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是在郑州市金水区,具体地址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该校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发展为特色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60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16个院(部)。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00余人,留学生164人。
学校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4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43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党委被河南省委授予2016年“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团支部荣获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36人,专任教师1175人。硕士生导师584人,博士生导师80人。有国医大师3人,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中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享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名医”1人,“中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3人;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名中医3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 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2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9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119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中医骨伤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等32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挖掘仲景学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校先后完成了《伤寒论》教学片及电影《张仲景》的拍摄,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仲景方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编撰完成了600万字、5卷12册的《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仲景学术研究论文目录数据库;举办了仲景科技文化节、百家论坛、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等,彰显了学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办学特色。
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5300余张。年门诊量达510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3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55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一附院获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仲景医院。二附院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区医院”。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5个,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1个, 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1个,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60个。学校有实验动物中心,电镜中心公共科研平台2个及医学类、药学类共享平台2个。以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在仲景方药研究与开发、中医药治疗免疫和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合作。加强了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中医方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药材标准化、现代化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校以来我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6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4项;荣获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首批虚拟教学实验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8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1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9项;主编学术专著(译著)共2466部。发表学术论文44286篇,被SCI、EI、ISTP等收录1896篇;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513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150项,省部级项目346项,厅局级项目1017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万元。
学校主办有《中医学报》和《河南中医》两种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均为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医学报》还跻身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编辑部,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类一级期刊、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图书馆各类图书162万册,中外文期刊3383种,中外文数据库113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医药国际教育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马来西亚仲景学院招生、意大利锡耶那大学的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建设项目获得立项,并顺利通过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绩效评价验收,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展运动康复本科专业教育合作项目开始招生。服务国家外交的援外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在国际合作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医药医疗外派二十余名骨干医生、教师远赴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进行援非医疗工作,涌现出多名“和谐医疗先进个人”,为河南省赢得了良好声誉。着力推进了中医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联系协调省外事服务中心在我校设立“河南省外事侨务服务中心龙子湖办事大厅”,极大便利了我校师生办理出国手续;同时我校也积极探索将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引进来,高效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与优势。来华留学生来源渠道和人数逐年递增,层次不断提高。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成功获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国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争取个人和企业捐赠提供了便利条件,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注册河南省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为学校十万余名校友搭建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平台。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卢氏县人民政府、洛宁县人民政府、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红日集团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等签署合作协议,在卢氏、济源、西峡等地建有14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承担全省30多个、7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被授予“河南省第四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文明单位。
历经60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校训和“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精神气概,百折不挠、坚韧图成的精神品格,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为核心表现的大学精神,孕育并形成了“立德铸魂,德术兼备”育人理念,“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教师中涌现出了以 国医大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中国好医生”徐立然、“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年9月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6月,成功获批“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师生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学”等诸多殊荣,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批“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2018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微信十强”单位。
目前,在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正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求,突出中医、中原、仲景特色,以调结构为保障,以抓内涵促发展,以突出特色为优势,以求突破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医药学术期刊管理,提高中医药学术交流质量,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制订本条例。第二条中医药学术期刊系指全国性或省、市、自治区中医药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办,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获出版部门期刊登记证,并公开发行的定期学术刊物。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任务第三条中医药学术期刊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突出中医特色,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为振兴中医、繁荣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做出贡献。第四条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科研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交流学术经验,传递国内外学术信息,促进中医药科学的发展。第三章工作机构和人员第五条中医药学术期刊应建立杂志社或编辑部,杂志社或编辑部一般为处级建制。月刊可编制12-15人;双月刊6-10人;季刊4-6人。杂志社或编辑部应设主编和副主编。第六条杂志社或编辑部的职责范围:制定期刊编辑出版计划,征集稿件,审查稿件,及时完成编辑任务,保证期刊按期出版。第七条加强编辑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办好期刊的关键。编辑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或相当于大学的文化、专业程度,热爱编辑工作,既要懂得中医知识,熟悉编辑业务,又要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一定的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第四章编辑委员会第四章编辑委员会第八条编委会由热心于期刊编辑发行工作的中医药专家和其他有关专家、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和编委若干名。第九条编委会是期刊的学术领导机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确定期刊的方向和基本任务;审定编辑大纲和编辑计划;对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和提供学术咨询;对重要的稿件进行审查把关。第十条编委会成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4年。换届时,应按新老交替原则,补充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第五章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第五章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第十一条编辑工作是整个期刊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期刊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保证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第十二条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编辑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经有关机关批准,确定保密负责人,定期检查保密工作。第十三条负责编务、编稿、审稿、校对、发行等各个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人员,既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又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保证期刊按期出版发行,并不断提高质量。第六章经费和经营管理第十四条中医药期刊的经费应列入各级科协与卫生事业计划,实行定额拨款。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期刊其经费可采取差额补贴的形式加以解决。第十五条中医药期刊是传播中医药科技知识的一种智力投资性社会公益和科学文化事业。因此在经营管理上应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重视经济效益的原则。要把科学管理同有效的经营手段结合起来,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以提高社会效益和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各中医药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可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期刊工作细则。c27423--010203xxj
《中华中医药杂志》[1](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专题讲座、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述要、研究报告、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等栏目。《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四等奖。2000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2001年获国家双奖期刊奖。在2001年中国期刊展中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特别展示。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读者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1.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20个汉字以内;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作者:作者最多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法(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文后请附作者简介。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摘要及关键词:论著、临证经验及研究类文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et al”,英文需隔行打字,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关键词: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4.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逻,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华中医药杂志国内刊号 11-5334/R语言 中文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总部地址 北京市创刊时间 1986年出版周期 月刊类别 医学期刊国际刊号 1673-1727邮发代号 18-90定价 元/期;元/年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外文名称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收起
求是杂志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求是理论网编辑部、政治编辑部、经济编辑部、文化编辑部、科教编辑部、国际编辑部、评论部、红旗文稿编辑部、发行出版部、人事部、机关党委、纪委;下设红旗出版社、红旗画刊社、小康杂志社、事业服务中心。
《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之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
扩展资料:
一、杂志内容
《求是》杂志集中宣传共产主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求是》杂志的作者是中国共产党各层级的领导人或干部,也包括中国解放军军队的各阶层等。
二、杂志由来
《求是》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杂志《红旗》,半月刊,1958年6月1日于北京创刊,1988年6月停刊,7月1日正式创刊,易名为《求是》杂志。《求是》的刊名是由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题写。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旗》是官方的重要宣传阵地,被称为两报一刊之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其他新闻媒体主管都被打倒,《人民日报》和《红旗》由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为首工作组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求是杂志社
这两本不是同一刊物,《求是》目前还正常运营,《旗帜》杂志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管、旗帜杂志社主办的机关党建月刊,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刊。1993年10月,《紫光阁》杂志创刊,2019年1月,《旗帜》杂志在原《紫光阁》杂志的基础上创刊。
书名号的用法比较简单,但是在“某某编辑部”、 “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中书报栏目名用不用书名号,笔者翻查了手边的50种书刊,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使用规范,让人难以把握。 翻查的50 种刊物中,有30种书刊的编辑出版单位署名是“杂志名+编辑部”,其中23 种报刊名上加用了书名号,如《人民文学》编辑部、《读书》编辑部、《语文月刊》编辑部、《语文建设》编辑部、《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等;没有使用书名号的7 种刊物是:中国妇女杂志编辑部、人民教育编辑部、语文世界编辑部、小说月报编辑部、名人传记编辑部、求是杂志编委会、中学数学月刊编辑部等。 再看署名为“某某杂志社”的情况,50种刊物中有34种刊物的编辑出版单位署名是“杂志名+杂志社”,其中有15种加用了书名号,如《语文月刊》杂志社、《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社、《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秘书工作》杂志社、《知音》杂志社等;没有使用书名号的19种刊物包括“半月谈杂志社”、“求是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读写月报杂志社”、“中国语文杂志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华儿女杂志社”、“人民文学杂志社”、“家庭杂志社”等。 有的报刊在使用时甚至前后矛盾,《人民日报》在为其属下的《新闻战线》作广告时,“人民日报社”没加书名号,但用到“《新闻战线》杂志社”时却加了书名号;《法制日报》在为其属下的《金剑》杂志作宣传时也是“法制日报社”与“《金剑》杂志社”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 在“某某栏目”中书名号的使用就更加混乱。同一张《中国教育报》上,“凡‘教师书房’所刊图书均可在此购得”,栏目名“教师书房”用的是引号;“《文化视野》好稿一季度获奖作品”中,栏目名“文化视野”用的又是书名号。同样都是语文刊物,《语文月刊》在介绍自己的栏目时,栏目名上用的是引号而不是书名号;《学语文》在推介自己的刊物时,栏目名上用的又是书名号而不是引号。彼此矛盾,不知正确的用法是哪种。 不管是用书名号的刊物,还是没用书名号的刊物,都有影响广泛的国家级期刊、语文专业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到底用不用书名号,哪种用法才规范,确实叫人无所适从。 “某某编辑部”、“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不管用不用书名号,在表意上都不会出现误解,但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较高,若没有一个统一的用法,势必影响到语言文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这一用法进行规范。 《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但实际使用中,书名号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电影名、电视剧名就常常用书名号,例如: (l)有一次和宿舍的女生去看《罗马假日》……(《南方周末》2004年4月7日22版) (2)梁从诫直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对历史事实和文化精神的双重歪曲。(《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10日第5版标题) 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以用书名号,因为它们也是书名篇名,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和全称是等价的。书名号的作用是区分书名与非书名,以避免产生误解。有人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这样一来,引号的负担就太重了。从当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出版物对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是加书名号的。例如: (1)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筒称《用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第15页) (2)《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新增收了不少词目……当然,《现汉》的这些情况在修订本中大有改观。(《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第105页) (3)娃娃今天要不要读《四书》《五经》(〈〈家庭教育〉〉2004年第三期) 此外,电视的栏目有时也用书名号,例如: (1) 经济频道在已形成品牌效应的《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生活》等一大批名牌栏目,推出众多各具特色的栏目。(〈〈人民日报〉〉) (2) 晚间龙头栏目《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与新开的早间栏目《第一时间》、午间栏目《全球资讯榜》共同构筑经济频道的主线;服务版块包含《生活》、《前沿》、《健康之路》、《为您服务》,为观众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人民日报〉〉) 这种用法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此外,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的作品名称也可以用书名号标示。书名号的作用已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随意扩大书名号的使用范围如将书名号用于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
1951年11月,作为学生骨干选送到山东大学政治系学习;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2月,到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任教;1955年9月,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9年11月,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1961年7月回国,到《红旗》杂志社任编辑;1963年6月,回江苏师范学院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2年8月解除关押;1978年后,任江苏师范学院政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文科副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等;1981年1月,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助理、专职编委;1988年7月,任《求是》杂志社编委、副总编辑;1991年4月,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11月,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2004年3月退休。
1、重新加载中国中药杂志界面。2、拨打中国中药杂志热线电话索要新的站点网址以及更新信息。以上为中国中药杂志长时间无信息更新的解决办法。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发票信息填写包括发票抬头、税务登记号、单位地址、电话等。如果你不清楚应该怎么填,可以拨打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的联系电话,由工作人员指导你正确填写。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中华中医药杂志》[1](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专题讲座、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述要、研究报告、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等栏目。《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四等奖。2000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2001年获国家双奖期刊奖。在2001年中国期刊展中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特别展示。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读者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1.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20个汉字以内;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作者:作者最多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法(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文后请附作者简介。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摘要及关键词:论著、临证经验及研究类文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et al”,英文需隔行打字,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关键词: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4.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逻,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编辑部地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邮政编码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 56号江西中医药编辑部,邮政编码 3300060791-7119831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华中医药杂志国内刊号 11-5334/R语言 中文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总部地址 北京市创刊时间 1986年出版周期 月刊类别 医学期刊国际刊号 1673-1727邮发代号 18-90定价 元/期;元/年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外文名称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收起
1、规划设计与咨询从事商品流通业发展规划、物流发展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以及各类商业专项规划与设计工作。2、农村市场服务负责我国农村流通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研究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3、零售业评估负责我国农村流通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研究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4、 购物中心发展研究研究我国购物中心发展趋势,为购物中心的建设、招商和运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5、商业地产咨询提供商业地产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运营管理、资源配置、融投资分析、风险规避对策、商业设计和网点布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6、 国际培训交流组织国际间专家学者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国际会议、展览和各种商业项目洽谈活动。三、成果介绍(一)规划设计研究成果从事商品流通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以及各类商业专项规划与设计工作,共计各类规划上百个,代表成果:1 南宁市商业网点规划 2 太原市商业网点规划 3 东莞市商业网点规划4 佛山市商业网点规划 5 安阳市商业网点规划 6 威海市商业网点规划7 蚌埠市商业网点规划 8 晋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9 赤峰市商业网点规划10 邯郸市商业网点规划 11 乌海市商业网点规划 12 广安市商业网点规划13 德阳市商业网点规划 14 忻州市商业网点规划 15 长治市商业网点规划16 临汾市商业网点规划 17 三亚市商业网点规划 18 大连市商业网点规划19 曲靖市商业网点规划 20 吕梁市商业网点规划 21 九江市商业网点规划22 延吉市商业网点规划 23 遂宁市商业网点规划 24 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25 达州市商业网点规划 26 萍乡市商业网点规划 27 菏泽市商业网点规划28 乌兰察布商业网点规划 29 咸阳市商业网点规划 30 河北武安商业网点规划31 浙江淳安商业网点规划 32 河北涉县商业网点规划 33 吉林白山商业网点规划34 山西晋中商业网点规划 35 山东莱芜商业网点规划 36 安徽芜湖商业网点规划37 芜湖市专业市场规划 38 重庆市高新区商业网点规划 39 蚌埠市淮上区物流园区规划(二)承担研究工作的项目及课题: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流通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2.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屠宰企业台帐规范管理软件开发及行业监管平台建设》(三)参与研究的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完善提高全国“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网”》(四)承担的信息化建设项目:1. 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2. 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3. 商务部“全国典当行业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4. 商务部“汽车贸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5. 商务部“全国拍卖行业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6. 商务部“中国零售业分等定级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7. 商务部“外商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营维护;8. 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企业登记网”建设等。(五)承担的全国或地方性培训:1. 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培训(威海,杭州);2. 湖北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培训(武汉);3. 内蒙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培训(通辽);4. 全国“双百市场工程信息服务系统”培训(广州);5. 全国“汽车贸易管理信息系统”品牌车管理部分培训(南京,长春,成都);6. 全国“汽车贸易管理信息系统”二手车管理部分培训(兰州,海口);7. 全国“典当行业管理系统”培训(北京);8. 北京市“典当行业管理系统”(北京)(六)在视觉识别设计领域的作品:1. 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识;2.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LOGO;3、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LOGO;四、专家团队1、宋则,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工农业产品库存滞销近期对策研究》、《中国“入世”过渡期的消费政策研究》 以及《“十五”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等。2、荆林波,男,经济学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电子商务研究室主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成本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成果:《中国商品期货交割》,《解读电子商务》,《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者股票期权》,《中国大并购》,《中国商业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金融理论前 沿问题研究》,《中国期货理论问题研究》等。3、黄国雄,男,经济学博导,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成果:《零售十论》、《流通新论》《中国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现代流通概论》等。4、于淑华,女,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学毕业,研究员。近年主要研究成果:1.中国连锁 经营现状问题与对策。2.中国与东南亚经济贸易发展研究。3.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4.零售业态变革等趋势研究。5.物流配送专题研究。6.国际上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机制。7.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趋势研究。8.中小城市流通发展趋势研究。5、陈及, 男,北京工商大学商研所教授、所长、大学,商务部改革司“大型企业集团评审与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建议方案提议人,世纪华夏商业地产总监、西单商场、翠微大厦经营顾问等,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调研、流通体制改革、企业经营营理咨询、商业地产规划、商业布局。6、荀培路,男,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理事长。长期在中央商业主管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内贸部司局长,参与制订了一些全国性的重要商业政策。2001年调任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从事商业网点规划设计和餐饮业结构与规模设计研究。2003年,牵头组建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以推动商业与地产的战略合作,并出任联盟首任理事长,是我国商业地产行业主要推动者之一。7、孙雄,男,现为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全国商业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2003年1月,《南方都市报》评选出的2002华南零售英雄中,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因其对行业的推动力和卓越贡献,被评为“2002行业特别贡献奖”8、王钧耀,男, 杭州市贸易局市场运行处处长,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9、琚春华,男,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科技处处长。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全国商业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省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省重点科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社重点基金课题等12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2次;共发表学术论文(著作)五十多篇(部),10多篇被EI、ISTP收录。获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包玉刚留学基金、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从事智能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研究,在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影响。10、季宇彬,男。 医学博士,博士后,中药学专业博士导师,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药物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站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黑龙江省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博士研究会理事,国家药品评审专家,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二审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药品评审专家,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药物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草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编委会委员, 《中国中药杂志》 编委会委员,《中国药学杂志》编委会委员。11、陈文,男,高级经济师,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主任.美国罗斯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商务部市场监测工作先进个人。12、朱桦,男, 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五、最新动态1. 四川省商务厅致规划院感谢信2. 都江堰双重项目一致通过评审3. 《德阳市旌阳区商业网点规划》圆满通过评审4. 《“放心菜”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完成编制5. 网络助推三农 “有菜网”即将上线6. 《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正式印发7. 规划院编制《四川省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正式试行8. 规划院签订《曲靖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规划》9. 全国典当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第三季度数据统计10. 《霍林郭勒市商业网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1. 规划院与青海省签订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12. 全国典当行业会计制度和信息报送(昆明片区)培训会成功召开13. 全国典当行业会计制度和信息报送(南昌片区)培训会成功召开14. 全国典当行业会计制度和信息报送(大连片区)培训会成功召开15. 全国典当行业会计制度和信息报送(陕西片区)培训会成功召开
HNO HERZ IRBM B-ENT CUTIS PFLEGECHIRURGIN VIVOIN VIVOJBR-BTR NOTARZT给你一些四区的IF<1的医学SCI期刊,你自己琢磨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医药学术期刊管理,提高中医药学术交流质量,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制订本条例。第二条中医药学术期刊系指全国性或省、市、自治区中医药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办,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获出版部门期刊登记证,并公开发行的定期学术刊物。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任务第三条中医药学术期刊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突出中医特色,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为振兴中医、繁荣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做出贡献。第四条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科研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交流学术经验,传递国内外学术信息,促进中医药科学的发展。第三章工作机构和人员第五条中医药学术期刊应建立杂志社或编辑部,杂志社或编辑部一般为处级建制。月刊可编制12-15人;双月刊6-10人;季刊4-6人。杂志社或编辑部应设主编和副主编。第六条杂志社或编辑部的职责范围:制定期刊编辑出版计划,征集稿件,审查稿件,及时完成编辑任务,保证期刊按期出版。第七条加强编辑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办好期刊的关键。编辑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或相当于大学的文化、专业程度,热爱编辑工作,既要懂得中医知识,熟悉编辑业务,又要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一定的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第四章编辑委员会第四章编辑委员会第八条编委会由热心于期刊编辑发行工作的中医药专家和其他有关专家、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和编委若干名。第九条编委会是期刊的学术领导机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确定期刊的方向和基本任务;审定编辑大纲和编辑计划;对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和提供学术咨询;对重要的稿件进行审查把关。第十条编委会成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4年。换届时,应按新老交替原则,补充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第五章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第五章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第十一条编辑工作是整个期刊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期刊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保证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第十二条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编辑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经有关机关批准,确定保密负责人,定期检查保密工作。第十三条负责编务、编稿、审稿、校对、发行等各个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人员,既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又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保证期刊按期出版发行,并不断提高质量。第六章经费和经营管理第十四条中医药期刊的经费应列入各级科协与卫生事业计划,实行定额拨款。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期刊其经费可采取差额补贴的形式加以解决。第十五条中医药期刊是传播中医药科技知识的一种智力投资性社会公益和科学文化事业。因此在经营管理上应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重视经济效益的原则。要把科学管理同有效的经营手段结合起来,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以提高社会效益和取得必要的经济效益。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各中医药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可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期刊工作细则。c27423--010203xxj
有《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经济》、《中国中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等。
1、《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根据2018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十八届编委会拥有顾问17名、编委179名、外籍编委14名、特邀编委3名及通讯编委71名。
根据2018年4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医学杂志》总被下载923465次、总被引109872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根据2018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医学杂志》载文量为18099,被引量为137385,下载量为1326756。
2015年期刊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434名,在医药卫生总论(122种)中排名第11名;2015年期刊影响因子为。
2、《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综合反映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业务进展与动态,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各级各类卫生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方法。
据2018年5月《中国公共卫生》官网显示,《中国公共卫生》编委会共有编委94人,常务编委15人。据2018年5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公共卫生》总被下载2472531次、总被引132476次;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5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公共卫生》被引量为95363、下载量为337430;
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公共卫生》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499名,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28种)中排第17名。
3、《中国卫生经济》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于1982年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
据2019年3月《中国卫生经济》官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64人。
据2019年3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出版文献14737篇,总被下载1772865次、总被引7397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3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卫生经济》载文量为7019篇,被引量为46937次、下载量为51412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影响因子为。
4、《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7月。
据2019年4月《中国中药杂志》官网显示,《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拥有常务编委会委员29人,编委165人。
据2019年4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中药杂志》出版文献22199篇,总被下载6365080次、总被引300539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4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中药杂志》载文量为13679篇,被引量为161298次、下载量为39058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杂志》影响因子为。
5、《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创刊于1990年,是由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主管、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杂志。
截至2015年3月,《时珍国医国药》编辑委员会共有顾问23人、编委53人。
据2019年2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时珍国医国药》出版文献共28843篇、总被下载5039253次、总被引193956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2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时珍国医国药》载文量为18488篇,基金论文量为6579篇,被引量为105132、下载量为785652,2015年影响因子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公共卫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卫生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中药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珍国医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