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考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考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考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01 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02 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2、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 03 文献综述格式: 1、题目: 文献综述题目一般由“论文或者设计报告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文献综述”两部分构成。题目可采用《×××文献综述》、或《×××的文献综述》或《×××研究的文献综述》三种方式作为标题。并且文献综述题目居中。 2、内容摘要: 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即摘要,和论文摘要类似,一般四句话即可。 3、关键词: 关键词三到五个即可,用空格或者分号链接。 4、前言部分 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5、主体部分 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6、总结部分 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7、参考文献 根据引用的真实情况,将引用的文献按照顺序进行书写。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高校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课题选择后,对于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进行广泛的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得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简洁的一种学术论文,高校毕业生同样也是需要撰写的,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其实是不了解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的,所以今天就来讲解一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是什么?但是由于不同高校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是存在偏差的,所以高校毕业生还是要根据自己高校的毕业生论文文献综述来要求自己。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摘要、引言、正文、参考文献,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要求。摘要与关键词:摘要要求200以内,不能含有图表、冗长的公式以及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关键词数量为3-5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隔开。引言:引言就是毕业论文的绪论,内容要求包括该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该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语言要求简洁明了。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综述的主体内容,主要是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比较,阐述相关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问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位于毕业论文综述的最后,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以统一的格式展示出来,在这里建议高校毕业生一定要精选参考文献。选择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文献。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但是由于不同高校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要求是不同的,高校毕业生还是要按照高校毕业论文要求进行撰写。

一般认为,一篇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很多同学不是很能理解开题报告里说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或者说一直把文献综述当成是参考文献之类的。本篇文章就是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的。写论文的小伙伴都知道review,全称就是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即文献综合评述。确定选题后,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原因)、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总的来说,文献综述一般包括: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一、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一般在200字以内,是一段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的简短的陈述,其中结论是摘要的重点。 注意:摘要不能含有图表、冗长的公式以及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 关键词在摘要之后,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对表述论文有实质意义的词汇,个数为3-5个为宜,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隔开。 二、引言 引言,也叫前言、绪论,就是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话,是论文的开场白,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此篇论文产生阅读的兴趣。引言内容大致包括:此项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选择该题的理论或者实践依据是什么?有哪些创新点?本项研究在学术理论、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意义? 引言的语言要求简洁,开门见山,避免篇幅过长,论述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三、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写法多样,没有特定的格式综述,但是无论你选择哪种综述,都要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及分析比较。 1、主题的层次标题 标题要简洁明了,不带标点符号,控制在15字以内。标题阶级划分及编号一概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一般用两级,第三级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2、插图 插图具有自明性,图片要清晰明了,切记不要与论文中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要注明图序和图名。 3、表格 表格结构简洁,线条清晰,内容不应与论文内容和插图重复,最好使用三线表,可以适当加注辅助线,但是注意不要使用斜线和竖线,表格应该注明表序和表名。 4、正文 是综述的重点,没有固定的写法,只要能较好的表达综合的内容即可。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正文需要运用好连接性语言,结构和层次要围绕观点自然展开,要有严谨的逻辑性。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多与少,可以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虽然毕业论文并没有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有硬性要求,一般以30条为宜。 在选择文献时,要注意有些观点是否存在差异,所存在,则要特别说明;尽量多引用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避免二次文献可能存在较为片面的观点;尽量引用近几年的内容较新的文献,避免观点陈旧;建议引用与本研究有直接相关的经典文献。 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主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如果没有做好检索和阅读文献工作,是写不出好的文献综述的。 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我祝大家顺利通过~~~

古诗论文文献综述

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孟修祥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学 生: 王强斐 (长江大学文学院)“水”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大的自然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据统计,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共出现“水”字四百七十六个,平均每两首多诗就出现一个,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关的江,河、湖、海等。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对李白诗中宏伟自然意象进行过统计,其中写到江(江水)六十次,河(黄河)四十一次、波(波涛、波澜等)七十四次,海(沧海、沧溟)六十四次……(《李白的宇宙境界》,载《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0年集•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这些精确的数据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研究。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我们知道,李白诗中的“水”(这里所说的“水”含概所有一切与水相关的自然物质,包括上述所说的江河湖海以及泉溪泽泊等等)意象具有非常丰厚的蕴意。诗人笔下的“水”千姿百态,它们不仅出现的次数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广,与中国文化意义上的“水”意象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而且与诗人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因此,笔者拟以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为考察对象,探考它们所涉及的内容、特点和蕴涵,并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水”意象比较,进行合理的归纳、梳理,探讨与“水”意象相关的诗人的生命精神和“水”意象的建构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著《美的历程》一书中这样高度评价李白的诗歌:“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如此。”对于如此“顶峰”之上的李白的诗歌,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对李白其人其诗的研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初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热度。李白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热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李白是属于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一样,引领着不同角度的文坛。李白不仅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不朽诗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他那傲岸的气骨,开豁的胸襟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深受鼓舞,积极奋进地去改造自然、创建美好家园。可以说,研究李白诗歌艺术,就是研究李白其人和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而李白诗中的“水”意象探究,实际上就是对诗人一生的生命精神的解剖和袒露;客观地挖掘、审视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对于研究李白和重现盛唐时代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诗学是一种生命的诗学,“意象正是生命感觉和文化的一个载体,”(杨义);所以,“我们对意象的分析也就是对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分析。”(杨义)这同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环境意义上的解释和分析,而且还具有“关于精神关注点及其凝聚浩散过程的文化分析”的重要意义(杨义)。因为,诗歌的情感抒发和意象表达,往往委婉地潜伏在意象经营和文化展示的皱折之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客观的把握“水”意象建构对李白诗风的影响和透过这个意象来审视李白的人生感悟、生命精神以及更深意识的思想和思维,再现“盛唐之音”的瑰丽画卷。这就需要我们细致、深入和新颖地运用各种学术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铲子”和“钥匙”,研究、挖掘出属于诗人自身的诗歌奥妙,打开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密码,客观地审视和评价其人其诗。对此,杨义先生有一段精彩的阐释:“我们对古代诗人审美意象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过程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古代中国诗人精神现象史的分析,意象分析实际上和文化是有联系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意义所在。文学作品和诗歌既然是一种生命的投影,势必打上作者的生活烙印和生命痕迹。因此,只有通过认真地剖析李白的诗歌,特别是诗歌中的“水”意象,我们才能更加真实清楚地找到他所留下的生活痕迹和生命投影,以及一些至今还未解开的谜团的“密码”;在这些十分重要的生命历程的烙印里,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以其简洁精练的语言、丰富多义的意蕴让人们难以解读。对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至今还不超过三分之一个世纪,其可以借鉴的研究的理论成果亦十分有限,这难免给我们的研究者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难。笔者对此专门作了一个统计: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李白诗歌意象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房日晰的《论李白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三辑,1983年版)、姬默的《李白与月亮》(《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卢燕平的《“飞”意象与李白诗的飘逸美》(《天府新论》1993年第3期)、李浩的《李白诗歌中的鸟类意象》(《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张天健的《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的意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贺超的《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的意象建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傅绍良的《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哲人风范》(《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陈吕洪的《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大理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姚星的《略论李白山水诗的意象特征》(《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张春义的《简论李白诗歌的心态意象化与意象心态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等;二.本世纪初到至今关于李白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张炳蔚的《论李白诗中的太阳意象》(《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1期)、张保宁的《试论李白诗歌中的人格意象》(《荆州师范学院》、2002年第1期)、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水意象的审美境界》(《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6卷第3期)、孙太玉的《略论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3卷第4期)、陈娟的《李白诗文中的大鹏意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2期)等。以上这些论文的统计是通过对资料进行人工检索和中国期刊网搜索所得的,相信还有遗漏之处。通过上述论文的检索、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这里面似乎除了姚星、褚兢、杨洁梅、孙太玉等人的4篇论文外,关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文章微乎其微,更不必说有关于李白诗歌水意象研究之类的专著了。如果在将以上4篇相关的论文进行分类和细斟,那么符合本题的论文只有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意象》和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审美境界》这2篇文章了。因为这2篇论文都是从水作为包容性的自然意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的,而姚星和孙太玉二人则分别从山水意象和黄河意象的方面来探究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以及山水意象、黄河意象的建构对李诗诗风的影响的。下面主要就上述四位作者的论文作简要的综述:一.孙太玉认为李白诗中出现的黄河意象有五种情况:1.李白亲自泛游黄河的感受。2.诗人站在岸边远眺黄河;3.诗人登上泰山、华山之巅远眺黄河;4. 叙述平生经历,关涉黄河;5.以黄河做比喻,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作者认为,这些黄河意象反映出诗人李白赞美黄河和以黄河自喻,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认为,李诗中有关大量的黄河意象描述是来自于黄河这一博大壮美的意象适应于诗人的审美追求,与诗人的个性、人格和感悟符合;李白诗歌中的黄河意象造成了李诗壮浪纵恣、豪放刚健的诗风。二.姚星在其文中指出,李白的山水诗,往往具有独特的意象。他认为,李诗不仅从意象的选择上典型、明确,而且在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上独具匠心,以完整的形式、具有独立的生命区别于其它诗歌样式,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三. 褚兢文认为,李白诗歌中关于“水”的意象,除了以创作意象的形态直接出现外,还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写水。文章指出,李白诗中显现出水美学意象的那部分内容可分成三个不尽相同却有相互关联的意义的义,即:1.时间意识;2.忧郁情结;3.生命观照。作者强调,以上这三类意义在不同场合下出现,寄寓了诗人不同的情感,但其后二层意义却无疑是由第三层意义衍化和派生出来的。在李白的诗里,水的意象的三层不同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和递进关系;由水而派生出来的时间意识(如“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转化为内心忧郁情结,最后有潜意识压入心灵深处作为文化基因遗传下来,成为一种审美观照,最终又化为一种文学意象而重新表现出来。作者从“水”意象的意蕴出发探源,结合心理分析的理论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新颖生动、言之有理。四.杨洁梅文认为,李白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水的意象,不仅对其作了形态万端的精彩描绘,同时还在对它们的审美中注入了自我生命感受的诗情体验,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丰厚审美底蕴。文章指出,水在李白诗歌中是具有很强的整合力的意象、与月、山等组合成复合意象群,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审美系统。作者还将李白诗中的水意象进行分类:1.流水意象;2.清水意象;3.达到“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水”意象。文章还认为,通过对上述的流水意象、清水意象的分析,可探究出李白诗中水意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文中,作者指出,李白诗中的流水意象体现了伤逝情结和对抗力量,反映出诗人典型的个性和审美倾向,最具有代表性和引人注目;文章还指出,清水意象不仅表现了水之明净的性状,而且还体现了诗人的精神性质;清水意象正是诗人融通自然的那种富于生命色彩的、质朴的气质禀赋的映现。最后,文章结论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而成的清莹明净的水之审美世界,乃是诗人投身自然、超越现世功利和人生愁苦的精神品格,体现其卓然而立、至真至纯的人格美——此乃“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之境。作者最后还指出,正是由于李白诗中的那些汹涌澎湃、惊心动魄的流水意象和清莹明净的清水意象,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构成了李诗诗风的特色。以上所列均为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它们有的着力于阐释李诗中“水”意象的结构或建构,如水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等,有的侧重于探讨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也有的针对水意象的分门别类上的分析,挖掘不同种类的水意象所体现的抒情个性的生命精神,重在分析水意象的建构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在这见智见仁的探讨中,在这宏观把握和微观细梳中,难免会有所偏颇,留下一些遗漏和不足,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弥补阙口,止于至善。针对这种解读和评析,孟修祥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迄今为止,我们对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都是在诗的存在论意义上进行的,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阐释的有效性的后面,都带着某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是因为,解读李白及其作品“在一个内在的系统中作整体性的理解”是有“困难性”和“复杂性”的。(孟修祥.《谪仙诗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这里所说的“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就包括了所有一切关于李白诗歌艺术的研究,而所谓的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也含在其中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解读上的局限性呢?它和研究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剖析有何内在的关联?在此,除了孟先生所说的对李白诗歌解读上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之外,似乎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李白诗歌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而我们主观上的理解则造成了不能客观、全面地综合深入分析李白诗歌,以及诗歌内部语言相互之间的结构关联,因此也造成了透视李诗中的“水”意象的局限和不足;2.从研究的时间跨域上看,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还不足30年。在这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研究的理论系统还不太完善,研究的学术成果参考、借鉴还不十分充分,这就影响到研究角度的展开。所以,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的研究有待重视和突破其局限性。3.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和研究环境来看,每个李白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也许会存在着异同,他们自身的才力和关注点就直接影响到研究领域的进展;还有,由于研究环境的局限,我们在有限的学术成果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很难做到完整意义上的阐释。这就是李白诗歌研究和其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扩充量的不足、研究时间的过短、研究环境的制约、解读意义上的偏狭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关于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缺陷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研究者的不够重视。我们知道,李白诗歌中大量出现水的意象,并不是偶然的情况,里面必然夹杂着诗人的审美倾向、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等思想意识,以及“生命痕迹”内在的意蕴,其潜伏着巨大的思想文化价值。然而由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外在的口径小,人们往往会不够重视,从而将研究的眼光转向那些研究的热点和大范围的领域;他们认为这样会更有研究的意义和重要价值。从而造成了“水”意象极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殊不知在出现次数过多的“水”意象里蕴涵的价值实在。2.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有限,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于李诗意象研究中的“水”意象分析,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属偏僻地带,李诗中的水意象不论从其结构、组合,还是从承接文化意蕴、独具特点的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典型性,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就是“包罗万象”。的确,对于研究者的精力和时间上的考虑是个问题。这里面不仅仅涉及诗歌艺术、文化、宗教、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于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的分类和归纳上存在的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由于种种原因,李白诗中“水”意象的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开展,从而也留下了研究的缺憾。至今,李白研究的领域已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探索,如对李白生平、宗亲关系、旅行交游、思想情结和诗歌艺术上的综合研究,不断运用新的理论成果和开放独到的研究眼光,逐渐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当代学术研究道理上来,影响着人们在研究中开放头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从多个角度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细致和新颖生动的研究了。也只有通过“面面俱到,多管齐下”的宏、微观研究,才能促使李白研究的局面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这才符合当代李白研究的典型特征,也顺应了学术研究发展的浪潮。所以,在保持研究热度的同时,注重从各个研究的角度掀起“李白热”的热潮,不断发掘有价值的学术,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打通研究的渠道,为今后的李白研究作好铺垫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像诸如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探讨应多下些力气,并注意保持研究力度的集中和平衡。综上所述,李白诗中“水”意象所具有的丰厚内蕴在更深层的层面中折射出诗人的审美倾向、个性特征、生活体验,在“水”意象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和哲理思索。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既传承中国文化意义上一般水意象所具有的意蕴,如水隐喻和象征着时间意识和人格品质,又典型地独具自己的特性,是中国古典诗词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所不具有的。意象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范畴。研究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不仅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水文化所代表着的象征寄寓知识,而且还需要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否则,难免会造成意义上的曲解和以一概全的片面理解,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和缺漏。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大量出现,绝非偶然,我们应当重视它们的存在,深入研究它们。因为,在这些包容性极大的“水”意象里,不仅融入了诗人的生命感悟,而且强烈地体现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反映了盛唐文化和时代背景,寄寓了深刻丰富的含义;从他的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客观真实探讨中,我们定会找到诗人生活的“生命密码”,以及重现盛唐时代绮丽壮美的画卷。同时,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还深深地影响了李白诗歌风格的呈现。正是这些清莹明净的水意象,撑起了李白诗风清真自然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奔宕雄奇的水意象,造成了李诗豪放飘逸、奇之又奇的艺术表现境界。我们也可以说,水的平静、洁净、澎湃和舒缓造就了李白诗歌意境的独特气象;而李白诗中的这两种动静不同和蕴涵不一的水的有机结合为一体,使得李诗绽发出天仙般的瑰丽色彩和迷人魅力来。“水”意象在李白诗中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正符合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哲学观点:“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这些驱动着人的愿望,依愿望者的性别、性格以及所处环境而变化。”((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 译.《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的《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8月第2次印刷)正是由于这些“感到不满意”、“未能满足的愿望”的压抑和痛苦折磨中,诗人才寄情山水、移愁化苦,并借用“水”意象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抒发内心的彷徨和苦闷。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给了诗人安慰心灵的作用。诗人投身于自然之中,徜徉在明媚祥和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静谧、温馨和浪漫,忘忧止痛,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统统卸下,尽情地娱乐在湖光山色的美好景色之中。是大自然的具有柔情和灵性的水消解了诗人的烦恼和忧伤,同时又是自然美好的水,赋予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正是那种舒缓的柔和矛盾的急,在交织碰撞中喊出了诗人内心真实的呼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压抑,“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的迷惘困顿——这些压迫感和痛楚感一旦注入诗歌的语言之中,必定会发出异样的响声;这响声就具体表现在李白诗歌的自然洒脱、不拘一格的流畅;同时,由于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懑因害怕政治迫害而不能直抒胸臆,而造成其辞闪烁的特点,使得诗歌艺术上呈现出强烈的跳跃性来。过度的失落,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在矛盾中对抗着,使得诗人在创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加之意象飘忽,一时天上,一时地下,形成了时空的快速转换、意象的节奏性也在跳跃起伏中流露出来。李白把他个人的政治失意、孤独冥思完全消解和融化在这或缓或急的流水中。同时,他的感慨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的悲剧意义,在这正常又不平凡的岁月交替规律中感悟人生、体察万物,从而投归自然的怀抱里,与山水同乐,达到了“物我一如”、“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纯的审美境界。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特别是自然的“水”)使李白得到了重生和超越。可见他诗中的“水”意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完全摆脱了先秦和传统文化中“水”的浓厚的“比德说”的束缚,水在李白的诗歌里得到了转换和重生。在李白眼里,自然的水不仅有灵性,而且还和人一样可以交心倾诉,当为知己和挚友,既能同欢娱,亦能共忧愁。水在李白诗歌中一立体生动的形象凸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古代诗词中难以具备的高度,是不能具有的。惟有李白才可以做到。诗人笔下的水各呈形态,各具特点,解释李诗中的水是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的。我们在研究时应当区分对待、正确把握。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可以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梳理想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大处写意、小处着眼,充分挖掘李诗中水意象的深刻内涵。同时,还要注意水意象与其他的自然意象的特殊组合规律,分析这些与水相关的复合意象里头所包含的意蕴,如水月、人水、山水、舟水、鱼水及水禽等,才能做到具体、全面和更加客观地认识。水意象作为诗歌结构的重要载体打上诗人李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对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探析实际上就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探析,水意象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和盛唐时代和文化特征。因此,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形成的原因、内容、特质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更深一层地挖掘李白诗歌的文化内核和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实质所在。本文正是站在这个研究的角度和立场上出发和进行分析和阐述的。中国的诗学是“生命——文化——感悟”的多维诗学,对抒情个性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由人来树立评判的标准,只有在高扬关注个体的终极人文关怀中,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人文学术系统,使学术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扩张。换句话说,也仅仅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深入李白诗歌这口丰富的“大油田”,开凿挖掘出灿烂的优秀文化,不断展示在世人面前。以上这些语言是笔者在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分析中的感想,写下来并期望得到方家指正。

王昌龄的比较多,至于翻译,古诗不能翻译,会很搞笑的。

你总得给个题吧

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规范材料目录1.文献综述2.提纲3.中文摘要、关键词4.英文摘要、关键词5.正文6.参考文献7.总结与体会8.谢辞9.附录(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论文主标题文献综述大理学院文学院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前言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一、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二、说明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三、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四、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说明争论焦点的焦点所在。五、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主题主要综述材料来源,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比较、评述各种观点的异同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主题部分的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在逻辑上要合理。行文结构上,可以进行纵向综述,如按年代顺序对某一专题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也可进行横向综述,如按文献与论文主题的关系由主而次进行综述,或将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类综述,或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还可进行纵横比较综述。总之,综述的目的在于了解某一专题的研究历史,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展望性意见。总结对全文主题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得出自己的见解。要说清前人研究的不足,衬托出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参考文献[1](句段涉及论题)梁启超著.国之美及其历史[M].方出版社,1963年版,第131页.[2] (专著涉及论题)隋树森.诗十九首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5年3月第1版.[3] (章节涉及论题)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第212-213页.[4] (论文涉及论题)张如倩、张启成.古诗十九首创作时代新探[J].徐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第35-38页.年××月××日(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主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宜超过30个汉字字符。)提纲(小二号,楷体,加粗,居中)前言(四号,黑体,居中)正文(四号,黑体,居中)分标题一 四号,黑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分标题二 四号,黑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分标题三 四号,黑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 小四,宋体……结论(四号,黑体,居中)(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主标题大理学院文学院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 学号:【摘要】(中文)概括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300字以内为宜。内容摘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主标题(英文:小二,Times New Roman,居中)Sun Lichun, Student No. 2004107074,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2,Grade:2004,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ali University(说明:以上为小四,Times New Roman,居中)【Abstract】(英文)以250个实词为宜。【Key words】(英文)(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主标题大理学院文学院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 学号:前言说明选题的缘由,国内外对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情况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及方法,成果和意义的概述。正文课题的提出,理论论证,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结论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学生查阅的文献原则上不少于15篇。行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标号顺序顶格一一说明文献出处。(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总结与体会学生要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新知识的学习、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所受到的基本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感受。对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说明:“总结与体会”不少于1500字。(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谢辞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辩及评阅教师、提供资料的单位及个人、同学等)表示自己的谢意。(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附录1、文献综述: 份2、手写提纲: 份3、历次修改稿: 份4、调查资料: 份5、一些有参考价值、但不宜放在正文中的内容: 份(注意:该内容单独成页)范文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张强【专题名称】宗教【专 题 号】B9【复印期号】2003年04期【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03年03期第50~56页【作者简介】张强,1956年生,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内容提要】 在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子。在万物有灵向自然崇拜过渡的叙事话语中,其叙述语言一方面接近了自然崇拜的所指和能指,另一方面又通过神话语言把追究自然的话语蕴含在初民的价值观中。神化自然和将自然人格化为崇拜自然提供了先决条件。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前提,万物有灵是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的中介语言。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中心话语的取消主要表现在张扬万物有灵的“元语言”方面,其“元语言”由深层浮向表层,使以图腾崇拜为标志的中心话语在接近自然崇拜——权力话语时成为可能。【关 键 词】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语境一在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神话具有特殊的意义。黑格尔认为:“从客体或对象方面来看,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的联系最密切。最早的艺术作品都属于神话一类。在宗教里呈现于人类意识的是绝对,尽管这绝对是按照它的最抽象最贫乏的意义来了解的。这种绝对最初展现为自然现象。从自然现象中人隐约窥见绝对,于是就用自然事物的形式来把绝对变成可以观照的。这种企图就是最早的艺术起源。”(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页。)茅盾在给神话下定义时说:“所谓‘神话’者,原来是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等等。”(注: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茅盾评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2页。)宗教与神话的不可分割性使神话成为了人与自然进行对话时的最有意义的话语。关注神话,将神话与宗教拧结在一起几乎成了研究者们的共识,恩格斯在他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也曾将神话包容在宗教观念之中,针对印第安人的宗教观念(神话)和崇拜仪式,恩格斯指出:“他们已经给自己的宗教观念——各种精灵——赋予人的形象,但是他们还处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所以还不知道具体的造像,即所谓偶像。这是一种正向多神教发展的对大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页。)神话在起源上与宗教的同步性,有时使人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这种情况的存在恰好说明了神话语言的深层闪烁着自然崇拜的文化因子,它对宗教信仰之语义的启迪则规范着人与自然对话时的语境。这一语境的出现是历史的因然,当它把人与自然的对话锁定在关注自然的方向时,这时它又以信仰的形式培养着人的宗教情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本身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的表面上的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在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只是抽象的人的反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355页。)黑格尔也指出:“只有艺术(指神话)才是最早的对宗教观念的形象翻译。”(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页。)也就是说,神话的自然本色是以自然崇拜为内在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经过显现,则成为了初民们与自然进行对话时的最有意义的话语。当自然崇拜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宗教与神话的互渗不但使它们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置于自然力(异己的力量)支配之下。这虽然是神话无可奈何的选择,但神话对宗教的依存却壮大了自己。从万物有灵到萌生自然神的观念,从关注自然神(敷衍自然神的故事)到确认支配神,从确认支配神到确证一元至上神,从确证一元至上神再到人神合一,创造出英雄神的神话,神话语言的发展与壮大是与原始宗教息息相关的。进而言之,这是一个多语的时代,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年代,想象和幻想的空间不但为人提供着丰富的语言词汇,传达着想说的意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的加强也在不断地提高着人类认知自然的质量。在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子。当人类刚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时候,主体意识的难以确证往往使他们把自己视为自然的附属物。然而,正因为人有了拜物的意念,神话才有了酝酿和发生的语言土壤。迷信神灵的突出表现是关心自然超过对自身的关心,由此而萌生的宗教情感则使人在自然面前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情状。在宗教情感的作用下,人在宇宙万物面前的无知虽然使他们难以自信并丧失自我,然而透过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话语,却又可以看到人驾驭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要求。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一追求虽说是不自觉的,但它却表达了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企图。拜物培养了人的宗教情感和中心话语,其话语对自然的神灵化大体上有两个指向,一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神话语言,以神话追究自然,与自然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对话;一是以神灵信仰为原点,在阐释自然的过程中留下自然的烙印。在这中间,由拜物培养起来的宗教情感则起到提示和规范对话语境的作用。随着这种话语形式的加深,人与自然的对话也就不再停留在同一语言层面和水平上了。特别是人对自然因果关系的发现,则使人产生了整合和梳理神话语言的历史要求。自然崇拜的核心是拜物,拜物作为人类的第一个情结(complex),当它以敬畏的方式打量和揣测自然时,遂产生了想说的意念,随着这种心理机制由深层转移到表层,人对自然的读解则以话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细绎其话语发生的语境,我以为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第一个语境是以万物有灵的“元语言”(metalanguage)追究自然(注:所谓元语言(metalanguage),按照语言学家的阐释,是指“用来分析和描写另一种语言(被观察的语言或目的语[Object language])的语言或一套符号,如用来解释另一个词或外语教学中的本族语”。参见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黄长著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这里借用“元语言”一词来谈论万物有灵的意义,是指它在神话的话语系统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即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崇拜中的原型,进而以此来考察自然神在自然崇拜的话语系统中的意义。)。万物有灵以想象和幻想的方式神化了自然或自然力,作为原始思维的成果,它不但是人类神秘自然的起点,同时也是启迪神话——普遍语言的重要语境;第二个语境是自然神的观念,在稳定神灵信仰的前提下,自然神的观念不但描绘着神化的自然或自然力,而且以特定的话语梳理着自然神的故事,随着自然神故事的不断发现和拓展,这一语境也就变得丰富起来了;第三个语境是祭神理念的形成,通过祭祀、举行祭祀仪式和选择祭祀的场所,祭祀不但培养着人的宗教情感,而且还将人崇拜自然的语言行为加以规范化,并把人神(本质是自然)沟通的途径以程式化的语言固定下来。这三个语境的拧结便极大地丰富了人与自然对话时的语言,而这种语境的丰富便生成了以自然崇拜为特质的权力话语系统。在这一权力话语的系统中,自然神观念的出现是其关键。何星亮指出:“自然神观念是自然崇拜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元素,其他文化元素都是在自然神观念的基础上衍生的。任何一种自然崇拜,都是先有神的观念,然后才会产生祭祀仪式、祭祀场所、偶像、禁忌等。”(注: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0页。)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语境,才创造出人与自然进行对话时的特殊氛围,才使人在自然的状态中展示追究自然的才能和见识。二自然崇拜昭示着人对自然及生命的无限遐思,在万物有灵向自然崇拜过渡的叙事话语中,叙述语言对自然崇拜的接近,一方面触摸到自然崇拜的所指和能指,另一方面又通过神话语言把追究自然的话语蕴含在初民的价值观念中。如果要追溯这一话语的源头的话,则应该说是万物有灵的“元语言”在起根本性的作用。“元语言”是培养自然崇拜权力话语的基本语境,当“元语言”承担起人的“多语”要求时,其叙述对自然崇拜这一权力话语的接近,一方面造就了自然故事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则使人与自然的对话走向了单一。因为图腾崇拜对自然神的超越,是把某一自然物或自然力的崇拜转换为与自然对话时的中心话语。而对中心话语的寻找,则使人表现出“失语”的特征。也就是说,受认知能力和阐释能力的限制,初民们对自然的追究不再以泛灵为集体表象,而是叙述为对某一类自然物或自然力特别依赖的情感话语。这一情感语言反映到人与自然对话的方面,则是建立起图腾崇拜的中心话语机制。美国民俗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在鄂吉布瓦方言中,有‘图腾’一词——实际上往往读作‘多丹’——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例如,狼的图形便是狼氏族的图腾。”(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62页。)泰勒亦认为,灵魂不但可以“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而且还能够“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体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注:〔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16页。)。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原始人那里便产生了体外寄魂的思想行为。今天所能见到的体外寄魂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人的灵魂可以分别寄居于动植物、自然物(如日月星辰)以及人造物(如刀斧、房舍)之中。这一提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乃至马昌仪指出:“灵魂寄存于体外,可说是无处不在。大至日月山川、猛兽凶禽,小至蛇虫鼠蚁、针头线脑,处处都是灵魂寄居之所在。大致说来,不外乎动植物、自然物、人造物几种。”(注: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6页。)万物有灵是培养体外寄魂语汇的温床,经过生成转换,初民们在寄魂物体的基础上便产生图腾崇拜的要求。图腾崇拜对万物有灵的阐释是特别地关注某一自然物,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使万物有灵的“元语言”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叙述原则,另一方面图腾崇拜的中心话语又把一般的叙述还原到个别。从表现上看,图腾崇拜只是对万物有灵的回复,但它所显示出来的轨迹恰好说明了图腾崇拜的中心话语来源于万物有灵的“元语言”,即它所表达的语言和追究的语义依旧集中在人与自然对话的方面,也就是说,图腾崇拜的话语虽然依旧可以包容在万物有灵的“元语言”中,但其话语实现的途径却离不开体外寄魂这一基本语汇。原始思维是以集体表象为特征的,神化自然和将自然人格化为导向崇拜自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图腾崇拜对自然崇拜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人类以联系的观点对待自然万物时,在神话语言中便出现了支配与被支配的语汇,大神从众神中的提升,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有了深入的理解语言,另一方面它也向人提出了建立有序的自然世界的语言要求。在这一基础上,与某一氏族成员发生密切联系的自然物或自然力便成了氏族格外关注的对象,乃至氏族成员认为这一自然物或自然力与氏族有着特别的关系。如在羌族中流传着这样的图腾神话:羌人被相邻的部落打败后,逃到了岷江的上游。在这里,他们碰上了身材奇伟的葛人,葛人纵目大嘴,齿若马鬃,拖有尾巴,他们一再地袭扰羌人,使羌人民不聊生。这时,羌人的首领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神灵告诉他说:用白石投击葛人,葛人就会死去。于是,羌人的男女老少一起去寻找白石,用白石攻击葛人,终于战胜了葛人。(注:马春文:《羌人的白石崇拜》,《民族文化》1985年第3期。)白石在紧要的关头保护了羌人,因此,羌人把它视为自己的保护神,进而确认它与氏族间存在着血缘关系。这种图腾神话的表达便成了人与自然进行对话时的新话语。图腾是氏族具有标志性的族徽(原始氏族的本质是家族),由于这样的缘故,氏族成员往往把它画在自己的居住地以及使用的器物上,或者是自己的服饰以及身体上,进而以虔诚的态度祈求它保佑自己及整个氏族的平安。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图腾与氏族成员所发生的亲近关系,实际上也在勾勒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中心话语。与自然神观念相比,图腾的意义,是以更加肯定的口吻确定和培养氏族成员的宗教情感。就是说,图腾作为氏族成员的集体信仰,其鲜明的特征是,图腾在氏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但左右着氏族的命运,而且还起着保护氏族全体成员的作用。

古镇论文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你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如何做文献综述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在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你的午间新闻方面方面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但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一、文献综述概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三、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必须有一个囊括论文各个关键词的国内外综述性概述。在各大高校均采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后,文献综述就是很多同学的恶梦,因为文献引用的多,论文重复率过高,文献引用的少,论文字数不够。本经验就是本小姐 梁逸媛同学根据多年的论文写作经验写成的文献综述写作宝典。有任何论文检测及论文写作的问题都可以加我,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论文相关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支持百度经验这个平台。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1文献综述的定义: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2文献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3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4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5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6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END2 、综述的内容要求1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2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3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4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5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6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END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END注意事项文献综述是本人对您所阅读文献的一个理解和概括。强烈建议多读文献后,再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论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加我好友,找我解决。我是百度经验的签约作者梁逸媛。。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论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加我好友,找我解决。我是百度经验的签约作者梁逸媛。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蒙古族文献综述论文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砖茶:蒙古族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若有客人到家中,主人首先斟上一碗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客人光临家中,而不斟茶,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貌的事情。若有朋友到家中作客或赴重大的喜庆活动,带去一块或几块砖茶,被认为是最上等的礼物。 他们用砖茶熬制成茶水,蒙古语称“哈日茄”;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酥油茶,蒙古语称“希日陶斯台茄”;面茶,蒙古语称“珠通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还摸索出丰富的熬茶技术。熬红茶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器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再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这样的茶,有助于消化。煮奶茶是将在已经熬成的红茶里,放入适量的鲜奶,使茶色由红变为乳白色即可。奶茶有浓郁的奶香味,可口绵甜,增加食欲。酥油茶是在已经配制好的奶茶里,再适量放入奶油、红糖即成。这种茶在隆重的场合上饮用的较多,民间一般不多熬制。面茶的熬制方法较为复杂,即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事先熬好的红茶澄清倒入,搅动就可作成。面茶既当茶又可当饭,是牧民冬季食用的茶食。 蒙古族饮用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据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杂物到蒙古腹地,换易蒙地各种物产。其中除以米面、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亦当做一元币通行。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高,一些商人深入偏辟地区以较少的茶,换取较多的畜产品。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 蒙古族在饮茶时有很多习俗。即斟茶时,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有了豁子认为不吉利;倒茶时,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 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蘸进茶里;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新熬的茶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天地、山水、火神等分别作为“德吉”敬献,之后才能开始倒茶等等。 马奶酒: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随着科学的发达,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因而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奶制品:蒙古族的奶制品可为多种多样。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等。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是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奶油后,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状,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奶皮子的做法是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最佳季节。 炒米:又称“蒙古米”。 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的脆炒米和硬炒米。脆炒米的做法是把糜子浸泡,也有的用温火煮到一定程度,使米泡胀。之后拿出晾干,再倒入锅中翻炒。有的在铁锅里放入细沙,待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这样炒制的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硬炒米的做法更为简单,不放沙子,也不用泡水,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炒米主要的吃法是脆炒米用于泡奶茶喝,硬炒米可以煮肉粥或干饭。此外,还可以直接食用。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味美,食用方便且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蒙古族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的俗语。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等省区。自古以畜牧和狩猎为主,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最具特色的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多数蒙古族人能饮酒,多为白酒、啤酒、奶酒、马奶酒。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年节”,也称“白节”或“白月”。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过春节,称为“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除夕户户都要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制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一些地区,夏天要过“马奶节”。节前家家宰羊做手扒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里,牧民要用最好的奶制品招待客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o《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o”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蒙古族的饮食: 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牧区蒙古族以肉食和奶食类为主,以粮食为辅。一日三餐,重视早餐和晚餐。早上通常奶茶泡炒米,再加少许奶皮、奶豆腐等;晚上多吃羊肉混汤面、鲜奶面饼或手扒羊肉。喝奶茶不分饭前饭后,只要想喝或客人来,一天都不断。肉食以羊肉、牛肉为主。羊肉的吃法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其中蒙古族“手扒肉”,选用肥嫩的小口羯羊肉制成,用清水煮成七八分熟即可食用。可用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易于消化,是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而蒙古族肉食招牌菜烤全羊是从元代宫廷燕飨继承下来的一种整羊宴。在清代颇受清廷青睐并称“诈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发诗兴,作诗赞美此宴。“诈马”即蒙古语“珠马”或“招木”的异译,指的是用蒙古族传统的屠宰法杀之后,热水煺毛,去掉内脏,收拾干净的白条绵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上乘大菜。 据《元史》记载,十二世纪时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肉食方法和饮膳都有了很大改进。《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芭盛羊,上用柳枝盖覆土封,以熟为度。”这说明不但制作复杂讲究,而且用专门的烤炉。在清代各地蒙古王公府第几乎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是高规格的礼遇。 清代初康乾年间,北京“罗王府”(即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名气就很大,其蒙古族厨师嘎如迪名满京城。从清末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初,各地蒙古王府中虽有烤全羊,唯有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最有名,因为该王府有一批以胡六十三烤全羊师为首的名厨掌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政府对蒙古族传统名菜的重视,不但恢复了这道名菜,而且有了许多改进。现在我区财经学院已将烤全羊列为蒙餐课烹调技术中的重要一章。 烤全羊的制作法简单说来,即把“珠马”白条绵羊带头蹄用特备的装置吊好,再将各种调味品放入预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内,然后在表皮上涂一层食用油,再装入特制烤炉中烤制。大约烘烤三个多小时,便是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嫩的烤全羊了。按照一般规矩,宴席上五道菜后,才把烤全羊置于大盘端来,请宾客观赏之后,再把它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别切成片或块重新上桌供食用。吃时可随意用合叶饼,夹着肉和大葱、甜面酱等佐料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奶食色白,象征纯洁,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称奶食品为白食。蒙古语作“查干伊德”o其种类主要为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等。在清代,察哈尔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宫廷进贡的奶食品。以奶制作的传统饮料主要为奶茶、酸奶、和奶酒。蒙古民族喜欢喝茶,特别喜喝奶茶,奶茶是砖茶与牛奶交融的产物,奶茶又叫蒙古茶。 白(奶食)、黄(茶)、红(肉食)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构筑了蒙古民族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三维一体色彩世界又折射出其附载着丰厚文化内涵的蒙古族独特的饮食器具。蒙古族饮食具极为丰富,它首先要适应奶制品与肉制品为主的饮食结构,而且还要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游牧迁徙并在马背上驰骋颠簸,所以其饮食具需经久耐用,因此,蒙古牧人常用铜制品、木制品及皮制品。这件“鲨鱼皮鞘多用蒙古餐具”极具游牧特点,将筷、勺、刀、叉、镊、签、盅等十六件餐具集于一身o“龙纹银碗”木胎包银,其工艺精湛、图案优美堪称饮食具之上品o‘‘莲瓣箍铜东布壶”其形源于藏族的多穆壶,盛奶或茶。东布壶的种类很多,有银制、铜制和木制,一般铜制居多,结实耐用o“奶豆腐模”为木质,其上雕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它制作出的奶豆腐不仅色香味美,而且其造型也让人赏心悦目,称得上奶食工艺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审美天赋与智慧的作品。这些作品似乎又追逐着历史赋予其多元文化的深厚内涵。龙纹、八宝纹、祥云纹、莲瓣纹等等,这些印在器物上的符号文化无不蕴涵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经济历史等这个民族所积淀起来的全部群体性质的文化。当精致美观的银碗、多用蒙古餐具与较原始粗糙的奶豆腐模、岩羊角勺并存于同一民族的文化系列时,我们似乎从中透视其在饮食器具上既追求艺术性又讲究实用性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 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人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原始蒙古族部落以母系社会为主,一般都要娶有过生育的女人。两个人订过亲也要等女方有孩子后才正式结婚。所以一般女方生的头胎都来历不明,但男方也不嫌弃。如果男方占有了其他部落的女人,可封为哈屯(夫人)。如果男方去世,他的儿子可以继承这些哈屯。

古筝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关于古筝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古筝作品《夜深沉》演奏赏析2、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3、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4、古筝启蒙教学中技法训练探讨5、浅谈新时期高师古筝教学与发展6、浅析当今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在乐队中的发展前景7、浅谈古筝技巧"摇指"的运用与发展8、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9、新时期古筝艺术普及和传承的思考10、一点二角三发力--浅析何宝泉古筝演奏教学艺术理念11、古筝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演奏技巧探究12、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联曲体结构分析13、对古琴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思考14、从现代筝曲追溯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15、分析我国传统茶艺中筝艺表演的民乐艺术特色16、浅析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演变17、浅析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训练

心中有旋律 但谱不出曲子..

从审美风格看古筝音乐鉴赏艺术作品(审美对象)在其体貌、风采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类型,我们将这种体貌、风采类型视为“审美风格”。鉴赏者可以从这种风格中可以看出其创作主体的品格和气质。本文通过对典雅、悲情、壮美等不同风格的梳理,反观和阐述了不同风格的古筝音乐作品在艺术形式、结构铺排、内容题材、意蕴内涵以及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一、古筝音乐中的典雅美典雅是优美这一美学风格的重要形态之一,以独具一格的情调赢得人们的青睐。典雅与粗俗相对,指的是斯文优雅。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讲道:“典则不枯,雅则不俗。”典雅的音乐作品一般“端庄中杂流丽”,文词雅致,犹如新出芙蓉,格调清新而脱俗;节奏柔和缓慢,不以刚劲、粗重取胜,而是娓娓道来,犹如春风化雨,细水淙淙,平静而缓缓地感染人。在音乐语言运用或乐句“行文”方面,典雅之作多平实典重,旋律一般体现出舒缓、闲适的特点。这决定了在乐风上,作品多具有轻盈、秀雅、舒展、自由、匀缓等品格,有些则格调高古,雄深雅健,意境浓厚。乐曲“动中有静”的柔和的安排和表达方式带给人们以和谐、静谧的审美感受。在题材方面则多摹写山水,吟咏花鸟自然之趣,从中寄托人们钟情于自然的情感。一般的描绘山水的作品在风格上都较为典雅,无论作品中所寄寓的情感如何,都讲究适中,娓娓道来。这些作品展现的是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和生趣,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安详、闲适与平和的审美感受。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旋律中涤荡心胸,闻声而近自然。在意蕴上,可谓“闳约深美”,多追求以“和”为美,在意旨的表露和情感的表达中追求适中、平正和匀称,由此也多蕴藉绵密,余韵悠长,意境多宏大乃至超然,为人们呈现出的是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其中融入着人们追求悠闲适意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典雅包括如和雅、古雅、清雅、儒雅等多个子范畴,具有不同的美学意境:和雅即和平雅淡。作品一般体现出平和闲适、温润和雅的境况;古雅则意趣贵高,追求一种高远的意境;清雅则是一种最高“雅”静的体现,它是对浊的升华,对俗的超越,作品里浸着一股股不染尘俗的清气,给人以超尘弃俗、冲淡质朴的审美感受。山东筝曲《琴韵》是一首温润和雅的小曲。虽是北派筝曲,但乐曲整体旋律走向平稳,起伏不大,乐风中正而平和。潮州筝曲《平沙落雁》则更多体现出古雅的格调。乐曲营造出“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与落霞齐飞”的美妙意境。又如《铁马吟》,乐曲中独特的演奏技法、泛音的效果以及对古琴音色的模拟,营造出一种古朴、优雅的氛围,让人忘记尘世,身临肃穆的禅院。客家筝曲《出水莲》则是清雅的典型之作。筝曲由著名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从民间乐曲《出水莲》发展变化而来,经过削删、加花润色的加工而成为目前广为传奏的曲目。乐调因与中原古调的历史渊源而具有古朴之风,更因为民间的加工而呈现出清雅之貌。《梅花三弄》也是清雅的一首乐曲。格调清新雅致,尤其是其中的泛音,将梅花舞羽翻银、亭亭玉立于风雪中的形象和高洁的品格巧妙泻于指下。此曲可谓“以最清之音写最清之物”的写照。潮州筝曲《寒鸦戏水》是潮州弦诗乐十大套中最富诗意的一首。整体上,乐曲格调娴雅清新,又不失谐谑。乐曲从慢板到拷拍再到三板的铺排结构,以及在节奏上的跌宕变化,巧妙地刻画出寒鸦(即鱼鹰)悠闲自得的步态以及追逐嬉戏于江湖中的情景。“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粤乐筝曲《平湖秋月》一曲犹如清风从人面拂过,清新的旋律令人联想到美不胜收的深秋月夜。典雅的古筝音乐作品注重声韵互补,重视意境的拿捏和营造,通过颗粒性的弹拨乐声织就的音串、形象的音响模拟效果和起伏错落有致的旋律让听众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位听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修养来描绘自己心里的诗情画卷。《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儿高》等古筝乐曲无不如此。二、古筝音乐中的悲情美悲剧性是审美风格中的又一重要类型或形态,在中外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占有一定的比重。就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性而言,它讲究对主体深刻的情感体验,与现实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悲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进入审美领域的悲剧一般都通过主体个人生命的摧残、毁灭乃至不幸遭遇,彰显出主体在精神上的不屈不挠和坚强。中国与西方在悲剧精神方面具有不同的传统。同是悲剧性,中西方对它的性质界定、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认识是个不相同的。这源于双方不同的文化根源。抛开导致这种不同属性和不同感受认识的缘由,但就美感表现、美的性质而言,西方作品多“悲怆”,中国作品则多“悲伤”或者“伤感”。西方的悲剧美是要给人当头一棒,悲的尤其彻底和淋漓。而中国音乐作品在悲剧的感受方面是以一种“哀怨”、“哀惋”方式体现出来,也恰如此,“哀怨”成为中国悲剧性音乐作品中最普遍的情感基调和陈述方式。藉此,笔者将这种在音乐作品里所寄寓和渲染的“感伤”、“哀怨”等情感基调称为悲情。之所以这种作品能打动人,抛开形式,单看内涵或内容,完全是因为它的悲情美。与典雅的作品娓娓道来的形式相比,悲情的音乐作品则要大起大落,极具情感冲击力和爆发力。音乐作品在结构上多宏大,形式铺排巧妙复杂,节奏快慢起伏搭配,时而似佳人悲泣,凄楚悱恻;时而象暴雨将临,情感挥洒淋漓尽致。尤其是刻画古代女子心境与情绪的作品,充分把古筝在表现腔韵方面的优势给发挥了出来。《和番》、《落院》中陈杏元的愤懑独白、《汉宫秋月》中宫女的凄凉心境俨然是古筝左手技法的诉说和吟唱功能的范例。从乐曲的旋律走向来看,悲情的作品多曲折。在调式运用方面,多采用苦音调式,对于“4”、“7”两个音尤其讲究。在技法的运用和音效的追求方面,尤其重视左手的技法和由此产生出的多种腔化音。陕西筝派中的一些作品在悲情的展现方面独具一格。陕西筝曲《姜女泪》、《秦桑曲》都是悲情作品的典型,乐曲中左手游移的变化产生出一种仿佛人的哭诉、哀叹的腔调。筝曲《长相思》就运用了古代歌曲以及陕北信天游风格的音乐为素材,调式的独特将一位怀才不遇的相思人刻画地惟妙惟肖。在意蕴方面,丰富而深刻。乐曲多借文学故事、诗词作品等为情境进行创作,或“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抑或“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欣赏者在接连不断、张弛有度的乐音串中与艺术主题共命运,同命运。乐曲作品在“声文”方面重视主体的情感体验,那么相应地在题材方面,自然多以反映艺术主题或对象的情感为主。一些表达情感母题的乐曲也很容易将人们打动,如《陈杏元和番》、《昭君怨》、《汉宫秋月》、《文姬思汉》等。如《陈杏元和番》,乐曲通过大指掌关节发力而来的托劈结实清脆,左手的迅疾按滑以及边游摇边按颤的音响将主人公悲愤、抑郁的情绪表达出来。自古以来,“叹悲苦,悲离别”就成为人类一种珍惜自身生命意识的集中体现。悲苦与离别产生了人类诸如忧思、愤懑、伤感、凄苦、惆怅等多种情绪,在艺术作品中则留下了很多有名的感伤之作。如刻写闺阁之怨的,它往往描写在封建礼教压抑女子的苦闷、压抑之心境,正值风华的女子悲叹独守空闺、韶华尽逝;代表性作品很多。反映了古时女子听命家长安排,不能自主人生大事而造成精神痛苦和折磨的《闺中怨》(河南筝曲);反映出于无奈背负历史使命而出国和番的《昭君怨》、《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妆台秋思》;反映宫中女子凄凄冷秋夜,思念远方亲人,唯有寄月伤情的《汉宫秋月》;反映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对弟子颜回的逝去而惋惜感叹的《叹颜回》;反映“追思盛德,泪染湘竹”而寄托娥皇、女英二妃对舜帝思念之情的《湘妃泪》等,无不饱含着艺术形象主体的忧郁、愤懑却无可奈何的感伤情绪。创作筝曲《陌上桑》(阎明、刘巧君曲)、《雪梅祭》(王中山曲)、《嫦娥奔月》(杨娜妮曲)等,都在延续着对人类悲苦、哀怨之情感的摹写和创作。这些都是因个人遭遇不平的个中哀愁悲怨,仅仅是悲情题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的包括忠义爱国之士忧国忧民、感伤时事、感叹故国家园的正义弹唱。筝曲《哀江头》、《临安遗恨》是典型的代表作。《哀江头》表达了诗人对国难家难的悲叹。唐代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巨大创伤,战乱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布,百业俱废,诗人杜甫面对此情此景,悲痛、悲愤、悲伤,心系苍生而百感交集。《临安遗恨》则描绘了忠义之士身陷囹圄,仍系家园社稷的难以平静的心绪和悲情。中国人不仅仅悲叹个我的命运,也容易因时节、环境的变化而伤感难耐,如“悲秋”便是中国人文化心理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时间”悲情。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深秋时节,秋风飒飒,草木摇落,群鸟移徙,万物归寂,人们深陷一种不可自拔的悲情情境,唯千百种思绪涌上心头,自感自叹,自怜自伤。代表乐曲如《秋思》、《秋夜思》、《秋夜筝》等。暮夜沉昏也是人们容易动心的时辰,傍晚或者深夜时分,人们或思念故国家园,或思念亲朋好友,或思情思凡,筝曲《鸿雁夜啼》、《蕉窗夜雨》、《夜深沉》、《枫桥夜泊》、《秋夜思》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思念感伤,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在乐曲中被刻画得形象生动。三、古筝音乐中的壮美在审美风格中,壮美和优美是一对对立的范畴或者形态。作为一个独立的形态,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很多的艺术作品中,壮美品格的作品就占有了很大比重。壮美与其他美相比,若将优雅之作比作手按南琶娇声评弹的女子,那壮美的作品无疑是手持铜板高声讴歌的大汉了。它没有“小家碧玉”似的羞赧,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而整体上充盈着大气和有力的震撼。壮美的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史诗的美学特点。它以气势取胜,多宏伟、壮观之貌,在乐曲篇幅、乐曲形式、结构铺排、声响效果、演奏技法、旋律动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壮美的音乐作品往往采用叙事的方式,极具情感张力,旋律具有极为明显的动势,这些作品可以模拟狂风暴雨,可以刻画人们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歌颂和肯定。在音乐语言的运用或者形式铺排方面,壮美的作品作讲究丰厚的织体,讲究乐音的饱满,由此多采用和弦、大段的点奏、重勾托劈、扫摇等指法,声响效果震撼人心。从乐曲的速度来看,壮美的乐曲作品多比较急促,乐曲结构多宏大,音乐的情节性非常典型,比如反映码头工人欢快劳动、为拯救国家才站而与风雨搏斗的《战台风》,就通过劳动、台风、搏斗、雨过天晴等段落构成,情节典型。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饱满沉实的和弦开始,形象地描绘了码头工人们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特殊的演奏技法比如左右手分别在筝柱两侧刮奏、大指快速摇指等,模拟出台风呼啸而来的气势;第三部分以主题音乐几次变奏,逐渐将音乐推向高潮,形成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演奏这一部分时,需要把握好度,使雨过天晴,工人们欢欣喜悦的寓意得以完美表达;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在演奏技法上也十分讲究。除了左右手演奏大和弦之外,右手方面多运用一些扫摇、重勾托劈等特色技法。纵观一些壮美的作品,都强调对特殊技法的运用,比如扫摇,摇指在加上扫弦之后,气势和力度明显加大了。在左手,则经常是在右手弹奏的同时加以固定的伴奏音型,多以低音组伴奏为主,从而将音乐的声部丰富起来;另外演奏技法也讲究快速,比如对点奏(轮抹)的运用。这些在《战台风》中都有体现。近来,壮美的古筝音乐作品也多采用钢琴伴奏,典型代表就是《临安遗恨》。乐曲开始,钢琴悲壮的前奏、古筝强有力的和弦与左手大幅度刮奏,奠定了音乐的情绪和基调。乐曲刻画了爱国英雄岳飞忧国忧民的焦虑、战场上英勇战斗的豪迈气概、对自己不能精忠报国的伤感和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之情。此外如《英雄们战胜了大黄河》、《霸王卸甲》等作品都是壮美的,作品里寄寓着对象的豪迈气概和悲壮品格。壮美的文艺作品在每个时代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人们在这些作品的审美中,找到了力量的所在,也由此成为人们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食粮和源泉。

  • 索引序列
  • 考古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 古诗论文文献综述
  • 古镇论文的文献综述
  • 蒙古族文献综述论文
  • 古筝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