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7

必须匿名
首页 > 毕业论文 > 低碳园林景观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康夫君和小静

已采纳

我是今年毕业的,学的也是园林方面要看你喜欢弄什么方面了,是做设计还是喜欢写论文设计方面:题目可以很简单,不过就是要小,越小越好,大的难把握比如:xx庭院的景观设计XX小区的景观设计XX公园的绿化设计等你可以虚拟一个名称,这种没什么影响,而且地形大小形状你也可以自己定,长方形等规程的地块是比较好做的,地势可以设成平的,你好规划,不过这种是我的建议设计就是做图,主要是包括:简介(你所设计项目的概况,如所处方位、周边环境、主要用途等),平面(也就是CAD的整体平面图)、效果图(如整体的彩屏图、鸟瞰图、截点的效果图),还有什么封面、封底、目录这类的,做成类似一本书的结构,还有小的效果图要都做几张,可以在傍边写上介绍。论文方面:可以论述某处景观设计的缺陷,不过要结合实际,而且你论述的地方要实际存在,比如说它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啊,植物搭配不好啊,最好还是要结合图来说,就是把实际你要论述的不好的地方用相机照下来,放在论文里,在下面说他的不好,说了之后要给以建议,就是要怎么改进你还可以写景观设计的植物应用调查,这种是调查式的论文,比如:XX(你知道的某个景点名字)植物调查报告这种论文要实际去一种一种植物的去看,把所有树种的名字都罗列下来,标明科属种,最后要写一点你的观点,比如你觉得调查的景点那些地方成功啊等,就是要实景观方面大体就这些,这些就是我们班同学所选的方面,论文答辩简单的很,论文只要不去抄,自己写的都能过

235 评论

小托0207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形势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因此,低碳环保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尤其是在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对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和实现环保理念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保障。本文就针对低碳园林在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施重点分析,希望对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作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不但承担着为人们提供出更加优雅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对城市空气质量、气候和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形成了积极影响。伴随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实现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城市景观的建设工作当中,真正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低碳环保理念是贯穿在社会经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其核心工作就是要不断的推广和使用全新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实现城市中增加碳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缓解了全球变暖问题。事实上低碳环保就是一种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和人们健康生活发展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有效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环保。1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场地选择方面的运用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当中,园林植物选址工作对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科学准确对园林修建地址的选择,可以实现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城市环境的优化以及城市整体美观性的调整。有效保护园林区域的土质环境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尽可能的降低对施工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损坏,科学合理的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建立起低碳化的园林施工设计方案。首先,在施工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避免在园林建设工作当中,对土壤中物质构成的影响,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对土壤中的养分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园林选址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建设区域范围内,土质类型和土质成分的构成,并且对其中土壤成本实施有效的检验,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构成不合理或者是养分含量严重不足,造成了园林植物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严重影响;然后是需要保留施工完成之后,施工区域内的表层土壤,表层土壤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这是一种保持植物生长的重要土壤层,所以说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施工挖掘出来的表层土进行保存,等到施工完成之后,再对现场施工完成区域进行原土壤层的覆盖,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改良性的土质,保证园林中的植物快速生长[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理设计原理在城市园林施工过程当中,实施因地制宜的施工方式,不但可以更好的顺应天地之道,同时还可以实现人和自然相互之间的有效协调,这就要求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保证社会行为与园林周围自然保持一致性。但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本质上,就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类型,其运用的方式上更加的简便,同时还可以实现将社会中的经济发展、政治表现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城市原理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文化发展的特性,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其实施调查和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园林施工周围的地形地貌因素,其中必须要注意的是,园林建设和设计需要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实现了在材料使用上节约,同时还降低了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工程成本费用,实现了低碳环保的园林设计理念[2]。2低碳园林在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种植上的运用在现代化城市生活过程当中,要想有效实现低碳生活和建设理念,这就需要通过转变城市园林设计方法来加以实现。与之前传统城市园林设计方式不同,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提升城市园林植被覆盖程度,城市局面在居住区域范围内容的绿化植物,当前已经成为评测该部分区域内质量环境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也是对园林建设发展水平评测的一种有效方式。原因设计不但是要将一块闲置区域打造成优良景观,同时还必须要保证城市绿化的整体面积,保证种植在该区域的植物可以更好的对环境当中的废气进行吸收,同时释放出氧气,对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3]。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当中,不同类型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并且在季节变化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一种快速生长和衰落的状态,同时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对一些生长比较好的植物,建立起一个低碳环保的环境氛围。比如,在北方春天季节当中,就可以选择一些常绿叶的植物来进行环境建设,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沙尘天气,同时借助植物根系比较发达的部分,对土地中的水分进行保存,保证了土壤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栽种一些红叶类型植物,来对城市园林进行美化,其中更加关键内容是,园林当中的落叶可以提升土壤当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人工肥料的投入量。因此,必须要严格的依照当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气候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考虑,科学正确的选择出该种植的植被类型,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低碳理念[4]。低碳理念在园林墙面绿化设计中的运用充分运用城市建筑中每一个小的环节和角落,提升城市整体绿化面积,是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在城市墙面的绿色景观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生长的特性,尽可能选择一些耐旱和耐寒程度比较强的,同时在生长特性上呈现出向上生长的状态,比如:爬山虎、紫藤或者是常春藤等类型植物,都是比较理想的墙面攀爬植物。墙面绿化设计工作针对低碳理念发展,主要可以表现两个方面:①可以运用植物对墙面的覆盖程度,或者是植物叶片保护功能,实现了对墙面温度的保护功能,比如在冬季绿色植物叶子脱落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太阳辐射,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绿色植物形成一种有效的保温层,对建筑墙面的使用寿命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进而降低了修复工程所需要的经济成本;②墙面的绿化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绿化的面积,有效降低了城市中热导效应,实现了低碳环保园林的目标[5]。3结束语通过本文对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和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实现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对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性有着重要保证,同时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对提升城市整体面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提升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积极性作用。参考文献[1]王芳.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46.[2]梁萍萍.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23):131~133.[3]周学虎.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82.[4]方红存.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渗入方法[J].北京农业,2015(14):154.[5]赵旭.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298 评论

kami麻麻

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探讨杨志正[摘 要] 文章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层面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生态策略,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材料、管理等方面的节约技术措施。[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绿化;科学规划;生态策略一、前 言当前,资源短缺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国都致力于研究节能、环保型技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我国也把“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1]。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而要真正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转换传统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其中,规划设计是建设过程中实施最早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本文从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与方法。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提出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 年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首先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这是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指“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应该是最合理、最经济、最高效的园林形式。同时,根据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节约型园林绿地应该是生态型园林,应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持续、自我维持、高效率、低成本等基本特征。园林绿地建设大力倡导节约的理念是为了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反对当前绿化建设中的诸多铺张浪费之风而提出的,但不能因为节约就放宽了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在质量、标准、品位等方面的要求。四、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1.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格局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满足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游憩、防护等功能要求的基础条件。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顺应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水文、城市热量耗散以及人类活动等城市物理驱动力规律,应具备布局均匀性、要素流动性、功能可达性、体系稳定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而有利于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作用。所有这些都建立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可以延长绿地的使用寿命,避免城市园林绿地的频繁改建,节约城建资金,从而实现经济上的节约。2.合理设计,提高园林绿地的利用率提高园林绿地利用率的前提是园林绿地的选址要正确且设计合理。调查显示,城市园林绿地中那些占地面积很大的大尺度空间,如大面积的草坪或铺装场地,空间尺度宏大、壮观,但使用者寥寥无几,场地的利用率很低;反而那些占地面积较少的小尺度空间,如符合人们使用需要的休息、健身器材区域,常常人满为患。城市园林绿地除景观功能外还肩负着生态、健身、休闲、文化、防护等多重功能要求,设计时应该兼顾这些要求,以营造多样化的小尺度空间为主,减少冷漠而空旷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从而提高绿地的利用率,间接地节约土地资源。3. 立体绿化,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率立体绿化(Vertical Iandscape Greening)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高架桥绿化、天桥绿化等。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可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率,在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的同时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无法增加绿地面积的情况下,采用立体绿化和复层植被构建的技术措施,能明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三维绿量与叶面积指数,丰富城市绿化覆盖层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当前立体绿化的技术已基本成熟,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政策引导与项目扶持。(二)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1.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植物种植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其中,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选择利用是植物品种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暂行标准中,对于当地物种应用的基本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有些建设方的盲目跟风、攀比、猎奇等心理加上设计、施工方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绿化中仍存在忽视乡土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特别是国外观赏品种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建设和养护成本的大量增加。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2.种植设计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此,美国生态学家、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这种遵从自然演替规律、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设计,较传统的只注重景观性的植物配置具有更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目前,这种设计理念已经在国内外很多生态园林建设中被广泛认同和应用。3. 绿化模式绿化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 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另外,在园林绿地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年生草花的集中摆放,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展示”效应,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出现景观上的断层与空白。这些做法都是非节约型的,均应在今后绿化建设中加以改正,应该强调多年生宿根花卉的利用,构建乔—灌—花(草)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三)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节约自然资源所谓循环再利用理论是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园林绿化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其所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应用模式,它要求把人类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程,在园林绿化的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生态设计理论中通常遵循“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2]。这些设计原则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同样适用。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就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等。例如,在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地貌特征和植被现状,保留原场地一切可以利用的景观资源,有机地进行改造,既突出景观的地方性特征,又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场地的竖向设计遵循减少大的地形改造、土方就地平衡等原则,都是减少人为干扰、减少经济投入、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另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主要包括废弃物景观再利用、垃圾的基质化处理、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1. 废弃物的景观再利用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用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废弃物的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以工业废弃地的公园改造为例,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煤气厂公园和广东歧江中山公园等国内外著名的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开发模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诸如将废弃的铁轨改造成别致的花径、将废弃的机床改造成工业雕塑、将水塔改建为攀登瞭望塔、保留旧厂房的钢筋框架并改造为休息休闲场所等的做法,既延续了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独特而别致的景观,又节约了建设资金,是节约型园林应该借鉴的节约材料的手段。2.园林垃圾的基质化处理与再利用园林绿地中的枯枝、落叶,从池塘、河流中疏浚的污泥等园林垃圾,如果将它们无害化处理,使之变成富有营养的植物生长基质,不仅能消除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为农业生产与城市绿化提供高效肥料,更实现了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持续物质循环。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园林垃圾处理厂用以处理城市园林废弃物和垃圾,在实现园林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节约资金投入、节约无机化肥材料使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 雨水、中水的回收与再利用雨水的水质可以满足城市绿地中的养护用水、景观用水等需要,因此园林绿地中可通过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对于硬质铺地部分,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入渗量,同时结合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最终汇集于园林绿地中的水体内或地下蓄水池中,用于园林绿地的浇灌养护。德国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城市绿化通过广泛收集和利用雨水,解决了大部分的景观用水和养护用水,有的甚至实现了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生态建筑的屋檐下都设计了半圆形的檐沟和雨落管,用来收集屋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部分用来浇灌绿地,部分补充地下水。除雨水资源外,城市中水通过回收再利用应用于园林绿地灌溉养护,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废水排放量,减少水环境污染。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暂行标准中,对于中水的利用率也有着明确要求。利用城市中水对城市园林进行灌溉,在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以色列,其城市园林养护用水 80%以上是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结合现代灌溉技术进行灌溉[3]。我国利用污水进行绿地灌溉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中水量大且相对集中,水量、水质均比较稳定,是可以恒量供水的水源。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通过简单的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即可达到园林用水的要求。(四)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园林绿地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出现灌溉不及时、不均匀、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等现象,影响灌溉效果。自动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土壤、气候状况的自动监测,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而且还节省劳力,工效较高。一般自动喷灌技术特别适合于密植或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的灌溉。滴灌除具有喷灌的主要优点外,比喷灌更可节水约 40%,节能约 50%~70%,但因管道系统分布范围大而增大了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的工作量。目前,滴灌主要应用在花卉、灌木及行道树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应用较少。其技术原理是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损失,且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未来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五)设计管理粗放型的景观,节约维护成本景观管理是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工程建设阶段相比,维护管理是长期、周期性的过程。当前许多精致的景观工程的背后伴随的是长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精细呵护,特别是诸如大面积的草坪、喷泉水池、人工整形修剪的模纹植物的大量应用。由于需要定期地修剪、除草等精细的维护工作,或者像大型喷泉那样需要大量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作为代价的景观来说,一旦失去精心的呵护和高额的运行成本支撑,原本炫目的景观便会很快失去光鲜的外表,变得杂乱荒废、面目全非。因此,管理的节约也是节约型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被明确,通过规划设计全盘控制。五、结 语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和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提出的,其建设理论与思路在节约、可持续、自我维持、循环再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体现了生态园林的实质与内涵。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也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节约型规划设计,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约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本。[参考文献][0]发表论文.[1]刘纯青.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J].园林科技,2006,(4).[2]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4).[3]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景观园林毕业论文选题意义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

    开运潇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园林景观沙盘模型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 市场篇项目实施之前,需对整个市场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市场调查小组对项目的市场环境

    shazidoume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方案

    园林设计论文精选 什么是景观设计?概述:近年来,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所接触到的景观设计任务也越来越多.但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中并不包括专门的景观设计内容,

    小若冰M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景观园林的毕业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摘 要:主要阐述了园林设计行业现状,园林设计师的培育、执业制度和管理组织,行业法规完善五方面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字:风景园林;园林行

    julystar7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园林景观造景毕业论文

    你奔逸园林信息网看一下,有没有你要下载的论文

    脉脉含情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