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指 出国 家职能是人的社会特质的活动和存在方式。以下是我分享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指出国家职能是人的社会特质的活动和存在方式。他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并抓住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不仅在自然观上,而且在社会观上实现对黑格尔的颠倒,从而在对人的理解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关键词:人;人的本质;市民社会;国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949X(2008)-10-0056-02
一、人的问题的提出
1842年,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这一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激烈的思想批判,使他开始抛弃唯心主义而转向唯物主义。这一转折,使马克思冲出了自我意识哲学的范围来考察人的问题,不再把人看作自我意识,而看作感性的、现实的人。
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了《批判》的撰写背景:“一八四二至一八四三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 [1](P31-32)正是那些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摩塞尔农民问题以及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 辩论 的难事,促使马克思从“天上”(纯理论批判)回到了“地上”(实际社会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并由此开始了创立自己新哲学的探索历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这种探索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二、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思想
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同时也是马克思严肃的自我批判。在黑格尔看来,现实的理念即绝对观念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抱着一定的目的进行活动的。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家庭、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理念在运动过程中从自身把家庭、市民社会分离出来。因此对黑格尔来说,重要的不是在国家中寻找人的活动,而是“在国家中寻找逻辑概念的历史的再现”。马克思在评述黑格尔的观点时说:“国家制度是合乎理性的,只要它的各个环节都能消融在抽象逻辑的环节中。国家区分和规定自己的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特有的本性,而应根据概念的本性,这种概念是抽象思想所固有的被神秘化了的动力。因此,国家制度的理性是抽象的逻辑,而不是国家的概念。我们得到的不是国家制度的概念,而是概念的制度;不是思想适应于国家的本性,而是国家适应于现成的思想。”[2](P267)
黑格尔也讲到人与人的活动,但它被看成是从属于理念活动的。黑格尔不是从现实的人引伸出国家,而是从国家引伸出现实的人;不是把国家看成是人的最高现实,而是把君主看成是“国家的最高现实”。马克思指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给抽象的实体、理念写传记,于是人的活动等等在他那里就一定变成其他某种东西的活动和结果,其次是因为黑格尔想使人的本质作为某种想象中的单一性来单独活动,而不是使人在其现实的人的存在中活动”[2](P272),因此全部确实的 经验 的存在,都被思辨地转化为理念的各个环节。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真实的相互关系弄颠倒了。”在他那里,“应当成为出发点的东西变成了神秘的结果,而应当成为合理的结果的东西却成了神秘的出发点。”[2](P294)本来,家庭和市民社会产生了国家,它们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从现实的理念产生的。它们结合成国家,不是它们自己的生存过程的结果;相反地,是理念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从自身中把它们分离出来。”[2](P251-252)他反对黑格尔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理念的各种规定”,而是强调它们是“人的存在”的各种社会形式,“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本质的客体化”。所以同黑格尔把理念视为国家的内在奥秘相反,马克思提出“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 [2](P293)的论断。
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所肯定的专职国家何时会异化的批判中,他这样写道:“人就是人的关系、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等级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的本身就是颠倒的世界”。[2](P451)这里最重要的是人“自己在本质上的二重化”。[2](P340)在现实中就是表现为人“在政治等级变成了社会等级,在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天国是平等的,而人世的存在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平等”。[2](P344)“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生活――天国的生活与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做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低为工具,成为外力随意摆布的玩物”。[2](P428)这是一种新的异化,这种异化“使人脱离自己的普遍本质,把人变成直接受本身的规定性所摆布的动物”。[2](P346)在专制制度里,人不能成为人本身,人是动物,“中世纪是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是人类动物学”。[2](P346)而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我们的时代即文明时代,却犯了一个相反的错误。它使人的实物本质,即某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的东西脱离了人,它不认为人的内容是人的真正现实”。[2](P346)如果说在中世纪,是来自自然的限定,人被自然剥夺了主体地位,在这时人的非主体化则是一种人造的非人力量支配的!这里马克思首次发现了这种人被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支配和奴役!
三、在人的理解上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从怀疑、动摇发展到批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思想转折的初期对人的问题的看法。在思想上对这个过程发生巨大影响的,是费尔巴哈与思辨哲学相对立的、要求研究现实的人的唯物主义。从《黑格尔哲学批判》到《____的本质》,费尔巴哈已经用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揭露了宗教的本质和起源,说明了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上帝。这一颠倒从根本上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构成威胁,它所带来的启发和解放作用,对于正在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的马克思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这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也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费尔巴哈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宗教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完成了另外一个颠倒: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国家不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 [2](P270)就是说“国家”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人有社会特质,有私人特质,国家职能是人的社会特质的活动和存在方式。但人的社会特质又区别于费尔巴哈所说的自然本质。“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和个人有联系的(国家只有通过个人才能发生作用),但不是和肉体的个人发生联系,而是和国家的个人发生联系,它们是和个人的国家特质发生联系的。”黑格尔“忘记了特殊的个体性是人的个体性,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人的职能;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只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2](P270)
“人的社会特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抽象的人只是作为法人即社会团体、家庭等才把自己的人格提高到真正存在的水平。”[2](P292)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就是人的存在的社会形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时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看做人的本质的实现,看做人的本质的客体化,那末家庭等等就是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为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也就是一切人所共有的。”[2](P273)
马克思在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勇敢地闯入了费尔巴哈不敢涉足的社会历史领域实现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颠倒。他抓住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从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体系中打开的缺口继续深入,要求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观上实现对黑格尔的颠倒。他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满足于固守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这块地盘,这就使他虽然借助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在对人的理解上却超越了费尔巴哈。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了起来,如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2](P345)这就接近于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后来指出,人的解放“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2](P466)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马克思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虽然这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是和黑格尔的观点正相反对的。但这种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颠倒,并没有直接达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这时还不能科学地揭示市民社会的基础,他相对于政治国家而提出的“物质国家”的概念,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马克思还没有看出“市民社会”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最根本的是物质的生产关系;家庭形式也是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改变的。因此,他虽然把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些社会形式看作人的本质的表现,但他还没有科学地揭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实质。这既是他深受费尔巴哈影响的结果,也是他还不能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的原因。所以,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只是对黑格尔用国家解释市民社会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这一批判还是按照费尔巴哈的方式,用人的本质去说明国家,马克思当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要从这一批判达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还要经过一个艰巨的深化过程。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文
同意StevenXing 的说法!支持!
【马克思从西方哲学以前也有过的思路出发。第一概括了德国宗教批判的任务已经结束,应当指的是黑格尔以及黑格尔以后的德国众哲学家的工作,从马克思的经历来看,应当指的是青年黑格尔派众人。第二概括,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这是一种总结,一种角度的总结。思路就是通过批判宗教来试图揭开“颠倒世界”[1]的神秘面纱,达到了现实的世俗世界,从而达到人的复归,达成这个解放人的目的。因为宗教也是人的异化,而且还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原始的人的异化,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在昭示这一关系的公布。而宗教的异化,如果不理解这个词的朋友先委屈一下,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人留给神的东西越多,那么留给自己的东西就越少”。而本文不适宜在这里用大篇幅来解释,后面我会借用马克思早期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中用到的异化概念来让大家理会马克思语境中的异化,这样子做是最好的。(再更新,宗教异化已经做出解读。在我的专栏“形而上学”里的《费尔巴哈》)感觉是不是和你们在阅读《资本论》中的马克思不太一样?自然,看看时间,这是1843年。其实对异化这个词,我也不大想常用它,但是马克思的早期作品就是不得不提到它。有时候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用到它,毕竟它的内涵比较丰富哈哈哈。】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而他找到的却只是自己本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自身的假象,寻找非人了。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一开始,人将更多的内涵给予太阳、月亮,于是就产生了月神、大地之神之类的神明,而此时人类对于它们产生的崇拜已然已经是人类本身思想的成熟。月神终究是依托月而存在的,并不是月神从人类那边继承了月,而是月从人的精神世界那边继承了月神。月神虽然被人类赋予了情感、无比的神力,或者是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故事,但是它终究是被月继承的,无论人类的精神给了它多少内涵,它的最重要的内涵终究与月挂钩。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及其缺陷
摘 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是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而是要把历史提升为哲学,从历史中把握人的精神发展的内在逻辑。人的自由实现是与人对于自由的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对于自由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人类精神对于其自身的意识。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实际上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识的历史,它是精神外化和扬弃外化的历史。
关键词:黑格尔;历史哲学;缺陷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不是要对历史进行反思,而是要把历史提升为哲学,从历史事件中把握其发生的原因,并从历史中把握人的精神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过程显示了整个人类如何从原始走向现代文明、实现自由的过程。人的自由实现是与人对于自由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的,而这种对于自由的意识实际上就是人类精神对于其自身的意识。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实际上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识的历史,它是精神外化和扬弃外化的历史。对于这个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 、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
第一,坚持自然和历史之间的区分。按照黑格尔的看法,自然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那里不会有新事物出现,“太阳下面没有新的东西”;历史就不同了,它不断有新东西出现,这种新东西是由精神创造的。或许,黑格尔这个思想是在康德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区别的影响下形成的。按照康德的说法,自然世界遵循的是 自然规律,而人的世界遵循的是 自由规律。
第二,一切历史都是精神的历史。对黑格尔来说,自然界是没有历史的,而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精神 ’在本性上不是给偶然事故任意摆布的,它却是万物的绝对的决定者。”精神的特性是它依靠自我而存在,因而它是 自由的,它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达到自我意识。精神可以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实现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精神的展开过程 :“世界历史可 以说是‘精神 ’在继续作出它潜伏在自己本身‘精神 ’的表现。”
第三,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理性 (个人意识 的最高点)。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人的精神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存在着热情 、意志和欲望等“主观方面”。这些主观方面都是精神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 :“这一大堆的欲望 、兴趣和活动,便是‘世界精神 ’为完成它的目的――使这个目的具有意识,并实现这目的――所用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前面所述各个人和各民族的种种生活力的表现,一方面,固然是它们追求和满足它们自己的目的,同时又是一种更崇高 、更广大的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关于这一种目的,各个人和各民族是无所知的,他们是无意识地或者不自觉地实现了它。”在历史 中,各个 民族或者个人为了 自己的利益或者 目的而相互斗争,并 由此受到损失,而理性 的普遍东西却不会受到损失。理性就是通过热情 、利益等主观的方面作为手段而达到 自身的目的,这就是理性的狡计。
第四,历史都是精神发展的历史,而精神的发展有其 内在的逻辑。在这里,历史的转换就是逻辑的转换被置于一个时间的标尺上,历史只不过是一种逻辑关系在时间上的展示。因此,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事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是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对于黑格尔来说,在时间序列中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由逻辑的必然性所决定的。这种决定论思想也被称为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决定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通过否定之否定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抽象的思辨的历史。为此,马克思强调,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人类史描述成为概念运动的历史。
第五,历史的进程在理性国家中达到终结状态。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受到人们的诟病,认为这是美化现代国家,特别是当时的德国。柯林伍德却为他辩护,认为历史研究只研究历史,而不研究未来,未来对于黑格尔来说,是一本永远没有打开的书,因此,历史必须在现在结束。但是,黑格尔所强调的达到历史终结状态的国家不是德意志王国,而是这样的国家 :“‘国家’是道德的‘全体’和‘自由’的‘现实’。” 在这样的国家中,个人和社会达到了统一。《精神现象学》中关于 “精神”部分所描述的就是社会历史。“在‘精神’阶段里,意识则进一步表现为普遍意识,表现为社会。主体与客体 、个体性与普遍性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实际上,在“精神”这一部分,黑格尔所讲 的是“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社会历史中如何实现个人和社会统一的问题,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黑格尔来说,“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在这里,个人和社会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但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我们把历史哲学和法哲学的结合体看做是广义的历史哲学,那么,马克思的历史观就是在批判地扬弃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关注是从政治哲学人手的。这表明,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历史观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抓住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最核心的东西――政治哲学。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指出了他的缺陷 :
第一,黑格尔颠倒了关于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观念,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都是客观精神发展的诸环节,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精神发展的有限性的表现,而国家是客观精神的真正的体现,国家克服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局限性而自我实现,国家规定了家庭和市民社会。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个思想,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家庭、市 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他说:“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来说,马克思提出了具有 自由主义色彩的思想,认为家庭、市民社会把自己发展成为国家,它们是国家赖以形成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对于马克思来说,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还都是精神发展的环节,是精神实在。
第二,黑格尔混淆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黑格尔在这里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一方面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分裂出发,来考察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把这种结合作为目标。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状况。在市民社会,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斗争,黑格尔所设想的理性国家就是要把这些冲突的个人结合起来。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关系放在社会历史的维度中考察,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就包含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义。从政治层面来说,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又是马克思进一步思考自由个人如何相互结合起来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中介。
第一章 美学,从何而谈 (一)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1]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2]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 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 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 。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 ,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三)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3]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第二章 由美学而发的审美感受 (一)审美感受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因为在审美的领域里真正值得争辨的不是感受的真伪,而是某种感受是否属于审美的范畴,应该将哪些心理感受归之于审美的范畴之内,而又应该将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剔除出审美的领域。然而这样的讨论,早就已经超出了趣味的差异。 这样的分歧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分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用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出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争辨,就象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欧洲人为了打破回教徒对东西方贸易的封锁,四处寻找通向东方的海路,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的他们始终都未能真正到达传说中那个神秘而诱人的黄金之都,然而在这个探险过程中,从每个方向前进的人们却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而因为理论基点的不同出现的争论,则象是那个古老的盲人摸象的传说所描述的那样,那位摸到腿的盲人说大象是柱子形的,那位摸到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就象一把蒲扇,那位摸到大象腹部的人说它就象是一块平板……不同的摸索者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推导出他们不同的理论,于是难免会从中产生出关于大象形状的“柱子学说”、“蒲扇学说”,甚至可能更振振有辞的“平板主义”。 然而就像要解决摸象的盲人们的争论,我们有可能做到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出他们各自的理论出发点之后,比较这样几种不同的出发点对于完整的大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就象某个三段论如果最终推导出了荒唐的结论,而它的推理过程本身又正确无误的话,我们就应该到它的前提中去发现与寻找错误的根源。一个自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很有可能其错就在它的理论出发点。 (一)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三、)对美学的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曾占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话语开始衰落,美学界或是拒斥形而上学而转向审美文化的实证研究,或是仍在传统模式内以生命本体置换实践根基从而倡导生命美学或后实践美学。然而,美学基本理论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最终还在于思想范式的转换。曹俊峰的《元美学导论》就是这一转换的初步成果,它无疑是90年代以来最有创造性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在批判传统和当代美学的缺陷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它们共同的病因在于语义含混、概念不清,对于美学陈述的性质认识不够准确,在讨论美学问题时缺乏自觉的逻辑意识。由此,他提出以语言分析作为对美学痼疾的“较好的诊疗术”,其所谓的“元美学”(metaaesthetics)实质上就是语言分析美学,“它以一般的美学陈述为对象,以更高层次的语言对美学陈述作语义和逻辑分析”。根据他提出的诊治方案,首先要从审美和美的分析转变为用语的分析,从而把美学陈述或语句作为解析对象,进而还要考察美学陈述的内在逻辑问题。显然,这一方法论来自于欧美的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它体现出将这一思维范式具体落实到美学领域的本土化的努力。在具体操作中,作者先是从美学概念的分层(对象描述层、心理描述层、艺术技巧的评价层、审美评价层和美学原理层)入手,考察了这种鉴赏性概念的语义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不可定义性,以及随审美心理而不断创新的开放性。接着,又着手对不同的审美命题分别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所有审美对象描述句都带有主观情感性,都非客观准确描述,越是不可证实就越有审美特性;审美心理描述句不能把个人的内省经验的描述普遍化。如此等等。 毋庸质疑,《元美学导论》深受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的“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它突破了以往美学原理研究(深受黑格尔主义浸渍)仅囿于人文主义一脉相承的传统,力图在语言分析哲学的基础上构建出元美学的理论轮廓,为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结论: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其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所以我只能说,我们既然生在这个人们思想境界还不高的年代,我们就只能通过相当的定义来结实我们所谓的美学,可是,我多么希望,我们所说的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家眼中的美丽,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平常百姓啊!审美活动则是象征地面对世界、超越世界.
数字化动画场景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9绪论9-13第一章 场景设计的理论表述13-19 场景的辞源与相关定义13 场景的类型13-15 场景的风格15-16 场景的特性16-17 场景在影片中的功能17-19第二章 数字化下的艺术和动画19-25 关于数字化19-20 数字化对艺术的影响20-22 数字代拓宽了动画艺术的表现空间22-25第三章 动画场景设计艺术的发展与概念变迁25-32 各种类型的场景设计25-30 传统动画中的场景设计30 借助数字化手段的场景设计30-32第四章 数码技术给动画场景设计带来的转变32-35 工作方式的改变32-33 表现形式的改变33 构思创意的调整33 对传统的重新认识33-34 技术与艺术的主仆关系34-35第五章 数字三维动画场景设计的表现方法35-44 场景设计图的设计36-37 陈设道具的设计37 场景的搭建37-42 影视作品场景的后期编辑空间42-44第六章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设计要素44-51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和创意44-48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创作48-49 艺术设计在动画场景中的多层面构建49-51结语51-5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l]引用网址}可12]焚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仍第116页[31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北京:海洋出版社,2加第1页14]赵前何嵘.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X)[5』陈汗青吕杰锋.数码设计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的第18页[6】毛小龙.动漫基础.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X)第7页【刀叶旅.文学作品插图中的场景设计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仪抖.[8]游戏中的场景设计.中国电脑教育报,,Boo版[9J李异周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高级教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o郭开鹤.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川查立.康丁斯基文论与作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加【12]曾进方兴.数码艺术带来的新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科.05【1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四川:武汉大学出版社,20(刃【141黄鸣奋.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X)5【巧』郭道荣.艺术美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1尼葛洛庞帝.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1刀孔寿山金石欣等.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81朱其‘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19]丹纳.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11吴彤蒋劲松.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1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X)口3J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叨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习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加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X)]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X)【27】王序.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28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年版【29谭铁志.演剧与影视舞台空间创意.北京:华文出版社,第n页口0]斯蒂夫.开普林亚当.班克斯.数码图形艺术.[3l]引用网址h即:旅.[321《Aesthe阮rneasures丈码图形艺术.曹田泉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X)沉一阳tion%20Scene%20Designforscreendesign》Ngo,耽Byrne,立甲uter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在黑格尔那里,美的艺术的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2]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去发现自由。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4]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后现代反对中心性、二元论以及体系化,消解了传统和现代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的基本观点,当然也力图去解构审美的一切形式规则。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定义、存在和现实,显然与作为事物的潜能的质料相区别,但又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那么,显然这样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杜夫海纳在美学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比较的基础上来阐释美学形式。他认为,在逻辑中,形式不是一个对象的形式,不再与质料密切相关。而一种美学的形式永远应该使质料具有形式,与对象密切相关,但这形式自身却不是对象。但形式与质料在生成美的过程中的关联,仍然是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2.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5]这里的问题是,艺术符号与指代符号有何关系?区分在什么地方?艺术符号又是如何体现美与艺术的形式的呢?这些有待于人们的不断解答。 3.形式与感性的关系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冲动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之中,而形式冲动来自理性。他进而认为,只有在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之中,人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黑格尔力图把感性与美的本质关联起来,他说:“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这种显现本身里就有一种较高深的意义,同时却不是超越这感性体现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为可知觉的,因为正是这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6]然而,黑格尔毕竟还是把美基于理念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而又重要的变化。一直被人们所崇尚的思辩理性主义遭受了普遍怀疑,而人的直观感性开始得到重视。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从此之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实用主义美学家和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把美与艺术作为经验的存在来看待,桑塔耶纳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7]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8]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涉否以及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美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简单地分析就不难发现,黑格尔其实是将美定义成为了美的规律,而一旦将美定义成了某种绝对存在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受到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就不可能去完整地正确地去表述美到底是什么。
就比如柏拉图在他的《大希庇阿斯篇》中所做的那样,无论我们将美作何种解释,都是具有缺陷性的探讨,所以柏拉图在可以在《大希庇阿斯篇》通过无数个设问去一步一步地推断出“美不是什么”,但是究柏拉图一生,究其西方哲学史千年的思考,也无法得出“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答案。
同样去看黑格尔的美学,我们一样可以发现,黑格尔在论述“美本身”的概念时,和他之后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具有根本性的矛盾。
黑格尔做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判断最重要的前提在于,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存在的,这也就以为在,黑格尔认为美在本体论上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也是世界美学史上最重要的探讨之一——“美是主观念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但是在谈及这个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本身便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美是一种脱离了人的判断能力之外的,由“绝对理念”支配的凌驾于所以的主观判断之外的绝对规律,但是他一方面又承认这个世界上具有两种被人类认知的不同美,一种是人类创造认识的艺术美,一种便是自然之美。
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按照黑格尔地“绝对精神”去理解,我们理应会在所有美的事物中都去发现一个共同地美学的本质,就像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找寻事物的共相,不断地进行删选,在最后我们终会发现那个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具有的共同本质,这就是“美本身”。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最危险地地方在于,所谓“美本身”生长和孕育的母体便是凌驾于人类认知能力之上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不断地接近对“美本身”的认知,却永远也达至不了真理的彼岸。这点在认识论上本身便是可怕的不可知论之源头,正如休谟可以否定因果联系的存在一样,这样去认识美的方式最终也必然会导向“美不可能被认知”或者“美本质不存在”地虚无主义认识观念。作为一本研究美学的著作,其一开始便埋下了这样的美学研究初衷,显然是危险的。
其次,黑格尔美学提出地及其重要的一点观点便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此,黑格尔认为因为艺术美是由人类创造并认知的,附加有人类情感和认识活动地价值,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甚至在卷首还提出了自然美不具有和“艺术美”相同价值的观点。
但是仅从黑格尔自身对“美本身”的阐发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这种对艺术美的过度推崇和对自然美的过度贬斥是不具有理性价值的。
首先我们从黑格尔的自身理解出发,前文说过黑格尔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其实表明了无论去研究哪种美的现象,无论去解释何种的美感,都是要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所以从人的认知能力而言,人在认识艺术品和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的时候,其实两者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即谁更能让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康德《判断力批判》)。
换言之,在被认知的角度上,所谓艺术美和自然美其实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同地艺术作品和不同地自然美景在人的认知中都一样局限于人对美的感受,所以艺术品可以巧夺天工,自然界一样可以做到“天地有大美”。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对于美的认可,黑格尔之所以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唯一可成立的论据在于他认为“艺术美”源于人的创造和发展,而自然美缺乏了人为的力量和色彩。
听起来似乎是这么一回事,仔细一推敲就可以发现,黑格尔自己都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念显现”,所谓美的本质本身便是客观存在的不变规律,如果按照黑格尔自己的观念,显然自然美会比人类创造地艺术美更贴近美的本质规律,从而符合对美的判断。
但是黑格尔在判断“什么更美”这个问题上的时候偏偏却换了一个比较的标准,不再从美的本质判断出发了,反而使用了何者更能让人获得“美感的愉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和前者对“美本身”的超验判断是相矛盾的。
但是即使退一步,我们从人的认识和美感愉悦去作为判断标准去看待“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发现黑格尔的判断是不成立。因为黑格尔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认为艺术美是由人创造,所以艺术美更贴近人的审美。
首先艺术的创作未必创作地便是美感,以贾平凹的《丑石》一文为例,我们会发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未必是以审美为基本判断的,审丑判断同样是艺术判断的重要表达形式。
退一步说,即是我们理解到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也许未必有审丑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我们去比较自然美和艺术美。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寻找艺术美感的时候,其实是脱离不了自然美的影响。
就比如达芬奇地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美妙是因为他在前期对人体的解剖做了大量地分析和研究,不合乎人体自然规律和透视规律地人体绘画早在启蒙运动便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再比如黄金分割地比例本身便是源自于自然界之中的固有规律,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所谓的艺术美,其创造地规律本身便是来自于自然的美学规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从某种角度而言,自然美可以说是艺术美的母亲和营养的源泉,黑格尔批判自然美,推崇自然美,一方面和他自己对于美学本体论的认识相矛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认知局限。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美学》从美学史地宏观角度探研了美学发展的伟大历史宏图,也开创了系统研究美学的先河,但是从对美学本质地分析显然是不到位而有所欠缺的。
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少年时代酷爱古希腊文化与莎士比亚,受到柏拉图、荷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深刻影响,一生沉浸于思考与写作。
黑格尔以一种进步的历史观点,对人类艺术哲学以三大类型分野,从史前早期艺术到19世纪早期他生活时代的人类艺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包括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各类专门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主体对要表达的理念没有清晰界定,古典型艺术从象征型发展而来,是主体的理念完全清晰是最完美的艺术。浪漫型艺术在古典型台阶上,更关心崇高的灵魂本身。黑格尔并没有自己动笔写作这部《美学》,他只是在大学讲坛上讲授这门课程。他的历届学生把听课笔记聚集一起,编辑成了《美学讲演录》。
一、美学是什么
人的精神包含了神性,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性。艺术作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历维、施特劳斯说:“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人类唯一正确的知识”。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起初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希腊文的“克里斯托惕克”,在希腊语中即“美”,艺术是什么?艺术要实现什么?艺术与人类关系?艺术作品怎样分析?所以我们也把美学这门学科称为“艺术哲学”。
艺术作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抓住时间、个别人物、行动以及其转变的旨趣来实现这一目的。它将原本的现实世界改造成为更人化的世界突显出来。世界在艺术中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鲜明。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却是任何自然事物不能做到的。
从心灵所创造的东西与从自然所产生和形成的东西,如果两者都包含神的光荣,那么神在前者比在后者的光荣更高。神就是心灵,只有在人身上,神性自由才是灵动的。人类的艺术,就是人模仿神制造的自然。
二、艺术的目的
人们在创造艺术时,抱有什么目的。普遍的见解有三种:“模仿自然说”、“激发情绪说”、“理想与普遍力量说”。
模仿是完全按照本来的自然形状复写一遍,这是一种复制。艺术在利用材料方面总是有限的,只能把现实的外形提供给某一种感官。靠单纯的模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模仿所产生的乐趣总是有限的。对于人来说,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得到的乐趣,就更适合于人的身份。就这个意义说,每一件微细的技术品的发明在价值上要比模仿高。“激发情绪说”强调艺术作用在于唤醒,凡是可以让人内心感到或震撼的东西,凡是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思想和观念,总是能够激发出人心中最深处的潜在力量,这就是艺术激发功能要达到的目标。一切情感的激发,心灵对每种生活内容的体念,通过一种只是幻象的外在对象来引起这一切内在的激动,就是艺术所特有的巨大威力。“理想与普遍力量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位艺术家,他内心感到痛苦时,他就开始艺术行为,用图像或意象去表达,把自己的痛苦化为艺术的形象。这是一种眼泪中的安慰。艺术也能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教益。贺拉斯说:“诗人既给人以教益也给人娱乐。”艺术要求越高,需采用的道德内容越多。道德也是一个艺术标准。艺术是各民族最早的教师。
三、内容决定形式
没有无内容的艺术,形式是内容的容器。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技巧欠圆熟,形式的缺陷总是源于内容的缺陷。愈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就愈是具有内容和思想的内在深刻和真实。在艺术作品里,对自然的改形,并不是艺术家技巧上的生疏和不熟练,而是艺术家有意为之,是艺术家意识里的内容和要求所决定的。
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美的艺术不能在想象的无拘无碍境界飘摇不定,因为心灵的旨趣决定了艺术内容的基础,尽管形式和形状可以千变万化。
一件艺术品,在技巧方面已十分完美,并不能说它就是完美的艺术。完美的艺术,是理念和表现的结合,不仅有理念,表现理念的形象也是真实的、完美的,包含这两者才是最高的艺术品。艺术家为一个理念,必须寻找到具体的形象,形象是显现理念的桥梁。具体的理念,本身就是使自己显现为自由形象的过程,只有真正具体的理念才能产生真正的形象,这两方面的吻合就是理想的艺术。
四、艺术的类型
艺术是表达理念的。人类为实现各种理念,已发展了各种艺术类型,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与浪漫型艺术三种。
理念是具体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念的各个特殊方面的伸展与和解,才能进入艺术的意识,由于这种发展,艺术美才有了特殊的阶段和类型。象征型艺术在艺术的原始阶段,主要代表是东方艺术;古典型艺术代表艺术发展成熟的阶段,主要代表是希腊艺术。
艺术的这三种类型,是内容与形象之间的不同关系,理念与实现理念的不同方式。理念在开始阶段,自身还不确定、不明确,抽象理念所取的形象是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也就是说感性材料占绝对上风。自然材料还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改变不大。这种类型称为象征型艺术类型。古典型艺术,在理念和它的材料上达到高度统一。理念找到了最适合它的材料,并自由、妥当地融入了材料中,是自由完满的协调。浪漫型艺术把理念与现实的完美再次打破,取消了古典型中理念与材料那种不可分裂的统一性。为了更自由的心灵表达,理念从它的外在因素的协调统一中退出。
五、象征型艺术
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晰明了的,而是相反。由于理念本身就还没有理想所要求的个别性,它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使得形象在外表上离奇而不完美,说是理念的表现,只是一种还处于远距离的尝试,一种形式上的挣扎与希求。理念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形式。这种艺术,称为象征艺术。
理念并没能真正吻合人感性材料,自然对象更多的是保留它原来的样子而没有改变,对象似乎很不情愿地要担负起表现理念的责任,尽一种义务。理念和对象在这种情形下形成一种抽象的属性关系,例如用狮子象征强壮。
理念发现它们都不太适合,就把自然形状和实在现象夸张成为不确定不匀称的东西,企图用形象的散漫、庞大和堂皇富丽来提高到理念的地位。上述情形在东方原始艺术里的泛神主义,就是明显的实证。象征型艺术以不完善为终结。
六、古典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处理理念是妥贴的,它找到了理念应该寄于的居所。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古典型艺术就理念而言,它本身是具体的、丰富的。心灵的东西只有到了清晰的程度,才到了这一阶段。理念要在自然中择优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把心灵性的东西表现出来,以为自观,只有经过心灵的事物才能圆满地显现于感官。
在古典型艺术里,人体形状的出现,不能仅看成材料,更是心灵的外在存在形式,同时兼备自然形态的存在。
七、浪漫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把理念与现实完满的统一再度打破,它在较高的阶段上,再回到理念与现实的差异与对立,古典型艺术达到了最高度的优美,尽了艺术感性表现所尽之能事。古典型艺术的局限性在于,将一个具有无限性质的主体,交付给一个有限的世界。
浪漫型艺术取消了古典型艺术的那种不可分裂的统一,在内容和表现方式的范围上超出了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保留艺术的形式,
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汽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汽车AMT控制系统及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 重庆交通学院 2004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汽车行业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测量系统软件开发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案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汽车齿轮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8、我国汽车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汽车造型中的张力和表现性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0、湖南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1、丁冰,汽车安全气囊的控制,《现代汽车技术》, , (1995), 109--120;
12、朱军编著,《电子控制发动机电路波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149
[1]陈清泉, 詹宜君. 21 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汽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靳立强, 王庆年, 宋传学. 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及试验验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 37(4): 745-750
[3]张媛媛. 采用电动轮驱动的电动汽车转矩协调控制研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4]喻凡, 林逸. 汽车系统动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李白娜.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韩力群.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设计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郭孔辉. 汽车操纵动力学原理.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8]曹秉刚, 张传伟, 白志峰等. 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8(1): 1-5
[9]余志生. 汽车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0]房阳.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1]金陶胜,城市道路汽车尾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及其GIS实现[R],2000第五期
[12]何东全、郝吉明、傅立新等,应用OSPM模式进行澳门街区峡谷污染评价[R],环境科学学报,1999,19(3),256-261
[13]廖玉麟:数学物理方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4]吕先进,时间序列关联维数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2002(7): 77-80
[15]武喜怀,汽车尾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5) :69270.
[16]张起森、张亚平,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156-159
[17]王红云,浅谈防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之责任[J],环境教育,2008(7) : 75276.
[18]熊慕慕,机动车尾气排放与大气污染[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43.
[19]丁信伟,王淑兰,徐国庆,可燃及毒性气体泄漏扩散研究综述[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 16(2) : 118-122.
[1]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上)[J].汽车科技.2007(06).
[2]杨孝纶,刘晓康,汪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J].变频器世界.2007(07).
[3]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下)[J].汽车科技.2008(01).
[4]余群明,石小波,王雄波,杨振东.电动汽车技术(5)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大众用电.2008(05).
[5]曹秉刚,张传伟,白志峰,李竟成.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01).
[1].范从山.电动汽车技术原理及发展展望[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03
[2].祝占元.电动汽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09
[3].高义民.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陈世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5].刘长江.充电站之战电动汽车新机遇[J].第一财经周刊.2010,4
[1]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01:71-81+127.
[2]罗布·恩德勒,沈建苗.客户体验:特斯拉的取胜法宝[J].IT经理世界,2014,18:38-39.
[3]李美霞.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纯电动汽车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及市场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朱成章.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质疑与思考[J].中外能源,2010,09:11-15.
[1]姚时俊.汽车美容与装饰[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熊靓.黄金产业汽车美容养护[J].中国科技财富.
[3]朱为国.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汽车.
[4]耿莉敏,我国汽车美容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技术经济,.
[5]姚时俊,闫彬,汽车美容,机械工业出版社,
[6]赵伟,浅谈我国汽车美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科学时代,.
[7]王永茂,中国后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孔晓敏.6S管理探索与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0.
[2]韩典.连锁超市品类优化管理特征及关键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
[3]张明泉,李超.6S现场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理论纵横,2011.
[4]魏仁干.基于顾客满意的多项目排队问题研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04.
[5]陈俊宁.社区便利店营销策略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6]周勇.中国便利店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潜力,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
[7]胡艳英.美陈展示-超市的新营销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4.
[8]周越.浅析大型超市的卖场布局和商品陈列设计科学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1]林文立.浅析汽车美容装饰现状与发展.《大众汽车》,2014年1期.
[2]薛振刚.浅谈汽车美容装饰的发展趋势.《中外企业家》,2012年17期.
[3]晏承平.浅谈亮洁汽车美容店服务营销优化策略.《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年9期.
[4]覃维献.汽车美容[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
[5]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8.
[6]樊伟伟.汽车美容与汽车用品店经营全攻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7.
[1]朱则刚.我国的汽车销售及其未来趋势[J].城市车辆,2008(08)
[2]马文斌.汽车销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3]王蕾.我国乘用车市场影响因素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4]王瑶.市场营销基础实训与指导[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刘怀连.高职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
[6]寇恩大.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7]霍亚楼.汽车营销实训(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李磊.汽车4S店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2]陈皓颖.简析汽车4S店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12:153-154.
[3]瞿曼丽.试论汽车4S店财务管理的重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175-176.
[4]雷云华.汽车4S店财务监管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J].企业导报,2014,05:55-56.
[5]李磊,简晓春.汽车4S店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499-500.
[1]韩通.我国汽车销售市场与展望[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9:175-178.
[2]苏晖.目前汽车销售市场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C].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三),2005,12:139-157.
[3]韩旭萍.浅析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现状及其创新方向[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1.
[4]马春阳,侯建坤.汽车销售新模式-4S店集群[J].上海汽车,2007,11:32-35.
[5]曹献存.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4.
[6]杨伟龙.博客营销建立、管理、活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叶旋.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范毅.高职汽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教育研究,2013.
[3]罗婷劼,周霞.浅谈职业意识教育与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4]吴雄彪,张雁平,花有清.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5]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08.
[6]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邓闰姝,李小慧,吴广平,关于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的探讨[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51-53
[2]沈爱华,张小妹,朱止平,浅谈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J],职业技术,2010,(14);193
[3]王东林,陈羡矾,黄芝林,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51-53
[4]沈银涛,张国强,李家辉,汽车文化正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J]职业技术学院,2011,(18);193
[5]蓝月晶,占成安,吴成林,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之我见[J]教育学院出版社,2011,(8);51-53
[6]刘百慧,路引明,江止清,对提高汽车文明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25);193
[7]陈可明,林小东,袁小顺,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内在联系研究[J],华南理工学院出版社,2009,(7);51-53
[8]刘玲秀,吴国斌,李佳佳,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区别分析[J],职业技术学院,2009,(15);193
[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181~183
[2]郑也夫,轿车文明批判,光明日报,.
[3]顾翔华.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J]时代汽车,2013(10)
[4]张国方.论车文化的形成标志及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02)
[5]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2)
[6]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高立宝.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10-01
[8]本书编写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9]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1](美)项目管理协会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卢有杰,王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2-27,134-151[4]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编.中国项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C-PMBOK&C-NCB).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2-36.
[2]陈炜煜,杨婧.项目时间管理理论与探究[J].特区经济,2013(2):221-222.
[3]李跃宇,汪贤裕.项目时间管理及在项目管理软件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4]沈莉洁.WBS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7:075.
[5]鲁静.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6]曾婷.JMC公司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
[7]金林杰.汽车制造企业信息化探讨[J].物流技术,2012.
[8]吴哲敏.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M].现代商贸工业,2012.
[1]向鹏程,任宏.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工程项目主体行为三方博弈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0(9)
[2]齐斌.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和组织创新[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徐剑,刘宗秋.物流产业融合、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及政府策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4)
[4]梁军.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7(4)
[5]闫稚珩.浅析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3(06).
[6]冯春花,钱炜.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
什么意思?参考文献,有规范的,CNKI 上和期刊,都会介绍的
这个不放在“参考文献”里,所引用的内容只放在“注释”里面。注释放在参考前面,格式与参考文献差不多,但是要注明页数,具体的可以百度查一下。如果是转引自别人的论文,比如,你用了黑格尔的一个观点,但不是从黑格尔专著里面找的,而是别人论文用过的,直接引用,就要写“黑格尔,某论文,转引自李某,某论文,某出版社,某年某版”可以查一下
第一,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来源。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管理和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需要的直接刺激密切相关。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早于现代系统论的产生长达整整一个世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化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自然科学飞跃发展的结果,也是欧洲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二,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科学”,它把研究对象看作系统加以考察,揭示了有组织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与人类认识事物的水平分不开的。然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系统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为对象,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系统论研究的有组织复杂系统领域,还适用干传统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有组织简单系统领域,统计力学、分子物理学和概率论所研究的无组织简单系统领域,以及目前尚未形成独立科学门类的无组织复杂系统领域。显而易见,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根本不同的。
正反合的理论是有黑格尔在康德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虽然说与康德的理论发生了很大冲突) 所谓的正反合是一种2元论,包含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之中的后2个规律(主要是最后一个规律) 打个比方:一只母鸡(正题)下了一个鸡蛋(反题)。母鸡一看,纳闷了:“这个东西不是我啊,它和我完全不一样呢!”但是孵化了十几天,小鸡(合题)破壳而出。原来,它还是一只鸡,但又不同于那只母鸡,也不同于那个蛋了。 三段式指发展的三段性,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万物发展都可分为停留、前进、回复三个阶段。黑格尔吸收了三段式的思想,认为一切发展过程都可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着的阶段:一、发展的起点,原始的同一(潜藏着它的对立面),即“正题”;二、对立面的显现或分化,即“反题”;三、“正反”二者的统一,即“合题”。正题为反题所否定,反题又为合题所否定。但合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或扬弃。合题把正反两个阶段的某些特点或积极因素在新的或更高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正反合”的“合”是正题与反题的综合,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绝不能写成“和”字。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可以以下内容:
[1]夏承伯.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2]李坚.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3]杨广明.黑格尔自然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4]郭延龙.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5]崔艳英.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山西大学,2020.
[6]燕京.现代技术风险的认识论探究[D].内蒙古大学,2020.
[7]吴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8]陈雅.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20.
[9]张轩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喀什大学,2020.
[10]刘燊.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11]张文毓.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浙江工商大学,2020.
[12]王伟.《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13]郑辉荣.当代知识论中“理解”的本质与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4]王佳靖.萨特的马克思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5]黄自立.《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对中国的哲学治思[D].,2019.
[16]黄晟鹏.“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17]韩璐.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劳动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8]张静.恩格斯科学观研究[D].大理大学,2019.
[19]何剑烁.唐·伊德的技术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9.
[20]彭志恩.物质实践世界—对马克思哲学三个基础范畴的一种理解[D].,2019.
[21]冯珊珊.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2]刘冠帅.心身问题的自然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3]刘力源.恩格斯思维理论的当代发展[D].吉林大学,2019.
[24]舒心心.马克思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5]秦浩.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9.
[26]倪山川.当代科研游戏的证伪问题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7]王娜.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8]万舒全.整体工程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9]苏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0]刘韶光.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属于,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像临床医学进展这种的话是武大核心收录的国内中文OA核心期刊。
哈尔滨学院学报比海外英语好。1、《哈尔滨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由哈尔滨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2、《哈尔滨师专学报》该学报种类齐全。于1980年创刊,2002年改月刊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