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2

芝士大人
首页 > 毕业论文 > 水稻的储藏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宝贝-童童

已采纳

我们可以把稻谷藏在密闭的容器里面,这样稻谷就不容易变质。

200 评论

钱小小小疯纸

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故存放一年以后,稻谷储藏性即比较稳定。水稻种子水分含量的多少是直接关系到稻种在贮藏期内的安危状况。据试验证明,种子水分降低到6%左右,温度在0℃左右,可以长期贮藏而不影响发芽率。水分为13%的稻种可安全度过高温夏季。水分超过14%的稻种,到第2年 6月份发芽率会有下降,到9月份则降至40%以下,而水分为12%以下的稻种,可保存3年,发芽率仍有80%以上。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容易陈化,不耐高温;容易发热、霉变、生芽;容易黄变。因此,稻谷保管的原则是“干燥、低温、密闭”。按照这个原则保管稻谷,能够实现安全储藏,较长期地保持稻谷品质和新鲜度。基层粮库普遍采用的是常规储藏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稻谷入库到出库的整个储藏期间采取以下六项主要措施:(1)控制稻谷水分。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根据种类、季节和气候条件确定。粳稻可高些,籼稻可低些,晚稻可高些,早中稻可低些,气温低可高些,气温高可低些,冬季较夏季可高些,北方较南方可高些(南方的安全水分标准不高于)。籽粒饱满,杂质少无虫害及芽粒,安全程度高;反之,安全程度低。种用稻谷的渡夏水分,低于所定标准1%左右,对生活力保持才有把握。稻谷的安全水分界限标准是:①30℃左右:早籼13%以下,中、晚籼以下;②10℃左右:早籼15%左右,中、晚籼左右;③5℃左右:早籼16%以下,中、晚籼左右。(2)清除稻谷杂质。通常把稻谷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以下,就可提高稻谷的储藏稳定性。(3)稻谷分类储藏。入库的稻谷要做到分类储藏,即要按品种、好次、新陈、干湿、有虫无虫分开堆放,分仓储藏。(4)稻谷通风降温。稻谷入库后要及时通风降温,缩小粮温与外温或粮温与仓温的温差,防止结露。根据经验,采用离心式通风机、通风地槽、通风竹笼与存气箱等通风设施在9-10 月、11-12 月和1-2 月分三个阶段,利用夜间冷凉的空气,间歇性地进行机械通风,可以使粮温从33-35℃分阶段依次降低到25℃左右、15℃左右和10℃以下,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稻谷发热、结露、霉变、生芽,确保安全储藏。(5)防治稻谷害虫。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入库后,容易感染储粮害虫,遭受害虫严重危害,造成较大的损失。通常多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进行防治。(6)密闭稻谷粮堆。完成通风降温与防治害虫工作后,在冬末春初气温回升以前粮温最低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压盖粮面密闭储藏,以保持稻谷堆处于低温(15℃)或准低温(20℃)的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品质,确保安全储藏。常用密闭粮堆的方法有三种:全仓密闭、塑料薄膜盖顶密闭、草木灰或干河沙压盖密闭。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加工及食用品质将逐步下降,甚至丧失食用及利用价值,适时、合理地对稻谷推陈储新是当前粮食储备工作的重要工作。为准确、科学的判定储存稻谷的储藏品质, 国家制定了《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GB/T20569-2006),2006 年12 月1 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稻谷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用以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稻谷的储存品质,指导稻谷的储存和适时出库。占心术yWw | 发布于2016-05-12 14:07

147 评论

为萍伤心航

稻谷储存方法主要有常规储藏法和缺氧储藏法。

(1)常规储藏法

是指稻谷从入库到出库,在一个储藏周期(通常为1年)内,通过提高入库质量,加强粮情检查,根据季节变化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和防治虫害,基本上能够做到安全保管的储藏方式。

(2)缺氧储藏法

缺氧储藏是利用某些惰性气体(如氮或二氧化碳)置换出粮堆内原有气体,从而达到抑制粮食生理活动,预防虫、霉的一种保管粮食的方法。

260 评论

唔记得叫咩名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单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作用。水稻栽培技术与产量、品质关系甚密,本文培肥地力,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品质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我国有大约2/3的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了和。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和一些大城市城郊的稻田被占用,导致水稻总产量减少。

1 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单一的追求高产,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综合目标。面对新目标,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必须要有新发展[1]。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暂时缓解稻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还得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提高稻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稻米总产量才是解决我国稻米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探求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势必成为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就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论证。

2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肥地力

土壤地力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高地力的稻田通常能获得高产。培肥地力的主流方法是通过采用稻麦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通常的做法是在秋冬季用秸秆还田、春季施用有机肥、插秧前施用化肥的三段连续培肥法[2]。

对于育秧的秧田通常需要施用厩肥、饼肥、绿肥和人粪尿等作为底肥。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必须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无害化后方可施用,否则会对秧田带来较大的危害。为了加快秧苗的早期生长,施用适量的硫酸铵、尿素和磷胺、过磷酸钙等肥料,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科学浸种、催芽

通常,在浸种催芽前需要将种子置于太阳下晒1~2d。为了能去掉瘪种、黑粉病的种子,应将晾晒后的种子置于盐水中。然后,用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在催芽前10d左右应将种子捞起、晾干,避免消毒液对种子正常发芽造成影响。

水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在27~38℃。值得注意的是,早稻催芽通常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因此采用必要的保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种子破胸阶段的温度以不超过35℃为宜,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较好。在催芽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的准则。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合理调节播期,将水稻灌浆期调节和光、温、水、肥等条件吻合,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增加水稻产量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水稻种植的株行距控制在13cm×26cm,每穴3~5基本苗,每667m2的基本苗以6万~8万株为宜。此外,插秧的深浅应基本一致,栽插深度以2~较为合适,应做到穴正而行直、不丢穴、不漂秧[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应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施肥过多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因施肥不足导致减产的情况。调整肥料的结构和施用量,应遵循稳定前期用肥量,适当控减后期用肥量的总则。穗肥应以抽穗开花期追肥为主,施肥一定要准施、不可迟施,以防止出现贪青晚熟的不良现象[5]。通常来讲,优质稻品种的双季稻施肥量每667m2每季施用纯氮量应在10kg左右。基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为5:5或6:4,基肥的肥料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了保证充足的氮素供应外,还需要配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于提高稻米品质作用甚佳。

合理灌溉

灌溉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合理灌溉是保证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管水应遵循“薄水插秧、大水活苗、浅水分蘖、够苗晾田”的总原则。如果稻田水分不足,对稻草的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从而造成减产的局面。此外,稻田水分不足还能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从而严重影响稻米品质[8]。

病虫害防治

为了确保大米的优质无公害化,在病虫防治上应特别注意农药带来的污染。首先,应做好病虫害的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早治”。防治手段应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如9月中旬防治稻飞虱、卷叶螟等,应避免使用有机磷类的高毒高残留类农药,并且应保证最后一次用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至少要大于35d[6]。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对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收获过早,籽粒充实不足、产量下降;收获过迟,稻米的透明度下降、垩白增加,稻米品质下降。收获期的确定有的以稻谷含水量来定,有的以穗后天数来定。对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稻谷含水量在22%~25%时收获为宜,早稻以齐穗后25~30d,中稻为30~35d,晚稻为45d左右收获的产量和品质较好。

3 发展展望

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优质稻米的必要保证。在2013年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栽培技术的更新;应注重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推广,而不是仅仅的停留在文章中、技术规程文件上。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推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2] 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117.

[3]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42-945.

[4] 张宏.江淮中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1-272.

[5] 周日明.浅析施肥对水稻优质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2(1):68-70.

[6]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作者简介:祝平(1977-),男,浙江海宁人,助理农艺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

325 评论

king独秀

相信家里种植过水稻的农民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水稻收割之后该怎么放,收割后的水稻如果储存不当会滋生许多寄生虫,这样的稻谷是不能食用的。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几个储存稻谷的方法。

一、大米入库前应自然晾干,如果储存前大米的原始水分含量较大,则应将回收的大米及时晒干三至五天。当然,也可以用烘干机烘干。然后用风车处理掉壳和水秸秆残渣,然后将大米存放在粮仓仓库中。粮仓要时刻保持干燥通风,尽量避免和远离潮湿。同时,粮仓的选址一定要建在地势高、防水防洪系统好的地方。

二、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回收晒干的大米装在100gk的口袋里,放到粮仓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对大米中的蚊子和水分起到二次保护作用。

三、去除杂质,大米通常含有稗、穗柄、树叶等杂质,大米入库前将杂质含量降至以下,可提高储藏稳定性。

四、低温密封储存,充分利用干燥天气通风,使粮食温度和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由于大米不耐高温,要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将大米温度降低到10℃以下。

五、病虫害的防治,仓库、麻袋等设备要严格检查消毒,清洁卫生,确保仓库内无杂粮、无仓虫、无农药化肥污染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米入库后病虫害入库

六、分级储存,大米要做到分级储存,即按品种、好时间、新陈、干湿分开堆放,储仓、仓库、麻袋等设备要严格检查消毒,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卫生,确保无异粮、无仓储、无农药化肥污染。

七、通风储存,大米贮藏后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结露,在9-10月、11-12月和1-2月应加强通风,农户的条件,也可采用机械通风。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杂交水稻种植毕业论文

    袁隆平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公布 袁隆平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公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珍藏着珍贵的“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其中包括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

    那一缕幸福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粮油储藏毕业论文题目

    如果 你是包装设计方向的话 你可以找一个品牌的产品做它的外包装设计和品牌创建

    小人鱼不流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遗传育种毕业论文

    由于生物科技和基因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科学家在1998年开始水稻基因组的分析与整理,称为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International Rice Genome

    阿哥丶W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水稻重金属检测毕业论文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骼和肝肾,并能引起肾功能衰竭。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

    天天天晴908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水稻的毕业论文题目

    分析杂交水稻种植特点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

    许文强的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