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大学生厌学现状研究论文

大学生厌学现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学生厌学现状研究论文

优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被老师和家长所忽视,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心理问题,事实上,优秀大学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因此,对探究优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寻找解决优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及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全文如下:

【摘 要】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剧增,与此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更会在这种压力下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成了一个至关紧要的话题。

【关键词】大 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一学业问题。迈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如何迅速的融入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给自己重新定位,就成了每一个大一新生必须面对的难题。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的督促,没有了父母陪身边的呵护,也没有了高考前夕的紧张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所以直接导致许多大一新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奋斗目标,整天浑噩度日,荒废大好青春。因此,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面对现实,迎接挑战,用最精神的一面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物件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物件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钜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路、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路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主动和家人保持沟通。家是心灵的港湾。也只有在家里,人才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所以家长或监护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展开中要给予大力支援,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进入大学,大多数同学远离父母,往往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因此,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也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四自己主动调控 。除家庭、学校帮助协调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还应该主动适应调解,如:倾诉、宣泄、转移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途径,减轻压力;积极参加校内各种社团活动;敞开心扉走出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友谊;正确看待恋爱问题等。

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配合共同关注的。大学生个人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人格,书写美丽的人生。

现在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都有一种懒惰的思想,严重的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能拖到明天的事情绝不今天做。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学生的厌学思想作一分析,并且根据以上情况采取一些相对应的措施。让学生做到主动要学,想学,这样才是教育的真谛。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以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以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袁爱霞(196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我国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能正视现实,接纳他人;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合理的行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会影响到人生的成败。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2]这说明了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将来走向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强。在学习的同时,还要面临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稍有不当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厌学心理。一些学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人生观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不强,因此,旷课、早退、上课睡觉、干其他事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另外,大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各方面都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因此,进入大学后,容易出现上课听不懂,课后无法自学、考试挂科的现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种人格方面的缺失,认知能力的不足,行为的不当,适应能力不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才已不再稀缺,因此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随着毕业的临近,许多学生心里感到焦虑恐慌,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缺乏信心。有的学生无法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选择逃避、酗酒滋事、沉迷网络,一旦回到现实,其内心的焦虑更加强烈。这与我们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合理的行为不符合。

(3)逆反心理,缺乏责任感。一些学生遭遇挫折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简单地把原因归咎于别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从而产生不信任他人甚至是对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与常理背道而驰,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如越是家庭、学校、社会要求做的事情,一些学生就越反对;而越是家庭、学校、社会禁止做的事情,一些学生就偏要去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责任感。这有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合理的行为,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的要求。

(4)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受个体性格、认知、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影响[3]。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了强烈的交往动机和交往需求。然而,由于他们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容易冲动,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嫉妒、猜疑、羞怯、自我封闭,等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这种认知能力的不足,不能接受并悦纳他人,情绪消极悲观,采取的行为不合理,都是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问题。

(5)消沉心理,迷恋虚拟世界。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独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因此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惑,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和遭受挫折的学生,更容易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成功,找到自我,获得尊重,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这更加拉大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这种缺乏优良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不能协调、控制情绪,不能保持良好心境,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网络这个虚幻世界里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2 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主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1)个体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一生之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青年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理论知识、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看问题时往往缺乏深思熟虑,过于简单、片面,掺杂情感色彩。当面临多种思潮、多元价值观与各种人生观的冲击与抉择时,心理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合理解决,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2)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摇篮。和谐的家庭氛围与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谦虚、乐观等良好的人格特征。相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与独断专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则会使学生容易形成逆反、粗暴、怯懦、缺乏自信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学校的原因。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难以适应,这给一些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消极影响。加上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此外,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4)社会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社会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社会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中西文化的冲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社会的各种诱惑,等等,这些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这些展现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前时,出现心理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1 个体方面,培育自我价值感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适应环境、发展完善自我的重要保障。培育自我价值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首先,大学生自身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其次,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发展自我。最后,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作品展等,从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多接触好书,积极向上的音乐,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远离不文明的行为。

2 家庭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必须坚持家校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3 学校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和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国际教育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和讲座,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讲座的交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自觉地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消除心理障碍的手段。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防止心理疾患。除了面对面咨询外,还应开展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心理咨询,学生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理。

(3)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文明、积极向上、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不可或缺的。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同学关系的团结友爱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此,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如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使其才华得以施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4 社会方面,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同时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社会理应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以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 蕾,许 刚,毛 维,祖 磊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时代文学,2008(24):222.

[2]宋凤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新颜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浅谈[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2(7):59―6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

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现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欠发达 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初中学生厌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让大家知道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怎么办。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1.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远离城镇的农村,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总是千方百计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区学校,这样造成学生数量流失,学生质量下降。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影响,有些家长和学生就认为在落后的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相差甚远,读书再好也没用,干脆就主动放弃学习。2.家庭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中父母因文化水平较低,不懂科学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终日为生计奔波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少数单亲家庭对学生的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现状;还有部分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农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缺陷颇多。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1.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也深刻影响了农村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成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所以对于网络或网吧的管理要切实加强。2.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问题,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父母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问题。家长们必须明白,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尽量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3.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可以说,这是解决学生厌学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对策。可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根本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孩子厌学怎么办?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厌学原因,针对性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才能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让孩子爱上学习。

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接受同样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却迥然不同?其中固然有孩子天赋、天资等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必然是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其学习习惯一定是糟糕的。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一、现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自己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据我们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小学生中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1、随意散漫型:上课也好,平时早读、自习也好,家庭作业完成也好,全是无精打采的,随意听,随意写,写多少算多少,作业订正的事能拖就拖,能赖就赖。教师批评他(她),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教师你有几个招,学生心中“明如镜”——反正你也不能长时间留课,总得让我回家吧。一个随意将学习习惯拖进了“深渊泥潭”。2、过分依赖型:这种学生,表面看起来是乖巧的,老师、家长叫做什么就完成什么,看起来是省心,实际上,这种学生的依赖心理严重,什么都要等着老师来布置,什么都要等着家长来检查与督促,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丧失自我,没有学习的激情与个性。3、应景应试型:这种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一般还不错,但一旦考察其综合素质时就会露出破绽——只有死记硬背的课内知识,少有综合性的课外知识,变成书本、教材的“知识容器”“书橱”。这种能应景、应试的学生,“酿成”的是高分低能的结果,原因在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不教我就不会主动去猎取,学习的迁移能力极弱。4、无所畏惧型: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学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概念,每天虽然都背着书包正襟危坐在课堂,但心思全不在学习上,要笔记没有笔记,要作业没有作业,老师留他(她)下来,家长“配合”打骂,孩子摆出“刘胡兰的英模架势”——任君“严刑拷打”,我自“守口如瓶”。发展到最后必定是极致的厌学。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意思。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诸如课前预习功课,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能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能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使意识专注与学习之上,因而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反之,诸如先玩耍后做作业,躺在床上看书,不认真书写,文具书本信手乱丢等都是坏的学习习惯。坏习惯不仅徒增学生的身心负担,有损其身心健康,而且也会降低学习效率。也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俄国教育家乌审斯基则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以及从生活获得信念与习惯形成的”、“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再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之后,历代学者都曾强调了培养良好习惯问题。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就是麻烦的,因为就像“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需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掉,方才能去建造一所新房屋”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因为如不乘其“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让其自发地形成不良习惯,要想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比如,小学生写字姿势一旦形成了弯腰驼背的习惯,家庭作业一旦形成了马虎了了事的习惯,即使花费几倍精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有些人甚至会保持终生。所以,当然,在强调尽早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还需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发展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1-3年级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写字姿势正确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到4-6年级,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课前先预习,作业整齐、规范、细心、迅速等要求,以使他们在小学毕业前养成“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先作业,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小学生能有意识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必须通过教育使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此种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必须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即有信心、决心和恒心。例如,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那就要有坚持精神:不但每天都要阅读,而且还要坚持摘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换言之,要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逐步帮助小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求:预读习惯、查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议读习惯。在培养小学生这八个习惯过程中,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失地逐步地培养,最终由小积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严格格求,反复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怎样才能使强化有效果呢?首先,要步调一致:各课教师间要一致,班与班之间要一致,教师与家长要一致。否则,就容易发生“内耗”。以“认真书写”习惯为例,如果教师在学校里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严格训练,而家长却听之任之,甚至因为家庭中某些特殊情况而允许孩子“例外”,则孩子不仅不但形不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胡写作业”的恶习。其次,要持久要求。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使小学生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在培养习惯问题上,决不能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发生。为了做到持久要求,可给小学生订一些制度,并严格地检查监促他们执行。(五)整体培养,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对小学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但在上述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马大哈”的话,那么,要培养他形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就比较困难。因此,为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而要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进行。(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地与自己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一要启发学生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性,促使小学生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要帮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断提醒督促检查,并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武器;四要要求小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的很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2、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前预习课程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作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为课堂做好准备。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作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可用“△”号标上,有疑问的地方可选用“﹋﹋”画上,在旁边打上“?”号,以便在上课时能侧重学习。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要书写的作业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却认为是可做可不做。就拿我班的学生来讲,每次上课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作业,这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就此情况,我认为布置预习作业时最好能有一些书写形式。如在语文方面布置预习新课的作业,可以拟定几个预习要求,让小学生根据这几个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使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胜地。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课改目标和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见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积极主动思考和发言,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在关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应沉下心来,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习惯。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在培养课堂学习习惯上下大功夫。如:课前准备习惯、听课习惯、积极、大胆发言习惯、严明课堂纪律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等。(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加以强化,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思考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就是要敢于质疑。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敢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所以课堂上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逐步养成勤于思索的好习惯。(五)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算作阅读,它可以是视角的、听角的、触角的或者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最后达到自主阅读是孩子早期阅读的自然发展过程。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助于人的成长。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应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要求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带来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向周围同学带来信息。在学校,班主任可以把教室设计成阅读的天堂。教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名言警句;教室的角落可以设计成图书角;板报上写出每期的阅读材料;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现在有很多学生怕写作业或做作业只是在应付老师,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下去,回去马马虎虎地写完就去玩了,有的一心三用,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边玩玩具;有的做作业不假思考,碰到问题就马上问家长;有的甚至不完成作业或拿别人的作业来抄……。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应从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的作业当天完成,并让家长配合检查督促,教师要及时收发作业。(2)、作业要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直到理解为止。(3)、作业要认真,有些学生为了去玩就很快地马虎地写完作业,作业书写页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常写错字漏字.这是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教师就要强调作业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完成,并且要认真地书写好每一个汉字。(4)、要学会“自我检查”,学生做完作业后,要独立自我进行检查,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5)、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做作业时,碰到难题要勤查工具书,不要一碰到难题就不做了或马上请教大人,这样,学习进步就很慢。教师在教学时应经常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收拾书包,把作业本、书本、文具等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有序的放进书包。(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满堂灌”,一堂课老师自己不停地讲,学生就如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鸟,只顾着张着嘴巴被动地接受着“食物”。为什么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呢?多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对新知识,先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思考,一个人搞不明白的,就建立互助小组,几个学生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分析,然后得出他们的结论。而我们老师不妨也做一个“懒老师”,有些问题不包办代替,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去解决。也许从学生万变的思维中,能给我们老师带来惊喜。3、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若干具体方法(一)多加训练。单靠书本说教不行,需经长期严格训练。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二)认真评比。对学生的习惯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要做到七结合:行为考试和书面答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结合;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结合。(三)正确指导。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具体指导,如怎样阅读、怎样书写等等。教师要立足课堂,指导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好常态课,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评价,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四)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一种隐藏的教育。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家长也要作到。(五)奖罚分明。这也是形成习惯的后盾。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的。凡有制度和规定,都要经过孩子讨论、认同。(六)单个击破。发现问题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各个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制订班级学习制度,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七)倡导活动。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在趣味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八)家校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语: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要形成好习惯,就要从小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众多良好习惯中的一小部分。但总的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厌学,是学习比较差得不到好的评价,还是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是家长给他施加的学习压力太大,还是他自己不自信?是他对现在的这种教育制度有看法,还是他产生了网瘾。总而言之,厌学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家长首先要弄清楚他为什么会厌学。据我接受的案例分析,孩子学习上的不自信和家庭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是常见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学校恐惧症或者厌学综合症。其实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分析一下,如果能够呈现这些原因的话,我们是会有一定的办法的。家长的原因家长就要做一些调整。比如现在的家长期望值普遍都比较高,攀比比较强,其实将来孩子能不能进入社会,能不能很好的去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才,不单是学习成绩本身,要让孩子高高兴兴的,心理上能够健康成长。其实有的厌学的孩子他在其他方面优点很多,比方说可以玩,反应比较敏捷,有礼貌,这都是优点,但是咱们家长往往视而不见。我的意思就是要克服这种厌学,要从鼓励孩子的其他优点开始,这时候孩子其他优点得到鼓励以后,那他学习也会跟进。我们虽然管不到学校,但是我们可以和班主任老师适当沟通,适当的照顾孩子的这种性格特点。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学习上的挫败感确实发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那就是要及时到相关机构找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来进行调整,而不是要盲目地教训孩子

研究大学生阅读现状论文

现在不方便,回头我给你发过去

试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的调查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是大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手段,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女生194人,占;城市学生120人,占;乡镇学生60人,占;农村学生204人,占。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明,等.武汉地区大学生课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0(4).

[2]何玲华,周琼.“80末”大学生阅读状况——来自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课堂的报告[j].

导语: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家,人们耳熟能详的民谚里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参考。

古往今来,书籍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书籍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在这样一个有着海量资讯的时代,在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主流的时代,我们还能再静下心来阅读吗?在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读书情况又是如何呢?

目的

为了解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对803名机电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于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数目:机电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803份

问题方向:调查主要针对机电学院学生的阅读类型、阅读目的、阅读困惑、对传统文学和流行文学的认知的等。

数据分析

1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平时选择较多的书籍类别,由被调查者选择科普读物的比例可知当前大学生选择的书籍类型均比较丰富,未出现某种类型书籍的空缺。其中学习娱乐类占较大比例,对于革命政治类书籍了解不太广泛。

2

读书主要以学习和兴趣为主

结合问卷第一题与第二题,选择喜爱阅读并且日常接触比较多的书籍类型中:

科普读物(\)

文学类书籍(\)

专业用书(\)

可见,由于学习需要,机电学院学生最主要接触的是专业类书籍,而其余感兴趣类型的书籍与其平时接触频率基本不变,说明其读书主要以学习和兴趣为主。

3

阅读方式多样,电子阅读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对于读书方式选择的调研显示,学生阅读方式具有多样性,而选择电脑在线阅读和下载至手机阅读的共占总数三分之一。可见进行电子阅读的大学生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

4

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由机电学院学生每周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每周都会进行课外阅读,但是阅读时长较短,这与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有关,但是也显示出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5

上网和学习对课外阅读产生较大影响

在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因素的调查数据中可知,由于学习的繁忙以及网络休闲娱乐的普及,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受到影响,十分有必要向学生强调课外时间的合理分配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6

在阅读中倾向于传统书籍

在对于机电学院学生关于传统书籍与现代流行文学书籍的看法调查中,认为"传统文化书籍或许枯燥乏味,不如现代文学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社会"的学生占;认为“半数的人觉得传统文化书籍中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扬传统美德与革命道德而许多现代文学书籍则属于快餐文化,不能给人回味无穷的感受”的学生占;选择“表示只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这两种都不看”的学生占。

可见,在传统书籍和现代流行文学书籍的选择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书籍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道德底蕴,在阅读中更倾向于传统书籍。

新媒体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即时互动等特有的优越性,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的趣味性组合,给大学生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受到大学生群体的热捧。新媒体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利弊兼存,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来源包括社会环境、媒体导向、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学生本人等,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出具体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阅读,从而推动国家全民阅读政策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阅读修养。一、新媒体与大学生阅读当前,学界对新媒体还未形成统一的的定义。不过,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是依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阅读是当下最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即在IT电子产品上的阅读,这些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kindle等,特别是指在带有阅读功能的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上的阅读。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一切阅读需求,即时、快速、便捷。新媒体阅读因信息存储量大,阅读内容丰富多彩、阅读内容可选择性强、阅读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阅读工具便于携带以及即时互动方便高效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一种重要渠道,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阅读的新趋势。2018年4月18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比2016年的稍有上升。电子阅读的接触率为,比2016的上升了个百分点。而传统阅读中的图书阅读、报纸阅读和期刊阅读的接触率分别为、、。以上数据显示:我国超过7成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电子阅读方式。而在这些成年电子阅读方式的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30-39周岁人群占到,40-49周岁人群占到,50-59周岁人群占到。可见,18-29周岁的年轻一代是使用电子阅读方式的主要群体,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分析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的现状,调查在湖北文理学院展开,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34份问卷,回收334份问卷,有效问卷330份,问卷有效率。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156人,女生178人,大一人数占61人,大二87人,大三80人,大四106人,文史类113人,理工及医学类102人,艺术及体育类119人。通过这次对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是很普遍的,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阅读方式以纸质阅读为主,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在调查个人偏爱的阅读方式时,结果显示: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的占,的被调查者选择电子阅读。这说明大学生依然偏爱纸质阅读,认为纸质阅读更有感觉,更利用学习和思考。但是,电子阅读给大学生带来了便捷、多元和互动的全新体验,它也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特别是手机的便捷携带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二)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较为灵活。阅读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的被调查者每天进行电子阅读不到1小时,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阅读时间是1-3小时,而3小时以上的占。涉及电子阅读的地点选择方面,选择“在宿舍进行电子阅读”比例最高,达。在公交车上、教室、图书馆、餐厅、操场等地方比例依次为、、、、。由此可见,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也存在部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电子阅读的时间长短不合理,容易对新媒体产生依赖心理。(三)阅读内容以娱乐为主,阅读更注重精神享受。调查电子阅读的内容显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休闲娱乐类的内容,占;新闻资讯类,占,而学习研究类和生活信息类内容分别占45%和。电子阅读的目的调查当中,选择“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为了增长知识和了解新闻时事”的比例最高,占;“用于打发时间”,占;而“获取学习方面的信息比如考试求职相关信息”的占,“获取生活方面的信息比如吃喝玩乐或者旅游攻略”的占。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大学生的电子阅读主要是以满足了解时事增长见闻、消遣娱乐、专业学习和获取生活信息这四种需求为主。这说明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有关心时事、爱好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存在阅读过于娱乐化的问题,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过于娱乐化的阅读对大学生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大学生介于学校与社会之间,需要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阅读,提升自己,而娱乐化的阅读则本末倒置。(四)阅读习惯差,执行力弱。在阅读规划方面,选择“有阅读计划并且能做到的”仅占,选择“有阅读计划但很少做到”的占,“现在没有计划但是今后会考虑”的占。这说明大学生也能意识到阅读计划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执行力。关于阅读有没有做笔记的习惯,选择“基本上不做笔记”的占,“有时候做笔记”的占,“经常做笔记的”仅占,过半数的大学生在电子阅读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以上结果皆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不做笔记,没有阅读规划,或者是有计划但执行不力。三、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对策及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完善国内关于出版发表作品、传播内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建立对自媒体审核机制,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或者有违法行为,终生不再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发表任何内容的权利,创造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维护好网络传播秩序。重视技术手段的提高,提高自动检测功能处理能力,利用科学技术来帮助监督。在未来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上,要执行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注重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媒介素养培养。,对于行业内部,利用媒体误导舆论的人员给于严惩,可采取“责任到人”的制度,一旦发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立即解聘并终生不得再入本行业。只有更完善的规定和最严酷的惩罚,才能让从业人员心里有红线,行为有底线,这样就可以逐渐净化大学生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内容。(二)学校各方加强合作,有效引导1、图书馆加大馆藏,完善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不断完善馆藏。完善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在校园范围内推广数字图书馆,纸质书籍与线上书籍齐头并进。图书馆书籍采购要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图书馆目前“你选书 我买单”的活动、奖励年度读书多的同学等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继续保持,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活动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大学生不知情。因此要扩大宣传,和各个二级学院建立联系,展开宣传,定期回访,让大学生实时了解图书馆正在开展的活动。同时要开展个性化服务,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开设建议栏,向学生征集好的活动意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提供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偏好,当遇到学生在阅读方面有问题时,及时以合理的方式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畅聊阅读感受,和同学建立起朋友的关系。不管是在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方面,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发挥好新媒体辅助阅读的作用,把新媒体当做阅读的工具,而非学生变成新媒体的傀儡。3、充分利用新媒体、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导读,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实时分享阅读优秀的文章,经典的数目。通过采访、交流、记录等方式传播优秀的人物事迹。开设读书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优化运营管理,不断推送阅读相关内容。建立大学生读书交流的论坛、网站等,发挥社团的作用,比如“读友协会”加强团内人员管理,定期开展社团读书活动,设立奖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举办读书交流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开设讲座前,先做好充分的研究调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能只做面子工程,要落实到位。形成事前充分准备,事时及时互动,事后及时反馈的机制。没有效果的读书交流活动宁愿不做,要做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家庭氛围很重要,家长要与孩子良性沟通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与孩子做朋友,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更多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于孩子心灵上的安慰和关爱,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安全感,避免孩子觉得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不关系孩子的身心。家长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学习了解新知识、新事物,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才会产生共同话题和情感共鸣,然后孩子与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共同进步。家长在给孩子提建议时更加理性,孩子才会真正去考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鸿沟就会消失,有效的沟通是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给孩子提供平和心态去阅读、去感受、去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必要条件。(四)学生自己要加强媒介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要学会辩证对待浅阅读和深阅读,适当的浅阅读是必要的,它可以满足大学生图新求快的心理,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资讯,了解这个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给重压下的大学生喘息的机会,释放压力。大学生适度的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能够快速在信息洪流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要认识到深度阅读和经典的重要性,浅阅读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经典阅读,进行深阅读。经典是时代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与经典为友,可以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学会理性对待浅阅读和深阅读,就需要大学生强媒介素养,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要制定阅读计划,然后努力提高自制力和行动力,严格执行自己的阅读计划。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进行深阅读、深入思考,还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看到有趣的有用的内容及时记下来,定期整理阅读自己的读书笔记,增强自己的阅读记忆力,尽量减少无意义随意的浏览。此外,还要阅读专业课的书籍,广泛涉猎,增加见识。

大学生课余现状研究论文

这个问题是要问啥呀?

试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的调查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是大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手段,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女生194人,占;城市学生120人,占;乡镇学生60人,占;农村学生204人,占。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明,等.武汉地区大学生课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0(4).

[2]何玲华,周琼.“80末”大学生阅读状况——来自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课堂的报告[j].

时间管理 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强化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加强时间管理的指导、进行时间管理的监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时间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问题上一般存在缺少思考盲目安排或者将时间管理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际行动以及时间价值感不足等误区。这是由于大学新生渴望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愿望在刚进大学时显得异常迫切并希望借此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能力;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还未适应,缺乏独立自主安排时间的意识与能力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大学新生首先要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人生发展目标;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提前做出计划并且尽量遵循计划做事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参加其他组织和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时间管理

莎士比亚曾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每个人处理时间的方式不同,个体间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时间管理倾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人格完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可塑性强。【1】健康向上的闲暇生活可以提升其大学生活质量,促进其个性成熟、人格完善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相反,庸俗、消极的闲暇生活则可能损害其身心健康,阻碍其发展,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引发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研究表明,良好的时问管理倾向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与学业成绩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一 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上的现状。

大学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了质的飞跃,大学在学生的管理上相对宽松,对于自主学习的倡导,学分制的评价系统等举措的实施,使得大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几乎可以自主安排其他任何时间。面对“前所未有”的课余时间,很多大学新生感到十分困惑,一脸茫然。关于大学新生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时间管理上缺少思考,盲目参加各种活动。二、将时间管理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际行动。三、时间价值感不足。即对于管理时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 大学生不善管理时间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大学新生渴望表现自己、展现自身能力的愿望在高三阶段被繁重的课业压抑着,到了大学,终于有机会释放了。大学新生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远大于大学老生(大二以上学生)。希望借此能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认识更多的同学。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许多规划,比如在大一就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在大一结束时拿到奖学金等。但很快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课余生活丰富得出乎想象,甚至连本该学习,背单词的时间也被挤用来忙各种事务。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未适应,在上大学之前也较少有机会独立自主地安排时间。再者,许多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已经将大学假想为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认为大学就应该将时间大量花在娱乐方面。以上三者导致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

三 对大学新生如何管理时间的建议。

(1)大学新生首先要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人生发展目标。毫无疑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生目标则因人而异,但不外乎是有一个好的就业并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在大学期间的时间安排上就要围绕任务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分配。“选择”不仅是在大学需要学习的,更是一生需要学习的。大学生应牢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要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2】比如一位同学十分崇尚志愿者的工作,以助人为乐为己任,就要毫不动摇的选择参加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而其他组织和活动就可以少参加。建议大学生参加的组织最多不要超过两个,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此外,还有很多活动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比如:是去打 篮球 还是去图书馆?是去参加聚餐还是去开会?大学许多事情时间都会重叠,而选择权就交在自己手中。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思考几个问题: 1.这个活动是否必须要去。2.这个活动是否对我的发展有帮助。3.如果不去我会失去什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权衡之下应该就可以决定了。当然必然会与一方失约,应事先与之沟通好。

(2)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提前做出计划并且尽量遵循计划做事。很多同学说自己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以前的计划几乎都泡汤,还抱怨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认为,不是每一样计划都赶不上变化,没有计划就容易会在细节上失败,没有计划就没有动力。做一本属于自己的计划本,并且细化到明日要完成的事,便以此为点扩展成面,坚持十天,二十天,成为一种习惯。过不了三个月,就发现自己已经走在别人前面很远了。一旦有一日没完成,或忘记排计划,也不需要在意。跳过这一天,继续计划。其次,为了克服懒惰的心理,应做到减少在寝室,特别是床上的时间。很多时候心里想去自习,却又让自己在床上躺一会儿,然后就不准备去了。要把握时间,首先不要给懒惰机会。一旦有空余的时间,先将老师留下的作业做好,或者先去把某个表格打印好。很多同学有”延迟症”,总喜欢把事情留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做,这样不仅质量不高,更使自信心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参加其他的组织和活动。首先应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决定 考研 还是 毕业 工作,都应首先确立一个目标。可能最终没有达到目标,但目标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其次,在学习上不能放松。大学生仍然是学生,而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一个优秀的学生绝不会以牺牲成绩来参与其余活动,因为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虽然有各种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但请记住,学习本身便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学生能够安静地自习,便是一种能力。考试时能够冷静思考,又是一种能力。对自己的成绩负责,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学习应该重在平时,首先可以减轻心理负担,主动地把握知识。另外,平时背过的内容在期末再复习一次,就相当于过了两次,考试自然就有优势了。另外,平时自习室也比较空,容易找到位置,期末也可以花一部分时间在运动上,在同学忙着学习的时候主动打扫寝室,使人有“雪中送炭”的感觉。

参考文献:

诸葛德力,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陈松,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任涛,男,温州医科大学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

吕鹏翔,男,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

【1】周文忠 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2006级新生为例.20070801

【2】刘宏宇 毛晋平 陈君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闲暇活动的关系研究.201011

摘要:有效的时间管理将促使青年大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奋发,是大学生活成功以及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训练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一项研究,它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学业的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技能,时间管理的教育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意义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的流逝具有一维性,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其向前;它不会因人的高低贵贱而变长或变短,也不会因为某个个体的喜爱而变得可以被 收藏 ;时间一旦逝去则无法追回,它不会停滞在我们想要它停留的某一点上。因此,在时间这位大自然造就的鬼斧神工面前,任何人都会显得力量渺小。我们只能善加利用,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宽度。

现代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巧,是现代人必备的社会性格之一。同样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后一次系统地,集中时间地接受教育的人生阶段。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其宝贵性不言而喻,可谓人生的黄金时期。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是大学生建立深厚知识基础,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不断塑造自我、修正自我以期获得更好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因此,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干预,教会大学生科学管理时间的 方法 与技巧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

运用黄希庭教授所制定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广东商学院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5名学生,共计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后,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 目标的缺失

从对学生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思考非常不确定。很少大学生能对自我进行清晰的定位,大多对就业或者深造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微。缺乏明确的信念与目标指引,从而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生涯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同时在短期目标的设置上,也有很多大学生不给自己制定时间计划,对每天及每周的学习、工作、生活日程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根据感觉和心情而定。

2、 发展路径的不确定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标准的多重性,以及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往往让大学生不知该选择哪种合适的路径去发展自己。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忙碌于各种考证,各种社团,各种社会活动,而少有机会冷静地思考自己忙碌的目的所在,因此导致忙碌之后是收获甚微。

3、时间利用的计划性差

大学与高中的最大区别是,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之外,大学生拥有了大量自己支配的闲瑕时间。闲暇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现代社会,个体对于闲暇时间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但是在调查与测试中,我们发现在闲瑕时间的利用上,很多大学生在宿舍看碟,打电脑游戏,上网聊Q,逛街,听音乐……,是一种虽然意识到了,但是不加控制或无法自控的虚度。闲瑕时间完全等同了休闲时间,所做的事情计划性差,盲目性大。

4、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浪费时间的现象严重

除了上述提及的显性浪费之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还存在严重的隐性浪费,那就是学习与工作时的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在课堂上,你会看到部分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或是玩手机,发短信,用手机QQ聊天;而完成作业时,大多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作业。更有甚者是抄袭他人作业或是干脆不做,造成的浪费并不亚于显性浪费。

三、高校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教育

1、从入学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

对于大学和未来的目标系统并没有完全确立,会普遍导致大学生的茫然。因此,高校需要从大学生一入校,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技能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课程,面向大学生讲授时间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主要训练以下几个方面的时间管理技能:

(1)分析个体利用时间的现状 在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之前,首先让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意识到哪些属于浪费现象,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改善。

(2)、设立明确的目标 提倡学生给自己设定人生长远目标和现实短期目标,让学生具备明确的个人信念。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每年度的3到8个目标写出来,然后确定最核心的目标,其余按重要性依次排列。

(3)、制定有效的计划 在明确奋斗目标之后,需要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有条不紊地向着目标有阶段、有步骤地迈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业为重,那么以学习为例,可以让学生制定学期时间表,每月时间表,每周时间表,每日时间表。这样每完成一小步就会有成就感,而且能客观地评估目标实现情况,并对自己的行动和进度作出相应调整。

(4)、科学运筹,合理分配时间 遵循“二八原理”,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做最重要的事情。这首先需要运用“第二象限法”来区分一天中,哪些事情紧急又重要,哪些事情重要但不紧急,还有哪些事情是紧急但不重要,剩下哪些事情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引导学生把生活重心放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时间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 5 )、聚精会神,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在清楚对时间的浪费除了显性的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做事情的三心二意,或是心不在焉。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专注做事的习惯养成,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地用脑,才能在做事情时专心致志,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 心理学报, 2001,(4): 338~343

[2]黄希庭, 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516~518

[3]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3):567~568

[4]金军伟.时间管理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79~81

[5]兰玉娟,雷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心理健康,2006,(3):341~344

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社会实践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课题.

研究生厌学论文范文

业精于勤辅以嬉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利与弊,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和谐共生。 ——题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其名言已被世世代代的学子奉为圭臬,成了亿万人心中始终不渝的定理。 “业精于勤”! 勤,乃成事之本,大凡有成就之人都源于“勤”字。古人对于“勤”之感言,有如群山般层峦叠嶂,似那惊涛般层出不穷:“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假如哪一位名人不知“勤奋”为何物,那他已配不上“名人”的称号了。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视为弱智,曾被学校开除,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知识的探索与追求,“勤能补拙”,最后成了举世瞩目的“发明天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宋濂幼小即嗜学,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则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即使天大寒,也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地遵守自己的诺言,只为了能够遍观群书,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荒于嬉”? 嬉,在古代人眼中,它担任的只是反面派的角色,一句“玩物丧志”完全否定了它的作用。我认为不然,玩物还需看怎样玩,如果方法得当,也许还能得志。比尔·盖茨,美国巨富,小时并非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他总是沉迷于电脑之中,考试时,竟没达到分数线,但他仍旧玩电脑,随着电脑工业渐渐崛起,他便也走向了胜利的巅峰。 娱乐并不能让人们荒废学业,相反,它能够消除人们因学习而造成的疲劳,发展智力。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今天已被人们深刻认识,因此,追求学与玩,把学与玩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业精”。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名言所阐述的仅是片面之道,世上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勤与嬉并不是相对的,并没有清晰的划分界线,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和谐统一。 因此,在对于学习方面,不能抱有绝对的心理,把玩的心情放到学习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 我的观点: 业精于勤辅以嬉。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因素等。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不断探索改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 措施 。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由于自身生活阅历的不足和知识的缺乏,加之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都会感到尴尬、困扰和烦闷,日积月累形成了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素质的发展。因此,如何避免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成为高校迫切关注的事情。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虽然大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由于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和交流环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和冲突,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新环境需要重新适应,大学生刚刚脱离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也离开了父母面面俱到的呵护,来到了一个完全的陌生的环境,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和 人际交往 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种突变,一些大学生无法很好的适应,遇到问题更是无法处理,造成心理的压抑和郁闷,久而久之得不到发泄,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形成抑郁症和迫害症等心理疾病。 新的人际关系需要重新维护,大学生的生活圈子造就了一批新形式的人际关系,他们不单单是学习的伙伴更是生活的伙伴,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新的方式来维护。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差,在社会交往中无法做到沟通合作,因此倍感精神压力,逃避群体自我封闭,陷入孤独的进退维谷的状况。 无法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准备开展校园生活的,但是现实中往往有许多不如意,这时,一些学生采取消极的避世心态,甚至是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另一些学生却妄自尊大,自命清高,愤世嫉俗。这样无法达到心理的平衡,形成万念俱灰或玩世不恭的心态。 在象牙塔下的大学生抗压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承载着父母无限的爱意,寄托着无限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面临着挫折和压力,容易束手无策,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差,无法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形成焦虑、抑郁、叛逆和自卑等不良心理。 网络诱惑下无法形成学习动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一定的督促,但是不同于高中的学习,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一部分学生将时间用于自我提升,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自控力差,将时间用在了网络上,沉迷游戏和网聊,影响了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无法解决学习的困难。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了WTO,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下,很容易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 思维方式 产生影响,而大学生更是处在心理发展不稳定的阶段,面对大量涌入的新鲜事物和新鲜信息,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受到的心理冲击更加强烈,对于心理的影响也更大。同时,现如今大学生 毕业 之后的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大学生投入了社会的竞争中,使得原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造成心理失衡,倍感竞争的压力,对前途的未知感到恐惧,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方式,造成了学校一切的标准都以成绩来说话,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智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这种重分数轻能力,重集体轻个人,重理性轻感性的教育观,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对于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关注,提升认知,加强教育。 大学生一般都处在十七、八岁期间,正是青年中期时代,这是一个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同中学相比较,大学的生活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远离了父母的陪伴,一切生活都要自立,这对于那些依靠父母形成习惯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而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心理压力;大学生活将会面对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身边都是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的同学,这给同学之间的相处造成了困扰,而一些大学生选择了沉默,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参加社会活动,久而久之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情感问题开始困扰着大学生,大学时期是情感萌动的时期,而自身的经验不足,加之没有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恋爱观,出现一些三角恋、单相思甚至是被动恋爱的问题,导致严重的情感压力,最终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措施 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系统化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 渠道 ,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体系,列为高校公共课的正规课程。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在正常的授课当中穿插着思想健康的教育,全面考虑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而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地学习心理、卫生和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想结合可以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认识,适应新的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学校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因此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4、定期开展校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的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状态,加强引导,使学生在心理问题的早期,早发现早治疗。 重视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度的释放自身的压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科学作息,健康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节,调节自身的情绪和适压能力,正确的面对现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参考文献】 [1]__国,宋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2]唐柏林. 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作者简介】 张建英(1970-)女,德州学院外语系辅导员,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3.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4. 浅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1 时如白驹过隙,两年半的求学生涯巳接近尾声,而这段学习生活经历给予我的成长与进步让我在这个毕业季对一切充满感恩与不舍。 感谢恩师!李教授是我的第一导师,他为人宽厚仁爱,做事严谨睿智。在学业上,李老师给予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鼓励我们求是创新;在生活工作上给予我们师辈般的关心与指导。李老师从来都是以鼓励代替苛责,用他的宽和与信任让我们不畏困难,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成长。今后我会谨记导师的教诲,精进不休。感谢我的第二导师陈彤副教授,她美丽大方,为人亲和,是她用辛勤的工作保证了每一次二恶英实验结果能得以及时有效的输出;感谢她一直的帮助与照顾。感谢岑可法院士,倪明江教授,严建华教授,以及废弃物组的池涌教授、蒋旭光教授、陆胜勇教授、薄拯副教授等诸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谨表感谢!感谢AlfonsBuekens教授、Keens Olie教授在课题研究上给予我的热心指导!感谢课题组的林晓青博士生在我研究起步阶段的引路和指导,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感谢詹明秀博士生严谨周密的科研态度和理性干练的做事风格,让我受益匪浅;感谢祁阳博士、杨果博士生、周波特博士生等在实验上的交流和帮助。 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一热能硕士1202班,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也不乏信任与友爱的集体。是每位同学的珍惜让我们彼此留下了诸多值得怀念与珍藏的记忆。祝愿毕业后的我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让友谊长青。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一路读书,对你们尽是索取,思及此,心里百般惭愧。感谢你们给予我无私的爱与理解,是对回报你们的热切渴望给予了我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培养爱别人的能力的动力。今后就让我用百倍的爱与照顾回报你们。 作为接受学校系统性教育的一个结点,我要借此机会感谢巳经和将要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所有人!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天意让我们相识。祝愿你们一生平安,万事安好!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2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硕士生涯已经走到尾声。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两年多来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良师益友、亲人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本论文是在导师叶兴乾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直至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我现在能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叶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此毕业之际,谨向叶兴乾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他对我学业上的悉心指导和生活上的热情帮助。 衷心感谢刘红教授、陈健教授、胡亚副教授、苏米副教授、陈士歌、孙玉男、丁闲、吴荣、包熙念、徐志华老师在学术研宄上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以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认真的科研态度践行了浙大一直传承的求是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促使我更好更努力地完成科研项目。 论文的研究还离不开课题组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对黄海智、程焕、曹玉敏、傅瑜、乔丽萍、周晓舟、章宏慧、邵澜媛、应洁琦、尹馨梓、杨黛、如克亚,以及同窗好友林雯雯、张文娟、吴秋敏、陶缘、于艳艳、王亚军、刘文娟、蒋晴晴、董开成、鲁捃等表示特别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衷心感谢张献忠、陈健乐、潘俊娴、李昕、田金虎、阿古司、陈景秋、支梓鉴、俞邱豪、王瑞花等同学在平曰里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非常感谢生工食品学院的陈素珊书记、冯水娟老师、陶雪梅老师、陈晶妍老师和夏平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我的进步和成长;感谢兼职辅导员唐琼、张畅、胡金冰和杨业丰,是你们真挚的友谊和团结温暖了我整个研宄生的生活;感谢食品工程20xx级硕士班的同学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相聚在杭州,相聚在浙大,结交了一份深厚、坚定的友情。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感谢王桥同学,在我外出求学生涯中的一路扶持相伴。 最后,向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及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3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回首过去三年的岁月,要感激的人很多,要整理的东西很多,一抬头一伸手每一件物品都在播映过去三年幸福的画面,我是一个不能很快从故事情节里快速撒手转身离开的人,那就慢慢消化再慢慢走出来吧!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樊统江教授。本文是在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本文的选题、写作思路和方法、到论文的完成,樊老师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樊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严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而卓有成效的科研方法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樊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对我严格要求,同时在生活上关爱有加,并且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是我理论联系实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其次,感谢赵磊师兄在论文完成中给予的帮助,赵磊师兄在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过程中给予了巨大的无私的帮助,同时对我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 值此机会向赵磊师兄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衷心感谢在研究生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褚付克、汪方震、高二利、陈浩、夏红余、祝龙旭、郑元兵、冯明林、王秋云、靳童瑶等等,你们我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借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此外,把最崇高的谢意献给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哥哥,感谢他们对我的学业的理解和支持,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最后,衷心感谢评阅论文以及参加答辩工作的各位专家和教授!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4 本文是在导师xxx教授、副导师xxx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论文的选题到定稿都倾注了两位导师的大量心血。在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求学历程中,老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学生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两位导师勤奋求实的敬业精神、谦逊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令学生终生难忘,它一直在激励着我发奋图强、不断进取。这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令学生受益终生。在此,谨向两位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时,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系xxx等众多老师们的亲切指点和帮助,在此对老师们的热情关照和大力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和研究生处的各位领导老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诲! 感谢三年来给予我热情帮助、支持、鼓励的朋友们。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伟大、无私、不求回报的爱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并将激励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将用心回报!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对本文的审阅,并恳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批评。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5 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意味着我人生中的研究生阶段也即将结束。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让我对这个校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让我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稳重且胸怀大志的青年。在这几年中,我憧憬过、欣喜过、迷惘过、悲伤过、奋斗过,经历了很多,但是收获更多。在此,我深深地感谢这几年给予我帮助和关怀的每一个人,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严建华教授和李哓东教授。两位导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为人谦和,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极大的指导与帮助,还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对我影响颇深,这些都必将成为影响我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宝贵财富。涓涓师恩,铭记于心。 感谢废弃物组岑可法院士、倪明江教授、池涌教授、蒋旭光教授、王飞教授、马增益教授、陆胜勇教授、黄群星教授、金佘其研究员和薄拯副教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二恶英实验室陈彤副教授、施建国和王宇春在二恶英采样、分析上的指导与帮助。感谢校外合作导师张江、杨杰师兄和已毕业的严密师兄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指导,感谢Buekens教授和Olie教授的指导,感谢摩钩红师妹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 感谢同一个办公室的祝伟光硕士、陈洪永硕士、詹明秀博士、张晓林硕士、张秀岩硕士。感谢我的室友蒋一奇硕士、陈超硕士、杨超硕士。感谢热能硕士1202班的所有同学。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理解与包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重要而难忘的一段时光。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我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祝愿母校 浙江大学 繁荣昌盛!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6 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的开展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到论文的撰写,陈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他在我的实验中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融入了许多的智慧与辛劳。陈老师正直宽厚的为人,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研思维,深深地鼓舞和教育着我,使我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生活和就业上,陈老师也像朋友一样,给了我很多关怀和建议。陈老师不仅是我科研中的导师,更是我的人生益友!在此毕业之际,谨向陈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实验室蔡国庆教授,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对我自身科研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感谢课题组阮耗副教授对我实验上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农生环实验平台的徐影老师、李云翔老师和李亚军老师在实验中给予帮助。 特别感谢实验室董虎师兄、徐洋师兄、范琳师姐、方思师姐、焦华益师姐、张碧硕士和李宏吉硕士在研究生两年多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无私帮助,是你们让我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感谢实验室李云师兄、杜新勇师兄、陈书攀师兄、崔美林师姐、张国华师姐、林永华硕士和刘同杰博士曾经给予的各项帮助。感谢实验室杨浣依硕士、徐薇薇硕士、硕士,是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使我能够在温暖的集体中完成毕业论文。 感谢我的室友在生活中给予我的关心与照顾,是你们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感谢12级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班的同学们,拥有与你们的友谊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最真挚的感谢献给我最亲爱的父母,求学期间,你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是这份浓浓的亲情让我能够充满自信地完成学业。你们是我永远最爱的人!

  • 索引序列
  • 大学生厌学现状研究论文
  • 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 研究大学生阅读现状论文
  • 大学生课余现状研究论文
  • 研究生厌学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