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历史导学论文范文

历史导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历史导学论文范文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通过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五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

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 ____ ;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们回头看一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鲜卑族不见了?对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启示和感慨?

四、学习小节: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五、活动与探究

阅读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附: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学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二、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讲授新课:

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

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

2: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

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3、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

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四、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五、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六、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

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三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官渡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

二、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四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活动目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第一位皇帝,一生中做过很多事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小品、讨论的形式,进一步认识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面对迎面而来的千古一帝,你有什么看法?

一、找一找和议一议

首先,我们要把全班同学按你们各自的意愿分成政治家组和暴君组两大组,各大组再分成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小组,分头搜集材料。政治家组的同学,要想尽办法搜集有利于秦始皇的材料,以论证他是个杰出政治家;暴君组的同学则要寻找秦始皇的暴政材料,以论证秦始皇是暴君。

其次,我们要把找到的材料在组内互相交流,并把它们—一制成小卡片。方便我们在讨论课上使用。再推荐胆子大、口才好的三位同学作为组的讨论代表。

二、说一说

你准备好了吗?你想在同学们面前,施展你的口才吗?来吧,参与我们的讨论课,来。

(1)营造环境气氛:请书法好的同学在黑板写上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暴君,教室四周贴几张同学们亲手画的秦始皇漫画像,桌椅摆成两大组面对面坐的形式,讨论代表席摆上政治家暴君字样。

(2)讨论课:选举小主持人,由小主持人主持讨论。大家讨论时要互相尊重,每位代表有三分钟发言时间,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3)最后有请老师或同学为讨论课做归纳总结,为同学们指明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方法;指出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敢于创新,能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论点的同学。

三、写一写(课堂小结)

通过对秦始皇的讨论,你学到什么?你能正确认识自己吗?

请你拿起笔来,参照下表,把你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和理想等方面最感兴趣的话题,以我是……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向同学介绍自己,好吗?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范文五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佛教、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二、要点分析:

1、重点:佛教的传入、司马迁和《史记》

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交流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

教材分析: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是秦汉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宗教知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1、佛教的传入:

⑴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创立的。佛教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

⑵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识读插图《白马寺》:

学习方式:问题识图与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相关的图片、图画和视频资料;演出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了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是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事件。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佛寺。

第二、佛教宣传的基本思想:

讨论:佛教为什么能够进入思想相对封闭的中国?本质是什么?

借助具体事例,对佛教的思想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认识:佛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消极的人生观,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较有利,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因此,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极度的社会苦难,使广大

民众方面看不到解脱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对于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所以,佛教的本质是麻痹广大民众的精神鸦片。

⑶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作分层学习)

A级:知道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B级: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如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道教的兴起:

了解思想源泉主要是黄老学说和巫术,兴起于东汉时期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

二、司马迁和《史记》:

1、补偿教学:教师进行史书体例解说,帮助学生了解纪传体与编年体、通史与断代史的含义。

2、活动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司马迁的生平材料;查找教材及相关书籍中有关《史记》的材料。

3、讨论交流:

⑴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

⑵《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的在哪里?

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形成初步认识;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进行观点交流,形成共同认识:

4、观点认识:

⑴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⑵《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结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学生解说: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情况。说明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自己交流世界七大奇迹的资料。)

学习检测:

⒈选择: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点是

A.其宣传的内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

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⒉名言赏析: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他在中国历的地位怎样?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

⒊请你解说: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请作一日解说员,请你把自己设计的解说词写出。

附:板书设计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二、道教的出现: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

三、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四、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 故事 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 手抄报 、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总结 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

中华 文化 的勃兴(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 教育 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法、学法]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课文)

1、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书)

1)思想:

(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学说?

学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53页第二自然节)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C教育学生 学习态度 老实,要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 说明文 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

(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三、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是什么?

四、作业:课本57页填表题

附:板书设计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贡献: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温故知新

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3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 说说 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4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5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五篇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5篇精选合集大全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范文5篇

★ 初中七年级上册 《秦统一中国》教案精选范文5篇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 初中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优质范文5篇

★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合集大全5篇

★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集锦5篇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同步导学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范文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宗教、教育、书法、思想、音乐、文学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无一人可统一而论,又岂我一凡夫俗子可为之!凡事必有线索或言核心。 五千年来,经济最繁华时莫过于唐朝,军事鼎盛时当属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们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身边的历史历史论文范文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许多历史,或大或小,但都难以忘却。我身边的历史源于我的爷爷身上,我从他们那儿得知到的故事,丰富得使我惊讶不已。 从爸爸那儿知道,奶奶是地主的女儿,而奶奶却没因此获得更多良好的教育,她直到最近几年才会讲一些普通话。爷爷呢,据说当初自然灾害时,因为家庭负担不起而被选择抛弃,从小就成为了孤儿。还好上天的眷顾,爷爷被一家好心人收养,从而存活下来,不然就没有了我。 爷爷从小就刻苦能干,因为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所以爷爷每次干活时都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猛劲。别人砍一担柴,爷爷就砍两担,不到天黑不回家。收养的人也很重视爷爷,送他去上学、读书,于是,爷爷也懂得了许多知识。他长大后,他踏踏实实的性格,也被奶奶的父亲所看中,不久,爷爷和奶奶纠结为了夫妻,就有了以后的故事。也许是经过文革的影响,奶奶的父亲去世后并没有给奶奶和爷爷留下多少遗产,有的就是那屋后的一片土地。爷爷也不会什么技能,自然而然地下地成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贩卖谷物,维持生计。爷爷有七个孩子,自然生活也过得艰苦的多,但他不怕苦,硬是用自己那枯瘦的手,撑起了一片天。使我爸爸的他的姐姐弟弟,快乐地成长。 在我可以记事的时候,爷爷还可以下地干活,种西瓜、种土豆、种花生……样样在行。那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去爷爷家玩,捉青蛙、抓鱼、挖泥蚯……欢乐何多!犹记有一次,我在厨房玩,看到爷爷正在田中工作:他穿着两只长到膝盖的塑胶防水鞋,艰难地在淤泥中挪动着,肩上扛的则是挂着木桶的扁担,桶中装的是天然肥料。我张大了嘴巴看着爷爷边用接近“爬”的姿势移动着,边不停地挥播着肥料,小小的心灵不觉被震撼了——从没亲身了解到农民的苦累,这次算我得到了个机会。一个下午,我就坐在门槛上,看着爷爷东跑西现、汗流浃背。 我也长大了,爷爷也老了,再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照顾那如同儿女般的土地了,是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于是,渐渐地,屋后一半的土地卖给了工厂建房子,一半的土地给自家盖了新房,只剩下屋前的和屋旁的一小块土地,留给爷爷打发时间,怀念过去。爷爷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了。他常常就搬张椅子,坐在太阳下休息,眯着眼睛看看周围,甜蜜地享受着这一切。历史,陪伴着爷爷。 爷爷终于病了,不久去世,伴随着的当然是亲人们的嚎啕大哭。我肯定流泪了,而且两天两夜没缓过神来,但转念一想,却又破涕而笑:“爷爷是好人,应该去了更幸福的地方吧!”我仰望的星空,那里一定有爷爷在看着我们……事后,去整理爷爷留下的东西,大多是书籍,唯一还有个小本子,上面记录了爷爷成人后遇到的大小不一的事。“八月二十一号,我开始写这笔记,从此开始生活……”这是爷爷日记上唯一用楷书字体记录的事。 这就是我爷爷——一个中国活生生的农民。

kkkk,,,,.,,kjkgj

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偏见。 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屏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古今之论汉武帝者,惟清人吴裕垂特具卓识。其论略曰:“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遁,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于是用鸡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马于渥洼,取天马于大宛, 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宝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设教也。至于泛舟海上,其意有五,而求仙不与焉。盖舢舻千里,往来海岛,楼船戈船,教习水战,扬帆而北,慑屐朝鲜,一也。扬帆而南,威振闽越,二也。朝鲜降,则匈奴之左臂自断,三也。闽越平,则南越之东陲自定,四也。且西域既通,南收滇国,北报乌孙,扩地数千里,而东则限于巨壑,欲跨海外而有之,不求蓬莱,将焉取之辽东使方士求仙,一犹西使博望凿空之意耳。既肆其西封,又欲肆其东封,五也。惟方士不能得其要领如博望,故屡事尊宠,而不授以将相之权,又屡假不验以诛之。人谓武帝为方士所欺,而不知方士亦为武帝所欺也!”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能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 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元朔六年诏书又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这表明,直到晚年,他仍在求新求变。他始终认为,只要情况变了,政策也要变,“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斗争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才艺。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努尔哈赤、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汉武帝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其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咸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你可以写写周围古建筑的历史,也可以询问老人来对比不同时代生活的变化,无论是服饰、交通还是文化习俗,都可以写。 给你一篇范文,可以借鉴一下! 楼主你好 我不知道你是哪里人 不能帮你写你家乡题材的历史论文啦 我只能写下面的这个广东开平碉楼近来热播的《让子弹飞》带着观众们走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走进碉楼,发现碉楼,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们艰辛的创业史,同时以此为背景更好的了解中国的近代史。首先我们先简介碉楼的历史,开平碉楼最早可溯源至明朝中后期,因为当地人很早就有下南洋的历史传统。现在,开平碉楼所在的江门五邑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正是由于碉楼的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成为我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是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表现,也表现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开阔胸怀。让我们用心地去留意身边的历史,你将会发现历史离你并不是那么地遥远。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身边的历史,书写身边的历史吧!

高中历史导学研究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

为了帮助各大莘莘学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一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越来越频繁,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深受影响。借助于现代技术,不仅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学方法也得以改进,教学内容也大为丰富。因此,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便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学生说: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说:柏拉图;有的学生说: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2(02)。

[3]张荷。运用“友善用脑”理念,创设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设计[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二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模式的初探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人主要就应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的实践,谈一些浅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交互作用方式以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性的发展。” 1999年随着校园局域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我校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这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发现,不是让学生去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理论和新学说,而是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捕捉、加工、重组,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学生的学习超越了所给的信息,这一超越就是对历史知识归纳、分析,获得历史概念、探索历史规律,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对历史的价值性的判断和估计。教学重心由教师传授答案转移到学生寻求答案。我们探索的历史课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打造网络平台,展示自学成果;组织网上讨论,学会合作学习;设置网络检测,及时巩固提高;引导纵深研究,拓展创新思维。“五个环节”的网络教学新模式。第一个环节: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设计制作好网络教学主页,是上好网络课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它不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立体、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教学密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供了准确、生动、有针对性的指导。历史组充分利用“科利华”历史教学备课系统和东北师大、泰达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大胆尝试了网络教学软件的设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历史网络教学软件有《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等多个教学网页,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网络检测《百题训练》两套,使其初具规模,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制作历史教学网页的框架模式。我们已经做成的历史网络教学软件,大多具备如下特点:第一,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设计软件时,首先考虑了可自学原则,如在每一章节的“学习指导”中提供翔实的材料,以使学生了解本节要达到的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了解本节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内容的详实性与层次性。以教材涉及到的内容为中心,并选取相关信息适当加以延伸,按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网络教学环节,编制成相应的教学专栏。如“阅读材料”以教材为主,分大字和小字部分。大字为课本的必读部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错误,配以小字作针对性的补充、说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片图表”、“影视资料”等专栏使学生走入过去的时光,重温历史事件。“专家点评” 、“引申分析” 、“纵深研究”等专栏,集众多史学专家的智慧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分析、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融合,后来还充分利用校园宽带互联网的功能,有选择地连接,登陆相关网站,例如与“天津教研网”、“历史风云网”、“历史天地”、“历史星空”等相关主页的友情链接,使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第三,打造平台,展示自学成果。如“读书笔记”、“构建体系”“学生作品”等专栏,是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工具,梳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方法、建立起“有别于”教材体系的“新”知识系统和“创造”出“新”的历史知识。第四,交互、反馈的多样性。“质量检测”、“专题训练”等专栏,是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即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等级的思考题,进行网上自我检测。“专题讨论”、“网上交流”等专栏,是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争论问题,提供自由、和谐、民主的环境。由于教师设计制作的网络主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主页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调控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及时观察每一台学生机的屏幕信息或学生的操作情况。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通过学生机的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提出疑问或请求帮助。教师会及时知道每个环节教学信息输出的难易程度、数量和节奏,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对于少数不能完全接受的学生,应采取其它措施加以弥补。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到某个学生身边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思想和学习障碍,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活动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机来控制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的操作内容与操作权限。比如,布置自学思考题、解释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屏幕广播,让所有的学生机画面与教师机保持同步。在此环节中,由于与互联网的友情连接,个别学生有时会出现私自脱离网络主页环境,随意在其它系统中漫游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提醒,教育他们要按要求自觉完成学习内容。第二个环节:打造网络平台,展示自学成果。现在高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使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速度,而且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以及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方法。设计编程、制作主页也不再是个别计算机爱好者的“专利”,不少学生不仅对计算机和网络非常熟悉,而且将其作为课余学习、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样的条件下,多数学生愿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大胆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制作、展示自学成果。为此我们在网页制作中设计了“读书笔记”、“构建体系”、“学生作品展示”等专栏,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他们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工具,梳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方法、建立起“有别于”教材体系的“新”知识系统和“创造”出个性化的、“新”历史知识。通过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最好和计算机老师配合,历史老师利用历史课布置成果展示的内容,计算机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课指导制作的技术与方法。这样做既解决了历史课时间不足的问题,又为计算机可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演练内容,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在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时,最好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这样做既可以达到交流借鉴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个环节:组织网上讨论,学会合作学习。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教学环境中交流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适宜环境,也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历史网络软件时,特别注意将自主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开辟了“分组讨论”、“专题讨论”、“网上交流”等专栏,让大家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小组与小组间,正方和反方间的网上讨论、交流和辩论,使每个人(学生、教师)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相互激发学习的灵感,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由于是在网络教室集体进行,还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当时间不足,或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时,也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唇枪舌剑的辩论。这一环节中,教师具有群组编制功能和实施调控功能。教师最好课前把确立的讨论主题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查找资料,确定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并形成电子文稿。如上辛亥革命评价的网络教学活动课时,教师提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本节活动课的教学目的、课程安排和整体思路,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准备。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基本观点,在计算机课老师配合下,利用计算机课,将其主要观点打成电子文稿,使讨论交流有的放矢。上课时,先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网络主页,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网上讨论平台,自愿进入最感兴趣的窗口,对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和得到的启示三个部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在此环节中,一方面参与讨论,另一方面提示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行联系与比较,客观地加以分析。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又根据学生中“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明显缺点”、“失败是主要的,但也有一些功绩”以及“功过各半”等不同观点进行口头辩论,再次激起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火花,将讨论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在政治民主化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有时一节网络课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我们就采取分组讨论,小组归纳整理,然后大组进行交流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在有效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言的机会,使问题讨论充分,又可以使全班认知汇总,对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在这种“机机交互”的活动中,讨论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他们之间的讨论与观念的碰撞,是产生智慧火花极好契机。在这样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环境中,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协作学习,通过对他人观点的认同与辩驳获取知识与经验。由此可见,网络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四个环节:设置网络检测,及时巩固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作业或者课后的测验,才能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有个了解。而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进行反馈和调控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关键性措施。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信息反馈功能,网络教学软件中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适量的检测题,教师利用网络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对学生当堂知识吸收的情况有个定量、定性的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的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才华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了能让教师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当堂知识吸收的情况有个定量、定性的分析,我们尝试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设计网络检测、统计两部分:学生使用的是“检测”部分,教师使用的是“统计”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找出学生所表现的行为与行为目标的差距,并依据诊测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要强调统一进度,让学生自己把握,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提示,通过“疑难导析”窗口查找有关信息。对共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口头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突破难点。最近我们还针对高一历史期末会考复习,研制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网络自测“百题训练”,学生不仅可以选择任一题开始,还可以在交卷之前任意修改;当学生交卷之后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提交后不仅显示完成的时间,还能显示正确率和查找正确答案,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答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师机上随机进行观察“统计”。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随着学生的回答与修改,表格中对应的答案也在随之出现或改变,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当教师了解到全班的检测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见,反馈系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双向交互的纽带。第五个环节:引导纵深研究,拓展创新思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要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又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广泛的交流帮助和高效适时的处理等条件。在历史网络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布置相关的研究性课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登陆与历史课题研究相关的网站,搜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揭开历史的面纱,得到准确的结论,在于社会现实相结合,得出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例如:《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网络教学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织起来,确立研究的课题;通过网络去搜集研究的素材;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搜集到的信息;通过社会调查和他人交流,得到他人的帮助,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学生始终以自主的精神参与,以积极的姿态开展研究。有能力的学生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洋务运动”与“东局子的变迁”》、《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等相关网站,通过校园历史网站发布网页,学生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供他人评论、质疑,从而使问题解决得更为圆满;通过网络借鉴和交流,学生能从他人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和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题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技术的指导者。教师的责任将更大,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和社会,通过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升华和提高。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基本体现了“个性化”、“协作型”、“反馈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二个环节中“个性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差异问题,体现和发展了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在人机交互的活动中,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第三个环节中“协作型”教学模式,侧重解决较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如落实分析、综合、评价等学习目标,在机机交互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体验合作学习、思维碰撞后的快感。第四个环节“反馈式”教学模式,侧重解决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惑答疑。第五个环节“研讨型”教学模式则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扩展和发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开拓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四种网络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几乎是把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用高超的技巧将学生的才智与计算机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密切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学时间的无效消耗,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知识密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吸收知识的速度,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独立探索精神。总之,历史网络教学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沃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初步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综合、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比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终身效应,也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是我自己写的论文,现已经退休了,给你可能会有用。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

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能够有效使学生对所学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后,也会对历史调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我的历史阅读量,形成自我分析历史的观点。

3史料展示

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

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

为了帮助各大莘莘学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历史教学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一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越来越频繁,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深受影响。借助于现代技术,不仅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学方法也得以改进,教学内容也大为丰富。因此,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便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学生说: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说:柏拉图;有的学生说: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2(02)。

[3]张荷。运用“友善用脑”理念,创设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设计[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二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 索引序列
  • 历史导学论文范文
  • 身边的历史历史论文范文
  • 高中历史导学研究论文
  •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
  •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