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璐贝贝
本科生毕业有没有必要写论文?这个老话题最近又被激活。一是因毕业季将至,二是因有教授观点鲜明的参与。
像首经贸刘颖教授就发帖赞同取消,她认为“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学者原平方则在《新京报》上刊文称,本科毕业论文是种规范性的训练,不是“鸡肋”,而是必需。
依我看,在本科生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中,学生的禀赋和整体素质已发生重要变化,写论文的必要性确实没有太大意义,更多的是形式主义。
2014年,《劳动报》调查“你会花多少时间写毕业论文?”得到的答案是,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在此情况下,写出来的论文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在有些人看来,本科生写论文是一种规范性训练。听上去,好像是从找选题到查资料到谋篇布局都得特别讲究。但这种定位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规范性训练要体现在平时,而不是毕业时。
横向来看,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不需要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不是说美国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他们是让学生平时必须写课程的小论文,或者几个人讨论、写作然后分享给全班。
换言之,不让本科生写论文不是放水,而是要在平时就把规范性训练做好,没有平时的训练,最终毕业时着急忙慌的论文想不是水货都难。
另外,本科生论文中要求有“独创性”,更有点缘木求鱼。前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教授高茜曾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取消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独创性”要求的建议》。她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独创性”水平是难以实现的,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论文的“独创性”,别说对本科生,就是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很高的要求。一个本科生,如果能逻辑清楚地讲明一个理论流派,或者结合某个理论流派分析说明一个问题,已经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了。“独创性”不仅意味着是自己进行的独立论文写作,还意味着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创作,因为引用文献不能超过30%乃至更低,不少论文查重软件还将引用阈值设定在5%。
让一个人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这个人被逼出了最大的潜力;第二,走捷径。论文抄袭或注水等,都是捷径。而如果有不少人出现走捷径的问题,我们必须重估本科毕业论文这种评判体系。
更何况,不同大学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大多数高校根本没法与那些顶尖研究型大学相比,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不能整齐划一。既然有因材施教,就应该有因材而异的考核方式。
退一步讲,即使不是所有高校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也可以将是否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的权力下放给高校,由每个学校自行决定,与论文相关的“独创性”要求也是如此,从而让这个讨论多年的话题不再停留在纸面,而是获得实质性进展。
如果说非要体现本科论文所具有的毕业仪式特征,我觉得,倒不如让授课老师们组成小组,让学生一个一个回顾下这四年大学生活,从中找出自己的收获与遗憾,这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更有启迪意义。
内容来自凤凰网
霸王V风月
大学的毕业论文并不算太难,一般的话,毕业论文有半年的时间来准备,你可以好好的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把你的毕业论文弄出来,所以大学你的毕业论文不难,当然越好的大学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越严格,但是相对于来说也是不难的,毕竟他只是本科的毕业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写论文,我认为写论文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初中是不同的,大学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注重对个人的实践经历,因此大学生毕业后,
大专生一般只要毕业实习报告、收获体会,不要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
是真的,但是会有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你的,不用太担心。
看学校要求了 ,有些事需要写的
如果好好学,或者不好好学但有见识有觉悟,非常简单,非常的简单,特别是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比较有难度。至于本科的毕业论文,那基本就是混日子的简单写写就行了。1、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