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万年历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万年历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万年历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本实验实现一个能显示小时,分钟,秒的数字时钟。*/module clock(clk,rst,dataout,en);input clk,rst;output[7:0] dataout;reg[7:0] dataout;output[7:0] en;reg[7:0] en;reg[3:0] dataout_buf[7:0];reg[25:0] cnt;reg[15:0] cnt_scan;reg[3:0] dataout_code;wire[5:0] cal; //各级进位标志assign cal[0]=(dataout_buf[0]==9)?1:0;assign cal[1]=(cal[0]&&dataout_buf[1]==5)?1:0;assign cal[2]=(cal[1]&&dataout_buf[3]==9)?1:0;assign cal[3]=(cal[2]&&dataout_buf[4]==5)?1:0;assign cal[4]=(cal[3]&&dataout_buf[6]==9)?1:0;assign cal[5]=(cal[3]&&dataout_buf[6]==2&&dataout_buf[7]==1)?1:0;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begin if(!rst) begin cnt_scan<=0; en<=8'b1111_1110; end else begin cnt_scan<=cnt_scan+1; if(cnt_scan==16'hffff) begin en[7:1]<=en[6:0]; en[0]<=en[7]; end endendalways@(*)begin case(en) 8'b1111_1110: dataout_code=dataout_buf[0]; 8'b1111_110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1]; 8'b1111_10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2]; 8'b1111_01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3]; 8'b1110_11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4]; 8'b1101_11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5]; 8'b1011_11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6]; 8'b0111_1111: dataout_code=dataout_buf[7]; default: dataout_code=dataout_buf[0]; endcaseend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begin if(!rst) cnt<=0; else if(cnt!=40000000) cnt<=cnt+1; else cnt<=0;end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 //实现计数和进位的功能begin if(!rst) begin dataout_buf[0]<=0; dataout_buf[1]<=0; dataout_buf[2]<=15; dataout_buf[3]<=0; dataout_buf[4]<=0; dataout_buf[5]<=15; dataout_buf[6]<=2; dataout_buf[7]<=1; end else begin if(cnt==26'd40000000) begin if(!cal[0]) dataout_buf[0]<=dataout_buf[0]+1; else begin dataout_buf[0]<=0; if(!cal[1]) dataout_buf[1]<=dataout_buf[1]+1; else begin dataout_buf[1]<=0; if(!cal[2]) dataout_buf[3]<=dataout_buf[3]+1; else begin dataout_buf[3]<=0; if(!cal[3]) dataout_buf[4]<=dataout_buf[4]+1; else begin dataout_buf[4]<=0; if(!cal[4]) dataout_buf[6]<=dataout_buf[6]+1; else begin dataout_buf[6]<=0; if(!cal[5]) dataout_buf[7]<=dataout_buf[7]+1; else dataout_buf[7]<=0; end end end end end end endendalways@(dataout_code)begin case(dataout_code) 4'b0000: dataout=8'b1100_0000; 4'b0001: dataout=8'b1111_1001; 4'b0010: dataout=8'b1010_0100; 4'b0011: dataout=8'b1011_0000; 4'b0100: dataout=8'b1001_1001; 4'b0101: dataout=8'b1001_0010; 4'b0110: dataout=8'b1000_0010; 4'b0111: dataout=8'b1111_1000; 4'b1000: dataout=8'b1000_0000; endcaseendendmodule 这个你再改改吧,应该没有什么难度的,祝你好运!

仔细研究野火的STM32F103开发板的实时时钟例程,就会学到很多东西这个单片机的实时时钟只是一个简单的32位计数器,计的是秒,要换算成年月日时分秒,完全是要根据阳历的闰年规律计算的,先找一个基准日期,称为时间戳然后根据现今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以S为单位)计算当前的年月日时分秒钟星期几,然后根据表格查每年的农历有几个月,几个大小月,闰月是个月,春节在哪一天,当前日期是在春节前还是春节后,就能计算出农历日期,然后计算24节气,由于24节是按阳历年划分的,而阳历的一年只有365天和366天两种,因此24节的阳历日期基本固定,找一个标准,然后记下各个节气和标准日期的正负误差就可以确定当前节气的阳历日期了,还有天干地支,只要有一个基准,求12和10的余数,推算很容易的

#includeintleap(intyear){if(year%4==0&&year%100!=0||year%400==0)//判断是否是闰年return1;elsereturn0;}intdays_month(intmonth,intyear)//判断大月和小月{if(month==1||month==3||month==5||month==7||month==8||month==10||month==12)//找出大月return31;if(month==4||month==6||month==9||month==11)//找出小月return30;if(month==2&&leap(year)==1)return29;//判断二月是29天还是29天elsereturn28;}intfirstday(intmonth,intyear){intw;w=(1+2*month+3*(month+1)/5+year+year/4+year/400-year/100)%7+1;//判断每个月开始的第一天是星期几returnw;}main(){inti,j=1,k=1,a,b,month,year;printf(\\"inputmonthandyear:\\");scanf(\\"%d%d\\",&month,&year);//输入月和年b=days_month(month,year);a=firstday(month,year);printf(\\"SunMonTueWedThuFriSat\\");//输出对应当月的日历if(a==7){for(i=1;i<=b;i++){printf(\\"%4d\\",i);if(i%7==0){printf(\\"\\");}}}if(a!=7){while(j<=4*a){printf(\\"\\");j++;}for(i=1;i<=b;i++){printf(\\"%4d\\",i);if(i==7*k-a){printf(\\"\\");k++;}}}printf(\\"\\");}

你好!这个要看你实现的功能要求了

计算机软件文献综述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内容

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①题目;

②作者;

③摘要;

④关键词;

⑤引言;

⑥正文(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

⑦致谢;

⑧参考文献。

1、什么叫科技论文,基本特征是什么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3、科技论文的格式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开题报告是在写论文之前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包括国外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论文大纲等。开题报告整出来了差不多文章就有了大概的方向了,以后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来写,不能再改变了。 所以说开题报告很重要。

文献综述的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文献综述的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范例

论文题目: 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阐述了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包括从温室诞生起,美国、日本、荷兰等温室测控技术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在各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引进温室技术后,各个高校及专业人员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次浅谈了温室测控系统的发展前沿,即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如无线电监控系统、GPRS技术、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等。最后具体讲述了温室测控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当下比较适宜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 : 温室环境测控;无线电监控;远程监控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ing systems and its

development

Abstract : This paper sai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at home and aborad , since the birth of greenhouse , United States , Japan , the Netherlands and other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more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 of research ,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greenhouse technology as well as domestic ,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s to explore their own good and have mad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 Second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 such as radio control system , GPRS technology ,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 and so on . Finally , Specific about the main factors of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Includ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 light , C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more appropriate approach at present Keyword: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 radio control system ;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

引言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转化新阶段。而温室作为现代化设施农业的重要产物,在国内多数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温室可以模拟成一个由人工智能监测的半封闭生态系统,它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为控[1]制或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由于温室中各种环境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此控制技术直接决定着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温室测控系统一般包括三个模块: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在目前的测控系统中,环境因子的采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

1温室环境测控在国内外的发展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温室诞生以来,各国对测控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逐步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2]

国外温室技术发展概况

美国是最早发明计算机的国家,也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温室控制和管理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对温室内光照、温度、水、气、化肥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还可利用温差管理技术实现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调节及控制。

在日本,作为设施农业主要内容的设施园艺建设相当发达,比如塑料温室和其它人工栽培设施达到普遍应用,设施栽培面积位居世界前列,蔬菜、花卉、水果等普遍实行设施温室生产,并针对种苗生产设施的高温、多湿等不良环境进行了若干设施项目的研究[3],主要有设施内播种装置、苗接触刺激装置、苗灌水装置和遮光装置的开闭装置、缺苗不良苗的检测及去除和补栽装置、CO2施肥装置等方面的自动化研究[4]。

2002年,英国伦敦大学农学院利用计算机遥控技术,可以观测50km以外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并远程控制。另外针对CO2浓度对作物的影响这一点,温室中通常安装通风机,搅动空气使温室中的CO2浓度一致[5]。

荷兰园艺温室发展较早,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日照短,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因此集中较大力量发展经济价值高的鲜花和蔬菜,大规模地发展玻璃温室和配套的工程设施并且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出及品质要求。

现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近几年各国温度控制技术提出建立温室行业标准并朝着网络化,大规模,无人化的方向发展[6]。

国内温室技术发展概况

国内的计算机应用开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用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自70年代末起,我国陆续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温室技术,在借鉴及学习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科研工作人员进行了温室内部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综合研究,在边学习边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温室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早期温室技术引进是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了FELIXC 512系统,并建立了全国农业系统的第一个计算机应用研究机构[7]。到了9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用于温室的管理和控制领域。

2000年,金钰研究了工业控制机IPC在自动化温室控制中的应用[8]。该研究是以工业控制机为核心采集环境信息,控制外围设施执行控制。实现了温室的封闭环境控制,但该系统布线复杂,维护困难且成本过高。

2005年,杜辉等研究了基于蓝牙技术的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9]。该系统将蓝牙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相结合运用于温室群的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干扰。但由于蓝牙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后会导致系统的紊乱,难以调控,顾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仍需要深入研究。

2007年,唐娟等研究了基于新型AVR单片机的温室测控系统[10]。该系统把个体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在单个温室大棚生产实现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连栋温室大棚的规模化生产。

2008年,周茂雷,郭康权研究出了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温室控制器系统[11]。该系统能通过AD算法实现温室各路模拟量、开关量实时动态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经处理后定时保存并送出控制量。

2 温室技术新型发展

现代化农业设施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利用不同的先进科技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下面讲述了五种新型温室技术。

无线电监控系统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数量的增多,有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维护困难、不能任意增加节点等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无线收发芯片nRF905,该芯片体积小巧,外围只需添加少量几元件即可工作,而且编程简单,可实现信息的无线传输, 以上位机为信息处理终端,构成了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无需布线、可以任意增减采集点、结构简单、功耗低及组网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12]

GPRS技术的应用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是一种基于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只有当某个用户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时候才会占用信道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了信道资源。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GPRS 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采集到的信息数据, 在移动通信服务商提供的GPRS业务平台上构建温室大棚环境监控信息数据传输系统, 实现智能化温室控制信息采集点的无线数据传输,监控系统同时可以实现资料、指令的.反向传输,以达到远程控制的目[13]。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来浏览各个温室大棚的作物生长状况。

基于CAN和Profibus总线的温室分布式监控系统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局域网[14-15],其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具有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实时性强、性能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

Profibus总线的温湿度分布式测控系统也和CAN总线的功能差不多。在现有的各种现场总线中, Profi2bus 总线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并提供了DP、PA3和FMS三种协议类型。

虚拟仪器的应用

温室大棚测量系统的发展经过了模拟仪器、分立元件仪器、数字化仪器和智能化仪器,到现在发展到了虚拟仪器。虚拟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虚拟仪器平台,可以通过不同的虚拟仪器软件实现多种测试功能,能由虚拟仪器代替部分传统的仪器硬件,并利用虚拟仪器强大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显示或控制调节机构,调节大棚的环境参数[16]。

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为实现农民对大棚的简捷控制,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显然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推广的工程。该系统实时要求很高, 传输距离较远, 对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的要求也很高, CC2Link造价低廉, 能满足现场环境的通讯要求而成为主要的新型现场通讯方式,另外以太网实时、高速且传输距离较远, 而成为主流的远程通讯方式。两者相结合便实现了温室大棚远程控制网[17]。

3 影响作物生长的各项因素及处理办法

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取决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在生产上,则要通过优良的栽培技术及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控制生长和发育。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光照(光的强度和光周期)、水分(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溶液的反应)、空气(大气及土壤中空气的特性,CO2的含量,有毒气体的含量)、生物条件(土壤微生物及病虫害)等。下面就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这四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温度

作物的生长发育环境中以温度最为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下,温度在时间上随

四级变化而周期变化,在空间上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另外在室内的话,由于作物的茂密生长会使得温度的空间变得比较复杂,实际上温度的空间分布受室外气候因子、室内调控方式、植物群体结构的综合影响,空气温度不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在垂直方向往往都不均匀。

处理办法:

目前温室的温度调控主要包括增温、保温、降温[18]。加温有热风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土壤加温三种形式;保温包括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增大保温比、增大地表热流量;降温最简单的途径是通风.

湿度

适宜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是温室内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根据研究发现,除了阴雨天以外,室内午后过低的空气湿度会导致作物发生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

一般情况下,作物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80%。所以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生产的质量;另外,空气湿度过大,作物植株也易于生病。

土壤湿度对植物的影响也很大,若温室内排水不良,灌水不当,土壤渗水性不好,造成土壤水分过剩,使土壤中的氧气减少,植物根部呼吸的水分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水分代谢,阻滞植物的生长或者发生根部腐烂的情况[19]。

处理办法:

除湿的方法有通风换气、加温除湿、覆盖地膜、使用除湿机、除湿型热交换通风装置。 加湿的方法包括喷雾加湿、湿帘加湿、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20]。这几种方法除了有加湿功能还可以达到降温的功效.

光照强度

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条件之一。没有光照,就谈不上植物的生长,光照不足,势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的强度直接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室外相比较,室内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数量减少,光质改变及光分布不均匀等三个方面,从而形成独特的温室光环境[21]。

处理办法:人工调节大棚外部设施的方法来改变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计算机软件论文参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逐渐普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尝试从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出发,将CDIO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授课过程,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基于CDIO的课程教学能够提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CDIO;实践能力

1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一门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方法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为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目前课程教学多是以传统理论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学生反映上课即使听懂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不知如何下手解决,尤其编程能力弱的学起来更加吃力,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课程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性强,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尤其有具有较好的编程功底,这使得学这课程之前让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2)实验课程中学生独立完成的是一些已有结论的验证性实验,以致学生软件编程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3)课程考核以闭卷理论知识点考核作为重点,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可能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甚至一些编程题目,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针对以上问题,按照课程特点以及教学规律相应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探索,以CDIO教学模式(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进行每个教学环节落实,让学生以自主主动地、有机联系地方式学习。CDIO模式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创新、设计和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强调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提倡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实验部分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1]

基于CDIO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牵引,以任务为依托,把课堂教学环境模拟成CDIO教育环境,即以项目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任务,整个项目具备详细的系统开发过程,有较完整的系统结构、及基本需要的一些功能模块,在功能模块中有数据能演示,比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向学生详细地介绍项目任务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各个环节,从项目任务的需求分析,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到后期的运行和维护等。尤其一些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为了便于、强化学生理解,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小任务。

(3)通过项目任务的贯穿,可以对已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后续课程的知识点以设问方式引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使前后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使课程知识结构更系统。

实验教学设计

以往实验课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查找互联网翻阅书本很快能找到解决路径。加上现在实验课时有限,通常布置一些小的项目,尽量涵盖课堂教学所涉及知识点,比如布置编程实现计算器。4-5人组成一个小组,以组长牵头组织大家分析,分配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协作完成。在这过程中包含一个CDIO项目周期[1](构思———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方案、实现———编写代码、运作———作品测试、演示等)。实验课各小组汇报并演示所开发设计的项目。根据演示作品功能完整性、美观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作为实验考评的依据,在这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间合作沟通能力也得到锻炼。

积极参与各类竞赛

多年来,我们都鼓励学生参加蓝桥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类似比赛,通过参与比赛,学生编程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上一个台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比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习目的性更强更明确,学习积极性相应地也提高了。这种做法也是符合CDIO理念,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能力编程能力的。

教改存在问题

教改中存在最大问题可能是项目任务资源不足,类似教材不多,可供参考的有限,每个项目任务要具有代表性同时又包含各知识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编制。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应该素材不断会增加,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3结束语

CDIO理念在强调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针对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要求,探讨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CDIO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立章.基于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1(10):208-210.

[2]邱胜海,高成冲,王云霞,等.基于CDIO模式的数据库课程实验项目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7(21):43-45.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学管理对规范高校各项管理工作和提高教学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学校教育资源有限以及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等因素,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文章立足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对计算机专业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体现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深化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为领导者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提供依据。在当前计算机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的现实背景下,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的研究,能够推动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对推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有一个专门的队伍来进行教学的督导,督导者需要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计划出发来对教学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总的评价和指导,同时对不同的专业和系别进行具体的规划。针对计算机专业,要保证学生学习到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要能够满足社会或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即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计算机发展的方向;还应该满足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以及优秀青年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沟通问题的能力。总之,督导者不仅要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做到长期提供优质服务,广泛收集各种建议和意见,尽可能给学生和老师创造宽松有利的学习条件。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中教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不断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老师要注意计算机最新发展动态,紧跟其发展潮流,不能脱离社会落后于时代;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老师需要不断更新、补充课程的教学内容,甚至有很多像慕课(MOOC)这样的网络开放新兴课程不断涌现,老师要终身学习,教学管理上也要给老师更多学习的机会,多组织青年教师到社会上的一线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训。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需要不断保持学习的专业,它更新换代特别快,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学生要终身学习。所以老师不能只是授之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计算机发展之迅速,已经不是原来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一个任务的时代,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教学中必须坚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更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课外拓展培训以及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机制。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管理系统负责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每个学校其实都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然而对于不同的院系专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管理模式尚不完备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原有的管理制度难以跟上实际的发展需求,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是理论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而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基本一致,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建立不同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有一套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符合不同专业特色,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顺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二)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大部分课程安排到机房进行教学,学习实践同步教学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老师的教学。但是鉴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实践课课时明显不足,使得教学的开展不是很顺利。计算机专业作为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系别之一,要比其他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是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其对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缺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教学质量管理,还是以行政权力为重要手段,在体系中缺少专家学者的监控,忽视他们的建议,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其目的就是奖励和惩罚,很难理性地诊断和解决问题,不能以教育改革为目的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主管者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方面,过度重视理论化知识,忽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看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

(四)教学的连贯性和发展性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具有连贯性,课程学习必须在前序课程学习的条件下,后序课程才能很好地展开。这就要求排课的老师和讲授的老师有积极的沟通,在先序课程完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后序课程,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实际排课当中排课老师和授课老师往往沟通不足,这也是教学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

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序运行离不开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公正、负责、公开地进行不定期监控,另一方面要充分调用老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调用各种渠道,全面地收集教学一线反馈的教学信息,并根据教学信息对各教学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教学因素进行有效调整。针对上面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下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一)设立教学团队和导师制度

计算机专业现在趋向于形成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工程,所以需要在一个团队负责人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建立一支稳定、相对独立、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团队,可以让大家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因为一个团队的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大致一样,这就方便组内成员可以经常组织讨论教学计划、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成绩评定、成绩分析、实训实践的实施等问题。对于学生,可以在入校的时候给学生分配导师,导师进一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专业方向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同时老师有研究项目也可以让学生早日参与到项目中来,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展多层次评估工作

教学质量评估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首先,学院领导组织听课环节,每年安排优秀教师、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大家给青年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使青年教师可以及时看到自身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其次,教师互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本领域或者同一门课的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因为同方向老师更加了解相关课程,可以给出更直接的建议。最后是学生评课。学生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和评判者,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与学是双方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在其中积极参与。学生评教工作一般在每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由教学系组织各班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最有发言权。另外还可以建立学科竞赛,奖学金,扣分机制,惩罚机制等。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形成了良性互动,对教师“教”与学生“学”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提供多渠道学习机会

对于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展开集训,观摩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课,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实践环节,到企业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微课、说课竞赛,分享教学心得;聘请学术型教师开展讲座,开拓视野,关注计算机最新发展动态。对于学生,经常聘请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组织学生去一些实际的企业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竞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四)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从专业的讲解上,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更要与时俱进地给学生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对时下比较热门的计算机方向和知识有很好的了解。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把以前单纯的老师在课堂上填鸭式讲解转变为学生互动交流,老师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多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学生做主角,老师答疑解惑而已的良好教学模式。

(五)重视实践实训的教学

计算机是一个需要学生动手练习的课程。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当作以后工作的实战演习,为以后培养较高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除了引进企业工程师来校讲课,在双赢的前提下,可以带领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实训发展得到良性运转。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在教学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既能强化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又能积极适应教学发展的现代化,保持专业教学质量可持续化发展,是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和实践的问题。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要相互交流,相互监督,才能利于专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要健全质量责任制度,明确领导的管理职责,院系主要领导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本部门教学质量优劣反映其工作业绩;要重视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更多机会提高自己,不仅给学生推行导师制度,也可以给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进行指导;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专业,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多与知名计算机企业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凡.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5,25(3):141-143.

[2]邓攀.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升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4,14:108-109.

[3]王红茹.提高《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探索[J].科技教育,2015,9:151-152.

[4]王承淑.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4):112-116.

[5]施燕.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10):197-198.

[6]冯志敏,林麒,贾让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与运行[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10):28-30.

相关信息已经pm你了,具体的可以邮箱中谈,如另有需要也可再联系本人邮箱。

把你论文里借用到的参考文献的名称作者等信息按条目罗列出来。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 1.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献资料的搜集 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en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四、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4.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6.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7. 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8. 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9. 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10. 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11.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五、文献综述的结构 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的格式一般由前言、主题、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看起来和科技论文相似,但论述的重点不同。 这里是一篇文献综述正文部分的写作框架: 1.前言或简介(问题的提出,背景,动机等等); 2.参考文献的来源及其主要的观点或学术流派、技术路线介绍; 3.各种观点的评价或各个学术流派、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 4.结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目前该领域尚需探索的重大空白等等。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为自己写作毕业论文提供文献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的,所以,只要把自己所作题目的相关文献找准、找全(这是编写参考文献题录阶段必须做好的工作),然后对这些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等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文字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像做毕业论文那样,把自己的发明和创新全写上去,更不要象写教科书那样,从古到今面面俱到。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六、论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数字万年历毕业论文设计

stm32本来就带了rtc,就不用时钟芯片了,然后找个显示屏,例如点阵之类的,再移植个万年历算法就搞完了

电子钟相关毕业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字数:9242,页数:22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8017,页数:22 )·数字钟的设计 (字数:6208,页数:21 )·基于8051单片机的数字钟 (字数:21638,页数:50)·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控制系统 (字数:7935,页数:42 )·数字电路数字钟设计 (字数:4846,页数:21 )·电子闹钟设计 (字数:4094,页数:19 )·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5714,页数:24 )·智能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3826,页数:18 )·下棋定时钟设计 (字数:5290,页数:24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与制作 (字数:13129,页数:3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字数:7710,页数:24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0301,页数:42)·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字数:17457,页数:32)·电子日历钟 (字数:10677,页数:33)·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4922,页数:23 )·单片机数字钟设计 (字数:15355,页数:47)·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字数:12541,页数:27)·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8450,页数:24 )·万年历可编程电子钟控电铃 (字数:14371.页数:41)·数字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7770,页数:28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2247,页数:32)·多功能时钟打点系统设计 (字数:8353,页数:31 )·智能音乐闹钟设计 (字数:10002,页数:37)·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4560,页数:39)

前段时间写的,部分有注释,你参考参考,不懂的问我./* * * * Createdon:2013-3-11 * Author:jw */#include<>#include<>//三维数组存放日期,每年12月,日历中最多排6行(星期),每星期7天intdays[12][6][7];//平年,闰年每个月的天数intds[2][12]={{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1,29, 31,30,31,30,31,31,30,31,30,31}};//标题chartitle[]="SUMMONTUEWEDTHUFRISAT";//月份intm[4][3]={{1,2,3},{4,5,6},{7,8,9},{10,11,12}};//月份charmt[][4]={"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根据蔡勒公式计算日期星期几intwd(intyear,intm,intd){ intc,y,w; if(m<=2){ year--; m+=12; } c=year/100; y=year%100; w=(c/4-2*c+y+y/4+13*(m+1)/5+d-1); return(w%7+7)%7;}//闰年平年intleapYear(intyear){ return(year%4==0&&year%100!=0)||(year%400==0);}intmain(){ inti,j,k,leap,fd,year; scanf("%d%*c",&year); //初始三维数组为0 for(i=0;i<12;i++){ for(j=0;j<6;j++){ for(k=0;k<7;k++){ days[i][j][k]=0; } } } fd=wd(year,1,1); leap=leapYear(year); //三维数组赋值 for(i=0;i<12;i++){ for(k=0,j=1;j<=ds[leap][i];j++){ days[i][k][fd]=j; fd=(++fd)%7; if(fd==0){ k++; } } } //输出数据 for(i=0;i<4;i++){ printf("%13s %27s %27s\n",mt[m[i][0]-1],mt[m[i][1]-1], mt[m[i][2]-1]); printf("%s %s %s\n",title,title,title); for(j=0;j<6;j++){ //1,4,7 for(k=0;k<7;k++){ if(days[m[i][0]-1][j][k]) printf("%4d",days[m[i][0]-1][j][k]); else printf(" "); } printf(" "); //2,5,8 for(k=0;k<7;k++){ if(days[m[i][1]-1][j][k]) printf("%4d",days[m[i][1]-1][j][k]); else printf(" "); } printf(" "); //3,6,9 for(k=0;k<7;k++){ if(days[m[i][2]-1][j][k]) printf("%4d",days[m[i][2]-1][j][k]); else printf(" "); } printf("\n"); } } return0;}-------------------------------------------------打印结果--------------------------------------------------------------------

#include<>#include""#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a,miao,shi,fen,ri,yue,nian,week,flag,key1n,temp;//flag用于读取头文件中的温度值,和显示温度值#define yh 0x80 //LCD第一行的初始位置,因为LCD1602字符地址首位D7恒定为1(100000000=80)#define er 0x80+0x40 //LCD第二行初始位置(因为第二行第一个字符位置地址是0x40)//液晶屏的与C51之间的引脚连接定义(显示数据线接C51的P0口)sbit rs=P1^0;sbit en=P1^2;sbit rw=P1^1; //如果硬件上rw接地,就不用写这句和后面的rw=0了sbit led=P3^7; //LCD背光开关//DS1302时钟芯片与C51之间的引脚连接定义sbit IO=P2^2;sbit SCLK=P2^1;sbit RST=P2^2;sbit ACC0=ACC^0;sbit ACC7=ACC^7;/************************************************************ACC累加器= 就是ACC的第0位。Acc可以位寻址。累加器ACC是一个8位的存储单元,是用来放数据的。但是,这个存储单元有其特殊的地位,是单片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单元,很多运算都要通过ACC来进行。以后在学习指令时,常用A来表示累加器。但有一些地方例外,比如在PUSH指令中,就必须用ACC这样的名字。一般的说法,A代表了累加器中的内容、而ACC代表的是累加器的地址。 ***************************************************************///校时按键与C51的引脚连接定义sbit key1=P2^4; //设置键sbit key2=P2^5; //加键sbit key3=P2^6; //减键sbit buzzer=P2^0;//蜂鸣器,通过三极管9012驱动,端口低电平响/**************************************************************/uchar code tab1[]={"20 - - "}; //年显示的固定字符uchar code tab2[]={" : : "};//时间显示的固定字符//延时函数,后面经常调用void delay(uint xms)//延时函数,有参函数{ uint x,y; for(x=xms;x>0;x--) for(y=120;y>0;y--);}/********液晶写入指令函数与写入数据函数,以后可调用**************//*在这个程序中,液晶写入有关函数会在DS1302的函数中调用,所以液晶程序要放在前面*/write_1602com(uchar com)//****液晶写入指令函数****{ rs=0;//数据/指令选择置为指令 rw=0; //读写选择置为写 P0=com;//送入数据 delay(1); en=1;//拉高使能端,为制造有效的下降沿做准备 delay(1); en=0;//en由高变低,产生下降沿,液晶执行命令}write_1602dat(uchar dat)//***液晶写入数据函数****{ rs=1;//数据/指令选择置为数据 rw=0; //读写选择置为写 P0=dat;//送入数据 delay(1); en=1; //en置高电平,为制造下降沿做准备 delay(1); en=0; //en由高变低,产生下降沿,液晶执行命令}lcd_init()//***液晶初始化函数****{ write_1602com(0x38);//设置液晶工作模式,意思:16*2行显示,5*7点阵,8位数据 write_1602com(0x0c);//开显示不显示光标 write_1602com(0x06);//整屏不移动,光标自动右移 write_1602com(0x01);//清显示 write_1602com(yh+1);//日历显示固定符号从第一行第1个位置之后开始显示 for(a=0;a<14;a++) { write_1602dat(tab1[a]);//向液晶屏写日历显示的固定符号部分 //delay(3); } write_1602com(er+2);//时间显示固定符号写入位置,从第2个位置后开始显示 for(a=0;a<8;a++) { write_1602dat(tab2[a]);//写显示时间固定符号,两个冒号 //delay(3); }}/*********************over***********************//***************DS1302有关子函数********************/void write_byte(uchar dat)//写一个字节{ ACC=dat; RST=1; for(a=8;a>0;a--) { IO=ACC0; SCLK=0; SCLK=1; ACC=ACC>>1; }}uchar read_byte()//读一个字节{ RST=1; for(a=8;a>0;a--) { ACC7=IO; SCLK=1; SCLK=0; ACC=ACC>>1; } return (ACC);}//----------------------------------------void write_1302(uchar add,uchar dat)//向1302芯片写函数,指定写入地址,数据{ RST=0; SCLK=0; RST=1; write_byte(add); write_byte(dat); SCLK=1; RST=0;}uchar read_1302(uchar add)//从1302读数据函数,指定读取数据来源地址{ uchar temp; RST=0; SCLK=0; RST=1; write_byte(add); temp=read_byte(); SCLK=1; RST=0; return(temp);}uchar BCD_Decimal(uchar bcd)//BCD码转十进制函数,输入BCD,返回十进制{ uchar Decimal; Decimal=bcd>>4; return(Decimal=Decimal*10+(bcd&=0x0F));}//--------------------------------------void ds1302_init() //1302芯片初始化子函数(2010-01-07,12:00:00,week4){RST=0;SCLK=0;write_1302(0x8e,0x00); //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0,0x00); //向DS1302内写秒寄存器80H写入初始秒数据00write_1302(0x82,0x00);//向DS1302内写分寄存器82H写入初始分数据00write_1302(0x84,0x12);//向DS1302内写小时寄存器84H写入初始小时数据12write_1302(0x8a,0x04);//向DS1302内写周寄存器8aH写入初始周数据4write_1302(0x86,0x07);//向DS1302内写日期寄存器86H写入初始日期数据07write_1302(0x88,0x01);//向DS1302内写月份寄存器88H写入初始月份数据01write_1302(0x8c,0x10);//向DS1302内写年份寄存器8cH写入初始年份数据10write_1302(0x8e,0x80); //打开写保护}//------------------------------------//温度显示子函数void write_temp(uchar add,uchar dat)//向LCD写温度数据,并指定显示位置{ uchar gw,sw; gw=dat%10;//取得个位数字 sw=dat/10;//取得十位数字 write_1602com(er+add);//er是头文件规定的值0x80+0x40 write_1602dat(0x30+s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write_1602dat(0x30+g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write_1602dat(0xdf);//显示温度的小圆圈符号,0xdf是液晶屏字符库的该符号地址码 write_1602dat(0x43); //显示"C"符号,0x43是液晶屏字符库里大写C的地址码 }//------------------------------------//时分秒显示子函数void write_sfm(uchar add,uchar dat)//向LCD写时分秒,有显示位置加、现示数据,两个参数{ uchar gw,sw; gw=dat%10;//取得个位数字 sw=dat/10;//取得十位数字 write_1602com(er+add);//er是头文件规定的值0x80+0x40 write_1602dat(0x30+s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write_1602dat(0x30+g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年月日显示子函数void write_nyr(uchar add,uchar dat)//向LCD写年月日,有显示位置加数、显示数据,两个参数{ uchar gw,sw; gw=dat%10;//取得个位数字 sw=dat/10;//取得十位数字 write_1602com(yh+add);//设定显示位置为第一个位置+add write_1602dat(0x30+s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write_1602dat(0x30+gw);//数字+30得到该数字的LCD1602显示码 }//-------------------------------------------void write_week(uchar week)//写星期函数{ write_1602com(yh+0x0c);//星期字符的显示位置 switch(week) { case 1:write_1602dat('M');//星期数为1时,显示 write_1602dat('O'); write_1602dat('N'); break; case 2:write_1602dat('T');//星期数据为2时显示 write_1602dat('U'); write_1602dat('E'); break; case 3:write_1602dat('W');//星期数据为3时显示 write_1602dat('E'); write_1602dat('D'); break; case 4:write_1602dat('T');//星期数据为4是显示 write_1602dat('H'); write_1602dat('U'); break; case 5:write_1602dat('F');//星期数据为5时显示 write_1602dat('R'); write_1602dat('I'); break; case 6:write_1602dat('S');//星期数据为6时显示 write_1602dat('T'); write_1602dat('A'); break; case 7:write_1602dat('S');//星期数据为7时显示 write_1602dat('U'); write_1602dat('N'); break;}}//****************键盘扫描有关函数**********************void keyscan(){ if(key1==0)//---------------key1为功能键(设置键)-------------------- { delay(9);//延时,用于消抖动 if(key1==0)//延时后再次确认按键按下 { buzzer=0;//蜂鸣器短响一次 delay(20); buzzer=1; while(!key1); key1n++; if(key1n==9) key1n=1;//设置按键共有秒、分、时、星期、日、月、年、返回,8个功能循环 switch(key1n) { case 1: TR0=0;//关闭定时器 //TR1=0; write_1602com(er+0x09);//设置按键按动一次,秒位置显示光标 write_1602com(0x0f);//设置光标为闪烁 temp=(miao)/10*16+(miao)%10;//秒数据写入DS1302 write_1302(0x8e,0x00); write_1302(0x80,0x80|temp);//miao write_1302(0x8e,0x80); break; case 2: write_1602com(er+6);//按2次fen位置显示光标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3: write_1602com(er+3);//按动3次,shi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4: write_1602com(yh+0x0e);//按动4次,week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5: write_1602com(yh+0x0a);//按动5次,ri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6: write_1602com(yh+0x07);//按动6次,yue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7: write_1602com(yh+0x04);//按动7次,nian //write_1602com(0x0f); break; case 8: write_1602com(0x0c);//按动到第8次,设置光标不闪烁 TR0=1;//打开定时器 temp=(miao)/10*16+(miao)%10; write_1302(0x8e,0x00); write_1302(0x80,0x00|temp);//miao数据写入DS1302 write_1302(0x8e,0x80); break; }} }//------------------------------加键key2---------------------------- if(key1n!=0)//当key1按下以下。再按以下键才有效(按键次数不等于零) { if(key2==0) //上调键 { delay(10); if(key2==0) { buzzer=0;//蜂鸣器短响一次 delay(20); buzzer=1; while(!key2); switch(key1n) { case 1:miao++;//设置键按动1次,调秒 if(miao==60) miao=0;//秒超过59,再加1,就归零 write_sfm(0x08,miao);//令LCD在正确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秒数 temp=(miao)/10*16+(miao)%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 //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0,temp); //向DS1302内写秒寄存器80H写入调整后的秒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 //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0x09);//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光标自动右移,所以要指定返回 //write_1602com(0x0b); break; case 2:fen++; if(fen==60) fen=0; write_sfm(0x05,fen);//令LCD在正确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分数据 temp=(fen)/10*16+(fen)%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2,temp);//向DS1302内写分寄存器82H写入调整后的分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6);//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在这里是写回原来的位置 break; case 3:shi++; if(shi==24) shi=0; write_sfm(2,shi);//令LCD在正确的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小时数据 temp=(shi)/10*16+(shi)%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4,temp);//向DS1302内写小时寄存器84H写入调整后的小时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3);//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4:week++; if(week==8) week=1; write_1602com(yh+0x0C);//指定'加'后的周数据显示位置 write_week(week);//指定周数据显示内容 temp=(week)/10*16+(week)%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a,temp);//向DS1302内写周寄存器8aH写入调整后的周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0x0e);//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5:ri++; if(ri==32) ri=1; write_nyr(9,ri);//令LCD在正确的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日期数据 temp=(ri)/10*16+(ri)%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6,temp);//向DS1302内写日期寄存器86H写入调整后的日期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10);//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6:yue++; if(yue==13) yue=1; write_nyr(6,yue);//令LCD在正确的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月份数据 temp=(yue)/10*16+(yue)%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8,temp);//向DS1302内写月份寄存器88H写入调整后的月份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7);//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7:nian++; if(nian==100) nian=0; write_nyr(3,nian);//令LCD在正确的位置显示"加"设定好的年份数据 temp=(nian)/10*16+(nian)%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c,temp);//向DS1302内写年份寄存器8cH写入调整后的年份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4);//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 } //------------------减键key3,各句功能参照'加键'注释--------------- if(key3==0) { delay(10);//调延时,消抖动 if(key3==0) { buzzer=0;//蜂鸣器短响一次 delay(20); buzzer=1; while(!key3); switch(key1n) { case 1:miao--; if(miao==-1) miao=59;//秒数据减到-1时自动变成59 write_sfm(0x08,miao);//在LCD的正确位置显示改变后新的秒数 temp=(miao)/10*16+(miao)%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 //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0,temp); //向DS1302内写秒寄存器80H写入调整后的秒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 //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0x09);//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在这里是写回原来的位置 //write_1602com(0x0b); break; case 2:fen--; if(fen==-1) fen=59; write_sfm(5,fen); temp=(fen)/10*16+(fen)%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2,temp);//向DS1302内写分寄存器82H写入调整后的分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6);//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在这里是写回原来的位置 break; case 3:shi--; if(shi==-1) shi=23; write_sfm(2,shi); temp=(shi)/10*16+(shi)%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4,temp);//向DS1302内写小时寄存器84H写入调整后的小时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er+3);//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4:week--; if(week==0) week=7; write_1602com(yh+0x0C);//指定'加'后的周数据显示位置 write_week(week);//指定周数据显示内容 temp=(week)/10*16+(week)%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a,temp);//向DS1302内写周寄存器8aH写入调整后的周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0x0e);//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5:ri--; if(ri==0) ri=31; write_nyr(9,ri); temp=(ri)/10*16+(ri)%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6,temp);//向DS1302内写日期寄存器86H写入调整后的日期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10);//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6:yue--; if(yue==0) yue=12; write_nyr(6,yue); temp=(yue)/10*16+(yue)%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8,temp);//向DS1302内写月份寄存器88H写入调整后的月份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7);//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case 7:nian--; if(nian==-1) nian=99; write_nyr(3,nian); temp=(nian)/10*16+(nian)%10;//十进制转换成DS1302要求的DCB码 write_1302(0x8e,0x00);//允许写,禁止写保护 write_1302(0x8c,temp);//向DS1302内写年份寄存器8cH写入调整后的年份数据BCD码 write_1302(0x8e,0x80);//打开写保护 write_1602com(yh+4);//因为设置液晶的模式是写入数据后,指针自动加一,所以需要光标回位 break;} } } }}//-------------------------------void init() //定时器、计数器设置函数{ TMOD=0x11; //指定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为3 TH0=0; //定时器T0的高四位=0 TL0=0; //定时器T0的低四位=0 EA=1; //系统允许有开放的中断 ET0=1; //允许T0中断 TR0=1; //开启中断,启动定时器}//*******************主函数**************************//***************************************************void main(){ lcd_init(); //调用液晶屏初始化子函数 ds1302_init(); //调用DS1302时钟的初始化子函数 init(); //调用定时计数器的设置子函数 led=0; //打开LCD的背光电源 buzzer=0;//蜂鸣器长响一次 delay(80); buzzer=1; while(1) //无限循环下面的语句: { keyscan(); //调用键盘扫描子函数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取得并显示日历和时间{ //Init_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初始化子函数,在头文件中 flag=ReadTemperature();//将18b2头文件运行返回的函数结果送到变量FLAG中,用于显示 //读取秒时分周日月年七个数据(DS1302的读寄存器与写寄存器不一样):miao = BCD_Decimal(read_1302(0x81)); fen = BCD_Decimal(read_1302(0x83)); shi = BCD_Decimal(read_1302(0x85)); ri = BCD_Decimal(read_1302(0x87)); yue = BCD_Decimal(read_1302(0x89)); nian=BCD_Decimal(read_1302(0x8d)); week=BCD_Decimal(read_1302(0x8b)); //显示温度、秒、时、分数据: write_temp(12,flag);//显示温度,从第二行第12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write_sfm(8,miao);//秒,从第二行第8个字后开始显示(调用时分秒显示子函数) write_sfm(5,fen);//分,从第二行第5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write_sfm(2,shi);//小时,从第二行第2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显示日、月、年数据: write_nyr(9,ri);//日期,从第二行第9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write_nyr(6,yue);//月份,从第二行第6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write_nyr(3,nian);//年,从第二行第3个字符后开始显示 write_week(week);}

软件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你的论文有你自己的目的,应该重点关注别人的论文里做的不好而你做的好的地方,再好的综述也不能直接用,而且对文章的总结也不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是作者都没有明说你自己猜出来的。即使是同样的结论,对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文献的组织顺序也应该不一样,比如别人的综述关注的是设计,他按照国内和国外来组织,但我关注的是仿真方法,我就要整体打乱,按照不同分系统来组织综述。如果你真觉得别人的综述直接照抄也没有违和感,你就不要关注抄袭的问题了,关注一下正文本身吧。

文献综述的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文献综述的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范例

论文题目: 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阐述了温室环境测控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包括从温室诞生起,美国、日本、荷兰等温室测控技术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在各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引进温室技术后,各个高校及专业人员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次浅谈了温室测控系统的发展前沿,即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如无线电监控系统、GPRS技术、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等。最后具体讲述了温室测控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当下比较适宜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 : 温室环境测控;无线电监控;远程监控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ing systems and its

development

Abstract : This paper sai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at home and aborad , since the birth of greenhouse , United States , Japan , the Netherlands and other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more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 of research ,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greenhouse technology as well as domestic ,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ionals to explore their own good and have mad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 Second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 such as radio control system , GPRS technology ,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 and so on . Finally , Specific about the main factors of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Includ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 light , C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more appropriate approach at present Keyword: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 radio control system ;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

引言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转化新阶段。而温室作为现代化设施农业的重要产物,在国内多数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温室可以模拟成一个由人工智能监测的半封闭生态系统,它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为控[1]制或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由于温室中各种环境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此控制技术直接决定着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温室测控系统一般包括三个模块: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在目前的测控系统中,环境因子的采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

1温室环境测控在国内外的发展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温室诞生以来,各国对测控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逐步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2]

国外温室技术发展概况

美国是最早发明计算机的国家,也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温室控制和管理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对温室内光照、温度、水、气、化肥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还可利用温差管理技术实现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调节及控制。

在日本,作为设施农业主要内容的设施园艺建设相当发达,比如塑料温室和其它人工栽培设施达到普遍应用,设施栽培面积位居世界前列,蔬菜、花卉、水果等普遍实行设施温室生产,并针对种苗生产设施的高温、多湿等不良环境进行了若干设施项目的研究[3],主要有设施内播种装置、苗接触刺激装置、苗灌水装置和遮光装置的开闭装置、缺苗不良苗的检测及去除和补栽装置、CO2施肥装置等方面的自动化研究[4]。

2002年,英国伦敦大学农学院利用计算机遥控技术,可以观测50km以外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并远程控制。另外针对CO2浓度对作物的影响这一点,温室中通常安装通风机,搅动空气使温室中的CO2浓度一致[5]。

荷兰园艺温室发展较早,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日照短,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因此集中较大力量发展经济价值高的鲜花和蔬菜,大规模地发展玻璃温室和配套的工程设施并且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出及品质要求。

现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近几年各国温度控制技术提出建立温室行业标准并朝着网络化,大规模,无人化的方向发展[6]。

国内温室技术发展概况

国内的计算机应用开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用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自70年代末起,我国陆续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温室技术,在借鉴及学习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科研工作人员进行了温室内部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综合研究,在边学习边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温室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早期温室技术引进是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了FELIXC 512系统,并建立了全国农业系统的第一个计算机应用研究机构[7]。到了9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用于温室的管理和控制领域。

2000年,金钰研究了工业控制机IPC在自动化温室控制中的应用[8]。该研究是以工业控制机为核心采集环境信息,控制外围设施执行控制。实现了温室的封闭环境控制,但该系统布线复杂,维护困难且成本过高。

2005年,杜辉等研究了基于蓝牙技术的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9]。该系统将蓝牙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相结合运用于温室群的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干扰。但由于蓝牙技术本身的不成熟,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后会导致系统的紊乱,难以调控,顾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仍需要深入研究。

2007年,唐娟等研究了基于新型AVR单片机的温室测控系统[10]。该系统把个体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在单个温室大棚生产实现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连栋温室大棚的规模化生产。

2008年,周茂雷,郭康权研究出了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温室控制器系统[11]。该系统能通过AD算法实现温室各路模拟量、开关量实时动态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经处理后定时保存并送出控制量。

2 温室技术新型发展

现代化农业设施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利用不同的先进科技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下面讲述了五种新型温室技术。

无线电监控系统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数量的增多,有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维护困难、不能任意增加节点等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无线收发芯片nRF905,该芯片体积小巧,外围只需添加少量几元件即可工作,而且编程简单,可实现信息的无线传输, 以上位机为信息处理终端,构成了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无需布线、可以任意增减采集点、结构简单、功耗低及组网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12]

GPRS技术的应用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是一种基于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只有当某个用户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时候才会占用信道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了信道资源。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GPRS 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采集到的信息数据, 在移动通信服务商提供的GPRS业务平台上构建温室大棚环境监控信息数据传输系统, 实现智能化温室控制信息采集点的无线数据传输,监控系统同时可以实现资料、指令的.反向传输,以达到远程控制的目[13]。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来浏览各个温室大棚的作物生长状况。

基于CAN和Profibus总线的温室分布式监控系统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局域网[14-15],其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具有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实时性强、性能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

Profibus总线的温湿度分布式测控系统也和CAN总线的功能差不多。在现有的各种现场总线中, Profi2bus 总线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并提供了DP、PA3和FMS三种协议类型。

虚拟仪器的应用

温室大棚测量系统的发展经过了模拟仪器、分立元件仪器、数字化仪器和智能化仪器,到现在发展到了虚拟仪器。虚拟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虚拟仪器平台,可以通过不同的虚拟仪器软件实现多种测试功能,能由虚拟仪器代替部分传统的仪器硬件,并利用虚拟仪器强大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显示或控制调节机构,调节大棚的环境参数[16]。

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为实现农民对大棚的简捷控制,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远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显然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推广的工程。该系统实时要求很高, 传输距离较远, 对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的要求也很高, CC2Link造价低廉, 能满足现场环境的通讯要求而成为主要的新型现场通讯方式,另外以太网实时、高速且传输距离较远, 而成为主流的远程通讯方式。两者相结合便实现了温室大棚远程控制网[17]。

3 影响作物生长的各项因素及处理办法

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取决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在生产上,则要通过优良的栽培技术及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控制生长和发育。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光照(光的强度和光周期)、水分(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溶液的反应)、空气(大气及土壤中空气的特性,CO2的含量,有毒气体的含量)、生物条件(土壤微生物及病虫害)等。下面就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这四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温度

作物的生长发育环境中以温度最为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下,温度在时间上随

四级变化而周期变化,在空间上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另外在室内的话,由于作物的茂密生长会使得温度的空间变得比较复杂,实际上温度的空间分布受室外气候因子、室内调控方式、植物群体结构的综合影响,空气温度不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在垂直方向往往都不均匀。

处理办法:

目前温室的温度调控主要包括增温、保温、降温[18]。加温有热风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土壤加温三种形式;保温包括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增大保温比、增大地表热流量;降温最简单的途径是通风.

湿度

适宜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是温室内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根据研究发现,除了阴雨天以外,室内午后过低的空气湿度会导致作物发生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

一般情况下,作物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80%。所以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生产的质量;另外,空气湿度过大,作物植株也易于生病。

土壤湿度对植物的影响也很大,若温室内排水不良,灌水不当,土壤渗水性不好,造成土壤水分过剩,使土壤中的氧气减少,植物根部呼吸的水分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水分代谢,阻滞植物的生长或者发生根部腐烂的情况[19]。

处理办法:

除湿的方法有通风换气、加温除湿、覆盖地膜、使用除湿机、除湿型热交换通风装置。 加湿的方法包括喷雾加湿、湿帘加湿、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20]。这几种方法除了有加湿功能还可以达到降温的功效.

光照强度

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条件之一。没有光照,就谈不上植物的生长,光照不足,势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的强度直接影响到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室外相比较,室内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数量减少,光质改变及光分布不均匀等三个方面,从而形成独特的温室光环境[21]。

处理办法:人工调节大棚外部设施的方法来改变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论文指导记录范本:

第一次指导:论文选题工作与指导任务书下达

参考样本: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对具备一定的(填写专业理论)基础与(填写专业理论)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并且运用中国知网对(专业关键词1)、(专业关键词2)、(专业关键词3)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且对(适合实证研究)软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论文题目为:(具体论文题目)。

题目确定之后,给学生下达论文指导任务书,并重点对开题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如下指导:

1、认真学习(涉及具体专业知识)理论,熟悉(专业)软件的操作,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文献综述除了进行阐述之外,重点要从(填写具体研究思路),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第二次指导:开题报告方面的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了开题报告,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和建议:

1、文献综述中对(具体理论)相关性研究概述的过于笼统,应把构建(具体内容)评价(具体专业理论)加以点明,为后期的结构安排做出铺垫。

2、结构安排部分应该重点放在(具体主体方面)。

第三次指导:论文撰写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完成开题答辩后,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已经基本形成,现对论文撰写提出如下指导(注意具体内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1、论文引言部分重点从背景与意义进行撰写,特别注意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具有理论依据、可以评价单一主体的评价方法在文中重点点明。

2、(专业理论)重点考虑(具体内容)等相关研究。研究样本选取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数据。

3、实证分析之后的建议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

第四次指导:论文初稿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初稿,经检查存在以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某个方面)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安排结构不合理,建议修改。

2、相关理论界定过于啰嗦,必须说明与文章的关系。

3、具体章节(例如部分)检验分析依据站在哪一个角度,需要进一步说明。

4、结论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从(具体情况)进一步说明。

第五次指导:论文定稿与答辩前指导

参考样本:学生提交论文终稿,经检查,论文基本达到要求,现对论文答辩之前进行如下指导:

1、制作论文答辩PPT,建议6-8个幻灯片,内容言简意赅。

2、熟读论文至少5遍,理清写作思路,根据结构层次简化PPT。

3、答辩过程中注意实证结果与对策之间的衔接,重点说明。

最近本座也要做系统,找来了一点资料。具体写法:参考范文:浙江Ⅹ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文 献 综 述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613工作室 指导教师 徐老师二级学院 信息学院 专业名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 级 04信息2班 学 号 04042008年1月5日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文献综述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大型企业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在 阅读一些小型企业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所写的一篇综述。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工资管理;设计 1.引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企业提高工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未来企业工资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不少的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并已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企业的工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和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2.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是70年代初“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单一的人-机系统,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对管理的作用有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的发展时期。世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他们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及与其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均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性的,覆盖了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国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劳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或劳工管理。所以,国外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己非常普及。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持系统(SS),其处理对象和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工资管理,如何提高工资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基本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国内近90%以上的应用计算机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劳动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而且还有多种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通用工具供企业开发自己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择用。应该说,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3.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黎红曾在《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将信息系统的发展里程分为三个阶段: 面向事务处理阶段面向事务处理阶段也就是部门内的信息集成的阶段。在开始阶段, 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使员工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典型例子是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接下来, 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业务处理自动化的基础上, 对业务数据进行事后分析, 向个别的部门提供一些管理和决策的信息。1996 年, 我国所提出的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财务软件就属于此思想的信息系统产品。 面向系统阶段面向系统阶段也是企业内过程集成的阶段, 此时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信息处理的实时程度, 为企业提供战术决策的相关信息。MRPⅡ、ERP 等管理软件属于面向系统阶段的信息系统产品。 面向决策阶段面向决策阶段也是企业间的过程集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的相关信息。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CRM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等都是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实体实现集成的途径。这种划分把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全部都表现出来了,也把各个阶段信息系统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4.企业信息化卫少军和徐钊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信息系统开发模式》一文中提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和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1)重视程度差别较大。(2)行业、区域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一致。(3)信息化建设模式各异,效果不一。(4)信息化建设中重复建设严重。 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1)信息化的认知阶段从认知阶段来讲,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设备和软件时却却所适从.这就造成他们很难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进而提出一整套对应其业务特点的信息化解决方案。(2)信息化实施阶段企业信息化经常存在的情况是,企业从硬件设备的采购、应用软件的开发直到系统的集成建设都要面对不同的厂商;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不够;一旦出现问题,供应商之间经常互相推委。这导致很多企业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加他们的竞争力,但面对信息化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却无所适从。(3)后期运营维护阶段从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运营阶段看,由于企业的业务运营分秒不停,这也就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得到长期可靠的运营保证。因此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自身能力和业务特点,也许需要随时能够接通电话支持,也许需要维修工程师随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但目前国内IT产业的状况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水平,多数厂商还只能提供如一年上门、三年保修这样的服务。除了对少数大客户外,用户的个性化维修服务要求尚不能满足。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缺乏针对客户需求的IT方案和服务,才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步履维艰。5.工资管理系统需要具有的特点对于小型企业,功能上的实用、够用,是企业选择软件产品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软件的管理方式要符合企业原用的管理习惯。在我国,大量小型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各个行业间,更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即使是同行业间,其管理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一个可普遍使用的工资管理系统,一方面应即有通用性,更需要有效高的灵活性。如,允许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取舍多种计工薪方式;或根据实际制订薪资条目及条目间的逻辑关系等。小型企业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对于这些企业,CIO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同时,为节省运营成本,小型企业在用人上往往会采取从紧方式。对于进入小型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容易使用、高效实用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薪资数据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基础数据。同时,计件工资数据自然关联到企业的产量、成本以及质量等商业机密。所以,对于实行计件(计时)工资混合制的小型企业,其对工资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会较一般的企业为高。小型企业是我国最活跃的经济体,属于成长性群体。其群体中的大量的优秀企业,会迅速成长为中型,甚至大型企业。提供一个高可扩展性的工资管理系统,将有利于保障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的投入,以及应用上的延续性。当前不乏优秀的企业信息化产品,但其高昂的应用代价,使大量的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对于这些企业所需的工资管理系统,一方面要求软件系统本身价廉物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其相应的硬件投入要相对较低。同时,在应用过程性,尽量降低维护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通过工资数据的有机管理,可以从中挖掘出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以及员工技能水平等信息。为小型企业建立一套基于Delphi的工资管理系统,符合广大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需求。6.相关技术系统设计中用到的控件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有些模块如输入模块、报表模块,虽然设计的窗体比较多,但设计思路基本相同,在设计时,将最复杂的窗体设计出来,其它窗体按着此思路进行设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elphi应用平台虽然也有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但它的数据管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其数据应用能力,往往容易出现数据滞后于应用程序的现象,而SQL SERVER具有很强的数据管理能力,而且跟现有的WINDOW系列操作系统完兼容,所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上选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使Delphi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够访问SQL SERVER,如何将从SQL SERVER中读取或写入、更新数据,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难点,可以使用开放式数据库连接(ODBC) ,通过Delphi自带的BDE功能访问ODBC数据源,但ODBC连接一般是在操作系统的控制面版中进行手动连接的,而且一般用户也不懂如何建立ODBC连接,所以在系统中必须设计出一个独立的模块供用户进行ODBC连接,此中涉及到注册表的修改和如何将ODBC连接信息保存到系统配置文件中的技术,设计时用到了写注册表的OLE命令如:WriteString( ′Database′, ls_database) ; / /数据库WriteString( ′Descrip tion′, ls_desc) ; / /数据源描述WriteString( ′Driver′, ′E: \Windows\SYSTEM \ ′) ; / /驱动程序DLL文件Writestring( ′LastUser′, ls_login_id) ; WriteString( ′Server′, ls_server_ip) ; / /用户名称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Username′, edit4. Text)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Password′, edit6. Text)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Server′, edit5. Text)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Logmode′, s)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ODBCmode′, sl) ;上述是有关设计系统时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7.总结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Delphi平台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可行的。在实用性方面,通过这个系统公司在计算员工工资方面减少了人力的支出,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还为企业的日后查询提供了方便。在技术方面,该系统准备采用Delphi作为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后台数据库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参考文献[1] 胡曼、刘广宇:“基于MIS原理的工资管理系统构建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08期。[2] 甘容、李明东:“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员工工资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 《甘肃科技》,2007年第03期。[3] 徐绪松:《信息系统原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0-272页。[4] 朱志强:《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开发及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09-194页。[5] 张剑平:“信息系统: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浙江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04期。[6] 屈成鹰:“谈谈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厦门科技》,2001年第81期。[7] 刘宾:“小型企业工资系统数据库的应用”,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02期。[8] 程燕:“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04期。[9] 黎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第03期。[10] 卫少军、徐钊:“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信息系统开发模式”,《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第01期。[11] 刘仕莲:“工资管理系统”,《广州造船》,2005年第01期。[12] 祁昌平:“用Delphi设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13] Kenneth , Jane Price 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6-82页。[14] 何勇、郑文钟:《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1-79页。[15] (美)本-甘,(美)萨卡,(美)沃尔特 著,赵立东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技术内幕:T-SQL程序设计》,2007年8月第1版。

  • 索引序列
  • 万年历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 计算机软件文献综述论文
  • 计算机软件论文参文献综述
  • 数字万年历毕业论文设计
  • 软件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