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商业物流外包研究管理论文

商业物流外包研究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商业物流外包研究管理论文

给楼主参考论文: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在介绍乳品冷链中两种不同核心的供应链模式的基础上,对乳品冷链外包运作中的外包动因和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第三方物流参与整合冷链物流的方式和意义,并总结出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乳品冷链物流;外包;整合;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9-0051-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 of supply chain of cool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then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and risk of outsource of cool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And more the mode and meaning of the third part logistics(3PL)joining in the cold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is discussed. Several integration modes of the 3PL are concluded. Key words: diary industry cold chain; outsource; integration; 3PL 0引言 所谓“乳品冷链物流”是指原产地牛奶在通过贮藏、加工、运输、分销、零售的全过程中,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始终保持乳品所要求的低温条件的物流。随着这几年的乳业市场风起云涌,在常温市场竞争风靡之后,低温市场又逐渐成为乳品企业发展冷链运营的一个新的亮点。我国国土辽阔,奶源主产区远离牛奶消费市场,牛奶是一种易腐食品,新鲜牛奶、酸牛奶等产品如不将其处在低温下贮运或保存就会容易变质。在我国,从原奶、生产到加工都在24小时内,整个物流过程都要求有低温冷藏设备。有了冷链物流才能连接和缩短产销两地的距离,牛奶入城的通道才能开启畅通。它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1乳品冷链的供应链模式 以乳品生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 在乳品冷链的供应链系统中,生产者是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在供应链式反应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而可以建立以乳品企业为核心、从奶农到奶站的奶源收购和储藏、从奶站到乳品企业运输和加工、从乳品企业到零售企业的配送和销售的一体化供应链整合模式。在该模式下,乳品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乳品企业能够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方面由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同时乳品企业在原材料供应得到保障。通过对农户的组织,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是通过乳品企业内部整合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上下游环节进行相应的协调,最终形成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包括企业间的利益联络机制与统一的战略目标管理机制和供应链绩效评估机制。 在乳品企业和农户的关系上,一般通过以奶站为中转点的契约形式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较少的投入拥有稳定的原料基地,这比建立自己新的生产基地成本要低很多,同时也可以保证鲜奶的机器化挤奶,确保奶源的质量,也体现了供应链式反应整合的实质。在该模式下,乳品企业的素质成为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在供应链整合中,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交给了乳品企业,使其管理成本提高,风险增加。乳品企业既要管理生产又要从事收购、仓储和运输等复杂问题,这种物流职能的内部化,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很容易造成规模不经济。由此看来,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引进是供应链管理整合的关键,另一方面乳品企业应该注重核心业务的开发,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降低物流成本。 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 由于乳品种类消费市场的不同,受乳品生产企业物流有效经济半径和目标消费市场的制约,很多大型乳品企业在异地建立了与其市场相对应的物流中心,乳品物流中心可以实现乳品与消费市场的快速高效配送,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市场反应度。通过物流中心的有效物流辐射起到乳品企业和零售商、消费者的无缝对接,通过建立乳品物流中心完成供应链系统整合。乳品物流中心一般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乳品企业相联系,乳品企业根据物流中心所辐射地区市场需求,统一安排物流中心产品库存和类别,物流中心根据销售计划安排库存、根据销售订单安排发货。乳品物流中心一般都是由大型冷冻仓库发展而来,并建立相配套的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配备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使物流中心成为联结生产工具、加工、零售的核心环节。一般物流中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乳品企业选择合适的地区和位置独资建立以冷冻仓库为基础的物流中心,例如蒙牛在马鞍山的物流中心;另一种是利用当地现有冷冻冷藏仓库经改造后建立物流中心,例如光明乳业在南京禄口的物流中心。这两种模式的建立均承担了乳品企业在该地区的市场分销和配送的功能。物流中心不仅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且负责产品营销、客户管理等工作。为了保证加工与配送有效协调,物流中心与乳品企业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在该供应链模式下,乳品企业必须对物流中心具有较强的控制力。物流中心要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围绕核心企业组织供应链资源、采用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和平台、建立协调的利益一体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对乳制品产品供应链进行优化和整合。 2冷链物流外包运作探讨 乳品企业冷链物流外包动因 冷链物流对乳品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不够,再加上诚信的问题,往往有意无意地降低服务水准,用户又难以监控运输途中的服务质量,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都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但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了。随着近年来各地乳业发展失序,乳品大战不断上演,乳品企业利润率逐年下滑,多数乳品企业进入亏损期。从2005年乳品行业统计数据看全行业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企业赢利。降低物流运营成本、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提高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运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柔性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成为乳品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年增长率要达到8%以上,超市、大卖场的冷链商品更占到销售额的20%以上,而社会公众也对食品卫生的保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建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所需的临界规模也在一些大城市开始达到了。与乳品企业自营物流相比,许多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国内外都拥有良好的运输和分销网络,在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化。 通过物流业务外包,乳品企业可以降低因拥有冷链运输设备、冷冻仓库和其它冷链物流设施所必需的投资,从而把更多的资金投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企业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提高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运作的效率。乳品企业通过外向资源配置,取消了乳品企业与用户双方各自独立拥有的库存和运输,从而分散了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促进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使企业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现在乳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时间和速度上的竞争,乳品企业冷链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其专业化和规模效应的优势,能够快速地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回应,同时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 乳品企业冷链物流外包风险 虽然乳品冷链物流外包已成为乳品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物流业务外包控制不足的风险、外包依赖风险、物流外包业务自身的复杂性等。 (1)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物流业务外包控制不足的风险:乳品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常常会使企业不能直接控制冷链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应物流或者销售物流的准确和及时,很可能失去对乳产品或服务的控制,从而增加乳品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客户服务的质量和长期客户关系的维护。有些乳品自营物流企业在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时出现业务能力降低,不能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物流服务要求,从而降低了物流服务品质,影响了乳品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例如几年前,广东的阳江曾发生过一起学生饮用牛奶食品安全事件,经事后调查查明,问题都出现在冷链运输的环节中。一是运奶品的冷链车车箱内的温度不达标,该运奶车的制冷系统出了故障,使车箱内的温度从广州至阳江长达250公里的路程长时间处于12℃以上;二是将低温奶品离开冷链后过长时间(将近3个小时)堆放在室外受阳光照射下的走廊。这些牛奶在得不到冷链的保障下导致变质的结果而使几十位学生受害。此次事件发生的根源,就在于对物流外包后对物流服务控制力不够。 (2)外包依赖风险:长期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乳品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提高具有潜在的好处,但往往放弃了对自身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同时又会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滋生自满情绪而让乳品企业难以控制。例如在乳品物流6~8月的高峰期间,由于客户需求比较大,乳品生产企业常常需要物流服务商超量完成任务,但物流服务商会根据盈利情况来确定线路和运量,这就使乳品生产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3)物流外包业务自身的复杂性等:由于乳品企业物流系统的复杂特性,特别是在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下,对各环节要求都较高,所以在实施物流业务外包时,很可能与降低成本、增加核心竞争力的初衷相反,导致乳品企业可能形成新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学习机会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 第三方物流整合乳品冷链的方式和意义 乳品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特征在于产业链很长,结合了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等),其间包括了很多环节。产业环节多意味着竞争点多、流程繁琐、管理复杂。因此,任何一个环节的强势都可能会成就一个企业,而任何一个环节的弱势也可能会使一个企业因循木桶效应而衰落。第三方物流作为乳品物流外包的主角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对乳品冷链进行整合: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现阶段我国市场上适用于冷链物流的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信息十分匮乏,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产者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并且地域分布不均,不能充分掌握产品流通的信息,更无法根据流通信息来安排、组织生产。另一方面是由于乳产品的生产普遍具有地域性,使得产品供给与需求常常发生矛盾,造成无法准确掌握供求信息。销售商也急需物流信息来确定所需产品的品种、数量、来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冷链物流的节点应该运用自身的信息系统,将上下游联系起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采用当代先进信息技术。如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 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电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无线互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督、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并选择一套适合冷链物流且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优秀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引进高素质信息人才对员工进行相关信息化的培训。 改善客服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不规范的市场价格大战是每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应制定一个行业自律协定,从价格战怪圈中跳出来,更重要的是应从自身做起,以高水平服务赢得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建立客户至上的思想观念,作为第三方物流的战略合作方,每一个客户都应作为企业的重点客户,对每一位客户都应该是相同的态度,不应有所偏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满足来自于每个客户的每份订单。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客户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 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寻求多方共赢 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首先,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水平服务,以使客户取得更多盈利。其次,乳品企业也不能一味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价,否则必会造成物流企业正常的利润受到损失,服务水平打折,反过来也影响自己的利益。再次,合作各方可相互参股,夯实利益一体化的基础。只有这样,合作各方才能达到共赢,并维持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 参考文献: [1] 扬晓楼. 第三方物流参与果蔬菜冷链运作的探讨[J]. 物流技术,2007(3):78-81. [2] 高旭琳,秦军.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物流研究[J]. 物流科技,2006(4):11-13. [3] 韩宇红. 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06(6):47-50. [4] 郑海浪. 冷链物流的优化[J]. 中国储运,2004(4):55-56. [5] 谢如鹤,韩伯领. 国内外冷藏食品物流的现状[J]. 中国储运,2004(6):70-71.另外知网是收费的,假如你在学校就可以上知网查资料。

建立你去天天向上教育看看,365dayup 。

Producing logistics is to produce the link making the organic entirety that every link is composed of , be that procedure of production maintains the basis lasting. Have the rhythm turn out logistics system only when in a row smooth, just now, enterprise procedure of production is in the cards being in progress continuously , ensures that thereby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edge. Relevance concep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s been set forth first producing logistics, take my prosperous subcompany of practice company Jiangxi copper job platform intention He Long City turn out logistics as example then, from the facilities equipment producing logistics cost , producing logistics plan layout and producing logistics three aspect multianalysis, valuation Jiangxi copper job turn out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Have analysed the cause taking form here on the basis, specifically for owing a company problem in producing logistics ,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plan waits to improve measure and if improving facilities layout

Physical distribution safeguard production, but produces the existence i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activity found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i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direct supporting activity. Electronic commerce's important link, is realizes “take the customer as the center” the idea basic guarantee.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chang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will also affec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development,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ummation will further impel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developmen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fluen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idea, affect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structure, affects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e customer service, affects the material purchase also to affect the goods in stock to supply on chain's distributio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s development sets the new request to the enterprise new phys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This request enterprise uses the exterior service provider to undertake the enterprise partial or the complete physic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China is engaged in the third party delivery service the enterprise to aim at the present third party physical distribution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to mee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need to develop, the adaptation marketability, the network, the globalized economic trend, the positive exploration, dares to innovate, establishes adapts in the Chinese marketability condition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比如物流管理可以由合作企业来完成,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可以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利润,以及竞争优势。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外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从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角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希望能对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有关物流业务外包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课题进行初步地讨论、探索。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专业物流经营理论的成型,企业物流外包已经成为研讨问题的热点之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制约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的机制因素也有其特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现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工作中都值得探讨研究。 一、我国物流费用支出状况 我国物流费用支出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费用支出庞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费用支出高 据世界银行的推测,美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9%左右,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25%。此外,我国的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发达国家一般将物流成本控制在总成本的10%左右。 2.库存大,成本高 由于我国物流速度缓慢,长期以来大量库存成了吞噬利润的“虎口”。目前,工业企业历年累计的数万亿巨额库存不仅难以消化,而且新生的库存商品仍在增加。我国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期、生产企业成品库存期和商业企业商品库存期分别为20天、51天、34天。而美国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商品的库存时间仅为12天。据估计,我国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高达,而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超过5%。 3.资金周转速度低 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资金周转极其缓慢。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次/年和为次/年。而相比之下,建立了现代物流体系日本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8次/年和16次/年。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商业企业如沃尔马、家乐福、麦得龙等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达到了20-30次/年。 4.效率低,物耗高 我国传统的物流状态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小作坊式经营方式,是一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物流工程中的物资消耗相当惊人。在传统的物流框架下,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的消费环节,至少要被搬动、装运几十次。如果实现了社会化的多式联运、一单到底,物流过程中的物耗可以大幅降低。 二、我国物流外包市场现状 我国物流外包市场目前尚未成熟,供需关系极不稳定。以下是根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完成的全国第四次物流调查资料得出的一些结论。 1.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需求现状 (1)物流外包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较快,第三方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大多数企业物流需求量处于增长状态,即时性的服务需求也将增多。 (2)物流业务外包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从地域上看目前需求主要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行业上看,电子、烟草、医药等行业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小于机械及原材料行业企业。 (3)生产企业自营物流的比例偏高,导致物流业务外包的有效需求还不足。企业物流供应一般都由企业自身或供货方来承担,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的较少,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成品、商业企业等的物流外包所占比例分别为15%、47%、47%。 (4)物流外包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一般依次集中在市内配送、仓储、干线运输等。 (5)物流服务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难以满足需求企业要求下的整个系统无缝链接,从而达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的目标。 2.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供给市场现状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供给市场现状可以说是物流供给能力有效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物流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我国物流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20%左右。并且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其能力也较弱。 (2)我国许多生产和流通企业拥有并保留着自己的运输、仓储、装卸服务物流设施,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自身拥有汽车车队、仓库、机械化装卸设备的比例分别为53%和70%、59%和80%、34%和25%,自我物流服务依然是工商企业获得物流服务的重要来源。由此造成企业的运输供给能力还没有达到运输需求规模及网络分布要求,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车辆空驶率平均高达和;同时物流企业的仓库供给能力有余,但效率不高,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库房平均利用率为和。总之现有的功能性物流企业,运作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 (3)从数据来看,物流服务企业的作业能力,以及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统计显示物流企业的单据准确率为97%、配送及时率为92%、货损率为2%。 (4)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有了较大改善,信息建设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比例已经提高到接近60%。 三、影响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 1.出于制度和观念的阻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内部员工的抵制: 企业物流外包是对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某些员工目前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解雇大批员工,这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意味着一个不小的风险。 (2)缺乏认识:第三方物流行业相对来说还很年轻,尤其是在中国,一些领先的物流公司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巨大作用。 (3)害怕失去控制:企业担心,当企业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却无法控制或影响他们的时候,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用户满意度。此外,企业还需要在长期依赖某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依赖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间权衡。长期依赖某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会对其资本投资、效率提高具有潜在的好处,但同时又会使其滋生自满情绪而让企业难以控制。为了便于控制,企业应该选择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但是这种短期行为又会令企业的成本提高或服务质量降低。 2.物流外包业务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首先,供应链物流业务通常和公司其他业务,如财务、营销或制造集成在一起,物流外包业务本身就很复杂。对一些实际业务,包括运输和仓储的集成可能会带来组织上、行政上和实施上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集成性特点,使得把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变得很困难。最后,准确地衡量物流成本对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影响比较困难。很难确定物流外包业务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潜在的成本好外。 3.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不成熟也使我国的物流外包举步维艰 在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对较新,因此行业发展中难免所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内部管理失控,在其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尚未树立提供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更有在具体外包细节,以及工作范围划分不明确,第三方物流公司却没能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去完成,或者只是为完成而完成,并没有认真对待。 四、对我国物流外包市场健康发展的展望 尽管物流业务外包在近阶段得到迅猛发展,但是未来我国物流外包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提高物流服务供应方服务水平 这些物流服务方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提高运作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化管理,明确物流服务供应方的工作范围,要在服务质量、响应速度和费用等多方面争取满足物流需求方的要求。 2.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美国著名物流专家Jack Roser认为:在处理外包时,专业物流顾问与技术工人一样,他的作用比企业领导更重要,合格的顾问能够给项目带来许多领导所不知的东西,他需要去管理维护公司项目设计规划的过程、提供物流需求,以及项目数据,而这些事情常常与外包的成败相关联。企业领导仅仅扮演监督员的角色,如果缺乏具有项目设计和作业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那么,外包营销将无从谈起。 3.供需双方建立有效的协调交流机制 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求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也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需要双方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加强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结 在全球正在掀起外包旋风的同时,物流外包在我国却还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社会的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费用惊人。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企业蜂拥而至,如果仍旧保持现状维系大而全的局面,将很难面对来自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我国生产及商业企业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物流业务外包的迫切性,及时整合自身优秀的资源,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3]吕一林:美国沃尔玛一世界零售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董千里:高级物流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5]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 [6]李洁:外包的经济学分析.管理科学文摘 [7]中国物流市场第四次调查报告.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

众包物流商业模式研究论文

解释如下: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状况及对第三方物流供应方的要求大致如下: (1).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今后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即时性的服务需求也将增多,我国物流企业将大有可为;另一方面,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还不足,企业由于拥有物流设施,自营物流的比例很大,有待我们的物流企业去主动开发,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 (2).目前第三方物流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需求主要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自市场发育较成熟的几大行业,而且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个性化需求。(3).企业目前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外包的主要是销售物流业务,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 (4).企业正逐渐向按需生产和零库存过渡,对成本和服务越来越重视,加上入世后跨国经营将增多,需要快速响应的物流系统和全球化的物流系统来支持。 通过对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调查表明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如下: (1) 开发物流策略/系统、(2) 电子数据交换能力 (3) 管理表现汇报 、(4) 货物集运 (5) 择承运人、货代、海关代理 、(6) 信息管理 (7)仓储 、(8) 咨询 (9) 运费支付 、(10) 运费谈判 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大都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范畴之内,运输、仓储企业对这些服务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对每个单项的服务内容都有一定的经验,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单项的服务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提供物流运输的整体方案。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方物流给企业(顾客)带来了众多益处,主要表现在: (1)集中主业。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根据对工业用车的调查结果,企业解散自有车队而代之以公共运输服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固定费用,这不仅包括购买车辆的投资,还包括和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员工有关的开支。 同时,从日益增长的工业成品营销服务需求来看,利用外部专家很重要。以1990年的服务为例,工业品营销费用占总费用的20%,预计2005年该比例将达到40%。若企业自行分配产品,这意味着对营销服务任何程度的深人参与,都将引起费用的大幅增长。只有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才能减少额外开支。 (3)减少库存。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原料和产品库存的无限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部件要被及时送往装配点,实现零库存,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 (4)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顾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顾客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INTERNET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部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顾客在同行者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第三方物流要想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必须具备五大优势: (1) 专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专业水平是第一的。不仅专业质量高、专业化作业能力要强,还应该拥有专业化技术人才、现代化装备。 而且数度要快,运作的成本要低,在同业界中有威望、有信誉。 (2) 服务质量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有较高的服务水准和质量保证。服务水准包括:服务质量高、服务态度热情、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意识强、服务项目多、服务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等。因为服务是竞争力,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好的服务就没有客户,没有客户等于没有生意,也就是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希望。质量保证方面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质量和信息传递质量;做到按客户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品种将货物准确无误的送达。服务质量如有问题,第三方物流和就失去了在行业中的立足之地。 (3) 信息优势。信息优势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尤为重要。现代物流企业不单单要自己掌握市场销售、价格、周转、库存、订货、物流等信息,还要向委托方提供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各种信息、先进的信息硬件和软件系统、高水平的信息分析人员、稳定的信息渠道等。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求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还准确性。 (4) 管理与人才优势。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利润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合作、是物流成本的节约,是与委托方共同分享节约下来的物流费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委托方服务项目本身,也包括帮助委托方提高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使托方的物流管理合理化、科学化。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管理的高水平,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委托方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准确找出矛盾的症结,帮助其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样要求高水准,要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否则无法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 (5) 规模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具有规模优势。可以组织客户群体,开展共同运输、联合配送;也可以减少交叉运输、空车返程、节约费用;同时还能够通过规模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有了规模优势,才能使物流集约化、系统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应有一下几点: (1) 战略伙伴式的服务意识。服务应该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的宗旨,必须首先站在生产经营企业的立场,以战略伙伴式的服务意识,开展对方需要的物流服务项目,要以主人翁般的责任感为委托方全面策划。如果缺乏伙伴般的服务意识,很难取得委托方信任和好感,合作也不会长久。提供物流服务得范围应该式全方位的、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即不单单把物流各环节整合一起,协调运转,还要尽量将物流系统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生产系统、产品营销及研制开发系统整合在一起。 (2) 强化物服务质量管理意识,确保客户满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式至关重要的,因为质量式根本,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保证不了服务质量就没有资格作物流业务,称不上专业物流企业。要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把好质量关,客户才会满意,客户满意了双方才能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3) 苦练内功,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的专长就是物流,既然是“专业”,水平就不能一般化。因此说,苦练内功,把业务作到精益求精的程度,让客户无可挑剔,放心满意,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本分。物流企业只有苦练内功,竞争力才会不断加强。 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如何促进社会化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选择最佳的物流服务,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而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商家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的主要手段之一。 能对你有所帮助就更好了。。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 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是从1992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开始,1994年成立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当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一一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 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来自: 免费毕业论文网 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4.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初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5.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思路 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利用短暂的三年过渡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中远集团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业务的基础上,2002年初成立中远物流公司,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隆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集团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5.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论文)细看论点论据和结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们可能每天都在想一个问题,就是: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我们怎么样找出一个更好更聪明的方法,来运作我们的生意。同时,我们也听到很多人讲“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好像这个概念就是那个很聪明的方法,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尝试去探讨刚才提到的这些疑问。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商业的模式确实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变。我们仔细想一想,全球市场经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过去可口可乐可能只是美国人喝的饮料,但是今天可口可乐在中国跟我们喝茶一样的普遍;联想电脑是我们中国的产品,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今天联想电脑不但是在中国能够买到,我们在国外都能够买到。这方面都是全球市场改变所带来一些现象。记得在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我爸爸做生意的模式,跟现在我们做生意的模式确实有很大很大的差别。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爸爸做生意所注意就是要生产很多很多的产品,因为那个时候经济的模式是以卖方作为主导。我作为一个生产者,我要生产东西,这个市场就会吸收我生产出来的东西。那个时候,企业最关心的是每天能够生产多少,还有就是工人的生产力是我那个时候最注意的。那时候存货对我们企业来讲,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因为这个市场的转变,新的经济模式慢慢产生起来了,从过去是卖方做主导,变成现在是买方做主导。买方做主导的经济模式,跟以前的经济的模式确实是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作为企业,我们不能够再说我生产什么东西,我的客户就要买这些东西。现在反过来讲,我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可能我就会问,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还有就是说什么时候他需要这些东西。整个经济的模式,已经有很大很大的改变。这方面对我们整个生产的模式、消费者、制造商跟分销商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很大的改变,这是从原先典型的经济模式变成现在新的经济模式。当然在宏观经济的潮流下,其实还有三个很主要的改变因素存在,第一方面就是经济全球化。第二因素就是全球电子化。第三个就是时间对我们现在企业人来讲,对我们的客户来讲,时间都变得极为很重要。因此,我们要找一个新的方法去运作。快递这个行业由此产生,这就是在新的宏观经济潮流方面我们看到的三个很主要的改变。我们先从经济全球化这方面去看。现在,我相信在全球大部分都有的办事处,这是经济全球化一个很明显的表现。一台苹果电脑,我不管它的生产地在哪里,但我相信它的零件和配件都是从全世界运过去,然后来制造的。这也是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结果。当然,联邦快递作为一家国际性的快递公司,我们要提供国际快递这个服务给我们全球的客户,不管我的客户在哪个国家,我们都希望他能够享受到快递服务这方面的好处。这都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结果。当然现在运输的发达,还有就是说新世纪的交流,也是加快经济全球化一个极大的原动力。我们再来看看全球电子化这个潮流。我想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十年以前你们有手机的请举手?不多,一两个,我相信他们都是重要的人物。今天,我们有手机的人应该很多了。应当反过来问,今天哪个人没手机才对?我再来做另外一个调查,在五年以前,我们有电子邮箱的人请举手? (不是很多!)但是在今天,有E-mail Address请举手?都有了!现在其实E-mail象家庭的地址一样,问我家的电话号码,地址在哪里,与问电子邮箱是一样的。再有一个问题是在三年以前每天想上网查资料的人举手? (不多!)但是今天,不想到网上去查资料的人却几乎没有。其实,全球电子化默默地完全改变了整个商业的形态。因为全球电子化的影响,我们要看到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很多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进出口,它的需求跟以前是很不一样的,这对我们整个的运输形态造成很大的改变。我相信,因为全球电子化方面的发展,互联网在现在已经很流行了,我自己觉得互联网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小。更重要的是说,过去,如果一旦掌握一定的资料信息,就有可能在商业活动里边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但是现在,互联网已经把这个游戏规则改变,资料信息再不是个人拥有的武器。现在通过互联网,资料信息已经变成公有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找资料,帮助我们去处理所面对的问题,这是我个人觉得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由于互联网方面的发展,电子商务顺应这个环境而产生。其实现在我们当中有很多的课题在讲电子商务,现在最流行讲的就是我们应该搞B2B还是搞B2C,其实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争论,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看现在的发展及互联网的影响,我觉得B2B是我们未来几年所发展的重点。我自己觉得在电子商务方面,B2B是我们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为什么我这样来说?其实B2B做生意的模式,跟我们过去做生意的模式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分别。就因为没有太大的分别,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导,就更容易把过去的经济模式转到现在新的模式当中。其实B2B跟过去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把它的时效、把它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把客户的满意程度提高。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未来几年,在电子商务方面B2B的发展空间比B2C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当然,当B2B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的时候,我相信B2C也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其实跟我们过去做生意的模式是差不多的。我们还记得我们过去买东西,一开始那时候,我们都是去Department Store,但是慢慢我们要Catalogue Sale直接把东西卖到家里边,其实这个跟B2B、B2C之间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讲完电子化的影响,互联网方面的影响,再谈到电子商务以后,我再讲一讲现在时间对我们的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前几天我的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我问他:哎,老板,这个任务是不是给我一个礼拜把它完成。但是他开玩笑地跟我说:其实我是希望你昨天就完成这个任务。从这个对话来讲,我们就了解,现在时效对我们来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再从另外一个方面的角度来看,过去可能你跟一些国外的公司做生意的时候,它会给你运输的时间,可能是一个月或三个礼拜的时间。但是现在来讲,它其实已经不能够给你那么长的时间去把它订的货从你这边运到他那边去,他只能给你很短很短的时间去运。新的商业模式给Dell Computer带来很多很多的利润,但是新的商业模式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就是时效。过去作为一个电脑的制造者,可能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把计算机制造了,然后退过两个星期把计算机运到分销商那边去,分销商通过几天的时间,才把这个产品放到店面卖给这些消费者。但是Dell Computer运作的模式完全不一样,他是把中间的远销商挪开,直接跟客户对话。更重要一个因素就是说,他承诺他的客户,你通过互联网,通过我的客户服务部,五天以内我就可以把你要求的计算机给你,时效方面为他们赢得很多很多的生意。所以在全球经济化的里面,时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就因为时间在整个经济的模式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过去一些传统运输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客户的需求,因此才有快递这个行业的产生。在座有一些朋友,可能会感觉到这些快件可能只是运文件等,小的东西,但是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是:快件现在替客户处理的不单是小的文件、小的包裹,其实现在很多的客户都会通过快件来处理几百箱几千箱的东西。其实快件有以下的定义。第一个它当然要快,在时间方面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说,准时递送也在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打一个比方,我跟客户讲我们是很快的,我两天就可以给你递送好了。客户就可能按照这两天的时间去编排他的工作流程,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确实能够做到两天,但是明天可能是三天,第三天可能我就一天就可以给他运到,一个不稳定不准时的服务,确实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作为一家成功的快递公司,准时递送是很重要的。第三个快递的定义是说,现在运用快速的这些客户不单希望我们很快很准时地把这个东西送到他的客户的手里,更重要的是说,他们希望在运输这个过程里面,他随时都可以查到包裹的顺序。打一个比方,我们承诺三天把这个东西从A点运到B点,但是第二天这个包裹还没有送到他客户手里面,那个时候这个客户就会联络这些快递公司,“跟他讲,哎现在这个包裹在哪里?可能我不希望把这个包裹运到我原先希望运到的地方,我希望把它改运到其它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提供运输顺序随时给我们客户。所以快递包含三个最主要的元素,第一个元素就是快;第二个元素就是准时;第三个元素就是提供顺序给客户。快递服务对全球经济化、全球电子化确实帮了很大很大的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很多的公司现在都把他们运输过程,交给我们这些快递公司来处理。我们谈完全球经济化一些改变以后,再来谈谈供应链管理这方面的事情。因为现在这个话题是很多的,很多人觉得供应链就是解决现在企业所面对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在这里先给供应链下一个定义,其实供应链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供应商、生产者还有消费者联在一起,再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利用他们全球的网络,在最快的时间把客户所需要的服务从A点运到B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说,在这个运输过程中,如果客户有什么变化,它都可以通过先进科技的帮助,随时做一个反应,这就是现在供应链所提供给现代企业的最好的东西。其实,供应链的概念,过去15年在我们商业模式方面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一些数据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在1994年以前,美国有17%的货物是用Just in Time供应链管理概念运送。但是到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47%;由此可见新的运输模式对整体商业活动的影响有多大。我再从另外一个数据去跟大家分享,供应链对我们现在运输有什么样的影响。在1981年美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美国GDP大概是17%,但是现在物流的成本占整个美国的GDP只有10%。这告诉我们什么?这告诉我们不是说物流活动不断不断去减少,只是物流这个成本因为通过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通过Just in Time概念,它的成本不断往下降,这对我们企业来讲,帮助是很大的。因为什么呢?过去可能我们的利润率是要20%、30%是很好做的生意,在那个时候运输的成本占20%、30%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今天我们的Profit拿到10%。我们再看过去十年我们的薪水涨了多少,大约过去十年我的薪水涨了不是太多,但是我相信在座每一位现在你的薪水起码会比过去十年翻一番、翻两番,如果是这样子,我们看中间的关系就是,利润率不管往下掉,我说卖货的价钱也是不断往下掉。打一个比方,劳动的成本不断往上涨,我的租金往上涨,我从哪里可以保证我的利润不会因为这方面而改变,我就在运输这个方法里面动脑筋了。这个供应链管理正好就是能够满足我们作为企业领导怎么样去降低成本的一个最好的工具,这个也代表物流成本使美国整体的GDP不断往下走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我们不是说,运输的东西比以前小,我们只是用一个更好的方法去运更多的东西,然后让我们的成本不断去降低,这就是供应链Just in Time给我们企业的帮助。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就是联邦快递怎么样协作一家全球很大的半导体公司,把他们以前运输的方法改到现在的系统运输方法的经验。因为联邦快递在供应链方面有很多的了解,因此这家公司大概五年之前找联邦快递。其一,他希望我们协作它把他们运输的成本降低;其二,更重要的是把客户满意的程度提高。五年以前他们跟我们联络,希望我们替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接到这个方案以后,让客户介绍他们运输的方法如何,然后根据介绍,我们给他们画了二个图,很特别的一个图,看完这个图你都不知道这个图告诉了你什么,因为太花了。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他用超过二十家的航空公司给他运货,他用超过40家航运企业给他运货,他在全球有二十个仓库,在那时候它的库存大概有一个月的库存:那时候他们将产品运到客户的手里平均的时间是两到三个礼拜。在五年以前,我相信这个都能够勉强去接受,但是在今天如果他们还是这个样子去管理他们的运输,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关门。为什么?现在高科技这个行业,如果库存超过两个礼拜三个礼拜,那么损失的钱会很多很多。我们看一种计算机的一个新型号出来,它能卖到2000美金,但是我相信两个礼拜以后、三个礼拜以后,有新的型号出来,很快两千块钱一台的计算机可能会掉到1500美金,如果再过两个礼拜、三个礼拜,我相信它会掉得很多。如果我们现在做生意的方法还是要保留一个月的库存,单是在库存方面的损失就不知是多少。就因为这样,我们给客户弄一个全新的方法:第一个我们跟他们讲,因为在全球都有我的办公室,全球大部分的地方我的飞机都能够飞到,更重要的是全球的信息网络我们都是联在一起的。因此,你不用再用很多的航空公司、很多的货运公司,你就交给我一家来做。更重要的是,你根本没有必要在全球二十个地方有自己的仓库,你通过我的网络,只需要在我公司的一个中心点租用一个仓库,然后我的飞机与网络跟这个仓库联在一起,你就没有必要去跑20个仓库,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在亚洲苏彼克湾为他弄了一个仓库。就因为这方面的改变,我们能够将他过去的运输时间从平均两个到三个礼拜,变成现在两到三天的时间。我们再进一步把他们的顾客服务都拿过来做。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他的客户下了订单以后,他可能需要查询订单会在哪个时间送到他的手里。因为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就把他们的顾客服务部拿过来。他的顾客服务网络跟我们的顾客服务网络联在一起,我就提供第一手的信息给他的客户,很清楚告诉他的客户,他下的订单会什么时候运过去。这是我们Just in Time 的成功案例。因此,通过一家公司给他解决这个问题,总体就是比找很多很多的公司去解 决同一个问题,来得更容易一些。讲完联邦快递在客户物流要求方面的一个解决方案以后,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联邦快递在全球的一些发展,还有我们在物流管理方面能够做什么。我们现在每天处理的包裹大概是320万件,我们现在在210个国家能够提供服务,我们现在的飞机全球有643架,在快递方面联邦快递应该是全球做国际快件方面最大的公司。643架飞机其实是把我们全球的网络联在一起的。我们在1989年收购了飞虎航空公司,通过飞虎这家航空公司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家公司在全球有很多的飞行航权,因为这些航权,现在643架的飞机能飞到全球366个机场,我相信我们现在服务的地方能够覆盖全球的GDP的91%,当然一些旅游的地方,一些很偏远的地方可能我们没有去到,但是有商业活动的地方,我相信我们都能去到。联邦快递是一家美国的公司,1973年在美国成立,但是亚洲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在1984年我们就开始拓展亚洲的网络,我们在亚洲大概有六千个员工,我们每天都有飞机去联接亚洲18个主要的城市。在全球很多的地方,有我们的仓库这些仓库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我们的客户可以把它的货储存在我这里,一方面它能够省掉自己花在仓库管理方面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把它的货储存在我的仓库,然后利用我们全球的网络,它的产品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很久以前有一个电影就是《八十天环游世界》,我相信现在我的客户如果利用我全球的网络,他在五天以内他就可以环游整个的世界一圈,当然如果要提供很好的网络,除了飞机除了仓库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我给一个数字作为参考来说明我们在先进科技方面所作的努力,去年1999年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千年虫的问题。我们联邦快递很早以前利用先进的科技帮我们忙,我们从1996年到1999年,这几年当中,在解决公元两千年虫这个问题花了20亿的美金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方面你就可以了解,我们是那么早就利用先进的科技来帮我们忙,让你们知道,现在先进的科技在我们公司是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其实我们现在利用先进的科技不是说在办公室有很多的计算机,有很多的线把我们的网络联在一起,我们确实有很先进的科技放在我们Daytoday,打个比方我们的递送员把计算机拿在手里,当他到客户那里取件的时候,利用扫描笔把一些资料存到我们的终端机那边,另外,在某一些地区我们递送员的车上面,每一辆车上面都有一台电脑,这台电脑跟总部的系统全联在一起。这些先进的科技一方面能够把我们的生产力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形成一个很庞大的网络提供最好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满足他们不断改变的需求,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是感觉到很骄傲的。其实联邦快递在电子商务方面也走在人家的前头,打一个比方,在E—Mail运用方面,其实在15年以前,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有E—Mail作为沟通;也有自己的网页,这个网页提供很多信息给我们的客户,客户可以通过我的网页一方面查询到我公司的资料,更重要的就是说他可以通过这个网页来用我的服务。打一个比方,他可以通过这个网页Order去提供一些服务、一些提单,更重要它通过我公司寄东西有一个提单号码,他通过我的网站能够查到包裹的讯息。前几个月我跟媒体的朋友开玩笑讲,现在我没办法让公司不能够找到我,因为如果我带我的计算机,公司在哪个地方都可以找到我。我的客户也一样,如果他有计算机,懂怎么样上网,他就能够随时查到他的包裹的信息。举一个例子,如果我是一个生产者,我在一个礼拜以前把这个东西寄给我美国的一个客户,然后我放假了。但是这个客户打我手机找到我,说:陈嘉良,你寄给我的东西,我现在还没有收到,怎么办?如果我有提单号码,我也有手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去上我的网,能够查到包裹的信息。利用这个手机,上联邦快递的网,我有提单号码,我就可以知道包裹在哪里,我就跟他说,其实包裹已经送给你了,只是你的秘书小姐留住而已,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电子商务确实为客户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我们现在也跟很多网站公司做一个联网,一方面它可以利用我的电子商务所提出来的产品,让他来扩展他的业务,我有很多不同电子商务的产品提供给他们,另外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运输的方法通过他的网站去服务他的客户。未来确实是一个网络的世界。我相信我们要了解网络的变化,让我们都能够去处理我们未来的商业活动。作为总结,我希望利用时代周刊的一句话,下个世纪可以确定的一些事情,包括世界将是连接的、网络化的、全球化的。这个世界通过互联网更进一步连接在一起,全球化这个潮流是不能改变的。

快递的运营模式:

1、自营,指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建设全资或是控股物流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即企业自己建立一套物流体系。比如国内的顺丰,从广东到香港到上海江苏,所有的顺丰都是同一个顺丰公司投资的,背后的老板都只有顺丰的股东;

2、加盟,加盟制快递的实际上是在快递物流业中产生的一个开放的、庞大的、分工明确的社会化“快递网络”。加盟制快递,采用了深度外包的模式,一件快递从收件到派件,经过了收件端加盟商、总部干线、派件端加盟商三个部分,但是这三个端口没有任何的股权关系,而是通过线下的物流网络、后台系统组织起来。加盟制快递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的、庞大的社会化“线下网络”;

3、合作,既不是自营的,也不是加盟的,数家各自独立的快递公司共同合作来开展业务。和加盟有共同点,但不是完全加盟,因为各公司是平等的关系,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契约精神为基础。

快递的盈利模式:

1、快递面单,即通过正常的收揽快递物件来收取寄送快递的费用;

2、加盟费用,正常情况下,一个市级快递网点下面,至少会有七到八个网点,每个网点都是需要缴纳加盟费、保证金以及预付款的,其中有一部分的资金就会交给快递企业;

3、直营客户,通常快递公司都会有一些合作伙伴的,比如:淘宝、京东的电子商务客户等,通过与这些客户的合作收取收揽快递的费用;

4、增值服务,为了提升快递店的盈利,经营者还可以增设一些特别的服务,比如:代收货款、签回单、代收保险费用等,这中增值服务的利润是都是非常高的。

扩展资料:

由于快递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快递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中,针对快递行业运营以及盈利的研究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补充,相关快递业法律法规逐渐配套颁布,所以就目前的快递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拓展,产生新的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快递业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

人民网-众包模式,大势所趋

物流管理包装毕业论文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绿色物流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绿色物流仍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显示出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必将促进我国绿色物流迅速发展。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1.绿色物流的定义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 H﹒J﹒Wu 和 S﹒Dunn 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 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丹麦出版的 Bjorn N﹒Petersen Palle Petersen 合著的《Green Logistics》中定义:绿色物流就是对前向物流(Forward Logistics)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生态管理(eco-management)。 从国外不同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凡是以降低物流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一切手段、方法和过程都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在我国 2001 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里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2.绿色物流概念的内涵 上述对绿色物流的各种定义,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和内涵是基本相似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就是,认为绿色物流即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物流,亦称生态型的物流。其根本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这一目的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绿色物流可称作是可持续的物流(Sustainable Logistics)。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③。产品在从原料获取到使用消费、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对环境有影响。而绿色物流既包括对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对退货品和废物回收逆向物流过程的生态管理与规划;因此,其活动范围包括了产品从产生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④。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征,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靠企业的道德和责任就能主动实现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公众的环保意识能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并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而,也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首先,政府对绿色物流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经济建设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其次,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现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例如,海尔集团已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 标准认证。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意识已得到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2.我国实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虽然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同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以及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缩小并消除这些差距,是全面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3方面: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更是几乎没有。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政策上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对清洁燃料的使用予以税收优惠,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包装废弃物和产品废弃物的回收重用也进行了规定。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法规还不是很多。目前有些大城市已开始对污染严重的货车限制行车时间和路线。但是总的讲,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的能力。第三是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订,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在物流系统规划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功能的限制,也会导致物流路径的迂回与不合理。三、中国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等战略对绿色物流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有重大指导作用。1.资源战略——循环物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实行资源节约,强调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用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产品维护、维修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缓资源消耗速度;通过新的物流模式,降低物流过程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观的引导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将成为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下面列举的是针对循环物流的一些具体策略:①前向物流过程的资源减量化;②逆向物流;③废弃物物流。2.环境战略——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在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使用的整个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物排放最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最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仅追求产品及其包装的绿色化,也要求产品获取过程、使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因此,企业必须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变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是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策略主要包括:①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评估及管理;②引入环境方面的帐务审核;③利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包装与运输的绿色化管理;④面向环境的企业物流系统再设计。3.科技战略——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物流同样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作用: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进步,决定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途径和方式,因而,是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②节能新技术、清洁能源、环保型车辆等技术有利于改善物流过程的能耗和废气污染现象,是绿色物流系统设备与工具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③ 以现代信息技术 CPS、CIS、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能帮助制订最佳运输路线、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无效物流量,进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员工教育战略——绿色物流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观和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的科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包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与此战略相适应,绿色物流战略也应该包括对公众、消费者、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的宣传,建立员工的环境绩效激励机制,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1.引言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灵魂,而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就是企业生存的灵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服务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服务质量管理在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物流服务的独特之处,根据物流企业的服务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质量改进成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2.物流服务的特点 (1)物流是服务,是软性产品在物流业中,提供服务与产品交付同时实现,没有产品完成后交付前的检验时机。虽然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但检验至少能在不合格产品交付给顾客前被剔除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品可能造成的顾客不满意。由于缺少产品检验的环节,物流服务的质量管理就有了较大的难度。 (2)物流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物流服务中,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操作方式上几乎没有相同点,即使同是公路运输,不同路段在路况、车辆资源、在途控制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别;同是仓库管理,平面库、楼库、立体库、自动化库,从设备配置、区域规划、流程设计上区别甚大;同是信息服务,各个客户仅在统计表的设计上就有不同要求,至于信息反馈时间、信息反馈渠道上要求就更加不同了。 (3)物流服务是一种时效性很强、要求快速反应的服务物流服务面临的是随时会变更的细节要求,在它明确的整体目标框架下,具体的单次服务随时都有可能变更。即使是在十小时前下的出货订单,在出货半小时前、甚至在途上都有可能会取消或变更,而这种情况还不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完善的快速响应机制进行调控,是不可能实现客户满意的。 3.物流企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多是从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服务内容单一,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不多。目52经济理论研究前,国内物流企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基于顾客价值的物流服务思想。大多数物流企业在运行中都有自己的服务标准。然而,许多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并非来自对顾客期望的理解,而是来自企业内部的期望,是根据运营需要制定的服务标准口。这样的服务标准与顾客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 (2)员工素质不高。员工素质是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缺少基本的专业培训,造成操作不规范,服务态度恶劣,形成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货物外包装存在严重磨损。存在该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物流企业不重视货物的外包装,认为包装用过则弃,很少有对货物进行专业的二次包装(耐磨、防震、防湿)作业的;其次,配送仓库条件恶劣,货物被随意堆放在满是灰尘和水渍的地面上;最后由于企业不重视开发和使用简易的装卸工具,只靠员工双手和体力进行物流作业,从而造成我国货运业“野蛮装卸”的顽疾。 (4)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大量中小城市的物流企业仅仅是一部电话、几辆货车组成的运输公司,他们处理业务的主要手段多是电话加货运单据。对外的业务联系主要依靠电话,业务活动的依据就是接受货物的时候填的货运单据。 4.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改进方法 物流服务质量表现为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因此,物流服务质量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将采用“PDCA”循环这一方法来阐述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改进。“PDCA”循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循环的阶梯提升。循环是有前后时间差异的,前一循环的输出往往成为后一循环的输入,在吸取前一循环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又开展了新一轮循环。但这种循环的接连滚动并不是在原地进行,而是随着每一个新循环的开始,质量改进的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P—策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制定改进计划。 首先,强化“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认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使服务人员产生让顾客更满意的强烈愿望,从而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重视顾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关注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自觉产生改进服务质量的要求。而物流企业要改进服务质量,就必须弄清楚顾客的需求,并根据不同顾客的期望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其次,在员工培训中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培训,并教授给员工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一线员工是物流企业与顾客直接接触最多的人,在与顾客交流时他们服务质量观念的自然流露就可以展示出企业的实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使顾客对企业产生信赖。同时,他们也最有机会听到或收集到顾客对其他服务和竞争对手的评价等信息。增强他们收集顾客信息的技巧和主动性,可以使物流企业掌握的顾客信息大量增加,使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测评更加真实和有效。最后,制定服务质量改进计划。通过在市场调研中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现有服务的跟踪评价结果制定服务质量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中要对制定该计划的原因、改进的对象、改进的目标、完成改进的时间、改进计划实施负责人以及如何完成改进等方面做出说明。 (2)D一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物流企业要从技术、方法、管理等方面创造利于改进的环境。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要改变传统的电话跟踪单一方式,应用先进的跟踪系统GPS和电子地图系统GIS,通过车载智能移动信息终端实现对车辆的全程实时监控、跟踪,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率。建设完善的计算机配送网络管理系统,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部门协同工作效率。为货主建立货物信息查询系统,使货主可以实时、透明地查询货物信息,了解整个配送过程、时间进度,方便货主在货物流转过程中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在改进计划实施过程中,物流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方法。可以加强内部管理的柔性手段,促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可以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方法的灵活运用。如之前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工资、奖金挂钩,这就造成员工为了个人利益不愿将顾客的口头抱怨传递给管理层,从而影响服务质量改进。所以。物流企业在引入“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可以淡化评价结果作为惩罚的依据,使员工相信收集顾客满意信息不是为了评价他们的工作表现,而是为了改进企业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员工提供更满意的工作环境。(3)C一检查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把服务质量改进结果与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质量改进有无成效。在这一阶段,物流企业可以制定一个服务补救策略,用以处理服务质量问题。它可以包括公平对待顾客、跟踪并预期补救良机、授予员工解决问题的权利等措施。当然设置服务补救策略并不仅仅为了有机会补救有缺陷的服务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识别问题来源,进行过程改进,主动查找潜在的服务失误,从而消除对补救的需要。 (4)A——处置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总结上述所有过程的经验教训,将改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定和制度中,同时把发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IX:A”循环。据调查显示,通常对服务不满意的顾客将把他们的经历告诉10一20人;抱怨得到解决的顾客会对5个人讲他的经历。但4%抱怨的顾客比96%不抱怨的顾客更可能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解决,那些抱怨的顾客中将有60%会继续购买;如果问题得到尽快解决,这一比例上升到95%。因而,物流企业要重视客户的意见,对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5.结论 物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由于得到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得不以现代物流来进行重新定义,其质量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物流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持续改进物流服务质量。忽视质量改进的物流企业或许会获得短期利益,但很难在市场中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物流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升物流专业人才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开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本文 总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年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经验 ,探讨如何利用企业资源开辟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物流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毕业论文篇一:《铁路物流管理的几点浅思》 0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载体,具有运输覆盖面广、受干扰因素小等诸多优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使得铁路物流行业得到空前发展,且在我国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目前铁路物流企业还存在经营格局分散、信息流通不畅、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运输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铁路物流的整体市场占有率还相对偏低。由此可见,现代铁路物流网络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铁路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使得铁路物流管理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1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铁路物流网络资源分散 铁路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运输线路和站点遍布全国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将全国各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物流网络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在铁路物流方面,目前各铁路局已成立相关铁路快运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受局域分管、协调统配等因素的影响,铁路物流一站式服务较弱使得铁路物流网络资源相对分散,铁路物流管理中间环节过多,办理业务的时效性差,不同地区的物流服务点之间的沟通缺乏协调性,尚无法实现高效调配,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高效的进行处理和问题的反馈,因而也就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抢占一些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时,铁路物流企业行业较为分散的网络资源布局很难占据优势,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了铁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 库存管理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管理要求基于供应链实行零库存管理。但是,对于铁路物流企业而言,库存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运输资源和设备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模式导致一站式到达服务较弱、周转次数较多,在延长运输时间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额外成本的支出。另外,铁路物流企业在面对铁路突发事故时,不是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进行协调或者改道以保证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是往往采取等到事故问题解决之后才开展物流工作,造成库存积压,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严重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非常不利于铁路物流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整个铁路物流系统整合度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系统都处于垄断状态,全国铁路运输系统都由国家所有,各地区铁路局对所在地铁路运输系统进行分别管理,导致我国整个铁路物流系统的整合程度非常低,铁路物流管理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各地区铁路局往往只负责自己的货品、材料、物资的运输和管理,而对其他铁路局的货物则难以统配协调,不能做到高时效管理,同时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了货物运输速度慢、不易查询等问题,物流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再加上现代铁路物流管理还没有和电子商务进行高效的融合,物流周转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共享,大大降低了铁路物流运输和管理效率,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提升。 2提升铁路物流 企业管理 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优化铁路物流网络布局 运输网络是提升铁路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铁路线的固定性就严重降低了铁路物流的灵活性,因此,必须通过采取优化铁路运输网络布局、提高服务网点覆盖率的方式来满足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最重要的是做好铁路物流网络的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各地区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优化铁路物流节点的布局,根据需要适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优化管理机制,最终实现跨局、夸层级间的沟协调通和物流工作的高效调配,从而有效节约时间,提高物流业务的办理效率,增加整个铁路物流管理过程的衔接性。另外,随着近年来高铁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发展高铁运输,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和效率,并有效结合地区优势合理设置现代物流中心,提供延伸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能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优化铁路物流库存管理模式 铁路物流企业要做好库存控制,尽量减少库存,并朝着零库存的目标进行库存管理模式发展,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资周转效率。还要加强对供应商和需求方的管理,使整个物流管理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管理和服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大多停留于运输和配送等操作层面上,当出现了基于过程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之后,可以使铁路运输中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参与到物流活动的规划和协作中来,同时还可以有效延伸铁路服务范围,优化铁路物流服务发展模式,比如对于大型综合性货运站可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开展一体化服务;规模较小的货运站可发展为集货或分货中心;将物流服务的切入点融入供应链,深入到企业的生产销售 渠道 中,进而提高铁路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小结 综上,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及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对现代铁路物流的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化铁路物流的网络布局,加强库存管理,不断适应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还要积极建立信息化铁路物流服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铁路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整个物流行业中占据优势。 物流毕业论文篇二:《试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对接》 高等职业 教育 更侧重于教育的职业属性,国家目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一线人才,尤其是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国家教育部门还对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了一系列的规划,如中高职的对接、高职高考的新模式、本科试点职业教育等等。国家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描绘了前景蓝图,为各地的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物流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各地都把发展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任务,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是各地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应该把该专业作为试点,有效地与区域经济对接,使之成为高职教育中专业与社会和谐、互动发展的典范。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精神、贯彻国家有关政策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其后1991年、2002年、2005年三次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决定都秉承了1985年的工作方针。2014年国务院决定遵循党的精神,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从“大力发展”到“加快发展”,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方针的重大调整。各地区为了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也纷纷进行政策的分解和落实。在2014年11月2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的发言。会议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同样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积极与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二)促进区域经济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这个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的物流企业都是原来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合并或者改制而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对物流行业的认知和发展方向意识较差,很多从业人员还停留在物流行业就是卡车加仓库的简单模式。中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着粗放经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指标就是整体的物流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大约在8%左右,而中国达到了15%以上,从简单的数据看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现金设施设备的运用、科技信息技术的引入、资本的扩充外,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经营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人才建设。物流行业除了一线的工人和高端管理人才外,最急需的就是中间的管理层,这部分人才刚好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相符合。这部分人才的特征就是既懂一线操作又懂经营管理。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承担了培养地区物流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学校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物流行业的技能,如仓库的入库进库、物流配送工作、国际物流操作、商品维护、车辆调度和司机管理等等,除了这些技能外,还拥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 财务管理 、物流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企业 市场营销 、物流企业的未来战略管理等等。 (三)实现岗位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 为了和区域经济对接,需要分析区域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然后培养这些人才,为区域物流岗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如有的地区属于特大中心城市,商贸行业发达,快递行业发展人才缺口较大,通过与区域经济对接,可以把物流管理专业细分,重点培养快递人才;有的沿海地区,外向经济发达,为了和区域岗位对接,可以培养国际物流操作人才,在课程中重点突出港口物流、航运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人才保证,区域经济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 二、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调研、讨论、实施、反馈、优化,通过不断的优化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出现了两大严重问题,除了抄袭本科学校的培养模式外,还有很多高职直接借鉴外地兄弟院校的方案。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有着本质的区别,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侧重管理、规划以及未来学术能力的挖掘,而高职培养的是从事物流行业一线工作的人才。而借鉴其他地区兄弟院校的方案虽然培养目标可能一致,但是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必须要以学校自身条件和现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出发,通过走访区域内的企业、访谈企业从业人员等调研活动,在职业专家的引导下,制定出因地制宜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人才数量需求状况和未来趋势,为专业招生规模提供参考。其次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岗位,以及物流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把课程和岗位对应,最终形成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以及拓展能力课程。最后还要分析区域物流企业的劳动力供应状况,为学生实习寻找机会,尤其是在物流高峰期,通过输送人才帮助企业缓解用工压力,形成理论、实训和顶岗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师资的对接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虽然学历和职称都较高,但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的缺乏,虽然高职院校为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了很多努力和措施,但是成效一般。为了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对区域经济内的物流企业调研,引入企业人员到课堂是一个很好的 方法 。企业人员对学校师资的补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领导,他们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专题讲座展开,通过领导的现身说法,谈论物流行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一线熟练操作人员,他们在学校主要可以从事实验指导工作,如每学期空出一周时间来进行课程实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教会学生实际工作中的主要技能,如仓储工作技能、物流企业工作平台操作技能、快递行业从业技能等等。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专家,这些专家不仅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经历,而且还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职院校可以把部分课程直接外包给他们,让他们从事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如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三)教学过程的对接 教学过程的对接强调企业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一般说来可以有三个模式:企业见习参观、企业顶岗实训和举办企业订单班。企业见习参观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为了让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某些物流操作有一个大致的思想轮廓,在课程开设前可以进行相关的企业参观或者是认知实习。如讲授国际物流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国际物流企业参观,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让学生对整个国际物流操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晓国际物流的重要环节和节点。企业顶岗实训就是安排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真实工作,安排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就是国家提倡的工学结合交替学习。为了让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个性化地培养学生,订单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订单班强调公共专业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平衡,在学习完物流管理重要的专业课程后,加入企业课程,把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的在职培训放到课程中去,做到物流管理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够上岗,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成本,也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变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四)证书的对接 国家目前在很多行业制定了从业标准并且展开了相关的考试,考试合格即可以颁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整个物流行业而言,目前也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了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关的行业资格,学校教学要把证书的获得作为课程成绩,甚至是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很多物流企业比较推崇的行业证书有:物流师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危险货物操纵员证书、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等等。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对社会开放,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内企业紧密互动,不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区域提供人才保证,促进区域经济物流行业发展,打造一批不仅在区域内有名气,而且享誉国际的物流企业品牌。 物流毕业论文篇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与物流管理》 摘 要: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是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然而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作为支持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物流不仅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一个障碍,而且也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管理 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 现代物流技术为电子商务快速推广创造了条件 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完成的业务交易。通常,每笔成功的电子商务交易都会涉及到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和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商流是本质,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资金流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一笔商业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GPS、EDI、Bar Code等。物流业在采用某些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规范集成,为电子商务的推广普及铺平了道路。 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 现代物流配送可以为电子商务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按照用户网上输入对订货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配货作业,并根据计算机选择的最优送货路线将配号的货物送交收货人。先进的配送方式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库存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配送作为物流的一种有效地组织方式,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物流方式的革命。 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一些列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户,买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物流配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革新的先锋,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新型物流配送比传统物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能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要求 提高信息化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合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策略,应在我国的物流配送企业大力推广运用。 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针对网上购物出现的送货时间过长以及迟迟没有货源的现象,作为电子商务公司,为了能更好的服务顾客,应加强顾客和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这样既能给用户节约订单处理费用,又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逐渐提高人们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使得电子商务良性、稳步发展。 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实现大规模的网上购物一直困难重重,物流配送费用偏高,特别是零售型的网上交易,为每个客户实现送货上门是高成本的,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解决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 完善法律政策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 积极反战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一般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代理,同时第三方物流资金雄厚,具有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物流管理软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保证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货物及获得配套的服务,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可以把物流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专心于电子市场的开拓和商务效率的提高。 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能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综合协同能力。 3.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高,企业处理物 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第三方物流;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事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采用外购物流服务;物流对企业成功度要求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采用自营物流。 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 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主机厂或最终产品制造商兑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 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和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主机厂做配套产品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去做。 企业规模和实力 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 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 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而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 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易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 物流系统总成本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必须弄清不同的模式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情况。其计算成本是:物流系统总成本=总运输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顾客服务费用。 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减少仓库数量时,可降低仓储费用,但会带来运输距离和次数的增加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得物流成本反而增大。所以,在选择和设计物流系统时,要对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最后选择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成本尽管很重要,但第三方物流为本企业及企业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是选择物流服务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在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企业应把第三方物流对自己的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 4.小结 电子商务的 发展,对物流的概念提出新的内涵。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中,商流的实现是主要的,物流往往被肢解为几个分散独立的互不相干的环节,而不被重视。而像运输部门等一些部门,他们对自己所成都哪的物流工鞥 农业不十分清楚,似乎物流仅是物资供应部门的事,而物资供应部门也这样认为,所以就大建仓库,搞配送……而实际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服务业,其综合服务能力表现为:物流各环节的服务能力;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综合物流代理商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服务理念上,不仅要重视商流服务,更要重视物流服务,不仅要重视各环节服务,更要重视综合服务。 猜你喜欢: 1.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2.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关于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5.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发展[摘要] 自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绿色、环保等概念,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未达成实质性的决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经济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于是,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如雨后春笋涌现。我国政府也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庄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递到物流行业,从而演变而来了一个新生词汇低碳物流。[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物流;节能减排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酸雨、化学烟雾、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等由于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的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人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全球人类发展生存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在2010 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代表委员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文件,一时间,两会上也刮起了低碳之风。其实早在两会之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等众多有关低碳的提案议案也纷纷被提出,至少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没有引起决策层、媒体的广泛重视。然而,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回暖,为了经济的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经济增长模式的话题,摆着了决策层的案头。低碳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底什么样,能否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平衡点,我们都在思考。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四分之一。这就表示,如果要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对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曾经有环保专家专门做过测试得出相关结论:一辆货车每发动一次,其尾气所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至少需要用五到八棵树来平衡。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量大户的物流行业,在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同时,也要将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当前物流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方便的支持。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无论是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发展模式还都比较落后,正在经历由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物流行业倡导低碳物流时间较早,发展起来相对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成功经验,各项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行业内也形成了一个共识。就已经积极投身于低碳物流事业当中的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物流而言,由于碳排放量和客户的运营成本直接挂钩,企业本身就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才能最终确定哪种经营成本对企业自身更有利,就倾向采取哪种运营方式。就同样一批货物而言,如果通过不同企业运送到同一地点,转运次数过多,碳排放量必然会增多。因此,马士基物流专门单独设置一个部门,向客户介绍最节约,能源消耗最低的运输方式。尽管为了减少碳排放,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之前大概提高了15%左右,但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却大大降低,这种运行模式也开始也运输行业流行。与此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和家乐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行竞争。如果在同一个城市里,在给每个厂家进行货物配送的时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交通压力,并且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于近日宣布,希望到2015 年底,沃尔玛供应商能够减少2000 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持续不断的扩张中沃尔玛深知,未来能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减少供应链中的碳需求将日益迫切,在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之间,沃尔玛将与供应商一起合作努力,共同减少排放量,降低成本,实现低碳物流,建设绿色供应链。一个企业的发展,常常要考虑的就是成本问题,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假如发展低碳物流不仅企业成本能降低,并且对环保也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企业将会有很大动力去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而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而实现低碳物流却又需要提高成本,那么,物流行业走这条低碳之路就会相当艰难。在这方面,就需要国家制定一定的标准,并且将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更换符合环保的机械设备,在物流流程的运作方便,建立一套低碳环保、科学合理的制度,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逐渐树立环保思想,使企业自身能够对低碳经济有很深刻的认识,自主自发的加入到低碳物流行列中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技术毫无疑问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在低碳技术上,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自身,都必须要提高研发能力,从而在技术上取得优势,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并且将其落实在行动上,大力优化企业软硬件设施,选择低碳减排的技术设备来进行物流服务。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标看,发展低碳物流,不仅需要考虑正向的物流环节低碳化,也要考虑相关供应链上逆向的物流体系低碳化。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对运输的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节约运输时间,来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将物流企业的仓库选址布局合理化,节约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提高一些包装等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等相关举措,国家对于扶持实行低碳物流企业的相关政策正在积极制定中。当能源、经济与价值观进行碰撞的时候,擦出的将是不一样的火花。当曾经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无法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时,我们应该果断的创新技术与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碳物流在我国并未形成一个完整全面而系统的概念。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发展低碳物流,这将是未来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物流管理研究研究论文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 SWOT 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 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 企业战略 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三)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 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 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物流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时间跨度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二)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企业 文化 、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 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 .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8、1

[4]王利 .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如今,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个企业开始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更大。物流是现代企业作用比较突出的部分,如果企业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理想化的选择。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物流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针对这些问题为各个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结构,不断发展。以下是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的物流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管理仅仅是运用电脑数据库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物流管理实行信息化,所以这带来的效益也是微小的。这些企业只是国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可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在企业中如此淡薄,这对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利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建设就会收到影响,然后人才引进也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很小,最后收到冲击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当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努力学习,将物流管理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落后

对各行各业来说,技术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发展慢,水平低成为发展的瓶颈。第一,企业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平时的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 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治标不治本”。第二,企业在资源配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设备的配备,还是流程的制定,只追求表面的利益,而未真正实行。其实,信息化的长期执行,节约的就是长期的成本,是利益的长久化,而不是去贪图眼前短暂的利益,却浪费了长久的人工资源,这时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信息化的成本了。

3.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了解很浅显,外部的专业人才又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迫切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种专业人才却相当缺乏,导致很多信息化管理流程无法正常实施,就算实行了也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尽快、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增强信息化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摒弃传统观念,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方面,传统的管理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顺“道”、人和、守信,求实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更多先进的管理观念。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也应该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多对外交流或组织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新理念,并实践于管理中,让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并客观地管理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也能让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 企业管理 者应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进行信息化而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就放弃实行信息化。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这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影响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大而全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在物流管理的形势了,只靠着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在以前可能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但现在还是被淘汰掉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开发新技术,尽快将新技术利用到管理实践中。所以,革新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大力整合信息是企业向前发展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3.以人为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源,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每一步实行中,无论是系统开发,调试还是最后使用,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也在飞速更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国内各大高校应设置相关课程,注重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相关培训会。最后,政府也应当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实行物流管理现代化,紧跟国际潮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下的中国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物流管理信息化做的更好,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资源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中国的各个企业要不惧挑战,积极改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观念,革新技术,吸纳人才,攻克难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竞争和物流管理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改变了物流管理方式和模式,其中供应链物流管理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1、库存管理。通过实行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可以缩短产品的周转时间,避免缺货,同时也能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2、订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供应商、订单、订购合同的高效管理,减少了供应链中订购环节的失误。

3、配销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针对实物库存、运输车队、配销需求等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保证其准确性和高效性。

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是一项传统的物流管理活动,包括接收货物环节的货物编码、验收、储存等活动和货物分拣、配送、发货等活动。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目前,物流行业仍然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熟悉供应链管理和运作的人才,积极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的革新,必须彻底打破各企业之间存在的隔阂,从整体的目标出发,对各个子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将组织的物流职能部门和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使用的对等职能的物流部分进行合并或无缝连接,以便将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和外部供应商和顾客,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

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调整。传统物流运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运输管理混乱、运输成本高昂、客户满意度不高、市场灵活性差等问题,这样的模式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的收益微少。因此,物流企业必须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取消多余的层次,实现整个架构的简洁明晰,从而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

3、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环境下,对于企业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样一个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上,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消费者也能及时查询业务的相关信息,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利用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供应链的运作流程,使客户满意最终的产品或服务。本文围绕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及功能,并讨论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通过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保证供应链的高效合理运作,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费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一、物流的需求能够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目前随着全球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国内外的物流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整个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整个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了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事实上想要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就在于时间和效率这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送货及时、精准并且能够使得顾客很满意。所以说以前的交通运输也在物流发展的大背景下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目前我国的运输在管理的体制、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组织的衔接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就交通运输建设来看,政府也是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对交通运输的整个资源进行整理,并且对组织的关系进行梳理。在2013年的时候,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负责人说一定要对交通运输方面的各个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建设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联网售票的系统;能够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积极的整个物流公共的信息平台,提高物流的效率。构建出一些应急的机构,确保公路以及铁路等运输方式能够有很好的应急措施。

二、国内目前交通运输的综合物流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在对于交通运输的管理方式上是采用纵向的管理体制,这样能够很好地实现管理职能。但是缺点就是会使得很多部门之间不协调,工作的效率很低。对于这个缺点我国管理机构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来说,我们国家的交通运输体制对于综合物流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就是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交通运输的成本提高

对于前几年来说,我国的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都上涨了很大的幅度,但是对于整个运输行业来说,油价是对于运输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除此以外,全球的通货膨胀也给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就目前物流行业整个的需求看来,形式并没有很乐观,再加上近几年整个物流行业的竞争非常大,使得物流行业在利润方面的提升很小。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外国的一些企业也是争抢着在我国发展物流企业,这样激烈的竞争对我国的物流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物流的基础设施很差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于物流行业的整体规划和行业指导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就比如说在一些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应该加强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发展物流行业的无序性问题应该得到改善。

(三)过多的税费总类使得物流的运输成本很高

在我国运输车辆都需要交很多各种各样的税费,这其中不仅仅是包括交安委的管理费用、养路保险的费用、车船的税务,还包括了民工的建勤费、货运的附加费以及停车的费用,各个行业都想在这个运输当中获得经济利益,有的时候罚款还要分为超限的处罚、路政的处罚、环保的处罚等等一系列的费用,这样看来一般情况下一辆运输的车子每年都需要交纳差不多7万的税务费用,这样高额的税务费用使得整个物流的运输成本大大增高。

(四)缺乏协调能力

一般情况下物流行业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不仅仅是要涉及到一些交通、贸易以及工商等等部门,还要涉及到海关、公关和税务这一系列的政府部门。物流涉及到的这几个部门管理权限都很大,但是在管理的方式以及管理的制度上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整个物流的过程中,每一个部门都想要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这样就会导致很大的竞争,最终会使得很多政策的制定不合理。并且因为每一个部门的规划都不统一,加上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很差,国家部门与一些地方部门在枢纽设施和服务设施之间的衔接存在很大的问题。

(五)国家的政策体制还不是很完善

我国目前对于交通运输建立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其中很多在运输方面的政策并不具有可行性,城市的交通政策与城乡之间的交通政策并不统一,这样就是的整个物流的费用大大增高。

(六)物流的供应和需求还没有取得很好的平衡

在市场经济体制观念和一些信任机制匮乏的影响之下,国内很多企业的物流都是通过企业自己的物流来完成,除此以外的第三方物流行业并没有完全的打开。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因素就是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并没有实现社会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并且目前物流的企业一般情况下规模都不是很大,综合方面的实力也并不是很强,所以一些企业就对于这些物流企业没有很大的信任。

三、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的综合物流管理

(一)国外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主要特点

1.集中起来进行管理

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在对于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都是采取集中式的管理模式,也就说中央的政府统一来设置水运、陆运、空运这三个运输方式的部门。这种集中的管理模式也对我国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法律法规的建设比较完善

一般情况下,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对交通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对于交通发面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且将一些管理运输的设置以及一些运输的政策都提升到了立法的高度。比如说:日本目前就是通过自己以前不同时期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规律,不断地对目前的交通运输的管理体制进行改善,这样能够使得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使得物流企业在运输方面更加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运输的效率,节约运输的成本。

(二)将国内的交通运输现状与国外的优秀管理经验结合

1.加强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综合的物流运输体制进行规划,并且加强对于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这些薄弱运输环节的建设,充分发挥各个运输方式的优点,使得最后的综合利益能够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一些与物流有关联的运输枢纽和集疏运的投资,2012年时我国在仓储行业、交通运输的行业以及邮政行业的投资力度都大大提高,并且我们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制定了一些目标都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大力建设的决心。

2.加强对于运输服务的衔接

目前要对公路、铁路和民航等方面的运输政策进行统筹的管理,是互相之间的法律和法规都能够实现很好的统一,并且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促进联网售票的发展,使得各个运输方式的效率得到提高。

3.对于交通运输综合物流管理之间

组织的建设原则第一点就是根据我国的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体制,来进行组织之间的建设。第二点就是坚持让政府与企业分开、依法行政、精简和统一的原则,对于政府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完善,梳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情况,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办事效率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第三点就是规范行为,权利和责任制度分明,每一个部门只负责自己的工作,每一个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也都是独立的。第四点就是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运作,对于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进行一个好的协调,为交通运输综合物流管理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重视各个部门内部的协调。第五点就是借鉴一些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在对外国一些好的经验进行借鉴时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与政府政策,同时制定出属于自己国家的好的管理体制。

4.加强对于综合运输管理的衔接

将很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大力推广民航和公路网络售票的系统,对信息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构建一个好的物流公共的信息服务方面的平台,能够很好地降低货物之间的换装时间,这样就能够提升物流的效率,与此同时构建一些好的应急措施,提高自身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关于应急能力这一方面,有一些地方就是做得很好。就比如说,浙江省就正式建立了一个物流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让我国在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并且取得了好的效果。

四、结语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物流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篇二 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方向探索 摘 要:近年来,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工商管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关键性地位,开始积极开展对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间也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本文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出发,对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型,企业也由以前较为封闭的状态,开始融入开放性的市场竞争之中,重视管理运行和内部控制,注重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逐渐受到了多数企业的关注。 工商管理学是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的效率与决策模式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并包含对企业文化等各种软性建设的规划研究。而工商管理则是利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相关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作出及时、合理的决策或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 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企业对自身经营发展的组织和控制中,也同样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督和对企业的规范上。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形势更加多变,企业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在这一形势下,工商管理的观念及其相关知识方法越来越多地得到实践和锻炼,高水平的工商管理也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稳定、市场繁荣的有力保障。然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落实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较为普遍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管理能力不足 与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多数企业仍存在着生产活动闭塞、与市场部门沟通不畅等管理问题,管理制度缺乏弹性、组织结构过于僵化。在向规模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价格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配合依然存在着问题。管理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使企业的综合效益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一些企业忽略了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生产部门只负责生产、市场部却不能及时准确地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使产品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成为了企业的负担。此外,现代物流已经逐步承担了企业内部的和企业外部的衔接工作,成为了企业实现零库存、即时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物流环节认识的改变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亟待问题之一。 自身定位失准 工商管理的理念引入以后,财务报表中效益的增长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长远目标,或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也从单纯的经济效益的追求转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都还不能充分协调好遵守相关法规、合理利用资源、参加社会福利、杜绝盲目扩张等环节的关系,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 管理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在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的贡献有限,其管理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其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以及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影响力度或作用大小。然而,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依然没有超越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仍停留在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没有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洞察力,无法与企业结合起来。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其他问题 目前企业还面临着诸如产品的系列化、资本运作的国际化、技术的更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服务水平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市场的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资金和产品突破了国家与城市的界限,而在各地区之间迅速流动,在这一背景下,是否能够在上述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使企业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也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此外,一些企业正向着学习型企业转变,致力于通过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升级。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灵活巧妙的运用资本,最大程度的提高用户客户的满意度,也是企业必须解决好的重点问题。 3 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分析 在市场环境的激励与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企业从整体水平上来讲,正沿着正确的方向飞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正视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发挥工商管理的决策支持功能,在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不断健全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制度之上,而工商管理将企业制度视为责、权、利的综合体,并作为奖惩机制的依据,形成企业内部调控的基本工具。一方面,制度的设立具有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方法又能在保障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调动其工作热情。制度的制定应从员工的角度及其权益出发,并在落实中强调严格、公正,做到恩威并施、令人信服。如一些员工出于对企业利益的考虑做出了违反企业制度的行为,此时刻板的惩罚会使其失去对企业的信任与热情,只有增加制度的人性化层面,使其充满人性关怀,才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综合实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择,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并使计划符合各个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要求。新一代的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并通过财务、生产、经营、统筹等方面的重点培训,使之成为集全面性与专业性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人才的均衡发展,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此外,管理人才还应具备灵活的创新意识和反应能力,能够通过对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升级,切实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能在最求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带领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解决企业内部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生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可持续发展眼光、国际视角以及涉外能力,并能够在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前提下,不断积极地对其进行开发与完善的管理工作者,越来越成为各大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 4 结语 我国多数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间仍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有赖于企业管理者树立现代化的企业观念,利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在重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的方针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朱静. 关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2). [2] 史慧恩, 张群, 李群霞. 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9). [3] 张伟奇. 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6). [4] 陈得宽, 王昌明.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08, (01). [5] 叶晓燕. 浅谈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与构建和谐企业[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 (01). 看了“工商企业管理论文_有关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3. 浅议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 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5.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彻纳东尼,M.麦克唐纳.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王新新.新竞争力.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

[5]艾丰.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144.

[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何心展,俞丽敏.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15~16.

[9]康晓光.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深圳大学学报.:03~05.

[10]相晓冬.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视点.:22~25.

[11]何忠保,何飞云.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商场现代化.:136~138.

[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14]徐丽瑛,李正良.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企业管理.:1~3.

[15]谢付亮.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中国质量与品牌.:53~55.

[16]田双全,陈永丽.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43~45.

[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8]苏勇,林展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当代财经.:63~65.

[1]史建锋.现代钢铁物流发展和盈利模式探讨.中国外资,2013,(13):78-79.

[2]李琪.探索金融阴霾下的钢铁物流新出路.企业导报,2012,(02):99-100.

[3]包立军,王业军.我国中小型传统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分析.中国市场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5):9.

[4]史建锋.探究钢铁物流的电子商务战略.中国商贸,2013,(15):82.

[5]李庆华,项保华,王翔.共同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5-88.

[6]李敬,陈收.企业战略管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12-13.

[7]李拥军.钢铁供大于求渠道怎么做—2012年会员钢铁企业钢材流通渠道情况分析.中国冶金报,2013-06-18:6.

[8]田涛.对发展钢铁物流的浅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2):9-10.

[9]梁劲.钢铁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D].南京大学物流工程硕士论文,2012,(02):34-35.

[10]包斯文.转型:钢铁物流企业的出路——从一家大型物流企业转型看我国钢铁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冶金报,2012-11-20:9.

[11]张慧芝.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钢铁物流[J].世界海运,2010,(05):64-65.

[12]司方来,王永贵,贾鹤.战略柔性体系:调和反应型市场导向与先动型市场导向.现代管理科学,2009,(02):56-59.

[1]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市),2010.

[2]卞军.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及其设计要素的感知机理研究.浙江大学,2014.

[3]樊建平.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EB/OL].

[4]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8):37-42.

[5]蔡秋塘,黄星.浅谈标识行业术语(一)[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02):38-41.

[6]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7]张倩.铁路车站旅客导向标识人因工程分析及优化.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2.

[8]鲍诗度,王淮梁,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1996.

[10]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11]赵云川.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2]朱兆华,郭振龙.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由来[J].现代职业安全,2004,(10):64.

[13]袁京鹏.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博士].杭州:浙江大学,2009.

[14]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

[15]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标志特性及用户因素[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6-21.

[1]徐春玲.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安徽电力[J],2005,2(3):74-81.

[2]孙滨丽.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5.

[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1.

[4]黄卫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

[5]李西平、刘芙蓉.我国电力企业ERP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63-65.

[6]林勇.ERP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99.

[7]黄小原、卢震、赵晓煜.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

[8]张海全、王英豪、韩玉辉.做好电力企业ERP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2005,3(7):57-58.

[9]陈广宇.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

[10]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74-76.

[11]黄晓英,赵海燕.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

[12]诺顿·佩里着.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3](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等着.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斯莱沃斯基,韦伯等着.战略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5]金达仁.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09,2.

[16](美)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约翰.E·甘布尔等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本经:北京大学出版社,.

[17]李森,杨锡怀,戚桂清.相同企业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受益与风险分析[J].沈阳东北大学学报,.

[18]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王国法.液压支架控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翟培祥译.采煤机械参数选择[M].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5〕18号.

[4]乔红兵,吴淼.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10):29-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国发〔2006〕6号.

[6]王国法.高端液压支架及先进制造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7]国内外薄煤层开采及薄煤层采煤机械设备[R].调研报告,1988.

[8]芮冰.我国采煤机3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J].煤矿机电,2000(5):36-40.

[9]袁亮.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J].煤炭开采,2011(3):15-18.

[10]靳立红,刘春生,孙剑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机械串接驱动的同步性研究[J].煤矿机械,2011(07):42-44.

[11]李桂云,杨战标,周国友.河南省薄煤层开采技术及综合配套支撑体系探讨[J].煤炭开采,2011(5):5-7.

[12]李蒙,魏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设计与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11(4):110-113.

[13]舒凤翔,闫海峰;张幸福.液压支架立柱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及仿真[J].煤矿机械,2009(12):29-31.

[14]毛德兵,蓝航,徐刚.我国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J].煤炭开采,2011(3):11-14.

[15]耿兆瑞.八十年代国外滚筒式采煤机技术发展评价[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械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91(4).78-82.

[1] 雷蒙德,A 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6-200.

[2] 加里,得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00一400.

[3] K.韦恩,蒙迪,罗伯特.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31一343.

[4] 劳埃德 .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3一264.

[5] 麦克纳,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7-211.

[6] 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奈尔.人力资源管理[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33-343.

[7]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22-245.

[8] 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86一204.

[9] 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81一184

[10]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39.

[11] 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专业硕士论文2009: 13-50.

[12] 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9: 11-30.

[13] 李艳丽.A银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2010:16-30.

[14] 时肠.农业银行培训机制与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 35:66.

[16] 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6: 16-17.

[17] 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J] .2008. 11:23.

[18] 倪凤明.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河北金融[J] .2008. : 45.

[19] 习邹韬.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论视角.统计与决策[J] ..

[20] 张建国.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新金融[J] .2006. 5.

[1](美)丹尼斯.洛克著姚冀贺广勋张维红译,项目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一12,217一223

[2](美)罗伯特.K.威索基拉德.麦加里著费琳李盛萍等译,有效的项目管理,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一08,78一86

[3]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职教论坛,2006一04一10

[4]南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曹莉王明杨捷,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职业教育网,2005一03一10

[5]陈晓,法国式的职业教育,中国新闻周刊,2006一06

[6]彭秉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教论坛,2003年第3期

[1] 刘建朝,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

[2] 刘金存,高校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扬州大学学报,2002

[3] 戚安邦,项目成本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 周希祥、薛乐群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基建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 高雁,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管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6] 赵东,关于高校基建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决策探索,2006

[7] 陶居福,工程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西部煤矿工程,2006

[8] 闰光太,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管理,2001(12)

[9] 刘秋常,建筑项目投资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0]徐大图、王雪青、易涛等,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1] 方俊、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中的变更控制,重庆大学学报,200427(6)137-139

[12] 高志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之实施阶段成本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13] 韦敏.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7

[14] 孙忿,肖艳.项目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 曲修山,黄文杰,何佰州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国建设监理协会,1999

、、、、、、、

  • 索引序列
  • 商业物流外包研究管理论文
  • 众包物流商业模式研究论文
  • 物流管理包装毕业论文
  • 物流管理研究研究论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物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