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文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文

我要有关''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有些网友觉得小学 教育 技术论文难写,可能是因为没有思路,所以我为大家带来了相关的小学教育技术论文例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篇一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新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整合 [摘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要在观念上改变,即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符合的新的教育理念。光有教育理念还不能说实现了教育改革。必须根据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环境情况,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者的实际教育行为,真正实现理念与行为的整合。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育新理念 教育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 文化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提升。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及其实施机制已经明显地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此情况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在我国实行新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改革作为中国教育寻求全面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导火索。这次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历史的潮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无人可以阻止的。然而,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转变,没有学生的转变,没有师生相互关系的转变,新课程就只能被闭之于校外。因而调整师生关系,重构师生关系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这关系中,教师的转变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转变,也就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就决定了教师新的教育思想。因此不断提升教师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使教师真正的领悟到新课程改革的精髓,联系自身实际,开拓创新转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这才实现了名副其实的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让什么改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同时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提出了这么多的改变,最终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也就是改革的直接实施者。 新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是以新课程和教材为外在标准,以课堂改革为核心,以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重构为手段,涵盖学校生活各个方面的一次整体性改革。 二、教育理念的形成 新的事物在不断产生,社会在不断发展。要接受新的事物,我们选择什么方式去认识了解呢?同样,教育是个大家庭,成员甚多,要使甚多的人员接受新的认识、拓展视野,形成新的理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做出的努力,这是在当前状况下,要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改变现有的教育状况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 措施 。这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征程中,对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培养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态度看待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接受培训的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形成,将会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使新的教育理念在短期内形成。这种培训要坚持、广泛的进行。 在职教师的培训这只是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这一方式就像是一道门,把你引入门内,里面陈列了太多珍贵的知识宝藏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学习,汲取精华以武装自己。例如:在接受教授给我县教师的培训后,我们的思想,教育观念有了全新的改变。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教授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解了他的小学老师是如何以身作则、榜样薰陶,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动静结合,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同时所形成的素养今生受用无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是什么让这位老师在学生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形象,是她切合实际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是万千教育工作者学习、思索、探究后,在自身心中坚定下来的指引其思想的重要理论升位。 这就像是一颗待发的种子此刻已经植入它要播撒的土地,有了种子还要给它创设成长的条件与环境使其发芽、开花。学校、社会就是促成这颗种子成长的环境。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骨干学科研究”、“ 教育心得 共享”等各种活动,使教师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仅赢得了知识与快乐,更赢得了新的教育理念。社会环境的营造则在于宣传与效果的对比。社会上太多的人都不太了解新课程改革,更别说新的教育理念。家长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采取“家长会谈”、“ 家庭教育 大比拼”等宣传活动让家长们学习了解并且也参与到改革的行业中来,这样为新教育理念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后盾。拓宽了教师的发挥空间。教育理念也随课程改革的发展不断更新。 三、理念到行为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他除了应该拥有必要的知识,还应具备健全的品格、人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把“育人”放在首位。 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事实,同时又必须超越教育事实。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拥有何种教育理念,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行为方式是教育质量的直接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社会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提出不同的要求时,对教育行为方式的选择也将决定着实际的教育结果。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整合是必须的、密切的。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所有教育人员的行为。而教育人员的行为由教育人员的思想、理念所主宰。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方式也由原来的转变为新的教育行为方式。更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现实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不再单一的由教与学的方式开展。体验、实践、感悟、 反思 、合作与协调沟通等多种形式,多种 渠道 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引导,服务帮助相结合。师生共同追求,共同探讨不断实现新理念与新教育行为的完美整合。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建出更平等、更人性、更合谐的关系。 教师把生活实践与书本知识联系结合为一体,将知识与动手体验相辅承,道德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塑造真正的社会人而不是机械的复制人。达到教师教育新理念形成的目的。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方式变革的先决条件。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并从教育者的思想上有所感悟,完整的用这种理念去改造教育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创新,促使新的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发展的改革孕育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新的教育理念塑造新的教育行为。实践提炼理论-----理论激励反思------思考开拓创新-------创新促成发展------发展体现实践。我们坚信新课程改革经历理论到行为的整合,必将持续不断地,一步一步向着既定目标跨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 [3]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 1999年 [4] 郑金洲《教育碎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 许国动:教师新理念的养育 [6] 杨岷:开放教育中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构建 [7] 教育、责任与担当《师资建设》总第121期 小学教育技术论文篇二 (数学)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凤阳畲族乡小学 —— 钟政营 (内容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和载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 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实验教学 网络教研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 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 想象力 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还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这门学科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数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这些必然的联系也势必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也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 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案例(一): 在教学活动中,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来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如果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会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不善于分析推理和验证。在教学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呈现给学生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事物这一特点,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用课件作成这样的动画情境: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提问: 1、转化后有什么变化? 2、两种图形有什么联系? 3、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4、照这样推理,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通过这样的动画问题情境,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起学 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很多数学结论。比如:课件可以演示直线无限延伸,可以演示正方体(或长方体)相对的 面相 等,还可以演示一个角的两边延长或缩短,都不能影响角的大小等等。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够让学生验证数学结论,还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难点。 二、美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作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新鲜直观的图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由于数学较为枯燥,使学生厌烦,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配上较为具体的图画,使 抽象思维 转化为形象思维,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顿起。美术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美术的魅力之所在。 案例: 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点阵中的规律”一课,主题图出示了一个点阵图的画面。 师:(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一些点。 师:这点是不是胡乱摆放的? 生2:不是,是有规律的。 出示课件:—组点阵图。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点是怎样排列的? 生1:点是按列和行的依次增加一直摆下去的。 师:这就是这些点的排列规律。猜一猜,下一面第五个点阵该如何排列?有几个点呢? 生2:第五个点阵是五列五行,应该有25个点.……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美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形式多样的图形也让学生远离了数学的枯燥无味。 三、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时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能发生。数学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认知方式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主动发展,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案例: 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6页“测量土豆体积”一课。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研究过怎样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它们既不是长方体、正方体,也不是圆柱体和圆锥体。比如,这个土豆、这块小石头、这个鸡蛋等等。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有自己的特点,很不规则,人们把这样的物品一般称为不规则物体。它们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和计算呢? 教师举起半杯水和土豆,让学生观察杯子中的水面,并提出:想一想,如果把土豆放进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师:怎样研究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土豆,一个盛着水的水杯和一些测量工具。现在大家先来讨论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 拿起盛有半杯水的杯子和土豆。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水杯中的水面,想一想,如果老师把这个土豆放进这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生:杯子中的水面会升高,水面升高的部分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好!现在请各组按照这样的思路,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测量之前,请各组同学先研究一下测量方案,每组可提出几种方案,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案可行,再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开始! (学生分组活动,要给学生讨论、实际操作、计算的时间。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了解各组的方案,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在解决如何测量土豆体积的这个问题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方案,既体现合作研究的过程,又可生成各种测量方法,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符合新课标指出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教学的教学理念。 四、网络教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网络教研与小学数学教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做到资源共享。网络教研能使每位教师的知识快速更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还能使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具开放性、延伸性和灵活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中已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多元化学科整合,多种教学材料、器具进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李兆君 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出版社出版 2、黄河明 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出版社出版 附件一 编号: 参加学区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申报表 论 文 题 目: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申 报 者: 钟 政 营 申报者所在单位: 凤 阳 畲 族 乡 小 学 申报汇总表 学区: 申报单位(盖章): 联系人:钟政营 电话:531786 2013年 5 月 21 日

小学教育的论文5000字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的论文5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自新课改之后,为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作为培养未来小学英语教师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学生英语口语提高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满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改革

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办学质量。要注重加强综合课程师资的培养,努力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资。”[1]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承担小学英语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因素,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令人担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为了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探讨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改革对提高未来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口语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如何适应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找出符合目前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并且具有鲜明特色的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的现状

从2001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小学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很多年。然而,各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还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教师紧缺,二是师资英语水平低,特别是英语口语较差,三是师资配备结构不合理,这些都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师范生们的英语口语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的学习才能接触到英语知识,虽然《大学英语》课程里设置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要求的标准,但是在不少高校中,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分为精读(或读写译)和听力(或听说)两大类。精读课占课程总学时的3/4,而所谓的听力课由于受师资、班级规模等制约,大都只是进行集中听力训练。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普遍没有口语测试,这也使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忽略口语学习。[2]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是培养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并创造性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小学英语教师。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学生属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想要单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是比较难的。而英语口语的掌握和运用是学生们成为未来合格小学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因此,《英语口语》课程对该专业师范生们来说非常重要。英语口语是一门口头表达型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方向必修课,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具有较流利正确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保证他们使用英语语言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笔者所在二级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英语口语》课程有6个学分,共96学时,分3个学期授课,每个学期32课时,每周2个课时(一学期按16周授课)。选用的教材是《英语口语教程》(1、2册),由姚保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授课使用的教室是配备多媒体设备和蓝鸽教学系统的教师语言实训室。

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了三个学期《英语口语》课程,通过一系列口语技能训练,师范们的英语口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但是笔者在不间断地授课之中还发现当前英语口语课程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程中三维目标落实不够到位。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但是在《英语口语》课程的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与采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注度不够;较为偏重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则相对薄弱。比如学生英语语感好,发音正确,会话流利,能针对某一主题侃侃而谈,却不一定能发挥好自己的口语优势去上好一堂优质英语课。

2.缺乏语言交际环境。克拉申在输入假设中提出英语口语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累积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不能直接通过教学就学会。[3]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则依赖于在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学习者通过接收大量的语言输入后转化为语言输出来实现。事实上,学生每周只有2个课时固定的英语口语学习时间,课堂成为他们学习和训练口语的主要阵地,很难实现大量英语语言输入和输出这样的目标。而且在课堂的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按照各样的专题活动来模拟真实的语言场景,学生想要获得身临其境感觉比较困难,加上掌握的语言知识没有得到经常性的使用,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会出现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用英语交流的情况。

3.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不足。新课改之后,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仍旧成为主导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不足。由于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标准,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没有自信,害怕出错,羞于在课堂之中开口练习,处于一种学习上的被动态,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发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程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当前英语口语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是过于单一。考核采用期末口试的方式,选用教师语言实训室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成绩评定由期末口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成绩相结合决定,其中期末口试成绩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以百分制计算。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等还是有些单一,还不能做到真正全面地评价学生。[4]终结性评价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形成性评价未能体现出其特点和优势,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反而考试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进而干扰到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课程改革的对策

1.建构和落实三维目标。新课改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人发展的新时代要求。[5]在英语口语课程中,首先应该提出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把小学教育专业中师范性的特点融入到学科知识教学之中,如把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正确课堂用语、与学生交流用语等教学技能训练加入到课程内容学习里。让学生增强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锻炼自己作为师范生教书育人的能力。再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态为主动态,创新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口语的学习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因此英语口语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每个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掌握知识能力有高低,但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采用不一样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在课程的学习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和礼仪,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让学生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2.创设语言交际环境。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堂是师范生们接触英语最密集的场所,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重要场所。通过语音视频的播放,帮助他们纠正发音和语调;学习英语歌曲和绕口令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内心学习外语的紧张感,培养出英语语感;英语电台和新闻可以帮助他们“磨耳朵”———掌握英语发音节奏和语速;而英文原版电视剧和电影则可以让他们模仿英语国家人士地道的说话方式,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单纯地依靠课堂的时间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开设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和各项英语专题活动等各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渠道。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国留学生参与到上述活动之中,让学生有机会真正使用到英语,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方式。高校自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日趋增多,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在40人左右。对于英语口语课程而言,大班化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众多的学生,每个学生得到课堂练习口语的机会就更少了,极易出现教师由课堂中的引导者变主导者,学生由主动学习者变被动学习者的情况。教师容易顾此失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挫伤,因此口语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式,符合高校教学的特点。因为高校教学的主要特点应该是: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6]针对班级人数众多,而口语教学又需要小班化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分任务式的小组化教学。口语学习中最需要伙伴合作,因此学生可以先自由找到一位练习的伙伴,再跟另一组同学组成4人小组,教师给每组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分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由组长负责监督组内基本任务完成情况,提高任务可以由组员在完成基础任务之后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是否完成,最后教师对每组的学习成果做点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中适当的“留白”———留出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

4.建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当前英语口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太过单一,往往侧重于把他们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和期末时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然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学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励教师转变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7]因此要建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确定出评价的标准,由检验学生真实学习成果的具体量化指标组成。学生可以对照标准先做自我评价,然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开展互相评价,最后教师也给出相应的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其充分了解到这一阶段自己的口语水平,发扬学习中的闪光点,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能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找出努力的方向和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迫切的需要,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课程改革是培养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型小学英语教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基础教育改革有关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值得你去进一步探讨、研究,进而将其扩展为一篇论文。2. 阅读与思考应该尽量多读书,以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你头脑中的那个题目是否已有人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你是否能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来进一步拓展此题目,提出有创见性的论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可以迈出下一步。否则,你就应该及时地放弃这个题目。3.缩小题目范围将题目的范围缩小到某几个方面,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篇论文的题目。4. 确定最后的题目最后选定的题目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选定的题目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严肃的。你的分析必须有见地、有深度。一篇科研论文应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应该使读者读后有所收获。2)选定的题目应该是你力所能及的。3)选定的题目应该有足够的资料供参阅。论文中所表述的观点或看法应该建立在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两本或一两篇与你的论文题目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如果你只是从这一点资料中得出结论,那么你所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依据不足。4)选定的题目应该是可供客观研究使用的。5)选题不应该是当前最热门却又无法下定论的题目。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太大,无法写深写透,你就应该设法缩小它的范围,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恰当的焦点。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从大题目中发现小题目的过程。

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题目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值得你去进一步探讨、研究,进而将其扩展为一篇论文。2. 阅读与思考应该尽量多读书,以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你头脑中的那个题目是否已有人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你是否能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来进一步拓展此题目,提出有创见性的论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可以迈出下一步。否则,你就应该及时地放弃这个题目。3.缩小题目范围将题目的范围缩小到某几个方面,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篇论文的题目。4. 确定最后的题目最后选定的题目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选定的题目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严肃的。你的分析必须有见地、有深度。一篇科研论文应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应该使读者读后有所收获。2)选定的题目应该是你力所能及的。3)选定的题目应该有足够的资料供参阅。论文中所表述的观点或看法应该建立在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两本或一两篇与你的论文题目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如果你只是从这一点资料中得出结论,那么你所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依据不足。4)选定的题目应该是可供客观研究使用的。5)选题不应该是当前最热门却又无法下定论的题目。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太大,无法写深写透,你就应该设法缩小它的范围,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恰当的焦点。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从大题目中发现小题目的过程。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73、如何听课与评课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论文摘要: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解决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难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距。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是,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有些学校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二)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比,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不少农村家庭将子女送到城市学校就读,既减少了农村生源,又降低了生源质量。

(三)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四)留守儿童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近年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显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大约有2000万。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管教,加之老人溺爱,极易出现学习困难、缺课、逃课甚至辍学倾向。

(五)“城市取向”的课程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六)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条件所限制,面向升学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同时也没有办法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身上。

(七)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居民收入标准太高。而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有关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到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与其到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上学早点去打工挣钱,这是一般农民的普通心理。

二、对策

(一)解决经费难题,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转移支付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仍存在不小的'缺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 、县几级政府的财政分担比例,保证教育经费按时、按量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另外,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可以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创造条件更早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 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

2. 利用有关鼓励大学生支教、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关政策来带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3. 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帮助农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三)端正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思想

农村基础教育要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农村,注重培养全体学生,不应把为高等学府输送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使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使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完善政府问责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力度。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逐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五)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社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这是崔琳委员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的。农村活,全局活,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要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问题,要千方百计使农民富裕起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不提高大多数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情况,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和谐。和谐社会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权的平等和对生命的珍视,民主、平等、和平、发展,等等,这些都应以每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为前提。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①刘华林,谢荷生.关于加强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C].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257~259.

②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③王 菲.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农学通报,2006,2:456~458.

④文家庭.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OL].中国网,2004-03-08.

  • 索引序列
  •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文
  •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 基础教育改革有关的论文题目
  •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题目
  •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