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工装
这个可以借鉴一下。这有一些可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石玉峰; 徐军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09-15 期刊 0 0 2 论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 刘瑞红 物流科技 2008-09-10 期刊 0 8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魏兰 起重运输机械 2008-08-20 期刊 0 2 9 道路运输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赵争 计算机工程 2008-08-20 期刊 0 14 1 邮政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罗伟 中南大学 2006-05-01 硕士 0 122 2 大型物流信息系统中安全认证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谢娟 中南大学 2006-05-01 硕士 0 42 3 物流信息系统中XML数据压缩与传输安全性研究 王丹琛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01 硕士 1 57 4 大中型矿冶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业务层的设计与研究 苏琨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3-01 硕士 0 28 5 大中型矿冶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核心架构研究与设计 陈卫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3-01 硕士 0 32 那些花钱帮你写论文的别信,不知道从哪弄些破东西就给你发过去。别上当,多注意点吧。
大嘴小鲨鱼
物流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产生的服务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势不可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师引导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国际物流相关理论知识时,应该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提问引导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引导式教学方法都应该基于预习的质量上。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积极解决教师上课时设定的问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就可以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引导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力分层教学方法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是层出不穷的。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将国际物流课程分为三个模组实施教学计划:一是基础教学模组,该模组适用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二是巩固教学模组,该模组适用于能力良好的学生;三是提高教学模组,该模组适用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实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能因为学生能力有问题就加以冷落,这样不利于分层教学地实施。
专案实践教学方法
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实践。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物流作业中的经验。专案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践专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将学生置身于专案实践过程中,并让学生积极、独立完成专案中的各个任务。在完成相关专案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专案实践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际作战能力。专案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理论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中不能缺少实践教学,但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也应该进行改革。理论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启发性强并兼具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进出口检疫、国际货物流通、进出口货物入境等相关知识时,应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案例,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媒体教学方法
国际物流课程会跟码头、口岸挂钩,但是某些学校并没有时间或者财力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进行参观。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港口、口岸实际工作情况,国际物流园区的工作情况,以此增加学生整体性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物流的实际背景,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手段改革
考试手段的改革是国际物流课程改革内容中的一部分。传统考试形式无疑是选择、填空、解答、名词解释等等。这种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察。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死记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长进,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就是要在考试中加入分析题、计算题、制作表单题等等,这种型别的题目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还可以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感觉到,考试不再是考试,物流问题离自己根本不遥远。
2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物流课程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地培养,避免学生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地改革,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1增值税转型对物流产业税收影响的研究现状
增值税转型不但会影响到财政收入,还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明显影响。卢锐、许宁2011认为增值税转型会导致企业推迟固定资产投资[2]。胥佚萱、林志伟201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会导致企业提高固定资产投资[3]。夏红雨2009认为增值税转型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效应降低[4]。骆阳、肖侠2010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增值税转型对其实际的税负产生的影响不同[5]。李亚婕2011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发现增值税转型会降低增值税税额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所得税税额[6]。当前针对实行全面的增值税转型后对物流企业纳税波动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多数研究选取2009年全国范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前的资料,因此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物流行业纳税造成的影响,并用增值税转型后的资料,采用逆向计演算法推算转型前的物流行业应缴税款,建立增值税转型影响物流企业纳税的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物流产业税收收入波动影响分析建模
霏霏头头
物流是指计划、执行与控制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定单管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业务。显然,货物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地址的选择等,都涉及到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将其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中,可大大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本文分以下几部分对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 现代物流与GIS融合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可作为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这种集成是对信息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应用、融合和交叉渗透,并且实现各种信息的数字化的过程。 在GIS中,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分别描述地理实体的两面,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空间信息还包括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使GIS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以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用来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3],GIS技术本身也融入了这些商业领域的通用模型(如ARC/INFO的网络分析模块),因而GIS技术在各个商业领域的应用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事实上,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 2)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物流现代化不仅指物流手段 (物流设施、设备等 )和物流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指物流管理 (包括物流组织、物流计划的编制、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经济指标的确定,等等)的科学化[4]。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5],它通过降低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可以整合企业价值链、延伸企业的控制能力,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 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业迅速兴起。 那么,把GIS技术融入到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就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如图1),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样才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才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GIS本身的发展,GIS技术将成为全程物流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1 物流配送过程 3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需求分析 如以某一城市中的物流配送过程为例,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客户提供的详细地址字符串,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地图表现的辅助决策,实现对车辆路线的合理编辑(如创建、删除、修改)和客户配送排序; 3)、用特定的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客户(如普通客户和会员客户,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等)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4)、通过GIS的查询功能或在地图上点击地图客户符号,显示此客户符号的属性信息,并可以编辑属性; 5)、在地图上查询客户的位置以及客户周围的环境以发现潜在客户; 6)、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 7)、基于综合评估模型和GIS的查询,实现对配送区域的拆分、合并; 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空间数据索引采用基于改进R-Tree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属性数据索引采用B+树数据结构;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并采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这样与平台无关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使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成为可能。系统网络结构图如下: 图2 系统网络结构图 系统模型设计 由上述分析,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应集成以下主要模型:设施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块、配送区域划分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客户配送排序模型。 1)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 配送区域划分模型。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模型。如可以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4 系统功能实现 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车辆和货物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或货物的实际位置,并能查询出车辆和货物的状态,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 2)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 规划出运输线路,使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3)信息查询 对配送范围内的主要建筑、运输车辆、客户等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 4)模拟与决策 如可利用长期客户、车辆、订单和地理数据等建立模型来进行物流网络的布局模拟,并以此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提供更有效而直观的决策依据。 5结束语 当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再次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愈来愈成为热点[6]。利用GIS能高效地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优势来建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虽处于初始阶段,但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它必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张铎 《我国物流企业如何迎接电子商务》中国流通经济 p12~13; 2、刘秉镰,姜国杰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若干问题》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p2 3、屈春燕等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地震学报 4、叶杰刚《关于物流问题的理论探索》当代经济科学 p51~56; 5、陈罕琳 《信息技术让物流货畅路通》 计算机周刊 ,p14; 6、兰洪杰,沈家洪 《电子商务下配送问题浅析》中国流通经济 p10~11
幽花零落
[摘 要]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完善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关键词] 现代物流 发展 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物流有了较快发展。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大批涌现。但在物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制度建设、技术平台、人才培养、法律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影响现代物流发展的各种“瓶颈”十分必要。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从不同角度关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现代物流业开始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延伸。2.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重要物流节点与骨干通道相衔接,物流的网络优势正在显现。各地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和各类货运枢纽、场站建设稳步推进,众多物流企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整合、并购、重组在国内物流企业深入展开,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迅速成长。3.专业分工加快。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及增值型服务有新的发展。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渐渐兴起。供应商管理库存、循环取货、分销物流等一体化供应链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制造和商贸企业中得到应用。一批新兴企业已经成为客户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终端分销的供应链整合者。4.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经济的高速度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从整体看,我国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配置和服务水平低,尚不能真正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服务。物流业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二、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对策1.转变观念,完善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制定明确、系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打破物流的地方割据,解决物流作业中的法律冲突,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形成规范的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物流活动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广泛采用第三方物流。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要统筹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交易批发市场的物流服务设施等;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要重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要深入研究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流通方式,提升流通业态。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要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需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加强先进物流技术的研发和运用。针对企业物流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培育新的增长点。3.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运行平台。我国物流企业要具备“时尚”意识,不断更新技术的使用理念,用最符合自己发展的先进物流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总体目标。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现有基础上以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为重点,进一步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实施企业上网工程,迅速搭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围绕采购、生产和营销各环节,建立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管理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实施对车辆的科学管理和调度,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载和物资迂回,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配载效率。通过上述措施,逐步构筑起覆盖广泛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系起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时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4.加强灾害物流、应急物流的研究,提高物流的保障能力。灾害物流、应急物流具有典型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律性,物资接收与分发头绪繁多,流量、流向大而密集,时限性强,作业量大,对物流设施和物流队伍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平时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和掌握灾害物流、应急物流的规律,以便高质量地开展灾后救援、重建和应急保障工作,充分发挥物流在特殊时期的关键作用。5.完善物流基础性工作,加强人才培养。要继续贯彻落实物流标准规划,完善物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升物流统计工作的质量,扩大物流统计工作的覆盖面;加强物流学科体系建设,搞好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师资培养,推动物流学历教育健康发展。我国物流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宏观管理、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和物流企业的管理这三类人才十分匮乏。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相应地要求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培训教育经验,再在实践中融入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理念,培养出我国市场上的可用之才,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积极推进物流师队伍的建设,规范物流师的培训及认证工作,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参考文献:陆 江:物流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08,(3):16~21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
我门的是到中国知网或者图书馆找的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
冷链物流在中国做得不是很好咯,这方面的资料也不是很多,总的来说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你可以选定一个企业,以这个企业作为依托,为他设计冷链物流业务的流程,具体来
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初探[摘 要] 开端探究了企业物流的三种模式,即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物流同盟,以及每种模式中常见的谋划要领。 [要害词] 企业物流 物流自营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