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9

糖糖和胖秘
首页 > 毕业论文 > 歌剧军中女郎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群angela

已采纳

3月14日石倚洁在大剧院上演惊天地泣鬼神的19个HighC。最令人感动的点在于,送的那个High C并不刻意炫技,倒感觉是情绪自然而然点到了产生的。至少我第一遍是没数出来第19个。我就是想说写出这九个HighC的多尼采蒂是有多变态,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绝对的自信,作为一个歌剧演员如何敢于在这样的咏叹调中回应观众的安可。幸好,他是石倚洁。

192 评论

真理在朕

歌剧《军中女郎》,1840年首演。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这部歌剧整体并不算惊世之作,但其中一首咏叹调《Ah, mes amis 》(啊,多么快乐的一天)要求男高音在一分半钟之内连唱九个高音C,被称为“男高禁区”。石倚洁老师对于这一作品完成的特别好,足见其唱功了得。

162 评论

CENGUODIAN13247606080

我们可以吹一吹“世界三大罗西尼男高音”“民歌状元”“国家一级演员”同台献唱这件事。但是即便去掉头衔,也不会更改他们唱功傲视群雄的事实。龚琳娜穿云裂石的头声,石倚洁坚实锋利的声芯,他们奉献了各自所擅长的音高在这个舞台上最好的质量。几乎没有任何提示音情况下,各自来一段吟唱,敢在无修音直播现场这样玩,也就这些真正日日夜夜都在研究声乐的人了。亲爱的的这何止是降维打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其所在领域中的佼佼者。

294 评论

美酱老师

法国喜歌剧的起源法国的喜歌剧最早起源于民间庙会上的一种艺术形式。早在16世纪末,圣·日尔曼庙会剧院就出现了用流行歌曲曲调填词演唱的滑稽戏,人们把它看作是法国喜歌剧的雏形。1674年前后,一种用木偶表演的小型歌剧问世,并很快受到观众的喜爱。后来,由演员代替木偶登台,演出了有歌有舞具有喜剧或闹剧因素的音乐戏剧。由于它的内容通常对时事具有讽刺的意味,因此被叫做“讽刺歌剧”或“滑稽歌剧”。但这一表演形式遭到了吕利和法兰西歌剧院的反对。在他们的抗议下,宫廷下命令禁止这种歌剧进行演唱并对乐队规模实行限制。然而,木偶歌剧的支持者们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那就是在演出时,舞台前竖立了一块巨大的牌子,用醒目大字写上剧中的歌词。因为曲调是人们都十分熟悉和亲切的流行歌曲,观众们很容易像演员一样,流利地演唱出这些歌曲。于是,台上的演员做着各种动作,台下的观众们用歌声为其伴唱,演出气氛格外热烈。这一对抗大约持续了30年,最终以官方的让步而结束。1714年,由圣日尔曼广场和圣卢昂广场两个剧团联合组建了喜歌剧院。1716年,它被获准可以同时拥有包括歌唱、舞蹈和器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称之为“喜歌剧”。此后,喜歌剧风靡法国。喜歌剧论战1746年和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女仆管家》在巴黎两度上演引起了“喜歌剧论战”的大辩论。这场论战的双方分别是法国大歌剧派和意大利喜歌剧派。论战的主题是意大利喜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的孰优孰劣,论战的焦点是法国的大歌剧应不应该进行变革。对峙双方阵营壁垒,旗帜鲜明:一方是以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妇蓬帕杜尔侯爵夫人为首贵族保守派支持吕利、拉莫等人的正歌剧,另一方由皇后玛利亚·列申斯卡率领卢梭、狄德罗、达朗贝尔等为首的百科全书派支持意大利喜歌剧。两派支持者都聚集在各自领袖的包厢周围,相互嘲笑辱骂,并为自己所喜爱的剧种叫好助威。剧场里充满了火药味,使每一场演出都演变为一场战役。在剧场之战难分胜负的情况下,法国大歌剧派推出了一部叫做《狄东与清晨》的新作品,并借助蓬帕杜尔夫人的威力大造声势,试图压倒《女仆管家》。但这部作品表现平平。而支持意大利喜歌剧的作曲家卢梭亲自创作了一部田园风格的喜歌剧《乡村占卜师》(1752年),他把意大利喜歌剧的长处和法国庙会滑稽歌剧中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把歌唱和对白结合在一起,把舞蹈和哑剧结合在一起。证明自己的改革观点。这场论争,推动了法国早期喜歌剧的创作,形成了法国式喜歌剧的基本模式。著名的法国喜歌作曲家早期法国喜歌剧的主要作家有让·克劳德·吉里耶(1667- 1737年),法国喜歌剧院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具有庙会喜歌剧的特点;被认为是喜歌剧的创始人。18世纪中叶国喜歌剧日趋成熟,喜歌剧院的作曲家有费里多尔(l726-1795年)。他先前是一名有成就的国际象棋大师,33岁后才转向喜歌剧的创作,他一共创作了11部喜歌剧,主要作品有《鞋匠勃莱士》(1759年)、《园丁和他的老爷》(1761年)、《马蹄铁匠》(1761年)、《巫师》(1764年)等,而 1765年根据英国作家菲尔丁原著改编的喜歌剧《汤姆·琼斯》是最优秀的一部。费里多尔喜歌剧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小人物常常有高尚的道德和出色的才智,而大人物则愚蠢狡诈,处在被嘲讽的地位;他的音乐形象十分戏剧化,构思新颖,善于描绘;因为他受德国音乐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运用乐队的交响乐表现手法独具匠心。蒙西尼(1729-1817年),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法国喜歌剧作曲家。他的创作创意新颖,感情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蒙西尼的代表作有《冒失鬼的招认》(1759年)、《玫瑰花和可乐果》(1764年)、《逃兵》(1769年)、《美丽的阿尔塞纳》(1773年)等。蒙西尼喜歌剧的特点是,主题较为严肃,情节较为曲折,而喜剧性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场景的衬托。这种喜歌剧被称为“严肃的喜歌剧”,并为以后的喜歌剧向抒情歌剧的转化做了有益的探索。对法国喜歌剧的发展最具贡献的当数格雷特里(1741-1813年)。格雷特里是18世纪后期法国喜歌剧改革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比利时的列日,在当地的教堂学习声乐、小提琴与和声。1768年,他接受伏尔泰的建议来到法国,并定居巴黎,直至去世。格雷特里共创作了50多部音乐戏剧作品,其中大多数是喜歌剧。他的代表作品有《休伦人》(1768年)、《路西勒》(1769年)、《会说话的图画》(1769年)、《泽米尔和阿佐尔》(1771年)、《假魔术》(1775年)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曾创作了《威廉·退尔》(1791年)和《共和国女代表》(1794年)等具有进步思想和革命人物的喜歌剧。格雷特里最成功的作品是1784年上演的《狮心王查理》。此剧以以旋律优美、富于戏剧性表情而著称。是18-19世纪之交“拯救”歌剧的先声。另外拉保德的《画童、情人和敌手》 (1758),和著名小提琴家加维尼的《未婚夫》(1760)、布莱士的《安奈特与吕班》(1762),也属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19世纪法国许多城市建立了喜歌剧院更加强了喜剧的音乐气氛,相继出现了布瓦尔迪约(1775-1834)的《巴格达酋长》(1800)和《白衣夫人》(1825),奥柏的《魔鬼兄弟》(1830),唐尼采蒂的《军中女郎》 (1840)等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国喜歌剧中原有的喜剧因素越来越少,喜歌剧的发展日益趋向严肃化和抒情性,甚至带有感伤的色彩,但更多的是鼓舞士气、焕发精神、感染人心。这就为抒情歌剧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典型作品简介格雷特的歌剧《狮心王查理》(1784)《狮心王查理》剧情大意:理查王身边多年的歌手布隆代尔(Blondel),装成一个盲目卖唱人吟游四方,后来发现他的主人理查王已遭监禁。于是他借着业已被放逐的英国骑土和佛兰德的马格丽之助,使得理查越监逃逸。奥柏的歌剧的《军中女郎》(1840)《军中女郎》剧情大意:拿破仑二度率领法军入侵蒂罗尔,幼时即被拿破仑第21联队收养的玛丽,已经长大,并一直服务于军队后勤工作,有一天玛丽从悬崖失足而被青年农民托尼欧所救,因而两人萌生爱意。托尼欧毅然参军,后升为团长,希望与玛丽成婚。但玛丽的伯母伯爵夫人寻来,将失散的侄女接回巴黎,欲将玛丽嫁给年轻的公爵克拉根。这时团队冲来“救援自己的女儿”。玛丽用歌声唱出了对团队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伯爵夫人听后深受感动,终于同意她与托尼欧的婚姻。剧中玛丽所唱《我在军营中……》、《军中歌》,玛丽与托尼欧的二重唱《我心怀恳切热望》以及剧终前的大合唱均被称之为精典型歌曲久传不衰。二、意大利喜歌剧(谐歌剧)

137 评论

年糕年糕熊

《军中女郎》又称《联队之花》(The Daughter Of The Regiment)。二幕歌剧,巴雅与乔治编剧,唐尼采蒂(Donizetti)谱曲,1840年2月11曰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次公演。这是唐尼采蒂43岁时的作品,也是用法国谐歌剧样式写成的代表作。此剧和《宠姬》一样,是同在1840年在巴黎首演的,曾在各国博得很大的人望。洁妮,琳德、芭蒂和亨佩儿等著名歌唱家,都曾饰唱女主角玛丽亚。

285 评论

相关问答

  • 法国歌剧文化毕业论文

    lz华工的不解释!= =

    妞妞宝贝8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学歌剧需要毕业论文吗

    本科艺术生需要写毕业论文吗你是艺术设计的学生的,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的学生不需要写毕业论文,只做毕业设计。但是有的院校要求两个都要做。

    南噶希先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歌剧魅影毕业论文选题

    An Analysis of English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Dar

    wangqinglin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歌剧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既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析、阐述和解决问题之综合能力的体现。下面是

    PK从来没赢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歌剧长征毕业论文

    长征精神论文2000字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

    honeybackko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