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光大今日研究观点论文

光大今日研究观点论文

发布时间:

光大今日研究观点论文

目录方法1:选择你自己的题目1、需要反问自己的重要问题。2、挑你喜欢的事情。3、保持原创。4、获取建议。5、不要害怕改变题目。方法2:调查研究1、开始调查研究。2、搜寻实验研究成果。3、到图书馆去。4、在线搜索。5、使用学术数据库。6、创造性地搜索。方法3:制作大纲1、注释你的搜索。2、组织你的笔记。3、构造一个初步的参考书目/引用页。4、构造一个初步的参考书目/引用页。5、界定你的读者。6、确定论题。7、确定你的主要论点。8、考虑格式设置准则。9、敲定大纲。方法4:论文写作1、写你的正文段落。2、写结论。3、写论文介绍。4、格式化你的论文。5、编辑草稿。6、定稿。学术工作和科研工作常常规定研究论文是硬任务。虽然这可能会令人畏惧,只要组织一下和努力工作,可以让撰写研究论文轻而易举。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准备,进入研究世界,动手写作吧。方法1:选择你自己的题目1、需要反问自己的重要问题。 虽然你可能受限于特定的课程要求或相关的工作指导原则,选择主题是你撰写研究论文项目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管你想怎样打造主题,也不管这是一个怎样的严肃主题,重要的是这样几个问题:对该主题已有了充分研究吗?主题是否足够新颖和独特让我能贡献一些新观点?它与我的课业或职业相关吗?2、挑你喜欢的事情。 只要有可能,选个让你热血沸腾的主题。写你喜欢的事情肯定会反映在最终结果里,使得它可能成功。3、保持原创。 如果你正在写课程论文,要考虑班上其他学生。他们是否也会写和你同样的题目?如果每个人都写同样的事情,你如何使自己的论文独特而有趣?4、获取建议。 如果你在斟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题目,去听听你的教授或同事或同学的意见。他们可能会有非常好的想法,哪怕那不是能让您采用的选项也能激励你产生新想法。向教授请教似乎令人胆寒,但他们希望你的研究工作获得成功,一定会尽其所能使你梦想成真。5、不要害怕改变题目。 如果你选择了题目并开始研究,然后了解到由于某种原因选这个题目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要担心!虽然它需要多一点的时间,你有能力改变你的主题,甚至是在你开始研究其他题目之后。方法2:调查研究1、开始调查研究。 选定主题后,下一步是开始调查研究。进行调查研究可有许多形式,包括阅读网页、期刊文章、书籍、百科全书、访谈和博客帖子。要花时间去寻找专业资源,它们可提供与你的题目相关的有效研究和洞察分析。尽量使用至少五个资源使你的信息多样化;千万不要只靠1-2个来源。2、搜寻实验研究成果。 只要有可能,多搜集同行评议过的实验研究成果。这些文章或者著作是你感兴趣的领域里的专家的结晶,这些成果已经过其他同行专家阅读和评议。可通过科技或在线搜索可以找到它们。3、到图书馆去。 你可以到当地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去。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过时了,图书馆充满了有用的研究资料,从书籍到报纸,从杂志到期刊。不要怕向图书管理员求助,他们对搜索训练有素,知道所有与你的题目有关的资源之所在。4、在线搜索。 使用搜索引擎和选取前三项搜索结果不见得是最好的研究方法;用批判性思维仔细阅读每个资源再确定它的地位。网站、博客和在线论坛发布的未必都是事实,所以要确保你找到的信息是值得信赖的。 通常网址以.edu, .gov, 或 .org结尾的网站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安全使用。因为这些网站属于一些学校、政府或机构,它们处理你所关心那些主题的事务。尝试改变你的搜索查询常常可为你的主题找到不同的搜索结果。如果搜寻一无所获,它多半是你的搜索查询与大多数涉及你的主题的文章标题没有很好地匹配。5、使用学术数据库。 现有一些特殊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可用来搜索数以千计的同行审阅或正规出版的科学期刊、杂志和书籍。尽管其中许多仅付费会员才能使用,如果你是在校学生,你可以大学成员的身份免费使用它们。 只找涵盖你的主题的数据库。例如,PschInfo是一个学术数据库,但仅收纳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领域的作者的著作。与一般性的搜索相比使用它可帮助你获得更合适的结果。大多数学术数据库使你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既能通过复合查询的方式去询问非常具体的信息,也能查找仅含单一类型(如仅有杂志文章或报纸)的档案资源。利用这种能力你可用你尽可能多的查询框去收集具体信息。去学校的图书馆向图书馆员询问包含所有订阅的学术数据库的完整列表及相关密码。6、创造性地搜索。如果你找到一个真正很棒完全符合你的主题的书或杂志,尝试在其末尾所列的引文、传记或参考文献目录中去查找。这样你就可以找到更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和杂志。方法3:制作大纲1、注释你的搜索。 当你搜索完毕之后将所有结果汇集在一起(如果是在线资源就打印出来),将你在这些书刊资料上注释的笔记和便条收集起来。这一步是非常重要:通读所有搜索的资料,对所有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做笔记,并突出显示关键的事实和语句。在复印件上直接书写,或在重要的地方贴上便条。 彻底做好注释,最终使您概述和写作论文更容易。对所有你认为可能是重要的或者是可用于你的论文中的东西打上记号。将搜索材料的重要片断加上标记,在你论文可能用到的地方添加自己的评注和笔记。随时写下你的想法将使你论文写作容易得多,并给你留下了可参考的东西。2、组织你的笔记。注释你的搜索材料可能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要逐步进行以使这论文概述过程随着不断添加的点点滴滴更加清晰。根据主题将所有突出显示的短语和想法分门别类汇总起来对笔记进行组织整理。例如,如果你正在撰写论文分析一个著名文学作品,你可以将你的研究材料组织成一些注解表,如人物形象表、情节环节参照表和作者的寓意符号表等等。 尝试将每个你标记的引述或事项写到卡片上。这样你可随意重新编排你的卡片。用颜色代码将使您编排笔记更容易些。例如,将你从各个资源摘录的笔记列成表,然后以不同的突出显示颜色区分不同类别的信息。比如说,将从某本书或杂志上记的东西单独列在一张表上以便统筹考虑这些笔记,然后将所有与人物形象相关的东西突出显示为绿色,所有与情节有关的标记为橙色,等等。3、构造一个初步的参考书目/引用页。在你浏览自己的笔记时记下每个资源中关于作者、 页码、 标题和发布的信息。这样以后当你为论文精心准备参考文献或引用著作页时就能得心应手了。4、构造一个初步的参考书目/引用页。在你浏览自己的笔记时记下每个资源中关于作者、 页码、 标题和发布的信息。这样以后当你为论文精心准备参考文献或引用著作页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议论性研究论文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持某种立场和主张某种观点。选择的问题应确实是有值得商榷之处。分析性论文则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新思路。你所研究的问题可能并不存在争议,但您必须试图用你有价值的想法去说服读者。该论文不是在简单地重弹那些已有概念的老调,而是提供你通过学习和研究感悟到的自己的独特想法。5、界定你的读者。谁将阅读这篇论文,它值得发表吗?虽然您是为你的教授或其他上级写这论文,有一点非常重要,你的论文的口气和重点是针对那些愿意读你论文的读者。如果你的论文是面向学术同行,那你论文包含的信息应反映出你知道的信息,并不需要去解释基本的思想或理论。另一方面,如果您的论文是面向那些并不了解你这学科的读者,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论文中应对一些与你研究相关的很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和举例说明6、确定论题。 论文的开头两句是你论文的宣言,阐述你论文的主要目标或论点。虽然在最后定稿时你可改变这论文宣言的措词,你必须开门见山地介绍论文的主要目标。你论文所有的主体段落和信息都将围绕着论题展开,因此你对自己的论题务必非常清楚。 打造你的论文有一个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让你的论文去针对并回答某个问题。如何去选择一个首要问题或假说让你在论文中展开呢?例如,你的论文问题可能是"文化认同如何改变精神病治疗的成功率"?然后,这可以确定你的论文是什么-不管您给出该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你论文的主题。你的论文应该表达你的论文的主要想法而不要列出你所有的理由或描述你的整篇论文。它应该是一个简单的主题,而不是一个支持的列表;那是你论文的其余部分要做的事情!7、确定你的主要论点。你的文章的正文将围绕您判断的最重要的思想。通过您的研究和注释来确定哪些是你议论或陈述的信息中最关键的参数或演示文稿的信息中去。你可写整个段落来阐述什么想法呢?对你来说哪些想法有很多坚定的事实和研究作为背景证据?把你的主要论点写在纸上,然后分别组织相关的研究。 当你概述您主要的想法时,将它们按特定的顺序排列很重要。将您最强点放在你文章的开始和末尾,而比较平庸的论点放在论文中间或靠近你文章的结尾处。一个单一的要点不一定限于一个段落,特别是当您正在编写一份相对较长的研究论文。你认为有必要的话一些主要思想可以扩展到多个段落。8、考虑格式设置准则。根据你的纸张专栏、 类准则或格式设置准则,你可能必须以特定方式组织你的论文。例如,在 APA 格式中写入时必须按标题包括导言、 方法、 结果和讨论组织你的论文。这些指导方针将改变你创建大纲和最后文件的方式。9、敲定大纲。在考虑上述小窍门的基础之上组织整个大纲。将证明要点列在左边,对每个要点将有关的细述和你的研究笔记分别缩进排列。大纲应以要点的方式概述你的整个论文。要确保在每个要点的末尾包含引述和引用,这样在你最后进行论文定稿时就你不需要不断地回头参考你的研究。方法4:论文写作1、写你的正文段落。虽然它似乎有悖常理,在你开始写论文的主要内容之前就先写介绍可能难以完成。侧重于支持论文,由要点入手使你可稍稍更改和把握自己的思路和评注。 用证据支持你的每个论点。因为这是一篇你的研究论文,你的任何论述均应得到事实的直接支持。充分解释你的研究。与陈述观点缺乏事实相反的是罗列事实却没有解释和评论。虽然你肯定希望陈述大量证据,要确保你的论文自己的独特性你就要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加以评说。避免使用许多长篇的直接的引用。虽然你的论文基于调查研究,对你来说其关键是你要有自己创意。除非您打算引用的东西是绝对必要的,请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述和分析它。.论文应行文流畅。你的文章应如行云流水,而不是那种木讷的断断续续的风格。请确保正文段落之间均很流畅地相互衔接。2、写结论。 在你仔细地用证据论述之后,要为读者写一个结论简明扼要地总结你的发现,并提供一种结束感。首先简要地重申论文的论点,然后提醒读者你在论文中阐述的要点。渐渐地从你论文的主题,过渡到强调你的发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结束论文。撰写"结论"的目标简单来说,是要回答"结果怎么样?" 这个问题,确保读者有所收获。有个好主意,即在撰写"介绍"之前先写"结论"。首先,当证据在你脑海中仍记忆犹新时结论编写起来更容易。最重要的是,在写结论部分时要竭尽全力斟酌选择语言,然后在介绍中改写这些思路时注意减少强调性。这将给读者留下更持久的印象。3、写论文介绍。 在很多方面,"介绍"是反过来写的"结论": 以一般性介绍较大的主题开始,然后引导读者进入你一直专注的领域,最后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要避免重复已在结论中使用的同样的短语。4、格式化你的论文。所有研究论文均必须以某些方式进行格式化以避免剽窃。根据你的研究和你的研究领域的主题,您将必须使用不同样式的格式设置。MLA、 APA 和Chicago是三个最常见的引文格式,并且确定了应使用的文本的引文或脚注的方式,以及你论文中信息的顺序。 MLA 格式 格式通常用于文学研究论文,并在论文末尾使用 "引用著作"的页面。这种格式要求文本引用。APA 格式 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要求文本引用。它以"参考文献"页作为论文的结束,并也可能有章节标题位于正文段落之间。.Chicago格式 主要用于历史研究论文,它在每个页面的底部运用脚注,而不是在文本引用和著作引用或参考文献页。5、编辑草稿。虽然忍不住要简单地读你的文章和使用拼写检查工具,要编辑你的论文应该更深入一点。至少有一个,但最好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仔细检查你的文章。让他们编辑从基本语法和拼写错误到你的论文的说服力和你的论文的流程和文件格式。如果您编辑您自己的论文,等待至少三天才返回和它接触。研究表明在你论文看完 2-3 天后,你的写作是在脑海中仍记忆犹新,所以你更有可能忽略否则你将抓到的基本错误。只是不要忽视其他人的编辑,因为他们会要求多一点工作。如果他们建议你重写你的一段论文,很可能他们有很正当的要求你。花点时间彻底编辑你的论文。6、定稿。 当你已经再三编辑过你的论文,按照论文的主题已经格式化了你的工作,并最后确定了所有的要点时,你就可以创建最后的草案了。通读你的论文并改正所有的错误,如有必要就重新排列信息。调整字体、 行间距和边距,以满足您的教授或专业设置的要求。如有必要,创建介绍页和引用著作或参考文献页。完成这些任务结束你的论文! 请确认保存文件(为格外安全起见存在多个地方),并将你最后的草稿打印出来。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如何写议论文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议论文拟提纲的步骤:

1、找论据,定论点

①根据审题立意时确定的论题搜寻论据。

找事实论据注意既要有历史事实材料,又要有现实材料,不要厚古薄今。

②从论据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点筛选论据

如果在审题立意时已经初步拟定了中心论点,但在一时难以找到材料证明中心论点或某个分论点的,应以你掌握的材料为依据,重新确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那就可能使文章因缺少论据而论证无力,也有可能出现论据无法论证论点的错误,甚至可能有观点错误的危险。

2、定模式

1.基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

文无定法,但是,初学和应试者要学有方法。应试者应该采取最简捷的方式布局谋篇,才能保证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快速入题,开亮“视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⑵立好结构框架的标准有三条:

①“三论”( “引论”、“本论”、“结论”)齐全,结构完整。

②布局严密紧凑,段落层次分明,上下衔接自然。

③全文首尾圆合,段落首尾呼应。集中突出论点。

虽说“三段论”的模式基本规范了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但是写作者仍然可以在三段论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本论部分的层次关系有总分、并列、对照和层进关系四种

⑴并列关系

几个分论点同等并列,每个段落可以用“从……方面来看”、“从……上分析”等句式放在开头。如果把这几个分论点的顺序对调,不会造成逻辑混乱。但是,安排并列的几个分论点。还是要有一定的顺序的。

①重要性顺序

如“主——次”顺序,可以分别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表顺序的词语放在每段开头。

【例】中心论点:只有在发扬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才能彰显团队特色和个人魅力。

分论点一:首先,个人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才能步调一致获胜利,个人才会更有信心而魅力倍增。

分论点二:其次,团队要为个人提供用武之地,个人才能张扬个性优势互补,团队才独具特色而富有生机。

②时间顺序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所论述的事物发生时间有先后,可以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

【例】中心论点:鱼和熊掌可以共享,时尚与经典应该兼得。

分论点一:经典由时尚的传承而光大。

分论点二:时尚因经典的营养而充实。

③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同一层次的几个分论点,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先说;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需要作较多的论说才能为接受,则要后说。这样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例】中心论点:平凡者也自豪

分论点一:平凡者未必平庸。

分论点二:平凡者也能自豪。

⑵层进关系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有表示递进关系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层进关系有三种情况:

①事物发展顺序

几个分论点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则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分论点。

【例】中心论点:再试一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

分论点一:失败常常是尝试的终点;

分论点二:再试往往是失败的终点。

②递进顺序

几个分论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中心论点: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这是双赢的智慧。

分论点一: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分论点二: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③先破后立的顺序

前面几个分论点分别否定了一些作法,最后一个分论点指出正确的作法。

【例】中心论点:走向科学、民主与法制,就是走向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分论点一:封建迷信思想制约了创造力的产生,阻塞了科学强国之路。

分论点二:无政府状态侵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堵住了富民强民之路。

分论点三:民主、法制和科学,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国强民大道的三大法宝。

以上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之间是并列关系,分论点三与前面两个分论点间是层递关系。

⑶对照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种并列关系,就是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对比说理,这样是非分明,观点明确,是一种简单、易操作而见效快的写法,因此初学者采用这种写法较为普遍。

【例】中心论点:高举诚信的火把,让人间充满温暖。

分论点一:点亮诚信之火,你的四周温暖光明。

分论点二:熄灭诚信之火,你的前头阴冷黯淡。

⑷总分关系

含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关系。

并列、层进和对照关系是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总分、分总和总分总关系中,总说部分是总述或者总结议论文的分论点。在分说部分,要注意到几个分论点之间层次关系仍然有并列、层递和对照关系,因此必须妥当安排分论点的顺序。

3.同一层次的论据之间的层次的关系

同层次的论据间较多采取并列或对照关系。但也可以用“总写——特写”或“特写——分写”的写法。

3、备亮点、定详略

议论文本论部分是详写部分,其中详写的是事实论据及其分析评论。但是所用论据不仅一个,因此要详写新鲜的事例,略写概述人们较为熟悉的经典事例。这样详略结合,能够使举例丰富翔实而要言不烦。

设置亮点的最佳位置有:标题、题记、开头、结尾、段首、段尾、过渡句段和关键段。

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作为文眼,即作为文章的亮点是至关重要的。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及其提纲的几个主要模式

最常见的论证结构安排和论证过程的“五步法”和“四步法”。

1.“五步法”:立论—论证—过渡—再论证—结论

第一步:立论——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只提出论题。

第二步:论证——“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①“立”,立意,提出分论点一,照应中心论点。

②“摆”,摆出一两个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③“议”议论,分析和评论论据,论证分论点一。

④“结”小结,照应分论点一。

第三步:过渡——承上启下。

①这一部分可以放在“论证”一段的结尾,或者放在“再论证”的开头,也可以独立写成一段。

②有时可以把“论证”和“再论证”两部分的分论点放在过渡段提出。即承上总结并揭示上一部分的分论点;启下提出下一部分的分论点。这种写法,过渡文字一般独立成段,或者放在“论证”部分开头。

③“过渡”可以是一个复句,也可以是一段话。

过渡段根据“论证”和“再论证”之间的层次关系选择关联词。可以用的句式如“既……又(也)……”、“一方面……另一方面……”(并列),“不但……而且……”“而且”(递进),“虽然……但是……”“但是”“然而”“不过”(转折)等。

第四步:再论证——再次“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即提出分论点二,摆出一两个论据,议论分析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二。

第五步: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提出应该怎么办。

如果立论部分只是提出论题,那么多数在结尾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四步法”:立论—论证—再论证—结论

如果“论证”和“再论证”部分都在段落开头用相同的句子引出不同的分论点,或者用相同的句式提出分论点或者论据,那么可以不要过渡段,这一点我们在下一章详细说明。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一般模式

结构的表现形式分为表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和表现语言形式的篇章结构。

写作者一般先形成逻辑结构,再形成篇章结构;阅读者则一般先了解篇章结构,再理清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主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形式。例如因果、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推理。这在“论证与论据”部分再作具体介绍。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篇章结构及其提纲模式。

从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看,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1.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是最常见的模式。

2.结论中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也是常见模式。

3.在题目中显示中心论点的模式。

4.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中提出中心论点。

今日教育期刊点评

——导师团队建设足迹也是这样的一个初冬的日子,你带着思想,我们带着渴望,相识在新区这一片充满着教育激情的热土上。我们因教育而牵手,我们因教育而迈步,我们也因教育成了不舍不离的朋友。 近2年时间,你带领着我们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近200场次,各种获奖30余次,团队每个人的学习笔记达几十万字。你常常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没有破土的勇气,便不会立于天地之间。此时,我特别想用春华秋实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心情,还有一种特别的冲动,想要对你——我们敬爱的董晓宇老师鞠上深深的一躬:感谢有你,感谢我们遇见了你,也感谢新区的领导给予了我们与你在一起共赴一场教育盛宴的美好时光。 梳理了这近2年来的学习过程,我想用“先破后立,共谋发展”来作为我汇报的主题,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 破除“一团和气”,建立真正的学习型团队。 美国作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提及到了一个重要观点,他说一个团队要想得到长足的真正发展,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说出事实的真相,对待问题每个人都保有对自己观点的清醒认识,也保有接纳别人观点的一切可能,从而对产生的问题在团队中进行深入的汇谈研究,已达到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实际有效的策略,推动团队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理出团队建设中这样二个关键词: 说出真相  深入汇谈研究 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都讲求“以和为贵”“和和气气”,这个观点并没有不对,但是对于一个团队的发展,这是大忌。所以,团队在建立的初期,从打磨《画家和牧童》这堂课的背后,我们有幸触摸到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关于团队建设的核质。我讲讲这个细节,那是在研讨教学生字“抹”。那天我在大学城试讲完后,我们几个回到沙坪坝找了一间空屋子坐下,从下午6:00一直持续到了晚上10:00多,期间设想了不下10种方案,从传统的做动作让学生感受,从偏旁入手让学生理解其中含义等,发现这样的方法之前好多老师都用过,但学生对这个动作依然都是含混不清,可事实是现在我们也找不到更好的策略,于是研究好几次进入焦作状态。那天正好江北区进修学院的李院长也在中途来关心我们的研讨,她看到我们个个黔驴技穷,就反问我们:“今天这节课是不是非要把这个抹字教懂?我们不教学生隔几年是不是一样会明白抹字是个什么动作。再说,不明白这个抹字,对学生的生活有好大的影响呢?”李院长的这番话她是站在一个全人教育的角度说的,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其中的对与错的比例,把眼光转向我们的关键,怎么破除和气这里来。听完李院长的话,我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董老师,她们应该是工作上多年的好伙伴了,而且都是语文教学的高手,如果按照我们平时的惯例来看,这就是不给朋友面子。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董老师并未立刻否认李院长的观点,只是再次把眼光放回到了书本中,安静的看了一会儿说,我认为这个抹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透过它可以将戴嵩高超的画画技艺展现出来,为后文大画家接受小牧童的批评的高尚人格做铺垫,只是我们现在还确实没有一个很好的策略。李院长听了再次反问到,那你说怎么让二年级的小朋友弄懂这个我们成年人都还不是很清楚明白的动作?她们俩就这样在给对方不断的制造“麻烦”的争论中,彼此保有自己的观点,又通过对话层层的将问题深入下去,再层层的将解决问题的办法抽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2位语文界的名师,同时也是2个朋友,在面对问题时候是如何大胆破除和气,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汇谈,最后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的。可贵的是他们的言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合作,丢下一切杂念,为着寻求最好的方法,而各抒己见,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兼容的美好局面。 所以,自经历了那次研讨以后,我们几个消除了不敢针对问题说真相说真话的担忧。在后面一次次的磨课中,我们很快放开了手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直奔问题真相而去,积极发表各自的观点,大胆说出自己或许并不成熟的想法。事实证明,好多好的点子,都是在我们这样一种基于对事实真相的讨论中迸发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那一次赛课我们向外的展示让我们赢得了赞誉,但是背后的磨课过程却让我们收获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型团队的初步建立,这才是最值得欣喜的。 二、 破除自我封闭,建立真正的合作型团队。 有了这样的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初步建立,我们也各自踏上了破茧出壳,重新建立自我的征程。回想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合作的开初,那是艰涩的,有莽撞,有猜疑,也有一些自我。团队学习的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满怀着学习的激情,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的每一项任务。但是,我们渐渐的也感觉到了我们的合作不能像婴儿涂上沐浴露那般顺滑。古人云:“攻江山易,守江山不易,江山社稷发展更是如逆水行舟。”同理,团队建立易,守住不易,向前稳步推进发展也如逆水行舟,稍有不慎,则是不进而退。为了解决这样的一个共通的问题,我们依次做了如下几个事情。 1、 大家继续保持警惕,做到学习型团队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面对事情,说出真相,针对问题的真实情况,进入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深度汇谈。我们的原则就是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别人的观点,或者是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就要列举出相关的论据,否则就不要随意发言,随意的乱否定别人的观点。 2、 用阅读促进自我内心的反省和修炼。那时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读了毕淑敏的经典著作《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书中温暖的文字是对人内心的深切关照,又智慧的敲击着都市人浮躁又干涩的灵魂,如何面对异己,如何温暖自己,如何感受幸福,感恩世界等等,这些主题都非常的契合我们当时的内心需要。可以说,此时这样的阅读介入,的确是董老师精心为我们熬制的心灵鸡汤。 3、 建立我们的共同愿景。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才是让团队充满激情,永葆活力,破除封闭自我最重要的法则。董老师带领我们开始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剖析,制定出个人的三年和五年的发展规划。团队的共同愿景必须基于个人愿景的整合而成,否则就又显得与团队某些人相关,而与某些人无关,如果这样,那么团队的愿景将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所以,在做好了个人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又一起制定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共同愿景,并让这个愿景不断的深入我们的灵魂,真的就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路基。 因为有了团队建立初期的说真话,做到有依据的发言的基本原则做底子,阅读特制心灵鸡汤促进自我的反思和修炼,用共同愿景将团队拧成一条绳时刻指引方向。破除封闭的自我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合作就越来越如婴儿的皮肤涂了沐浴露那般顺滑,也更如丝绸一般的有质感。如今,我们也不能说我们能做到无痕对接,但是我们可以说比团队的建立之初还更愿意呆在一起学习,讨论,聊天,合作,分享。 三、 破除过分的技术改造,建立真正的理论自觉。 大约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解决了团队的建立,合作等重要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我们的学习才真正的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轨道。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装着自己的个人目标,同时又时刻不忘我们团队的共同愿景,大家都表现出了一种真正的积极向上。细心的你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张老师和徐老师是越发的有精气神,罗老师也是意气风发,跃跃欲试。我们都是做教育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样的一种精神面貌所显现的绝不单单只是外表变化,他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心中有目标的美好映射。所以,才会有恋爱中的人格外美丽,奋斗中的人格外耀眼。 现在谈谈我们是怎么从一种追求过分的技术改造到建立真正的理论自觉,初步由一个模仿型的老师向研究型转向的。应该说,这是一个被真正的优秀唤醒的过程。 我们的董老师是一个从赛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拥有多次全国赛课一等奖奖项和荣誉称号的小语的专家,她用她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专业真正的上一个台阶,实现我们团队发展的共同愿景,还非得破除过分追求技术的改造,建立阅读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的理论专著上来。最近,我们接触的全国作文教学的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师,福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何捷。他在我们国培期间来到重庆,我们又在南京句容的全国作文高峰论坛上再次相遇,幽默诙谐的课堂风格,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游刃有余的课堂把控,让我们确实发自内心的折服。他在给大家讲述他的成长经历的过程中,反复给大家提到了他的专业阅读,《每天十五分钟》这本书里面记录了他几年来的43本阅读书目以及阅读感受。何老师说他的成长史,就是在一本本的专业书籍的阅读以及不断的课堂实践,勤于笔尖的写作中出熬制出来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可以这样说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没有哪一位不是这样在一本本专著中读出来的。 这里我想借刚刚罗老师上的《太阳是大家的》来说。罗老师的课与我们平时上儿童诗有一些不一样,他基本是用朗读的方式来推进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在老师介入策略帮助学生落地诗歌中“充满诗情”的语言的揣摩、学习和运用这一板块上,我们看得出来设计这个主目标的背后,一定介入了文章学的知识,同时认真读过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这本专著的老师,也应该对王教授在讲诗歌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有印象。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的支撑,我们不会去思考《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要教给学生写作学中的“借景抒情”,如果不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学的理论,张玏老师也不会想到借助“自主识字,提前阅读”这个研究项目来开发低年级儿童识字的兴趣,解决儿童早期阅读的障碍。同时因为勤于儿童写作学知识的学习,写出的论文《碎语闲聊写话起步》在全国优秀语文期刊,中国教育协会课题成果期刊2014第7期中发表。同时也获得重庆市2014年度科研先进个人。如果没有这些理论作支撑,徐静老师也不能上出《刷子李》这样优秀的课堂实录,在重庆市第八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本次竞赛最高奖项)。论文《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和意义》荣获“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一等奖。论文《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打造新区卓越课堂》在国家级大型教育学术期刊《素质教育》2014年第2期(月刊)上发表。2014年6月获第六届“今日教育杯”小学生新课程作文征评活动指导教师一等奖。罗朋和袁晕虹两位老师也在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中初露头角,分别获得重庆市第八届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代表重庆参加全国识字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主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等。罗朋老师获得北部新区首届青年教师论坛一等奖,北部新区小学语文主题教研一等奖。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老师在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追求技术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进入职业发展的中级阶段,要想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那就应该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论的学习就是必经之路,否则你就将一直模仿,无法超越和创新,更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被优秀唤醒后的清醒,再不能轻易的对理论说不,我们四个也正在通过阅读教学专著行走在从模仿到研究型的转变之路上。 四、破除“见子打子”的教研方式,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模式。 新区的迅猛发展,自然也带来了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的大量涌入,教师的大量引进,对新区的教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迫切的感受到了原来的那种先见问题再求解决的教研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团队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具体由张玏和徐静二位语文兼职教研员负责,采取“民意调查摸清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梯度的系统化培训设置”“发现特色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后台搭建网络平台促进交流”这样的全面普及加特色培养的方式,对培训的模式进行重新的建构。 2014年10月份开始,确定了主题为“中段阅读教学如何落实语用” “高段阅读教学如何落实语用 ”2次培训。方式都采取提前指导,然后选派教师亲自下水上展示课,全区老师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点评,最后董老师就个专题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和培训。到学期末组织全区老师学习《小学语文试卷如何命题》,以测试促进课堂教学的再思考再落实。 2015年3开始,整个学期开展了四次关于吟诵与语文教学的特色培训。采取四次活动都选择一个学校,指定一个具有这方面专长的老师,每个学校选派教研组长和三年内的职初教师一以贯之的将这四次活动参与到底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训。承接这次活动的是康庄美地一小,年轻有为而又有这方面专长的黄维老师。他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专程赴南京学习,回来后为老师们做了关于《吟诵与语文教学》《吟诵技能培训》《吟诵教学展示》等四次现场课和技能的培训。期间,还建立北部新区吟诵群,上传他收集到的来自全国的吟诵方面的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一些吟诵材料,打开小语教师们吟诵的这一扇窗,同时也将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其中国一个支脉渗透到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心里,扩宽了学生和教师的人文视野。按照系统培训的惯例,6月份董老师继续为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及语文学科分管领导进行《期末试题命制培训》的讲座,本次在上期培训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到具体例题,让老师们更加明晰试题命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2015年9月开始,开展了习作教学从低段到高段的序列培训,做到一月一个主题,理论的提升与给老师们试水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后台创建北部新区小学语文工作室,围绕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搭建一个交流,讨论,共谋共生的发展空间。 通过建立这样新型的系统化培训的教研模式,从本次《北部新区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需求》的调研汇总来看:近两年以来,我区小语教研工作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同时老师们留下的建议也为我们后续的教研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一手材料,有利于我们教研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改进。 “先破后立,共谋发展”8个字,在将近700天的日子,我们经历了从建立初期到进入正轨,到拿出勇气不断的“破除”,导师指导下不断的“建立”的国成功。可以说,我们正在一步步的靠近我们的共同愿景,我们时刻在期待着愿景达成的美好局面。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将一如既往,更加投入的走在继续修炼的路上。 最后,我想说这一路走来,感谢新区教育局领导给予我们时时处处真切的关怀,实诚的帮助,感谢新区各个学校的领导给予我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更不忘各个学校的老师们,我们在一起研究一起奋斗的点点滴滴。所以,我谨代表小学语文导师团队再次给大家道一声感谢!谢谢你们!

论文今日头条研究

我可以帮你刷头条阅读量,其他平台也可以,扣253然后608接着是3773

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传播学抖音短视频成功原因与问题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作为短视频界的一匹“黑马”,抖音app在2018年风靡全国,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用户定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的成功原因,反思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抖音app;成功原因;社会效应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app,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可以在抖音随机选择一首背景音乐进行自我展示,经过后期剪辑,创作出一条短视频并发布,短视频的时长限制是15秒。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苹果应用商店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Phone应用。[1]截止2018年7月12日,笔者在iphone的“摄影与录像类”免费app排行榜中看到,抖音排名第一位。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抖音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内部整改的步履始终未停。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抖音清理了27231条短视频,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2018年4月10日,抖音上线反沉迷系统;4月11日,抖音进行了全面升级,升级期间,关闭了直播和评论功能。五W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模式,其中指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本文将借助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用户和传播效果方面分析抖音app风靡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抖音app成功原因探析

(一)定位年轻用户,算法分发利好草根。抖音的用户定位是20-29岁之间的年轻时尚群体,这一群体本身有着较高的网络活跃度,在社交需求上表现出较强的`媒介依赖心理和行为,如在现实中交流较少,更倾向于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且更易受到虚拟环境的影响。面对这类“手机症候群”,抖音首先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抖音在内容分发方面采用算法分发+人工精选的推荐机制,即根据用户的观看喜好为用户推荐相关内容,同时将人工精选出来的优质内容推送给用户。这种内容分发机制使用户接收的内容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同时更看重内容的优质性和吸引力,为内容生产的一方提供了更多“被看”的机会。

(二)多元内容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抖音在内容生产方面采用了PUGC的模式,即以UGC的形式,生产出相对专业的内容。在内容生产上,抖音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海量多元,娱乐性强,尤其是以个人才艺、技能为主的内容易受追捧。

2.内容的碎片化。新媒体环境培养了公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短时注意力特征,抖音的视频长度限定为15秒,迎合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3.个性化和虚拟化。抖音以“我”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如拍摄中可以调节视频的快慢,拍摄后可以进行创意混剪,让用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各种滤镜、特效工具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心理期待。

4.发起话题挑战,增强用户黏性。话题挑战是指以某个话题或某首背景音乐作为主题,让用户按照规则录制内容进行挑战,从而引导用户发布视频,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三)多渠道传播模式。今日头条通过多种渠道对抖音进行推广:

1.借助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广告营销。如抖音先后在《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有嘻哈》等电视综艺节目投放广告。

2.邀请明星入驻,利用名人效应。目前已经入住抖音的明星有岳云鹏、鹿晗、关晓彤、何炅等。明星入驻引发名人效应,进而带动了粉丝入驻。

3.利用外链分享,拓展传播渠道。抖音在发展初期,利用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从这两个平台获得流量。随后,抖音又与淘宝进行合作,进一步聚拢了电商入驻抖音。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娱乐化导致人的迷失。抖音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且是一种低门槛的娱乐。娱乐是媒介的功能之一,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但是过度娱乐化将会导致人精神上的空虚和迷失,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人们会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抖音的娱乐性还体现在形式上。以视频形式播出的内容更具有感官刺激性,而缺少逻辑理性,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只需要沉浸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感官刺激中,无需过多理性的思考。长此以往,用户越来越注重感官刺激,逻辑思考能力却越来越低。同时,抖音的碎片化特征在迎合用户思维习惯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用户的碎片化思维。

(二)媒介对人的控制:谁是谁的奴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工具,延伸了人的知觉能力,然而当下的“拇指族”在利用工具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工具的依赖和沉迷。对这类社交媒体的依赖和娱乐性内容的沉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长此以往用户日渐进化为“容器人”,反而导致了社交障碍以及人的空虚和焦虑。

(三)抖音里的虚假、低俗内容。由于审核机制的缺乏,抖音上不乏虚假、低俗的信息。抖音通过外链分享和淘宝合作,吸引淘宝商家入驻。在拓展盈利模式的同时,假货也开始在抖音上横行,有制假售假者在抖音平台上公然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在抖音上出现了许多低俗乃至价值观扭曲的内容,向其他用户传递着错误的价值观念,造成恶劣影响。

三、参考文献:

[1]抖音下载量全球第一科达股份为其TOP营销伙伴[DB/OL].

[2]刘夏,李小晔.抖音短视频的营销推广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3月.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22]

四、拓展资料:抖音短视频主要功能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它与小咖秀类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反复、闪一下、慢镜头)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对嘴型。

抖音平台一般都是年轻用户,配乐以电音、舞曲为主,视频分为两派:舞蹈派、创意派,共同的特点是都很有节奏感。也有少数放着抒情音乐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户,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抖音最新的内测版中加入了一个新的社交功能 ——“朋友聊天室”,支持抖音强大的滤镜美颜和道具功能。

2021年3月24日,抖音推出了“老友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提升老年用户使用体验,丰富老年用户生活,还在产品和运营活动上推出以下举措。

2021年6月28日,IT之家消息,抖音 App 再次更新,本次内测了一些新功能,同时抖音音乐正式上线,大大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向社交领域再次迈出一大步。

2022年2月25日,抖音官方本周发布公告宣布多举措预防网暴,首家上线“评论发文警示”等功能。

查重。知网查重包含互联网资源库,会收录网络上存在的网页和新闻数据,若用户抄袭了网页新闻内容,知网查重系统就会将论文内容和互联网资源库收录的内容进行比对,若发现重复部分,就会按照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会判为重复的标准计算论文重复率。中国知网为展现知识脉络、诠释发展因果、聚合知识资源而独创性地开发了每篇文献资源的“知网节”。“知网节”即代表某一知识在知识网络的节点,利用“知网节”, 您可以轻松、快速地开展数字化学习与研究。

微信封杀抖音和今日头条是垄断行为。微信的功能除了有聊天功能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因为比较杂所以就不精,而抖音是专门做视频的网站,各方面信息都是通过视频出来的,因为形象生动更受人们的欢迎,今日头条信息量也很大每天都在更新,除了没有聊天功能以外其他的一切信息也比微信要强大很多,你们除了聊天要用微信以外,获得信息更喜欢用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所以说微信封杀抖音和今日头条是垄断行为。

人民日报今日谈研究论文

可以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它既用来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人民日报评论:影响越大,责任肯定就越大,对于知网这种平台,更不应该滥用影响力。

上面那个太长了,你稍微看看参考一下吧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时事论文: 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震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谴责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的行为,明确表示了“坚决反对”的鲜明立场。美、日、韩、俄、澳等国也纷纷谴责朝鲜的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展开紧急磋商,并于14日通过第1718号决议,宣布对朝鲜实施包括武器和战略物资禁运、冻结金融资产、奢侈品禁运等多项内容的严厉制裁。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还宣布了各自进行的对朝制裁措施。 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朝鲜政府于17日发表声明,称核试验是“主权国家自主的、合法的权利”,是保卫国家安全的“积极的防御措施”。声明称安理会决议是根据美国的脚本拟定的对朝“宣战布告”,朝方“强烈谴责和坚决拒绝接受”该决议。不仅如此,来自美日韩等国的信息显示,朝鲜正在准备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核试验。 目前,美国国务卿正在对日韩中俄等国展开访问,中心议题是讨论如何落实安理会决议并为缓解当前急剧升高的朝核危机寻找解决方案。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应尽快恢复六方会谈,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美国政府也已表示准备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朝鲜政府在进行核试验的同时,也表示有意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危机。今后朝鲜政府能否在重返六方会谈上作出积极回应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诚然,由于过去举行的多轮六方会谈事实上未能达到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导致国际社会对六方会谈的前景出现信心危机。但是,即使在目前形势下,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仍坚信必须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手段解决朝核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六方会谈虽然并非完美有效的方式,但仍是在目前形势下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惟一为各国接受的现实方式。 因此,只要与会六国能够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建对会谈的信心,进一步改善、充实并强化六方会谈的机制,就能够在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为此,美朝应该显示灵活,为重启六方会谈作出更多努力。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是败诉就下架论文,影响越大,责任就越大,不应该滥用影响力。

观光传播研究论文

旅游 文化 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 教育 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 方法 。

关键词:旅游文化;特征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以下简称为“OBOR”)是21世纪初中国为了实现“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合作”而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OBOR战略开始付诸行动。OBOR分为陆路与海路。陆路从西安向西,横穿西亚抵达欧洲荷兰的鹿特丹。海路从长三角、珠三角沿东南亚向西,经非洲过黑海最后抵达欧洲的鹿特丹。因此,新世纪下的OBOR一端为日益崛起的中华经济圈,另一端连接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共同体———欧州联盟,中间是经济潜力巨大的西亚、东南亚和非洲。在OBOR战略构想下,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对话,必将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研究OBOR战略下的旅游文化特征,对促进旅游、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OBOR背景下旅游文化特征研究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合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因此,OBOR战略沿线必将呈现出人类古代文明繁荣的鲜活再现、为欣赏旖旎风光的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线路游、沿线OBOR友好城市互办旅游推广活动游、体育活动交流观光、参与、体验游和“新海上丝绸之路游轮游”等5大特征,相应的文化也呈现出这五大特征。

人类古文明的鲜活再现

丝绸之路是跨越文明、贯穿古今的古代经济发展之路,对丝绸之路的重游是对人类古文明的探索与考察,具有旅游和文化挖掘发现的双重意义。2014年,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三国联合递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古文明推向新的历史舞台。透过OBOR,不仅可以探索考察中国自秦、汉至清的灿烂文明与文化,而且还可以探索考察西亚、中亚、欧洲诸国的文明发展史,对比中外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

博大丰富的汉前文明

OBOR的陆路起点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其历史变迁是华夏文明发展的缩影。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出的旅游圈,能充分体现中华古文明。西安早在汉朝以前就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曾是周、秦的都城,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将人们带回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兵马俑则展现出了大秦帝国的强盛国力。对OBOR起点城市的考察,人们可以领略汉前中华文字的形成变化、陶器制作工艺、古建筑的特征、古代天文体系、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及丝绸文化等等。

影响深远的汉文化

汉代是中华历史上科技与文化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从汉代建立到灭亡的四百多年间,汉代王朝与古罗马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大帝国,汉王朝雄踞东方,开拓了OBOR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走廊。而且在汉代,西南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期开辟,从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到缅甸、印度,将汉朝先进的文化技术传播到东南亚。因此,汉代是OBOR战略的起始朝代,考察旅游OBOR的内涵与文化功能在于探索和考证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代文化。其中著名的建筑文化,有著名诗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为证,可见汉代的建筑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还有史学瑰宝的《史记》和《汉书》;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如今在成都、西安、安徽宏村、浙江等地还保留着这种比较原始的造纸术,对人们了解汉代科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代的《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以及地震仪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深入了解和考察探索汉代文化,对OBOR旅游品质的提升、内涵建设、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辉煌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以强大国力为依托,以蓬勃发展的世俗文化为主体,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思想兼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大量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对外文化的输入输出,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其中丝绸之路OBOR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平台作用。辉煌的隋唐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畅通和频繁。考察OBOR线路,不少历史遗迹和名胜景点都是对唐朝文化的重新认知。就科技而言,隋唐发明了火药,将印刷术发展到雕版印刷,代表作有《金刚经》,建造了辉煌的长安城和赵州桥。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历史时期诗人辈出,影响深远,如初唐的陈子昂、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李白、杜甫,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等。OBOR线路考察诗人的出生地、作品等,对认识和发扬古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升了OBOR区域旅游的品质与内涵。位于OBOR线路上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其中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集绘画、书法、乐舞于一体,有很高的旅游、考察、研究价值。辉煌的隋唐文化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而隋唐文明遗留至今,保留完好的大多分布在OBOR,因此对OBOR旅游线路的开发,是中国旅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领域。

鼎盛的宋朝文化

宋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品质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宋朝时期,文学、科学、理学、史学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宋代有大文豪苏轼,还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散文 家范仲淹等。宋代的四大书法家,对中华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还有无数的著名画家,最能代表中 国画 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代 山水画 的博大意境,如今被制作成3D技术重现的《 清明 上河图》等。此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陶瓷窑为代表的手工业,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南北宋时期文化的OBOR综合规划,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升途径。

文学艺术空前的元、明文化

元、明是中国疆域广阔、国力强盛的时代。元朝进行了大一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发展,各民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特别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研究考察元代文化,对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乃至世界和平共处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重回元朝时代的OBOR线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明继承元代文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呈现出平民化与世俗化。在文学方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在明朝完成。在明朝,宗教方面,天主教传入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萌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OBOR的南线,明朝文化深远的影响着东南亚和南亚。随着丝绸文化的不断影响,中国的庭院建筑随之传入西方。

历史巨变中的清代文化

中华民族领先世界文明几千年,而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自大,直接导致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未能影响中国,从而使中国沦为后来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防止明朝复辟,清关闭了南方的泉州、宁波等重要港口,在北方驻扎重兵,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与科技的交流。清代前期国力强盛,国内安定,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戏剧和绘画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后期逐步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反封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和特征。神秘的中西亚文化中西亚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素有“五海三洲”之名,是OBOR的重要枢纽和中间连接点,承担着连接亚洲中华经济圈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作用。中西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但富有石油资源。中西亚还是人类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有辉煌灿烂的古巴比伦,是伊斯兰教、__和犹太教的发源地。研究考察OBOR线路,不仅可以考察探索文明古国中国,还能接触神秘的中西亚文化,最后抵达体验欧洲的近代文明,因此,OBOR是一条古今文明的文化之旅。

精品线路文化兴起

OBOR大战略下,国内旅游将此作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各地纷纷以OBOR为依托,出台《XXX旅游总体规划纲要》,形成精品线路游,并以精品线路为平台,提升精品线路文化。精品线路将极大的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建设精品线路的步伐在加快。OBOR是世界最精华的旅游资源带,汇集了世界4/5的文明,古代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古罗马均被OBOR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人类古文明的历史及进程。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OBOR旅游年”,推动了国际旅游的发展。北方线路上,甘肃出台《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计划至2020年建成20个游客容量为300万人次的大景区,形成华夏寻根线、黄河风情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精品品牌线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靠OBOR战略体系,着眼于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和非洲开放的最前沿,把丝绸之路做成品牌,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旅游概念。此外,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浙江、海南、福建等地均以OBOR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把OBOR线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开拓旅游文化发展新境界。

沿线城市文化交流频繁

OBOR战略体系下,国内城市之间,国际城市之间,OBOR线路带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宽广深入。OBOR战略前提下,形成全新的四大城市文化交流线路体系:

西北方向的新亚欧陆桥城市文化交流

从西安经兰州,通过乌鲁木齐 出国 境线,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乌鲁木齐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成为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的核心城市。西北方向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内容广泛,涵盖教育、城市交通、宗教信仰、城市文化等,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的共同繁荣。

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交流

以福建大中城市为核心区,通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了中国最有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连接了日本、韩国等许多大中城市,对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有着重要作用。

西南方向的中国-南亚-西亚城市文化交流

从成都、重庆经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促进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东北方向的中蒙俄城市文化交流

从东三省向东连接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连接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目前,东北方向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随着OBOR线路高铁的建设运营,东北方向的经济带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推广将出现繁荣鼎盛的新局面。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

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对促进国家之间、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就曾经以“小球撬动了大球”,通过兵乓球的比赛展开了对美国的外交。如今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如NBA、F1、奥运会、洲际运动会、 足球 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展示各自文化的平台。OBOR战略体系下,体育活动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文化交流,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对实现区域和平稳定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起始于秦代,繁荣于隋唐,鼎盛于明代,以广州为起点,连接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其中最为著名的郑和下西洋。2013年,国家主席提出了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从而拉开了建设新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的序幕。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既包括古代文明的交流,也包括现代文明的交流。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区域一体化、区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并与亚投行遥相呼应,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战略举措。

2OBOR旅游文化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OBOR战略体系下,随着高铁的建设发展、亚投行的建设运行,OBOR旅游承载着传播古代文明,发扬人类文明,建设现代文明的重任。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体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文化。OBOR集中了世界4/5的文明,新OBOR旅游呈现出旅游文化互补、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等新内涵与发展趋势。

国内国际旅游文化互补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华。目前,旅游文化已经趋于大众化,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进入瓶颈阶段[1]。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文化的单一和旅游文化的互补性不强。实际上,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2]。旅游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兴趣产品、服务的开发、再生产及营销;(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特征、体验模式及行为。就这两点而言,只有旅游文化互补,旅游文化才能发展。OBOR线路涉及众多的城市和全世界主要的人类文明和现代文化,因此,出现极强的旅游文化互补,能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发展,对外文化输出趋势明显,而对内文化输入、吸收、演变的趋势缓慢,这就呈现出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国内很多景区接待的游客多为境内游客,境外游客较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出境游方面,出境游甚至超过了经济发展增速[3],远远高于入境游,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的不平衡发展,也导致了国际旅游文化失衡现象。OBOR战略下,境内境外旅游有机结合,成为系统旅游下的两个有机部分,这两部分各有特色,但又高度统一在OBOR下,因此国内外旅游文化输入输出成为OBOR旅游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将出现均衡发展的态势。

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

OBOR是贯穿古今文明的线路,将中国古文明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5000年的文明中,天文、算术、教育、哲学、科技、学制等,都有着历史意义,与现代文明一起,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OBOR战略体系的目的在于促进沿线沿路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用文化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带来新的旅游消费观念,人们在日益国际化的旅游文化中,逐步提高公民意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在旅游活动中帮助他人、自觉排队、低碳出行等行为,影响和推动交际文化的发展。为适应OBOR战略体系的发展,教育、外交、建筑、交通等也融合了国际文化内容,这些新的内涵特征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共同富裕和区域发展创造条件。

3启示

对OBOR旅游文化特征及新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

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OBOR是实现区域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合作,相应的,在文化上也要加强国家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依托亚洲,促进亚非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目前,中国已同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同OBOR建设相关的合作协议,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OBOR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随着OBOR建设中的互通互联,泛亚洲高铁网的建设,国际间的战略合作将进步一步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发展主题。

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缩写为AIIB,总部设在北京,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OBOR支撑的经济战略平台,能为“丝绸之路”基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战略平台,加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加快中华文明文化的输出。截止2015年4月,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员国已达57个,大多数是OBOR战略体系下国家,这不仅为OBOR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还有利于OBOR战略体系下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经济战略平台,为旅游提供一体化支付等提供经济便利,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一体化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行动

2015年,国家旅游局从全局出发,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在组织专家进行3轮讨论后,形成定稿,包括实施重点行动等内容。OBOR核心城市和区域早在OBOR战略提出后,已经做出OBOR的发展布局,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旅游营销大幅增多。因此,各地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的全局战略规划,有利于国内旅游的健康发展和旅游升级,促进出境入境旅游的平衡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随着OBOR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契机,是实现文化的展示与传承的途径与方法。培养能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旅游者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求具有很好的处理旅游行业的专业综合知识,包括接机、酒店入住、报关、旅游景点导游等素质,而且要求具有很好的一门或者几门外语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冷静面对各种问题,灵活机智的解决风俗文化问题,友好周到有耐心的处理导游过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诉求。

参考文献

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徐菊凤旅游学刊2005-07-18

2、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陈传康,王新军旅游学刊1996-01-18

摘要: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现代旅游经济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中国的旅游业要想与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就要创设一条现代旅游经济的道路,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内在关系处理好,促进旅游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促进旅游业与世界接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我国的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刘赵平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01

2、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张海燕;王忠云;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4-20186 有关旅游文化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旅游专业毕业论文

2.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本科毕业论文旅游管理

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5. 2016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6.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 [关键词]:旅游 传播 特殊性 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旅游传播,探讨了旅游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的理论依据和 现实意义,阐述了旅游传播的四大功能,并提出了实现有效旅游传播的原则和方法。从传播学角度研 究旅游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试图对旅游行为进行一种新的审视,探索其中的规律,来观照现实的 旅游学实践。[关键词] 旅游;传播;特殊性;可持续发展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在《宽容》①一书的开篇塑造 了一个孤独的旅游者的形象。在自由本质的驱使下,旅游 者超越部落所居的无名山谷,走到山外,找到一条通向更 美好家园的大道。这位勇敢的漫游者,向部落成员道出了 山外世界的真相,为部落成员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指明了方 向。若干年后,无名山谷遇到干旱,人们沿着这位先驱者 的道路,走出了原始家园,获得了新生。我们在专注于漫游者的勇敢与冒险的同时,应该发现 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漫游者不向山谷的居民传播山外的信 息,如果没有漫游者一路留下出山的记号,无知山谷的人 们早已饿死,这个家园的文明也将永远无法传承下来。所以,在漫游者的旅游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特殊的 话语:传播。人类的文明需要依靠传播活动来继承和发展。 而旅游,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传播性,客观上决定了它是 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活动。一、旅游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一)首先,我们从定义出发,看一下旅游与传播如何 达成一致1.什么是旅游?《国家科学辞典》解释“旅游”为:暂时离开自己的居 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文化的需求,或各种各样的愿望, 而做出的短期暂时的运动或逗留在异地的人和人的交往。 这里“异地”、“需求”、“交往”成为对旅游高度概括性的 解释。旅游活动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是人们为追 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亲自前往异国他乡的活动。从本质上 讲,这是人类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是一种打破陈规、 探求新知的追求。文化的差异性和生活的异质性是旅游的 生命,没有“异”,就没有旅游需求。人们不满足于现状, 希望能够从“异”地他乡、“异”族文化、“异”性环境中 寻找到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对更 大空间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是人类高尚的追求。2.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是人与人 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 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②简 言之,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一种共 享信息的过程。那么人为什么要进行传播活动呢?很明显,是为了社 会成员共同协作,从事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是人们为了交 流思想、图生存求进步的需要。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主要因素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沟 通和扩散。没有传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无 法沟通,无法发生关联,任何行为都无法完成。所以,传 播的目的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使其能互相沟通、 理解和交流,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至此,我们看到,传播活动试图打破信息传输的阻障, 使信息的传递不断冲破有限的空间束缚,向外扩张。这从 根本上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旅游与传播有着本质上的一致 性,即:都是人类对自由空间追寻的方式和手段.是人类 精神解放的过程。这个精神层面上的一致性,使我们寻找 旅游和传播的契合点有了可行的依据;而这一个共同点的 发现,又为我们首先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在旅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碰撞和信息交流。 所以从旅游所具有的传播性而言,旅游传播是一种非常特 殊的传播方式。(二)从形式上看,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 过程旅游是人们为了休养、娱乐和运动等目的,离开日常 生活范围所进行的暂时性的地域空间移动。古代称旅游为 ‘观光”。“观”就是参观考察,“光”就是别国或别处的政 教风俗、优秀文化。所以,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 活动,是知识资讯和情绪资讯的最广泛的传习。由于传播 的双向性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在自己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 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达到更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又把本文化的信息向旅游目的地传输,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 展。1.旅游主体是信息接受者当旅游主体(旅游者)是信息接受者(信宿)时,信 源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单一的文化信息、静态的自然景 物,同时包括了泛化的整个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旅游即旅行和游览。“览”包括汲取知识、陶冶性情、 接受文明。旅游不仅是一种陶冶,也是文化资讯的收集和 整理。例如:孔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国国情,收集了大量 的人文和自然的资料,集成《论语》;司马迁遍历中原大 地,“周览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著成《史记》;郦道 元遍游神州大地,写成《水经注》;徐霞客更是访14省 “高而为鸟、险而为猿”览胜搜奇,著成《徐霞客游记》。 可见旅游为文人游士提供了吸收资讯的媒介或渠道。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其信息源有很大部分是 静态的自然景观或文物。在这里,自然虽不是人工制品, 但它一旦被人发现或加以描写就不是单纯的自然物了。正 所谓“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人们 根据其特征和历史,注入一定的文化意识,使诸如黄山松、 雨花石等自然物都成了文化信息的承载物。梁思成在《平 郊郊野杂录》中写道:“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 {顷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 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 戮……”③可见,这些自然景物也源源不断地散播着信息。而在地理学家看来,地方不只是一个自然性的空间概 念,同时也是一个人化的地方,是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地方,是“文化景观”。美国“新文化地理”代表之 一的詹姆斯·邓肯(James duncan)把文化景观与书写文 本、口头文本并列为人类储存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④独 特的城街文化、景观建筑、民俗风情等无不传递出无穷的 文化信息。2.旅游主体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旅游者不单单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文化的承载者和 传播者。他承载着他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 装、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可见不可见的文化元素 来到异地他乡。虽然对于个体旅游者而言,他只不过在旅 游目的地进行短暂的停留、游览、观光,但当大量的旅游 者持续不断地来到旅游地时,他们对目的地的影响就不可 忽视了。这种影响从本质上说,是两种地域文化的碰撞即 旅游地和客源地文化相遇的结果。⑤旅游地,特别是著名的 旅游地,由于所吸引的客源市场的地理分布相对广泛,要 遇到多种地域文化的交流、沟通和影响。各种信息、文化 对旅游客体的冲击力不可小看。积极方面,旅游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可以增强当地原有 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 的现代化进程;消极方面,这种传播结果,会使当地居民 对本地社会价值观产生怀疑,威胁当地的传统文化,不利 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3.旅游中介体进行着文化传播的活动旅游中介体,又称旅游媒体,是指帮助旅游主体顺利 圆满完成旅游活动的中介组织,包括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种 服务的旅游部门和企业。它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渠道。较为 典型的就是导游人员的活动。导游人员是游客首先接触且接触时间较长的目的地居 民。它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通过口语、手势等语言 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活动,是较为典型的人际传播。通 过导游的介绍和讲解,游客不仅可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 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且能促进不同国度、地域、民族之 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导游服务对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 兼收并蓄,有意无意间传播着异国、异地文化,是一种广 泛的文化传播,促进了旅游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由上论述,我们看到,旅游这种社会性行为中,个人 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文化符号的 传递、接受与反馈,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形成共享 信息的传播。同时从更本质上看,这种旅游传播体现了人 类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所以,旅游传播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传播活动。对旅游传播这个概念的明确和厘清,使我们确立了这 样一个理论的切人点,那就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旅 游。这一切人点的确立,使我们在对旅游行为进行一种新 的审视的同时,也力图找到一种规律,去关照目前实际的 旅游学实践。二、旅游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体现(一)环境监测功能旅游活动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 接的、互动的、即时的交流与传播,是一种直接接触的 “真实世界”。在旅游这样一个活动平台上,各种文化背景 的人都聚集一堂,为各种文化的沟通提供了机会,促进了 各种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者的进入使当地人开始接触新语言。 很多人通过与旅游者在商店、酒吧、公寓交流或交友等非 正式方式学习这些语言。人们还进行观念上的交流,这涉 及服装时尚、音乐品位、食品以及对各种其他事物的态度。 甚至,当地人通过与旅游者的友谊,到旅游者的国家去访 问,或找工作,停留很长时间。这不仅使他们对别的国家 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而且使他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 己的国家和生活方式。这样“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 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⑥的过程,正是 旅游传播环境监测功能的体现。通过这些贯穿旅游活动始 终的传播行为,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发展。所以,旅游传播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助推器。它使人们 更清醒地看待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也更全面地了解其文化 及环境。(二)社会协调功能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本土文化的 传统有着丰富的营养和价值。同样,旅游的生命也是文化。 它能增强当地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每个人对长期生活的地方都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同心理。旅游业发 展后,文化交流使认同感发生变化,使居民对当地自然和 人文景观的价值有了新的认知,从而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存 地。例如,西藏是众多旅游者心中的圣地。但当地居民有 可能只把它当作普通的生活地,把一切都看得天经地义、 习以为常。旅游业发展后,大量的旅游者不断涌人,使当 地形成一种新的“地方精神”和“地方性”特征。它向外 界有意无意凸显着当地独特的藏域文化,从饮食、衣着、 建筑各方面强调自己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当地文化。旅游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就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 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⑦通过这种社 会协调,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 件和事情上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坚持本国或本土文化的 统一,防止外来文化的入侵。(三)文化传递功能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文化传递性。特 别是人文资源,它是人类的历史遗存,是人类创造的物质 和精神财富。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遗址、建筑、雕塑、壁画、文学艺 术、伟大工程、陵寝等各种形式遗存下来。通过旅游活动, 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历史、学习文化。所以旅游传播的文化传递功能又称社会遗产传递功能。 它“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 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 力。”⑧因此这也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 教育功能。(四)娱乐功能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点的增多,人们 越来越重视和喜爱娱乐。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 园就是一例。它把卡通的幻景变成了相对真实的世界,人 们确实能从这里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迪斯尼乐园还拓 宽了传播领域。它使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仅仅出现在电视中, 更出现在生活中。它带给孩子的不只是电视机前的哈哈一 笑,更有亲身体验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有 机结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新型高级消费的行业。⑨娱乐, 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精神消费品。在这里,许多旅游地充 当的就是生产和销售快乐的角色,他们从客观上营造了快 乐的氛围,并向每一个旅游者传播着精神愉悦和审美愉悦。 所以,旅游传播的娱乐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三、有效的旅游传播的实现对旅游传播功能的讨论,其更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则应 归结于:如何实现有效的旅游传播。所谓“有效”,就是传 播者的传播目的在受众(受传者或解读者)身上得到了预 期的反应,取得了期望的效果。一种传播只有致效,才能 算作是真正的传播。追求有效传播是任何传播者最基本的 目标。⑩旅游传播的目的,就是充分实现人类各民族国家文化 成果的交流与共享,达到旅游主客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和平的进程。有效的旅游传播,就是要使这些传播内容能真实地反 映当地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一)尊重本真,实现有效传播旅游的一大特征就是亲历性。旅游传播的魅力就在于 它使人们走出了媒体创制的虚拟的媒体环境,进入了真实 的环境中。它使人们能亲身接触异质文化。以世界遗产为例。“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文 化及自然遗产,它集中了地球上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丰富性 和多样性,是活的历史博物馆。(11)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世 界遗产地就是上佳的旅游地。因为它体现了人类进入经济 发达时期后,所产生的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 精神渴求。例如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 的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所组成的大 型古建筑群,是这一时期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县城建筑体 系的典型代表。所以,1997年,它被正式确定为“世界文 化遗产”,现已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遗产旅游热正是由于 它们保存完好,能真实再现当时当地的自然文化情况。我们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旅游传播的有效性首先体现 在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对当地文化的误 读和歪曲。只有尊重本真,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二)体现亲和,实现有效传播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来到异国他乡,进入一个异质 文化区,势必发生与异质文化之间无声的碰撞。所以,恰 到好处的文化传播与诱导,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便 是旅游工作者(旅游中介体),特别是导游员的职责。在此,我们提出有效的旅游传播应体现亲和,正是由 于导游员是民间文化大使,肩负着连通旅游主客体之间文 化认同感的任务。每个导游员在自己的接待服务中,既向 外国游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通过游客,了解和熟 悉异质文化,从而促进世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增进理解与友谊。(12)这里所说的“亲和”,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思维、 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认同1.语言沟通是前提。语言作为人类表情达意、交流思 想的根据,在交流中至关重要。一个导游员作为语言传播 的主导者,要与游客建立共识领域,保障信息渠道的通畅。 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客源国的语言,同时还应具备该客源国 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与游客建立较大的共识领域,与各种经验范 围不同的导游对象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2.文化沟通。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或民族 的人们,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产生了独具特 色、相对稳定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信仰、生活制 度、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忽视文化差异是 不可取的。例如东方文化要比西方文化更为注重谦虚。东方人说“芬芳的花朵无须自诩,自有人知”,而西方人说 “既得之,则夸示之。”所以,了解文化是十分重要的。3.思维沟通。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之所以受到 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 差异。当中国人惊呼“十分雄伟”、“难以想象”时,西方 更注重“高多少米”、“由什么材料做成的”等精确的数据。总之,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受众容易接受的手段, 容易理解的思维方式,满足其心理需求,使旅游者不仅有 了解的兴趣,更有深入理解的兴趣。真正理解一地的自然、 人文,理解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层原因、历史渊源,做 出合理解释,才能相互尊重、学习、交流和分享。所以旅 游传播就是为了促成这种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使人们对 异己的文化能作出比较准确的价值批判,进而分享其文化 成果,促进文明进步。(三)当本真性与亲和性冲突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站在旅游客体开发的角度,我们应“尊重本真”,强调 保护,力求旅游客体能真实再现当地自然文化原貌,达到 文化传播的初衷;站在旅游主体参与旅游活动的角度,我 们又要“体现亲和”,力求能与主体文化相沟通,使其更容 易介入旅游目的地。问题是,两者冲撞了怎么办?当代表 主客体的两种文化无法调和或主客体文化有强弱差存在时, 怎么办?我认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眼光放长远,思 维应开阔。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1987年,世界环境 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指 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 取得的经济发展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 孙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5年,西班牙“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宪章》指出:“旅游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旅游能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剧 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旅游赖以发展的旅游 资源是有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自然环境方面,旅游 业作为一种产业,自然会排放废物污染环境,破坏旅游资 源和生态平衡。如果污染严重,还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 游区的毁灭。同样,在文化环境方面,当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或少 数民族地区被开发成旅游区后,大量的旅游者涌人,相对 开放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对当地弱势文化产生了很大的 冲击,造成当地文化价值观的蜕变。而且受到利益驱使, 人们又过分注重对旅游者的“亲和”,致使当地传统文化过 分迁就于外来文化,使建筑,饮食、语言都“外来化”,严 重破坏了当地的本土文化或自然风光。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关注未来,对弱势文化进行保护。 因为传播中的文化流动和信息流动是不平衡的。大规模的、 过度的旅游活动能在短期内直接冲击弱势文化,极有可能 在弱势文化的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未产生作用时就将之击 垮。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更应积极加大保护文 化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少数民族文化,把“保护人类 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护自然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维护生态 环境的多样性同等看待”。(13)不仅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也 使弱小但珍贵的民族文化得到生存的机会。因为这些都将 成为今后旅游业经营拓展的资本,以满足人类不断攀升的 旅游需求。《宪章》还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 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 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国内外旅游目 的地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被妥善保护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 产是旅游业的无价资源。如果旅游业和旅游者共同担负保 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责任,人类便可能在保护其价值 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不仅仅只是为了自我享受和满 足,更应使人们清醒地认识自然,认识文明,认识自我, 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通共融。当然, 这也是整个世界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真正发展目标。注释: ① 亨德里克·房龙:《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9月第1版。② 张丹阳:《人类文明史·传播卷·三十日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③ 雨果、歌德:《世界名人漫游札记》,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④ 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年。⑤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7卷2期。 ⑥⑦⑧ 吴文虎:《传播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⑨ 杨桂华:《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⑩ 杨保军:《创制亲近性文本:跨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国际新闻界》,2001年。11 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12 郭书兰:《导游原理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 邮编:430072)[责任编辑:姜依文]

  • 索引序列
  • 光大今日研究观点论文
  • 今日教育期刊点评
  • 论文今日头条研究
  • 人民日报今日谈研究论文
  • 观光传播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