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易火贝木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女博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荷日狸

已采纳

北京大学女博士于艳茹因涉嫌论文抄袭被母校撤销博士学位一事尚未尘埃落定。

6月初,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决定程序违法,亦缺乏明确法律依据,撤销之前北大作出的撤销学位的决定,同时驳回了于艳茹要求恢复其博士学位证书法律效力的诉讼请求,认为这一诉求“不属于本案审理范围”。

“于艳茹案”是我国首个因涉嫌论文抄袭导致博士学位被撤销的行政诉讼案件,记者一直关注此事进展,终审判决后,记者曾辗转联系上了于艳茹,但她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一审:北大撤销学位程序违法,不支持恢复学位诉求

于艳茹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2013年7月5日,她从北京大学毕业,并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她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013年1月,在读博期间,她将撰写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以下简称《运动》)向《国际新闻界》杂志社投稿。

同年5月,临近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她提交了答辩申请书及科研统计表,《运动》被她作为科研成果列入答辩申请书,注明“《国际新闻界》于2013年3月18日接收,待发”。

当时,连同《运动》提交的还有她已发表在核心期刊的4篇论文及其他3篇未发表的论文。

2013年7月23日,在于艳茹拿到博士学位,毕业18天后,《国际新闻界》才刊登了《运动》一文。

时隔一年多后的2014年8月17日,《国际新闻界》发布公告称,于艳茹在《运动》中大段翻译原作者的论文,直接采用原作者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其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

随后,北京大学成立专家调查小组调查于艳茹涉嫌抄袭一事。2015年1月9日,经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后,北京大学作出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的决定,称其在校期间发表的《运动》存在严重抄袭。

北京大学称,依据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等规定,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收回学位证书。

于艳茹不服,相继向北京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申诉,均未获支持。2015年7月,她将北京大学告上法庭,请求法院撤销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并判令恢复其博士学位证书的法律效力。

今年1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有违正当程序原则,适用法律亦存有不当之处,判决撤销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由北京大学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海淀法院认为,学位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未对撤销博士学位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但撤销博士学位涉及相对人重大切身利益,是对取得博士学位人员获得的相应学术水平作出否定,对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北京大学在作出被诉撤销决定之前,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充分听取于艳茹的陈述和申辩,保障于艳茹享有相应的权利。

本案中,北京大学虽然在调查初期与于艳茹进行过一次约谈,但此次约谈系调查程序。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未充分听取于艳茹的陈述和申辩,因此,作出的撤销决定有违正当程序原则。

此外,海淀法院还认为,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中仅载明依据学位条例、《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等规定,未明确具体条款,故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亦存有不当之处。

一审判决驳回了于艳茹要求恢复其博士学位证书法律效力的诉讼请求,称不属于本案审理范围。

一审判决后,北京大学向北京市一中院提出上诉。

二审:即便没有规定,也应保证程序公正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了北京市一中院的终审判决书, 判决书显示,北京大学在上诉中提出了三条理由: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在作出撤销学位决定之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约谈属于调查程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向于艳茹提及最终处理结果的问题;尽管撤销决定中没有列明具体法律条文,但这不表明相关的法律依据不存在。

北京市一中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时是否应当适用正当程序原则;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的程序是否符合正当程序原则;北京大学作出撤销决定时适用法律是否准确。

针对第一个焦点,北京市一中院认为,正当程序原则的要义在于,作出任何使他人遭受不利影响的行使权力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正当程序原则是裁决争端的基本原则及最低的公正标准。本案中,北京大学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在行使学位授予或撤销权时,亦应当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便相关法律、法规未对撤销学位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其也应自觉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践行上述原则,以保证其决定程序的公正性。

针对是否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的问题,北京市一中院认为,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仅由调查小组约谈过一次于艳茹,约谈的内容也仅涉及《运动》一文是否涉嫌抄袭的问题。至于该问题是否足以导致于艳茹的学位被撤销,北京大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提示,于艳茹在未意识到其学位可能因此被撤销这一风险的情形下,也难以进行充分的陈述与申辩。因此,北京大学的约谈,不足以认定已履行正当程序。

北京市一中院还认为,本案中,北京大学作出的撤销决定虽载明了相关法律规范的名称,但未能明确其所适用的具体条款,相对人难以确定援引的具体法律条款,一审法院据此认定撤销决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无不当。

终审判决生效后,北京大学通过官微表态,尊重法院的判决,依照相关程序处理,但也将继续严肃学术规范,对任何违反学术道德、抄袭剽窃的行为绝不姑息,切实维护学术共同体的尊严。

据了解,在诉讼过程中,于艳茹认为,她涉嫌抄袭的那篇论文不是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只是一篇课外作品,不应该因此作为撤销她博士学位论文的依据。而北京大学方面则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论文,只要论文存在抄袭,就属于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北大校规和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就可以依法撤销其博士学位。

另外,双方对“在校期间发表”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理解,于艳茹认为,《国际新闻界》发表其作品时,她已经从北大毕业了,所以,不属于在校期间发表。北大方面则认为,论文的创作、投稿、发表是一个过程,于艳茹涉嫌抄袭的论文在她提交的博士学位申请材料中,当时已经列入“待刊”一栏中,所以属于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资料图

专家:北京大学剥夺于艳茹博士学位的处罚过重

“两审判决都回避了实体问题,没有就撤销学位是否具备条件及撤销学位本身是否违法作出确认,而是以程序违法撤销决定。实际上,在北京大学补正程序后,还可以继续作出撤销学位的决定。”此案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育法研究中心曾经两次召开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莘多次表达自己的观点。

刘莘指出,从实体分析,北京大学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是不合理的。她说,虽然学术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这给了学校以撤销学位的权力和自由裁量权,但是在运用这项权力的时候,绝不是毫无限制的,应当对舞弊作伪行为进行区分。

“于艳茹申请学位的时候报了4篇发表4篇未发表的论文,被指抄袭的属于未发表的文章。北大申请博士论文答辩的条件是要有不少于两篇发表的论文,她不罗列4篇未发表的就已够申请博士学位。”刘莘说,被指抄袭的论文和于艳茹获得博士学位没有关联,至于涉嫌抄袭,杂志社已公告说明,已给其在学术界带来不利影响。行政处罚法有一个过罚相当的原则,可以放之用于四海,过于严苛不符合人性,也缺乏合理性。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熊文钊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和撤销的条件应该是对应的,排除于艳茹被指抄袭的文章,她仍旧符合获得博士学位的标准,撤销学位是不合理的。

两次研讨中,《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中的第五条规定均被学者提及。该条规定:已结束学业并离校后的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当时所获得的相关奖励、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从该条规定来看,于艳茹的行为属于惩罚对象。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李洪雷指出,尽管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学位条例制定本单位的授予学位的工作细则,但至少应当与学位条例保持一致。

此外,李洪雷还指出,《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第五条还规定要结合情节、后果和本人的态度进行处理,而对于艳茹的处理没有考虑这些情节。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则特别重视本案判决书中提及的正当程序原则,他认为遵循正当程序原则意义重大。他对判决书里说“于艳茹没有申辩陈述的机会”这个说法表示支持。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正当程序原则,这对于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北京大学剥夺于艳茹博士学位的决定过于草率,处罚过重。但于艳茹的博士学位能否恢复,目前尚无官方消息。

继续等着,看看最后是什么结果。

299 评论

此夏若空820

这位女博士的《致谢》文章讲到了她的家庭,因为家境的贫困,父亲重病无钱医治、母亲之后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努力供她上学,当时的学校老师和亲朋们对她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她有了如今的成就,这篇文章用词真挚,句句真心,让人看了不禁感同身受。

343 评论

may123456789

她是从一位小的乡村走出来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最终获得博士的学位,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一直都很支持她的梦想。

292 评论

qiaochu168

答辩时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呢? 我学校毕业答辩都穿正装,一般穿的干净大方就好了 博士生毕业答辩对服装有什么要求 只要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没有特殊要求,最好庄重一些,不要穿的像个演员。 博士毕业答辩,需要注意哪些 博士毕业答辩,需要注意的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1.准备工作要充分,PPT一定要简洁明了. 2.首先要讲清课题的研究背景,说明你的研究的目的、价值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3.对于文献综述,言简意赅,挑重点地讲就可以了.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和研究的结果。 4.报告时精神状态要好,对自己的研究要有信心。 5.回答问题反应要敏捷,要理解提问老师的要点,针对性要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记不要不懂装懂。 6.对于答辩老师提出的建议要虚心接受,即使老师的建议不好,也要回答地比较婉转。 7.整过过程中面部表情很重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博士硕士博士后都穿什么衣服? 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的区别 学位服介绍 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 *** 分; 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学位服着装规范 学位服是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实行学位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攻读学位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国际交流。 实行学位服,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学位服只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使用,不得滥用。 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 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 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 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位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校长服为红、黑两色。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 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 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钮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著深色裤子,女士著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博士后的就没见过了 作为博士答辩秘书,怎样介绍答辩委员 博士和硕士就学位等级来说,博士高于硕士;硕士需要继续学习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1、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三个学历层次:分别为专科,本科,研究生,而研究生学历为最高学历,但研究生可以根据学位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等级。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可以获得全日制博士生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博士学位证书。而以同等学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则不能取得学历证书只能取得学位证书,其学历仍然是原学历,如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博士论文答辩讲解过程一般多少分钟 25-30分钟 不同的学校规定可能有差别 女博士的我要怎样做才能保住婚姻 作为第三类人群,面临毕业和找工作压力的我,再次遇到了婚姻的考验。 昨晚,老公冷静地跟我说,我能等你一年两年,可是,如果你再不毕业,我就决定离婚了;我已经三十多了,我想有个家,有个小孩,我的工作压力很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希望你能替我分担一点,而不是一直在学校读这些无用的书,做这些没有用的科研。 面对老公的最后通牒,我无语凝咽。又是一个彻夜失眠的夜晚。 走到今天,我也有责任。 人家都说学生物类的博士研究生工作难找已经到了排行榜的前三位,很多人都选择了出国做博后,无非赚点牙齿缝里面挤下来的美元,继续熬博后或者回来做科研,一般的人生活也非常的压力。国内的高校更是挤破头颅。读完博士,不做科研,不出国深造,总觉得有点遗憾,不然,这些年清贫和孤寂的坚持,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没有一个交待。虽然工作难找,扩招积压了很多没有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身处在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导师手下,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老人家对学生毕业SCI文章影响因子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很多师兄师姐迟迟不能毕业。共处一个小工作间整天闭门造车的我们时常纳闷,很多实验室的学生轻轻松松就毕业了,文章很快就发表了,而且有时候一连几篇,我们写文章之前终日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的时候数据整来整去,经常还要求用英文交流和做Seminar,也有很多机会和老外交流,出去开会,文章却总是达不到导师的要求,需要一再的修改,经得一年甚至两年的折腾才能把文章投到我们自己根本没有信心的SCI刊物上。最后我们总结出来,导师对我们要求严格,属于完美主义者,不食人间烟火,对Science和学生严重负责,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对我们以后的科研生涯都有深刻的影响。唯有这么阿Q自己,才能面对一起入学的同学顺利毕业的时候我自巍然不动的局面,心想自己这辈子,却如导师所说,总得有点追求,有点远大的志向,甘受一点清贫和寂寞。我是很尊敬我的导师的,虽然很多人说他不为学生考虑,但我认为导师站在长者和科学工作者的立场,对我们的这些要求恰如其分。只是,身处一个人口颇多,竞争激烈的社会,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我们,面对支持你已久的家人,面对房子和钞票的生存压力,这一些都显得那么理想主义,那么奢侈。 奢侈到,作为一个女博士,爱人因为这个希望和你终止婚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将这句话铭记在心。所以,当在深圳工作几年,积累了一点钱想给父母在城镇置办房子的老公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他,虽然老公还只是一个打工者,每个月平均拿不到5K的工资,没有买房,没有社保,什么都没有,但是我坚信这样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值得我该信任他终身。我为他的孝心感动,每年过年回家,我遵循这个规矩给老公爷爷奶奶生活费,当然这个钱大部分是老公的,因为我读书的补贴每个月只有七八百。 一年以前,老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虽然是一个小公司,我对他充满了信任和信心。关于公司的出谋划策,我绞尽脑汁,连同自己的老爸老妈和弟弟都一起拉过来帮忙。弟弟是正式在帮他做事当然自己也可以学一些东西,爸爸只是业余帮他起草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文件,妈妈是后来帮忙打扫清洁。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办得有滋有味,这个时候老公能听见我们的建议,赞同或者反对。 公司开始扩大了,老公的压力也开始增加,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身在武汉上学的我,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老公的深圳速度了。他要把公司扩大,规模经营,可是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一个都没有培养起来,全靠老公一个人支持这个摊子,身为妻子,一方面我为不能在老公身边陪伴和照顾他感到负疚,另一方面我为老公日益粗暴的脾气和强势作风开始......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容易通过吗? 文答辩容易通过 肯定知道 博士读了三年,没有通过答辩,可以去工作吗? 可以去工作。 博士论文答辩是不是都是走个形式 当然不是。。论文答辩是个流程。你的答辩不过关是拿不到学位证的!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女博士

    北京大学女博士于艳茹因涉嫌论文抄袭被母校撤销博士学位一事尚未尘埃落定。 6月初,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北京大学作出

    易火贝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清华女博士毕业论文

    女子觉得这个岗位有太多人报考了,竞争力很大,所以她才虚报学历,想走捷径

    梦叶草2011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外国女博士毕业论文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成功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有的也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再爬

    樱子2200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女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 2005年毕业论文格式 08-23 244 博士毕业发国际期刊论文选择 08-23 90 台湾清华一个EECS教授的博士培养方案 08-23 4

    小仙姓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五个女博士毕业论文

    我不能接受如果追求的是利益化,那么有同事这种关系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有其它类型的关系不说是爱情,哪怕是友情,利益化都会让人不堪重负,工作已经很累了,日常生活里面

    公山虚1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