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0

starjing99
首页 > 毕业论文 > 滨水景观设计毕业论文关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他们的快乐

已采纳

毕业论文和实习报告是有本质不同的,如果是实习报告,您可以写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如果是毕业论文,则必须要写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所以,您在写毕业论文时要写关于园林专业的内容。提供一些园林专业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写作参考。1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2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环境设计3滨水绿地的环境景观设计4城市绿地景观评价5森林公园规划设计6观光生态园规划设计7观生态林评价指标8手持GPS在园林规划图修测中的应用研究9某企业园林规划与设计10几种耐盐碱植物引种的研究11盐碱地耐盐植物引种的研究12耐阴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13常绿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14李果实色泽机理研究15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霜冻的研究16耐旱地被植物选育17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18彩叶植物组织快繁19几种彩叶树种抗寒性研究20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抗SO2能力的研究21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抗汽车尾气能力的研究22几种园林树木的耐阴性研究23山桐子、四照花、清榨槭的光合特性研究24几种园林植物的组织研究25黄连木花粉萌发特性研究26天女木兰的种子萌发过程27生长调节在草坪上的应用效果28草坪的合理建植与维护技术29PGR对草坪根系发育的影响30野生花卉栽培生理研究31绿色通道植物多样性配植研究32园林植物标本数据库研究33彩叶植物叶色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生理变化34彩叶植物叶色发育的分子研究35红色植物红色素的摄取及特性研究36常见花卉栽培技术的专家系统建立37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38动物园景观规划与设计39居住区绿地安全防护作用研究40滦河景观风光带总体规划41湿地生态公园规划设计42园林建筑小品及其植物配植研究43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44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研究45树桩盆景传统造型的市场定位和创新思路46文人树盆景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47园林苗圃栽培与管理技术研究48故宫御花园的造园分析49园林工程的施工与管理50莲池造园艺术分析

281 评论

仙呢榕儿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都与之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一些城市依水系而发展,商业贸易随水系而繁荣。这些由江、河、湖、海衍生出来的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人们在关注城市水环境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其精神层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城市滨水区不仅是城市特殊的环境地段,更是城市文化的敏感区域,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良好的滨水区景观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提升城市整体的景观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一、哈尔滨滨江地理概况 1.城市渊源 “哈尔滨”来源于女真语“阿勒锦”,本为“天鹅”之意。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必经之地。虽然这一名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独特发音,但也恰好映射出这座城市与滨水之间的特殊渊源。哈尔滨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其建设始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城市作为铁路建设运营中心,选址于铁路线与松花江的交叉处,哈尔滨成为了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批的建设物资沿松花江而来,大批的外国人和外国资本纷纷涌入,城市和商业贸易随之发展壮大,沿江的滨水区域奠定了哈尔滨滨水区城市格局的基础。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中西合壁、格调鲜明的建筑风格,整个城市异域风情尽显,被冠以“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可以说,哈尔滨的滨水资源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2.滨水概况 哈尔滨在气候上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城区内滨水地带可以概括为“一江、两河、三沟、四湖”。“一江”即松花江,具体包括城区上下游长达120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的水域和沿江两岸纵深500―3600米的带形空间;“两河”即呼兰河和阿什河水域及两岸纵深50―200米的带形空间;“三沟”即马家沟、信义沟、何家沟水域及两岸纵深30―50米的带形空间;“四湖”即长岭湖、太平湖、阿什湖和黎明湖水域及沿湖50―100米的带形空间。在哈尔滨,最为著名的太阳岛风景区是松花江北岸的一颗明珠,也是哈尔滨标志性滨水景观区域的成功案例。这一风景区融生态、休闲、度假、滨水活动、冰雪文化于一体,成为了松花江沿岸乃至哈尔滨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久负盛名、家喻户晓。得天独厚的滨水资源,为哈尔滨滨水区域的规划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和区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是城市景观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城市景观的一般特性,都应遵循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普遍原则,但它又是具体的,具有其“滨水”的个性。 1.以人为本原则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水性,现代滨水景观设计应更多考虑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以对人的心理、行为分析作为设计的基础,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求,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 2.生态化原则 水是城市的命脉,维系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既能承载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源涵养、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还能改善城市气候、调节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量,促使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滨水区是形成城市生态景观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不可缺少的元素。 3.整体性原则 滨水空间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带动城市经济,促进城市整体建设发展。滨水空间的规划要力求加强和城市整体之间的联系,避免将滨水区孤立地形成一个独立体。强化滨水景观与建筑单体及公共空间之间的连续性,让滨水空间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 4.地域性原则 景观的地域性不仅展现某一地域范围内独特的自然景色,也反映出了这一范围内人类在自然中留下的印迹与延续的文脉。水系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这一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城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所以,城市建设应当将历史融入现代化建设,将滨水区作为雕塑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和彰显本地特色的改造更新的措施,创建城市滨水空间的独特个性。 5.安全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一般都紧靠水体,容易受洪水的威胁。因此,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在考虑美观的同时必须以防洪泄洪功能为前提,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在注重安全的同时增加人们亲近水体、亲近自然的机会。 三、哈尔滨滨水景观地域性塑造的主要表现 对于哈尔滨滨水景观地域性的塑造,在遵循滨水景观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具体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 1.整体规划上 (1)景观要素相互协调 景观环境因素包括以地形、地貌、水体、动植物等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因素,以及由历史因素、文化脉络、社会经济等构成的人文景观和以滨水街道、岸线、建筑、小品为主的人工设施因素。三者在滨水景观地域性塑造上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自然要素是基础,人文要素要遵从自然条件进行构建,人工设施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具体呈现手段,它们共同作用于地域性景观的特征表达。哈尔滨作为北方寒地城市,由于气候、地域等特殊条件,设计中更应注重整体协调性这一原则,不仅滨水区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尽量统一,体现出和谐感和整体感,还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加强滨水自然景观资源与城市的融合性。要从城市总体布局入手,从整个城市的构图来考虑主次与取舍,力求达到具体形式和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高度契合,以营造能够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城市亲水环境。 (2)天际轮廓线设计 天际轮廓线是建筑物在人们眼前所呈现的一些高低起伏的线条以及一些块状结构,是建立城市印象的重要因素。滨水区在城市常以“边沿”的空间形态展示出来,为人们感知城市风貌、控制城市天际线提供了良好的机缘。哈尔滨的松花江沿岸是特殊的滨水景观区域,是城市活力与美丽的源泉。目前的规划布置上,两岸天际线的主韵律感还不够突出,沿岸建筑纵深层次感不强,整体风格也不够协调。沿江的滨水地带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天际线要注重景观布置的层次感和构图的合理性,提倡简洁美感、协调有变化的建筑屋顶处理、完整而富于韵律的景观序列、优美而独特的视觉效果,最终形成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天际轮廓线,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 2.城市特色上 (1)延续冰雪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中最直接的代表,冰雪文化是哈尔滨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北方特色和城市内河的冰雪景观,在其设计中应反映传统文化和地方文脉,将冰雪景观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自然冰雪景观与人工冰雪景观相结合,冰雪民俗、冰雪艺术与冰雪运动相结合,融观赏与娱乐于一体,增强人与城市滨水之间的互动,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地域特色。 (2)传承历史文脉 滨水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起源地,也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对历史文脉的传承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哈尔滨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文化特色,特别是西方文化在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上留下了很浓郁的异域色彩,充满欧陆风情的景观小品随处可见。漫步于优美的斯大林公园、沿江的防洪纪念塔、具有俄罗斯古典风格的江畔餐厅、罗马回廊中,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洋气的城市特质,这种特殊的文化情结已深深地嵌入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胞,影响着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滨水景观规划上应注重新旧部分的协调统一,特别是要对滨水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构筑物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合理布局新建筑、新景观,风格上既延续原有格调又能体现时代风貌,让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在此进行和谐地演绎。 (3)体现时代特色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进步,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对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再开发与再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面孔具有特殊意义。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既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遗存,也具有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型工业,要利用好这些景观元素,增强区域特色。在具体的景观规划中,可建造大型的工业文化主题公园或广场,也可营建区域性的景观节点或塑造工业景观小品。要注重环境与对应风格相协调,在自然风景与工业文化有机融合的同时,利用这种鲜明的抽象语言来打造区域特征,体现时代特色。 3.材料选取上 (1)利用本地植物 北方地区的植物种类虽然不如南方丰富,但可以尽量选择体现滨水景观特点、代表地方特色、群众喜爱的树种作为基本树种,如白桦、枫树、松树,还有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这些在北方的自然风景的构图中较常见的树种,作为构成哈尔滨滨水代表性景观的重要元素,综合运用植物配置知识,创造一个色彩丰富、层次鲜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景观形态多样化、景观结构优化、生态功能完善、空间尺度适宜的绿色景观环境。 (2)选取当地材料 现今的滨水景观设计实例中,设计师过多关注的是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而对当地材料的信息缺乏了解,特别是一些有特色的乡土材料。这既是对当地资源的浪费,又是对地域性的忽视。在一些护岸、步行道、栏杆、座椅、指示牌、小品等局部设计的材料选择上,可尽量就地取材,运用地方材料,这不仅可以创造一种亲切、自然、质朴的感觉,同时也为滨水景观地域性的塑造锦上添花。 结语 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滨水区是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滨水景观对提升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传达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滨水景观在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亲水需求的同时,更是对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不仅可以增强本地居民对自己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哈尔滨作为历史悠久的北方边境城市,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和特殊的文化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新时期整个城市的兴盛繁荣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滨水空间在城市整体环境空间中所扮演的这一重要角色,并不断地探索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增添城市魅力的发展方向,正在建设中的群力新区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万倾松江湿地,大大丰富了哈尔滨滨水景观规划建设的宏伟蓝图,秉承着打造哈尔滨“欧陆风情、冰清雪韵、多元融合、健康文明”城市品牌的拓展理念,相信哈尔滨滨水景观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为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段全猛,王法,裴东伟,哈尔滨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对策研究[C].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2]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3). [3]崔柳,田大方.中小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地域性现状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5). [4]郭海博.哈尔滨市何家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115 评论

沙土花生

这么晚了论文还没写完?是不是不想毕业了?

288 评论

Angelcat930

根据你问题的简述,我觉得题目应定性在环保与民俗完美结合这一方面去构思这篇论文,可以围绕把民俗风情与环境保护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建设出雅俗共赏,人景和谐统一的一流公园。

227 评论

浮云秋叶

题目可以是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 ,这个题目比较小··容易答辩·资料也很多·给你点资料吧·我也是做这个的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如图一)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如图二)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这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图一:泰安市政广场喷泉图二:泰安市乐园小区中心铺装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设计师们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 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1]。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二、解决对策一般地,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在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如图三)来形成壮观美丽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着去模仿这种很体面的景观,最后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做一些探讨。 宜“小”不宜“大”原则图三:泰安市高新区旁大水体图四:圣•荷塞广场公园旱喷泉水景此处所谓的宜“小”不宜“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如图三)。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因为往往在水体旁边都会有警示性的牌子: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钓……等语句;大水体一般是靠人工挖出来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问题,那将是致命的。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如图四)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宜“曲”不宜“直”原则图五: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一图六: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二所谓宜“曲”不宜“直”原则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如图五)!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如图六),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宜“下”不宜“上”原则图七:东京湾喜来登大饭店宾馆入口水景图八:芝加哥标准石油大厦旁水景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如图七),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如图八),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宜“虚”不宜“实”原则图九:加州情景雕塑园中水景图十:在缺水地区用石块营造的水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如图九)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如图十)。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关注野草之美,反对草坪热图十一: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中野草之美图十二:中山岐江公园中野草之美前几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兴建大草坪的热潮,不管是身处海南,还是位于大连,你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的猛烈侵袭。到处是让游人止步的大草坪,到处是被践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处是需要园林工人经常浇灌、修剪的大草坪,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对于人们所真正需求的环境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征、生命力强的野草的消亡;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正因为这股浪潮,最后终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野草的美丽(如图十一、十二)。因此,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更应该重视乡土草的应用。三、结语水资源日益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O•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2](注:文中图片八载自孙成仁先生著的《城市景观设计》,图片四、五、六、七、九载自王晓俊先生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图片十载自《世界建筑》(2005,06),图十一引自土人景观网,图十二引自土人景观网,其余图片均为自己拍摄。)参考文献:[1] 载自景观中国网站[2](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M],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滨水城市设计毕业论文提纲

    摘 要:当今,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空间的文化重构被日渐提上议程。其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研究在城市景观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从景观生态学

    小火车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关于乡村景观设计

    在打造特色文化的同时,注重保留农村的乡土味道,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村庄和环境相互融合,让那些有岁月沉浸痕迹的旧房子、老院子、石牌坊等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挖掘

    缘来是你6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景观设计毕业论文关键词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摘 要:主要阐述了园林设计行业现状,园林设计师的培育、执业制度和管理组织,行业法规完善五方面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字:风景园林;园林行

    koko乔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环艺滨水景观毕业论文题目

    试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中国民族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融合传承借鉴室内设计[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人们在精神需求方面的

    vicki瑶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景观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范文如下: 20××年11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写作到现在论文基本完成。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精心的修改,不

    漂飘lin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