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航天论文文献

航天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航天论文文献

中文文献去: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读秀超星(电子书)等这些数据库中查找外文文献去:谷歌学术、Elsevier(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ISI引文索引)、Wiley 、SpringerLink(电子书)、PubMed (生物医学)、EI(工程索引)、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ProQuest(国外博士论文)等这些数据库中查找没有文献数据库使用权限的话:可以去文献党下载器()这个文献馆获取权限下载文献。

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代官兵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谱写了中国尖端科研事业的不朽史诗,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辉煌:成功发射40颗卫星、6艘飞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时,也付出了52个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捧读这个先进的群体、这批特殊官兵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整整70年前,当三支长征大军在西北的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同样是一部世所罕见的伟大史诗: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两部伟大史诗之中的,是同样一种精神。这便是自主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便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便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转危为安;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突破了几倍乃至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跨越了雪山草地,仅是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超过了400人。 作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头无疑就是长征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同样靠的是自主创新,是自强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勇于牺牲和奉献。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封锁,他们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面对一次次危险的试验任务,他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即使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归宿,守望着茫茫荒原万古不灭的篝火,守望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传人;他们,无愧于长征的接力者。 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将军,在48年前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身——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而参与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元帅和将军,都把自己的归宿选择在大漠戈壁的发射架下,而中国的运载火箭也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巧合。 当一枚枚火箭直刺云霄的时候,全人类几乎都看到了箭体上那两团鲜明的标志:长征。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长征的后来人无疑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新的史诗

航空技术是我国的前沿科技技术,你可以从这个论点下笔,之后你在网上找下(国际航空航天科学)这样的范文参考下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

这个可是好东西啊,大家看看应该不错啊中国航天发展史论文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卫星遥感。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2. 卫星通信。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15000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播节目。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万座。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3. 卫星导航定位。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空间科学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开展了高层大气探测。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近年来,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细胞培养、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在空间物理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了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

航空航天期刊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航空知识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有家书院、航空动力学报、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推进技术

《航空知识》老好了 从1958年创刊以来,《航空知识》已经度过48个春秋,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科普期刊,同时也是第一份国防科普期刊,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在创刊之初,国内航空爱好者就对我刊报以极大热情。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当期全国发行22069份,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全新改版,全彩印刷,页码增加到80页,单价为10元/期。 《国际航空》综合报道各国航空工业,军民用航空产品和航空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动态,方向趋势和重大成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四化服务。读者对象为航空工业、军队航空兵种、民航的各级。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航空工业信息中心。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009,国内统一刊号:CN 11-1796/V,邮发代号:2-212,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56-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航空世界》军事月刊由航空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大16开,80页,全彩印刷。《航空世界》杂志图片精美,论述权威,主要内容有:航宇博览,大量展示国内外最新军用民用航空信息。新动作,深入解析世界最新空中武器研制计划,高端访谈,众多国内航空专家点评中国航空发展。绝对力量,世界尖端武器深入报道。特别报道,全球最新军情快速传递等等。零售价:10元人民币 《航空科学技术》主要栏目 综述 科技治理 航空科学技术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侧重报道国家发展航空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航空工业发展计划,综合反映航空科技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情况。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部主编:魏金钟ISSN:1007-5453CN:11-3089/V地址:北京安外小关东里14号邮政编码:100029电话:Email:网址: 《中国民用航空》是研究民航发展的重大问题、宣传中国民航政策法规、报道行业重要工作动态、展示中国民航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是发布中国民航权威统计数据、进行行业前景分析的重要媒介;期刊名称:中国民用航空,主管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主办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主编:刘平,地址:北京朝阳区光熙门北里甲31号401#,邮政编码:100028,电话: 84258861 64278424,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739,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04/D,邮发代号:,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开数:大16开 《航空模型》 模型制作科普杂志。重点介绍各类航空模型的原理、制作、飞行和竞赛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车模和海模。培养我国航空事业的接班人服务,促进航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期刊名称:航空模型,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编:武哲,地址:北京市学院路37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885,国内统一刊号:CN 11-1525/V,邮发代号:2-211,单价:8,定价:48,刊期:双月刊,创刊日期:,开数:16开 《环球飞行》是中国国家级综合类大型全彩色现代飞行精品月刊。立足中国、环绕世界航空飞行事业,突出人文特征,对国内外飞行领域的时事、知识、人物、生活和时尚,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领域,做深度报道、背景分析、深刻点评、趣味介绍、指南导引。精美图片、精彩文章、新颖版式,集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资料性、国际性、工具性于一体。适应读图时代要求,图文并茂,全彩色精印,国际大16开本,每月1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邮发代号:2-776。《环球飞 行》成为连接环球飞行人士新的桥梁,并被遴选为航班读物,是中国航空工业、民航、航空运动及部队业内人士,航空爱好者、军事发烧友、机上旅客等群体喜爱的读物。《环球飞行》顾问委员会由中国航空航天领域28位资深知名专家担任顾问,首席顾问为著名科学家王大衍先生。《环球飞行》理事会由中国航空业知名公司、研究院所、院校、部队等88位总裁、领导担任理事,理事长为中国首席试飞英雄、资深航空专家王昴。《环球飞行》杂志以飞行的眼光看世界,如果您愿意将您所知道的有关飞行的名人名机、奇闻趣事与大家分享,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社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3号邮编:100086Tel:0086-Fax:0086- E-mail: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 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邮发代号:2-776定价:10元USD 5元 《航空档案》杂志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航空工业档案馆主办的军事类月刊,是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高端航空月刊,以揭秘中国航空系统武器装备研制为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介绍装备及其如何应用,分析战史尤其是战略战术,像读者介绍战争是如何准备与进行的。主要面向资深军事爱好者,在航空军事发烧友中口碑良好。杂志采用大16开国际开本,每期页码由64张彩色及32页黑白纸张组成,定价12元。

航天航空杂志

《航空知识》老好了 从1958年创刊以来,《航空知识》已经度过48个春秋,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科普期刊,同时也是第一份国防科普期刊,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在创刊之初,国内航空爱好者就对我刊报以极大热情。1964年1月17日,《航空知识》第1期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当期全国发行22069份,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2006年《航空知识》进行全新改版,全彩印刷,页码增加到80页,单价为10元/期。 《国际航空》综合报道各国航空工业,军民用航空产品和航空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动态,方向趋势和重大成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四化服务。读者对象为航空工业、军队航空兵种、民航的各级。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航空工业信息中心。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009,国内统一刊号:CN 11-1796/V,邮发代号:2-212,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56-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航空世界》军事月刊由航空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大16开,80页,全彩印刷。《航空世界》杂志图片精美,论述权威,主要内容有:航宇博览,大量展示国内外最新军用民用航空信息。新动作,深入解析世界最新空中武器研制计划,高端访谈,众多国内航空专家点评中国航空发展。绝对力量,世界尖端武器深入报道。特别报道,全球最新军情快速传递等等。零售价:10元人民币 《航空科学技术》主要栏目 综述 科技治理 航空科学技术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侧重报道国家发展航空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航空工业发展计划,综合反映航空科技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情况。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部主编:魏金钟ISSN:1007-5453CN:11-3089/V地址:北京安外小关东里14号邮政编码:100029电话:Email:网址: 《中国民用航空》是研究民航发展的重大问题、宣传中国民航政策法规、报道行业重要工作动态、展示中国民航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是发布中国民航权威统计数据、进行行业前景分析的重要媒介;期刊名称:中国民用航空,主管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主办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主编:刘平,地址:北京朝阳区光熙门北里甲31号401#,邮政编码:100028,电话: 84258861 64278424,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739,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04/D,邮发代号:,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开数:大16开 《航空模型》 模型制作科普杂志。重点介绍各类航空模型的原理、制作、飞行和竞赛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车模和海模。培养我国航空事业的接班人服务,促进航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期刊名称:航空模型,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编:武哲,地址:北京市学院路37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885,国内统一刊号:CN 11-1525/V,邮发代号:2-211,单价:8,定价:48,刊期:双月刊,创刊日期:,开数:16开 《环球飞行》是中国国家级综合类大型全彩色现代飞行精品月刊。立足中国、环绕世界航空飞行事业,突出人文特征,对国内外飞行领域的时事、知识、人物、生活和时尚,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领域,做深度报道、背景分析、深刻点评、趣味介绍、指南导引。精美图片、精彩文章、新颖版式,集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资料性、国际性、工具性于一体。适应读图时代要求,图文并茂,全彩色精印,国际大16开本,每月1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邮发代号:2-776。《环球飞 行》成为连接环球飞行人士新的桥梁,并被遴选为航班读物,是中国航空工业、民航、航空运动及部队业内人士,航空爱好者、军事发烧友、机上旅客等群体喜爱的读物。《环球飞行》顾问委员会由中国航空航天领域28位资深知名专家担任顾问,首席顾问为著名科学家王大衍先生。《环球飞行》理事会由中国航空业知名公司、研究院所、院校、部队等88位总裁、领导担任理事,理事长为中国首席试飞英雄、资深航空专家王昴。《环球飞行》杂志以飞行的眼光看世界,如果您愿意将您所知道的有关飞行的名人名机、奇闻趣事与大家分享,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社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3号邮编:100086Tel:0086-Fax:0086- E-mail: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679 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6/Z邮发代号:2-776定价:10元USD 5元 《航空档案》杂志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航空工业档案馆主办的军事类月刊,是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高端航空月刊,以揭秘中国航空系统武器装备研制为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介绍装备及其如何应用,分析战史尤其是战略战术,像读者介绍战争是如何准备与进行的。主要面向资深军事爱好者,在航空军事发烧友中口碑良好。杂志采用大16开国际开本,每期页码由64张彩色及32页黑白纸张组成,定价12元。

推荐《系统仿真技术》,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请查阅:《系统仿真技术》杂志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刊,建模及仿真方法学、仿真计算机及仿真软件、训练、研究及系统运行中的仿真器、仿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发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先进制造领域中的建模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国内外仿真技术及科学计算的最新进展并设立了”仿真实例”、”科普园地” 、”专家论坛”及会议、书刊介绍。

你是的是核心还是普通刊物

《海陆空天》杂志。这本杂志很好,原刊名是《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每篇文章都是真正的航天科研专家写就的,含金量很高。我本人有11年的军迷年龄了,可以这样说,《海陆空天》杂志,你只要随意地看过4期,基本上你就能成为一个准空军军迷通了。(不过这本杂志价格似乎比较贵哦,因为纸张印刷全彩的,而且是铜板纸张,制作比较不错的,价格在十几块钱的)

航空航天杂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航空、中国航天、航空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宇航学报、航空模型、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飞行力学、航天控制...

感谢邀请。

《航空知识》杂志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专门介绍航空航天知识的军事科普月刊,创刊于1958年,坚持将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航空知识》为月刊,全年12期,单本售价15元,.....,...算了,语言空洞,苍白无力,还是看图吧!

2019年合集1-12期,wj

2019年合集1-12期,wj

这里展示的只是2019年部分期刊内容,已经能满足您那颗求知若渴的心了。

希望能够帮到您。

可以去那些早研究这些专业的大学官网去看看

推荐《系统仿真技术》,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请查阅:《系统仿真技术》杂志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刊,建模及仿真方法学、仿真计算机及仿真软件、训练、研究及系统运行中的仿真器、仿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发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先进制造领域中的建模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国内外仿真技术及科学计算的最新进展并设立了”仿真实例”、”科普园地” 、”专家论坛”及会议、书刊介绍。

航空航天论文1500字

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代官兵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谱写了中国尖端科研事业的不朽史诗,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辉煌:成功发射40颗卫星、6艘飞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时,也付出了52个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捧读这个先进的群体、这批特殊官兵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整整70年前,当三支长征大军在西北的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同样是一部世所罕见的伟大史诗: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两部伟大史诗之中的,是同样一种精神。这便是自主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便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便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转危为安;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突破了几倍乃至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跨越了雪山草地,仅是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超过了400人。 作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头无疑就是长征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同样靠的是自主创新,是自强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勇于牺牲和奉献。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封锁,他们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面对一次次危险的试验任务,他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即使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归宿,守望着茫茫荒原万古不灭的篝火,守望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传人;他们,无愧于长征的接力者。 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将军,在48年前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身——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而参与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元帅和将军,都把自己的归宿选择在大漠戈壁的发射架下,而中国的运载火箭也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巧合。 当一枚枚火箭直刺云霄的时候,全人类几乎都看到了箭体上那两团鲜明的标志:长征。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长征的后来人无疑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新的史诗

航空技术是我国的前沿科技技术,你可以从这个论点下笔,之后你在网上找下(国际航空航天科学)这样的范文参考下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

同学,你不要这么直接好吧,我也是在那上课的,也是上网搜就行了,唉,,,木有办法。哈哈。。。这个老师应该会让咱们过吧

你们才七百字啊?我们让写三千字

  • 索引序列
  • 航天论文文献
  • 航空航天期刊
  • 航天航空杂志
  • 航空航天杂志
  • 航空航天论文15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