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体育学刊杂志主编

体育学刊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体育学刊杂志主编

马廉祯,男,回族,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硕士生导师召集人,运动训练学系副主任。著名武术家,出生武术世家,祖父辈均为国内著名武术家,本人为马氏通备武学当代的主要继承人与传承人。同时任香港中华国术总会会长、《武学》主编、甘肃省马氏通备武学学会会长、天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健公书院山长等职。 祖籍河北省沧州。1978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97年考取土耳其海峡大学经济学专业,2003年考取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师从卢元镇教授,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2005年4月顺利被录取为硕博连读,2008年7月毕业后正式留校任教,从事体育社会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2012年获得副教授资格,同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与硕士生导师召集人资格,并担任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2013年担任运动训练学系副主任;2015年获评教授。部分学术成果第一作者核心刊物:1,《武术挖整思辨》,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七期。2,《浅论日本弓道——读邓·杜普罗斯培洛〈弓道〉有感》,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1月。3,《中国射箭研究综述─—以部分期刊和书籍为主》,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月。4,《从近代中国体育术语的演变看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4月第四期。5,《我国城市化建设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马廉祯,《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四期。6,《美国体育彩票合法化初期遭遇的瓶颈及启示》,马廉祯、张佳,《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0月第十期。7,《澳门体育场馆研究》,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三期。8,《耶西·F·威廉姆斯研究》,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一期。9,《追求卓越的竞技运动》,马廉祯 谭华,《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五期。10,《滔滔江海壮波澜 唤醒黄魂励华裔》,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十一期。11,《近代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以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为例》,马廉祯,《体育学刊》,2010/0512,《吴桐与绥远国术馆》,马廉祯,《回族研究》,2010/0313,《论近代美国体育对世界体育的影响》,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10/0614,《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马廉祯,《体育科学》,2011/315,《弹腿源流初探》,马廉祯,《回族研究》,2011/216,《马良与中华新武术》,马廉祯,《回族研究》,2011/317、《中国运动会“恐龙时代”的终结》,马廉祯,《体育学刊》,2012/0118、《马良与近代中国武术改良运动》,马廉祯,《回族研究》,2012/0119、《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马廉祯,《体育学刊》,2012/0320、《清初回族名将冶大雄》,马廉祯,《回族研究》,2012/0221、《广州近代体育文献与出版研究》,马廉祯; 王小兵,《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6 第二作者核心刊物:1,《花拳入门,错了一生》,马明达、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2月第十二期。2,《色诺芬及其体育思想》,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3月第三期。3,《东德体育漫谈之一――辉煌背后的阴影》,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6月第六期。4,《东德体育漫谈之二――从部长到阶下囚:东德体育部长曼富莱德·艾哇德沉浮录》,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7月第七期。5,《海迪耶?安德烈耶?――东德体育教训之三》,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8月第八期。6,《难以自拔的体制陷阱——东德体育教训之四》,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9月第九期。7,《观念与体制相互依攀的怪圈——东德体育教训之五》,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0月第十期。8,《追寻失落了的中国<射学>》,马明达、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六期发表。9,《难以自拔的体制陷阱——东德体育教训之四》,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9月第九期。10,《观念与体制相互依攀的怪圈——东德体育教训之五》,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10月第十期。11,《读<奥林匹克宪章>》,卢元镇、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1月第一期。12,《从中国古代的猿猴崇拜到竞技武术的现代仿生》,潘冬、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2月第二期。13,《关于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标准化的研究》,卢元镇、马廉祯,《体育科学》,2006年1月第一期。14,《从广东精武会的创办管窥民国广东武术运动的发展》,郭裔,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8月第八期。15,《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防体育政策》,陈彩祥 马廉祯,《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2月第十二期。一般刊物:1,《双手刀法源流》,马廉祯,《台湾武林》,2003年9月秋季号-第十五期,台湾逸文出版有限公司。同年被《武林》杂志转载。2,《融通古今 兼备内外――纪念马凤图先生逝世30周年》,马廉祯、张志斌,《武林》,2003年第五期3,《褚民谊伏法记》,马廉祯、张天昱,《武林》,2003年第六期4,《段位制,还要误人多久?》,马廉祯,《武林》,2005年4月第四期。5,《二十年后看挖整》,马廉祯,《武林》,2005年5月第五期。6,《失落的竞技武术》,马廉祯,《武林》,2005年9月第九期。7,《佛山精武会杂记》,马廉祯,《武林》,2005年10月第十期。8,《广东五大名拳》,郭裔、马廉祯,《武林》,2005年10月第十期。9,《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archery》, Malianz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stern Sports & Physical Education》, Vol. 3. No. 1. Oct, ,《杨森与体育》,卢元镇、马廉祯,《沈阳体院学报》,2005年第24卷5期。11,《对城市化和社会体育相互关系研究的综述》,孙岳、马廉祯,《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2月。12,《A Research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ocial Surveys Concerning Sport for All Studies in China》, Luyuanzhen, Malianz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stern Sports & Physical Education》, Vol. 4. No. 1. Oct, ,《广东的四大武状元》,马廉祯,《中华武术》,2006年12期。14,《势通百节招通胆 气润三焦德润身》,马廉祯,《武术科学》,2007年8月新疆武术文化会议专刊。15、China’s Duanbing Movement, Ma Lianzhen, Journal of Chinese Martial Studies, Issue 1, Summer 、《陇右地区的撕炮拳——纪念兰州武术名家刘玉轩先生》,马廉祯,《搏击》,2009/1217、《国术与国学——写在世界中华国术大赛之前》,马明达 马廉祯,《搏击》,2009/0518、《略论中国近代本土体育社团对外来社团在华发展的借鉴——以精武体育会对基督教青年会的模仿为例》,《武术科学》,2010/0319、《中国射箭:承继与新生》,马廉祯,《搏击》,2010/0820、《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课程》,马廉祯,《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221、《近代美国教会学校与中国体育》,马廉祯,《暨南史学》,2010/222、《民国时期东南亚精武会的盛与衰》,马廉祯,《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3、《论马氏八极小架的教与练——从武术传统传承与发展的视角》,马廉祯,《体育科学研究》,2014/0624、《广州近代体育文献发展研究》,马廉祯; 王小兵,《体育科学研究》,2014/0525、《以《佛山精武月刊》为例窥探精武会民族主义与武术社会化发展》,马廉祯; 仝秀兰,《武术科学》,2014/10

《体育世界(学术版)》Sports World Scholarly主办: 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2-2430CN 61-1019/G8邮发代号 28098创刊年:1972《体育学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惟一体育学术刊物,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任主编。《体育学刊》是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双月刊,全年6册定价72元,邮发代号46-232,本刊反映我国体育科学文化进展情况,重点发表中国体育学术前沿研究成果,是考察与研究中国体育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可缺少的依据。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而且是国内外多个知名检索期刊和数据库的刊源。2002年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574种人文社科报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体育类期刊中居第二位。《体育学刊》已成为知名的体育类学术理论刊物。出版周期: 双月刊原价: ¥《体育与科学》刊 期:双月刊编 辑 者: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出 版 者: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 编:周 旭副 主 编:盛 蕾 王明暄程志理编辑部主任:程志理编 辑:许 浩电 话:传 真:地 址:南京孝陵卫邮 编:210014国内统一刊号:CN 32-1208/G8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4590报刊代号:28-51定 价: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刊 期:月刊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主 编:杨 桦副 主 编:王凯珍 陶志翔编 辑:孔垂辉 李勇勤执行编辑:孔垂辉编辑出版: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处美术编辑:叶 莱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邮 编:100084电 话:传 真:国际刊号:ISSN 1007-3612中国刊号:CN11-3785/G8网 址:电子信箱:定 价:全年元 每册元出版时期:每月15日

2000年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一、课题1、独立主持200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单列学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一般立项资助课题《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研究》1项。2、独立主持2003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旨在从小培养创新人才的儿童艺术教育研究》1项。3、独立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校体、卫、美、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湘西民族地区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项。4、独立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湘、鄂、渝、黔边区原生民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1项。5、、独立主持2004年湖南省社科一般立项资助课题《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儿童艺术教育研究》1项。6、独立主持2006-2007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立项课题《构建与和谐社会性相适应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1项。7、独立主持2008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课题《南楚儿童民俗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项。8、独立主持2000年湖南省社科立项资助省级课题《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湖南省儿童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项。二、著作1、专著:《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北京青年报》刊发书讯,《现代教育报》和《中国文化报》分别在同年7月和8月刊载书评。2004年2月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指定专家组鉴定专著为一等成果;2004及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在艺术类高等学校教学书目将《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作为艺术类新书重点推荐。2、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具书《学前儿童体育同步练习册》一部,2003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3、参编:《小学教学论》一部, 2000年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三、论文国家级A类核心期刊学术论文(9篇)1、“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路径”载《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2期 第一作者2、“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构成及开发价值”载《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12期 第一作者3、“构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探究”载《装饰》2007年第8期 第一作者4、“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载《装饰》2006年第11期 第一作者5、“要从小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目标三维结构模型的探索”载《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5期 独著6、“浅谈儿童艺术教育评价的创新之路” 载《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2期 独著7、“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载《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2期 独著8、“论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文化导向” 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4期 独著2003年在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小学教育》上全文刊载9、“科尔曼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与我国儿童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载《中国音乐学》 2002年第1期 独著国家级B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刊学术论文(13篇)1、“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原则及方式”载《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第一作者2、“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我国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思考”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第一作者3、“湘西土家族幼儿园本土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载《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第一作者4、“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载《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第一作者5、“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异化现象点击”载《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独著 2010年收录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题性研究论文集《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书中6、“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5期 独著7、“改革高校传统的舞蹈欣赏教学模式”载《舞蹈》2004年第4期 独著8、“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创新浅探”载《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第一作者9、“中国传统文化阻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影响因素探析”载《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1期 独著10、“科尔曼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及其启示”载《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独著 2010年收录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题研究论文集《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书中11、“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学前儿童艺术课程决策的启示”载《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独著 2000年4月19日在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文摘周报》上全文刊载 2010年收录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题性研究论文集《国外幼儿园课程》书中12、“试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观念的创新”载《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第2期 第一作者13、“论中小学生体育课堂里的问题行为及其处理矫正”载《体育学刊》2000年第4期 独著省级类学术刊物论文1、“论我国非遗整体保护文化环境之构建”载《艺海》2010年第4期 独著2、“做一名美丽的幼儿教师”载《现代幼教》2009年第7-8期 第一作者 2010年收录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题性研究论文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书中3、“刍议幼儿艺术与幼儿生命的律动”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第一作者4、“浅谈幼儿舞蹈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载《现代幼教》2008年第7期 第一作者5、“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利用方式探究”载《基础教育研究》08年第4期第一作者6、“刍议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第一作者7、“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艺术课程生活化途径探幽”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第一作者8、“当代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特性的阐释”载《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独著9、“培养创新人才,进行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的范式革命”载《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独著10、“儿童艺术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探析”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独著11、“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结构探析”载《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独著1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结构创新的途径探析”载《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2003年12月 独著13、“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双重影响探析”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独著 2002年第2期14、“儿童艺术教育体制创新的任务探究”载《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4年第2期独著15、“儿童艺术教育创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构建探析”载《教书育人》2004年第4期 独著16、“儿童艺术教育创新性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载《中外教学研究》2004年3月 独著17、“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儿童艺术课程决策的启示”载《素质、素养、品味》——湖南师范大学素质教育优秀讲座选辑,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独著18、“湘西土家族幼儿民族艺术教育体系探析” 载入 2005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武陵区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19、“新课标新要求学校体育行为的回应——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行为的筑构”载《体育师友》2006年第4期 独著四、获奖1、2010年荣获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2006年荣获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荣获首届《湖南省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培养创新人才,进行艺术教育的范式革命”2005年荣获中央教科所举办的“求是杯”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5、2006年荣获《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社颁发的“《学前教育研究》优秀作者”荣誉证书6、“要从小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目标三维结构模型的探索”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6、“民俗文化与儿童审美教育”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7、专著《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荣获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张德琇教育科学研究奖8、“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儿童艺术课程决策的启示”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9、“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0、“浅谈儿童艺术教育评价的创新之路”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 荣获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张德琇教育科学研究奖12、《学前教育研究》系列论文荣获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张德琇教育科学研究奖

马廉祯,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马廉祯,男,回族,1978年生。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召集人、运动训练学系副主任、香港中华国术总会会长、甘肃省马氏通备武学学会会长、《武学》主编和天水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

半导体杂志主编

确实是的,这个学报的文章已经纳入了sci的文章范畴里面的。半导体学报这个应该是按字按这个应该能更好地将学习,如果不随机的话,他们这个应该是就很难,有一些技术应该是不不能刚刚好的技能先搬下来的东西,所以应该是学习的。

本刊与物理类期刊和电子类期刊不同,是以半导体和相关材料为中心的,从物理,材料,器件到应用的,从研究到技术开发的,跨越物理和信息两个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发表中、英文稿件。《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属于4区

【简介】

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福建泉州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丈夫为著名生物化学家曹天钦。谢希德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学系,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1952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1983—1988年复旦大学校长。专长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理论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是这些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90年代主要从事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短周期超晶格的声子谱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撰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专著4部。谢希德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她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机遇,为复旦大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前任校长苏步青开创了复旦辉煌的“苏谢时代”。

生平经历

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泉州市蚶江镇赤湖乡。那年她的父亲谢玉铭被母校燕京大学请回教物理课程,他一边教书,一边进修高等物理,准备出国深造。1923年,他得到洛克斐勒基金社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母亲郭瑜瑾则在厦门大学念书。在谢希德4岁时不幸母亲患病去世,此时,父亲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幼小的谢希德在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成长。1926年谢玉铭学成回国,应聘在燕京大学物理系执教。谢希德7岁时,父亲与燕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张舜英结婚。继母对她十分疼爱,使她的心灵得到极大抚慰。11岁时进入燕大附中,在那里认识同班念书的曹天钦。后来转到贝满女中读书,“敬业乐群”的校训给她深刻的教育。至今也常怀念当年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的师长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谢玉铭举家南下,应邀在湖南大学任教。谢希德相继在武汉圣希理达女中和长沙福湘女中读完高三。1938年夏天,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日益逼近武汉、长沙,但当时仍举行高考统一招生。谢希德报考湖南大学数学系,不久长沙告急,全家搬到贵阳。谢玉铭只身回到迁往辰溪的湖南大学。好不容易转移到贵阳后,谢希德住进医院切除扁桃腺,加上又腿痛难忍,因此虽然接到录取通知,不得不申请在家休学一年。后来经医生诊断她的腿痛系股关节结核。那时没有治结核病的特效药,生了这种病与被判无期徒刑差不多。当时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需时常躲避空袭,不得安宁。但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在治病和休养期间,大量阅读英文小说,这对她后来的发展很有帮助。1942年夏她又考上迁至贵州省湄潭县的浙江大学物理系,但由于父亲不同意而放弃。后来全家从贵州搬到福建长汀县,父亲应聘为厦门大学数理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和教务长。在萨本栋校长和谢玉铭、傅鹰等各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厦大成为当时东南首屈一指的大学。就在这时,谢希德考入厦大数理系。她勤奋好学,训练严格,基础扎实。尤其是在父辈们的亲切熏陶下养成了优良的学风。1946年秋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市沪江大学任助教。连绵不断的战火,辗转不定的生活,艰难困苦的环境,使她成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年,立志继承父业,出国深造,为祖国未来奉献力量。

复旦工作

原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同庆曾请谢希德去交大任教,由于院系调整,她同周同庆一起来到复旦大学物理系。在这里,她承担了极其繁重的教学任务,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主讲6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且都编写了教材和讲义。她善于组织课程内容,讲课切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信息量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使学生们深得教益。现在中国许多中年科技骨干,如方守贤、丁大钊、王启明等都是她当年的门生。在她努力下,复旦大学于1955 年开设了固体物理专门化,致力于半导体物理的发展。1960~1962年间,她同方俊鑫合作,编写了《固体物理学》(上、下册)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深受国内各大学师生欢迎。80 年代,这部书重新修订,谢希德增写了《非晶态物质》一章,保持原书特色,既系统讲述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又介绍各主要分支的发展概况。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

1956年秋,为了实现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大、吉大等5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部分师生汇集于北大,共同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黄昆任教研组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他们通力合作,撰写了一部专著《半导体物理学》,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在当时国际上是一部学术水平很高的权威性著作,为中国培养一大批半导体科技骨干人才及时作出了贡献。令人钦敬的是她为了科学事业,放下出生才5个月的小孩,交给爱人曹天钦照料,毅然去北大工作。

在科研方面,她也是白手起家,于1958年创办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任副所长(1958~1966)。在她精心指导和组织下,坚持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并重,为上海半导体工业发展和基础研究创建了必要的条件,培养了一支队伍。当时实验技术人员非常缺乏,为此她建立了上海技术物理中专,培养实验员,后来这批人都补齐了大学课程,成为得力的科技人才。当年提前毕业参加建所的大学生中有很有成就的沈学础。

60年代初,国际上硅平面工艺兴起,她和黄昆敏锐地看到这将促进半导体技术和物理的迅猛发展,联名建议开展固体能谱研究,并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共同承担。1962年11月,她晋升为教授。在她指导下,复旦建立了顺磁共振等当时先进的实验技术。她招收研究生,开设“半导体理论”和“群论”课,编写讲义,指导研究生从事空间群矩阵元选择定则、应变条件下半导体载流子回旋共振理论、间接隧道效应理论、半导体能带计算等项科研课题。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的暑期物理讨论会上,她作了能带计算成果的报告,与各国学者进行交流。1986年在原有讲义基础上又进行改写,出版了专著《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此书现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学研究生的教材,使学生较容易掌握群论这样抽象的数学工具,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突出贡献

谢希德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祖国又有了希望。1977年8月,当时分管科学教育的邓小平,在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国后17年,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尊重脑力劳动,尊重人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给知识分子莫大的鼓舞。正如郭沫若所说的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1977年底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谢希德报告了她的科学调研,以殷实的材料说明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边缘科学即表面科学,其基础是表面物理,基本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确定表面的原子成分;二是表面原子结构和成键性质;三是表面电子态和各种特殊的物理性质。她还阐明了表面物理同高新技术和科学发展以及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在中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这个报告得到与会科学家的赞赏。她的倡议得到国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返校后,她立即着手筹建以表面物理为研究重点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在短时间内,在原有物理系和核科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研究室。

1978年9月,谢希德又拟订计划,组织两个系列的学术报告讨论会,一是表面物理,系统讲述表面物理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前景;二是固体能带理论。她安排好报告人并开列参考文献供报告人准备之用。7个多月,她带病亲自组织报告30多次。在此基础上还举办了全国性的表面物理讨论班。

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物理系和现代物理研究所举办的固体理论讨论班,1979年3月在复旦举行,由副校长兼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谢希德主持并亲自作几个学术报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84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讨论班,主题是“群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W.科恩(Kohn)来华讲学,回国后评论说:“谢希德教授作了明智的选择,在复旦大学开展表面物理研究”。多年的努力和在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现代物理研究所的表面物理实验室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国家应用表面物理开放实验室。在谢希德指导和王迅的努力下,该实验室在化合物半导体GaAs和InP的极性表面结构和电子态,表面界面结构,Si/Ge超晶格的生长机制和红外探测器件、多孔硅发蓝色光、蓝色激光材料研制,锗量子点的生长和研究,磁性物质超晶格等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由于她与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987年、1990年和1997年,谢希德和张开明、叶令及蒋平等共取得4项科研成果。这就是“半导体表面电子态理论与实验之一”、“镍硅化合物和硅界面理论研究”、“金属在半导体表面吸附及金属与半导体界面电子特性研究”和“量子器件与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博士15名,硕士10多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她是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之一。

8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巴丁(Bardeen)率团访华。他回国后称赞说:“在中国科学界中,谢希德教授是属于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

由于谢希德的科研成就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享有崇高的声望。她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78~199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两度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81年和1992年)。美、英、日、加、香港地区的13所大学分别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名誉工学博士和人文科学博士1987年6月接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abany分校授予名誉博士时,《今日美国》报社记者采访她,称她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1986年她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的名誉会员(Fellow)。1988年她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表面科学》等6种国际学术杂志请她担任顾问和编委。她也是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87~1993),先后担任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的顾问和程序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主席。会议于1992年8月召开,中外专家500余人出席这届大会,报送的论文达900多篇。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界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良机,对中国半导体学科的发展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谢希德在与国际科技界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中,显示了特有的智慧和才干,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83 年起她每年都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会议,回来后必向物理系师生作介绍,并撰文讲述当年物理学前沿的重要发展。她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各种会议,作有关半导体物理、表面物理学术报告外,还作有关中国科学、教育、妇女、人口和环境等方面的报告,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匈牙利、希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国。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成就卓著,深受学术界、教育界的尊敬。1991年3月19日欣逢她七十大寿,又值她在复旦大学执教40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联名发来贺电。国际著名的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和A.萨拉姆(Aalam)分别发来贺电。国家教委也致电祝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冯端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了26篇学术论文,汇编成《表面物理学及有关课题》文集,以热烈和由衷的庆贺,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人物评价

谢希德谢希德不但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高教事业方面,谢希德的贡献是突出的。她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1983)和校长(1983~1988)长达10年之久,建树累累。她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模式,根据复旦大学的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她大力提倡师生的创造性和科研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日俱增,复旦的声誉在增长。她深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她注意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1956年秋在复旦推行导师制。导师们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学习,针对各种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效果很好。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师生和职工们感到比较满意。她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学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

谢希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982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7年10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在中共十三大开会期间,谢希德与浙大校长路甬祥、厦大副校长王路林一同出席中外记者会,她老练地回答了记者们的各种提问。作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她的视野宽阔,极为关注浦东新区的开发,对浦东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见识,后来又担任了校址设在浦东的杉达大学的校长。她不仅关注全市的教育、科技方面的工作,也关注文化、社会风气、农业等等。人们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她带领政协委员下工厂、农村了解情况和慰问的动人场面。她关心科普教育,主编一本《阿爸教科学》的新书,给青少年增添了许多新知识。

在复旦校园里,她曾接待过来访的法国总统德斯坦,美国总统里根以及国务卿舒尔茨等外国领导人。她代表复旦授予一批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教授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的称号。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来华访问时,谢希德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克林顿总统在上海的座谈会。

1998年11月4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condueter Indartry associaleer)出资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设立谢希德奖金以鼓励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谢希德在团结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和科技界、国际友人、海外学子和侨胞中,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事年表】

1921年3月19日 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42~1946年 在厦门大学数理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46~1947年 任上海沪江大学数理系助教。

1947~1949年 美国史密斯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兼助教,1949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9~1952年 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研究一年。

1952~ 在复旦大学先后任物理讲师(1952~1956)、副教授(1956~1962)、教授(1962~)。固体物理教研室主任(1954~1961)。

1956~1958年 在北京任北大、复旦、南大、吉大、厦大五校联合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58~1966年 筹建上海技术物理所,任副所长。

1978年~ 任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8~1988年 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1983)、校长(1983~1988)、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5~)。

1978~1991年 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

1989年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0年 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

1997年 任上海浦东杉达大学校长。

2000年3月4日 逝世于上海

2012年有的考区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就是——《谢希德的诚与真》,您可以自行查阅一下这篇文章

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目前用过的跟本专业相关的软件有: Win-TC,Microsoft Visual C++ :主要是C语言等编程 Keil uVision2(还有新版本3):单片机编程 Quartus :Verilog HDL硬件语言编程和系统设计 MATLAB:强大的数学软件,本专业主要学习用matlab语言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EWB(最新版本已改名为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仿真,我们用它设计过数字钟! Protel:主要用于电路设计! JDK 和NetBeans 捆绑 :Java编程 暂时就这些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学习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等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我也是这个专业毕业的 以前在大学主要课程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EDA、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电路分析、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仪器、计算机通信网等 上面的每一门都很重要,学精通了一门就够你爽的,当然大部分人都学的一般。 搞这行的关键看的是实际动手能力,我建议你多动手。 加油吧。学好系里的每一门课程都重要。千万不要觉得有得是选修课无所谓。

电路基础必须学好啊,模电数电,最好自己参加个比赛,然后你就成长啦

首先要符合公务员招考公告中列出的条件,基本就是年龄、政治面貌、学历(可能会有籍贯)等比较笼统的。第二,要符合职位表中各个职位的具体要求,诸如学历学位、专业、工作经验等。 你可以在专业这里筛选,工科、理工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不限,都可以,再符合其他条件就可以报名。如果不确定,拨打招考单位电话咨询。

这个专业所学很宽泛,可考研的方向不少,可以是通信方向,也可以微电子,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等等方向,你可以多了解下。因为各个学校考研要求的专业课是基本不一样的,哪怕科目一样,侧重也有所不同。有考数电模电的,有考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有考通信原理的,也有考电磁场的。多做了解吧,看你中意哪个学校了

10003 清华大学 1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3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4 10286 东南大学 5 10004 北方交通大学 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2 10335 浙江大学 13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5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8 10732 兰州铁道学院 19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20 10183 吉林大学 2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22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核心期刊有208种,如下: 移动信息 (2009-04-01) 数码摄影 (2009-04-01) 卫星与网络 (2009-04-01) 中国雷达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数字电视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09-04-01) 数字世界 (2009-04-01) 数码先锋 (2009-04-01) 科普研究 (2009-04-01) 家庭影院技术 (2009-04-01) 集成电路应用 (2009-04-01) 电子制作 (2009-04-01) 电子设计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试 (2009-04-01) 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大众数码 (2009-04-01) 中国邮政 (2009-04-01) 半导体信息 (2009-04-01) 半导体行业 (2009-04-01) 半导体杂志 (2009-04-0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01) 变频器世界 (2009-04-01)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0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04-01) 当代通信 (2009-04-01) 电力电子 (2009-04-01)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04-01) 电声技术 (2009-04-01) 电视工程 (2009-04-01)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9-04-01)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电信技术 (2009-04-01) 电信建设 (2009-04-01) 电信快报 (2009-04-01) 电信网技术 (2009-04-01) 电讯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04-01)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9-04-01)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4-01) 电子对抗 (2009-04-01) 电子工程师 (2009-04-01)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9-04-01) 电子工艺技术 (2009-04-01) 电子机械工程 (2009-04-01) 电子技术 (2009-04-01) 电子科技 (2009-04-01) 电子科技文摘 (2009-04-01) 电子器件 (2009-04-01) 电子设计应用 (2009-04-01) 电子世界 (2009-04-01) 电子显微学报 (2009-04-01) 电子与封装 (2009-04-01) 电子与自动化 (2009-04-01)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9-04-01) 电子质量 (2009-04-01) 烽火科技报 (2009-04-01) 覆铜板资讯 (2009-04-01) 光电技术应用 (2009-04-01) 光电子技术 (2009-04-01)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04-01) 光机电信息 (2009-04-01)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9-04-01)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9-04-01) 光子技术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 (2009-04-01) 广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广西通信技术 (2009-04-0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电子设计工程 (2009-0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航天电子对抗 (2009-04-01) 红外 (2009-04-01)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4-01) 集成电路通讯 (2009-04-01)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4-01) 江苏通信 (2009-04-01) 江西通信科技 (2009-04-01) 家庭电子 (2009-04-01) 今日电子 (2009-04-01)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04-01) 警察技术 (2009-04-01) 军事通信技术 (2009-04-01) 空间电子技术 (2009-04-01)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04-01) 雷达与对抗 (2009-04-01)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全球定位系统 (2009-04-01) 山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山西电子技术 (2009-04-01)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实用影音技术 (2009-04-01) 世界电信 (2009-04-01)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9-04-01) 视听技术 (2009-04-01)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09-04-01) 数据通信 (2009-04-01) 数字生活 (2009-04-01) 数字通信 (2009-04-01)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4-01) 天津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电源技术 (2009-04-01) 通信对抗 (2009-04-01)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09-04-01) 通信世界 (2009-04-01)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9-04-01)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04-01) 通讯世界 (2009-04-01) 微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纳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细加工技术 (2009-04-01)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04-01) 无线电工程 (2009-04-01) 无线电技术 (2009-04-01)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04-01) 无线通信技术 (2009-04-01)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04-01) 西部广播电视 (2009-04-01) 现代电视技术 (2009-04-01) 现代电信科技 (2009-04-01) 现代电子技术 (2009-04-01) 现代通信 (2009-04-01) 现代显示 (2009-04-01) 现代传输 (2009-04-0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9-04-01) 信息产业报道 (2009-04-01) 信息记录材料 (2009-04-01) 信息技术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04-01) 信息空间 (2009-04-01) 信息通信 (2009-04-01) 信息网络 (2009-04-01) 信息网络安全 (2009-04-01)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移动通信 (2009-04-01) 音响技术 (2009-04-01) 印制电路信息 (2009-04-01) 邮电设计技术 (2009-04-01)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4-01) 真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 (2009-04-01)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2009-04-0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技(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2009-04-0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2009-04-01)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04-01) 中国集成电路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9-04-01) 中国新通信 (2009-04-01) 中国信息界 (2009-04-01) 中国有线电视 (2009-04-01) 艺术科技 (2009-04-0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9-04-01)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9-04-01) 航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舰船电子工程 (2009-04-01)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09-04-01) 仪器仪表用户 (2009-04-01) 洗净技术 (2009-04-01)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9-04-01) 红外技术 (2009-04-01)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微波学报 (2009-04-01) 液晶与显示 (2009-04-01) 光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技术 (2009-04-01) 微电子学 (2009-04-01) 光通信研究 (2009-04-01) 光电工程 (2009-04-01)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9-04-01)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4-0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4-0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04-01) 压电与声光 (2009-04-01) 电视技术 (2009-04-01) 电波科学学报 (2009-04-01) 信号处理 (2009-04-01) 现代雷达 (2009-04-01)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4-01) 半导体技术 (2009-04-01) 电信科学 (2009-04-01) 激光与红外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3-31) 应用激光 (2009-03-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激光技术 (2009-03-31) 激光杂志 (2009-03-3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光电子.激光 (2009-03-31)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03-31) 通信学报 (2009-03-31) 电子学报 (2009-03-31) 量子电子学报 (2009-03-31) 半导体学报 (2009-03-31) 通信企业管理 (2009-03-31)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安全、光电子技术科学、电信工程及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属于相近专业。主要区别是学习和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理论厚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体育学刊编辑

会审,为了按时出刊,不积压稿件,编辑部会采取线上审稿排版的办公方式,暑假期间也是正常工作的,不过审稿肯定还是会有延迟的。

《体育学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惟一体育学术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宋尽贤、杨文轩、李元元担任编委会主任,广东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文轩教授任主编。

2000年入选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体育学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体育索引》(CSA:PE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内外多个知名检索期刊和数据库的刊源,是国内同类刊物中权威杂志。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

(2)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

体育一词具有两种解释的证据还可以从其翻译上找到,即体育一词有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sports两种不同的翻译,

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英文刊名为: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你可以直接搜你的问题或者搜 国内体育核心期刊有哪些呢,就有这些个列表或者是参考资料

A. 陈琦的个人简介

男,湖南茶陵人,汉族,1965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9月—1986年6月,攻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学士;1986年9月—1989年6月,攻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理论专业硕士;1989年6月—2006年7月,担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的助教、讲师(1991年任职)、副教授(1994年任职)、教授(1998年任职),教授《学校体育学》、《体育原理》、《体育理论》、《健身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1996年1月—2000年1月,担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副系主任(主管教学);1999年9月—2002年6月,攻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2000年9月后,担任教育部主管的《体育学刊》(全国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副主编;2001年4月后,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2002年10月后,受聘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后,受聘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9月后,调任广州体育学院副院长。 陈教授长期从事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学校体育、体育原理等领域著述颇丰,近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学校体育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应用”、“全民健身与体育课程建设”、“加强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构想”、“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我国职业足球运动俱乐部的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学术论文广受好评;出版《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体育原理》、《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等学术著作6部,主编《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学校体育学》、《当代大学体育》教材3部;作为主要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第1负责人)。

B. 怎样看待陈琦离职新东方创办微臣教育

新东方真的是承载了很多很多出国人的梦想,留下了满满的回忆。但是近几年随着网回络的发展(这句话答好俗)。挺多出色的骨干核心老师都离职,也会有人说是出走= = 其中陈琦,就是琦叔他办的这个真的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了吧。比较替学生考虑,然后课程内容也良心。其实人在哪里都不重要,作为普通学生,就是。。。哪里教的好就去哪里学嘛

C. 陈琦的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

1,《健身运动处方》(第2主译),1993,10,华夏出版社; 2,《体育原理导论》(第2主著),1996,9,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体育学原理.论著选读》(第4主著),1996,9,广东高教出版社; 4,《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第1副主编),1999,8,人民体育出版社; 5,《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主编),2000,5,长征出版社(北京); 6,《学校体育学》(全国通用教材,副主编),2001,7,高等教育出版社; 7,《体育原理》(第2主著),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周登嵩主编(北京立项精品教材)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参编万字 9,全国通用教材《体育概论》,编写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10,广东《当代大学体育》教材,第1副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8月 11,《学者的启迪》,第1副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12,《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第1副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11月 近年来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1,《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化,精品化的探索与实践》(第1),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 2,《高校理工科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第3),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 3,《体育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第2),2004年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学术专著《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第1副主编),广东省优秀人文社科三等奖(2005年) 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独立),《体育科学》,2004(1) 2,体育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第2),《体育学刊》,2004年第3期 3,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的研究(第1),《体育学刊》,2005(2) 4,现代教育思想与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第1),《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专辑 (2005年8月) 5,新时期体育价值观转变与体育本质,功能和目的(第1),《体育学刊》,2006(2)

D. 陈琦的教育心理学 和当代教育心理学 有何不同

一、抄出版社不同

《教育心理学》的出版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侧重点不同

《当代教育心理学》

①本书内容包括学生与教师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

②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材料,可作为各种教育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

①本书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全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大量案例阐释了这些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②本书吸纳了教育心理学全新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性的基础上体现实践性和操作性。

(4)陈琦课程扩展阅读

一、陈琦基本介绍

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美国华脱福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曾出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以及《计算机教育文选》等著作和教材。

E. 深圳新东方GRE课程哪位老师好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领域,不知道你打算加强GRE哪方面的学习,所以无法在线为你推荐,深圳新东方GRE授课老师都是新东方名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GRE考试内容,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授课效果非常显著,新东方GRE课程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设置了多种班型,建议你根据实际情况选课。 你也可以参加新东方网校的GRE课程学习,国内外顶级GRE师资阵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GRE全程班(强化班、冲刺班、备考班)、GRE特训班(指点迷津、思维创新、留学指导)、GRE单向班(核心词汇、词汇红宝书、语文、数学、写作)等多种班型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随时随地学习不限次数,一站式网络学习平台授课效果深受肯定,费用低廉性价更高。推荐以下GRE课程供你参考: GRE冲刺班(张雷冬、赵新侃、陈琦、孙瑜主讲)(//koolearn/proct/29367_1)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指导课(张青主讲)(//koolearn/proct/30240_1) 赵丽25天攻克GRE词汇红宝书(//koolearn/proct/29504_1) 更多新东方GRE网络课程点击进入>>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F. 杭州新东方GRE课程哪个好

杭州新东方GRE课程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设置了多种班型,不知道你的基础情况无法在线为你推荐,新东方GRE授课老师都是业内名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GRE考试内容,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授课效果非常显著,建议你根据实际情况选课。

或者你也可以参加新东方网校的GRE课程学习,国内外顶级GRE师资阵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GRE全程班(强化班、冲刺班、备考班)、GRE(指点迷津、思维创新、留学指导)、GRE单向班(核心词汇、词汇红宝书、语文、数学、写作)等多种班型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随时随地学习不限次数,一站式网络学习平台授课效果深受肯定,费用低廉性价更高。推荐以下GRE课程供你参考:

GRE冲刺班(张雷冬、赵新侃、陈琦、孙瑜主讲)(//koolearn/proct/29367_1)

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指导课(张青主讲)(//koolearn/proct/30240_1)

赵丽25天攻克GRE词汇红宝书(//koolearn/proct/29504_1)

更多新东方GRE网络课程点击进入>>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G. 微臣教育GRE课程怎么样

微臣教育的主要授课老师是陈琦,也就是传说中的琦叔,主要讲填空内或者词汇。微臣之容前只有一个比较好的讲阅读的老师也已经出走,作文没有老师讲。如果你就想听填空,那你可以报,如果全科,劝你慎重。

RE,全称Graate Record Examination,中文名称为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适用于除法律与商业外的各专业,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主办。GRE是世界各地的大学各类研究生院(除管理类学院,法学院)要求申请者所必须具备的一个考试成绩,也是教授对申请者是否授予奖学金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标准。

H. 请问GRE“教主”陈琦啥时候来智课网讲课

感谢您关注智课网(SmartStudy) —————————————— GRE“教主”陈琦老师在智课网的课程已经上线,陈琦老师的课程页面地址:// *** artstudy/expert-teacher/chenqi 智课网(SmartStudy)是中国最权威的出国考试线上学习平台。汇聚五大出国考试各科首席专家以及来自哈佛、耶鲁、哥大等世界名校的高分讲师,权威生动讲解五大出国考试“名师课堂”与各大热门教材“题库逐题精讲”。影视级别的课程大片,系统的知识切片研发,基于知识切片的智能交互播放控制台,独创的“智能学习管理中心”,科学的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员享受超越线下的线上学习体验 —————————————— 任何您需要的有关学习的材料、范文等,您都可以在联系智课网的客服老师进行索取,我们将为您进行详尽的服务。 智课网:// *** artstudy/ 欢迎您随时咨询,祝您学习愉快。 智课网(SmartStudy)客服部。

I. 参加陈琦微臣GRE325计划课程之前,需要有怎样的英语基础或GRE基础呢

您好。我曾经参加过325和填空冲刺培训 您在参加325之前需要把大三千过3遍。 不懂的可以问我

新体育杂志编辑傅

新体育杂志还有。《新体育(下半月)》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新体育(下半月)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1457/G8,国际刊号:ISSN0441-3679,邮发代号:无,属于正规学术期刊。新体育(下半月)杂志社由正规单位主管主办,本刊为半月刊。自创刊以来,《新体育(下半月)》严格遵守学术出版管理条例,努力办好刊物。《新体育(下半月)》可以用于正常评审职称、自主招生、考研保研、加分晋升,均有效。

《新体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由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迄今已有63年辉煌历史。《新体育》杂志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目前为中国体育界的门户杂志。

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宣传司、特稿社干部,《新体育》杂志编辑,《报告文学》出版部副主编,《中国艺术报》副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编审,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机关刊物《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孙晋芳、郎平、陈招娣、张蓉芳、周晓兰、侯玉珠,

体育杂志如何编好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不过总体来说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首先要考虑读者的审美需求,杂志面向什么人群,风格就要向那个方向靠拢。 2.整体设计要大方,颜色不宜太死板,每期的主题颜色都有点变化。 3.要稳中有变。即要形成杂志本身的设计风格,也要在每期的设计中突出每册的个性。 4.突出刊名。但是刊名最好将字型、位置、大小定死,不要每期都变。最好一年内不变。 5.突出主题。现在流行每期的主题或者主要篇目都显示出来,你也可以考虑这样做。 6.期数与定价也要显眼点。照顾到销售。 7.要注意条码的放置位置,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个行业里很重要的东西,呵呵。 8.最重要的一条:多向同类杂志学习。

封面设计,从字面上来解释其实就是,对书籍或其他刊物的封面的图案、文字等进行设计,排版。一般是平面的。 来看一个案例: 对于一个封面设计的产品,我们要首先了解该书稿的内容,书籍属于的型别,是文学类还是科技类,以及该书籍所面对的读者群,该书籍的市场定位,还有客户的期望要求等等。作为一名书籍封面设计师,假如对于书籍内容都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那怎能做好书籍封面的设计工作呢?可以讲,书籍的封面,是整本书的一个重要门面,当读者面对书籍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书籍的封面,并通过书籍的封面来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会由此慢慢对该书产生兴趣,最终决定是否购买。所以,在进行书籍封面构思的时候,就要确保封面和内容的相符,以简洁的设计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构思的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会浮现一个或者若干个想法或者构思,这些想法或者构思也许会在脑海很快闪现。但是,都是很有必要把这一个或者若干个想法和构思,仔细考虑,深入的考量和探讨挖掘,并形成清晰的思路,而不应当单独选择一个想法或者构思独立的考量和挖掘。这样的设计人员,本人以为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人员。这就是“构思”的重要性,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本人的设计中,总是宁愿多花些时间用在构思之上,以不错过任何一个好的设计要素或者一个好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我们谈谈第二点:构图。前面我们谈到的第一点“构思”可以说只是一种“想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一种思维和思想。那么,接下来的“构图”就是一种具象的,一种现实的了。就是把抽象转换成一种具象、一种实际上的东西。 “构图”可是说是一种版面的“排版”,也可以讲是介于现实和半现实这两者之间的。简单的讲,就是“找图”、“找内容”!另外,除封面的图文排版之外,纸张和颜色方面的了解也非常的重要。不同的纸张,配以不同颜色的变化,不同的开本应用同样的内容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多一个点,少一个点一样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诸如上述这些,都是在构图的时候有必要好好了解的!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就是:把需要用到的图先找出来归档,以备将来具体设计的需要。 “构思”和“构图”如同一对孪生兄弟,血脉相连,相互辅佐。不同的只是一个抽象的,还没付诸于行动,另外一个是具象的,已经是可以付诸于现实的了。 最后,我们来谈谈“制作”。“制作”是书籍封面设计的最后一道工序了。在完成“构思”和“构图 ”这对孪生兄弟的打造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付诸于现实了。在上机,开启设计软体进行具体的设计制作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使用一下原始工具。首先用纸和铅笔把自己要制作的东西实际的、简单的描绘出来。把前面自己构思处理的若干个想法在纸上进行描绘排版,并加以完善。将后期的工作都在这里进行斟酌、比较、选择并完善,上机后就会如鱼得水,有针对性的进行书籍封面的制作,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书籍封面的设计工作了。

:glzy8./zhuanti/soft/8136. 记得采纳啊

【视觉365】照片处理,标识设计,包装设计,样本设计,VI汇入,,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论坛设计/制作!QQ253006902

本人愚见:PPT背景最重要的是注意尺寸和色调吧。尺寸是为了避免变形,色调是为了能使文字看得更清楚。 封面设计文字排版应该使文字错落有致,大小结合,这样看起来更活泼不至于死板。

先找个主图 再有一个主题 可以把内容简介都写到封面 图画一定要够吸引人 标题要标新立异 让人有想买的冲动 有赠品的话一定要写在封面 呵呵 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你47yun这个网站,有很多免费向量图下载

总的来说,杂志的封面设计应把握一个设计原则,即遵循形式美的原则,充分体现杂志的内涵,其设计应具备与读者互动、交融的属性。 具体而言,杂志的封面设计包括形、字、色、构图四个层次。 一、形 封面的形主要指外形和内形(文字、图形等)。封面的外形除少数特殊设计外一般呈长方形或方形,这是由杂志的开本决定的。有时为了设计的需要,在纸张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调整长宽比例,以改变通常的形状。封面内容的形指文字及图形等。有时一本书的书名可用几种不同字型构成,但应以其中一种字型为主。文字除了具有说明的功能,还具有图形的功能。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杂志的封面规格为210*285mm。 二、字 一本杂志的封面,可以没有图形,但不能没有文字,文字既具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是点、线、面设计的综合体。如一个字可以看成一个点,一行字可以看成一条线,一段文字可以看成一个面等。在设计中,如果将图与文都当作重点进行强调,其结果往往显得版面杂乱无章,两方面都不突出。因此,文字与图形应相对集中布局,在阅读中形成节奏和层次,使文字紧凑,图形灵活。 白底的封面没有过多装饰,只有通栏大字“非洲”外加两行小字:“无论你曾怎样想,请再想一遍。”该刊新任主编克利斯·约翰斯指出,长期以来,内战、疾病、贫困和生灵灭绝等字眼虽不断占据报刊头条,但人们似乎对此已多少感到麻木了。他很希望世人能重新认识非洲、了解非洲。因此采用在这期杂志封面上仅用文字来表现主题。 三、色 封面设计的色彩处理是设计是重要一关。读者浏览报章杂志时,首先能被感官辨识的就是色彩。赤、橙、青、绿、黄、蓝、紫、灰、黑、金、银等各种不同的色彩,构成了杂志封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随类赋彩”是封面色彩艺术的基本规律。得体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能在读者的视觉中产生夺目的效果。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 例如用灰色作为背景,可以衬托艳丽的文字、图形,既协调又显亮丽,纯度高的色彩排列在一起,特别 *** 和活跃;和谐统一的色调,让人感到温馨、安逸;利用纸张的原色为色调,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清新等等。有时为了追求新奇的个性特征,可以在常规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如采用无彩色调也能在五彩缤纷的书海中脱颖而出。封面设计的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物件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设计幼儿刊物的色彩,要针对幼儿娇嫩、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往往处理成高调,减弱各种对比的力度,强调柔和的感觉;女性书刊的色调可以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系列;体育杂志的色彩则强调 *** 、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而艺术类杂志的色彩就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科普书刊的色彩可以强调神秘感;时装杂志的色彩要新潮,富有个性;专业性学术杂志的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 色彩配置上除了协调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纯度、明度对比。封面上没有色相冷暖对比,就会感到缺乏生气;封面上没有明度深浅对比,就会感到沉闷而透不过气来;封面上没有纯度鲜明对比,就会感到古旧和平俗。我们要在封面色彩设计中掌握住明度、纯度、色相的关系,同时用这三者关系去认识和寻找封面上产生弊端的缘由,以便提高色彩修养。 四、构图 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将文字、图形、色彩等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其中文字占主导作用,图形、色彩等的作用是衬托书名。一般情况下,将文字进行垂直排列,具有严肃、刚直的特点。这是我国书刊的传统构图形式。水平式的构图,给人以平静、稳重的感觉,将书刊名水平排列能给整体带来平衡的作用。倾斜式的排列,可以打破过于平稳的画面,以求更多的变化,运用恰当有助于强化书刊的主题。封面设计的造型要带有明显的阅读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的特征。对少儿读物形象要具体、真实、准确,构图要生动活泼,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一般配合夸张性、想象性、人格化、游戏性、幽默性等插图来进行设计创作。少儿时期正是处于所谓的视觉年龄,因此,少儿读物对他们的视觉震撼更为重要与直接。它可以培育少儿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而这些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对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读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渐渐转向于抽象,宜采用象征性手法,构图也可由生动活泼的形式转向于严肃、庄重的形式。 总而言之,一个设计者应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杂志“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获得高度的统一,以满足读者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得看你是偏向于设计何种风格。 如果封面是用实图表现,直接PS处理就可以了;如果是卡通抽象类的,用AI或者CDR表现比较好。算好尺寸,做好后,放到InDesign里,做好连结,交付印厂的时候导成PDF就可以了。

专业的话招新闻类是肯定,编辑的话中文系写作能力好而且你需要电脑方面的功底,不仅仅是EXCEL,打字什么的要足够敏熟,又快又准有的时候编辑一行业工作范围挺大的(仅指较小的网站或报社)需要你去管理新闻(就是讲记者采回来的新闻加以整理,修改)需要找到别人找不到看不到的最新消息(这工作量就更大)还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这类行业比较饱和(当然,人才哪里都缺)但要找一份工作还是很困难的。建议先从事其他行业的编辑,积累经验

那首先要有一个深厚的文学功底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有一个体育国际论坛 要求投稿论文的格式参照《体育科学》杂志的论文格式 但是我又找不到《体育科学》 所以希望有资源的同志告诉我具体格式 谢谢 解析: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所有来稿,均请作者整理好基本规范。 1.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 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稿例分析] 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2.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 *** 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 *** 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或章、节、篇名。 示例: 文中:“宫、商、角、征、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1](《史记·乐书》:第1180页) 文未:[1] 汉·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条目列于文末。其格式为: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序号]作(编)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b.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2]陈鸿铎.谈 *** 《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81(4):39-47. c. 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 [序号]论文作者. 论文题名[A]. 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 示例: [3]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社,. d.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 示例: [4]史君良. 围绕旋律婉转歌唱[N]. 音乐周报,2002-11-215(3). e.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 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5]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cajcd/pub/wml. txt/980810-2. , 1998-08-10-04. f. 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编)者. 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6]温廷宽,王鲁豫. 古代艺术辞典[Z].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g. 外文文献 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基本同中文文献;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 示例: [7]Nettl, Bruno.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M].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3. [8]Harrison, Frank. “Universals in Music: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World of Music, 1977,19(1-2):30-36. 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示例: 对: [9]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对:[9]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误:[9]李海伦. 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 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

  • 索引序列
  • 体育学刊杂志主编
  • 半导体杂志主编
  • 体育学刊编辑
  • 新体育杂志编辑傅
  • 体育杂志如何编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