教育方法,才能保障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和质量达到学前音乐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乐理和视唱基础,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注重这两门科目的学习,甚至不开设这两门科目,加之孩子自身又没有乐理视唱知识,所以表现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两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谱、读谱、唱谱,让学生产生音乐兴趣,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对乐理视唱基础的学习应用了格子节奏练习法,将不同音调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死板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有趣音乐教学内容,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孩子就学会了音乐知识。另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这种音乐方式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想要保障学前音乐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歌唱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歌唱教学环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再是教师领唱,而是转变成了个体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丰富了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歌唱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素养。目前学前音乐歌唱教学多以教师唱和集体唱为主。在集体唱中引入一些奥尔夫教学的系列曲目,能够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这些曲目不仅清新流程,且曲风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学前音乐教育。

(三)乐器教育中的应用

乐器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另一大重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互动和表演融合起来,构建了适合幼儿参与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操作,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乐器节奏和风格,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例如碰铃、角铁、木鱼等等。在乐器游戏中,通过让不同乐器发声,进而让孩子对乐器产生好奇,便会自主去探索音乐规律。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230 评论

duanxuehan

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32:156-157.

[2]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34.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27:216-217.

342 评论

永远的终结者

奥尔夫小班音乐律动教案篇一:第六章: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第六章: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

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

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

a) 身心平衡发展

b) 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c) 发展创造力

d) 节奏感训练

e) 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

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

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符干朝下)

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

1) 节奏训练

2) 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 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

4) 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

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

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

谱例1(四拍子)

谱例2(三拍子)

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谱例二(三拍子)

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

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

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a、它可以作为一种节奏基石,从孩子最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的获取

b、减少了技巧学习的难度,使多声部教学变成极简单、极方便的事,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c、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体现奥尔夫教育观念

d、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又训练了孩子一脑多用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唱、动、奏于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3)体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阐述声势中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做准备的拍腿练习的意义

(1)介绍拍腿练习的方式:双手拍双腿、单手拍单腿(左右手交替或单手连续)、双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双手在一条腿上交替拍打)

(2)体验拍腿练习游戏(奥尔夫.凯特曼编写)

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

1、逐一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动作教学主要内容

a、节奏训练

b、身体与动作认知

c、空间运动

d、即兴创作

e、群体关系训练

f、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

g、听力训练

2、身体与动作的认知游戏

游戏名称:《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游戏目的:

a、培养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b、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默契配合

c、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准备:鼓

游戏过程:

a、教师击鼓,学生跟着鼓点走,随着音量速度变化动作也要做出反应。 b、接下来听教师的鼓点,鼓停时按口令要求身体某部位做动作。

c、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一组)按教师口令用身体,某部位组成一个造型。如“头碰头”“膝对背”“脚对肩”造型要美,要有特点。

d、老师小节。

3、即兴创作游戏

游戏名称:《用身体摆图形》

游戏目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

a、用自己的身体(站立或躺卧)写阿拉伯数字1-9.

b、用自己身体摆出图形(适于学成人)

c、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全班分几组各组自组的图形,一起商议怎样用身体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做出评价。

4、群体关系训练

游戏名称:《照镜子》

游戏目的:领头与跟随的体验,培养对群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群体内部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

a、两人为一组,甲当照镜子的人,乙当镜子。

b、甲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姿势,乙要跟着模仿甲的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5、一颗豌豆(创造性形体律动)

(1)教师用吉它弹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圆圆的小小的豌豆种子,正静静躺在泥土中睡觉。

(2)教师边用吉他弹奏一首轻快优美的舞曲,边用语言暗示幼儿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发芽、长叶、伸展枝蔓;叶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风、细雨、阳光中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新开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荚长出来了,越来越多,终于把豆架压倒了;最后,许许多多的新豌豆一颗颗地从开裂的豆荚中滚出来、、、、、、

(3)教师弹奏起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并用温柔的语调说:下雪了,小豌豆们盖着暖和的雪被子,做着甜甜的梦,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整个活动中,教师怎么说,幼儿就自由地按教师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对于正式的舞蹈练习来说,这仅是一个准备性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将全身的肌肉、关节都活动开。但这个活动,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充满了天真的体验和主动的表达。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十分独立、完整的创造性形体律动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简单而富于表现力,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奥尔夫小班音乐律动教案篇二: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 变变变

2013—2014学年度

第X学期

幼儿园逐日计划

单 位:佛山市历下区天真幼儿园

班 级:小(xx)班

教师姓名:xxx

所在学科:xxx(第xx教研组)

二0一四年X月 至 二0一四年X月

主题一:【奥尔夫音乐教案】

计划时间:3周

第x周(2014年x月x日——x月x日)

上午备课格式:

星期xx月x日 上午

一、 晨间活动:

二、 早操活动:

三、 教育活动:

活动一:音乐领域《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感应和听辨“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2.乐意用肢体表示短短长的节奏;

活动准备:

飘带若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欢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1.徒手感知

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后来个大大的。(教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

2.配合音乐,肢体感知

(1)配合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教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

(3)肢体创编

教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根据具体情况重复数变。

(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根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

幼儿两两合作,互相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

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师:漂亮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

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随意旋转飘带。

(1)教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

(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

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

1.教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

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

3.教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

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等等)

★活动反思: xxx

活动二:Xx领域xx《xx》(待添加)

(一)活动目标:

1. 2. 3.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1. 2. 3.(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等等) ★活动反思:

四、 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还是户外自由活动《活动名称》)

玩 法:

补充备课(格式):

第一周(2014年 月日——2014年月日)

星期X 2014年月 日 上(下)午

一、生活活动指导:

二、区域活动:

(一)材料投放:

(二)活动过程:

(三)指导重点:

三、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xxxx》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玩法:

(四)指导重点:

奥尔夫小班音乐律动教案篇三: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班

学前幼儿音乐教育

期末考试

组长 (讲课):胡杰

组员:董蕊、马芮、高杨、李奕涵、侯洋洋、孙迎新、韩茹、徐珊、张紫蔷、张昕

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班《粉刷匠》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

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

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

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平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教学反思

09教育专二班

组长:胡杰 学号:09130711079

优点:1、准备材料丰富,音乐很吸引幼儿。

2、老师教态很好,能够使幼儿集中注意力。

3、整堂课的内容很丰富,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

缺点:1、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2、备课不是很充分,导致因为紧张而说谜语时不够连贯。

3、与配班老师之前沟通不够,所以开始时音乐没有完全准备好。

建议:本节课更适合亲子班教学。

组员:董蕊学号:09130711080

优点: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准备的十分丰富。

2、教学内容很有吸引力,能让幼儿融入到教学中。

3、在提问环节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内容,启发幼儿的思考,并且还能吸引幼儿对老师的注意力。

4、能够在课前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5、在课上以问好的形式进行幼儿的发声练习。

6、课后以同样形式向老师告别。

7、语言生动,语速也较适当。

不足及建议:1、可以多放松,语句可以更流畅。

2、建议可以多使用几样乐器进行重复练习,让幼儿能感受更多乐器的演奏。

马芮 学号:09130711081

这次音乐的考试我们组上的课程是小班的《粉刷匠》。我觉得这次课程我们组总体还是很顺利的上下来了。但由于是第一次合作,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讲课老师备课不是很熟,中途猜谜语时把谜语说的不是很熟。但总体来说讲课老师表情丰富,准备教具齐全,语气语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组员积极配合,是一节较完整的音乐课。

高杨 学号:09130711082

粉刷匠这节音乐课,能较好的调动幼儿的兴趣,但是不能看出这捷克的主题重点。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时,动作不够熟练,所以做动作时思路不清晰。提问后应让幼儿多思考,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备课上因该在熟一些。在乐器使用上应该再多一些。但从整体上来说,这节音乐课是很优秀的。

李奕涵 学号:09130711083

优点:课上气氛活跃,时间掌握得很好,语言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语气阴阳顿挫,讲课内容符合目标,但内容更适合0

0——3岁亲子课程。课堂气氛很好,都是在学和玩中进行的。也保证了要教的内容也教了。音乐资料很多。

缺点:教态不好,穿凉拖上课,短裙。

侯洋洋 学号:09130711084

学生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我们首先要创造各种条件以使学生对学习音乐感兴趣,然后要用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实践。

这次我们组的课我认为还是很好的。准备得很充分,过程也很流畅,就是有点略微的简单了点儿,这点改进了就很完美了。

孙迎新 学号:09130711085

课的整体效果很好,表现出了他应有的特点。课堂实际很新颖,有创新,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和思维。

她与配班老师没有沟通好,从中有些失误。在提问幼儿时,有的小朋友被叫到两次,可是其余的小朋友举手他却忽视了。其中有个小朋友还说那小朋友都回答两次了,老师并没有做出解答和解决这一环节就略过了,在以后的教学时他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韩茹 学号:09130711086

上课的整体效果很好,但是内容比较乱,没有重点。

总总体来说,课题新颖,上课流程很顺。语言也是很到位,动作很丰富,表情也很好。 从他上课开始,让小朋友占到点上,开始放音乐的时候,没有与配班老师配合好。还有就是有的地方的动作,并且是很熟悉。而且在我们走一次走到点上的时候。他没有在之前说的要让我们回来,应该是他没有想到。这点不好,此外他的内容太多,优点凌乱。

徐珊 学号:09130711087

优点:1、《粉刷匠》题目比较吸引幼儿,能够很好的引起幼儿的兴趣。

2、老师提问针对本课堂重点。

3、教态好,语言动作生动形象,语速适当。

4、教学内容丰富完整,师生配合较好,老师准备充分。

建议:1、可以多加些身体上的律动,节奏的变化,这样更适合小班年龄段的特点。

2、让幼儿跟着节奏重复练习,加深幼儿的记忆。

张昕 学号:08130808029

我们组是第四组,在看完其他几组的讲课后,吸取了前几组的优点,发现他们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在主课老师的带领下,成功的完成了这节课。

我们组的开场白非常精彩,并没有生硬的开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这为之后的课堂继续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胡杰用了音乐节奏开始了课程,一句小朋友们好,音乐起伏不同,很有感觉。后面提出了一个谜语,引出了粉刷匠的工作。让小朋友起来做动作的时候,注意到了小孩的自律水平,所以在地上用了记号,这样能较快的继续课程。因为想要真实感,所以我们组在之前并没有进行排练与讲解,这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也给我们了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我们组的优点很多,开场白很特别,很符合幼儿的心里特点;幼儿活动很多,听的音乐也非常的丰富;课程的前期准备很充分,把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吸引着。我们组的缺点是,重点没有突出,小班的课程可以有1到2个的重点;播放音乐的时候,我们的配课老师没有一次就把音乐放好,造成场内的一点混乱;坐在小椅子上的时候,做动作有些打架,应该把距离拉开点。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奥尔夫音乐作品

    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导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

    1号女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幼师毕业论文奥尔夫音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音乐课中的探究运用 论文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探索 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

    villavill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奥尔夫毕业论文摘要

    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导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

    一梦三只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奥尔夫音乐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

    夏天的风kik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奥尔夫音乐的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

    摇滚小青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