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论文药物学参考文献

论文药物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论文药物学参考文献

就是你参考的文章 是哪里的 什么人的 在什么时候发表的

<<黄帝内经>>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48-249.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3]王荣耕,牛新华,刘梅;美洛西林[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1年15期.

文献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 、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2)正文写法视内容而定,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发展)概况、现存问题、展望和建议三部分。

(3)以概述和评论为主,引文不宜太长,也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药理学参考文献参考书如下,仅供参考:书名 出版社 1 《基础药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 《实用临床药理学》 广东科技出版社 3 《临床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中草药现代研究》(第二卷)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5 《活血化瘀药化学药理与临床》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心血管药理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7 《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8 《心血管药理学进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分子细胞生物学》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0 《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1 《细胞保护》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2 《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4 《实用卫生检测技术大全》 科学出版社 15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7 《进口药英文说明书译法大全》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物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1 浅谈医药营销人才职业能力及评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2 浅谈医药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技广场 2007/02 3 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数的医药营销组合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S1 4 医药营销终端的信息化建设 中国药业 2007/06 5 娱乐精神,医药营销之道 企业家天地 2007/06 6 浅谈医药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6 7 高职医药营销专业“1+4+1”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卫生职业教育 2007/13 8 珍视明与腾讯战略携手掀起医药营销新高潮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7/07 9 医药营销渠道模式分析与启示 商场现代化 2007/19 10 珍视明战略携手腾讯掀起医药营销新高潮 广告人 2007/07 11 盘点,医药营销八大风云事件 医药产业资讯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信息营销:医药营销新模式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案例教学在医药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探索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2006中国医药营销峰会”在山东举行 中国药业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2006,医药营销变局蓄势 市场观察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纵观2006医药营销变局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医药营销身陷“峡谷”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医药营销两极现象透视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五年制医药营销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2006/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为赢得国际竞争,培养高素质医药营销人才 中国国际高技术成果交易会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论坛论文集 2006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医药营销渠道管理问题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2 基于Web的医药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微计算机信息 2006/1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破解医药营销的品牌难题 中国医药导报 2006/1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我国医药营销代理制度的健康发展探析 中国药业 2006/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医药营销专业使用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索 卫生职业教育 2006/1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中国医药企业的营销突围实战 走出医药营销“狭谷” 中国医药导报 2006/2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创新营销打通医药营销未来之路 中国医药导报 2006/2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医药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撑竿跳出OTC营销“狭谷”——探索中国式GSL医药营销新模式 中国医药导报 2006/3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基于心理契约的医药营销人才管理策略探讨 中国药房 2006/2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1 织好医药营销传播的网——医药广告的媒体策略 广告人 2006/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教育营销”渐成医药营销的致胜法宝 中国医药指南 2006/05 33 医药营销九招制胜 医药产业资讯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代理制 医药营销变革的必然 医药产业资讯 2005/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医药营销利器——悟性 医疗保健器具 2005/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医药营销代理转变思路正当时——从复活之光看今天的医药营销与策划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05/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关系营销在医药营销中的运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8 医药营销模式的创新与DTC本土化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9 2005医药营销新趋势 中国医药指南 2005/01 40 面向21世纪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探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1 医药营销代理制的主要形式和总体评价 上海医药 2004/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2 “望、闻、问、切”医药营销决胜终端 医药世界 2004/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3 火热七月 聚焦欧盟——第二届中国国际医药营销高峰论坛 医药世界 2004/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4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医药营销信息系统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5 医药营销战略风险评价与控制 价值工程 2004/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6 医药营销八大模式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4/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7 顾客服务——医药营销专家一席谈 中国药店 2002/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8 改革医药营销,迎接入世挑战 ——浅谈入世后的医药企业营销管理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9 医药营销中的危机管理与案件剖析及实践运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1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0 创新:导入药学监护的医药营销战略 中国药业 2001/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1 医药营销道德与创新营销方式的思考 中国药房 200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2 医药营销专业的中药鉴定学教学探讨 药学教育 200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3 浅析医药营销组合策略 黑龙江医药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4 组织营销社会实践 培养医药营销人才 现代技能开发 1999/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5 试论市场营销学与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 药学教育 1999/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6 医药营销必须走出误区 中国药业 1998/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7 医药营销队伍素质是个大问题 中国药业 1995/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8 医药营销的公共关系学 中国药业 1995/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9 试论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 药学教育 199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天佑的《药品广告》还有药品营销等书籍!

1 浅谈医药营销人才职业能力及评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2 浅谈医药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技广场 2007/02 3 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数的医药营销组合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S1 4 医药营销终端的信息化建设 中国药业 2007/06 5 娱乐精神,医药营销之道 企业家天地 2007/06 6 浅谈医药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6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48-249.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3]王荣耕,牛新华,刘梅;美洛西林[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1年15期.

文献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 、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2)正文写法视内容而定,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可分为研究(发展)概况、现存问题、展望和建议三部分。

(3)以概述和评论为主,引文不宜太长,也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参考文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抗菌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1 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2 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3 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4 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原则与格式

原则上,所有必要的参考文献,作者都应该引用,并进行标注。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其在文内首次出现的顺序,依次以阿拉伯数字在文前文后标注。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经过挑选

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作者在选用参考文献的时候需要经过筛选,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和鉴别能力、,从众多的相关文献中挑选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如国不严格筛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不仅误了自己,也可能会误导读者。

按照循证医学()的思想,汇总分析(metaInalysis)的证据等级是很高的。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严格的综述(review)设计,汇总的是众多设计不严密、结果不可靠的文献,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作者参考和引用文献时,需选择,不可随意引用。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仔细核对

对拟选用的参考文献要什细核对,以免出差错。不仅在文字和著录格式上要核对,在内容上;也要与原文核对。作者对选用的参考文献,应逐一阅读.以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笔者曾经处理过一篇综述,文后大约有20余条英文参考文献,经上网核查,其中18条有差错。差错的种类大致如下:①作者姓名引用错误:按照医学期刊一般的要求,应光标国外作者的姓,再标其名字的首字母、如BillClinton,应标为“Clinton B”。有些作者常把国外作者的名和姓颠倒了。②单词拼写错误这种差错多为作者粗心大意,或者因没有与原文核对,而是通过转引所致。③页码有误,或者只标起页未标止页。④增刊没有显示出来。5则书籍未标出版社的地址等。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对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核对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因为是引用别人的文献,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人各刊不尽 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

很遗憾,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不少作者投来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 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固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但即便是同一种期刊,不同种类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不相同。下面列出作者经常使用的发表在期刊和书籍中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书籍

1.专著:需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其地址、出版年份和起止页码等。

例1(中文):戴自英,刘欲昆,汪复。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2版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8.

例 2英文): Guyatt G, Rennle D。 Users’guides to the medical literature-Chicago: AMA PrCss,。400。

3.专著中析出文献:例1(中文):蔡映云.湿化治疗与雾化治疗.见罗慰慈,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62~365.

例 2(英文): LIVOTffiofO DM;Williams of actionand mechanisms of bacterlal :LOflapV, :Will。flains&Wilkins,。578.

期刊

1.期刊不分卷:只需列出作者、题、刊名、发表年份、期序和起止页;即叮。如: Turanl, WredmarkFellander-TsalL. Arthroscoplc ankle athrodesls In rheumatoid . Orthop,1995,(320):110。114.

2.期刊分卷,连续编页码;除了作者、文题、刊名、发表年份和起止页码外,还要标卷,但无须标期。如;邓伟吾。走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误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05~706

3.期刊分卷,每期单独编页码:需要同时标注卷和期。如汪国华,马进季适东,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中级医刊, 1995, 30( 8):22~25.

4.期刊无卷和期:无法标注卷有期,只标年份、如 Browed DA, status of the cancer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lon on , 1993:325~333.

5.卷的增刊:需在卷后标注“增刊”(中文)或“SPPPI"(英文)字样。如: Clyde WA Jr. Clinical overview oftyplcalMycoplasma pneomonlae infections Clin Infect Dis,1993,17 Suppl l:532~536.

6.期的增刊:需在期后标注“增刊”(中文)或“SUpd”(英文)字样。如 Pnyne DK, Sullivan MD, Massie ’s psychological reactlons to Oncol, 1996,23(ISuPPIZ):89-97

7.卷中分部:需在卷后标注分部。如: Ozben T, Nacitarhan S, Tuncer and unne slallc acid In non-Insu-lin dC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n ClinBiochem, 1995, 32(Pt3): 303。306。

8.期中分册:需标注分册。如:Poole GH, Mills SM. One hundred con-secutive cases of flap lateraDons ofthelegin aging patients N Z Med J,1994,107(986Ptl):377。 378.

药用植物栽培学论文参考文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几种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改革 措施 运用到实验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药用植物栽培学 实验教学 改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质量构成因素及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调控途径,以其理论和技术来指导,使药用作物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一门科学[1]。药用植物栽培学就是指导药材生产的学科,实践性强,实践教学的过程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药用植物栽培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 实验教学是大学 教育 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从事相关科研的能力, 毕业 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 2004 年建成,并新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中药学本科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分别是上述两专业学生的必须课和专业限选课,与之发生关系的学科是很多的,有植物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生态群落、生物学、农业气象、土壤学、农业化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等。上述学科各自从药用植物的某一方面,或者从生活环境的某一侧面研究与药用植物生产有关的问题[4]。然而,我校为历史悠久的药学院校,没有农学背景,该科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看做是验证课堂理论的 方法 和辅助手段。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些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实验教学多为验证式、被动式,实践性不强,学生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很好体现;(2)学生虽然参加了实验教学中的各项技能学习,但多处于被动地位,该课程在学生简单看来就是“种地”,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和科学,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太愿意表现出来;(3)又因校区建设是逐步完善,实验室投入不够多,基础不够坚,学生多为4 至 6 人一组开展实验,独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少;(4) 我校开设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整体时间短(32学时),但中药材生长的周期长,个别生产性实验结果不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影响实验教学结果。以上这些弊端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现就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课的改革谈一些体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要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地方优势和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1 优化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处理好其与理论教学体系及试验方法的关系,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使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内容有实验一: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势测定;实验二:种子含水量、净度、千粒重测定;实验三:种子处理和播种育苗实验;实验四:枸杞扦插实验;实验五:药用植物植株性状考察。其中,有两个是在室内完成的验证性实验,有 3 个是在室外完成综合性实验,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满足目前的学生培养需求,应对内容进行更新、充实,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部分综合性试验内容。且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材是杨继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该教材主要偏重于北方药用植物,而对南方药用植物讲述甚少。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尝试把实验一和实验二合并,增加一个广金钱草种子质量标准研究的实验;把枸杞枝条扦插实验,改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广藿香扦插的设计性实验;将种子处理和播种实验与药用植物植株性状考察这两个实验联系起来,药材种子播种后,学生参与日常的栽培管理,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自行设计方案,独立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 根据药材生长的周期长,我们把实验内容的顺序按照时节调配。 在春季三月份,即开学初,做扦插实验和播种实验;中间做药材种子质量标准实验;学期末做药用植物植株性状考察。 学生普遍认为设计性实验更具有挑战性,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完成后更具有成就感。我们经过询问和调查对比发现,学生产生了从被动式灌输学习方式到主动寻知求学学习理念的转变。 2 强化实验场所建设 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是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就其功能而言,不只局限于技能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成为师生科技创新的基地。因此,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水平,完善实验教学的政策、体制保障,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的前提,也是使之与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5]。 我校以教学评估为契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校内建设药圃占地10 余亩,包括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和药用植物栽培实验区。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是未经开垦的小山丘,所有植物都是自然生长的,经调查约有 210 种药用植物,可以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认识更多的药用植物,为学生调查药用植物生长环境提供场所;药用植物栽培区约 4 亩,由相关专业老师指导,校中药协会实践部负责管理,学生可申请一定面积的土地,在自己申请的“一亩三分地”里耕作 种植 药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定人定区,栽培和管理药用植物,如小驳骨、水茄、广藿香、广金钱草、何首乌等种植面积较大,还有其他药用植物,使学生在劳动中自觉观察比较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劳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中药协会实践部形成“老”会员对“新”会员进行“传”、“帮”、“带”的格局。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帮助学生解决栽培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以便更好地为将来学习,为工作服务,教师还要求学生善于进行知识积累,二年的管理要求有详细的工作记录,这些记录对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3 结合南方特色中药材生产实际,以药材 SOP 操作规程模拟中药材 GAP 种植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和天然药物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彰显中医药国际竞争的优势所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药资源无序和不加节制的开发利用,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逐年减少,部分资源紧缺,甚至濒临灭绝[6]。种质资源是中药材生产的源头,是优质中药材形成的物质基础,故种质的优劣对中药的质量和产量有决定性作用[7]。 在资源相对较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实行中药材GAP种植,对于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栽培药材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而作为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势必了解、学习和研究中药材GAP种植的相关知识和实践。 我们选定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代表性的“十大广药”之一广藿香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学生开展广藿香的GAP 种植实验。 要求学生参照刘大会等( 2009)中药材仿生栽培的基本步骤,做一定的改动完成实验,具体步骤:(1)文献资料调研,全面了解选定药用植物的已研究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检索, 写出该种药用植物的综述 报告 , 作为对该中药材进行GAP 种植的基础背景资料。(2)产地生态环境和物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调研选定对象的野生资源分布区及其生长有优势优质种群的原生环境的自然生境条件,并对原生环境中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调研。在上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为制定药用植物GAP 种植的技术方案提供依据。(3)药用植物的生理学基础研究,对药用植物野外分布的优势优质种群开展定点跟踪调查,并在同前人研究结果比较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进一步为制定药用植物GAP 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4)生产基地的选址,在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进行中药材 GAP 种植基地的选址。(5)制定栽培技术方案,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参阅农作学、园艺学、设施农业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肥料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植物化学和管理学等各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结合种植基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设计并制定该种药用植物 GAP 种植的具体技术方案与 实施方案 。(6)基地建设和栽培技术的实施与完善,根据上述药用植物 GAP 种植的技术方案,开展种植基地的建设,建立药材田间复合生态系统,实施各栽培技术方案,验证并记录栽培技术方案各步骤的实施效果,并根据田间实施效果对栽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同时,从药材质量、产量及经济和生态等方面进行中药材 GAP 种植的效益分析,制定药材生产的质量标准,并撰写栽培技术 总结 报告。(7)操作规程(SOP)的制定,根据上述 6 个操作步骤,制定出中药材GAP 种植的标准操作规程(SOP)[8]。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应用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在学习中,学生更能体会到中药材 GAP 种植是今后中药材生产的主要模式,在掌握实验技术的同时,科研实验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开展广藿香的 GAP 种植实验后,学生从试验设计到实验实施直到撰写论文独立完成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心理,培养科学研究意识,同时应用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总结分析,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现象,共同讨论和总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为今后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这种结合实践的讨论,对于引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也很有好处。通过开展像广藿香的 GAP 种植这种研究式综合性实验,学生人人都可参与,人人都必须参与,解决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时,学生“人为满患”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 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药用植物栽培学科学前沿的研究创新性计划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一个创新项目的实施,往往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集体智慧,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9]。 例如,我们考虑到苦参生长的周期长,在组建科研小团队时,成员一、二、三年级学生都有,经过查阅文献,了解中药栽培学的科学前沿,结合本校实际,在实验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我们选定研究课题为《苦参的引种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每一项工作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定时检查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对于学生取得的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地分析数据,讨论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学习和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科学前沿,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以上 4 种措施运用于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学校将继续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紧扣中药材生产的实际和科学前沿,与时俱进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 教学方法 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和平台,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更多“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周亚俊.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78- 80. [3] 韩方珍,俞守华.浅谈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78- 80. [4]李桂芳,杨晓献,孙辉.面向 21 世纪生命科学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管理[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82- 10883 [5] 金伊洙,李新江.依托园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J].2010(18):199. [6]陈士林,肖培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9. [7] 黄璐琦,崔光红,陈美兰,等.中药材 GAP 实施的复杂系统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方向[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481. [8] 刘大会,黄璐琦,郭兰萍,邵爱娟,陈美兰.中药材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24- 529.

中草药栽培技术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育种、栽培、保护、采收以及中药加工、分析、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中草药的种植、中药的炮制与加工、中药成分分析与鉴定等。例如:当归、人参、灵芝等药用植物的种植、栽培与养护,中药的粉碎、去毒、炒制,黄芪、甘草、三七粉等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等。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中草药的栽培、品种选育、加工、鉴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加工、鉴定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具有从事药用植物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种选育等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课程体系:《中药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长环境》、《植物生理生态》、《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保护》、《中药分析与鉴定学》、《中药炮制与加工》、《药事管理》。

就业方向:中药类企业:中草药育种、中草药栽培、中药炮制、中药加工、中药成分分析、中草药销售。

本专业毕业生可应职于中药材生产、技术、管理、加工、销售、服务等职业岗位群,也可应职于种植类的其它岗位。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各中医药科研院所、医药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外贸、职业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中药龙头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经营单位;中药材市场管理部门;县、乡(镇)农业多种经营部门。可在药厂、中药材生产基地从事中药材栽培、生产、加工、鉴定及新品种的培育等工作。

简介【拉丁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Nees英文名称Common Andrographis Herb别名 一见喜、斩蛇剑、苦草、榄核莲。春莲秋柳(《岭南采药录》)、一见喜(《泉州本草》)、榄核莲、苦胆草、斩蛇剑、圆锥须药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广东中草药》)、苦草(《福建中草药》)【来 源】: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药草)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 Nees 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长2~11cm,宽~,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3~4对;叶柄短或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唇形,上唇外弯,2齿裂,下唇直立,3浅裂,雄蕊2,药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丝一侧有柔毛;子房2室。蒴果长椭圆形,长约,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花期8~9月,果期10月。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主产广东、福建。现长江南北各地均引种栽培。产地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主产广东、福建。现长江南北各地均引种栽培。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性味 性寒,味苦。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功 效】: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单味大剂量可有至30-60克,研末,每次0、6-3克,装入胶囊吞服或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烂或制成软胶囊涂患处,或水煎滴眼、耳。【药物配伍】:配薄荷、菊花、桔梗,清咽利喉;配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清肺泻火解毒;配生地、丹皮、大青叶,凉血解毒消肿。【处方名】:穿心莲、一见喜【商品名】:穿心莲,以植株肥壮、带有花、无泥土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收.开现蕾、开花初期采收。【性味】《泉州本草》:"味苦,性寒,无毒。"【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肺二经。"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长2~11cm,宽~,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3~4对;叶柄短或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唇形,上唇外弯,2齿裂,下唇直立,3浅裂,雄蕊2,药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丝一侧有柔毛;子房2室。蒴果长椭圆形,长约,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花期8~9月,果期10月。【鉴别】(1)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亦有晶细胞。叶表面制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m,长约至180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孔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 。腺鳞头部扁球形, 4 、6(8)细胞,直径至40μm ;柄极短。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160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 ,表面有角质纹理。(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心莲对照药材,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与2mol/L氢氧化钾溶液的等量混合液(临用时配制),立即在日光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加乙醇30ml,浸泡30分钟,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残渣用适量乙醇洗涤3次,洗液并入滤液中,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 、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脱水穿心莲内酯波长:λs=263nm,λR=370nm ,穿心莲内酯波长:λs=228nm,λR=370nm 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按干燥品计算,含脱水穿心莲内酯(C20H28O4)和穿心莲内酯(C20H30O5)的总量不得少于%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 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Deoxyandrographolide)0.1 %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HomoandrograPholide),潘尼内酯 (Panicolide)。还含穿心莲烷(Andrographan),穿心莲酮(Andrographon),穿心莲甾醇(Andrographosterin),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 8,2",3"-四甲氧基黄酮(Mono-o-methylwithtin)、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 (Andrographin)、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Panicolin)、芹菜素-7,4"-二甲醚 (Apigenin-7,4"-dimethyl ether)、a1-谷甾醇和 KH2PO4等。全草尚含 l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醋(14-Deoxy-ll-oxoandrographolide)、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 (14-Deoxy-ll,12-didehydroandrographolide)。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 C(Pa-niculides A、B、 C)。【中药化学鉴定】本品乙醇浸出液,加等量碱性2% 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即显紫红色(内酯反应)。【化学成分】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α-谷甾醇等。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C。【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②抗病毒作用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③其他作用煎剂及水提取物(煎剂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对离体兔心无明显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后肢血管灌流试验中有显著舒张血管的作用,麻醉狗静脉注射上述二种制剂克生药/公斤,对血压无明显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大鼠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则无。【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煎汁涂或研末调敷。【选方】①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穿心莲鲜叶十至十五片。水煎调蜜服。(《福建中草药》)②治急性菌痢。胃肠炎:穿心莲三至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二次分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感冒发热头痛及热泻:一见喜研末。每次三分,日服三次,白汤送下。(《泉州本草》)④治流行性感冒,肺炎:一见喜干叶研末。每次一钱,日三至四次。(《福建中草药》)⑤治支气管炎、肺炎:穿心莲叶三钱。水煎服。(《江西草药》)⑥治大叶性肺炎:一见喜六钱,梅叶冬青一两,麦门冬五钱,白茅根一两,金银花五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⑦治肺结核(轻症),发热:一一见喜干叶研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次十五至三十粒,日二至三次,开水下。(《福建中草药》)二一见喜五钱,十大功劳叶五钱,丰城鸡血藤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十五至三十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手册》)⑧治百日咳:穿心莲叶三片。水泡,蜂蜜调服,日三次。⑨治胆囊炎:穿心莲五钱,六月雪二两,大青根一两半,黄栀子根一两,虎刺一两,阴行草一两。水煎服,如食欲不振,加野山楂果(炒)二两。⑩治高血压(充血型):穿心莲叶五至七片。开水泡服,一日数次。(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药》)⑾治口腔炎,扁桃体炎:一见喜干叶研末,一钱至一钱半。调蜜,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⑿治咽喉炎:穿心莲(鲜)三钱。嚼烂吞服。(《江西草药》)⒀治急性阑尾炎:野菊花一两,一见喜五钱。水煎,每日二剂分服。(江西《草药手册》)⒁治疖肿,蜂窝组织炎:三颗针五钱,一见喜五钱,金银花三钱,野菊花三钱,七叶一枝花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⒂治鼻寞炎,中耳炎,结合膜炎,胃火牙痛:鲜一见喜全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或捣汁滴耳。⒃治热淋:鲜一见喜叶十至十五片。捣烂,加蜜,开水冲服。⒄治汤火伤,一见喜干叶研末调茶油或鲜叶煎汤涂患处。⒅治毒蛇咬伤:一一见喜鲜叶捣烂调旱烟筒内的烟油外敷;另取鲜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⒂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二一见喜一两,七叶-枝花三钱,狭叶韩信草一两,白花蛇舌草一两。每日一至二剂,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⒆治阴囊湿疹:一见喜粉三十克。甘油加至一百毫升,调匀涂患处。(江西《草药手册》)【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制剂及用法:目前已制成注射刑、口服胶囊或片剂,用量须视各地生产制剂的不同含量而异。对一般的炎症感染,可以穿心莲干草2~3钱煎服,每日1剂;或片剂(每片相当原生药1克)内服,每次4~8片,每日3~4次。对皮肤化脓性感染创面,可用穿心莲叶研末,制成1:4水溶液,浸纱布外敷创口。对化脓性中耳炎可制成滴耳剂局部应用,同时内服穿心莲片剂。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用穿心莲叶提出的有效部分,制成克片剂,每片含结晶物质20毫克,成人每次~克,日服4~6次。经治76例,治愈72例,无效4例。治愈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在3天内明显减轻。治疗期间来见任何毒性反应。此外,也曾用穿心莲片剂口服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成人每天3克(按干粉计),1次顿服或2次分服,每周连服3天,共服5周,经2000余例观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服药期间发现有轻度腹痛、腹泻、腰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均在1~3天自行消失,这些症状究系服药的副作用,抑或由其他原因引起,尚难肯定。③治疗肠伤寒用复方穿欣莲煎剂(穿心莲2两,如意花根1两,一枝黄花6两,水煎服),每天1剂,用至退热后3~5天停药。共治疗19例,全部治愈,未发现合并症。服药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11天,有1例在服药后8小时体温即恢复正常,另5例在2天内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对5例合并有中毒性肝炎及贫血者,加用维生素;对2例合并肺炎者,加用链霉素肌注;对个别高热者曾临时加用退热药1~2次口服;未使用激素。④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用穿心莲干叶制成的100%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每次2毫升;同时用干叶粉压制成的片剂口服,每片克,每次2~4片,日服3次,部分病例辅以维生素B1及C。共治疗32例,用药24~73天,临床痊愈10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6例(),无效1例()。穿心莲治疗后,自觉症状多在2周内消失,黄疸在4~24天内退尽;治疗后肝肿回缩至正常者占,肝功能恢复正常者占。⑤治疗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炎症采用穿心莲肌注,成人每日2~4次,每次2毫升(每毫升含生药4克),待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每8~12小时肌注1次。治疗58例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炎症,计痊愈36例,显效12例。对19例轻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用穿心莲注射液肌拄,1岁以上每次2毫升,1岁以下每次1毫升,均每日2次,治程最长者14天,最短3天,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物理征消失)。另一报道以复方穿心莲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哮喘性肺炎107例,年龄1~9岁,多数为2~4岁。均每日肌注2~3次,每次2毫升。哮喘气促症状一般于用药后24小时内消退;体温平均4天退至正常;肺部哮鸣音及湿性罗音在3~11天内消失。个别病例增加用四环素、氨茶碱及强的松,一般病例均同时应用非那根咳嗽糖浆。复方穿心莲注射液每2毫升中含穿心莲1克,银花克,鱼腥草克,注射时除个别有局部肿痛外,未见不良反应。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和菌痢用20%穿心莲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2岁以下每日2毫升,2~7岁3毫升,7岁以上4毫升。穴位分两组:一足三里、长谷(脐旁2寸半);二上巨虚、止泻(脐下2寸半)。每日交替选用一组,每穴注射全量的1/2。治疗消化不良34例,菌痢52例,一般注射一次即开始见效,菌痢多数在2~4天痊愈或显效,消化不良在2~5天痊愈或显效。⑦治疗小儿乙型脑炎对轻症病例,2~4岁每日用穿心莲2钱,狗肝菜2钱(均为干品)煎服,5~10岁剂量加倍,服时另加白糖矫味。共观察16例,一般服药5天内体温下降,症状好转,未见后遗症。⑧治疗麻风曾用单味穿心莲治疗32例,其中瘤型19例,结核型7例,界线型6例。绝大多数口服片剂,初期每天16~24片(每片含原生药1克),后期每天24~48片,均为4次分服。个别合并静脉注射穿心莲克,或穿心莲钾盐320毫克,均为每日1次。结果有5例治愈,16例显效,8例进步。患者服穿心莲后食欲增进,体重增加,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不良副作用。另有53例经与砜类药物合并治疗,效果似更为显著。又一报道观察12例,其中瘤型11例。多数与氨苯砜或三桠苦合并治疗。结果:显著进步4例,进步6例,无效2例。剂量:肌肉注射每天4~5毫升,口服胶囊每天6~24粒(每粒克)。⑨治疗毒蛇咬伤取新鲜穿心莲5钱,伽蓝菜两,捣烂冲米酒1次顿服;或取干品切碎,加米酒浸泡1~2周,过滤备用。曾治疗毒蛇咬伤32例,均有效。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制成穿心莲静脉注射液,每支20毫升,含生药70~100克。采用动脉及静脉交替注射方法。第1天选患肢股动脉或肱动脉,快速推注穿心莲20~40毫升,注后压迫3~5分钟;第2天在患肢病变部位上约30厘米处,用一脉压带压迫注射处上段(以暴露静脉及阻挡药液向心回流),针头采用离心方向将药液20~40毫升逆行注入静脉内,然后根据病人忍受程度,保留脉压带继续压迫10~20分钟。在推药及压迫过程中,病人肢端有不同程度的胀麻感,均属正常。如此交替进行,10天为一疗程,休息2~3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应坚持治疗3~6个月。据50例观察,总有效率(包括临床治愈、显效及好转)占90%。治疗过程中应耐心处理创面,同时坚持戒烟。⑾治疗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用穿心莲静脉滴注加手术治疗恶性葡萄胎与绒癌肺及阴道结节广泛转移7例,5例治愈,1例好转,1例死亡。治愈病例出院后均能参加体力劳动,定期追访,未见复发。实践证明,穿心莲对恶性葡萄胎与绒癌子宫的原发病灶消失,肺及阴道转移灶之吸收,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一般每日滴注30毫升左右即见疗效,每日80毫升左右可使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升高。对有寒战、发热反应者,静滴时同时加用异丙嚎,使反应减轻或消失。此药寒凉,长期使用可致恶心、腹泻、胃口不佳,配合其他中药调理,可渐消失。⑿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内服穿心莲片剂,日服3~4次,每次3~4片,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给2~3个疗程,同时配合局部治疗。经治疗24例,其中神经性皮炎泛发性者7例,限局性者9例,亚急性及慢性湿疹8例。观察6~8个月,痊愈者4例,显着进步者15例,进步者5例。据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已有10余例。反应剧烈的表现为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反应轻的一般表现为腹痛、呕吐、哮喘、荨麻疹、丘疹、头晕,头胀、喷嚏等。出现反应的时间有即时的,也有在注射后5~20分钟出现的。经抢救后,一般在5~45分钟内逐渐好转,个别的经24小时始恢复。药代动力学 体内过程:以35S标记的穿心莲内脂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给大鼠静脉注射后,血中浓度很快下降,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出现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在脊髓中含量最高;在各脏器的分布,于注射后2小时以肾脏蓄积程度为最高,注射后6小时则以直肠蓄积程度为最高,主要以原形从尿排出,生物半衰期为2小时。以35S标记的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静脉注射大鼠后,血中含量下降很快,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而出现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以脊髓中含量最高,呈明显的下行性定位。各脏器则以肾脏为最高,6小时后则以直肠为最高。主要以原形经尿迅速排泄。用3H-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的实验表明,当每只小鼠静脉注射后,3H-穿心莲内酯在小鼠体内分布迅速,但消除较慢,分布速率常数a为分钟,消除速率常数B为分钟。每只小鼠灌胃 ,吸收分布也很迅速,于分钟即达吸收高峰,血液的峰浓度为16μg/ml,利用率为。药物破吸收后迅速进入脏器,胃、小肠于30分钟,其余脏器于60分钟达最高浓度,以胆、胃、肝、小肠的放射性为最强,子宫、肾、卵巢,肺次之,直肠、脾、心、脑等较低。此后各脏器放射性逐渐下降,但于48小时时各脏器仍有一定的放射性,此时各相当于峰浓度:心为,肝,脾,肺,肾,脑,小肠,直肠,子宫,卵巢。灌胃药物后24小时从尿粪中排出,48小时排出,其中尿为,粪为。经尿及肝的薄层分析,发现其中所含3H-穿心莲内酯仅占11%及10%,其余87%(尿)或77%(肝)为代谢后形成的脂溶性物质。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DASK)100mg/kg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时曲线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分布相很短。150mg/kg肌肉注射后所得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吸收较快而完全,肌肉注射后24小时内DASK原形物尿中仅排出±。药(毒)理学穿心莲毒性很小,小鼠口服粗结晶10g/kg,活动减少,常闭眼不动似睡眠状,解剖后肉眼观察心、肾、肝、脾等外观正常;每天口服,连服10天,对小鼠的生长、食欲、大便、精神状态及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均未见异常。小鼠腹腔注射煎剂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注射水提取物者则需 lg生药/只,方有同样毒性。 毒性:14-去氧穿心莲内酯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穿心莲水煎剂酒沉提取物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4-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以5g/kg给小鼠1次灌服或每日连服10天,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穿心莲总内酯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去氧穿心莲内酯为>20g/kg,穿心莲内酯>40g/kg,新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半数致死量均>20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去氧穿心莲内酯或穿心莲内酯灌胃,1g/kg,每日1次,连续7天,对大鼠或家兔的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切片均未见明显影响。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hm2栽105000-195000株。 田间管理 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株高30-40cm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毒病等为害。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药用植物学论文题库参考文献

简介【拉丁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Nees英文名称Common Andrographis Herb别名 一见喜、斩蛇剑、苦草、榄核莲。春莲秋柳(《岭南采药录》)、一见喜(《泉州本草》)、榄核莲、苦胆草、斩蛇剑、圆锥须药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广东中草药》)、苦草(《福建中草药》)【来 源】: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药草)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 Nees 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长2~11cm,宽~,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3~4对;叶柄短或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唇形,上唇外弯,2齿裂,下唇直立,3浅裂,雄蕊2,药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丝一侧有柔毛;子房2室。蒴果长椭圆形,长约,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花期8~9月,果期10月。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主产广东、福建。现长江南北各地均引种栽培。产地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主产广东、福建。现长江南北各地均引种栽培。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性味 性寒,味苦。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功 效】: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单味大剂量可有至30-60克,研末,每次0、6-3克,装入胶囊吞服或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烂或制成软胶囊涂患处,或水煎滴眼、耳。【药物配伍】:配薄荷、菊花、桔梗,清咽利喉;配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清肺泻火解毒;配生地、丹皮、大青叶,凉血解毒消肿。【处方名】:穿心莲、一见喜【商品名】:穿心莲,以植株肥壮、带有花、无泥土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收.开现蕾、开花初期采收。【性味】《泉州本草》:"味苦,性寒,无毒。"【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肺二经。"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长2~11cm,宽~,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3~4对;叶柄短或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唇形,上唇外弯,2齿裂,下唇直立,3浅裂,雄蕊2,药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丝一侧有柔毛;子房2室。蒴果长椭圆形,长约,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花期8~9月,果期10月。【鉴别】(1)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亦有晶细胞。叶表面制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m,长约至180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孔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 。腺鳞头部扁球形, 4 、6(8)细胞,直径至40μm ;柄极短。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160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 ,表面有角质纹理。(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心莲对照药材,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与2mol/L氢氧化钾溶液的等量混合液(临用时配制),立即在日光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加乙醇30ml,浸泡30分钟,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残渣用适量乙醇洗涤3次,洗液并入滤液中,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 、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脱水穿心莲内酯波长:λs=263nm,λR=370nm ,穿心莲内酯波长:λs=228nm,λR=370nm 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按干燥品计算,含脱水穿心莲内酯(C20H28O4)和穿心莲内酯(C20H30O5)的总量不得少于%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 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Deoxyandrographolide)0.1 %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HomoandrograPholide),潘尼内酯 (Panicolide)。还含穿心莲烷(Andrographan),穿心莲酮(Andrographon),穿心莲甾醇(Andrographosterin),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 8,2",3"-四甲氧基黄酮(Mono-o-methylwithtin)、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 (Andrographin)、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Panicolin)、芹菜素-7,4"-二甲醚 (Apigenin-7,4"-dimethyl ether)、a1-谷甾醇和 KH2PO4等。全草尚含 l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醋(14-Deoxy-ll-oxoandrographolide)、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 (14-Deoxy-ll,12-didehydroandrographolide)。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 C(Pa-niculides A、B、 C)。【中药化学鉴定】本品乙醇浸出液,加等量碱性2% 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即显紫红色(内酯反应)。【化学成分】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α-谷甾醇等。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C。【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②抗病毒作用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③其他作用煎剂及水提取物(煎剂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对离体兔心无明显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后肢血管灌流试验中有显著舒张血管的作用,麻醉狗静脉注射上述二种制剂克生药/公斤,对血压无明显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大鼠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则无。【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煎汁涂或研末调敷。【选方】①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穿心莲鲜叶十至十五片。水煎调蜜服。(《福建中草药》)②治急性菌痢。胃肠炎:穿心莲三至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二次分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感冒发热头痛及热泻:一见喜研末。每次三分,日服三次,白汤送下。(《泉州本草》)④治流行性感冒,肺炎:一见喜干叶研末。每次一钱,日三至四次。(《福建中草药》)⑤治支气管炎、肺炎:穿心莲叶三钱。水煎服。(《江西草药》)⑥治大叶性肺炎:一见喜六钱,梅叶冬青一两,麦门冬五钱,白茅根一两,金银花五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⑦治肺结核(轻症),发热:一一见喜干叶研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次十五至三十粒,日二至三次,开水下。(《福建中草药》)二一见喜五钱,十大功劳叶五钱,丰城鸡血藤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十五至三十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手册》)⑧治百日咳:穿心莲叶三片。水泡,蜂蜜调服,日三次。⑨治胆囊炎:穿心莲五钱,六月雪二两,大青根一两半,黄栀子根一两,虎刺一两,阴行草一两。水煎服,如食欲不振,加野山楂果(炒)二两。⑩治高血压(充血型):穿心莲叶五至七片。开水泡服,一日数次。(⑧方以下出《江西草药》)⑾治口腔炎,扁桃体炎:一见喜干叶研末,一钱至一钱半。调蜜,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⑿治咽喉炎:穿心莲(鲜)三钱。嚼烂吞服。(《江西草药》)⒀治急性阑尾炎:野菊花一两,一见喜五钱。水煎,每日二剂分服。(江西《草药手册》)⒁治疖肿,蜂窝组织炎:三颗针五钱,一见喜五钱,金银花三钱,野菊花三钱,七叶一枝花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⒂治鼻寞炎,中耳炎,结合膜炎,胃火牙痛:鲜一见喜全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或捣汁滴耳。⒃治热淋:鲜一见喜叶十至十五片。捣烂,加蜜,开水冲服。⒄治汤火伤,一见喜干叶研末调茶油或鲜叶煎汤涂患处。⒅治毒蛇咬伤:一一见喜鲜叶捣烂调旱烟筒内的烟油外敷;另取鲜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⒂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二一见喜一两,七叶-枝花三钱,狭叶韩信草一两,白花蛇舌草一两。每日一至二剂,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⒆治阴囊湿疹:一见喜粉三十克。甘油加至一百毫升,调匀涂患处。(江西《草药手册》)【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制剂及用法:目前已制成注射刑、口服胶囊或片剂,用量须视各地生产制剂的不同含量而异。对一般的炎症感染,可以穿心莲干草2~3钱煎服,每日1剂;或片剂(每片相当原生药1克)内服,每次4~8片,每日3~4次。对皮肤化脓性感染创面,可用穿心莲叶研末,制成1:4水溶液,浸纱布外敷创口。对化脓性中耳炎可制成滴耳剂局部应用,同时内服穿心莲片剂。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用穿心莲叶提出的有效部分,制成克片剂,每片含结晶物质20毫克,成人每次~克,日服4~6次。经治76例,治愈72例,无效4例。治愈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在3天内明显减轻。治疗期间来见任何毒性反应。此外,也曾用穿心莲片剂口服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成人每天3克(按干粉计),1次顿服或2次分服,每周连服3天,共服5周,经2000余例观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服药期间发现有轻度腹痛、腹泻、腰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均在1~3天自行消失,这些症状究系服药的副作用,抑或由其他原因引起,尚难肯定。③治疗肠伤寒用复方穿欣莲煎剂(穿心莲2两,如意花根1两,一枝黄花6两,水煎服),每天1剂,用至退热后3~5天停药。共治疗19例,全部治愈,未发现合并症。服药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11天,有1例在服药后8小时体温即恢复正常,另5例在2天内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对5例合并有中毒性肝炎及贫血者,加用维生素;对2例合并肺炎者,加用链霉素肌注;对个别高热者曾临时加用退热药1~2次口服;未使用激素。④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用穿心莲干叶制成的100%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每次2毫升;同时用干叶粉压制成的片剂口服,每片克,每次2~4片,日服3次,部分病例辅以维生素B1及C。共治疗32例,用药24~73天,临床痊愈10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6例(),无效1例()。穿心莲治疗后,自觉症状多在2周内消失,黄疸在4~24天内退尽;治疗后肝肿回缩至正常者占,肝功能恢复正常者占。⑤治疗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炎症采用穿心莲肌注,成人每日2~4次,每次2毫升(每毫升含生药4克),待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每8~12小时肌注1次。治疗58例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炎症,计痊愈36例,显效12例。对19例轻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用穿心莲注射液肌拄,1岁以上每次2毫升,1岁以下每次1毫升,均每日2次,治程最长者14天,最短3天,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物理征消失)。另一报道以复方穿心莲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哮喘性肺炎107例,年龄1~9岁,多数为2~4岁。均每日肌注2~3次,每次2毫升。哮喘气促症状一般于用药后24小时内消退;体温平均4天退至正常;肺部哮鸣音及湿性罗音在3~11天内消失。个别病例增加用四环素、氨茶碱及强的松,一般病例均同时应用非那根咳嗽糖浆。复方穿心莲注射液每2毫升中含穿心莲1克,银花克,鱼腥草克,注射时除个别有局部肿痛外,未见不良反应。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和菌痢用20%穿心莲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2岁以下每日2毫升,2~7岁3毫升,7岁以上4毫升。穴位分两组:一足三里、长谷(脐旁2寸半);二上巨虚、止泻(脐下2寸半)。每日交替选用一组,每穴注射全量的1/2。治疗消化不良34例,菌痢52例,一般注射一次即开始见效,菌痢多数在2~4天痊愈或显效,消化不良在2~5天痊愈或显效。⑦治疗小儿乙型脑炎对轻症病例,2~4岁每日用穿心莲2钱,狗肝菜2钱(均为干品)煎服,5~10岁剂量加倍,服时另加白糖矫味。共观察16例,一般服药5天内体温下降,症状好转,未见后遗症。⑧治疗麻风曾用单味穿心莲治疗32例,其中瘤型19例,结核型7例,界线型6例。绝大多数口服片剂,初期每天16~24片(每片含原生药1克),后期每天24~48片,均为4次分服。个别合并静脉注射穿心莲克,或穿心莲钾盐320毫克,均为每日1次。结果有5例治愈,16例显效,8例进步。患者服穿心莲后食欲增进,体重增加,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不良副作用。另有53例经与砜类药物合并治疗,效果似更为显著。又一报道观察12例,其中瘤型11例。多数与氨苯砜或三桠苦合并治疗。结果:显著进步4例,进步6例,无效2例。剂量:肌肉注射每天4~5毫升,口服胶囊每天6~24粒(每粒克)。⑨治疗毒蛇咬伤取新鲜穿心莲5钱,伽蓝菜两,捣烂冲米酒1次顿服;或取干品切碎,加米酒浸泡1~2周,过滤备用。曾治疗毒蛇咬伤32例,均有效。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制成穿心莲静脉注射液,每支20毫升,含生药70~100克。采用动脉及静脉交替注射方法。第1天选患肢股动脉或肱动脉,快速推注穿心莲20~40毫升,注后压迫3~5分钟;第2天在患肢病变部位上约30厘米处,用一脉压带压迫注射处上段(以暴露静脉及阻挡药液向心回流),针头采用离心方向将药液20~40毫升逆行注入静脉内,然后根据病人忍受程度,保留脉压带继续压迫10~20分钟。在推药及压迫过程中,病人肢端有不同程度的胀麻感,均属正常。如此交替进行,10天为一疗程,休息2~3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应坚持治疗3~6个月。据50例观察,总有效率(包括临床治愈、显效及好转)占90%。治疗过程中应耐心处理创面,同时坚持戒烟。⑾治疗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用穿心莲静脉滴注加手术治疗恶性葡萄胎与绒癌肺及阴道结节广泛转移7例,5例治愈,1例好转,1例死亡。治愈病例出院后均能参加体力劳动,定期追访,未见复发。实践证明,穿心莲对恶性葡萄胎与绒癌子宫的原发病灶消失,肺及阴道转移灶之吸收,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一般每日滴注30毫升左右即见疗效,每日80毫升左右可使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升高。对有寒战、发热反应者,静滴时同时加用异丙嚎,使反应减轻或消失。此药寒凉,长期使用可致恶心、腹泻、胃口不佳,配合其他中药调理,可渐消失。⑿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内服穿心莲片剂,日服3~4次,每次3~4片,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给2~3个疗程,同时配合局部治疗。经治疗24例,其中神经性皮炎泛发性者7例,限局性者9例,亚急性及慢性湿疹8例。观察6~8个月,痊愈者4例,显着进步者15例,进步者5例。据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已有10余例。反应剧烈的表现为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反应轻的一般表现为腹痛、呕吐、哮喘、荨麻疹、丘疹、头晕,头胀、喷嚏等。出现反应的时间有即时的,也有在注射后5~20分钟出现的。经抢救后,一般在5~45分钟内逐渐好转,个别的经24小时始恢复。药代动力学 体内过程:以35S标记的穿心莲内脂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给大鼠静脉注射后,血中浓度很快下降,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出现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在脊髓中含量最高;在各脏器的分布,于注射后2小时以肾脏蓄积程度为最高,注射后6小时则以直肠蓄积程度为最高,主要以原形从尿排出,生物半衰期为2小时。以35S标记的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静脉注射大鼠后,血中含量下降很快,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而出现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以脊髓中含量最高,呈明显的下行性定位。各脏器则以肾脏为最高,6小时后则以直肠为最高。主要以原形经尿迅速排泄。用3H-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的实验表明,当每只小鼠静脉注射后,3H-穿心莲内酯在小鼠体内分布迅速,但消除较慢,分布速率常数a为分钟,消除速率常数B为分钟。每只小鼠灌胃 ,吸收分布也很迅速,于分钟即达吸收高峰,血液的峰浓度为16μg/ml,利用率为。药物破吸收后迅速进入脏器,胃、小肠于30分钟,其余脏器于60分钟达最高浓度,以胆、胃、肝、小肠的放射性为最强,子宫、肾、卵巢,肺次之,直肠、脾、心、脑等较低。此后各脏器放射性逐渐下降,但于48小时时各脏器仍有一定的放射性,此时各相当于峰浓度:心为,肝,脾,肺,肾,脑,小肠,直肠,子宫,卵巢。灌胃药物后24小时从尿粪中排出,48小时排出,其中尿为,粪为。经尿及肝的薄层分析,发现其中所含3H-穿心莲内酯仅占11%及10%,其余87%(尿)或77%(肝)为代谢后形成的脂溶性物质。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DASK)100mg/kg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时曲线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分布相很短。150mg/kg肌肉注射后所得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吸收较快而完全,肌肉注射后24小时内DASK原形物尿中仅排出±。药(毒)理学穿心莲毒性很小,小鼠口服粗结晶10g/kg,活动减少,常闭眼不动似睡眠状,解剖后肉眼观察心、肾、肝、脾等外观正常;每天口服,连服10天,对小鼠的生长、食欲、大便、精神状态及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均未见异常。小鼠腹腔注射煎剂生药/只,24小时内2只鼠全部死亡,注射水提取物者则需 lg生药/只,方有同样毒性。 毒性:14-去氧穿心莲内酯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穿心莲水煎剂酒沉提取物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4-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以5g/kg给小鼠1次灌服或每日连服10天,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穿心莲总内酯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去氧穿心莲内酯为>20g/kg,穿心莲内酯>40g/kg,新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半数致死量均>20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去氧穿心莲内酯或穿心莲内酯灌胃,1g/kg,每日1次,连续7天,对大鼠或家兔的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切片均未见明显影响。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hm2栽105000-195000株。 田间管理 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株高30-40cm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毒病等为害。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我可以给你,不上传,

现在毕业论文都需要查重,不能直接使用网上的文章,下面列举不同目的下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的获取方式。你如果是想获取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可以去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询,里面的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你如果是不知道中药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可以先看学校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然后找篇优秀的中药学毕业论文模仿。本科毕业论文不对外公布、不上知网等数据库,网上流传的很多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且不是定稿,参照时注意鉴别。优秀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你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等内部数据库寻找,或者找论文指导老师求助一篇。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实验类居多,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但实验数据和图谱需要实验获取,如果在校外实习,无法获取实验数据和图谱时,可以去药标网求助。中药学实验类毕业论文专业性强,只有本专业的并且有实验条件的才可很好的完成。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摘要:为顺应中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质量的目标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人才培养路径;中药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1.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现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提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提供了契机,也为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各院校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双思维”,推进中药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及大中药健康产业的转型优化新态势,加快推动中药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智能。但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定位和专业布局与其存在一定差距[1],培养专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产业人力需求、高校间中药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整合还未达到与前沿研究进展深入对接等诸多不足,使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链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着力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内涵特质,使之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更为动态、复杂、开放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从而服务国家战略、匹配大中药健康事业发展转型升级尤为重要。2.我校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路径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地处上海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加大将地域优势与优质学科资源直接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的力度,保障中药高等教育与国家及上海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以造就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健康服务特色优势及上海开放型地区经济形势的吻合度。2.1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交融。中药学专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有效培养学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2],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时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反复强化,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效果。(1)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有效更新,打好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围绕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综合实验等多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中导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3]、研究性[4]、情景式[5]等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基本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梯次拓展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中药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四年学制中递进式强化,打造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功底。(2)科学思维的有效融入,创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以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做到科学思维融入全覆盖,依托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营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的环境,通过低年级学生与导师结对、高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等载体,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在2017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6]。(3)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兴趣与自信。学院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为理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中药的热情与原创能力。此外,灵活设置毕业实习时间段,严格实施“一人一题”,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集聚优势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以及应用。学生开发“中药饮片识别”APP、“药用植物虚拟解剖实验室”等科创成果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得到展示。2.2汇通中西汇通中西,即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能力的同时,强化国际化视野和中医药融入世界能力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秉承“海派中医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将融入中医药思维的教学案例全覆盖写入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指南[7];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及普及面,通过“海外名师”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访学、短期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中医药思维的有效聚焦,打造一流中医药精品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成为经常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中医药经典着作的学习,通过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引入导修课程;开设中医文化趣谈、中华文明史撷要等传统文化类课程;新增说文解药等通识拓展类课程,将中医药思维序贯于4年的培养方案中。另外在中药学讲授过程中,吸纳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8],例如“历久弥香数陈皮”“九九重阳探茱萸”等,结合名师名医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药文化现象切入中药性能功效、精准把握思辨特点,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医药思维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辩证关系。(2)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内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学校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平台。依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巴美国圣马丁大学、香港大学等合作机制,推进骨干教师各类访学进修、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在学期间赴海外交流人数,帮助师生扩充自身国际知识储备、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发挥学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医药慕课及“药论———一带一路与中药”系列微视频拍摄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树立起自身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责任感、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2.3旁搜博览旁搜博览,即为构建学生广博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学校重点营造开放的、一流的学术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课程中心、文献资料库等网络资源建设,并设定教师坐班答疑制度保障,着力拓展及融合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交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增强学生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契合性和时效性。(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构筑,实现学生博览并蓄的条件保障。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实践条件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浸润式学习”为理念拓展开放式学习与讨论式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分制及优质网络平台潜力,建设“走近中药”“中药麻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药与文化”等品牌课程,创建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有效地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学习。(2)多学科的有效交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学校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开设本草基因组学、中医药与“一带一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交叉创新课程的品牌课程群。同时,每月邀请学术大家、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行业专家开设高水平专题讲座,凸显交叉科学特有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此外,精心打造学科融合性课程,对专业核心知识点进行关联、衔接和组合,引导学生树立及强化对中药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化观念,提升交叉知识的有效融会贯通。2.4慎思明辨慎思明辨,即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校通过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跨界协同德育”工作体系,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此外,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1)专业特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价值取向引领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把优秀传统文化菁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中药的职业行为与德育相关的元素。例如: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文化的角度阐释中药药性中的对立统一、中药理论中的破立有度等方面特性[9],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此外,将科研学术思路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撰写22门核心课程学习指南和教学设计汇编,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成才与价值观完善的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层次。(2)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等主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小班化教学环境,并构建中药药性理论分析、中药质量标准进展、药事热点讨论等若干情境或案例,激活课堂教学。例如“以马兜铃酸毒性事件论中药传承与创新”“从药性角度看干姜、附子、吴茱萸的毒性”“从对黄疸的认识比较利胆退黄与利湿退黄的异同”等话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以开放的角度进行详细探问、加强信息分析处理,达到明晰分辨的效果。3.实施成效上海中医药大学近3年通过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探索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已初步呈现,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知识技能及实验技能大赛中连续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及多个个人奖项的佳绩,凸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通达;②新增9门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市级精品课程、全英语示范性课程,取得3项教育教学类项目研究支持,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实现经典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贯通;③不断优化、丰富软硬件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3篇),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和拓展;④结合德育元素加强课内、课外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中远志杯、上汽教育杯、知行杯等竞赛及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7人次,增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运用相融通。3年来学生出国和升学率平均约占30%;毕业就职于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药学服务、文化信息、大健康相关企业的人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8%,实现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地域中药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参考文献:[1]杨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2]郭宏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研究[J].中医教育,2017,36(2):10-13[3]尤丽莎,安叡,梁琨,等.构建“为学习而评价”的有机化学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16,32(3):20-23作者:沈岚 夏瑜桢 徐宏喜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范文来源:学术堂

  • 索引序列
  • 论文药物学参考文献
  • 药物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 抗菌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 药用植物栽培学论文参考文献
  • 药用植物学论文题库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