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玉米种植意愿分析硕士论文格式

玉米种植意愿分析硕士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玉米种植意愿分析硕士论文格式

犁地耙田、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是玉米传统的耕种方式。但是,如今在横县校椅镇青桐村,村民种玉米已经摆脱了这样的艰辛——在一种被村民称为“懒人种地”的栽培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只需用带铁锥的木棍在地里戳个洞,然后把玉米苗放进去即可。 这个技术叫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省工省力轻松种田 眼下的青桐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乡村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甜玉米的大卡车川流不息;田间地头,有人在砍运甜玉米秆,有人在移栽玉米苗。 村民覃启超,手拿一根木棍在田里忙碌。从远处看,他像是在玩耍。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种甜玉米。只见他握着一根一端装着铁锥子、直径约5厘米粗的木棍,往地里一插便会出现一个圆锥形的洞,片刻功夫,田里插出了一排排洞。然后,覃启超把育秧盘里的玉米苗移栽至洞里。 “我这叫做懒人种田法,不用犁地耙田,不用锄头挖坑,只要戳个洞就能种玉米。”覃启超笑着介绍说,现在青桐村人种甜玉米都学会了“偷懒”,不犁田不改行不整地,省工省力至少能管5年时间。 青桐村是横县甜玉米种植最早的村。当初,该村农民外出打工学种甜玉米,后来把种植技术引进村里,并带动全县种甜玉米。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每年达22万亩(复种),成为广西甜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校椅镇因每年种甜玉米8万亩(复种),被誉为“甜玉米之乡”。 青桐村农民书写了横县甜玉米种植传奇,还创造出了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近年来,该村农民尝试把过去种2造的甜玉米改种成3造,获得了成功。耕种频繁了,难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于是,有人干脆不犁不耕了,直接在地里移栽玉米苗,产量居然比“精耕细作”还要高。 “过去,我们种甜玉米总习惯于松土犁田,结果很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导致亩产量不高。现在,使用免耕栽培技术,种一亩地原来需要4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村民李海滨兴奋地告诉记者。 保湿保肥节本增效 青桐村农民创造的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引起了农业专家的兴趣。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该技术在前造玉米收获后,不用耕整土地,就直接进行再次播种,具有保湿保肥节本增效等特点。 青桐村农业技术人员张彦扬告诉记者,甜玉米免耕栽培只要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一年能种植4造——青桐村已经有农民做到这一点。采用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甜玉米每造平均亩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而且种出的甜玉米质量优、外观好,其中反季节甜玉米收购价格还能高不少。 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让农民减少了成本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在青桐村一户农民种70亩至100亩甜玉米是件很平常的事。近年来,该村许多农民外出租地种甜玉米,其中单造种甜玉米最多的达400多亩。 “以我家种的80亩甜玉米来看,使用免耕栽培技术每造亩产量能增加150公斤至250公斤。”青桐村委党支部书记覃思玉深有体会地介绍说,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实现保护性耕作、节能增收的新技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好办法。 免耕技术避免了“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恶性循环。覃思玉介绍说,以往反复翻耕,土壤结构松散,一下雨地表肥料极易被冲走,造成土地土质越来越贫瘠。他还算了一笔账:传统耕种至少要比免耕栽培多施肥一次,需要多投入肥料费120元/亩。另外,传统种植还需要多花人工费150元/亩。

2007年我市玉米播种面积为万亩,据农技部门考察平均单产达到公斤,比去年亩增产公斤,增产幅度,总产万吨,比去年增加万吨,增产幅度。产量三因素全市平均:亩穗数穗,穗粒数粒,千粒重300克。同时,今年莱州市仍然是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位之一,在前两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经过我们的努力,顺利通过了示范工程所要求的玉米各项指标,项目圆满完成。今年莱州市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四处高产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示范竞赛活动县市之一,并于9月份在我市召开全国高产玉米栽培管理现场观摩会,农业部领导对我市的玉米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我们农技站又承担登海种业超试玉米高产新品种取的较高的产量。通过项目实施和高产竞赛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我市玉米生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为切实搞好农业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农业部玉米高产竞赛活动的落实,莱州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市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和副局长任副组长,负责落实任务,做好物资、机械服务,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督导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技术指导小组由市农技站站长任组长,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技术培训,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建立田间技术档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抓好高产攻关田以及搞好玉米测产验收等工作。 4月初开始,农业局分管农业的局长带领全市40个农业技术指导员,巡回全市10个科技入户项目示范镇,举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培训班”,对每个镇的100个示范户的代表进行了玉米生产技术知识的统一培训,培训会后,我们结合着工程的实施,利用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的时机,随时把一些部、省配发的宣传挂图、《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施肥技术丛书》、《农民日报专刊》等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各个示范农户,这些宣传工作激发了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认识程度,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玉米的水平,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营造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迎接好全国玉米高产竞赛观摩现场会,我们在本市内从城港路至三山岛路段,组织四大种子公司,分别建立部、省、地、市(县)四级玉米高产竞赛田。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的种植栽培,展示种植密度对单产提高的影响,展示我市高产玉米的栽培水平和新品种、新技术,为全国高产玉米栽培管理现场观摩会提供一流的观摩现场。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抓好这次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非常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规划,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次玉米高产栽培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下设规划建设组、品种征集组、专家评审组、宣传组等4个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品种征集、技术指导、验收评审、宣传报道等。目前,该市已完成了玉米高产竞赛田的规划设计、土地租赁,筛选确定了参赛企业,征集筛选确定了参赛的玉米新品种。各参赛企业从6月份开始,进行高产玉米竞赛田的玉米播种、栽培和管理技术的示范展示。10月上旬,玉米成熟后,我市组成专门的专家验收评选组进行验收评选,并排出名次,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二、狠抓了玉米种植关键措施 1、确定主导品种:大穗型品种推广金海5号、登海3707、鲁单981、农大108等,耐密紧凑型品种推广郑单958。 2、提高播种质量 套种最佳时间在5月25日—6月5日;夏直播于6月20日前播种结束,大力提倡夏直播。一般可视降水情况适当将小麦的灌浆水延迟到收获前的10—15天进行,以保证适宜墒情。墒情不足时播种玉米后应及时浇水。播种量一般在—3公斤/亩,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 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700株,大穗型品种留苗3200株—3700株/亩。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缺苗断垄处提倡四旁留双株。 3、合理施肥 夏玉米以追肥为主,施肥原则:稳施氮肥、增施钾肥、补施锌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一般高产田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用纯氮3公斤,磷(五氧化二磷)1公斤,钾(氧化钾)2公斤计算需肥量。针对当前玉米施肥现状,要特别注意稳氮、增钾、补锌。 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锌肥;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花粒肥追施总氮量的20%。 4、加强田间管理 由于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部高产竞赛活动在我市的实施,今年的玉米生产重点把玉米种植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到村入户到企业,让示范户首先应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而带动周边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用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无公害要求,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气候条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今年玉米整个生育期(从6月份到10月上旬)降雨,除玉米播种期(6月上旬仅降雨毫米)比较干旱外,其他各个生育时期降雨量比较充沛,特别是7、8月份降雨量分别为143mm、 mm,满足了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的对水分的需求,特别是山区丘陵和一些浇不上水的旱薄地,增产的潜力很大,这是今年全市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但在玉米成熟后期我市遭到十多天的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对玉米的后期灌浆和正常收获非常不利,致使我市玉米千粒重比常年减少10克左右,而且一些收获比较早的玉米由于得不到及时晾晒,出现了霉烂、发芽现象。 三、玉米高产攻关情况 2007年10月15日,莱州市科技局邀请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玉米专业委员会、全国玉米栽培学组有关专家对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验收。验收结果:登海超试1号新品种亩产达到公斤、超试2号亩产达到公斤。大面积种植全田8亩平均产量为公斤。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的郑单958玉米高产田,面积20亩,经我们初测,亩株数5448,穗粒数粒,千粒重按常年340克计算,折预计理论产量公斤。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的金海5号玉米高产田,面积20亩,亩株数5788,穗粒数粒,千粒重按常年350克计算,折预计理论产量公斤。 2007年10月16日,由莱州市科技局邀请、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组成测产验收委员会,对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的玉米新品种金海607夏玉米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结果如下:品种为金海607,实测总面积为3亩,参照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 法与标准》(2005年8月),采取5点取样,每点70平方米,实收全部果穗,分别测定各样点穗数、鲜穗重、出籽率,用TEKK888型谷物水分测定仪测量籽粒含水量,按标准水分14%折算产量。结果如下:处理平均亩穗数4703个,平均亩鲜穗重公斤,平均出籽率,测定籽粒含水量,折合亩产量公斤。均完成了超高产亩产900公斤的产量指标。 莱州市农技站承担了登海种业玉米高产攻关田,安排在驿道镇东赵村,面积3亩,品种为登海601,我们从种到收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每一个关键环节,于10月5日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玉米专家进行了测产验收,平均单产公斤,产量三要素分别为亩穗数4951株,穗粒数粒,千粒重按320克计算。 前言: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既可作为山区人民的粮食,又可作为畜牧业饲料,还是酿酒的主要材料。我县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高效益,最为有效方法是引进新品种,在现有国内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中,选择适合我县的高产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 1.示范品种及材料 品种:海禾2号、登海3329、达玉2号、汇元1号、博丰109、长城218、利农2号、郑黑糯1号、GF—4、3339 、Vn—1、三北2132、农大364、海禾13号、GK319、晋农谷丰、CK198、金海702、 GK198、金海604等20个玉米新品种。 1. 2试验地点:奉节县新民镇北庄村10—12社,海拔500米左右。 示范面积:亩。 土壤类型:沙壤土,前茬作物主要是洋芋。 2.示范方法 种植方式:采取集中连片种植,根据品种特性制定种植技术,栽培、施肥等管理不作特殊处理,与大田生产一致。 栽培管理:采取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在4叶期移栽。 观察记载:按照播种栽培及生育进程记载,收获时分品种考种记载,进行统计分析。 3.技术措施 确定适宜播种时间。以气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育苗。播种期集中在3月下旬。 营养坨地膜保温育苗,中苗栽培。营养坨配料按“1533”比例配制,即1000公斤菜园肥土,500公斤腐熟农家肥,30公斤磷肥,3公斤锌肥。 合理密植。20个新品种单株生产水平均较高,适宜稀植,一般密度在2600株/亩,实行单株栽培。 配方施肥。亩施35%复合肥40kg,另再移栽时施好定植肥,移栽返青后轻施苗肥,6—7叶时亩施人粪尿水500kg加尿素10kg做拔节肥,大喇叭口期亩施人粪尿水1500kg加尿素15—20kg做穗肥。 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玉米螟和纹枯病防治。 4.管理措施 专人负责。在示范村设专职管理负责人一名,主要做好土地落实、技术指导、田间记载、测产验收、组织村干部参观评价; 集中连片,统一规划。按面积要求,集中成片,发挥示范效果。 组织各村干部参观评价,确定是否推广; 做好记载,写出总结,从播种开始做好生育进程、田间长势长相,测产验收等记载,写出有数据、有分析、有评价的综合总结报告。 5.示范结果与分析(见下表) 生育进程记载: 附: 生育进程记载表 由上表可见: 农大364的生育期最长,有136天,金海702的生育期最短,只有118天(郑黑糯1号是黑色糯玉米品种这里不做比较)。 考种及测产记载: 附: 考种及测产记载表 由上表可见: 引进的20个品种中登海3329的产量最高,亩产达691kg,与亩产最低的金海604相比,要高出175kg。登海3329这个品种穗粒数和千粒重都较高,其综合现状也较好,所以产量高。其它几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也都明显优于金海604,而株高、穗位高对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看出:生育期的长短、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凡是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这几项综合指标较高,且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都较高,反之则低。从生育进程表可以看出:生育期过短则产量较低,这说明该地区不适宜种早熟品种,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 6.小结 生产示范表明,登海3329、海禾2号、达玉2号、博丰109、汇元1号等品种都是适合本地推广种植的高产品种,这些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都高于600kg以上,建议大面积推广。长城218、三北2132、农大364、海禾13号、晋农谷丰等500kg以上的品种,可以示范推广。 仅供参考。

12345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半丰收。”提起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青桐村农民称,可别小瞧其背后的“文章”。 首先,要选对种子。选择优质高产、综合性强的品种(主要为华珍)。甜玉米种子播种前晒种2天,能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并能杀灭种皮上的病菌。 其次,是育好苗。苗床宜选用肥沃的菜园地做育苗床,夏秋季育苗用壮秧剂施洒在苗床面上。每亩用100孔育苗秧盘33至38块平铺在整好的苗床上,用塘泥、菜园土等装满育苗盘,每个孔放种子一粒,用手指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淋足水。早春育苗需盖农用薄膜保温,夏秋季育苗需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温,保证出苗。 第三步,适时育苗移栽。第一造在1月15日前育苗;第二和第三造在前造采收前7天育苗。玉米苗长至4片叶子时就可移栽,免耕田块移栽前6天进行化学除草或人工拔草。施磷肥、钾肥、有机肥等作为基肥,每亩移栽苗3300株至4000株,并保持株距和行距。 最后,是田间管理。玉米苗移栽至大田6天时间,每亩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再隔6天时间施进口复合肥25公斤至30公斤,并进行培土防倒伏;后期,第三次施尿素10公斤至12公斤、钾肥10公斤。甜玉米开花抽穗后,为避免损失营养要及时掰笋,一根玉米秆上长有两个苞的要去除一个,只留一个甜玉米苞。期间,需注意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可利用农业、物理、生物方法和生物农药综合防治。 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免耕栽培技术使用率达90%以上。(朱新韬 甘树华 叶保锋)

我建议突破口及你要找的资料是现在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火爆的 美国先锋种业的先玉335的资料多看看于现实相结合的论文应好做点

玉米种植论文参考文献

12345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半丰收。”提起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青桐村农民称,可别小瞧其背后的“文章”。 首先,要选对种子。选择优质高产、综合性强的品种(主要为华珍)。甜玉米种子播种前晒种2天,能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并能杀灭种皮上的病菌。 其次,是育好苗。苗床宜选用肥沃的菜园地做育苗床,夏秋季育苗用壮秧剂施洒在苗床面上。每亩用100孔育苗秧盘33至38块平铺在整好的苗床上,用塘泥、菜园土等装满育苗盘,每个孔放种子一粒,用手指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淋足水。早春育苗需盖农用薄膜保温,夏秋季育苗需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温,保证出苗。 第三步,适时育苗移栽。第一造在1月15日前育苗;第二和第三造在前造采收前7天育苗。玉米苗长至4片叶子时就可移栽,免耕田块移栽前6天进行化学除草或人工拔草。施磷肥、钾肥、有机肥等作为基肥,每亩移栽苗3300株至4000株,并保持株距和行距。 最后,是田间管理。玉米苗移栽至大田6天时间,每亩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再隔6天时间施进口复合肥25公斤至30公斤,并进行培土防倒伏;后期,第三次施尿素10公斤至12公斤、钾肥10公斤。甜玉米开花抽穗后,为避免损失营养要及时掰笋,一根玉米秆上长有两个苞的要去除一个,只留一个甜玉米苞。期间,需注意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可利用农业、物理、生物方法和生物农药综合防治。 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免耕栽培技术使用率达90%以上。(朱新韬 甘树华 叶保锋)

摘要:将玉米晚熟品种吉单159三叶期幼苗进行6℃、lO℃低温处理3天、6天,发现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台速率下降.关键词: 低温,玉米幼苗,脯氨酸前言: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粮食生产有很大威胁,建国以来多次发生全区性和局部性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其中4次减产达50亿kg左右,最严重的1 972年达63亿kg.玉米是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该地区玉米产量年际间差异很大,除了干旱及生产条件限制外,主要是低温造成的.玉米低温冷害多属延迟型,在幼苗期常发生.本研究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从脯氨酸、电导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光合速率等方面研究了幼苗期低温胁迫伤害的机理.其结果可为研究玉米低温冷害有效的防御技术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王茅雁.于秀翠,武兰芳,耿庆祝.低温对玉米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古量与合成的影响.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0,11(2):133-137.2 张毅,顾赫连,藏俊英.低温对玉米光合作用、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怍物学报,1992.18(5):398-400.3 苏正淑.张毅,郑渡.低温对玉米光合怍用厦叶面积和籽实产量的影响.辽宁农业科学.1990,(5),22-24

玉米是我国农业方面较为重要的农作物,所以说玉米的丰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给玉米施肥才能让它长得更好呢?氮磷钾是不可少的。德化品牌使用效果不错,含量充足,可以选择。

Maize yield-increasing mechanism of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with harvested rainwater in semi-arid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THE EFFECT OF THE MAIZE YIELD-INCREASING BY THE APPLICATION OF ZN FERTILIZER AND THE USE TECHNIQUES IN THE FLUVIO-AQUIC OASIS SOILSEffect of Maize Yield Increasing through Seed Soaking with Fungal Elicitor

新疆玉米制种产业研究分析论文

农户行为影响粮食生产的论文

1农户行为理论

针对我国农地经营的特点,有学者认为,不同于国外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我国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小、且土地细碎化严重,农户的生产很难如舒尔茨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我国当前农产品商品化率2006年已达到65.6%,也并不完全符合恰亚诺夫的理论。在这一背景下,有的学者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户行为目标的观点。如高帆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技术进步使农户具有一种“过渡”性质,农户的生产目标正从满足自身需要向利润追求演变,但仍有显著的“半自给,半交易”特征。孔祥斌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农户种粮的机会成本不断升高,农户的目标和土地利用方式也会随之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为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佳化、利润最大化阶段,随发展阶段的提高,农户会更少追求粮食产量,更多追求经济收益。江永红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农户行为的不同目标视为制度、市场化水平、收入水平不同发展阶段农户不同突出需求的产物。“过渡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农户行为目标的变化,也可以从一些学者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李翠珍等发现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粮食生产可以分为1978-1990、1991-1998、1999-2005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投入品持续增加,粮食单产逐渐提高,第二阶段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粮食单产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第三阶段农户更加重视经济作物,粮食种植面积与单产均大幅下降。同时,学者发现尽管直接经济收益非常低,但是农户仍然重视粮食生产的原因在于种粮还有着某些间接受益,如对家庭基本生存的保障、较低的风险、以及粮食产品可以成为如畜牧业等其它较高收益生产的投入品。某些农户会优先种植作为主要口粮的粮食作物,之后再选择其它作物。

2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影响

2.1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

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中,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由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别三者组成,当前的研究者也普遍认同耕地质量是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的综合体,由土壤质量、地形坡度等自然因素与对耕地投入、管理水平、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共同构成。农户行为同时对耕地自然质量与利用质量产生影响。学者对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影响的研究基本围绕耕地利用质量与耕地综合质量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上。例如徐梓津等根据贵州省关岭县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在确定耕地自然质量的基础上加入农户投入行为指标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方法。张贞等提出了类似的加入农户投入行为的耕地质量修正方法,并且将农户收益看做耕地综合质量货币化的表现,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农户投入行为对耕地产出的影响程度。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加入了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考量,将机械化程度、亩均化肥施用量、地膜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等农户技术选择、要素投入等行为作为耕地利用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GIS软件计算了耕地利用质量、自然质量与粮食单产的相关系数。总体而言,目前的农户行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相关研究数量较少,角度较为单一,对耕地利用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反应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产出,或以耕地自然质量变化为归依,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对耕地利用质量的本质的认识比较含混。

2.2农户行为对耕地自然质量影响

在与农户行为相关的耕地质量问题中,现有研究普遍将土壤质量作为耕地自然质量的标准,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受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技术选择、化肥、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学者们广泛探讨了农户不同经营行为的影响。综合性研究如杨景成等发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丁忠义等使用GIS空间分析对曲周县的研究对比了1980年与2002年的土壤调查数据,发现盐碱地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农户土地改良活动使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廖晓勇等对三峡库区万州地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大小、人为扰动影响、表土覆盖程度各有不同,从各种理化标准看,耕地质量从优到劣的排序为林地>柑橘园>旱地。侯鹏程等比较了江苏省吴江市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发现稻田的土壤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从培肥、耕作方式角度,学者们普遍认为长期投入有机肥、进行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如王鹏等在湖南省祁东县的研究认为,当地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化肥投入,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自然肥力降低。邓祥征等基于土地动态模拟系统,运用CENTURY模型对我国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研究表明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促进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增加。不过这种也有学者举出反例,如Campbell等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的汇集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肥力贫瘠情况下免耕并不总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3农户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

关于农户的不同生产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学者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肥料施用上。如宇万太等对海伦、沈阳、桃园三地的研究表明,农户施肥对作物产量形成的贡献率随气候热量增长由北向南逐渐由0.31提高至0.42。徐卫涛等利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当前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关系,提出应当依靠科学施肥、增加替代要素投入等方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益。李忠芳对我国典型农田21个长期肥料试验的分析表明,在长期不施肥条件下玉米和小麦年平均产量表现为下降趋势,仅施用化肥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年产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黄国勤介绍了江西省稻田保护性耕作的12种常见模式及其效益。何进等根据1993-2000年在寿阳县和临汾市以及2002-2003年在定兴县的综合试验,发现采取深松与免耕耕作技术的试验地粮食产量均显著高于采取传统耕作技术的土地。刘立晶等对河北省的研究发现,当地保护性耕作使玉米和小麦产量提高分别达到11.8%和9.7%。

4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是农户对各种内外因素的响应以及这些因素引起的农户行为变化产生的影响,许多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问题的研究也涵盖于该问题之中。

4.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被认为是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种粮收益的提高会提高农户种粮收入,激励农户进行更多的粮食生产,并保护用于生产的耕地。粮食价格水平是受到较多学者讨论的因素。如王竹芹等对2003-2009年26个省面板数据的研究则认为,粮价提高对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罗峦认为,即使在粮食商品化率比较低的时期,预期粮食价格也是刺激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Rosegrant等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粮食作物的动态供给反应函数,利用1969-1990年的国家数据,分别对总产出模型、播种面积模型和单位产出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印度尼西亚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粮食价格对农户无法产生有效激励。陈飞等基于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价格因素对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发现预期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并显著。张淑萍在河南省的调查发现,7成农户认为粮食价格不合理,8成农户认为种地不划算,表明当前粮食价格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足以对农户产生有效激励。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廖洪乐等、丁忠义等。农业收入比例的影响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谢蓉等通过对上海市郊本地与外来农户间的对比发现,农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外来农户,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肖建英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表明,农业收入比例与农户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意愿为正向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赵华甫等研究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户,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更加以地块细碎化,当地农户农业收入比重很低,农户大多兼业,因此缺乏耕地保护意愿。陈美球等通过对江西省952个农户的农户调查也发现,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收入过低。在当前阶段,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职业、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农户兼业化趋势加剧,除了粮食价格,农民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与耕地质量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非农就业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农民劳动力相对价格产生变化,农户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研究表明,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引起的农业劳动力机会上升的影响下,农户倾向于选择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劳动力要素边际收益更高的作物,种植结构也趋向于向这几种作物集中,一些质量较差的土地则被撂荒退出了生产。李德洗利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河南省4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小麦玉米的种植比重,但粮食亩均产量下降了。陈风波等发现,江汉平原地区农民的外出务工引起当地水稻种植制度由种植两季转为种植一季。钱文荣等还讨论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的影响。研究认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汇款收入同时产生了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正面因素与减少劳动力投入的负面因素,但总体上仍会引起水稻产量下降。李谷成等的研究也认为在农户外务工成员汇款的增加会降低在家务农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4.2农地产权制度因素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以来研究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是刺激农户行为进而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根本因素。如谭淑豪等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如土地的频繁调整会降低了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将导致农户减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代之以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石志恒等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也发现,更长的承包期限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则有正面影响。高明的农户调查中,三分之二的被访农户愿意对其承包土地作长期性投资,其余的农户不愿对承包地长期投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30年的承包期难以真正实现。马贤磊对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稳定性因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性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农户的风险厌恶倾向加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资的影响。张振环等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显示出产权制度稳定性对耕地单产和质量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4.3耕地质量因素

由于更高质量的耕地给农户带来更高的预期收益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与风险,因此研究者也将耕地质量本身作为刺激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石淑芹等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北地区的研究表明,因为中高产田的预期收益较高、由于灾害发生严重减产的风险较低,农户投入意愿较高。张衍毓等根据对陕西省横山县的'调查提出,农户对不同质量的土地有着不同的行为响应,因为对于较高质量土地有着更高的收益预期,因此对质量相对较高的土地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有机肥、化肥以及劳动,这使得不同质量土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孔祥斌等对北京市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的研究表明,不同农户、不同地块利用投入的差异逐年增强,地块间肥力的空间差异性也显著提高。

4.4补贴政策因素

为实现粮食增收、耕地质量提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持续提高,许多学者认同通过补贴以及农业投资等方式引导农户。国外学者如Hellin和Schrader分析了瑞典农户秸秆还田的激励因素,提出了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补贴来促进秸秆还田、减少直接焚烧的设想。国内的刘明月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河南省宝丰县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显示,政策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户焚烧秸秆的处罚对农户是否采取秸秆还田有显著影响。高明认为提高种粮补贴额度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粮食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实效,如陈春生认为以政府为主体主导的粮食补贴与提高粮价本质上是短期性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重点还是在市场化改革之中培育出一个经营能力强、抗风险水平高的“主力农户”群体。张秀林等也不认同把提高收购价格作为促进生产的主要方式,而主张通过引入新技术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自身竞争力。

5总结

保障粮食生产与改良耕地质量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两大问题,在我国以小农户为主,农户是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因素。相关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学者们研究了不同类别的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也探讨了农户响应不同内外因素产生的间接影响。当前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深化和拓展。第一,学者们对耕地利用质量本质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在对其评价时所选取的指标各有不同,远不如对耕地自然质量标准的认同度之高,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明晰耕地利用质量的概念;第二,多数学者在分析农户决策时将农户视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追求的理性人,但正如农户行为理论指出的,我国小农的行为处在“过渡状态”,其决策并非完全依据经济理性。因此,研究者可以尝试探索基于有限理性的农户行为影响。;第三,农户行为、耕地质量、粮食生产三者之间的影响相互交叉,而学者的研究往往仅针对其中两者,所以,对三者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1)河西走廊地处内陆,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光照充足.同时祁连山有大量的冰雪融水,为农业带来丰富的水源. (2)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玉米有机质的合成. (3)观点一:会加剧环境恶化.理由: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 观点二:会保护环境.理由:制种基地的建设,便于集约经营,避免过度开垦,粗放经营,杜绝水资源浪费和土地浪费现象,反而会保护环境. 故答案为: (1)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农业耕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玉米有机质的合成,颗粒饱满;高山冰雪融水稳定,水资源较充足,为基地提供稳定优质水源;气候干燥水分少,利于晾晒种子;位于冲积扇边缘,土壤肥沃.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稳定充足,不易出现旱涝灾害;气候干旱,病虫害少. (3)(观点与理由要一致) 观点一:会加剧环境恶化.理由: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 观点二:会保护环境.理由:制种基地的建设,便于集约经营,避免过度开垦,粗放经营,杜绝水资源浪费和土地浪费现象,反而会保护环境.

楼主你好,我不懂这个,下面是我搜集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影响制种玉米产量的几个因素分析 作者:新疆兴农网2007-8-3 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制种单位对一个品种的推广及经济效益,如何采取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制种单位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玉米制种产量的几个因素,以供制种单位参考。1自交系必须具备丰产性能一个自交系是否具备丰产性能与制种产量高低有直接影响,自交系(母本)株型决定田间留苗密度,自交系(父本)花粉量的大小,单株散粉时间的长短,有利于扩大行比,增加田间株数;一个组合父母本的亲合力好坏,决定了玉米粉粒的结实率;自交系的生育期长短,吐丝扬花期等抗逆性强弱,也决定了玉米籽粒的结实率。因此自交系本身是否具备丰产性能是制种玉米能否丰产的基础。2制种组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多年制种工作中,客户提供的制种组合不适应本地,在制种过程中造成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严重影响制种玉米的产量。因此,在大面积种植一个组合时,要选择适应性强、适合本地的组合进行制种。3制种玉米丰产离不开自然条件这一关键因素气候因素一个地区气候因素对制种玉米丰产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玉米扬花、授粉期(6月底至7月初)不出现高温或出现高温、连续阴雨等,有利于收获及籽粒自然脱水,增加籽粒干重及外观品质,为丰产创造条件。土壤因素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虽然不太严格,但也要选择肥力高,盐碱轻,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使制种玉米在后期高温气候下有一个良好的农田小气候,为制种玉米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4栽培措施到位是制种玉米丰产的有力手段常规化除播前要对制种田进行土壤封闭,消灭杂草统一进行田边地角药剂封锁,消灭病虫源,确保制种玉米后期正常生长。严把整地播种质量关根据不同土壤状况,合理安排早春耙耱保墒;在播前整地时,合理安排机械作业,避免整地过早或过晚造成整地质量差的情况;播种除对种子质量提出一定要求外,播种质量要求做到覆膜早播、播到头、播到边、连接行适中,不宽不窄,技术人员要对播深及粒数做到严格检查,确保一播全苗,出苗后要及时放苗,避免放苗不一致,造成大小苗现象。抓好中耕施肥质量关玉米制种田间中耕要抓“早”字,早耕早提温,利于苗期生长;中耕时根据玉米苗不同时期确定护苗带和中耕深度,制种田中耕次数不得少于3遍,开沟追肥时,严格按肥力和品种要求,合理施用N、P、K,并注重根外追肥,确保苗匀,苗壮。加强灌溉管理采取少量多次灌溉,改善农田小气候。六十六团制种单位大多耕地南北落差大,因此,采取细流灌溉,根据玉米灌水“头水晚、2水赶、3水4水紧相连”这一原则,在整个生育期,增加灌水次数,缩短灌水间隔,有利于花粉的生存,利于授粉和籽粒灌浆。适时去雄根据花期相遇情况,结合自身特性,合理确定抽雄时间,确保抽雄质量,避免抽雄难抽,带叶多影响制种玉米产量。及时砍除父本在花期结束后,要及时砍除父本,同时清除母本可的病株、空杆株,充分增加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减少养分消耗,又可清除病害。注重后期病虫防治抽雄结束后,也是病虫害最严重的时期,除了瘤黑粉外,虫害预防尤为重要,应注重于田间封锁或全田施药来消灭蚜虫及红蜘蛛防止虫害造成减产。适时收获在收获时间上,要确保籽粒完全成熟,由技术人员来确定收获时间;收获后,小果穗要晒到含水量20%以下,方可脱粒,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籽粒破碎,避免人为的减产。

玉米科学论文格式

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种溶液,是由玉米淀粉和水结合而成,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当你快速地用拳打向玉米淀粉液时,不但不会溅出来,还还你了一个力,就是反冲力!几个主持人提出了——做实验!1. 找一个密封袋,将玉米淀粉液灌入。2. 找一个生鸡蛋,将其放入灌有玉米淀粉液的密封袋中。3. 从二楼扔下。结果:鸡蛋丝毫未损,坠下的密封袋向上轻轻弹起。这个结果,让喜欢奇思妙想的主持人又有了新念头:在灌满玉米淀粉液的小水池中跳舞。50厘米深的小水池中的玉米淀粉液竟然让没卷裤脚的,在玉米淀粉水上疯狂舞蹈的主持人干净利落地回演播室!真的太奇怪了!难道非牛顿流体的浮力很大吗?要不然主持人的裤脚怎么会不湿呢?我把我的猜测同妈妈说了,她也不能确定。于是我上网,去寻找答案!

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研究论文 反映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论文篇幅要求在5-8个印刷页面左右。专题介绍 主要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文献综述性论文。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以上。学位论文简报 主要刊登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论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个印刷页面。中英文同时刊登。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经过鉴定或品种审定的新材料及品种。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国学者自主发明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内容字体:小四号、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表、公式()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玉米新品种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

犁地耙田、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是玉米传统的耕种方式。但是,如今在横县校椅镇青桐村,村民种玉米已经摆脱了这样的艰辛——在一种被村民称为“懒人种地”的栽培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只需用带铁锥的木棍在地里戳个洞,然后把玉米苗放进去即可。 这个技术叫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省工省力轻松种田 眼下的青桐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乡村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甜玉米的大卡车川流不息;田间地头,有人在砍运甜玉米秆,有人在移栽玉米苗。 村民覃启超,手拿一根木棍在田里忙碌。从远处看,他像是在玩耍。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种甜玉米。只见他握着一根一端装着铁锥子、直径约5厘米粗的木棍,往地里一插便会出现一个圆锥形的洞,片刻功夫,田里插出了一排排洞。然后,覃启超把育秧盘里的玉米苗移栽至洞里。 “我这叫做懒人种田法,不用犁地耙田,不用锄头挖坑,只要戳个洞就能种玉米。”覃启超笑着介绍说,现在青桐村人种甜玉米都学会了“偷懒”,不犁田不改行不整地,省工省力至少能管5年时间。 青桐村是横县甜玉米种植最早的村。当初,该村农民外出打工学种甜玉米,后来把种植技术引进村里,并带动全县种甜玉米。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每年达22万亩(复种),成为广西甜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校椅镇因每年种甜玉米8万亩(复种),被誉为“甜玉米之乡”。 青桐村农民书写了横县甜玉米种植传奇,还创造出了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近年来,该村农民尝试把过去种2造的甜玉米改种成3造,获得了成功。耕种频繁了,难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于是,有人干脆不犁不耕了,直接在地里移栽玉米苗,产量居然比“精耕细作”还要高。 “过去,我们种甜玉米总习惯于松土犁田,结果很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导致亩产量不高。现在,使用免耕栽培技术,种一亩地原来需要4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村民李海滨兴奋地告诉记者。 保湿保肥节本增效 青桐村农民创造的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引起了农业专家的兴趣。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该技术在前造玉米收获后,不用耕整土地,就直接进行再次播种,具有保湿保肥节本增效等特点。 青桐村农业技术人员张彦扬告诉记者,甜玉米免耕栽培只要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一年能种植4造——青桐村已经有农民做到这一点。采用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甜玉米每造平均亩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而且种出的甜玉米质量优、外观好,其中反季节甜玉米收购价格还能高不少。 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让农民减少了成本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在青桐村一户农民种70亩至100亩甜玉米是件很平常的事。近年来,该村许多农民外出租地种甜玉米,其中单造种甜玉米最多的达400多亩。 “以我家种的80亩甜玉米来看,使用免耕栽培技术每造亩产量能增加150公斤至250公斤。”青桐村委党支部书记覃思玉深有体会地介绍说,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实现保护性耕作、节能增收的新技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好办法。 免耕技术避免了“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恶性循环。覃思玉介绍说,以往反复翻耕,土壤结构松散,一下雨地表肥料极易被冲走,造成土地土质越来越贫瘠。他还算了一笔账:传统耕种至少要比免耕栽培多施肥一次,需要多投入肥料费120元/亩。另外,传统种植还需要多花人工费150元/亩。

这么懒的人都有的?自己写吧

玉米基本知识及合约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在这项持续1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含有7种“抗衰剂” 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基本知识 一、玉米的常识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Zea mays L.(又称玉蜀黍)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着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有苞米、棒子、玉茭、苞谷珍珠米等俗称,起源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18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玉米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尽管还有大麦、燕麦、高粱等饲料作物,但其产量与玉米相比,实在是冰山之一角。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80%,其余20%为豆粕或鱼粉等高蛋白添加物。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从北纬58°到南纬42°,从低于海平面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到3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都能栽种。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85%。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500种以上。玉米的种子包括果皮、种皮、胚和胚乳,但果皮和种皮紧密连结,不易分开。胚乳分糊粉层和淀粉层。籽粒因品种不同有黄、白、紫红、条斑等色,最外一层果皮通常是透明无色的,只有少数品种是紫红或条斑色。胚位于籽粒基部一侧,占籽粒总重的10-15%,胚乳占80-85%,果皮和种皮占6-8%。籽粒形状、大小和透明度等随品种类型而不同,如马齿型品种粒大,扁平近长方形;硬粒型品种粒小,近于圆形,透明度好。玉米是喜温短日照作物。从种子萌动发芽到新种子成熟,全生育期需90-150天。一般晚熟品种,因播种期早,生长前期温度偏低,生育期偏长;反之则短。中国的早熟品种生育期90-100天,多春播。光照长短和光谱成分,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全生育期可分为苗期(播种至拔节)、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3个生育时期。从发芽开始,经出苗,生根,茎叶形成等过程。中国北部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的春玉米,需12-15天出苗,约有6月上中旬拔节。夏播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播种,一般5-6天后出苗,至7月上中旬拔节。生长特点是以根系生长为主,根的生长量比地上部茎叶大。根的干物重增长量比茎叶的干物重多倍。苗期茎和叶相比,叶的生长比茎快。春播玉米抽穗期在7月中下旬,夏播玉米在8月中下旬,依品种、地区、播种期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这时期的生育特点是既有根、茎、叶的旺盛生长,又有内部雌、雄穗的快速分化,是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同时旺长时期。二、玉米的用途 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直接用作食粮的只占三分之一,大部分用于其他方面。1.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 40%。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1)特制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脂肪氧化作用产生不良味道。经加工而成的特制玉米粉,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质,粒度较细。适于与小麦面粉掺和作各种面食。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添加制成的食品营养价值高,是儿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来兴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的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种快餐食品,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制作其他食品,还可采用不同佐料制成各种风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汤冲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加工产品包括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三种。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质含量与稻米接近而低于大麦、淀粉含量与稻米接近而高于大麦,故为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2.饲用 世界上大约65%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1)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2)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3)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3.工业加工 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穗轴可生产糠醛。 另外,玉米秸秆和穗轴可以培养生产食用菌,苞叶可编织提篮、地毯、坐毯等手工艺品,行销国内外。 (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3)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 50%,玉米在下一世纪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4)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三、玉米的生产分布(一)、世界玉米生产分布情况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表1 世界各主要玉米生产国产量 单位:百万吨世界 美国 中国 巴西 欧盟 墨西哥 120 43 东南亚 阿根廷 加拿大 埃及 南非 其它 资料来源:04年USDA9月报告。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很快。这主要得益于杂交种的采用、品种更新、生产条件改善与栽培技术的提高。美国的Hallauer等研究指出,美国玉米增产总值的60%源于遗传改进即品种更新,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玉米杂交种秸秆质量的改善及紧凑型品种的出现,使密植栽培成为可能,也使得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化肥投入的增加、水利设施的兴建等,都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原因。(二) 、我国玉米生产分布情况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总产约占3%。*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玉米新品种的研制推广有什么重要意义——滦县裴振东20110515玉米新品种的研制推广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加快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近年来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业成为农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深受社会瞩目,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在新品种的研制和推广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保障良种推广工作的快速、健康与稳定发展。二、 满足农业生产对新品种的需求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竞争力,增加了企业利润空间,从而达到了农民和企业双赢。三、 满足不同生态区对新品种的需求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植区域覆盖我国大部分农业区。随着玉米品种改良和新栽培技术的应用,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在玉米产量提高过程中,玉米种植带也相应加宽加长,满足不同生态区对新品种的需求是玉米新品种的研制推广中一个新课题。四、 满足高产栽培方式对新品种的需求随着生产上种植密度的增加,耕层根系密度与群体产量同步增大,各类品种均在最高根系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品种的耐密性是主要限制因素,培育株型紧凑、耐密性强、大穗玉米良种,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是玉米进一步高产的主攻方向。我国夏玉米高产田的培创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采用以增加密度为保障的“群体结构性挖潜”和以提高整齐度为保障的“个体功能性挖潜”途径。五、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旱涝、倒伏、病虫等各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同时也给种子科研推广和种子生产销售企业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是玉米新品种的研制推广中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玉米种植意愿分析硕士论文格式
  • 玉米种植论文参考文献
  • 新疆玉米制种产业研究分析论文
  • 玉米科学论文格式
  • 玉米新品种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