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窝喵喵兔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毫无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大气和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坏,导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质资源越来越少,居住、饮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数千种消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与死亡是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的3/4是因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实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中从宏观环境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实地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11个方面问题。即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大气污染严重;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湿地减少且生态功能退化;森林与草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农村面塬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 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而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要通过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组建高素质的环境执法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民大众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严重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到人的价值是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使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和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律意识,培养珍视和平及集体主义等美德。 三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环保知识较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为局限,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陈源所做的调查现实,很多同学对废弃物资源化知识、废弃物无害化知识了解极少,既说不清其中化学机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环保知识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主动性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学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废弃物减量化的意识、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节能减排意识、环保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 3.大学生环保活动载体不多 目前,高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环境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课、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的环保活动载体不够丰富,除缺乏必要的环境相关课程缺乏设置之外,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学生环保活动多以宣传知识为主,很难深入到实践动手环节,致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兴趣,进而影响环保意识地培养。 四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应当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时,要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选选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如《环境监测学》、《普通生物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点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了解。 2.加强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环保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环境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可持续的影响。在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及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教学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开拓。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其次,高校还可以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共建”等大型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与社会环保团体同步进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等;再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大连大学所开展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宿舍省电比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比赛,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3.加强高校内部环保社团建设 高校环保活动主要由校内环保社团发起,并组织开展,如今高校环保社团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社团。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来宣传和保护环境,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环保社团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大多自生自灭。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重视环保社团的建设,加大经费及指导力度,开展的活动要突出“小、巧、精、智”,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成功和见效的特点。如制作高校环保网站,在宿舍设定电池及固体废弃物回收点,设置固定环保知识宣传栏,组织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宣传环保知识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人才群体,应当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自然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份力量。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在提高自己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努力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最终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微雨燕双飞1988
写作思路:可以从教育角度、自身行动角度、人人有责的号召角度等角度写。
1、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环境教育. 节约能源是家庭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水是生命之源,在家里要特别要教育孩子节约用水:教育孩子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地板、冲厕所……另外,也要教育孩子节约用电:我们可以在冰箱门上贴上卡通画,提醒孩子少开冰箱,随手关冰箱门;在电器开关处,贴个笑脸,提醒孩子随手关灯。
2、在家里,一般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比如一次性茶杯、一次性台布、一次性餐具等.平时,教育孩子多使用小手帕、小毛巾,少用餐巾纸.超市购物拿回来的袋子可以分类存放,分类使用,非常干净的袋子用来外出或者整理东西时盛放东西;不太干净的可以用作家里的垃圾袋,这样不仅省去了购买垃圾袋的钱,同时也减少了白色污染…… 城市的拥挤与喧嚣,使绿色与我们的越离越远,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阳台、露台有限的空间,带着孩子一起种一些花草.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在家园附近开辟一块菜园、花园,和孩子一起劳动,一起收获.种养的同时,教孩子感受植物对生活的美化,引导孩子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以及生长状况,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生长特性等.我们还可以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带着孩子一起饲养小鸟、金鱼、小狗、小猫等各种小动物.孩子们可以亲眼看到小动物在自己的照料下,不断长大.孩子们在付出汗水与心血的同时,对动植物的关注会越来越多,对动植物的亲密友善的情感也会自然而然产生.。
3、 带领孩子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进行环境教育. 亲近大自然是孩子们发展的需要,他们需要鸟语花香的世界,渴望到大自然中摸一摸小草、抱一抱小动物,渴望与大自然交流.我们要尽量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们到郊外远足踏青.我们教孩子感受大自然给予人的裨益,引导孩子欣赏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同时指导孩子认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除了郊外,动物园、植物园是动植物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不妨带孩子们在那儿多了解一些动物植物.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谐相处中,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保护环境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出行时我们自觉地带上垃圾袋,让孩子把自己产生的垃圾随手放进垃圾袋,投进垃圾箱;我们教育孩子不攀折花木,不随意踩踏草坪,不戏弄动物,不在公共场所不乱图乱画。
4、购物消费时,大人以身垂范,追求实用,崇尚绿色消费.我们带着孩子去菜场买菜,自觉地拎上一个菜篮子,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减少白色污染原来每天可以做.带着孩子一块儿去超市商场购物,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让孩子知道简单包装的商品不仅省钱,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 家庭环境教育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环境教育就存在于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环境教育是牵手未来的事业,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下一代更会倍加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用心呵护人类的母亲——地球.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
5、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六(2)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
miss无敌
作者:张斯亮 [摘 要] 环保意识是指对环境保护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在思维中养成环境保护观念以指导人们良好环境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模式。大学生为当代青年的楷模、时代的先锋,大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环保意识的高低,将对今后我国各项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宿舍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垃圾的产生、分类管理情况能针对性地反映高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水平。当前随着高校扩展,大学生宿舍区规模扩大,高校宿舍垃圾乱扔、乱堆、乱放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情况下急需在宿舍区内合理做好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以宿舍垃圾分类管理促进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宿舍垃圾分类管理视角下通过认清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怎样利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 键 词] 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大学生;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60-02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强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尤其在处理数量庞大的宿舍垃圾(废旧物)问题上,下了不少的工夫。通过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优化高校的宿舍管理,提升校园整体的环保水平。 一、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对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通过在高校宿舍内进行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切实从与高校大学生切身相关的宿舍卫生环境出发,让大学生先做好自身卫生环境的管理,以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通过校园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让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走出宿舍、走进校园、踏入社会、融入自然环境当中都能时刻保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树立起爱护校园、适应社会、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信念,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三)有利于对高校大学生形成社会环保意识发挥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通过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培养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人员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中形成良好环保意识,进入社会后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影响,通过高素质大学群体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推动和促进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形成。 二、当前高校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宿舍垃圾分类管理意识和环保知识缺乏 从各高校宿舍卫生调查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意识和环保知识缺乏,在宿舍内学生就有一个垃圾篓,甚至部分宿舍把个人垃圾不管是什么类型垃圾全部乱扔、乱堆。对个人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的生活垃圾或废旧物品根本没有进行分类管理及投放,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宿舍内和宿舍楼的卫生情况,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对宿舍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 针对校园宿舍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回收,学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导致学生在宿舍环境内缺乏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的基本知识,造成学生对参与垃圾回收的意识淡薄。校园内宿舍垃圾大部分由校园清洁人员进行清理,宿舍垃圾通过用人力推车运往校园中转站,清洁人员劳动强度很高,清洁人员在打扫宿舍各楼道时,工作量增大。说明出学生自觉维护宿舍卫生环境的意识不高。 (三)高校内各部门未能做好沟通协调,进行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大部分高校针对学生校园外卖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整治和控制,而校内其他部门对学生外卖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部分高校食堂为学生打包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等。因此,校园宿舍内垃圾类型最多的为外卖饮食包装垃圾,因垃圾量大,学生垃圾分类管理意识不强,造成垃圾乱扔、乱堆、乱放的情况发生,外加外卖垃圾油迹多、气味重、难处理,已成为宿舍垃圾分类管理的难题。 (四)高校内宿舍垃圾分类管理设备设施较难跟进 高校内对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在做好宣传教育和增强大学生垃圾分类管理环保意识的同时,高校宿舍区更应该为垃圾分类管理提供合理的设备。进入部分高校宿舍区,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体现垃圾分类类型的垃圾桶,部分高校就是一个大型垃圾桶放在楼下供学生投递,学生投递垃圾过程中想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可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根本无法从设施上为垃圾分类管理创造条件。 三、如何利用宿舍垃圾分类管理形式培养大学生环保思维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发挥高校培养教育大学生的阵地作用,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通过增加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课程,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二)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环保的宣传作用 首先,在校园中通过开展环保节约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开展以环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其次,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校园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再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高校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做好环境保护和卫生清洁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最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宿舍DIY环保设计大赛、环保知识竞答大赛等,激发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 (三)学校各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统一口径,部门联动,综合整治 学校应针对宿舍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对宿舍卫生问题和垃圾分类管理问题有重要影响的外卖饮食垃圾现场进行综合整治,做好管理,部门联动。学工部门要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倡议学生自行携带个人饭盒到食堂打包;食堂管理部门禁止提供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杯子供学生进行打包;保卫部门对送外卖问题做好控制。各部门统一口径做好联动,才能较好地控制和处理对宿舍内垃圾分类管理有着严重影响的外卖垃圾难处理的问题。 (四)完善校园垃圾处理和回收管理的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内应根据需要在培养学生环保卫生意识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宿舍分类垃圾桶的位置,通过在宿舍楼下放置有明显分类标记的垃圾桶,把垃圾的分类管理行为回归落实到每个宿舍的每个学生当中;通过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环保意识的举动,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垃圾处理分类管理中,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宿舍内的良好环保行为。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群体,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校园宿舍垃圾的分类管理增强和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在高校内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并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参考文献: [1]郝卓莉.论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4(3X):228. [2]布署.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与提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119-121.
大四那年我们专业需要做的不是毕业论文而是毕业设计,做一本书或一本杂志出来。由于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所以在答辩两个月前才开始了准备,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的前期筹备真
学生宿舍文案(精选50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越来越多人喜欢发表文案,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什么样的文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
大学生宿舍管理论文篇二 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探析 摘 要:本文通过探索以宿舍人自主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模式来解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