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3

岁月静好oO
首页 > 毕业论文 > 深度分析用工荒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光影碎片

已采纳

1)企业用人结构发生变化,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企业给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劳动者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平等的择业观等。 影响: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用工荒”会相关地区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困难,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②“用工荒“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会从客观上促进当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升级改造与工人更新换代,促进企业改善用工条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 (2)作为政府应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①要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经济,强综合经济实力。②要履行文化职能,加大对教育投入,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实现教育公平。③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133 评论

oo888888oo

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存在 折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今年的就业形势,乍一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难,的确很难。大学生找不着工作的比比皆是,不少人“零薪酬”都愿意干。似乎又不那么难。珠三角、长三角春节后又现用工荒,这种现象还向内陆城市蔓延,江西、安徽等地招工也变得不再容易。就业难和用工荒这对矛盾为何同时存在?提起大学生就业难,有人说是观念问题、有人说是教育滞后问题,有位经济学家甚至直指这是个“伪命题”,称在沿海地区月薪千元的工作多的是,只是大学生不愿干。这些因素或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反过来我们也应当思考,如果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去从事简单的劳务工作,在我国大学生总量并不算高的情况下,是否有些可惜?用工荒周期性出现,有人说问题的根源在企业。如今的农民工对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有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只是一味地压低工资。这些分析都不错,但企业是不是也有不得已的原因?是不是再抬高工资就没有盈利空间、只能关门了?是不是一些企业根本就不存在体面的工作岗位?就业难和用工荒,折射出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在GDP崇拜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想得最多的是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这其中最便捷的路径就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等,而这类产业恰恰缺少就业弹性,远没有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多。在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的背景下,顶着“世界工厂”光环的中国企业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微薄利润。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需要的往往只是普通熟练工,赚钱的法宝则在于拼命压低人工成本,自然会导致就业向下竞争。在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的背景下,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走父辈老路只赚辛苦钱,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又不具备就业低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怪象。当经济陷入这样的发展惯性,结构性地缺工在所难免,大学生就业难只会愈演愈烈。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为了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人民日报)盛连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调节10日下午,北京二十一世纪酒店一层的咖啡厅里,记者见到了刚接受完网络媒体采访返回驻地的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他身着笔挺深色西装、还未走近就伸出手招呼记者坐下,虽是初次见面却丝毫不给人拘谨、生分的感觉。低沉的嗓音、适中的语速、缜密的思路和恰当的表达,盛连喜的学者气质和低调作风令记者印象深刻。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大学生就业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缺乏冷思考。”盛连喜开门见山地指出。身为一所重点院校的一把手,学生的前途和发展始终是最让他牵挂的问题。“目前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压力过大,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期之内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他顿了顿说,“必须认真对待。”“温总理报告里面提到今年解决的就业人数是900万,但是光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达到500多万,这还不包括待就业的非应届大学毕业生,形势非常严峻。”说到这儿,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皱起眉头,露出凝重的表情。在盛连喜看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只是就业本身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反映。“发展水平指的是初级阶段,发展质量指的是城市越变越大,但其实应该把更多的力量用于中小城市的建设,这样才能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去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的调节,尽管这很困难。”“两会期间,我对我们国家如何由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这是我这次整个会议期间思考的主题,也是提案的主要内容。”盛连喜说,从大学的数量来讲,我国和美国差不多,在校生的数量也很大,而且我国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毛入学率达到23%,可以说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了,应该说是一个教育大国了。但在盛连喜看来,中国在很多方面还并不是教育强国。“目前从很多指标来看,我国和外国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参与世界期刊的论文数量,特别是在世界上申请发明专利的情况,每年评选的重大科技发展等等。甚至在一些大学排序上,我国进入前百名的还不多。中国要变成教育强国还是有一段路要走。”这是盛连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个年头了,他说,把更多来自教育界基层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去是他一直的追求。盛连喜说,多年来,他的提案多数都是围绕自己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来进行的。“我经常和教育专家、学生、教师们开一些座谈会,听各方面的声音。我也因此在两会上提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村师资问题和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很多关于教育公平和发展方面的提案。追求不变,今年的形式却有所不同。盛连喜在吉林省代表团中首个开设微博,他希望通过这种现代手段听取更多百姓的声音。现在,他已经通过微博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也了解了更多基层百姓的想法。他说,“通过微博与网友交流,是获取民意的捷径。”(孙韶华 陈伟 经济参考报)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新春伊始,各地频现“用工荒”,就连普工也“荒”,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与此同时,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600多万,“就业难”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有效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成为今年两会上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何正确看待“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呢?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武认为,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尽管目前一时出现了所谓的“用工荒”,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也告诉记者,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历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待就业群体。我国经济虽然企稳回升,但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基础仍比较脆弱,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因此,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盛达集团董事长赵满堂则指出,“用工荒”的说法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工现在追求的是制度平等,大学生追求的安逸享受;农民工需要的尊严,大学生需要的高薪;农民工怕的是拖欠工资,大学生怕的是考不上公务员;农民工期望的是与城市人一样的身份和地位,大学生期望的是有像官员、企业家那样的地位和享受……这一系列的现实对比就是‘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根源之一,值得我们深思。”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呢?来自机械制造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富建议,应该通过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等措施,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至少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转变观念。主要是转变人们择业、就业观念,转变企业招人、用人、留人的观念;二是完善社会劳动力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应重点加强规划,同时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作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改善社会利益和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优化、调整社会成员各方和企业内部各类人员薪酬体系规划、设计等措施,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部分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特别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后发展地区转移。李健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例如,对愿意去农村基层政权和参军入伍的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对到中西部地区去工作的,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对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妥善解决社会保险。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的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倍增效应。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但遗憾的是,由于创业教育滞后,配套政策不到位等原因,我国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目前还不到美国的1/20。“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较长时间存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必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来说,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增长和教育改革。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更加‘适销对路’,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赵满堂认为,要解决“用工荒”、“就业难”并存的问题,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现在“用工荒”缺技工也缺普工,不少企业主苦于招不到工人、工厂无法开工。另外一边却是大学生工作难找。这两种情况都是各地区以前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以及粗放式的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带来的影响,我国大多企业都属于制造业链条的低端部分,“用工荒”将逼迫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而大学生就业难则会促使高等教育变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现在不少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造成学生学的东西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造成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只有改变高校教育模式,才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大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政府需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增强中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统筹解决,但最重要的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今年准备提交的一个提案就是企业应该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力军。”张红武则指出,由于民营企业同国有企业享受不了平等的国民待遇,相对于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更缺乏可比性,往往大学生一旦到民营企业就业,就基本上不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流动到社会保障好的领域从业了。因此,我们更需要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使社会上能够出现发挥大学毕业生作用且不影响未来发展的工作岗位。他建议,首先是改革现有就业制度,营造良好社会就业环境。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行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打破影响全国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制度壁垒,增加就业机会,及时确立或细化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强化监督管理,消除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就业人员合法权益,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是促进人才教育、培养和开发的公平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是政府的责任,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打破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不公平现状,实现人的发展在基础上的公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促使国民整体人力资源优化配制,以实现在民族振兴中的作用最大化;再者是统筹人才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真正变成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给予人才发展以更加突出的定位,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优先发展位置,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加强人才工作立法,而且要加大人才投入和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并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统筹各类人才队伍规划;最后是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培养、吸引、用好人才,有利于健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解决目前在人才使用中存在的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问题,就要把以用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努力使人才学有所用、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制度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同时重质保量地实施大型人才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中,要重点解决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渠道方面存在的不科学、不民主以及社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97 评论

写下文字

我国的南部是用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容易出现用工荒,而在中部大学生比较多,就存在着就业比较难的形式

225 评论

神仙鱼左倾45

这个其实是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大学生的能力不能适应当前对人才的需求,而用工荒,指的也是缺乏职业技能的人才进入社会。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深度解析山农大学毕业论文

    做任务 不好意思

    Charles2Lilli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会计毕业论文分析不深入

    会计专业论文答辩时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会计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六大问题: 1.准备问题不独立。 准备问题环节,主要考核答辩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super阿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深入案例分析题

    1、案例标题 案例的标题应含蓄、客观、具有新意。案例的标题应注意避免加入作者的主观倾向,也应避免带有不必要的感情色彩。 2、案例正文 案例正文是案例主体部分的核

    独家记忆15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分析不深入

    流于表面的描述,未作深入探讨历史渊源或者深入分析现象的原因等

    笨丫头1986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深度解析

    毕业论文写作要点分析 2、文稿修订。一般说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往往存在不成熟、疏漏、重复、有误、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修改前,应

    水儿依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