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 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
2、 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谓“封臣建国”。
4、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
5、 浅谈汉民族的形成史。
6、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
7、 古代东北的民族兴起与衰落。
8、 古汉语“普通话”的变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饰的演变。
妇好-妹喜;妲己-娥黄|褒姒-太姒.西施-姜嫄|王昭君-吕雉、栗姬|貂婵,蔡文姬-吴国太,洛甄,甘夫人、糜夫人|飞燕、合德——长孙皇后——孙二娘—郑氏苏夫人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任侠主题。
2、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任侠主题。
3、魏晋南北朝文学与道教。
4、继承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写论文注意事项:
1、论文里面千万不可以出现“我”这个词,论文具有科学的严肃性、严谨性,避免出现“我”人称代词。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的论文改成了“笔者”呢,实际上,用“本文”来替代比较是聪明人的做法,也是在各类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2、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感叹号,论文应以陈述语句为主,出现语气叹词瞬间降低论文的层次,问句主要在写文章的结构和结论的时候使用,其他的地方能少就少。
3、杜绝排比句,排比句很没有逻辑,尤其是文科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排比句会让别人将你的论文当成作文,切记论文不是作文。
4、直接引用不超过文章全文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间接引用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主要放在文章的前人研究成果的部分。避免直接引用,一个小技巧就是把直接引用放在注解里面。
这个问题比较概括,不过我建议你去看下论文网站里面比较突出的一个:学术论文网()。里面关于历史方面的论文很多,相关栏目有:历史地理(一)历史学、历史学研究论文、历史学理论论文、历史学动态论文、历史学概论论文、历史学前沿论文、古代文明史研究(二)世界史、世界史学论文、世界历史论文、世界历史研究、全球史研究论文、世界史理论论文、世界史动态论文(三)先秦、秦汉史、中国古代史研究、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史动态(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魏晋隋唐史研究、魏晋隋唐史动态(五)宋元明清史、宋辽金元史研究、明清史研究论文、明清史动态论文(六)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理论、中国近代史人物、中国近代史动态(七)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纲要、中国现代史理论 、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国现代史丛刊、中国现代史动态(八)当代中国史、《当代中国史》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开始的,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达一百零九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多次说过的,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一百零九年,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止的前八十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1949年为止的后三十年是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辈的中国人,是亲自经历了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这两个时期的,并且接着又亲自经历了从1949年以来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辛亥革命同以前的各次革命比起来,是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新的发展。这次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结果,推翻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后一个王朝,宣布成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次革命引起了全国的民主革命精神的高涨,为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打开了道路。但这次革命远远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谓“中华民国”很快就成了有名无实的东西,代替清朝封建统治而起的,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及后来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回忆辛亥革命的历史,继承和发扬这次革命的光荣传统,吸取它的宝贵的历史教训,在今天还是有重大意义的。辛亥革命是经过了长期酝酿而发生的一次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辛亥革命的公认的领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十九世纪末,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中间,出现了两个派别,这就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1898年“戊戌政变”的失败,使幻想清朝政府可以实行某些改良的维新派破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和影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宣言中提出了包括“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这个方案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学来的。他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清朝的统治来“建立民国”,这在当时,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的。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后,会员们很快地就分头回国到各地去组织革命团体,联合爱国人士,准备起义。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就我当时在那里上学的云南省来说,法国那时在云南修建的滇越铁路已达到昆明,并且掠夺了七个府的矿产开采权。英国也伺机侵掠我国边疆的片马等地。法、英帝国主义对云南省的加紧侵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云南人民更感到“内巩国基,外御强敌”的迫切,于是积极起来反抗。1907年,云南同盟会会员创办了《云南杂志》,在发刊词中号召云南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万死不懈,以抗强敌。”一时以昆明、腾越的同盟会支部为中心,联络爱国革命人士,组织了许多革命团
gfffffffffsjdkjsadkjsadkjskalj
《历史》必修一导言课的心得体会对于高中新课改,我是抱着期待的心情的。所以对新教材(jiaocai)教法的思考,我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可以说,从2004年新课改开始,我就开始关注新课改的动态。2007年,陕西省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新课改,由于我连续两年都在高三,教的是老教材(jiaocai),所以没有机会对新教材的教法进行实践。直到今年,我才有机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于实践。2007年,新课程改革后,很多老师都反映说课时不够。原因是他们觉得要补充的东西太多,当时我就觉得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问题。由于我们过去教的是老教材,而老教材的编写属于通史体例,强调的是史实的前因后果以及叙事的完整性,所以,接触新教材的老教师总是受过去教材体例的影响,思想上老是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放不开手脚。教学时总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生怕这个地方没讲到,那个地方又遗漏了,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而陷入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今年在上新高一课之前,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最后我决定加大导言课的分量,不是用一节课,而是用4到5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讲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课的不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包括社会原因和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原因)、史学界新的观点(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如何阅读历史教材等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能够高屋建瓴地把握新教材。经过几节课的实践,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这种讲法使学生心里亮堂,不会陷入迷茫之中,有一个同学在听完两节课后,便发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上导言课的具体内容。第一节课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初中教材的体例和历史分期;二是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不同之处。初中历史属于通史体例,按照历史分期,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六个大的板块:第一个板块:中国古代史,讲170万年前元谋人的出现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第二个板块:中国近代史,讲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第三个板块:中国现代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第四个板块:世界古代史,讲二三百万年前非洲肯尼亚人的出现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历史;第五个板块:世界近代史,讲14、15世纪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第六个板块:世界现代史,讲俄国十月革命至今的历史。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初中学习历史的印象来回答。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对近代和古代的不同只是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并且叙述极缺乏条理性,基本少没有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很有条理的谈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不同。这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第二个问题的讲解。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不同之处有哪些?我根据刘宗绪、黄安年教授《世界近现代历史30讲》的观点给学生指出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不同主要有三点:一是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经济上);二是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国王为代表的贵族特权(政治上);三是公民取代了臣民(人的解放)。在讲这三个不同之处时,我都列举了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同的理解,争取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第二课,主要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和目前史学界较流行的三种史观。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我讲了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变革的要求;二是史学界新观点的出现为教材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或者说现实基础。我在讲课时说,一是要求变,二是可以变,所以就发生了变化。先说社会的变革,凡是变,一般都要从长时间段来看才看得清楚,中国社会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时间里,有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一个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另一个我认为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因为在这次大会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际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个是进行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中的"改革"就是要改革我国生产关系中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即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体制中的"环节"。而十四大恰恰是要继续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也正是由于这一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在超过德国经济之后,很快又将超过日本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目前的中国,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这里既有经济本身的因素,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在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实现了和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接轨,我们就要遵守并利用市场经济这个"游戏规则",这样欧美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就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增强学习西方经济发展之路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要承担这个学习的任务,因此必须使我们的下一代懂得这个道理。而要让他们懂得这的道理主要靠什么?这当然是靠教育,因此新教材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但是如果史学界还是坚持以前的革命史观,我们的新教材编写就成了问题。事实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史学界也发生了使人欣喜的变化,史学成果层出不穷,史学思想空前活跃,这就为历史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二个问题,主要介绍目前流行的三种史学观:第一种: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第二种: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政治上: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经济上: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或者说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文化上:多元化、科学化、大众化。第三种:文明史观特点:1、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结合。2、考察那些在历史上稳定的、长时期发挥作用的因素,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3、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敏是发展阶段的标准。4、在肯定人类取得的文明成就的同时,主要揭示存在的问题。5、承认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并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6、世界文明为背景,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并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显然,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基本内容,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催眠图
你可以去看下(历史学研究)~里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你可以看下论题,好好学习参考下
帮您找到了以下几篇:谈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1 历史文化名镇——寨市旅游开发初探 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3 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及演进趋势 4 高学术起点,入国际主流——谈《知识产权》杂志的历史责任5 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的几个问题6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7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对湖南省衡南县新课改的调查与反思 8 多维视野中的“身体转向”及其历史轨迹9 国家应对犯罪策略转变的历史选择——解读刑事和解的探索实践 10 我国商标评审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制度完善11 论历史比较法中的规律与例外 12 美国商业管制司法政策的历史发展和启示 13 苏区精神历史地位探微 14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15 汤黎路 把握历史方位提升工作能力 16 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因素 17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探索18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全球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19 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20 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理论超越的历史分析 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是他们的民族却随着其传统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5000年的古老文明,对其文化的破坏就更是一种巨大的罪行。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与法律这种刚性约束不同的是,文化约束是柔性的。法律偏重于犯罪之后的惩罚,而文化对于道德的育化却起着预防犯罪的作用。一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常常是通过文化具体反映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华国力鼎盛的时期,科学也因此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当时欧洲、中东、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长安学习,周边国家则以中国为宗主国,万国来朝,重译款塞。秦朝以后,中国常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数民族割据的朝代,但是他们几乎都被汉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从中共1949年窃据政权开始,就倾国家之力开始了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破坏,这绝不是它出于工业化的狂热、或希望靠拢西方文明而干了一些蠢事,而是它在意识形态上与民族的传统文化势如水火,因此它的文化破坏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并且是以国家暴力作为后盾的。从建党到现在,中-共对中国文化的“革-命”从来都没有停过,也确实企图彻底“革”中国文化的“命”。 更为恶劣的是,中-共对传统文化一直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把从古到今,人在背离传统文化后产生的宫廷斗争、权谋诡计、独裁专制等等“发扬光大”,创造出一套它们的善恶标准、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并让人认为这种“党文化”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至利用人们对“-党-文-化-”的反感而使人进一步抛弃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 这给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人心不但失去了道德约束,更被-中-共-强行灌输了其邪恶学说。 一、共-产-党-为什么要破-坏-民族文化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信仰为本道德为尊 中国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黄帝开创的,因此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实际上黄帝也是中国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记述天地、阴阳、宇宙、社会和人生规律的《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其中的预测学连现代科学也难望其项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对知识份子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份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横向延伸成朋友之间的“义”。儒家倡导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就自然得以维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则是传统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道家思想渊源甚深的中医、气功、风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国地狱、善恶报应等等思想与儒家伦理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释、道信仰给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套道德体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安定和和谐的基础。 属于精神层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道德体系进行通俗化表达。 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红楼梦》开篇是大荒山无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灵宝玉的对话,这段神话是贯穿《红楼梦》的线索;《水浒传》开篇讲“洪太尉误走妖邪”,这段神话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三国演义》开始讲天灾示警,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观结尾。余者如《东周列国志》或《说岳全传》也都以类似的故事开头。 这绝非小说家们在创作时的巧合,而是中国知识份子对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们的文化作品对于后人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中国人谈起“义”的时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关羽这个“义薄云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约三事”、“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最后败走麦城,“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等故事。谈起“忠”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传统价值观中对-“忠义”的赞美就这样-通过知识份子创作的精-彩纷呈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说教,通过文化的方式具体化,形象化。 道家讲“真”,-佛家讲“善”,儒家讲“忠-恕”、“仁义”,“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欲人同归于善”。这才是“儒释道”信-仰为根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地方。 传统文化中贯穿着“天、道、神、-佛、命、缘、仁、义、礼、智、信、廉、耻、忠、孝、节”等等,许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识字,但是对传统戏剧和评书却耳熟能详,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间百姓获得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共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就是直接毁去中国的道德,也是在破坏社会安定祥和的基础。 65回答者:笑醉怡殇-四级2009-6-2 13:05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大瞎....呵呵...相关内容元曲在中国文化史有什么影响???2009-9-9《左传》和《战国策》哪个更精彩?哪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价值更高?2009-9-13关于韩国抢夺中国文化史真是假22009-8-13求一本书中国文化史概要12009-5-10急!中国文化史思考题答案!!!22009-1-18更多关于世界文化史 论文的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中国文化史论文等待您来回答为什么说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从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的角度分析《窦娥冤》中窦天章的人物形象从中国的婚俗变化看西方文化的影响。求英文翻译,有关唐朝饮食文化(汉→英)美术史题目~麻烦各位帮忙解答一下我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中国卓越的领导人。 要英语翻译。。Thank you对近现代史有研究的近来解答其他回答共2条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比全世界其余别的所有的国家加起来都强的多,都深厚的多~~~ 回答者:永恒的中国战士-十一级2009-6-2 14:03关于图腾的,可以写。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有关龙的记载 根据古代的经文,龙是一种创造物,它有鹿一样的角,骆驼的头,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颈。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种“Shen”(一种类似鳄鱼的虚构的水龙)。它的爪像鹰,指间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则类似于一种水牛。龙有能力在瞬间从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从胖到瘦,从高到矮。它也可以飞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龙似乎是一种具有超能力的创造物,能变换成各种形式。在中国,龙的标志诞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纪,中国出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间),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这些刻花描述了一种有角的爬虫动物,它有牙齿、鳞,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号通常指明龙被视为一种残酷的、罪恶的,带来不幸的创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1.公务员相对来说,学习历史,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考公务员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文科底子在,最主要是有着比较开放的思维和深邃的思维,比较适合公务员这个职业,同学中有不少考了公务员而且发展的还不错;2.教师可以说,学历史的10个至少有三四个都去做了老师,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辅导机构老师,毕竟铁饭碗嘛,而且对已经学习了很多年的历史的人来讲,讲课成为不太难的选择;3.图书编辑文史方向编辑是很多世界史毕业生选择的路子。尤其是国内有很多不错的出版机构如后浪/甲骨文等,做世界历史图书做的相当棒,对于一些爱读书的学生,做图书编辑是一个不错的路子呢;4.高校科研人员我们班当年有24个人,5个人选择读了博士,其中3个人是在海外读的博,基本是签的高校教师岗,回来继续搞科研,还是不错的。5.高校辅导员环顾同学们的选择,也是有人做辅导员的,做的还不错。6.自由职业者如果有养活自己的技能,自由职业者也还是不错的,毕竟自由,有选择的自由。不过都是有代价的。
古代奴婢制度的演变
1、 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 2、 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谓“封臣建国”。 4、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 5、 浅谈汉民族的形成史。 6、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 7、 古代东北的民族兴起与衰落。 8、 古汉语“普通话”的变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饰的演变。 就先这些吧,也不是很少了,呵呵呵,要还有意见,那就把你的问题再细致点好啦。
墨西哥战争,美国走向帝国美国自从1783年独立战争中获胜以后,便决定要控制整个北美洲。1835年美国煽动墨西哥得克萨斯地区的种植园主叛乱,1845年,美国吞并了得克萨斯,并提出更大的领土要求,不仅要划定得克萨斯与墨西哥的疆界,还要向墨西哥强买加利福尼亚及新墨西哥。于是战争终于不可避免了。1846年,美国对墨西哥宣战。美国第11任总统波尔克(1845年~1849年)派出了一支3500人的正规军,在扎卡里·泰勒(后来成为了第12任总统)的率领下,出击墨西哥北部。波尔克的目标是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亚力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和怀俄明。衣衫破烂的美军在得克萨斯,一支大约6万人的志愿军加入了泰勒的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就还没有做好应付残酷战争的准备,制服五花八门,甚至破烂不堪。当时的陆军中尉拿破仑·达纳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作了如下描述:“我们这里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穿着各色各样的衣服,有的着五颜六色的衬衣,有的却偏好夹克;戴草帽的有之,戴宽边帽的也不少,甚至有些人还穿着棉裤,看看,这就是我们当时打仗的样子……我戴着一顶旧草帽,穿着宝贝亲自织的蓝色格子裤,可惜的是两个裤腿都磨破了,眼对眼洞对洞。你还记得我的那个外套吗?现在它已经洗白了。这样也好,敌人的子弹就认不出我是个当官的了。”尽管美军已经逼近了边境,但墨西哥人仍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从人数上看,墨西哥军超过美军3倍,甚至外界也纷纷看好墨西哥。伦敦的《泰晤士报》就明确说墨西哥军队“强于美国军队”。历史学家罗·菲尔德并没有把分析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双方的制服上,他勾画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图画:“形势明显对墨西哥不利。墨西哥的人口是725万,只及美国的一半;而且墨西哥正处于一个统治不稳定的政府领导下……军队不可避免地卷入国家权力争夺的内讧中,这样对士气和军纪都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直到1847年墨西哥军队还要求士兵在长官面前必须致敬或者脱帽行礼。”尽管在战场上,墨西哥军队拥有一批新式骑兵,如枪骑兵、轻骑兵、重装骑兵,但美军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指挥系统。泰勒和斯科特以及其他的一些高级指挥官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他们有着一批大约200人的、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各级指挥官加以支持。这其中就包括罗伯特·李和尤里西斯·格兰特,也即是这批下级军官在以后的南北战争里却各持一方,互相厮杀。民主党政府派出了军队,但他们从没有真心希望自己的子弟兵顺利凯旋,相反,波尔克总统倒是希望斯科特在通往墨西哥的路上犯足够多的错误。北部战场的胜利使得波尔克冷落了泰勒在最初的几次交锋中,美国在墨西哥以北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取得了先机。然而他们的成功很快就被可怕的流行病大打折扣,霍乱、麻疹和黄热病开始爆发,1846年夏天至少有1500名士兵倒毙。9月份,泰勒进抵蒙特里(现为加州西部一城市)。得克萨斯的骑兵队与美国的正规军一起占领了环城高地上的炮兵阵地,然后他们调转炮口猛轰蒙特里。这次行动造成了120名美军死亡,368人受伤,而墨西哥的死伤人数就更多。攻占蒙特里的消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大家额手称庆。如此一来,泰勒就成了反对派总统候选人的最佳人选,波尔克本来想就此收手停止战争,但遭到了舆论的强大批评,反对派说总统对墨西哥人太仁慈。波尔克骑虎难下,他只好命令泰勒驻守在蒙特里,他的大部分军队则加入斯科特的队伍,准备直捣墨西哥心脏。从两栖登陆到决战为了彻底打败墨西哥,美国总统波尔克命令美军向墨西哥首都挺进。由于从陆路攻占墨西哥城需要走800公里乡村道路,波尔克决定利用美国的制海权运送一支9000人的军队通过墨西哥湾直抵韦拉克鲁斯(墨西哥东部海港),这支军队由斯科特率领。韦拉克鲁斯是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斯科特集中军队万人,配备50门大炮,在海军墨西哥湾分舰队的支援下,进攻该港。海港有4000墨军防守,工事坚固。为完成两栖攻击,斯科特专门订购了特制的登陆艇,并对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3月9日开始,美军在韦拉克鲁斯东南5000米处的海滩开始登陆。因墨军未抵抗,美军8000人无一伤亡,顺利登陆。接着,美军开始围攻韦拉克鲁斯,美72艘军舰和陆军的大炮对维拉克鲁斯进行了连续几天的野蛮炮击。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严重破坏。占领了韦拉克鲁斯后,美军直扑墨西哥首都,9月份,美军兵临墨西哥城。墨西哥总统圣塔安把大部队放在了墨西哥城内,同时在两翼布置了数量可观的军队:一个是马力莫附近的磨坊和另一个是能够俯瞰城内的查培尔佩戈要塞。9月8日,美军乘着夜色偷袭了马力莫,这次冒险非常成功,墨西哥军队被迫撤离了磨坊,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磨坊并不是生产枪炮的地方,而是一个储放粮草的仓库。5天后,对查培尔佩戈的进攻开始了,斯科特调来炮兵对着要塞猛轰了一整天,9月13日早上,500名志愿兵拿着云梯开始强攻。这是一次残酷作战。冲在最前面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这次行动还写进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之歌》),而突击行动总指挥特威格斯少校拿着心爱的双筒猎枪身先士卒,结果阵亡于此。由于海军陆战队如此英勇,23名军官里有13名在战后立即得到晋升。墨军也毫不含糊,军校里的学生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还击,美军死伤遍地。墨军子弹打光后,与敌展开了白刃格斗。最后,有6名少年学员战斗到最后一人,光荣牺牲,被誉为“少年英雄”。9月13日晚上,圣塔安见大势已去,率领军队就从城里撤退了,他释放了监狱里的全部犯人,为的是给进城的美军添加麻烦。墨西哥城市长向斯科特求情,要求他的军队尊重他的人民的权利。第二天拂晓,美军大批进城。“在入城的时候,美军处处遭到了偷袭,”格兰特在《自传》里写道,“街道上渺无人烟,几乎成了一个死城,除了时不时从隐蔽的地方传来偷袭的枪声外。”一个奇怪的特使还在战争尚未结束的1847年4月,美国总统波尔克派遣国务院秘书尼古拉斯·特里斯特随部队前往墨西哥,他的使命就是要和平地让墨西哥放弃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但到1847年10月,随着战争顺利进行,总统不仅要求更多的土地,而且认为特里斯特有辱使命,要将其召回。但特里斯特拒绝回国。1848年2月2日,特里斯特以最初的指示为基础,谈判并签署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将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并赔偿因本国公民对墨西哥作战造成的损失费325万美元。作为交换,墨西哥让出了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毫无疑问,波尔克总统对这家伙的自行其是感到不可思议,而国内的扩张主义者也认为美国得的领土太少,但3月10日,参议院居然批准了这个条约,那位无视总统命令的特里斯特先生,一点事都没有。1849年,一直病痛缠身的波尔克拒绝参加总统连任的竞选,回到了田纳西州的家中几个月后就病故了。由于他为美国开拓了大片新边疆并且和平解决了与加拿大的边界问题,被历史学家评为“接近伟大”的总统。美墨战争是美军第一次在异国作战,战争中第一次使用蒸汽战舰。这次战争也是美国第一次由职业军队单独进行的战争。征服的胜利是“伟大的”,但代价并不低廉:至少100万美元的军费以及万名士兵的性命为此作了注脚。而且正如后来的一些历史学家所说,边疆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蓄奴州的扩大,并最终使得美国走向了南北战争。美国史论文《美国的西进运动》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打乱了我们的正常学习,不过这也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一些书籍。在何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人民出版社《美国通史》中的《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与《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这两本书,对美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感叹于美国由一个地处一隅的小邦在几百年时间内奇迹般地变成一个泱泱大国的同时,我也被美国人民对此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顽强的创业精神所折服。由于我是从甘肃考到北大的,现在西部大开发又进行的如火如荼,所以我对书中的“大陆扩张 西进运动”这一章特别感兴趣,因此就以此来作为我的读书报告。19世纪发生的西进运动是美国人民由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部地区进行经济大开发和领土扩张的过程,它是美国经济飞跃的重要因素。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大约经历了100年左右的时间,使美国版图由独立战争时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至19世纪末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域,它是美国历史上一次跨越时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社会迁移运动,被美国历史学家特纳称之为体现“美国精神”的伟大运动。千百万的美国人民胼手胝足、艰苦奋斗,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跃,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783年美国赢得了独立。按照《巴黎和约》的规定,美国领土从独立前13州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公里,它南至佛罗里达,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地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然而这一点领土并不足以满足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美国开始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用购买和战争手段兼并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1803年,美国乘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称为路易斯安那的广大地区(面积约为83万平方英里)。1810年和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又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1846年和1853年,美国与墨西哥发动战争,胜利后购买了墨西哥的大片国土,总计约95万平方英里。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领土面积达777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在大陆扩张的过程中,“天定命运”的理论也随之诞生。1845年7月,美籍爱尔兰人民党纽约刊物《美国杂志和民主评论》主编约翰•奥沙利文宣称,外国政府企图阻止得克萨斯合并,这样限制了上帝把天定命运扩展到北美大陆的意志,从而首次提出了“天定命运”的口号,接着众议员罗伯特•温思罗普1846年1月3日在国会中提出:“我们天定命运的权利是扩展到整个大陆。”奥沙利文又积极鼓吹他的理论,1845年12月27日在《纽约晨报》上再次大肆渲染:“上帝赋于我们在整个大陆发展的权利是天定命运。”其基本含义有三点,其一为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必然性;其二为美国领土扩张的合法性;其三为传播民主制度的神圣性。由于1837年至1845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的涌现,以及人口迅速增加的巨大压力,“天定命运”说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盛极一时,被统治阶级视为恢复经济的一剂良方,也成为美国扩张主义者的有力工具,在当时被广泛地用来论证美国吞并俄勒冈、兼并得克萨斯、侵略墨西哥的合理性。在大陆扩张的同时,美国也开始了向西部广大地区的移民和拓殖过程,即西进运动。美国的西部是指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太平洋沿岸这一广大地区,但又以密西西比河西岸为界将西部一分为二:密西西比河以东为旧西部,以西为新西部。习惯上人们又把新西部一分为二,其分界线是落基山,落基山以西至太平洋沿岸称远西部,以东至堪萨斯城南北一线为大草原。在西进运动中,首先是对旧西部的开发。联邦国会分别于1784年、1785年和1787年连续颁布了有关开发旧西部的3个土地法令和土地条例;不久又颁布了在旧西部建立领地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遂于同年(1787年)建立了“西北领地”,1790年建立了“西南领地”。旧西部的开发正式开始了,并出现了南北两大开发区:西北开发区(西北领地)、西南开发区(西南领地)。所谓“领地制”就是在开发的地区由联邦国会任命的总督、书记官和3名法官来治理,一旦该领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建立州政府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而成为一个州。在这些优惠政策鼓舞下,那些来自东部沿大西洋各州的拓荒者以及海外的投资者首先涌入俄亥俄河以北地区,并于1787年~1788年在西北领地建立了第一个移民点;部分移民沿俄亥俄河顺流而下,在今辛辛那提亦建立了移民点。1803年,西北领地的俄亥俄地区符合建立州的条件,便建立了自西进运动以来的第一个州,即俄亥俄州。西北领地的不断开发与移民的大批涌来,相继又建立了一些领地,如印第安纳领地(1800年)、密执安领地(1805年)、伊利诺斯领地(1809年)。到1802年,印第安纳领地已有人口万人,伊利诺斯领地有人口万人。到1814年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交汇处以北至五大湖地区被开发出来,形成美国最大的粮仓,即有名的大湖平原。大湖平原的被开发是美国西部开发进程中的一大胜利,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大农业基地。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开发西部,又分别于1800年、1804年和1820年颁布了更优惠的土地法令。如1800年的土地法令规定:每英亩(等于市亩)土地以两美元价格出售,一次可购买320英亩,在20天内付清地价的1/4,4年内付清其余地价,其土地便成为购者的地产。1804年的土地法令规定:地价降为美元一英亩,一次可购买160英亩。1820年土地法令再次降低地价和缩减购买土地的数量,每英亩地价下调到美元,每次可购买80英亩。这样一再下调地价和缩小购买地皮数量的政策,目的是鼓励中小农牧场主到西部来,也是为防止大地产的产生和土地投机的猖獗。到1830年,拓荒者和移民便涌入肯塔基、印第安纳波利斯和威斯康星等地,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领地。自1831年起,来自东部和欧洲的移民继续向西北领地涌来,从而又建立了衣阿华和明尼苏打两个领地。到1858年,上述所有领地都相继符合建州条件,建州后都加入了联邦。旧西部的西北领地就这样开发出来了。在开发西北领地的同时,西南领地亦逐步被开发出来。西南领地为旧西部的第二大开发区,来自美国东部诸州以及国外的移民亦如潮水般地汹涌而来,6年后便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州,取名田纳西州。到1800年在西南领地定居开发的人口已达30万人之多,主要从事种植玉米和烟草。1793年,惠特尼发明轧棉机,这一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而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各类移民向墨西哥湾以北的大平原涌入。到1819年仅在海湾平原定居的人口达20万人,向他们出售的土地达228万英亩(万市亩),他们在1817年和1819年分别建立了亚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并成为合众国的成员州。拓荒者们在这里大规模地种植棉花,所产的棉花占全国棉花的1/2,被称为“棉花王国”。棉花种植园主们和其他拓荒者越过密西西比河向阿肯色扩张。1819年阿肯色获得领地地位,到1835年该地人口已达7万人。南北战争前夕,旧西部形成了南北两大平原开发区:大湖平原和海湾平原,前者在北,以生产玉米和小麦为主,使用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海湾平原在南,以生产棉花和烟草为主,利用奴隶进行生产。这样就造成了美国那时的“一国两制”的局面,而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劳动制度。随着南北两大平原的开发,表明整个旧西部已基本上被开发出来了。随着旧西部的开发,新西部的拓殖也逐渐展开来。1804年,杰斐逊总统为了开发新西部派遣了两个考察团,一个考察团从圣路易斯城出发,沿密苏里河与哥伦比亚河前进,在新西部的北方地区考察,向西一直抵达太平洋沿岸;另一个考察团在新西部的中南地区考察,向西直达红河。这两个考察团的活动拉开了开发新西部的帷幕。在开发新西部的进程中,首先开发的是远西部,它的开发是和4件大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第一,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以武力和外交手段从邻国墨西哥手中夺得了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等地,并开始向这些地区大规模地移民,进行开发,到19世纪末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为合众国的州成员。第二,大规模地建筑交通设施。拓荒者们最先在这无路可走的荒原开辟了由旧西部西行,越过大草原,翻过落基山通往太平洋的数条通道,其中最有名的是“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小道”。这些通道的开辟在铁路和公路未建造前起了莫大的作用,成千上万的拓荒者和各种类型的移民就是通过它们到达远西部开发的。1862年,联邦国会决定成立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太平洋铁路公司,并确定由这两个铁路公司建造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与此同时还建造了从堪萨斯城向西横穿大草原到丹佛的铁路,并且在夏延与联合太平洋铁路接轨。1864年联邦中央政府批准建筑北太平洋铁路。1879年建成托皮卡至圣菲的铁路。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掀起了建造铁路的热潮,到1893年在旧西部和新西部建成以四大干线为核心的铁路网:联合太平洋铁路(1881年)、北太平洋铁路(1882年)、大北方铁路(1893年)和芝加哥—圣保罗铁路。美国仅在1862~1893年在其西部建造的铁路就高达万公里,比目前我国全国铁路至少多两倍。此外还开辟了许多内河航线,开凿了多条运河,修筑了数万公里的公路。大规模地建造近现代化的全国交通运输网是美国开发新西部和旧西部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开发西部的主要内容。第三,19世纪50年代在远西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淘金热”,从而拉动了远西部的大开发。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发现了金矿。淘金者从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蜂拥般的向远西部奔来,因而远西部人口大增,也因此使这里的开发进入了高潮。“淘金热”一方面吸引来大批的移民,另一方面也给美国的西部开发,尤其是远西部的开发带来巨额资金。到19世纪60年代“淘金热”过去之后,大批淘金者转入工业、商业、农业及其他行业,远西部亦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第四,南北战争(1861~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消除了阻碍国家发展的分裂局面,可以集中国家的主要力量来进行西部尤其是远西部的开发。对大草原的开发是在南北战争之后开始的。过去拓荒者们在旧西部开发出来后没有在大草原停留下来便直奔远西部去了,这是因为大草原降水量很少,每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1厘米,是干旱荒无人烟之地,移民们无法在这里定居开发,只好越过它。但是南北战争后出现了促使其得以开发的许多重要因素。首先是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如旱地农业耕作法和适用于开发大草原的农具;其次是大规模建造铁路和其他交通设施;再次是1889年3月经总统批准的《宅地法》亦适用于大草原,根据这一土地法令,任何美国公民只要缴纳10美元证件费就可以得到160英亩(市亩)土地,在该土地上耕种5年便可获得绝对产权;第四,工商业不仅在东部发达地区而且在旧西部甚至在远西部亦发展起来,因而对原料产地、工业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些因素,形成了推动开发大草原的强大动力,进而推动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到19世纪90年代,北起美国加拿大边境,南至墨西哥湾,东起堪萨斯城南北一线,西至落基山这样一片广大的草原终于开发出来了,形成了美国最大的牧业基地和农业的又一个大基地。1890年,美国人口调查局向世人宣布:“现在未开发的土地大多已被各个独自为政的定居者所占领。”美国史学家特纳就此发表评论说:“这一简略的官方说明表示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运动已告结束。”特纳所说的“伟大的运动”显然是指美国的西进运动。西部大开发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大批的资本主义农场建立起来,西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使美国的劳动力布局有所改变:促进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东西部互补性贸易迅速发展;西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业也飞速发展……美国的西进运动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对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扩大了美国领土,巩固了资本主义政权。此外,在西部新开辟的土地上,是按北方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经营还是按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经营,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原因之一,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使资本主义统治进一步巩固。更为重要的是,持久而艰巨的西部开发,磨练了美国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了美国人的民主意识,培养造就了美国人那种自力更生、不畏艰险、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同时形成的独特的西部文化,影响也十分深远,成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美国干涉墨西哥1910—1917年革命探析在墨西哥1910-1917年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美国政府曾两次出兵对其进行干涉。与美国历史上其它无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相比,这两次侵略行为尽管微不足道,但与同一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地区频频发动、成果颇丰的军事行动相比,这两次军事干涉行为又具有“规模最大和军事成果不明显”的特点。由于这两次军事行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美国参加欧洲战争之前,这一特殊的历史大背景对于促使美国参加欧战、进行军事改革、增强军事力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探讨这两次军事行动,也可以折射出同一时期美国出兵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性质和某些特点。 对于这两次军事行动,许多论著和材料只是作了粗略的概述,或仅就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证,没有作详尽的全貌记载和深入细致的论述。笔者对两次军事行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两次军事行动前美国国内迅猛发展的经济力量、日渐涌动的扩张思潮和在世界各地频频发动的军事行动,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对于19101917年革命前墨西哥的国内状况和1910-1917年革命的经过,也作了简单介绍。文章进而从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等方面分析了美国进行武力干涉的原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两次军事行动的导火索、战争目的、计划和进程。文章最后从性质、美国失败的原因、历史影响和特点等几方面对两次军事行动进行了述评。同时,也驳斥了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错误说法和观点。从性质上看,美国的两次军事行动无疑是典型的侵略之举;战争的性质、墨西哥各阶层的反抗、拉丁美洲等国际进步力量的有力支持和美国日益卷入欧战的危机形势等因素让美国的干涉行动遭到了失败。同时,两次武装干涉行动对美墨两国的历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军事层面讲,两次军事行动无异于美国军队的一次大演习和大练兵,为即将参加的欧战树立起了一种战争精神,更重要的是暴露了美国军事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使美国政府和军方得以及时改正;两次军事行动也加速了美国《1916年国防法》等军事法律的产生,加速了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脚步。对于墨西哥而言,美国的干涉行动阻碍了其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强化了墨西哥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维护国家资源的意识。两次军事行动有以下特点: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美国的两次出兵,规模大、时间长、耗资多,但军事成果微乎其微;两次军事行动也显示了现代战争的雏形或某些特点;“潘兴远征”具备了美国当代“低强度战争”的许多特点;在两次干涉墨西哥革命中,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上演,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两次军事行动中发生了的激烈的碰撞、冲突和矛盾,理想主义最终遭到破产。
呵呵 按照时期进行规划就可以的上古前期 苏美尔人和闪米特人的崛起席卷了整个世界的中心 两河流域 可以围绕着阿卡德 乌尔第三王朝 古巴比伦的三次一统两河流域展开论述 上古中期 随着埃及反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赫梯的崛起 以埃及 赫梯 亚述 米坦尼 埃兰等国的战争为中心展开论述上古后期 随着赫梯 亚述等国随着征服扩张与衰落 波斯人趁势一统整个西亚 可以围绕波斯人的崛起展开论述古典时期 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 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性打击 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围绕希腊罗马的盛衰展开讨论即可中古时期 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的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随着欧迈尔 阿里 哈立德等人的远征在极短时期内进而扩展到了整个中东为中心的三大洲交界区域 另一方面则是东欧与保加尔斯拉夫人的崛起以及拜占庭千年文明的持续为中心展开讨论 另一方面 在西欧随着克洛维建立独立的封建庄园制经济为起始 此后围绕着法兰克人的崛起 法兰克人与不列颠人的战争为中心展开讨论在东亚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崛起影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 并毁灭了拜占庭与中西亚列国文明 此时期围绕蒙古人与突厥人的扩张为中心展开讨论 至于东亚列国则在长期文明的碰撞中处于较为封闭的位置 可以单独列出近代前期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以及西班牙人 英国人 法国人先后的殖民扩张 世界的根本格局发生变化 可以围绕欧洲列国围绕教会的战争以及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为基础展开 而亚非拉同时也在掀起反殖民起义斗争近代后期 随着法国 普鲁士的先后崛起 欧洲列国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再来是当代前后 随着两次世界战争与欧洲列国的角逐 世界格局呈现两级碰撞 随着苏联解体 日本 亚非拉 欧洲的地域性联盟 世界呈现的多极化趋势为中心展开讨论 欢迎喜爱世界史的朋友加QQ327665149
看吧有点多,您自己删减吧,希望对你有帮助[世界文明史论文]亚特兰蒂斯——真实的存在亚特兰蒂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海神波塞东统治的一座广大岛屿。 希腊神话中说,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东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长男亚特兰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因此这座广大岛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位于“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罗陀海峡)外的大西洋中,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陆)。 亚特兰蒂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奉祀守护神波塞东的壮丽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亚的四周还建有三层的环状运河。最外侧的运河宽500米,可通行大型船只,这些运河都以宽100米的水陆和外海衔接。 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 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着,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着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各地区,每个地区设有一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担负着调度一辆战车费用的六分之一、马2匹、骑兵2名、轻战车1台、步兵和驾驶者各一名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能调度12名战斗员和4名水兵。若将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么亚特兰蒂斯就能随时拥有120万兵员的强大战斗力了。 拥有强大国力的亚特兰蒂斯,终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别国了。 勇敢地抵抗亚特兰蒂斯进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终于击退了亚特兰蒂斯军队,保障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惨命运立即发生了。 因为当时爆发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就陷入地中,而亚特兰蒂斯也陷没于海中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这是发生于距今12000年前的事。 这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的全貌。这就是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的梭罗从埃及祭司那里听来的故事,写到自己的书里介绍给世人的。 按照柏拉图所写的情节,埃及祭司向梭罗说明,雅典人即使是对自己历史的了了解也是零散和失真的。本来,雅典人在很久以前曾打败了亚特兰蒂斯人,并遏止亚特兰蒂斯民族的向东扩张。雅典和亚特兰蒂斯都要比梭罗所了解的古老的多。事实上,早在梭罗所处时代的9000年以前,这两个民族就已经十分繁荣兴旺。 亚特兰蒂斯也像大多数神秘事物一样,开始是以神话的形式出现的。当众神分配地球时,亚特兰蒂斯由大海和地震之神波塞东负责掌管。当时亚特兰蒂斯已有人居住,波塞东倾心于当地一位名叫克莱托的妇女。她年方及荠,便与波塞东同居。波塞东考虑到他的这位凡间爱人的安全,在他俩安家的小山周围构筑了两道屏障和3条深沟,形成了同心的保护圈。波塞东和克莱托一共生育了5对双胞胎,都是儿子,他们最终成为亚特兰蒂斯的10位国王。波塞东将疆土分封给他们,10位国王结成联邦进行统治。长子亚特兰斯为十王之首,亚特兰蒂斯便由他的名字衍生而来。 克里梯亚斯的对话中提到亚特兰蒂斯文化和社会的许多具体方面,那里有鲜明的社会阶级划分和劳动分工,是埃及和雅典人的对手,是一个军事强国。其农业高度组织化,适宜的土壤和水利灌溉可以使每年获得两次收成。柏拉图提到的“碑文资料”说明亚特兰蒂斯人已有系统的文字,已会使用贵重金属(金、银、铜和锡)及合金(青铜和古代的一种黄色合金)。此外,亚特兰蒂斯还构筑纪念性的建筑。白、黑、红石块构成的巨石建筑,至少可以与麦锡尼人建筑的巨型建筑相媲美。富裕和文明礼貌——这就是青铜器时代的亚特兰蒂斯的特征。 柏拉图作品中的亚特兰蒂斯,实际上是一群岛屿。虽然他主要谈的是最大的岛屿,但他的地理图表明若干岛屿是相互联系并由联邦所统辖的,克莱托和波塞东居住的小山就在柏拉图称之为“古代母城”的最中心。亚特兰蒂斯人在这里为克莱托和波塞东修建了一座宫殿和庙堂。三圈深水沟上架起了桥梁。一条行船的小道沟通了外海。根据这一描述我们可以判断,古代的母城大体上是一个圆形岛屿,其直径约为12英里。 柏拉图的代言人克里梯亚斯在描述了亚特兰蒂斯的古代母城之后,又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其余部分”的情况。他说道,这一岛屿高高地屹立在海上,大部分岛屿为一矩形平地,周围环绕着山脉。平地面积为340 X 227英里,约相当于美国依阿华州的大小。原文上的不一致和多种解释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亚特兰蒂斯王国并不是前面所说的古代母城。由于有10个这样的王国,我们可以估算,亚特兰蒂斯的大小大约10倍于上述的面积,或者说约为80万平方英里。 20世纪早期,人们对现已消失的亚特兰蒂斯的科学技术水平做了过分的断言,不过从柏拉图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假定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那么它是个青铜时代高度文明的古国。亚特兰蒂斯一直繁荣昌盛到公元前9600年,那时它“在一昼夜间沉没”了。 现代考古学告诉我们,12000年以前还不存在青铜时代的文明;也根本没有地质资料证明大西洋中有一块沉没了的巨大陆地。对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推测必须合理地解释这两项矛盾。古希腊人并没有因为这些看法而为难,但许多人,包括亚里士多德,都怀疑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的真实存在。 在相信亚特兰蒂斯存在的科学家没有发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前,在反对亚特兰蒂斯假说的科学家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作出证伪的工作之前,在信息时代,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混淆不清证据的人们,对人类文明,对现阶段人类文明抱有更多希望与想象的人们,都会始终在心中保持这样一个疑问:亚特兰蒂斯曾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吗?
摘要]外语能力是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必要技能,是研读和运用外文材料的基本条件。研究者的掌握语种、语文知识和翻译水平是衡量专业外语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以俄国史研究者的俄语能力建设为例,基于学习研究中积累的翻译经验和语言材料,探讨俄语能力问题对俄国史研究的影响,最后以词汇问题的处理为例,指出提高翻译水平的路径之一,进而对加强专业外语能力建设,提高世界史研究水平提供参考。[关键词]世界史研究;俄国史;翻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具体表现在:学术研究质量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不仅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密切关注。”[1]在论文成果方面,仅2018年全年在国内期刊正式发表的世界史论文(包括研究性论文、书评、研究综述和会议综述)就有1220篇,其中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98篇。[2]科研项目方面,在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中,世界历史立项总计108项[3],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内世界史研究的规模与能力。不过,我们虽然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目前中国世界史研究后备人才的培养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完善,外语能力的建设,尤其是专业文献的翻译问题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外语能力是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必要技能,是研读和运用外文材料的基本条件。要知道,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从阅读资料(史料)开始的。史料的搜集与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论文的整体风貌与是否具有原创性。[4]“研究外国史,各国现代外语是研究国别史的起码条件,否则连专业的门都没有入。如果研究古代文明史,那象形文、楔形文、梵文、古希腊文、拉丁文都是入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这些钥匙,进入文本层次的研究,才能说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或古典学算是真正登堂入室了。”[5]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世界史研究而言,专业外语能力主要包括掌握语种、语文知识和翻译水平三个方面。一、扩大掌握语种当前我国世界史研究人员掌握语种不多,限制了获取和运用材料的能力。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能使用英文,但懂得其他语种的人却很少。且“由于语种的限制,我们在使用材料时无法做到多样化,更谈不上对多种材料进行比对和筛选。”[6]而“在欧美国家,要想研究世界历史,最少得会三门外语。如果是世界古代史,则需精通至少一门古典语言——拉丁语或古希腊语。研究古代东方史,甚至需要掌握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与梵文之类的语言。”[7]掌握多种外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献资料来源的丰富性、研究视野和深化空间上的广度、史料和论述的厚度及对特定问题论说的力度和可信度上,[8]还反映在对史料真实性的考证鉴别上。要知道,“材料的正确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而对材料加以考证鉴定是“达到材料正确性的唯一方法”。所谓兼听则明,孤证不立。如果我们掌握多种外语,就有可能对一则史料的不同出处或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进行参互比较、考证,从而最大限度地鉴别史料的真伪,提高完整性和可信度。[9]笔者曾读到一篇研究美国对1928-1941年苏联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的学位论文。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但在其参考文献中竟无一份俄文文献,只有英文史料和中文专著和译著。其问题不仅在于过度依赖英文资料,恐怕也受到作者外语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掌握语种的限制。这不能不影响到取材范围、论述深度乃至整体研究质量。在这方面,不乏优秀范例可资参考。譬如,沈志华著《苏联专家在中国》(北京: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1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版)征引和参考了俄文和英文档案、报刊、文献、著作、回忆录和口述史料,成为近年来国内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受到国内外学界好评;李工真著《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利用了大量德文、英文和拉丁文文献,对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推动下的20世纪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洲际大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又如崔丕著《冷战时期美日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也大量利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日文和英文档案史料,在多国多边解密档案互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冷战时期美日关系上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考察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我们认为,对地区国别史研究而言,如研究对象为非英语国家,则最好掌握该国母语,因其间最权威最丰富的文献资料必定是用该国母语记录的。单纯使用中文资料或汉译二手文献,很难做出原创性成果,而且资料来源也比较有限,这会影响到研究视野、选题范围、文章质量乃至最终结论。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沈坚指出,“1978年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法国史研究越来越专门化,学术规范进一步完善,法语成为必要的工作语言。” [10]就俄国史研究而言,阅读和翻译俄文文献应该成为俄国史研究者的“日课”。以俄国史研究中的“苏联核计划(АП СССР)”研究为例,在俄罗斯原子能部组织编辑的三卷本官方档案文献资料汇编——《苏联核计划:文献资料》[11]出版之前,西方学界虽然对该领域研究起步很早,且有美国建立的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美国威尔逊学者中心数字档案”特别下设的苏联核历史专题及广泛涉及美苏核问题的“ALSOS”核相关问题数字图书馆等研究资源[12],但因严重缺乏俄文史料支持,导致一些研究成果难免“雾里看花”,甚至“道听途说”,而不具有科学性。只有在俄文档案资料得以解密公开后,学者经过翻译、整理、解读,”客观、科学的苏联核计划研究才成为可能,苏联核计划研究才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显学”。[13]二、丰富语文知识语言贮存着民族的共同记忆,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一门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活历史。北京师范大学郭小凌教授甚至认为,“语言是历史产生的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历史学”。[14]在掌握尽量多的语种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仅有语言还不能用好材料。“要透辟、彻底地了解材料的含义,恰到好处地使用材料,还需要借助于丰富的知识,还要用相关理论来做透镜。”[15]研读专业文献,准确解读和运用材料绝非易事,尤其在翻译专业文献时,学者不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便很难胜任。正如“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必须具备古汉语的识读与理解能力,熟悉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规律。”[16]对俄国史研究者来说,首先要打下扎实的俄语基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具备足够的俄语词汇量,系统地掌握俄语语法知识。[17]如果从事俄国古代史研究,除了要精通现代俄语语法,还要了解正字法,在阅读古俄语文献,想要了解“俄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业已消失了的语言旧质”时,还要熟悉俄语历史语法(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a)。[18]在研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过程中,除了注意学术观点和最新材料外,还要留心不断积累文献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因为,“俄语作为一种屈折语,有比较明显的词形变化,而且变化的规律性比较强。”通过语言的类推规律建构起个性化的词汇知识库,形成词汇语义场,利用语文知识,解读和分析史料,有时会收到触类旁通,意想不到的效果。[19]另外还应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现代汉语中省略号一般位于段落中间“……”;俄语中省略号可以是三个点“…”,且位于段落的下方。俄语中破折号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语,可以表示词语的省略,包括主谓结构中的系词﹑句子成分的省略、两个表示时间、空间和数量意义的词之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有名词之间、表示相同词语的省略等,可见其用途之广。俄语中常有双重破折号,主要用于标示句子中的插入结构、嵌入结构、独立同位语、加确语等成分。但是汉译后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往往要调整或者打乱语序,某些结构汉译后就变成了倒装句,需要重新梳理,或者干脆“编译”。此外,还应熟习俄文惯用表达方式,成语、熟语、谚语、俚语、格言、文学常识;俄罗斯国情学,俄—拉丁字母转写对照表、俄汉音译表、俄汉计量单位对照表(长度、面积、容量、重量、液量、干量等)、俄汉历法对照等国情和实用知识。由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及人的思想的复杂性,一些特殊表达方式(代号、代称、绰号等)、语言现象(断句、形动词、副动词、无人称句、泛指人称句、不定代词、语句倒装、语音交替、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等)及历史人物自创的新词新语等只有当事人才能心领神会、曲尽其妙,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语文知识的丰富程度对解读和利用专业文献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俄语词汇中包含了一些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姓氏列宁(Ленин)、斯大林(Сталин)、加米涅夫(Каменев),它们在俄语中的词根分别是“勒拿河”、“钢铁”和“石头”,在英语中则为Lenin、Stalin、Kamenev,如果不懂俄语就看不出原词的词根含义,也就无从联想其姓氏内涵。又如苏联政要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 他在谈判中常常否定西方国家代表的提议,因此被称为“涅特”先生,这里的“涅特”就是俄语“нет”的音译,意思是“不”。关于音译问题,笔者在翻译姓氏“Пономарев”一词时就遇到了困难。该姓应该译成“波诺马廖夫”还是“波诺马列夫”呢?俄语单词中字母“е”和“ё”往往是“雌雄同体”——“ё”也可写作“е”。个别外来词中“йо”和“ио”也可表示“ё”音。如,人名“约瑟夫”(Иосиф)和契诃夫小说中的“姚内奇”(Ионыч)便是这种构词法。最后通过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应取“ё”音,译成“波诺马廖夫”。如果不懂俄语,一旦遇到汉译本文献中的误译、漏译和错译,如果我们连基本的辨识能力都没有,就很可能被误导,将错就错,错误解读信息,影响研究质量。三、提高翻译水平“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中介手段”。[20]翻译能力也是世界史研究者解读和利用外文材料,开展学术研究的“看家本领”。事实上,许多世界史研究大家同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由其译介的译著也为学界了解国外优秀研究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翻译水平是提高世界史研究水平的必然要求,以下简述笔者对翻译俄文文献中词汇处理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笔者认为,一篇文献在动手翻译前,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简要通读全文,大概掌握文章的写作题材、主要内容、成文年代、作者简介等信息,据此判断该文需要用何种语体来翻译,选用何种色彩的语言来行文等,为通篇材料定下总体基调。笔者对选用译本词汇的主要原则是尽量选用雅词,避免陋译劣译;词汇使用上坚持术语化与规范化;统一翻译标准,避免一词多译;注意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和使用规范调整语序,避免倒装;酌情增减字词,补充缺失成分;求信与求雅相统一,既要尽量还原原文,忠实文本,又要考虑到适当修辞和变通,使文义通顺流畅而不失简洁博雅。其次是根据文章特点选用合适的词汇。由于某些术语名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在组成句子时还要考虑其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从该词的若干义项中择取一个比较符合文义的义项来填补空缺。在翻译实践中,词汇的选择还存在“色彩”问题。翻译实践中对句子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词汇义项的斟酌选用上,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词汇在细节方面的处理上最见功力。如翻译“покойник”、“мертвец”等词时,要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和不同场合变通为“死者”、“遇难者”、“先人”等;翻译“труп”、“тело"等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翻译成“遗体”、“尸体”、“遗骸”等不同义项。另外,与“死”有关的词组和句子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区分性质、褒贬等。如“перед смертью”形容烈士时要译成“就义前”,形容僧侣则可译成“圆寂前”,中性化形容方式则为“临死前”。翻译“после смерти”时则有“死后”、“去世后”、“仙逝后”、“遇难后”、“驾崩后”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根据具体死者身份和时代的差异,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词汇问题还体现在口号类文字的翻译上。翻译口号类文字,一般采取语言的经济原则即在能够清楚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越简洁、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