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奔跑的流沙包
首页 > 毕业论文 > 暨大毕业论文导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霸气Annie姐

已采纳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简介蔡铭泽蔡铭泽,湖南岳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首批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史论结合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新闻传播学》2部专著、参撰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他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新闻传播学原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新闻法制学的研究,均有较高水准。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2001年11月,被推选为国家“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其专著《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获海内外新闻学术界好评。李异平李异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具有多方面的学术潜力,她对东南亚、美国、英国等地的新闻事业发展史多有涉猎。谭天谭天教授、高级记者、电视编导,长期在媒体工作并有大量作品获奖,研究领域涉及:电视策划、电视新闻、纪录片、广电产业、网络媒体等,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其中中国电视呼唤名记者获首届全国优秀电视论文一等奖,著有我国第一部电视策划学(获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专著二等奖)。董天策董天策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指导新闻学新闻理论方向、传播学大众传播方向两个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娱乐类节目在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中作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0年代中国报业发展趋势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发表新闻、传播及文学论文近6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多部,主要有:传播学导论、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公关理论导引、仁智的乐趣:山水泉石,参加编写了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都市新闻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等著作。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建雄曾建雄,新闻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与理论、报业经营管理等。主持完成过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已出版专著、编著、教材各一部,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专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新闻传播类二等奖;2001年被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荣誉称号;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刘家林刘家林教授,以治中国新闻史、广告史见长。合作撰写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被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所著中外广告通史填补了学术空白。对近、现代新闻史专题,及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的生平业绩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曾应邀去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作短期学术访问。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工作)、副院长。林如鹏林如鹏教授,硕士生导师,传播学博士。2002年1月开始定为学校一级“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林如鹏教授,长于新闻采访和新闻评论的教学和研究,同时兼及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他现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在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同时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著有新闻采访学、科教新闻采访与写作(合作),参撰国家级教材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主要社会兼职有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穗版报刊审读委员、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曾被表彰为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园丁奖”。

94 评论

Greta:)杨婷

现在都是双向选择!导师见面会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跟各位导师见面了解的机会,导师会说说他们自己的情况,当然如果你对某位导师感兴趣,就要好好表现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专业知识方面的倒不重要,关键是做人,跟复试不一样的,放轻松点就好了。一般都没问题,你也可以在导师见面会之前自己先去找感兴趣的导师先行联系好。

85 评论

云飞扬了

过了暨南大学考研初试分数线,在准备考研复试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非常关心的就是关于导师的问题?该不该联系导师,如何联系,要跟导师说写什么之类的。文成暨大考研网的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关于导师选择、导师联系以及导师联系技巧以及忌讳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在考研复试准备阶段可以联系导师了吗?可以,但要懂得方法,别让老师烦你就好。2. 联系之前须要了解导师的情况吗?这个是必须的。一般来说,文成的老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你未来的导师。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这些情况主要从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尤其是节庆日公共活动)中了解。3. 如何联系导师呢?邮件是最好的方式,须要注意邮件的格式。打电话也可以,但要事先准备好谈话的提纲,并注意打电话的礼节。4. 用邮件联系导师须要注意什么呢?用邮件联系导师时,首先要特别注意邮件的写作格式和用语。邮件格式正确与否,显示的是你个人的职业素养,用语准确与否显示的是你个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关于邮件的内容很重要。联系导师主要是告诉导师报考他研究生的信心以及决心,其次是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可塑性,再次是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最后,写邮件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结构与逻辑性,切记要反复打草稿,直到你搞清所写内容之间的关系。5. 导师不回我的邮件怎么办?导师一般都不会回邮件,除非你先前和他有过交流。即使你遇到了不回邮件的情况,也不要着急。不回邮件的可能原因很多,而你前面一封高质量的邮件如果已经让导师看过,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会有助于你的成功。6. 电话联系导师须要注意什么呢?如果你一定要打电话,可以参照如下的流程:1)编制与导师电话沟通的内容提纲,包括开场问候语、问题大纲及结束语。2)如果是手机联系,要先发短信告知,简单介绍自己,并询问他接电话是否方便。3)得到导师回复确认后,隔3~5分钟再拔打,但时间间隔不要过长。如果导师表示现在时间不方便,可以再以短信形式进一步沟通方便的时间,导师确认后,自己在短信形式回复,表示谨记,会在约定的时间打电话(注意可以表示正式沟通前,会再短信与导师确认一下)。4) 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不回,请别再用电话联系。5)如果是联系导师的办公电话,可以在工作时间拔打。须要注意的是:首先要询问对方是不是XX教授(事先了解其正确的职务),得到确认后,简短表明本次电话的意图,并询问导师是不是方便。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则按事先拟好的提纲沟通;如果导师表示不方便,可以约一下时间,表达沟通的意愿。7. 与导师沟通什么内容比较合适呢?沟通的内容一般来说是由你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的,但下面的内容可以做参与。个人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学习情况(毕业学校(非应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研究方向和兴趣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增加成功的机率。8. 我想提前去见导师,能见到么?这要看你去见的导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是否愿意接见你。行动之前,一定要与导师进行沟通确认(建议沟通的时候采取委婉的方式),如果得到确认,即可去见。如果导师表示不方便,则最好不要去见了。9. 导师愿意接见我,有没有必要带土特产?礼多人不怪!如果导师都答应见你了,空着手去总不是一件好吧,送礼,人之常情嘛,当然,有就带,没有就不带,礼不在贵而富有家乡特色就好。10. 给导师送礼物就一定能保证被录取吗?这个很难说,也不好说。送礼只是一个基本的礼节。而且,文成的老师建议送礼一般的家乡特产或者比较有特色的礼物就好,不需要太贵重,这样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科研方面的探讨。11. 联系导师时有哪些忌讳的地方1)忌讳之一:过分向导师了解某些信息。导师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尤其不要表现的急功近利。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2)忌讳之二: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虽然考生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频率。如果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可能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3)忌讳之三:询问毕业后就业问题。就业是学生的大事,但不是导师的头等大事。作为导师,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不要因为一个不是现在的问题,让导师对你失去兴趣。4)忌讳之四:探听导师隐私并让导师知晓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让人知道你在探听他的隐私,那么他会怀疑你的品德,因而会留下极其负面的影响。5)忌讳之五: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导师对于未来的研究生生活非常关键,考生要慎重选择。而且,导师也不是非联系不可,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考生有的就没有事先联系导师。有的导师就不喜欢事先联系,这个都是因人而异的。在暨南大学考研复试的过程中更关键的是掌握扎实的专业课知识以及英语面试的准备,在复试过程中给导师眼前一亮的感觉。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通过充分的准备,定能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暨南大学毕业论文导师新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简介蔡铭泽蔡铭泽,湖南岳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首批特聘教授。主要从事

    一碗人间烟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暨南大学老师毕业论文要求

    暨南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若干规定 (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 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

    yk小康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暨大毕业论文导师名单

    1、孔卫东: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冯智强医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主任医师

    123丶路亽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暨大优秀毕业论文

    暨南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若干规定 (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 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

    Q吃吃吃买买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暨大毕业论文在哪

    毕业论文资料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理论书籍,从理论典籍中查找资料; 二是学习别人的理论研究——可以查找知网( ); 三是多浏览所研究专题近期的年会、论坛

    Lisa艳艳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