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原道杂志

原道杂志

发布时间:

原道杂志

初期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诸诗人组成的新诗派别,他们用磅礴的气势、创造的精神、心灵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宣泄开了一代诗风。代表: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三者后来融进了现代主义诗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为出名。 “为人生”诗派 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二十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其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紧接着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 派。主要代表作:诗集《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诗派 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了湖畔诗社。其后,又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形成了湖畔诗派。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对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然的向往。代表作:《妹妹你是水》(应修人)、《伊的眼》(汪静之)、《落花》(冯雪峰)、《月夜》(潘漠华)。 新格律诗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其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作:《死水》(闻一多)、《示娴》(刘梦苇)、《采莲曲》(朱湘)、《再别康桥》(徐志摩)。 象征主义诗派 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中国象征诗派的开创者是李金发。代表作《弃妇》。另外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其代表是: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曹葆华、番草、废名、侯汝华、金克木、李白凤、林庚、玲君、路易士、吴奔星、辛笛、徐迟、孙毓棠、南星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预言》(何其芳)、《断章》(卞之琳)、《乡愁》(李广田)。其中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中国诗歌会诗派 此派因诗歌团体而得名。中国诗歌会是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捉住现实”是其宗旨。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王亚平、温流、关露、石灵、田间、柳倩、林林、袁勃、雷石榆、窦隐夫等。代表作:《动荡的故乡》《六月流火》(蒲风)。 七月诗派 由《七月》杂志(1937年9月创刊于上海)得名,指活跃于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诗人群,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天蓝、彭燕郊、邹荻帆、庄涌、杜谷、贺敬之、胡征、化铁、艾青、田间等人。代表作:《为祖国而歌》(胡风)、《我爱这土地》(艾青)、《给战斗者》(田间)、《纤夫》(阿垅)等。 晋察冀诗派 因地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交界地区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末,“抗战文艺工作团”、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学员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先后从延安到这里。西战团田间、邵子南、史轮、曼晴、方冰等到人的战地社于1939年1月创办了诗刊《诗建设》,抗大学员丹辉等人成立了“铁流社”,1939年3月创办了诗刊《诗战线》。以战地社和铁流社为中心,形成了晋察冀诗派。41年7月3日,成立了晋察冀诗会,田间任主席,邵子南、魏巍、陈辉为执委。会员有沙可夫、杨朔、方冰、王炜等30于人。 九叶诗派 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这个流派主要成员有九位(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是、穆旦、杜运燮、袁可嘉、郑敏、杭约赫),他们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中心形成一个以现代主义为特色的诗派,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他们为“九叶诗派”。代表作《布谷》(辛笛)、《冬日黄昏桥上》(陈敬容)、《挖煤工人》(唐祈)、《噩梦》(杭约赫)、《春天》(郑敏)。 民歌叙事体诗潮 四十年代,解放区出现了一批民歌体长篇叙事诗。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和《圈套》、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和《野女儿》、田间的《赶车传》、李冰的《赵巧儿》等。这些诗篇的出现,表现了延安整风后形成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

韩星,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蓝田人。著名儒学、儒教研究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中和书院院长。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孔)教问题研究。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南冥学研究会副会长、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委、中国儒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 研究员、陕西省孔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出版专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孔学述论》、《中国文化通论》、《儒家人文精神》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近几年先后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孟子是怎样成为“亚圣”的?有人认为,战国末年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已享有“亚圣”尊号。也有人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孟子戴上了“亚圣”桂冠,“孔孟之道”成为儒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代名词和同义语。其实,这都是想当然的说法,孟子真正成为“亚圣”是在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此时,孟子去世已1800多年了。这就是说,实现从平民思想家到“亚圣”的角色转换,孟子花了1800多年。孟子在世时,虽已是闻名四方的学者和桃李满园的名师,但因其政治主张过于迂阔,未为诸侯所采用,故社会地位不高。即使在儒学圈子内,因孔子死后,“儒分为八”(韩非子语),孟子学派仅是其中的一派而已,并未取得强势的权威地位。不仅如此,他的性善论、“法先王”等观点,还遭到同为儒学大师的荀子的严厉批驳。所以,正如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一书所说:“孟子其人其书其说,在其生前至秦末,除了本派的支持外,在外界可谓应者寥寥,无人喝彩,而受到的抨击和诘难反而相当猛烈。或许在当时许多人眼中,孟子不过是百家争鸣中一位言辞犀利、咄咄逼人、机敏果决、意气豪迈、好与人辩、敢为天下先的儒士,其学说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之言而已,没有值得推崇的特别之处。”[1]司马迁所撰《史记》流传开后,因其中有《孟子荀卿列传》一篇,于是人们便常将“孟荀”连称,有时也称“荀孟”。这说明,西汉中期及其以后很长时间,孟子和荀子的地位差不多,某些时候甚至比荀子地位还低一些。孟子地位的转折始于唐朝中期。当时,一些士人开始抬升孟子的地位,促使“孟子升格运动”兴起。一、“孟子升格运动”的分期首先使用“孟子升格运动”这一概念的是当代著名经学史研究专家周予同。一些学者也称这一运动为“贵孟”运动,或《孟子》升经运动。该运动的目标是要将孟子由平民学者升为圣人、将作为子书的《孟子》升为经书。整个运动历经数百年之久,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这里依据史料,并参考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徐洪兴《中国学术思潮史·道学思潮卷》等书,将相关情况作一简介。第一阶段:唐朝中后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初兴期唐朝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建议把《孟子》与《论语》《孝经》并为“兼经”,作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其虽未得准允,却发出了将《孟子》由子书升为经书的先声。唐朝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768~824)在其影响深远的《原道》《送王秀才序》《读荀子》等文中,提出“道统论”,并开列了“道统”人物名单。他认定孟子是孔子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传人。此说奠定了孟子升格的理论基础,揭开了升格运动的序幕。唐朝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晚唐著名文人皮日休又一次提出将《孟子》列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建议。这一建议虽仍未获准允,但如将其与杨绾、韩愈的言行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要求孟子升格已成为一种思潮,孟子升格运动已有一定声势。第二阶段:两宋时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全面推进期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北宋景_五年(公元1038年),孟子故乡兖州邹县建立了全国第一座孟庙。此庙由当时知兖州的孔子第三十五世孙孔道辅主持修建,后获朝廷认可。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其官学地位确立。以后,该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要教材之一、科举应试者的必读之书。北宋元丰六~七年(公元1083~1084年),孟子首次受封官爵。宋神宗诏封他为“邹国公”,从祀孔庙。孟子开始被神化。而荀子仅封为“兰陵伯”。这一巨大差别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扬孟贬荀”倾向。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孟子》被刻石,成为经书,列入儒学《十三经》之中。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大力推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种儒学著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种著述结集在一起,并作了章句、注疏,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和定本”[2]。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宋理宗下诏表彰朱熹的注解是“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在与朱熹后人谈话时,还说他恨不与朱熹同时。理宗的这些话,既抬高了朱熹,也提升了《孟子》的地位。正因如此,这一时期陈振孙编撰的《直斋书录解题》把《孟子》列入经书类著作中。《孟子》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中写了如下一段话:“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愚按:‘至’字,恐当作‘圣’字。)又曰:‘孟子有些英气。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括号中的“愚”为朱熹自称。据此可知,在两宋理学家二程、朱熹心目中,孟子已是“亚圣”了。只不过这仍属民间意识,孟子要真正成为神化的“亚圣”,还差以皇帝为代表的朝廷认可这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三阶段:元明时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延续期宋蒙对抗时期,理学和尊孟之风已传到北方。元朝建立后,孟子升格运动延续。延_元年(公元1314年),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为命题依据。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元文宗加封孟子“邹国亚圣公”。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更定孔子祀典,改孔子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为“至圣先师”,将塑像改为“木主”(木质牌位)。相应地,作为从祀者之一孟子的尊号也由“邹国亚圣公”改为“亚圣”。来源:文史杂志

你好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学者冯友兰的彩照[1]《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1915年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开封一个中等学校教书,不久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研究生,回国后,在燕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曾出其手。曾长期任教清华大学,历任清华及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清华校务委员主席,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有重要贡献。一生为了治学,收藏有中外图书数万册,其中不乏古籍和善本图书。尤对中外哲学史料的收藏较为系统,文史著作大半。1994年,其亲属遵照先生遗愿,将其藏书捐赠给清华大学收藏,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有《冯友兰文库》。文库主要收藏冯友兰先生著作及中西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资料,现有7 000余册图书。著《新理学》、《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四十年的回顾》、《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现代哲学史》等数十种。[2]中学时期冯友兰照片集(20张)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祖籍山西高平县,清康熙55年(1716年)先祖冯泰来河南唐河祁仪镇经商,遂定居于此,百余年间,繁衍为当地望族。祖父名玉文,字圣征,一生无意于功名,善作诗,有《梅村诗稿》。父亲冯台异,字树侯, 号复斋。生于清同治5年(1866年),光绪15年(1889年)中举人,曾任唐河崇实书院山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殿试位居三甲榜尾,赐同进士出身,至湖广总督张之洞幕下帮办洋务,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后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逝於任所。冯友兰的早年教育与大多数中国读书人并无两样。7岁上学,先读《诗经》,次读《论语》《孟子》,再读《大学》《中庸》,从头至尾,反复吟诵。因其父公务繁忙,教育子女的重担就自然落在粗识文字的冯母吴清芝身上。好在当时儿童重记忆、轻理解,如此他又勉强读完了《书经》、《易经》和《左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冯家专门聘请了教师负责冯友兰的教育,较正规地开设了古文、算术、写字、作文等功课。因课程较为轻松,冯友兰在闲暇时还常阅读一些他父亲所藏的新书籍、新刊物,开始初步接触一些世界知识。约在12岁时,冯友兰的父亲冯台异因病猝逝,他遂跟随其母迁回老家唐河,并继续延聘教师授学。在这期间,他开始阅读诸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等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两年后,遵其母嘱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封第五中学。1912年冬,冯友兰再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二中学的高中预科班。当时的上海第二中学,所有课程都采用英文原著作教材,其中有位教师还将一本耶芳斯的《逻辑学纲要》当作英文读本。正因如此,冯友兰反而对形式逻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而引起了对哲学的兴趣。大学时期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当时的北京大学,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使冯友兰眼界大开,并且深受影响。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适逢胡适和梁漱溟二人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健将,并专以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为旗帜,大肆鼓吹全盘西化论;一个是一踏进武昌中华学校即宣称“我此来除替释迦牟尼、孔子发挥外,更不作旁的事”的东方文化派砥柱,专以复兴中国文化为职志。二位先生年轻气盛,才姿英发,各据讲坛,展开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大辩论,冯友兰幸逢其会,受益匪浅,对其以后研究中西哲学,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之关系启迪甚深。婚姻生活冯友兰北大毕业后回到开封,第一件事是结婚成家,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冯友兰的婚姻同这位哲学家的哲学创作一样,都带有近代启蒙的色彩。他的婚姻似乎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还是在1914年,冯友兰在上海第二中学读书时,经同学介绍,与他的同乡河南新蔡人任坤订婚。任坤是辛亥革命的前辈任芝铭先生的第三个女儿,其父最早在河南提倡妇女解放,并先后将包括任坤在内的三个女儿送到当时女子的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冯友兰与任坤订婚时,正是任坤在女子师范读书的时候,于是两家相约:在任坤毕业后方能结婚。1918年夏天,冯友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恰好任坤也读完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二人双双拿到了两所高等学府的毕业文凭,并一同回开封结婚。此时冯友兰23岁,任坤24岁。冯友兰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头脑中经常思考的是社会、人生和哲学。而家庭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出身世家而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任坤身上。因此冯友兰的成就与这位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实在不能分割。正因有这样一位贤妻良母,才使冯友兰“不相累以庶务”,专心从事创作。在“文革”期间,冯友兰屡遭抄家,备受欺凌,又多亏任载坤的多方护佑方使得冯友兰在精神上有一隅之安。也正是在“四人帮”倒台,冯友兰又遭批判之际,任载坤因患肺癌医治无效而溘然长逝,她带着千般无奈和万般凄凉离开了人世。从1918年夏至1977年秋,这对真正可以称得上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妻共同走过了五十九年的漫长道路。五十九年前,冯友兰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如此结局的。因为对于这位哲学家来说,爱情、婚姻、家庭和任何事物一样,虽然都有一个过程,但其本质是稳定的。在冯友兰这位哲学家心目中,“爱的本体”,生活的本体,早已与他生命的本体融在一处而成为一种永恒,那还会有什么牵挂呢!二人生女儿作家宗璞。创办刊物1918年6月,冯友兰从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开封,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冯友兰虽未及亲临,却积极响应,并同几位好友创办一名为《心声》的刊物。在他起草的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思潮,发表良心上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三松堂自序》)。《心声》成为当时河南省宣传新文化运动之独一无二的刊物。引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交战最激烈的时期之一。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并经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大力宣传、介绍而广为传播;而杜威、罗素等人的访华讲学,再加上胡适、丁文江等人的大力鼓吹,又使实用主义、马赫主义、新实在论的影响扩大,成为一时显学。与此同时,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亦纷纷涌入。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思想,一些封建守旧派亦树起复古的旗帜,固守本土文化,拒斥外来思想。一时之间,风云际会,蔚为壮观,各种思想、流派之间展开了正面的交锋、冲突,中西文化进行了一场全面的较量。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以空前尖锐的形式被提出来,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大家都在探索中寻求答案。生当此时的冯友兰,对此类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探索。正如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所说:“我从一九一五年到武昌中华学校当学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间,写了几部书和不少的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笼统一点说,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我生在一个文化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怎样处理这个斗争,以及我在这个斗争中何以自处,这一类的问题,是我所正面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三松堂学术文集》自序)纵观冯友兰一生的哲学史研究及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莫不是围绕着中西文化问题这一中心来展开的。赴美考察正是带着对这一问题寻找答案的想法,冯友兰于1919年赴美考察,师事新实在论者孟大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由于当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中国思想界风行一时,因此冯友兰对此派哲学也比较感兴趣,并专门写了《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心力》两篇文章,向国内思想界介绍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同时,他还运用柏格森的哲学观点写成了《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近代科学,并非是中国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为中国传统注重人是什么,即人的品性和修养,而不注重人有什么,即知识和权力;中国哲学向内追求,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而西方哲学则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正是中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导致中国无近代科学的落后情况。在美考察期间,冯友兰还有幸拜会了莅美访问、讲学的印度学者泰戈尔,共同探讨了东西文化的若干问题,并将谈话记录整理成《与印度泰戈尔谈话》(东西文明之比较)一文,发表在国内《新潮》三卷二期上,同时,他对国内学术界亦颇为关注。1921年,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认为中西文化之争绝非古今之争,而是作为文化产生之根源的“意欲”的根本不同之故,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了对东西文化的全方位比较研究。冯友兰当时对此书观点颇多契合,并立即用英文写成《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向美国学术界介绍梁的著作和思想。学成回国1923年,冯友兰在杜威等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在此文中,冯友兰将世界上的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损道;第二类是益道;第三类是中道。这三派哲学的分歧导源于对“天然”与“人为”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人类所经验之事物、无非两类:一是“天然”,一是“人为”。“自生自灭,无待于人,是天然的事物。人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于人,与天然的恰相反对”,有的哲学家有见于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为境界,是为损道派,如中国古代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之老庄即是典型;有的哲学家有见于人为境界之美好,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是为益道派,如主张改造、征服自然的西方哲学和“人力胜天行”之中国墨家学派即属于此类;而有的哲学家则持调和折中的态度,主张兼收天然和人为的益处,是为中道派,此派当以主张“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家为代表。对此三派,冯主张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其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但对儒家思想的偏爱,又使他明显地偏向于中道派的儒家哲学。冯友兰这种中西哲学之比较观,与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虽说法有异,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这不能不说是受了梁氏文化理论的影响。所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作为人类的最后归宿,冯则以儒家文化为归趋,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冯友兰最终还是超越了这一观点。1923年,冯友兰考察回国。1925年讲授中国哲学史,同时还给美国人办的一所华语学校讲授《庄子》。在此期间,他的主要著作是1926年出版《人生哲学》。此书前半部分基本上是《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的中译本,后半部分《一种人生观》是他根据1923年冬在山东曹州省立六中演讲人生哲学的讲稿整理扩充而成。冯友兰在后来回忆说:“在我的哲学思想中,先是实用主义占优势,后来是新实在论占优势”(《三松堂自序》),他的这种由实用主义到新实在论的思想转变,在《人生哲学》中就已明显地体现出来。在这本书中,他自称持新实在主义观点,并力图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在他后来建构的新理学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1928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1927—1937年),是冯友兰集中精力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时期。1931年和1934年,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问世。该书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书后来还被冯的美国学生卜德译成英文,成为现今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他自称为“释古派”而与胡适的“疑古派”相区别。他着力论证了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正统地位。这为他后来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积累了思想材料,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出席哲学会议冯友兰曾于1934年应邀出席在布拉格召开的“第八次国际哲学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哲学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报告。会后,他又通过申请获准访问苏联。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探究事实真相的心理,踏上了苏联的国土。冯先生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关于苏联革命后的情况,有人把它说成是天国乐园,有人把它说成是人间地狱,我想亲自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通过耳闻目睹,他得出了如下结论:“苏联既不是人间地狱,也不是天国乐园,它不过是一个在变化中的人类社会,这种社会可能通向天国乐园,但眼前还不是。”(《三松堂自序》)冯生先的这种印象是比较真实而不带任何偏见的。他还通过横向比较,得出了另外一种结论:封建社会“贵贵”,资本主义社会“尊富”,社会主义社会“尚贤”。被捕审讯回国后,冯先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了两次正式演讲。一次是漫谈苏联见闻;另一次是以“秦汉历史哲学”为题,提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思想为基本要素的“新三统五德论”,集中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这次讲演引起了官方的怀疑与不满。次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他竟被国民党政府警方视作政治嫌疑犯予以逮捕、审讯。国民党此举引起全国哗然,人们纷纷提出抗议。迫于全国的民主势力,冯在被关押、审查数天后,遂被释放。对于这次事件,鲁迅先生曾在一封书信中愤然说到:“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且要被逮,可以推知其他了。”(《鲁迅书信集》)这次事件对冯的震动也颇大,但他并未因此而与国民党决裂,而是选择了更加谨小慎微的道路。创制新理学体系1937年至1946年,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关键十年,其新理学体系即在此间创制而成。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冯友兰虽身处后方,却心系国事,常为中华民族之存亡而忧心如焚,感慨凄凉。在暂避长沙时,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二贤祠里拜朱张,一会千秋嘉会堂。公所可游南岳耳,江山半壁太凄凉。”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1946年5月 西南联大的使命结束,冯友兰为联大纪念碑撰写了碑文。碑文气势磅礴,旨正意远,文采横溢,旅美史学家何炳棣称其为二十世纪的一篇雄文。冯友兰自己也很看重此文,晚年回忆说:“文为余三十年前旧作。以今观之,此文有见识,有感情,有气势,有词藻,有音节,寓六朝之俪句于唐宋之古文。余中年为古典文,以此自期,此则其选也。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有蕴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今日重读,感慨系之矣。”望采纳!

芒原杂志

《朝花夕拾》与一般的自传或回忆录的写法不同,它不是个人生活的编年史,而只是从生活回忆中选取若干有意义的片段,写成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具有连续性的系列散文。鲁迅的生活阅历相当丰富,即使在本书所反映的青少年时代,可写之事也很多,但他只从中选取了10个题目,这与他一贯主张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谨严的写作态度有关。这10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回忆散文中,属上乘之作。 发表在《莽原》杂志上,共有10篇!

现在水平一般

鲁迅先生很自然的从追悼会礼堂前的一句话,“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为起点,一下子建立起了自己和刘和珍的关系,虽然没有太多的实质来往,但是刘和珍在理想和追求上是和鲁迅先生有着很多共鸣的。在文中,鲁迅先生说:《莽原》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为什么鲁迅要强调刘和珍毅然预定《莽原》?《莽原》杂志1925年4月在北京创刊,是鲁迅先生较早参与编辑的刊物之一,鲁迅支持创办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在《华盖集》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鲁迅先生创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平均利润忠于现实,忘记将来,希望在那个动荡年代,有更多中国的青年能站出来,撕去旧社会的假面,为国家为民族而呐喊。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半年《莽原》,恰恰说明刘和珍的想法和鲁迅先生是不谋而合的。

水平及地位:自昔至今,《奔流》和《莽原》无论是两刊并立还是合并之后,发表了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或荣获全国优秀作品奖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如乔典运的《满票》、《乡魂》,张一弓的《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远去的驿站》二卷,李佩甫的《红蚂蚱,绿蚂蚱》、张宇的《活鬼》,二月河的《乾隆皇帝》获得国家级创作奖项和省级奖项;改编为电影的有6部,电视剧的有5部,广播剧的有2部,每年被国家级和省级权威报刊和国家数据库收录或转载率达30%,许多省内外作家都在此找到了展示个人创作才华的平台,许多省内外文学新人都以此为成长的园圃。一批批的作者从这里走向成熟,一代代的作家多得本刊之惠。简介: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后因内部发生矛盾,遂陷分裂。1926年以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莽原社也即停止活动。现状:在为新老作家作品提供刊发平台的同时,《莽原》也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在编辑队伍的新老搭配、编校人员的素质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正缘于此,连续获得社会好评,并荣获1984年全国期刊封面设计三等奖,1990年全国期刊展览整体设计奖,1993年全国报刊全国报刊博览会封面设计奖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质量奖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优秀期刊奖,2000年1月被评入河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同年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优秀期刊方阵,被评为国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期刊",连续五次在河南省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检测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3年《莽原》被授予"河南巾帼文明示范岗"的荣誉称号。在"三个代表"思想的照耀下,新时期的《莽原》本心依旧,办刊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为大力培养文学新人,自2002年起特辟出《新作家》栏目,所发作品均有热情点评,缩短了编创双方的感情距离,激励和增强了青年作者创作的勇气和信心。至今已有十数名文学青年在本刊获奖。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本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审读专家的称赞。

报道杂志社

一般应包括:①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等以表明资料的真实性,在杂志发表时,姓名、住院号通常省略;②与该病有关的过去史、家族史;③重要的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程、住院或就诊日期等等;④疾病的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⑤治疗结果及预后。应当注意的是撰写这部分内容时,不可将病历的原始资料照搬,而应将病例特点、病程经过、治疗经过以及辅助检查等内容进行提炼,以体现病例的特殊性。对于单个或较少的病例,可按以上内容分别撰写;对于较多或一组病例,则应将病例总结归纳后再按以上内容撰写,也可列表阐述以上内容。

每年的新新小学生书刊是由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发行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每年的新新小学生书刊是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发行的少年杂志,旨在使孩子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中国报道杂志社正规。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中国报道》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报道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

盛装杂志原型

《盛装》没有原型,是虚构的。

《盛装》编剧雷志龙2013年从媒体转行做编剧的,他很怀念之前在媒体工作的那段经历,2017年的时候正好有机会和五元文化合作。

雷志龙向五元文化建议,以一本虚构的时尚杂志做载体,来写写时尚行业人所面临的选择与困境。五元文化这边听了之后,觉得很有趣,也很支持雷志龙的创作,于是雷志龙开始动笔。

在定下这个大主题之后,就开始往里面填充人物与血肉了,最开始的名字叫《时尚骑士》,后来改着改着,慢慢就变成了《盛装》。

《盛装》剧情

2016年,伴随互联网技术革新,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时尚杂志《盛装》在转型之时意外面临主编空缺。有着深厚行业背景的副主编陈开怡踌躇满志,集团却任命了肖红雪为新主编,她主张杂志要想提升传播力,首先要顺应市场。

杂志新方向让广告总监鲁斌斌得以大展拳脚,但专题组却因捍卫内容的独立性而受到重重挑战。开展自己新媒体副业的资深编辑赵昕、“菜鸟”编辑李娜等基层员工也都在摸索着自己的职业道路。

为了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盛装》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和转型,在不断革新中实现全媒体融合。最终形成了以陈开怡为代表的《新盛装》、肖红雪为代表的新媒体团队以及鲁斌斌为代表的网络达人经纪公司,各自迎接着融合变革后的全新发展。

是盛装而非盛妆,该剧以时尚杂志为背景,讲述了杂志《盛装》在转型时,意外面临主编空缺时的一系列故事。《盛装》以时尚杂志社《盛装》为背景,老将副主编陈开怡(宋佳饰)和新任主编肖红雪(袁咏仪饰)对杂志的经营思路截然不同,在幕后神秘推手的操作下,高层博弈重重矛盾,《盛装》的风暴一触即发。杂志社的每一员都被卷入这场不见硝烟的职场之战。 该剧由五元文化、优酷出品,曲江影视联合出品,五百导演,雷志龙编剧,邓立任时尚总策划,宋佳、陈赫、袁咏仪、王耀庆、王禛、龚蓓苾领衔主演,宋祖儿特别主演,林永健、王泷正特邀出演,王紫璇、吕晓霖、李诚儒特别出演。

《盛装》原型没有原型。

但是剧中许多剧情桥段影射了娱乐圈中的真实事件,赤裸裸地将“娱乐圈生态”暴露在观众面前,追个剧就像在看各种八卦,简直是吃瓜吃到撑。《盛装》的剧情对准的是早期时尚圈大瓜,将当年那些乌龙事件直接挖了个底朝天,引得观众们纷纷对号入座,那叫一个过瘾。

剧情简评:

该剧以时尚杂志社《盛装》为背景,老将副主编陈开怡(宋佳饰)和新任主编肖红雪(袁咏仪饰)对杂志的经营思路截然不同,在幕后神秘推手的操作下,高层博弈重重矛盾,杂志社的每一员都被卷入这场不见硝烟的职场之战。

求是杂志原文

邓小平提写的

同样是共产党员,关健人家搞出自己的东西了,和别人不一样,你学是你模仿人家。

杂志写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那篇: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 索引序列
  • 原道杂志
  • 芒原杂志
  • 报道杂志社
  • 盛装杂志原型
  • 求是杂志原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