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04

媛姐姐丶
首页 > 毕业论文 > 小偷误删女大学生毕业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学生和赞美诗

已采纳

这不是大学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现实。

1.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好。也许你课下查阅无数资料,却不代表你写出的东西令人喜欢。 2.做幕后的人永远没有前台风光。主持人和导播的地位,这算是个明显的例子吧。3.守规矩未必是成功者需要的素质。作弊不被抓,与违法不被查是一个道理,哪个行业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都不见得是什么守法公民,打擦边球,躲执法者,他们驾轻就熟。4.别人的观感往往体现了你的价值。不是你辛勤工作就可以做劳模的,被提拔的人与其说他有能力,不如说领导觉得他有能力。当婊子,立牌坊,这是一门社会人的必修课。 5.友情并非等价。你最好的朋友是她,她最好的朋友未必是你。女生之间的友情是微妙的,要么是两个人性情相投,要么是性情相左。而后一种往往是一个各种优秀的姑娘跟一个从不如她的人,以寻求各方面的成就感。或许我说的话你不同意,但这是我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感受,我并不觉得你们适合做朋友,也担忧你未来的职业发展。你是一个好学生,却未必是能够左右逢源的社会人。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诛心不是伤心,但愿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274 评论

阿里嘎多~

我毕业的时候辅导员就再三的跟我们强调了,这个证书只此一份,丢失是不会再补的,证明学校可以开,但是有的单位很苛刻,必须要这证书!所以这个弄丢了是相当麻烦的,你可以去学校问问情况,看他们有没有具体解决的方法,我相信丢证书的不会就是你一个的, 你看看你们学校以前是怎么处理的!实在不行的话报案,希望能追回证书!

241 评论

爱紫色的射手

剽窃 : piāo qiè 抄袭;窃取他人的文字其它作品:作文者剽窃如小偷之窃物。]

161 评论

小白兔QUEEN

大学生活中同学之间、室友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中学时代的同窗友情一样那么深厚,很多宿舍之间也会发生矛盾,并且你有发现有的时候对方会故意招麻烦,而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忍让,这样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如果室友偷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可以搜集证据,证明这是自己的选题,并且要明确告诉她,她所做的小动作都被自己知晓,再继续下去都是无用功。若是对方仍然不肯罢休,就可以让导师或者是导员介入。

当发现对方偷了自己的选题后,一定不能立马去找对方对峙,一定要找到证据,证明这是自己的选题,否则很容易“打草惊蛇”或是被对方“反咬一口”,是真的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夸张。

在有把握证明对方是“小偷”后,要明确的告诉对方,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若是对方态度强硬,并且不肯承认,并且还要坚持和自己写一个题时,就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她的这种行为。

一般毕业论文在开始之前,会选择指导老师,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导师,确认题目时也需要导师的确认,所以可以让导师或者是辅导员介入这件事,避免自己的选题真的被她所“剽窃”。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的时候不需要为了维持一时的感情而过于委屈自己,交友在于质量而不在乎数量。而且大学时代能够交到挚友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也并非是每个人都有的好运气,所以也不必去强求,做好自己就好了。你认为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做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235 评论

miss.w\^O^/

剽窃是有一定的定义的~比如歌曲的剽窃要有8小节一上的雷同~ 而文章的剽窃范围比较难下定义~当然只把顺序位置变换一下那一定就是剽窃了~ 而对论文有着更严格的规定~就是他人提出的论证你要是再次应用即剽窃~所以不要去抄论文~尤其是很正规的地方千万不可以去剽窃论文~ 但是已经被人公认的理论你可以引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说是你发现的~ 就是这样了~~]

262 评论

蔷薇紫馨524

【词汇】剽窃 【注音】piāo qiè 【释义】①抄袭;窃取他人的文字;或者文学艺术以及科研、设计等学术方面的成果。如:作文者~如小偷之窃物。②掠夺。]

181 评论

饭兜兜兜得牢

正确看待社会弱势群体和解决其困难之法【摘要】如何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是一个涉及能否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我国,部分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伴生物。对弱势群体不应采取漠视和歧视态度,应当对他们进行广泛的社会支持。【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存在原因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正 文】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和构成部分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大国,整个地说,还是相对贫困或比较贫困的。我们的社会结构,逐步分层,出现了多种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有多有少,甚至有或没有;进而表现在收入分配上,也是有多有少,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于是,人便处于两极分化,在一头出现富人即强者的同时,另一头出现穷人即弱者。弱者成群,称为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总称,不仅对立于强者,并区别于中间群体。弱势群体这个名词,并非土生,来自世界,英文为social vulnerable group。对其定义也有多种,尚未统一。弱势群众这个词源自现代社会学理论,原指在社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综合地看,弱势群体的特征,似可归纳为下列四点:1.低职化或无职化。 2.贫困化。 3.脆弱化。 4.边缘化。上述界定,只是原则,具体化到哪些人,也有各种说法。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有这些人:一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和年龄偏大的人较多,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收入来源不稳定;二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或集体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三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缺乏有效照顾的儿童;四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没有享受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不易得到保护;五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当初退休时工资水平比较低,而目前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还覆盖不到他们,许多人原来的单位要么破产,要么不景气,由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标准很低,当遇到重大疾病时往往无钱医治;六是农村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的农民,这是我国人口数最多的弱势群体(截止1999年底,我国仍有3400万农村贫困人口);七是贫困生,穷学生正规地称是贫困生的问题;八是乞丐,无论是收容遣送或救助管理,目的都在尽一切可能避免、防止,最低是减少乞丐现象但是,实现很难,中国政府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流浪人员靠捡破烂、乞讨和行窃勉强为生,照目前这种情形,预计流浪者人数会继续上升。这样一来,弱势群体的人数就多了。这是基本国情所决定,尤其在目前处于转型期,体制在变迁,冲击力很大,与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比,其弱势群体除失业者外,主要是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和孤儿、贫困学生、单身母亲以及吸毒者、酗酒者等,大不一样。他们在分类上,相当部分是生理性的弱势群体,其余才是社会性、经济性的弱势群体。由于国家大、人口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弱势群体还有区域性或地方性,在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差和自然灾害多的区域,弱势者成群,有特殊因素,包括某些少数民族,成为弱势群体形成和集聚的另一种情况。对弱势群体,有人还分为初级弱势群体和次级弱势群体。前者是指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陷于困难者,后者是指基本生活需要虽然得到基本满足而与其周围人们相比,差距显得过大者。这也表明,在不同地区,似该有不同标准。以上为弱势群体试作界定,总的是适当定性,不可能精确定量。弱势群体的划定,并无明明白白的边际,主要是设置一个概念,认知社会人群中有这样一群弱者。他们的大多数,不可能仅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命运,应当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和其他人的关怀、帮助和尽心、尽力。世界上都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当然,贫困不仅中国有,而是世界问题。旧世界有,20世纪~21世纪的新世界也有,第三世界有,第二、第一世界也有。贫困问题在当代世界,有相当的普遍性。据世界银行测定,所有发展中国家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1985年为亿,1995年增加到13亿,到2000年还有11亿以上不能脱贫。1996年底,安南刚刚当选为联合秘书长,发表《让我们开始一个康复时期》的讲演透露:目前世界60亿人口中,有1/6的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有将近2亿的5岁以下儿童患极度营养不良症,近1/5的人还没有饮上卫生合格的水。另据联合国《1997年人力发展报告》,战后50年,世界财富增加7倍,而目前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3亿。弱势群体要自强弱势群体者要自立自强,不能完全仰赖于政府和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拿农民工来说,开始进城,曾经被称“盲流”,被认为是“高危人群”。这也不是毫无借口。有人找不到工作,有限盘缠都用完了,要生存,要回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小偷小摸的不正当行为,虽然其心可悯,但是其行可耻。当时,采取收容遣返办法,没有解决问题。最近,类似之事一再发生,一项报道是:深圳一家职业介绍所在招工广告中直接打出“河南安徽籍免谈”的条款。河南、安徽是农民工大省,所以受到歧视,不是出于成见或偏见,正是由于他们人多,难免良莠不齐,别人以偏概全,—杆子打了一船人。所以,值得反思,应当更好地循规遵纪,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再拿贫困生来说,多数发愤图强,受到尊重。但是也有少数人,缺乏自觉。有人不愿勤工俭学,只知向家里要钱,使父母难以应对;又如发放助学贷款,面广量大,据悉,大学生毕业了、就业了,有一部分人竟赖账不还,并不是还不出钱的杨白劳,是理亏了,其影响也不限于本人。还有个别女学生不甘心于粗茶淡饭,学余找外快,要既轻松又赚钱多,从伴舞、坐台到陪聊、陪酒到三陪四陪,终于堕落风尘,是非常可惜的。当然有说不完的好事。《武汉晨报》有一则消息:湖北大学学生宿舍的一位清洁工杨虞发老人,含辛茹苦,培养5个儿子,已有3个成了博士,—个是武汉大学的副教授,一个是手持绿卡的美国计算机公司高级工程师。另有报道,打工仔成为豪华客机飞行员。至于通过打工学技术、学经营、学文化,终于创业致富或成为其他专业人士的,也是人才辈出,克服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这正表明,贫苦是挑战,也是磨炼,挡不住有志者的成长步伐!政府与社会的帮助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2004年9月7日公布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的表述:(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这里体现政府对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怀。不难设想,假如没有积极推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将陷入何等严重的困难,并有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建立这个体系,正是为社会编织了一道宏伟的安全网。关于社会保障,议论很多,有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也有揭示问题、提出建议,还有介绍国外做法。总的是做了不少工作,仍是方兴未艾,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走向健全。这件事,对富人来说无关紧要;对常人来说,不到失业、年老和生病,也不算什么;而对弱势群体来说,则是一件大事,决非可有可无。虽然,社会保障不等于也不能靠它致富;但这是一道底线,要靠它解决生老病死的种种困难。弱势群体仰赖于它,等待着扩大覆盖面,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水平。财力不足,既要严格征缴,又要改进管理和改善经营,力争社保基金的保值升值,严禁贪污挪用:特别是提高其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成为公共财政的重要一项。三种主要保险中,失业保险有弹性,更重要的在于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已在上章论述,本章不再复议,而把重点放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政府的责无旁贷,决不意味着要政府包下来;因为政府包不下来,包下来也不能解决好所有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众人添柴,火焰才旺。中国入世,谈判中涉及一个社会条款问题。社会条款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包含100多个,如《男女同工同酬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后者明确规定多项,如工人享有工作权、获得良好的工作条件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和健康的权利等。我国政府已经先后签署了一些公约,并由全国人大批准;同时,也对一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条款有所保留。履行这些公约,政府有责,更要靠全社会的支持,这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早在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1个部门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要探索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实现社会福利事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在2004年9月举行的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社会救助体系需要统筹考虑和科学规划,应该遵循“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思路。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救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努力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这件关系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都适应了当前需要,如关注贫困生,要建立“贫困生教育基金”;医院治疗交通事故的受伤人员,盼望着“医疗救助基金”的早日出台。社会救助要钱,钱从何来?不能全靠政府拨款,那有一定局限,还必须靠向社会筹集。这有两种来源:一是广大群众,众擎易举,积少成多;二是部分富人,—笔多金。后者在外国,事例很多,有报道说,他们之中有64%的人乐善好施,为教堂和公益活动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捐助。政策也有促进,这部分支出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基数中扣除。我国同样有典范。最近,由英国人胡润主持发表的《2004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名榜》,榜上50位慈善家2003年总共捐赠了10.2亿元的现金和物资;其中西安天网软件董事长陈一丁,做为榜上惟一跻身前10名的西部企业家,以4 450万元的捐赠列第5位。还有其他动人的故事,如山东省乐陵市鲁西牛业公司董事长梁希森,只认识200多字,拥有6 000头鲁西黄牛,拿出4 200万元,几乎免费地给村民们造了136套花园洋房,被多个媒体称为“新农村乌托邦”。至于李嘉诚、邵逸夫的资助办交通、办学校,更是耳熟能详。呼吁及尾声从2004年10月20日《参考消息》上读到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在联合国讨论饥饿与贫困问题的专门会议上说:“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贫穷,这句话还需要重复多少遍呢?”关注弱势群体的,大有其人,从部分官员、部分学者(首先是社会学者,其次是经济学者)到各界广大人士。更普遍的是弱势群体自己。他们有口难开,有的编了歌,不止几首,只是没有歌星去唱,仅在同伙中流行,代替诉苦。在学者中,可以举出一串名字,熟悉的老熟人如于祖尧,认识的中年人如左大培,知名的还有杨帆等。他们有不少原创的好观点,如海派经济学提出的公平与效率“正反同向交促互补变动论”、“劳动主本型的多要素分配改革观”等。建议学者们,无论是从事经济学、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经济学和法学、文学、哲学,多多关心一下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前途。志在富民,应当是经济社会学者和一切有良知的学者们的天职!只有对社会弱势群体采取切实可行的支持对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减少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72 评论

cat20121028

小偷太可恶了,一定要报警。不过你放心你的学籍上对你的文凭都是有记录的不会造成影响。

164 评论

小小荷尖

大多数大学里发生过涉及剽窃的事例。剽窃被美国自然基金会自然和工程学办公室将其定义为“将他人的思想,方法,结果占为己有,或者没有使用适当言语说明,包括那些通过偷偷查看他人研究设想或者手稿的行为。”剽窃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词句代表着思想,这也是一种知识产权的形式,而且为表达它们的人所拥有。所以,抄袭他人或者其他群体的措辞,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是都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确实必须用另外的人的话才能准确充分地传达所表述的思想,那么你必须做以下两件事: 将所有有来源出处的词句标上引用标记 在你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原始著作及其原始出处 无知并不是剽窃的正当理由 有时学生会无意识地犯了剽窃的错误。当人们读到某样东西但是不知道他们所读的使他们在以后因为这个而改变了自己的语言时,很多人通常会犯错。不幸的是,之后就无法回头了。很多人忘了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东西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无知不是剽窃的正当借口。一个好的想法是在写东西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如果你不了解某个东西但是一定要用作者的话来描述,这时要给它们注上引用标记,这样你就能知道那些不是你自己的,然后在后面做参考资料时也不会忘记注明其原始出处,这样你就不会在以后为确定其最初来源而苦恼了。 如何避免被指责为剽窃?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学生因毕业论文被删

    你好,如果你的问题在右上角“我的知道”→“我的提问”中找不到了,那就是被百度系统给吞了首先请核实你的提问中是否有违规内容(详见知道协议)、联系方式(手机号、邮箱

    A喵是kuma酱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学毕业论文被老师偷偷发表

    看情况,毕业论文,一般不算。 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因为毕业论文属于导师和作者的共同成果,可参考国内外关于共同科研成果认定标准基础上,然后根据导师和学生的具体贡

    再也再也不吃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学毕业论文老师偷偷发表

    看情况,毕业论文,一般不算。 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因为毕业论文属于导师和作者的共同成果,可参考国内外关于共同科研成果认定标准基础上,然后根据导师和学生的具体贡

    尚家宜商贸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偷把我的毕业论文给删了

    江苏警方帮研究生追回电脑,恢复60G论文数据,这让六名研究生彻底放了心!要知道如果不能按时的上交论文,他们是无法顺利毕业的!无法顺利毕业,就预示着他们要再读一年

    rinpan2013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偷删毕业论文

    小偷太可恶了,一定要报警。不过你放心你的学籍上对你的文凭都是有记录的不会造成影响。

    雨田里得麦圈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