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

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英文论文写作心得

对于一篇英文论文来说,要保证其完整度和优异的质量,以及考虑到导师所给出的如时间、参考资料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下文是总结的一些英语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前准备】

1、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够发一篇SCI文章?

2、适合发表在什么杂志?是选择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期刊?

3、为什么类型的投稿(Types of submission)?比如Articles(论著);Reviews(综述);Reports(报告);Letter to editor(来信)等。

4、该杂志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多少,每年发表多少文章?是否有过本土中国人在上面发表?(便于评价自己的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

6、有没有下载该杂志最新的投稿须知(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7、是否弄清楚了投稿须知各个条目的意思?

8、是否接收网上投稿(Submission on line)(一般有网上投稿的杂志更为方便)?

9、是否收版面费(Page charges)?如果论文被接收,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否支付该杂志的发表全部费用。

10、手头有多少相关内容的文献?(越多越好,这样写作的时候能借鉴他们的思路和语句,对分析讨论的开展也很有好处)

【写作环节】

1、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

2、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

3、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

4、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

5、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页眉标题(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50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标明全文字符数(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must be listed on the title page)。首页是否要求提供关键词(Key words),现在很多杂志在正式出版的时候是看不到关键词的,他多数目的是为了编辑好选择审稿专家。

6、摘要是否为有特殊格式(比如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否有字数限制(比如205个字以下)。

7、注意参考文献(References)一定要符合杂志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In press)文章或未公开的(Unpublished data)数据。

8、是否引用了较多著名杂志的文章为参考文献(大家看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文章,他们引用的文献多数也是来自10以上的杂志,也就是说你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就尽量不要引用低档杂志的文章,这是一条潜规则)。

9、引用了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有的杂志有明确要求要引几篇,有的没有要求,但是编辑在还是喜欢你多引他们杂志的文章)。

10、写完后最好先找一个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中国人修改第1次(这样能纠正明显写作错误和表达,又明白你的写作意思),然后再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学医的,这样能够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和表达习惯)。最终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revision of our manuscript. In future, I will send you my English manuscripts for proofreading! I will acknowledge your help in the footnote.)和在文章中致谢(We thank *** for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manuscript.)。

11、注意文章中不要有中文输入法情况下的标点符号(老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可能识别为乱码或者为非法程序)。

12、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空格是否恰当?

13、注意缩写的格式,时间表示的格式,希腊字母的格式。

14、该斜体的地方是否是斜体(in vitro,in vivo等)。

15、材料与方法中试剂后的厂家是否该杂志的要求(有的不但要标明公司名字和国家,还要城市名,货号)。

16、是否进行了伦理道德的申明。(如果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17、图表是否符合杂志的数目(Number)、大小(Size)和分辨率(Resolution)要求?有几副彩图(建议能设置为灰度的图就改成灰度的图,比如一些统计结果图。因为彩图收费(Color charges)是很贵的)。

18、图的格式类型是否有要求,一般只接收EPS或TIFF格式。图的模式是否有要求,比如过去一般要求是CMYK模式,现在很多杂志要求RGB模式。

19、图表是放在后面,还是插入在文章中。(看投稿须知要求)。

20、字数是否符合杂志要求(有的杂志对字数也有要求。比如最多8个版面。他一般会告诉你怎么推测自己的文章占几个版面,比如有的杂志大约是8000个字符数(characters)(包括空格)为一个版面)。

21、全文的字号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是12号字(12-point),双倍行距(Double space))。

22、是否进行了致谢(国外的文章一般都会致谢。一般要求写受什么基金资助,谁对文章改了,谁进行了技术帮助,谁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等;其中很多杂志基金资助一般写在Footnote中)。

1. 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

2. 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

3. 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 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

5. 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6. 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对所有的学生和博士后都会如此教导。我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柴继杰,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继杰当时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差。我对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报纸”。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2004年继杰已经能写出不错的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独立科研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随后相继在《自然》发表两篇、在其它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写作能力开始成熟。

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首先看什么学科,如果生物化学材料学科,只算一般;然后看什么层次,如果都是一区或top或esi高倍引,那无论什么学科都优秀了;第三看是否大团队长江杰青,挂名通讯或团队挂名冲更大帽子的情况下,一两百篇也不奇怪! 首先需要说明下,发表七十多篇文章是什么分布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挂名比较多,一种是通讯或者第一作者文章。 第一,如果是挂名文章比较多,不能说明老师学术能力强,但是关系处理上肯定比较好,或者卧有一定的权利,强权之下,不得不挂。整体说来要么参与工作较多,关系处理恰当,被人挂名或者是领导人物,下面的老师拉关系挂名的。 第二,如果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的身份发表七十多篇文章,这位老师绝对是学术有一定的造诣。以该老师是博士学历来讲,博士毕业就是30岁,相当于工作后每年10篇文章,数量确实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低质量文章,那就是属于灌水,科研界都不提倡,但是有很多老师迫于科研压力哥生活压力,以数量为主,但是也算是有实力的老师,毕竟灌水一年十篇也是相当不容易。假设是高质量文章,毫无疑问,该老师是学术上的大牛人物,一年产量10篇高水平文章,至少也是学术上的新星。 假设报考导师,仅从学术层面考虑,建议选择第二种导师,不论是灌水还是高水平期刊,都值得报考。 关键是他的创新是什么,与发表多少篇SCI论文没有关系。 你好,高校青年教师前来答题。 作为四十岁的老师,能够发表这样数量的文章,确实有一定功力。那么,如何通过文章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呢? 第一,文章数量。毋庸置疑,数量多比数量少好。文章数量成规模,思想才能成体系。文章数量是一个评价前提。 第二,文章质量。这里就涉及到影响因子等因素。文章的影响因子越高,证明质量越高。还有文章的引用数量。引用数量越高,证明文章越有影响力。 第三,文章的思想发展路径。看一个人的科研成果,可以看出他观点的变化、个人的成长。数量和质量是表象,思想发展路径是根源。 单独看数量,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影响因子还高,作者思想发展路径科学,简直完美。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剩下的可以结合上面的回答要点,逐条具体分析。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帮助到你。 不能以文章数量来算吧,应该看论文的质量。 得看这四十多岁老师做了多长时间科研吧?你快四十人考上博士,四十岁才进入高校开展自己科研,能有多少时间发这么多论文? 如果是自己执笔的,70多篇,那已经很多。如果是挂名的,就呵呵了!学术水平不在于文章数目多少,关键是质量,哪怕一片牛的都可以 不多。 我一年发30多篇。 现在不是看数量的时候,还要看文章质量。 如果都是重要期刊并都有重要贡献绝对算多,如果就是挂名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你们太幸福了,有了论文可以发表。自从反右后知识分子不吃香。也没有杂志发表、所以你们是幸福的一带.要质量不要要数量。我五十岁才写论文。。通过学会评选寄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首先是领导了世界上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系列成果,开拓了U12剪接的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白锐博士还生动地将RNA剪接比作电影的剪辑过程。最初的DNA相当于所有的原始拍摄素材,最终的影片相当于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表达生命的遗传信息,比如一个人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DNA编辑编码成蛋白质的过程就是RNA剪接。

其次是她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了6篇论文,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突破。最近,她被授予青橙奖,该奖将提供每人一百万元的奖金和科研支持,以帮助顶尖青年学者攻关重大科研方向。白蕊的研究成果,也以封面的形式写进了国际最权威的生化教科书里,如果剪接体没“取舍”对,就可能造成各类疾病。

再者是捕获了瞬变状态的剪接体。如果人类真的能掌握剪接体的工作机制,通过纠正和调节错误的剪接,就有希望治愈一些不治之症。世界上唯一捕获各种类型剪接的关键人物,掌握了世界领先的剪接生化研究技术,她的学术成果得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要知道的是白蕊是一个典型的90后女孩。1992年出生的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上学的时候,我各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思维能力很强,经常被老师表扬。进入高中后,白锐慢慢喜欢上了生物这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深深吸引了白锐。她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上的东西,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生物知识。其实不只是在生物学科方面,白蕊的其他课程也都很优秀,尤其是数理化,基本没有能难倒她的题目。

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这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学术期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发一篇,说明女科学家很优秀。

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点进来看的人我想有很多是因为好奇的,或者想学习的,在这里我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走科研这条路的历程,以个人经历来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希望能有帮助。       我想跟大家从我的本科开始说起。因为在高考结束后,我相信大家都对大学有一种憧憬,觉得解放了,拥有自由了,人生的理想刚刚开始。有些人考上了211或985高校,而有些人考上了双非高校。很多人说在双非高校的人在开始我们就已经输了,我不敢苟同。犹如赛道,我们在统一起跑线,你在内道我在外道,也许我的路程比你长,但是我们终点都是成功,只要我比你努力,跑的比你快,我还是可以赢的。因为你永远不能以一个人的现在去评价他的未来。只要你努力走好你选择的每一条路,都将会是成功。要想走好科研这条路,那么你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打算考研。我先来跟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决定考研的吧。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到处浪,游玩了吧?我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静下心来学习的,很多人说我是学霸,其实我不是,我的成绩在年级排名并不好,我没拿过一等奖学金,只拿过二等,国奖励志也没拿过,可笑吧?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开始决定考研,因为我觉得人有时是该为目标奋斗一下,不单单只是追求更高的学历,而是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有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以后也是一样,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未来。身边同学大部分都考研了,你就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心态想凭啥我不行和从众心态。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有信心实现,那一定请坚定自我,不要随波逐流。自己是浙江人,现在在武汉读书,就很想考回浙江去,大家都叫我考浙大,当时我对自己挺没信心的,后来决定报考浙工大,浙工大在本专业领域还算不错的,后来也参加了浙工大的夏令营,参加了笔试和实验技能考试,拿了第四名获得优秀营员,算是好的开始吧,一个敲门砖。后来备战考研到9月份的时候(已经备战了7个月),学校突然通知有多一个保研名额(这个名额差不多就是只能保本校),而我的成绩排到了候选之列,问我参不参加竞选,因为本校是双非学校,虽然我报考的浙工大也是双非学校,但是毕竟排名更靠前,也在我家乡,当时这个人生选择就摆在了我面前,也许是备战考研战线拉太长,疲劳了,心想万一考不上一切不是白费了,所以在这建议大家不要把战线拉太长,还有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天道酬勤。最后我决定了保本校,放弃考研机会,按下了红手印,这就是我科研生涯的开始。有一段时间挺失落的,突然觉得空落落的,并没有很开心,突然自己奋斗的目标没了,生活没了方向一样。一条航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直给你指引方向的灯塔突然消失了……后来慢慢习惯了之后心想,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毅然坚定的朝这条路走下去,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成功。后来就一直在关注导师信息,想要选择一位好导师。      这里要划重点了,入门科研的第一点就是找个好导师。这个“好”包括很多方面,包括老师的实力、人品和性格。      好在幸运女神还挺眷顾我,让我跟上了一位好导师,是学校今年新引进的人才老师,带了几个之前学校还没毕业的师兄,我们一起帮助老师组建新的课题组。后来老师就指定一个师兄带我做毕业设计。我的本科专业属于人们常说的“生化环材”行列。在本科毕设阶段属于入门的初期,需要做的就是大量查阅文献,在开始阶段可能很多专业名词不理解,可以查阅一些中文文献便于你理解,在你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你就应该查阅相关英文文献,一是了解该领域最新前沿,二是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和撰写能力,为你后面写SCI文章打下基础。我在师兄的带领下实验很顺利,结果也还不错,毕业论文很快就完成了,并且拿下了学校优秀学术学位论文。硕士正式入学之后继续延伸本科毕设的实验,希望能整理成一篇文章。相信很多同学的毕设大多都是以前师兄师姐做过的,毕业没问题但是很难整理成文章的吧?又或者做了数据都留给师兄师姐了,自己就写个毕业论文而已?我知道这很多时候你们是迫于无奈,老师的安排占了很大部分,所以说一个好导师会尊重你的成果,是你的就是你的。想要发表SCI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本科毕设研究层面相对较浅,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我研一的时候没有啥成果,只是借着研究的创新性和一定数据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大部分时间在上课,学业成绩在专业排第一名。在每天上课实验的忙碌生活中,好在学期末的时候,我的本科毕设实验终于可以整理成一篇论文,发表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在了JCR一区TOP期刊。当然写第一篇文章面临很多问题,框架、思路和英语问题。我跟大家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首先是查找大量的文献,前言写研究的工作的发展史和意义,就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来支持自己所做的工作能解决该领域面临的哪些问题。其次是查找相关领域的文章看一般需要哪些实验数据来支撑你的观点,整理数据查漏补缺。在你查阅大量文献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描述数据有一定规律(模板),摸清楚之后你会发现描述实验结果这部分是最简单的,难的是前言部分,因为那需要你的大局观和对该领域研究真正的认识。结果讨论部分就是你对自己研究真正的理解程度了。在我完成我的初稿之后老师耐心细心的修改,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开始了第二个工作,整理成了一篇论文,但是这个工作投稿不是很顺利,可能也是工作的创新性不够,投稿在经历的几番波折后投在了JCR三区新期刊上。但是以上研究都不具系统性或者说关联性较小,不适合作为硕士论文,因此后来自己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老师讨论之后,老师给真正确定了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在这里想说的是自己一定要主动,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想着别人都能给你安排好,你有想法有思路都可以和老师交流。当然这也就要求你遇到是一个愿意聆听学生的导师了。在研二的时候已经没有课程了,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硕士论文的实验中了。老师给制定的实验方向具有创新性,我做的也很顺利,有幸在研三的时候把硕士论文第一个工作同样发表在了JCR一区TOP期刊上,中途和小老师合作的一篇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也发表在了一区TOP期刊上(IF>10),这一切仿佛顺风顺水,这背后离不开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只要你肯努力,加上找到一位好导师,即使在双非学校也能出一定成果。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几点:1、找个好导师。2、多查阅文献,了解该领域,并有一定自己的见解。3、研究方向具有创新性。4、愿意花时间去投入到实验中去和享受成果带来的乐趣。       我知道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首先选择了211和985高校,当然能在更好的平台跟着更好的老师再好不过,只是说在大家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一位好导师很重要。虽然毕业文凭很重要,但是我更相信一个人是否能成功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导师能教你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方式也能影响着你。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静下心来,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后该来的都会来的。最后希望大家能坚定自己心中的梦想,结合自身条件,不管工作还是读研,你都有一条属于自己走向成功的路。本人也继续走科研这条路,继续读博了,大家一起加油!

首先看什么学科,如果生物化学材料学科,只算一般;然后看什么层次,如果都是一区或top或esi高倍引,那无论什么学科都优秀了;第三看是否大团队长江杰青,挂名通讯或团队挂名冲更大帽子的情况下,一两百篇也不奇怪! 首先需要说明下,发表七十多篇文章是什么分布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挂名比较多,一种是通讯或者第一作者文章。 第一,如果是挂名文章比较多,不能说明老师学术能力强,但是关系处理上肯定比较好,或者卧有一定的权利,强权之下,不得不挂。整体说来要么参与工作较多,关系处理恰当,被人挂名或者是领导人物,下面的老师拉关系挂名的。 第二,如果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的身份发表七十多篇文章,这位老师绝对是学术有一定的造诣。以该老师是博士学历来讲,博士毕业就是30岁,相当于工作后每年10篇文章,数量确实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低质量文章,那就是属于灌水,科研界都不提倡,但是有很多老师迫于科研压力哥生活压力,以数量为主,但是也算是有实力的老师,毕竟灌水一年十篇也是相当不容易。假设是高质量文章,毫无疑问,该老师是学术上的大牛人物,一年产量10篇高水平文章,至少也是学术上的新星。 假设报考导师,仅从学术层面考虑,建议选择第二种导师,不论是灌水还是高水平期刊,都值得报考。 关键是他的创新是什么,与发表多少篇SCI论文没有关系。 你好,高校青年教师前来答题。 作为四十岁的老师,能够发表这样数量的文章,确实有一定功力。那么,如何通过文章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呢? 第一,文章数量。毋庸置疑,数量多比数量少好。文章数量成规模,思想才能成体系。文章数量是一个评价前提。 第二,文章质量。这里就涉及到影响因子等因素。文章的影响因子越高,证明质量越高。还有文章的引用数量。引用数量越高,证明文章越有影响力。 第三,文章的思想发展路径。看一个人的科研成果,可以看出他观点的变化、个人的成长。数量和质量是表象,思想发展路径是根源。 单独看数量,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影响因子还高,作者思想发展路径科学,简直完美。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剩下的可以结合上面的回答要点,逐条具体分析。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帮助到你。 不能以文章数量来算吧,应该看论文的质量。 得看这四十多岁老师做了多长时间科研吧?你快四十人考上博士,四十岁才进入高校开展自己科研,能有多少时间发这么多论文? 如果是自己执笔的,70多篇,那已经很多。如果是挂名的,就呵呵了!学术水平不在于文章数目多少,关键是质量,哪怕一片牛的都可以 不多。 我一年发30多篇。 现在不是看数量的时候,还要看文章质量。 如果都是重要期刊并都有重要贡献绝对算多,如果就是挂名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你们太幸福了,有了论文可以发表。自从反右后知识分子不吃香。也没有杂志发表、所以你们是幸福的一带.要质量不要要数量。我五十岁才写论文。。通过学会评选寄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

首先是领导了世界上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系列成果,开拓了U12剪接的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白锐博士还生动地将RNA剪接比作电影的剪辑过程。最初的DNA相当于所有的原始拍摄素材,最终的影片相当于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表达生命的遗传信息,比如一个人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DNA编辑编码成蛋白质的过程就是RNA剪接。

其次是她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了6篇论文,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突破。最近,她被授予青橙奖,该奖将提供每人一百万元的奖金和科研支持,以帮助顶尖青年学者攻关重大科研方向。白蕊的研究成果,也以封面的形式写进了国际最权威的生化教科书里,如果剪接体没“取舍”对,就可能造成各类疾病。

再者是捕获了瞬变状态的剪接体。如果人类真的能掌握剪接体的工作机制,通过纠正和调节错误的剪接,就有希望治愈一些不治之症。世界上唯一捕获各种类型剪接的关键人物,掌握了世界领先的剪接生化研究技术,她的学术成果得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要知道的是白蕊是一个典型的90后女孩。1992年出生的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上学的时候,我各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思维能力很强,经常被老师表扬。进入高中后,白锐慢慢喜欢上了生物这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深深吸引了白锐。她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上的东西,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生物知识。其实不只是在生物学科方面,白蕊的其他课程也都很优秀,尤其是数理化,基本没有能难倒她的题目。

mdp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期刊论文发表有次数限制吗?中级职称及以上级别的职称基本都是需要发表若干篇职称论文的,发表若干职称论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准备早发表,但一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发表,几篇论文打算集中发表,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一年发表两篇或者更多的职称论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职称评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职称论文不能集中同一时间发表尤其是不能集中发表在同一刊物上,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集中发表了。 很多职称申报者不是很清楚论文发表时间的有效期,有的一次突击发表2、3篇。根据众多作者的论文发表经验,原则上最好是一年一篇,或者1年2篇的话,发表时间上最好错开下。主要是给评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至于发表时间间隔多久,职称文件一般没有对此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按照我们推荐的最佳做法就行,也就是一年一篇。当然,有部分朋友可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2、3个月左右发表2篇也是可以的,所以,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论文发表的准备,这样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 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很关键,往往决定了作者能否晋升,如何把握好论文的发表时间需要作者先了解清楚当地或是本单位的具体时间要求,按照要求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总体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是宜早不宜晚,广大作者要尽早准备为好,最好不要出现集中发表的情况。

发表学术期刊

各学科论文发表,省级国家级,专业职称论文发表,合作刊物400多种价格美丽=====挂名参编,发表论文===学报核心====专利,软著==出书印刷

中文期刊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尽管学术论文期刊数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因为基数大,所以整体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作者,因为什么目的发表论文,什么专业和方向,都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对应的期刊。至于能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大体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  普刊

普刊就是除了核心期刊以外的刊物。普刊里面有国家级期刊,也有省级期刊,大家可能会觉得国家级期刊一定比省级期刊好,这其实是不一定的,这里的级别只是杂志社的主办单位,并不一定代表国家级就一定高于省级,很多省级期刊也是很优秀的,还不一定好发。

1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

发表论文的期刊有很多,评职称的就更多了。关键是看你的论文是哪方面的,有什么要求。如果你不知道可以那种代理问下,他们会给你推荐相应的期刊的,我当时就是在诚毅论文网发的,是朱老师给我推荐的期刊,现在书早都拿到了,职称也顺利评上了。

学术期刊有以下这些:

学术期刊有《中国信息教育》、《中国教师》、《中国德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学术期刊按级别分类: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

学术期刊按内容分类: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出版类别有: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一、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学术期刊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按等级划分:A级学术期刊(A1级、A2级)、B级学术期刊(B1级、B2级)、C级学术期刊

2、按发行单位划分:“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

3、从内容上划分: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4、从出版类别划分: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二、了解学术期刊分类的意义: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载体,是教、科研人员交流知识信息的舞台。要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与知名度,先行了解国内学术期刊分类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发表一篇普通期刊多少钱

现在知网收录的期刊,基本要求2-3个版面起发,算下来大概是3500-6000字符,版面费会在1千-2、3千的样子。具体实际情况还是要看刊物的。

像普刊的版面费,基本是和文章的字符数相关,字符数越多,自然版面费就越高!

对于普刊来说,大部分刊物在4000-8000字符左右,算足够了。

万方、龙源、维普、超星这些数据库收录的刊物,可以1版起发,1版的字符会在2000-3000左右,版面费几百元上下。

也有那种按篇算的,不过也是根据文章字符数来看。

学报一般是1000-3000元左右。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且需要长篇,基本费用以万为单位。

所以,由此可见,大部分期刊的费用是在200-1000元内。

期刊的价格,通常和期刊的质量成正比,不过这一点比较局限于普刊。不少核心是不要钱的,但对质量的要求很高。

像教育类跟医疗类的期刊比较抢手,价格会比其他专业方向的期刊贵一些。

一般的期刊价格都是根据级别以及页码,还有发行的周期这几点因素来进行确定的,大多数的普通刊物发表一篇论文,如果在2000字符以内的价格大概就是800元到1000元左右。如果是核心级别的,其看那么价格就会有一定的增长,大概在1000元到1500元左右。

期刊的类型不同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医学期刊价格相对来讲就会更高一些,不管是普通的刊物还是核心级别的刊物都要比其他类型的期刊价格增长很多。期刊论文发表首选壹品优刊0定金代发录用后收费在发表论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自己的字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的话才能够节省发表论文的价格,如果字数超出了论文篇幅的要求,那么就要额外的支出版面费用了。

在投稿的时候要选择和自己的论文相符的,同样也可以选择专业的代理机构来帮助自己去完成投稿。 发论文怎么收费标准如下:如果选择花钱发论⽂,这个要根据作者的专业、投稿的期刊等级、论⽂的⽔平、要求的周期等等很多因素确定,因为的作者们来⾃各⾏各业,适合他们的期刊也不⼀样,论⽂字数也不⼀样,所以版⾯费也会有区

普刊肯定是相对便宜的,有的⼀千多也可以发,核⼼期刊就会贵⼀些,⼀两万也很正常,我们常发SCI也不便宜,⼏千美元也有,折合⼈民币也要⼏万,另外这个并不是越贵越好,主要还是看作者的个⼈情况和具体需求。

1、论文发表的方向,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论文发表方向,比如经济类、教育类、建筑类等。2、对时间的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时候,发表时间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如果需要加急,则还会涉及到一个加急费用。3、对检索网站的要求:现在论文发表后一般都是可以上网检索的,不同的检索网站版面费也上有差异的。现在比较普遍的检索网站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版面费的价格也同样以知网为最,万方、维普次之,龙源的最便宜。4、字数也是影响论文发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字数不同直接影响论文发表时的价格。期刊收取版面费一般是以每个版面收取多少费用,大部分期刊每个版面所占字数在1800-2500左右。

  • 索引序列
  • 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mdp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发表学术期刊
  • 发表一篇普通期刊多少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