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湘西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湘西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湘西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苗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贵州的苗族共360多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 人们通常把世界民族分为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一类是农耕民族的田园文化,另一类是游牧民族的“马背上文化”。然而却常常忽视第三种文化类型的存在,那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耕且游”的民族。苗族由于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历来有不断迁徙的习俗,以迁徙求生存,求发展。但苗族又与游牧民族不同,他们以农耕为业,迁到一个地方,总要在那里驻足一段时间,男耕女织,养精蓄锐,然后再告别旧的家园,又迁到另一个地方,去建设一个新的家园。他们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遍布湘、鄂、川、黔、滇、桂各省区,还渡海到达海南,甚至越过国境进入东南亚。苗族历史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荆蛮”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源关系,他们各自都包含有苗旅的先民。苗族与“九黎”苗族的族属渊源,与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根据我国汉文史籍记载,“九黎”是远古时代生活在中国这:地上的一个较早的部落联盟。“九黎”的首领叫“蚩尤”。尤”统领的百姓就是“苗民”。苗族与“三苗”在“九黎”以后,也就是尧、舜、禹时期,“九黎”的后裔通过发展,又逐渐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又称“有苗”或“苗民”。苗族与“荆蛮”“三苗”之后,有关“苗”的记载曾中断过一段时间。到夏、商、周时期,古籍记载中又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部落集团,史称“荆蛮”或“蛮荆”,有时又称“荆楚”或“荆”,因其位居南方,又有“南蛮’’之说。一般认为,“荆蛮”即“三苗”或“有苗”的遗裔,而“荆蛮’’包含有相当多的“苗族”成分。这样说的理由,一是“蛮’’与“苗”读音相近,二者可以音转;关于“蛮荆”或“荆蛮”的含义,《毛诗正义》说:“蛮荆,州之蛮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蛮荆”即居住在荆州的瞳……而所谓“荆州”,《尚书正义》说:“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看来是一块广大的地区。在这里,“”字虽不能与今天的苗族相等同,但多少还是包含有苗族的先民在内。所以说:苗族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期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苗族是贵州省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旅,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所以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多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饮食习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苗族服饰苗族平时着便装,以自种、家纺、自制的麻布衣裙为主,极简朴。节庆日着盛装,习称"花衣",五彩斑斓,精工制作,美仑美奂,极富民族特色。花衣面料多用白色麻布或棉布,面料要先经过蜡染、刺绣等工艺加工,再裁制成衣裙。蜡染,古代称"蜡缬"。苗族妇女多习此艺。用竹制的蜡刀,蘸上溶解的蜡汁,在底料上描画图案。描画好图案的底料投入染缸中浸染后,置于清水中煮沸,蜡汁溶化脱落,图案显示。蜡染的图案以流水、花草、虫、鱼、飞禽及几何图纹为主,描画时不打底样,也不借助规、尺等工具,心到、意到、笔到,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夸张,规整与变化,全由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技巧决定,艺术个性鲜明,灵性自如。苗族服饰苗族服饰刺绣是苗族渊源久远的工艺美术。刺绣的技法有平绣、破绣、打籽绣、盘绣、丝绣等几十种针法,图案造型多以花鸟虫鱼以及自然崇拜中的"神物"为表现对象,诸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玉洁冰清的玉兰花,傲霜斗雪的腊梅花,高格逸品的秋菊,仙风道骨的白鹤,轻盈翱翔的飞燕,以及龙凤呈样、凤穿牡丹、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岁寒三友等组合图案,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经蜡染、刺绣加工后的面料,在缝制为衣裙时,还要镶嵌色彩艳丽、极富民族特色的压条、缀饰。苗族古歌《逐鹿之战》对花衣上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有深情的表达:"我可爱的江普,绣上花衣裙永远叫子孙怀念。……那块披领代表京城,花衣上的方块代表田地,花点代表谷穗,花纹就是'罗浪周底',围裙波浪式的线条,就是奔腾的江河,围边的尖形蓝色图案,是那永久不变的山谷。"显然,花衣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深沉的对先民、对祖居地的拳拳不已的怀念。

第一篇人向往的是什么?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 第二篇《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2.读沈从文《边城》之随想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第三篇如梦的画,凄美的情!----《边城》读后感 2010-11-23 17:04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进行。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或许他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的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芽,而没有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他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静静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记数,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似一幅静止的图画。千万年不变,生活在里面的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的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因为爱,祖父操劳一生,当生命结束时,心中充满了挂念;因为爱,少女重新对生活有了诠释,有了希望;因为爱,哥哥选择了离开,以成全弟弟那份真挚的感情;因为爱,弟弟去寻找那个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爱,她从此守着渡船,守着那个心中日日夜夜盼望归来的男人。 生活不是图画。生活需要流动,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二)论证要严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以下是游泳的健身功能 你要结合起来写!(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因而它对疾病的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性病人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发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歌传唱实际具有传承民族历史的功能。因此,演唱古歌时有较严格的禁忌,一般都是在祭祖、婚丧、亲友聚会和节庆等重大场合时演唱,演唱者多为中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演唱时,分客主双方对坐,采用盘歌形式问答,一唱就是几天几夜甚至十天半月,调子雄壮而苍凉。传承古歌的方式也较严谨,有祖先传授、家庭传授、师徒传授、自学等几种。古歌虽然在苗岭深山代代相传了几千年,却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新中国成立后,田兵、唐春芳、今旦、马学良等民俗学家经过反复搜集、整理,于上世纪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台江县为了将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2001年成立了台江县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几年的努力,台江县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组、近6万行、近30万字,编写、出版了以苗族古歌为主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一书。

湖湘文化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文化产品包装设计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写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文化产品包装设计论文提纲,希望能提供帮助。

题目: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包装的设计研究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都有其特色文化产品,它们都是各地区上千年农耕生活的沉淀,它们有其独特的实用和审美价值,并有各自的传承和发展方式。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各地域特色文化产品面临着资本主义及其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它们能否在这场挑战中生存并得到更大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地域特色产品本身的改进,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宣传,然而,宣传离不开包装,因此,包装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成是当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取湖湘文化中的'特色产品—湘绣为例,试图对以上课题作出一定回答。

本文的主要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较为宏观地讨论了地域性特色文化与产品包装设计的关系,第三章将讨论了湖湘文化背景下的湘绣包装设计现状,本章内容主要来自作者对湖南湘绣包装设计现状的详细调查,第四章探讨了湘绣包装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构想。

论文最后提出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看法:地域性包装设计不应是简单的造型本土化,它应该使设计与地域性环境以及地域性消费群体之间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它应该对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4-5

ABSTRACT5-7

目录7-9

第一章 绪论9-17

研究背景9-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5-17

第二章 地域性特色文化与产品包装设计概述17-29

地域性特色文化的概念及特征17-19

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包装设计的主要内容19-24

项目的确立与定位20

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包装材料20-21

包装造型及内结构的考究21-22

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表达22-24

挖掘包装的附加价值24

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包装的设计形式24-29

底蕴深度化25-26

风格统一化26

手法商业化26-27

设计人性化27-29

第三章 湖湘文化背景下的湘绣包装设计现状29-41

湖湘文化与湘绣29-30

湘绣的分类及特征30-35

湘绣的分类30-31

湘绣的特征31-35

湘绣包装的现状分析35-40

湖湘文化在湘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40-41

第四章 湘绣包装的设计策略与方法41-61

湘绣品牌形象的设计策略41-45

塑造湘绣品牌的重要性41-42

湘绣品牌推广设计42-45

湘绣包装设计45-52

地域性与文化性表现45-46

湘绣商标设计46-48

湘绣包装结构设计48-50

色彩、图案、文字的运用及包装的整合设计50-52

案例分析—精品湘绣包装设计52-59

设计构思52-53

草图绘制53-54

设计定稿54-57

设计效果展示57-58

设计总结58-59

地域性文化特色产品包装的设计趋势59-61

设计内涵更具文化性59

设计资源更具环保性59-60

设计元素更具创意性60-61

第五章 结论61-62

参考文献62-66

图录66-68

附录68-69

致谢69

刘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一、湖湘水文化概述

《管子·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泄,因大川而注焉。”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文化与城市交通关系很大,人类文明起源于水,人与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人顺应了水势,获得生命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的便利、安全,水通灵了人性,承载了人的思想、艺术和精神,构造成水文化的基石。

潇湘是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我们将隶属于长江水系的湖南洞庭湖以及湘、资、澧、沅四大水系所孕育出来的文化称潇湘文化,亦即湖湘文化。潇湘文化是自春秋时期长江中游最早发展的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诗人杜甫《去蜀》诗云:“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宋朝诗人陆游用“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句来称赞潇湘地区人杰地灵、如诗如画的美景。

潇湘水文化主要集中城市为岳阳、武昌、长沙、永州、常德等地。所谓水文化,即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历史的长河中,潇湘文化结合当地不同的经济人文、风俗民情形成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潇湘地区是一片文化艺术的热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有古代战国时期汨罗河投江殉国的士大夫屈原,更有当代挥斥方遒的建国领袖毛泽东;有“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湘江畔岳麓山下千古文化流传的岳麓书院,更有让范公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岳阳楼……

二、湖湘水文化之景观篇

(一)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之说,起于唐宋之际。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谓“八景”,即“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夕照”,分布于湘江流域的中、下段。“江天暮雪”是描述长沙市橘子洲冬天的景致。

在历代文学家、书画家的艺术浸染中,在漫漫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潇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而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概念。古今中外,无数的潇湘画卷均可谓“画中有诗”,而浩繁的潇湘诗作也同样“诗中有画”。先人的诗句触发了后人的丹青灵感,古人的画作熏陶着今人的诗情文心。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来说,“潇湘八景”已成为他们表达心境的手段和寄寓情感的依托。而诗画合一、物我交融的“潇湘八景”也不再是具体的八道风景,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符号,一个能够唤起人们无尽审美感动的触媒,一个可以引发人们无数玄思妙想的契机。

八种景致就如同岁月冲刷之下淘沥出来的八粒金砂,凝聚着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的心血与灵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东京大学教授芳贺彻将中国古人对八景的选定过程称为“风景的洗练”过程,指出“‘潇湘八景’作为画题具有诗的观念性和包容性,因此能够跨越时代和文化的变动而生存下来”。

如今有些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将八景指定为回雁峰、清凉寺、昭山等景点,以吸引人们“到此一游”。这无疑违背了古人的初衷,也助长了经济对艺术的冲击。实际上,正因为“潇湘八景”的八个命题本身缺少确指性和限定性,才为艺术家的自由想象准备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他们的多种诠释提供了充足的余地。

(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洞庭湖地区吸纳沅、湘、资、澧四水及其他中小河流共九条于其上,自古以来即为肥沃的低洼之地。宋朝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引《山海经》言:“洞庭,沅澧之交,潇湘之渊,是为九江之门。”《战国策》云:“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读史方舆纪要》说其“横亘七八百里”,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引《巴陵旧志》)说其“横亘七百余里”,诸说皆志其大。时至今日,仍承“八百里洞庭”之说。

洞庭湖吞吐壮盛之貌与横无津涯之势,亦波撼着历代文章题咏。该地区远古湖湘先民拥有卓绝智慧并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对于喜借外物以抒己意的庄子,这片地区简直就是启发其哲学智慧的源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洞庭湖地区许许多多的山川、地名和草木鸟兽等物产,成为人们体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自然载体。湖湘先民的文明智慧甚至启动了国内南北文化交流扩散。而洞庭湖畔,最为著名的便是岳阳楼了。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除了范公登岳阳楼游览洞庭湖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怀外,唐朝的孟浩然用“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将洞庭湖波澜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不禁“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刘长卿亦是愁,“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岳阳楼》);李白则“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从而“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展露诗人自己豪爽快意之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三、湖湘水文化之人文篇

(一)毛泽东——橘子洲头咏叹调

生在芙蓉国湘江流域的毛泽东,他的童年到青年时代是喝湘江水度过的,绿水青山培养了他的艺术天性、悟性和灵性,春看细雨,夏品涛洪,秋展满江,冬赏冰雪。水,成了毛泽东作品中十分重要的意象。毛泽东诗词中描述的水很广泛,从江河海水写到雾雪冰凌。咏江有“万里长江横渡”、“漫江碧透”、“龟蛇锁大江”;咏河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咏海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白浪滔天”、“颠连直接东溟”;咏湖有“洞庭波涌连天雪”;咏雨有“红雨随心翻作浪”;咏雪有“万里霜天红烂漫”;咏雪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咏冰有“千里冰封”、“已是悬崖百丈冰”,等等。他是当之无愧的写水的杰出人物、咏水诗词的巨匠。

位于湘江长沙段江心的橘子洲,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大型自然内河沙洲,宛如彩带,风貌独特。此地四季风光各异,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芳草萋萋;夏日,浓荫蔽日,杨柳依依,河风习习;秋至,清香一片,红橘满枝,层林尽染;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别有韵致。1925年的寒秋时节,毛泽东从广东回到湖南,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更是声名大噪。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曾经给我们这一代人以极大的人格感召。他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会同学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国事。他挥就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抒发了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毛泽东不但爱国爱家乡爱人民,同时他的宏大气魄以及他多姿多彩的人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1961年他曾经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并感叹这种境界为妙哉,妙哉!体现了他对潇湘大地的垂爱。他在《七律·答友人》的诗中写道:“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斑竹意指湘妃湘夫人,在毛泽东的笔下,湘江水、洞庭波,令人如此倾醉,不由在橘子洲头咏叹自己的旷世情怀。

(二)沈从文——沅水江畔的流水叮咚

在湖南的现代作家中,特别擅长于书写江水美景的最杰出的代表便是沈从文先生。沈从文是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作家,离开家乡多年最令他想念的是山中那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和像河水一样明净清纯轻灵活泼的山中女孩翠翠和那些同样心地善良淳朴如山中溪水的山中百姓。

湘西拥有那样美丽的风光: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飘浮……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边城》里的人情亦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

沈从文善于写“水”,善于表现“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水”在其作品中都随处可见,他笔下的水是有灵性的,“水”作为其文学作品的精神文化原型,渗透着作者孤独情结的生命体验,并从中可探寻潇湘文化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对沈从文影响的传承性,有着超现实的价值意义和审美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湘西水域独到的“水文化”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多的文人骚客有这样的理想情怀,心胸气概,自然之水一旦被文人笔墨渲染,其就有了审美的意味、有了思想与灵魂,自然之水便成为了审美之水、文化之水。

四、结语

水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湖湘文化的核心要素。湖湘地区作为水乡泽国、鱼米之乡,河湖密布,水域发达,千百年来人们与水建立起了不同寻常的关系,人文地理也因水发源,社会经济因水而兴。湖湘水文化作为我国区域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湘的水文化就是潇湘人民长期与水共生共荣中的一部历史画卷,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治水精神的体现,也是潇湘作为文化之邦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吴玉英.“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2]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4]严遵撰;王德有译.老子指归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常璩.华阳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李宗新.水文化文稿:对中华水文化的求索.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7]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8]靳怀春.中华文化与水(上,下).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

[9]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徐成志.锦绣河山尽风流:中华山水文化解读.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游山玩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等.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3]陈明松.中华风景名胜集称文化与荷花文化景名初探.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4]郑连第.人水和谐:构建生态之美.中国建设报,2005(6)

去百度搜中国期刊网~~~~

中西方教育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西家庭教育之我见》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它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目前来看,家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一大批家长、学校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更有许多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尽管如此,家庭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因此,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且,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传统;差异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不同。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

5、重视言传身教。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外加各种品行于子女。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西方文化所掌握的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

8、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孩子们是接受学习。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9、理财教育

中国人的君子作风是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维定式使中国父母根本没有理财教育的观念。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家长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

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4、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使教育世界化,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王晓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张晓亮.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4]孙爽.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之我见[J];现代交际; 2014年06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方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因此在 教育 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1:《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摘 要: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我国教育也应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从而完善自身。 关键词:教育 理念差异 中西方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质疑。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有所长有所短,通过对比,找到对方的精华部分进行学习与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明智之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 一、中西方课堂 教学 方法 的差异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等等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然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是以学生或学习者为主导的课堂。老师并不是课堂上讲话最多的人,老师只是提供话题和引导讨论的人。学生是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主体。[1]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老师或者学校对于学生评价的不同。中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美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2] 二、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在中国,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式是教师们追寻的目标。而在美国,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一个问题往往被反复讨论,并寻找出不同意见来进行比较。所有这些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在中国教育理念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去问任何一个美国教育者,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麻省国际学院的院长,布兰达芬博士,一个从事教育工作36年有余,曾担任过高中老师,校长,大学校长的教育家,在多次与笔者的交流中讲到:美国教育从学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到大学 毕业 ,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 三、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差异 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种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 文化 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 自然科学知识 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我认为中西方教育各有特色,各有短长,我们应该站在自我超越的立场上,反观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魏少敏;现代学习理论及中西方教育差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周慧;中西教育观之比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 2000年 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2:《中西方传统 家庭教育 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异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 总结 ,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 经验 ,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 故事 ,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 修理 、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 儿童 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____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杨冰.细节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曾仕强.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9]赵忠心.中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 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3:《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摘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差异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培养出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扬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挖掘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上的具体表现,追究其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 文章 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 想象力 ,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观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而西方文化教育则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个性,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学方法上则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是师生关系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历来是注重“尊师敬长”,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而西方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 思维方式 ,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二、通过以上中西方差异的分析引发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首先是对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扬长弃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渊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9世纪末我国自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已经反反复复对西方的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以用来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经验时,常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国家移植过来后或许会变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无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两种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异。因此,这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它在中国这块土壤基础上的生长环境,我们既不能被中国国情束缚思维,也不能比葫芦画瓢、盲目引进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加以“扬长弃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正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化结合 纵观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教育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经相当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长处是情感及教育占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同样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也往往对他们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分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以上西方教育的积极方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教育方案,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2]傅斯年:傅斯年全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P6 [3]吴林富:中国教育管理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P6、225 猜你喜欢: 1. 论中西方的教育论文 2.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3. 中美教育差异浅析论文 4.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5. 中西教育比较论文

中西方价值观 教育 的历史和 文化 传统不同,因此内涵和特点亦不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教育比较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中西教育的文化差异

摘要: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教育成了各个国家发展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教育的三大主体——学生、教师、学校的中西方差异出发,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并在中西方教育的对比中,为当下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作出 反思 。

关键词:中西教育;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5[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2-2139(2012)-10-006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竞争的激烈,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全世界发展所关注的问题。全球教育一体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各国的教育都在为应对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另一方面中西方教育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行为日益频繁。然而,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复制、粗暴照搬,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站在更高高度审视这一问题。对比中西教育的文化差异,寻找中西方教育文化的有利方面和各自弊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推动中国教育实现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而这种差异越在历史的前期越明显,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仍,在相互借鉴中相互融合,然而这种教育差异依然广泛影响着当前的教育事业。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教育传统的差异,也表现在教育现实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以及教育体制。

一、受教育者

(一)中国学生:被选择

大部分中国人的中国式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外部的评价,“好学生”的三条标准——人品、素质、潜能,这些都是自我是无法界定的,只有社会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行为来进行判断;这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符合中国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界定。至于“潜力强”这个很难以界定,但是中国人独特的成才思维认定,如果这个学生学习很轻松,付出的努力少,但是成绩优秀,就被认定为一个潜力很强的学生。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这种注重外部评价,是中国农耕文化这棵种子所发散出来的一株枝蔓。在古老的农耕社会,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体的合作,才能保证粮食的收成。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中国人越来越注重群体,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使他们在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十分留心他人对于自已行为作出的反应和期待,尽量避免窘迫与冲突,强带哦自我反省、克己、慎独、三省吾身。”

(二)西方的学生:自我选择

大部分西方人的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自我的评价。三条准则——热情、有归属感、有恒心,都是从学生自我内心的情感出发,带有很强的自我意志,即使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面,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归属感。他们遵循的不是法律亦或是道德,而是内心中的、“约”。这是很典型的海洋文化所孕育的性格。西方的古代文明在人与海的搏斗中展开,所以他们性格中有一种自然界是可以征服的“物我”两分的态度,他们有很强烈的个体本位意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自我的选择上。西方的学生很注重选择的权利,他们忠于自已的内心的感受“激情、归属感和恒心”这些社会没有办法界定的品质才是他们自我意志选择的体现。

二、教育者

中国以教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是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学生,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而在西方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师不尊”,虽然也有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他们更具有体制之外的特色与麻辣。

(一)中国教师:严父慈母

在中国,教师的职业和形象存在很大程度的社会刻板化现象,我们相信教师有教师的样子,即所谓的“师表”。在古代的中国,教师又被称作“师父”,由此可以推断,最初人们心目中的“师表”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严父”的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的逐渐女性化之后,“师表”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慈母”的形象。

而在师生的关系之上,教师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是像“儿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在教学评价之中,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业还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行都处于疏导的地位,对于学生任何细小的错误都要有错必纠。中国教师的角色设定其实是中国家族本为与伦理至上的文化传统在教学组织中的延续。“家庭及其延伸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地位却是任何一种别的文化都无可比拟的。”

(二)西方的教师:亦师亦友

具体表现在,在课堂的组织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正如西方教育的始祖——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对话式”。他认为教师是一个“产婆”他只能引导“母亲”生孩子而不能代替“母亲”生孩子。在师生的关系上他们是相对平等和民主的。因为他们都是只通往真理旅途中的“探索者”。在教学评价之中,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所犯的错误教师基本上是不会予以否定的,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那么在今后学生的知识体系日益完善的时候就能进行自我的纠正,另一方面他们无法确定学生所谓的错误思想之中是否就有带有真理的苗子,因为即使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也不是绝对的真理。

三、学校

(一)中国的学校:求同

中国的学校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校训用以展示其办学思想的不同,但基本上中国的学校也是机器化制造的。有人戏称,你只要进入一所小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学生的学习进度;你只要进入一所大学,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中国教育的高度一致性,但是它很值得我们的反思。

(二)西方的学校:存异

西方的学校虽然在“自由’”和“真理”大体相同的校训的指导下,但是他们的学校发展却各不相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他们还率先开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学生、课程专家、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西方这种存异的现象也是西方求变务新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传承,个体本位思想的传承。西方文化中有“浮士德精神”,即不断地向上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的新思想,会出现很多的“异”的局面,西方人尊重个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尊重各种“异”。正如美国的本尼克曾在《文化模式》中 总结 的那样“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

此外,表现在教育体制上,中国更注意家庭伦理的教育,而西方对此则不很重视;中国更注意社会道德约束的教育,而西方则注重法律以及社会责任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西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都有着不同文化的渊源。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单纯地引进,而是要思考西方的教学模式是怎样调动起他们的文化优势的。目前教育改革的制定者,往往是从教学形式方面入手,没有看到或很少看到教育潜在的文化影响;而对于中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因不从事教育工作而对教学方式不甚了解,无法将文化这种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笔者认为如果两者能相互结合,这也许将是中国课程改革深入和发展的一大契机。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西教育差异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但相应的文化教育水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至少发展乏力。从国家层面来说,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国家在经济软着陆,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集约型方向发展的探索缺少文化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从每个个体来说,如何更好提高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用更强大的文化理念武装自己,以适应时代需求也成为当下需要社会迫切解决的问题,而革新文化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要革新文化必先从教育开始,教育是文化传承和革新的最重要的途径,唯有教育变革才能从根本上革新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教育存在于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本文拟从现代教育体系入手,剖析探索教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同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寻找其教育文化的根源,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对现有教育革新的见解,为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做抛砖引玉之小见。

关键词:中西文化 教育 差异 改革

乘着我国30余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部分,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人才。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纲领的指引下,通过数十年的积极探索与改革,我国现阶段教育已初具规模。然而随着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创建新教育模式已成首要之义。同时相比时下国外的现行教育,不管是教育质量、教育成果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对比中外教育文化差异,找出我们现阶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瓶颈,并积极着手改革,是我们这代教育人的使命。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普及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的伟大事业,更是开启个人智慧之门,培养健全人格,树立高尚理想和信念,成为有用之才的必经之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通过教育,传递社会文化精髓,培养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人。

从古至今,先哲们对教育都有很深刻的见解,教育是文化精髓得以提升和传递的唯一途径。孔子对教育的概括是:“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王国维关于“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进一步提出“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宗旨,将王国维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并突出了美育与德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他提倡实用教育,其思想精髓是创造教育,目标是民主教育,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育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需求,符合社会本位思想。

二.中西方教育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从1985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2010年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和提高,其指导思想、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符合时代需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却未能与发展纲要相适应,出现了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平衡、功利化教育等诸多弊病,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也未能真正付诸实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而优则仕。目前我国教育有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这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近20年,然而几乎所有教育的理念依然是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启疑”的创新型思维培训,而在于考分,为了各种证书和文凭,教育就是为了取得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学校教育的目的在升学率,教师教育目的在考分的高低, 家庭教育 也是以孩子最终高考考分论成败,学生自身学习的好坏也是拿一纸成绩单论英雄。这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更能说明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现象,在这种思想导向的影响下,作为国家教育支柱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下滑情况,这几年的论文造假、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已屡见不鲜,学习的好坏与取得的成就及做出的贡献没有关系,学的东西与社会需求的东西出现明显脱离,学的目的就是取得文凭,大学教育的意义只是为了简单的就业,更没有站到倡导社会文化方向的高度。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兴趣、创新、踏实、勤奋等则逐渐被遗忘,在功利和享乐思想的驱使下,教育的目的、意义已经被严重扭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倡导的都是趋向于眼前的“利”,而淡化或漠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昌盛、文化的复兴。

2、止于知道的教育模式。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位置关系仍然有待提高,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要启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树立“学不可以已”的终身教育的理念。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目的依然只在于知识点的知道并牢记于心,学校教育好坏的评判标准不是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而是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全都知道、没有疑问、记住那唯一而统一的答案,每当课后老师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时,看到下面的学生都默不作声,便认为是对自己教学的肯定,学生认真听,牢记于心,考试成绩就有了保证。这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该教育止于知道,重在 学习 经验 ,提倡墨守成规,“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二,提倡长幼有序、敬畏天命、尊师重道,提问被视为是没有认真听讲的原因,对老师付出的不珍惜,此教育形式的文化内涵是追求统一、服从、同化,其目标是知礼法而不越雷池一步,敬天而畏命,符合中国伦理性政治文化的行为准则,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素质教育旨在启疑、求真、重德、正气的宗旨理念,而止于知道的教育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浅析我国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

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的 措施 ,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64-01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就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英语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宗教信仰存在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信仰、宗教等方面也几经变迁,最后行为了儒家、道家、佛家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仁爱”、“阴阳”、“神明”、“菩萨”、“如来”等词汇;而在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__在其生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文化,就使得在其语言中出现和基督__的词汇,诸如我们熟悉的angel(天使)、religion(宗教)等。

2.生活状态、环境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的文化中,很多词汇都是和英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其很多词汇中都很航行、水、鱼等涉及到大海的词汇有关,诸如我们比较熟悉的a ship in the sea(萍水相逢之人);all at sea(不知所措);to 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等;我国主要的还是以陆地环境为主,有关航海、大海等方面的词汇并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国生长竹子,所以有相应的势如破竹等相关的词汇,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存在的差异,也使得双方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历史 典故 存在的差异

双方的典故的来源不一样,西方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喜剧、英美文学、罗马神话等方面,诸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我国的历史典故则包罗甚广,不但包括名著小说,还包括民间 传说 ,一些正史、野史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比较经典的“曹冲称象”、“刻舟求剑”、“烽火戏诸侯”等,这些内容都反映了我国深化的历史文化内涵。

4.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西方注重自由、民主,自我意识比较强力,这种“自我”(self)的观念已经深入其文化中,具体体现在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等方面。而我国讲究的是先人后我的思想,讲究的是奉献,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非常强烈,诸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思想。

5.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习惯上,诸如我们认为将人家唤作狗是十分不礼貌的用法,但是英国人却将狗作为昵称。诸如此类风俗习惯在中西的文化中体现之处比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6.社会礼仪存在的差异

我在我国的家庭文化中,“谢谢”这个词很少被提到,家长照顾儿女,儿女孝顺父母被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主要是受到我国深厚的伦理积淀的影响。如果偶然在家庭成员中说出了“谢谢”,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在西方的社会礼仪中,“thank you”被使用的频次非常高,几乎在所有人之间都会遇到。在这里就体现了双方社会礼仪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的措施

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之后,就需要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背景的支撑下更好地 学习英语 ,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应于文化内涵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可能产生疑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纵向深入和横向发展,对于学生英语的终身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但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教育,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语言和社会是分不开的,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代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语言中不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等,还影响到人们的 思维方式 、价值理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渗透,加强对社会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更好地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2.完善相关西方文化方面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育,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素材,只有加强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的了解,开展相关的情境对话、实践活动,才能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 英语文化 中的人文风俗、地理文化、神话典故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自觉地加强对西方文化素材的挖掘,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其更好地明白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其更加分明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

3.挖掘和扩展教材中的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教材,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成绩将很难保证。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要为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升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的安排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的要求,联系教材输入相关的文化,只有津贴教材,才能使这些西方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会僧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关的活动,来对教材进行相关的扩展,诸如英语角、兴趣小组等,只有尽量创造真实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才能增加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琴.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党俊英.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科技资讯,2007,(24).

有关中西教育比较论文推荐:

1.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

2.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特点及差异论文

3.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探讨论文

4. 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

5. 浅析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

西方双标现象现状研究论文

教科书式如何制服一个严重双标的人 在生活中有“双标”行为的人并不少见,最可怕的是这种人往往对自己双标的这种毛病浑然不觉得有问题,永远只会觉得是自己有理,永远觉得是自己义正言辞。 对于这一类人,有些朋友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他要双标,还不知道自己在双标,你就比他更双标,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比谁能“恶心”到谁,也有的人说可以据理力争,双标的人喜欢扭曲事实和偷换概念,你就一个死理说到底,不要讲客气,让对方感觉到双标是个怎样的感觉。 双标的人有什么特点? 双标的人可以说有几个很明显的特征,第一就是个人主义比较强,凡事都是会自己好才好的角度出发,如果这件事对自己好,那么就是好事,如果对自己不好,他不仅要让自己不好,还要拉着别人一起遭罪。 第二就是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强,永远会觉得自己在错的时候别人为什么不应该讲点感情而不是事事讲规矩讲道理,但反过来如果是别人需要讲感情的时候她就会十分刻薄的去冷语相待。 第三就有问题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的不对,而是先想想看是别人哪里没有做好,即使别人指出了他的不是,他也仍旧会我行我素。 一般遇见了有双标的人,我们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远离,不交流不力争,让对方连一点发挥的空间都没有,自然而然的这样的人就无法发作了。

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欧阳马田(厦门人学社会学系,fi}建厦门361005)摘要:酉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川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客和逻斩结构,可以将酉方越轨社会学划分为结构功能、社会解组、亚文化群、社会控制、标签、口常生Ilr方法、冲突等一七人流派预测其米来发展趋势中上阶级违规问题、巾一位违规问题、跨学派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等将成为币要研究领域}(lJ社会控制学派和冲突学派将上升为主导学派关键词:酉方越轨社会学:犯罪:社会控制:冲突学派中图分类号:C91- 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 0460( 2002104- 0077- 07越轨是既占老又现代的社会问题。社会学中所谓的越轨.简中一地说.包括违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所有行为。对越轨现象进行专门和系统的社会学研究开始」几西方国家。首先是一些西欧国家.如法国、意大利、比利时。If1J美国后来居上.成为当代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大木营。我国山」几社会学恢复的时间还不长.越轨社会学研究还处」几起步阶段。fll木文的主要日的是想概括西方越轨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评价现代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几个基木流派.JI在此基础上对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我国的越轨社会学研究提供借鉴。一、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二个主要历史阶段关」几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日前流行两种一分法。国外(主要是美国)流行的一分法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将其划分为正统阶段和新越轨社会学阶段。f21国内流行的一分法.以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为分水岭.将其划分为占典阶段和现代阶段。f31木文综合这两种划分法.将整个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划分为二个主要历史阶段.即:以迪尔凯姆(间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R. K. Melton)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以莱默特( E. M . 1}emert)、西考尔(A. V. Cieourel)和昆内()等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一)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开创阶段西方越轨社会学产生」几19世纪末的西欧。比利时的凯特莱(1,. A. Quetelet)、意大利的菲利(E. Ferri)和法国的迪尔凯姆是西方越轨社会学开创阶段的二个主要代表。凯特莱是犯罪统计学的鼻祖.菲利是第一个使用“犯罪社会学”术语的人。f41然If1J.西方越轨社会学真正的奠基者是迪尔凯姆。迪尔凯姆主要活跃」几19世纪末的法国.他的贡献是多方而的.最主要的是系统地阐述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If1J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又树立了一个成功研究越轨问题的典范。他在名著《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895年)中提出社会学方法的实质是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该从那些以往的社会现象中去寻找.If1J不能从那些个人意识状态中去挖掘o00 } s} } Pss}迪尔凯姆在《自杀论》( 1897年)中.实践了这一方法论准则.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社会中自杀率的变化If1J不是自杀的个别案例.接着用社会整合的水平来解释自杀率的变化。fOl根据他的理论.“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过强或不足时.自杀的危险就增加了。,> } 7} } Pss3}今人看来.迪尔凯姆对自杀的研究是否正确己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用社会变量来解释另一个社会变量这一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越轨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它使西方越轨研究从过去主要关注生理和心理因素.转向更多地关注社会因素。因此.迪尔凯姆《自杀论》的出版应该视为西方越轨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性标志。不仅如此.迪尔凯姆的《自杀论》还影响到20世纪许多越轨行为社会学流派的形成。在20世纪.“许多越轨行为社会学流派的建立.不是迪尔凯姆观l从和见解的进一步完善.就是他这种观l从和见解的反响。,> } g} } Ps6>20世纪是西方越轨社会学空前发展的一个世纪。如果说西方越轨社会学在19世纪末是迪尔凯姆一枝独秀.那么20世纪则是百花齐放.其中.美国成为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大木营。整个20世纪的西方越轨社会学又以60年代为分水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二)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20世纪的前60年.西方越轨社会学诞生了结构功能派(Structural/ Functional Perspective)、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Chicago/ Disorganization Perspective)、亚文化群学派(Differential AssociationPerspective)和社会控制学派(Social Control Perspective)。其中结构功能派和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在很大的意义上是迪尔凯姆越轨理论的延仲。“默顿关」几越轨行为的颇有影响的结构理论显然意在发展迪尔凯姆的旱期论断。,> } g} } Ps6>默顿用一个社会结构功能失调的程度来解释越轨率的变化.7{用社会结构功能失调引起的日标与手段的差距作为他的越轨行为类型说的基础。If1J迪尔凯姆自杀类型说的基础则是社会整合程度。显然.默顿的越轨行为类型说不但受到迪尔凯姆自杀类型说方法上的影响.Ifu N_是对其基木观l从的继承。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也受迪尔凯姆的影响.把现代社会越轨行为的增加归结为宏观的原因.即快速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他们都认为欧美社会快速的工业化和都市化减弱了社会控制.从Ifu导致越轨行为的增加。60年代以前的各越轨社会学流派都假设存在着稳定和一致的规范.这种规范被作为标准来判别越轨行为。If1J当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人们的规范发生冲突时.力量强大的群体的规范就会作为判定行为的标准。甚至亚文化群学派的学者一也假设存在着,片主导地位的文化.JI目_把他们的研究重l从放在人们如何被越轨亚文化同化的过程上。建立在上述基木假设的基础上.60年代以前的传统越轨社会学把越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违规行为。(三)新越轨社会学阶段从60年代开始很多越轨社会学家开始强调社会规范的变化性和矛盾性从If1J开始质疑传统越轨社会学关J几社会规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基木假设.步{进Ifn怀疑建立在这一基木假设基础上的各种传统越轨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为.如果缺少一个稳定和清晰的判别行为的}h标的话.那么.定义和研究违规就是不可能的.或至少是存在问题的。所以一从}o年代开始.许多社会学家开始把越轨定义为某些人们和团体用来描述他人行为的一种社会定义.步{开始把越轨社会学的对象定义为研究这些社会定义”。f 21( P22o)从把越轨作为一种违规行为来研究到把越轨作为一种社会定义和标签来研究.表明西方越轨社会学己从默顿式的传统阶段.迈入了新越轨社会学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二个新学派的崛起。这二个新学派是标签学派(labeling Perspective)旧常生活方法学派(Fthnomethodology Perspective)和冲突学派(Con-flict Perspective)。[2}统治越轨社会学研究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结构功能学派和同一时期的其他二个学派.在过去的30年里有着不同的命运。结构功能学派在经历了克劳伍德(R. A. Claward) ,奥林(l.. )和艾里克森(K. T. Frikson)等人的理论扩充后. 70年代以来.基木上没有新的发展.其主导地位也受到了挑战。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则衰落得更旱。Ifn亚文化群学派和社会控制学派在进入70年代以后.仍依然有突破性的发展。亚文化群学派的代表萨瑟兰(E. Sutherland)」几70年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他的理论。社会控制学派中的)卖限理论在70年代后迅速发展.使社会控制学派成为四个较老学派中唯一一个可以与60年代后产生的二个新学派争雄的学派。主要形成」几60年代和60年代以前的四个较老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社会解组学派、亚文化群学派和社会控制学派)和主要形成」几60年代后的二个新学派(标签学派旧常生活方法学派和冲突学派)一起构成了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中的七大学派。一珍二、现代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七大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最显著的特l从是把社会视为一个整合和有序的系统.从Ifn假设社会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和非常一致的日标.Ifn社会结构则实现和维持这些价值和日标。在这样一种基木假设之卜.结构功能主义者就有充分的理山把越轨定义为违规.即对社会公认规范的违反。结构功能主义者对越轨的研究集中在二个问题上:(1)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子}一么?他们主要关注的是越轨行为产生的宏观原因;他们把社会秩序的互解.特别是社会结构功能的失调作为越轨产生的原因。yo}(2)越轨行为的类型。默顿从人们解决日标与手段的差距的方式出发.划分了革新、反叛、形式主义和退却主义四种越轨行为类型。yob ( 3)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这一方而的工作是山艾里克森系统地完成的。f21结构功能学派的旗手是默顿。默顿的越轨理论统治西方越轨社会学的时期也正是整个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如日中人的时候。这一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亨律(A. F. Henry)、肖特(J. F. Short) ,克劳伍德、奥林和艾里克森等。f21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社会解组学派又叫区位学派。它是20世纪最旱诞生的一个越轨社会学流派。这一学派假设越轨是社会控制弱化的结果他们研究了会控制弱化的区位条件.如竞争、人口流动和移民等.分析了这些区位条件产生的宏观原因.即大规模的和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f21其旱期主要代表是沃斯(1,. Wirth)、弗需齐尔(F. azier、肖(C. R. Sha}}-)和麦凯(H. D. Mcka}) ,后期代表是兰德(T3. Dander)。f 111亚文化群学派。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发展亚文化群的概念以图取代城市解组概念。这些学者认为都市社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甚至冲突的文化.JI重l从研究了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过程。他们指出越轨行为是学习得来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对越轨态度和越轨技术的学习。亚文化群学派的主要代表是萨瑟兰。f 121这一理论的旱期代表还包括塞林}T. Selling ,后期代表则包括格拉瑟}D. Glaser) , }一勒时(S. Dinitz)、鲍吉斯( R. l.. T3urgess)和艾可( R. 1,. Akers)等。这些人或试图修改或发展萨瑟兰的理论。f21社会控制学派。“社会控制”的概念最旱出现在迪尔凯姆和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旱期代表的著作中。20世纪中叶一些越轨社会学家对越轨亚文化的存在和研究越轨亚文化的价值以及默顿越轨理论的解释力提出质疑。这些学者继承了旱期芝加哥社会解组理论关J几越轨是社会控制弱化的结果的观l从.发展出了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假定是社会控制阻遏了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一学派内部又分为中和化派(Neutralization theory)、威‘限派(Deterrencetheory)和综合派。中和化派着重」几对内在控制的研究[f31,主要代表是马查(D. Matza)和塞克斯( G. M. Sykes)。威慑学派则完全忽略了人们的内在控制.只强调外在控制.只强调惩罚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特别是山国家执行的惩罚。因此.)卖限派主要研究违法.Ifn不一般地研究违规;其主要代表是吉伯斯o f 131综合派重视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的结合.主要代表是赫希( irschi)和瑞克勒斯( W. C. Reckless)。f 141日前.这二个亚学派以威慑派的影响最为巨大。威慑派把人假定为合理化动物.Ifn犯罪是人们合理地计算违法的代价与收益的结果。)卖限派山此推论.犯罪的代价越高.那么犯罪率就会越低。山J几惩罚是犯罪的主要代价.威慑派据此推论说惩罚水平越高.则犯罪的水平就会越低。山」几惩罚水平和犯罪水平这两个关键变量都比较容易测量.所以)卖限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经验研究。这些经验研究在系统性和精确性方而明显地超出其他各流派所进行的研究。标签学派。标签学派是20世纪}o年代诞生的一个新学派。这一学派的基木立场是把社会假设为一个多兀化结构.在实际研究中又含蓄地假设存在着某些最低限度的作为定义违规参照l从的社会共识。这一学派批评过去的越轨理论用解释初次越轨的因素来解释连续越轨的企图。在区分了初次越轨和一次越轨(连续越轨)概念的基础上.这一学派重l从分析了越轨标签引起连续越轨的过程与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结构机会、互动网络和自我概念等)o f lsl主要代表是莱默特、贝克(H. T3ecker)和斯觉(E. M. Schur)。f21日常生活方法学派。“日常生活方法学派是与哲学上的现象说相联系的。0> } 2} } P14a)日常生活方法论者试图将现象说与社会学联结起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用现象说的理论去研究越轨现象.从Ifn导致了越轨社会学中日常生活方法学派的诞生。和标签学派一样.这个新学派也把越轨理解为一种社会定义。在日常生活方法论者看来.越轨是人们、组织和社会的一种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前提卜.日常生活方法论者主要研究某些行为被定义为越轨以及某些人被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以及人们、组织和社会在定义越轨和越轨者的过程中所用的方法。f lOl这使得日常生活方法论在研究重l从上与标签论明显地区别开来了.后者主要研究被标签为越轨者后对被标签者未来越轨和违法的影响程度。日常生活方法论的产生城市社会解组和社^}} }h卡fi'R出谷了Il}r坦刀口5}对甲一1}.违)h! R}J}JI-'}i,。现1戈社公走n度Ill织起米}'S社公.大AIS少少现1戈社会成员都在中一位中工作和生活。因此.中一位违规问题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学派的关注和研究.有极大的可能成为未来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重l从之一。3.跨学派的研究领域。过去的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过分1}1」几学派的门户对立Ifu缺少跨J货派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虽然.产生某种越轨社会学理论的综合派的时机和条件尚未成熟.但组织一些交叉和综合研究对西方越轨社会学来说是可行和必要的.在某些领域还是急需的。比如标签/惩罚对被标签者/被惩罚者未来越轨的影响就是一例。标签理论和威慑理论从逻辑推论上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互相对立的.这就需要交叉研究。虽然.从60年代以来.己经有不少学者卷入这一研究.但他们的结论和解释却彼此不同。有一些结论支持标签理论也有一些支持)卖限理论.这表明这一问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另一个关键的涉及不同学派的问题是对社会控制的研究。虽然西方越轨社会学中有社会控制这一学派.但社会控制学派至今未能发展出一种较系统的社会控制理论。赫希(T. Hirschi)试图结合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他的工作是对社会控制问题的一次综合性研究的尝试。但是他的研究没有能充分吸收威慑派和中和化派这两个亚学派的观l从.也未能吸收其他各大流派的成果。因此.他所代表的社会控制综合派还很不成熟。总之.社会控制问题呼唤跨学派综合研究。4.越轨和犯罪的国际比较研究。过去的西方越轨社会学主要是研究美国社会的越轨和犯罪问题.非常缺少国际比较研究.特别是缺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中越轨和犯罪的研究。这不能不严重影响了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和理论的发展。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增加.国际比较研究有望成为西方越轨社会学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二)未来西方越轨社会学各流派相对地位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片据着西方越轨社会学的主导地位。然Ifn.这一时代旱己结束。60年代以后的西方越轨社会学基木上是各大流派争雄的时代。展望21世纪初的西方越轨社会学.在以违规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四大流派(结构功能学派、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亚文化群学派和社会控制学派)中.社会控制学派最有可能,片据主导地位。因为只有社会控制学派能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这使得社会控制学派能在系统性和精确性方而明显地优」几其他学派。Ifn在把越轨作为一种社会定义来研究的各流派(标签学派旧常生活方法学派和冲突学派)中.冲突学派最有可能,片据主导地位。在冲突学派内部.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又将,片据上风。事实上.旱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冲突学派内部就己经发生了这一转变。越来越多的冲突学派学者(以昆内为代表)注意到经济秩序与犯罪的关系的重要性.Ifn倾向」几借用马克思的概念和方法去分析越轨和犯罪。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在理论的系统性方而不但优」几冲突派内部的其他亚学派(如文化冲突论).Ifn目_一也明显优」几其他把越轨作为社会定义来研究的学派(标签派和日常生活方法派)。其他五个学派的相对地位将会卜降。但这7{不意味着这些学派在某些重要领域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例如.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属」几结构功能主义范畴)和芝加哥社会解组理论.可以应用」几正在快速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越轨与犯罪研究;标签理论.可以扩展它对中上阶级和中一位违规的研究;{笋瑟兰开创的社会心理学流派在内在控制和非正式控制的分析方而很有前途。只有日常生活方法学派的未来比较难以预测.它在西有丧戊勤补个J争石开穷中的帅价可台份像结耘i功台份伞份那样汀夕可日卜一巾右可台份开胜山新的无帅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向是有利自己的就是正确的,不利自己的就是错误的,标准恒定,亘古不变,何来双标一说例子多不胜数你暴乱就是for freedom我暴乱就是镇压恶徒保护居民欧盟补贴空客,美国控告扰乱市场自由。美国补贴波音,欧盟控告扰乱市场自由。两国的文件应该是网上下的模板所以很明显,西方的价值观是非常恒定的自由 民主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希腊借钱还不了了,全民公投这钱到底还不还,最后全民投票不还,就不还了德国表示非常民主,自由

我觉得所谓教科书级炫富,是说奢侈只在无意间,这才是真正的豪门。韩雪一直很低调,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她虽然出道的时间比较久,但是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直到参加了《幻乐之城》与《我就是演员》之后,她的演技才获得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并且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而就在韩雪成名之后,越来越多人对她的家庭背景感兴趣。韩雪是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影视制作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韩雪虽然依靠自身的演技和自身颜值,在娱乐圈内打拼了那么久,但是没有一点绯闻和暧昧新闻传出来,除了演戏,本不能在其他上商业活动看到她,但是一直都保持自身的低调,也从未见过她和哪个男星传过绯闻,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好多人一直都对韩雪的家庭背景表示很好奇,不少人觉得韩雪能够在娱乐圈活得这么有自己的个性,背后的后台一定是非常硬的。但是韩雪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家里并没有网友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表明自己只是军人家庭出身。在她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透露了自己的富有,之前她在一个节目中不小心透露了,她在苏州老家的院子占地面积至少有1100多平米。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才叫炫富,这才是教科书级别的炫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研究现状论文

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办什么事情就得热热闹闹的,什么事情都喜欢放鞭炮,就像婚礼,升学宴,满月酒,还有过年,都喜欢放鞭炮,要不是因为这几年环境污染太严重,明令禁止放鞭炮,鞭炮早就泛滥成灾了。所以,热闹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俗,因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和外国文化的不断渗入,人们都喜欢安安静静的,结婚也喜欢找一些好朋友,一个小教堂,安安静静的办。葬礼也是一样的,中国人喜欢喜丧,除了那些起因不是很好的人,那些活的很长久的老人们的葬礼都叫做喜丧。喜丧是件好事,说明老人没受罪,所以想要热热闹闹的送走老人。而西方的传统就是安安静静的,人死的时候,弄一个超级安静的墓园,来的人们一人拿一只花,往死者的墓碑上一放,表示敬意。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是两种文化传统。

古今中外,追悼文一直是连接生者和逝者的桥梁,也记录了人类对死亡的无数次追问。中外悼词共通的一点,都是企图为逝者树立一座文字的丰碑。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中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它不一定是歌颂功德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与先民古代哀悼性文章相比,悼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 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如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不朽篇章。它不知激励了多少勇于牺牲、为民请命的革命志士,直至今天它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悼词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情感基调是昂扬健康的。它不象古代哀悼文,一味宣泄情绪,充满悲伤的情调,让人感到愁闷压抑。它应该排除一切感伤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内容。它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将来,人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概括来讲,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这就是现代悼词的基本特征。悼词,在为逝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话或文章,专用于对逝者的哀悼。 1、宗教文化不同。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 2、伦理文化不同。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3.颜色文化不同。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4.礼物文化不同。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综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

古今中外,追悼文一直是连接生者和逝者的桥梁,也记录了人类对死亡的无数次追问。中外悼词共通的一点,都是企图为逝者树立一座文字的丰碑。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中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它不一定是歌颂功德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与先民古代哀悼性文章相比,悼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 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如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不朽篇章。它不知激励了多少勇于牺牲、为民请命的革命志士,直至今天它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悼词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情感基调是昂扬健康的。它不象古代哀悼文,一味宣泄情绪,充满悲伤的情调,让人感到愁闷压抑。它应该排除一切感伤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内容。它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将来,人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概括来讲,充分肯定死者对社会的贡献,真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和敬意,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这就是现代悼词的基本特征。悼词,在为逝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话或文章,专用于对逝者的哀悼。1、宗教文化不同。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2、伦理文化不同。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3.颜色文化不同。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4.礼物文化不同。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综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

婚丧嫁娶都是一个人人生的重大事件,大型事件用仪式感的过程来完成事件过度是很自然的事儿,人生在世,总要在世间的亲朋好友印象中留下点什么,而红白喜事就是最能承载社会关系的纽带了。由于地理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东西方面对死亡的态度不一样再正常不过了,「俗」和「雅」都是一种主观印象,披麻戴孝与黑色葬的服俩种形式其实目的都是为了怀念和超度故人,试想如果这些仪式都没了,那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纽带又多了个缺口,灰飞烟灭的故人泉下有知也会倍感凄凉吧,所以中式丧礼再「俗」还得延续办。

中式丧礼「俗」的由来关键词:民族融合 历史沿袭 宗教传统  披麻戴孝 文化断层 庞大的农村体系 大气污染 封建迷信。真正「俗」的是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愚昧行为,刘若英与郭晓东演的《新结婚时代》里有一个关于丧礼的高潮事件,城市凤凰女刘若英因不能免俗去参加了郭晓东饰演的凤凰男老家帮着哭丧的过程中错失母亲的离世,冲突矛盾成了离婚导火索,郭的亲戚让刘回乡哭丧事件有个可笑的目的是为了炫耀家族地位,在同村人面前“长脸”,可以看出在文明落后地带红白喜事是能提升社会地位的大事件。

西方人很在乎“走的体面”,面对死亡与中国的大悲相反有着非常乐观积极的态度。与中国人一直传承文化的观念正好相反西方人爱设计葬礼,融入逝者生前的个性定制愿景,甚至随着科技工业发展融入艺术观点。

对于葬礼来说「俗」和「雅」成了一种民俗文化表象的风格表现形式,也就意味着葬礼一直以来是在被人为设计的,传统仪式被沿袭。危疾安宁护理领域的带头人BJ Miller说“没有什么比糟糕的死亡设计更令人伤心,也没什么比好的死亡设计更迫切、更有力,因为生命的末端是如此的浓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死亡,重新设计死亡的方式。

  • 索引序列
  • 湘西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 湖湘文化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 中西方教育文化研究现状论文
  • 西方双标现象现状研究论文
  •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研究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