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2

虫子郭郭
首页 > 毕业论文 > 歌曲大江东去毕业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笨丫头19868

已采纳

这首诗出自近现代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无题》,诗意是:

在当时荒芜的中国已经找不到拯救未来和人民的方法,我只好东渡日本,在新世界学习各种新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来发现拯救中国的道路。我像达摩祖师一样,面壁十年寒暑苦读,只为能够掌握真正的一身本领。即便我无法实现拯救民族的伟大理想,至少我也要成为这个时代英雄中群星闪耀之一。

在《无题》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作者在雄壮的歌曲之中告别好友,决心向东渡海回国。他想在诸多的社会改造主义之中找到正确的那一个去改造危亡的中华民族。为了给民族找到正确的出路,他愿意付出一切。即便到头来壮志难酬,他仍然称得上是英雄。

周总理写下这首诗是在1917年,那时国内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他深受震动,依然决定回国,参加到这股洪流之中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释义: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在民族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首句“大江歌罢掉头东”,写出作者出国时的激动与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释义: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是啊,滚滚东去的大江大河,自古以来奔流不息。千百年中淘尽了天下多少的英雄志士啊!而今,年轻的周恩来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高声吟唱雄浑、悲壮的诗词,告别灾难深重的祖国,即将东渡扶桑。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有我之境”,就是讲究诗中有“我”,情溢于诗。诗中有“我”,诗才有主宰;诗中有情,才不致味同嚼蜡。

周恩来此诗就善用此法,诗歌开篇,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并巧设一疑:远离家邦,掉头不顾,究竟是为了什么?“邃密群科济世穷”,哦,原来是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探寻拯救祖国于危亡之境、解人民于倒悬的真理啊。

穷,绝境。看来,周恩来东渡求学,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原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近现代: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释义:

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扩展资料:

周总理的名句中,除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释义: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句,其实周总理也有很多流传广泛的诗句。

比如这首《无题》,一样非常的豪迈霸气、斗志昂扬。那是在1919年三月,当时周恩来正在日本求学。五四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已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势如烈火的传播开来。周恩来决定放下学业,回到祖国来实现拯救人民创造和平强大国家的理想。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将上面这首诗送给了他的好朋友张鸿诰等人。

这首诗是一首气势雄强的壮美诗篇,表现了青年周恩来的凌云壮志和救国济世的巨大决心,通篇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豪迈之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295 评论

荤淡美食家

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既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析、阐述和解决问题之综合能力的体现。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本科音乐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研究

2. 农村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

3.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改革思路

4. 提高音乐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5. 当今中国舞蹈创作的趋势

6. 高师声乐教育应注重实践

7. 普通高校大学生西洋古典音乐欣赏状况调查

8. 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发展

9. 论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向

10.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1. 新农村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音乐学科建设

13. 舞蹈重返大众视野的时代意义

14. 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

15. 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16. 驻马店市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研究

17. 本科院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利弊

18. 《梨园春》对河南豫剧的影响

19.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法研究

20. 汉代的鼓吹乐对近世礼俗音乐的影响

21. 百戏之流变

2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23. 驻马店市说唱音乐探微

24. 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创作实践

25. 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26. 黎锦晖儿童音乐创作的艺术经验

27.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成功经验

1. 西方早期合唱音乐

2.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创作与构思

3. 贝多芬三个阶段的音乐创作

4. 欧洲中世纪单声部歌曲与世俗歌曲

5. 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

6. 肖邦音乐的民族性

7. 快乐教学,是音乐课的法宝

8. 学习音乐,从热爱开始

9. 如何辨别和挖掘一个孩子的音乐才能

10. 音乐素养,提升人生价值

11. 合唱的和谐美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12. 如何训练业余合唱团

13. 轻声练习的好处

14. 以“赏”为先的音乐教育

15. 让孩子们快乐地舞起来

16. 如何保持孩子持续的练琴热情

17.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训练童声

18. 如何教孩子们学习节奏

19. 如何练琴才最有效

20. 提升艺术生的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21. “音乐热”带来的思考

22. 跑调的分析与研究

23. 唱的高,还是唱的美

24. 注重技巧,还是注重表现

25.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老师

26. 卓越的成就,至诚的爱国心――试论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

27. 校园歌曲的创作特点

28. 谈肖邦创作特征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29. 论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

30. 戏曲曲牌与宋元市井民俗

1. 从城市音乐文化看“选秀”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音乐与歌词的相互关系

4. 从《蝴蝶》看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5.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的创作和演唱分析

6. 李斯特艺术歌曲初探

7.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认知问题研究

8. 中国原创摇滚音乐中的民族元素面面观

9. 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理解演奏处理

10. 华语流行乐坛的“中国风”

11. 从“引进”、“模仿”到“探索”、“创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轨迹

12. 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

13. 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发展

14. 我看钢琴考级

15. 驻马店钢琴考级历史及其文化产业研究

16.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

17. 试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民族因素

18. 外音不“外”――试析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应用及其表现意义

19. 钢琴演奏指法选择的基础实践和基本原则

20.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130 评论

薇枫1988

大江东去的作者阿 耐,女,浙江人。1990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工作。出版有《食荤者》、《余生》、《不得往下生》、《回家》等长篇小说。

344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的歌曲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难忘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

    chunping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两地曲毕业论文摘要

    据学术堂了解,摘要是每篇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职称论文还是毕业论文,摘要是少不了的。那么摘要是什么呢?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建立

    Brita阿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歌曲出塞曲毕业论文

    “遗忘的古老言语”指古代所有出塞人作的诗歌,或者是出塞人曾经的言语。诗人渴望再度看到长城的塞外,看到塞外的风光,再回味塞外的风情。表达诗人对塞外风光的热爱和怀念

    悠悠岁月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歌曲创作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关于毕业论文选题,一般学校是会分配题目到院里,再由院里分给各个导师,导师再分给学生:也有直接院里的题目分给导师再到学生。这样的弊端会有些耽误时间,特别出现有些不

    么么三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硕士毕业论文歌曲名字要求

    问题一:论文的标题用加书名号吗? 一般来说都是不需要的.除非你们有要求要加上.你可以去看看网上的论 *** 个参考,都是没有书名号的. 书名号一般用于标明

    是芬妮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