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关于借款利息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借款利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借款利息论文参考文献

案例1.甲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甲为借款人,乙为出借人,借款数额为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两年。 丙、丁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承担保证责任。戊对甲乙的借款合同进行了抵押担保,担保物为一批布匹(价值300万元),未约定担保范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2、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甲到期无力还款,丙丁应否承担责任?为什么? 3、设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乙决定推迟还款期限1年,并将推迟还款协议内容通知了丙、丁、戊,丙、丁、戊未予回复。丙、丁、戊是否承担担保责任?为什么? 4、设甲、乙决定放弃戊的抵押担保,且签订了协议,但未取得丙、丁的同意。则丙、丁是否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5、设甲到期不能还款,乙申请法院对戊的布匹进行拍卖,拍卖价款为550万元,扣除费用后得款520万元,足以偿还乙的本金、利息和费用。乙能否以拍卖所得清偿自己的全部债务?为什么? 6、设戊的布匹因不可抗力灭失;丙被宣告失踪,其财产已由庚代管。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丁偿还了乙的全部债权,丁的追偿权可向谁行使?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无效。借款合同属于违法资金拆借行为,合同无效。 2、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该过错赔偿责任为不能还款数额的三分之一。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但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各自相应的过错承担责任。 3、保证人丙丁不承担保证责任,但抵押人戊仍应承担担保责任。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期限的,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现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未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保证人只在原保证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因超出了六个月的保证期限,故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而抵押权消灭的期间为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之日起两年。虽然甲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仍未超出抵押权的消灭期间,故戊应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4、保证人丙丁仍应承担20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债权人放弃物保的,保证人在放弃物保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5、可以。同一债权既有第三人提供的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的抵押且未约定担保范围的,债权人可向任一担保人请求全部清偿。 6、可向债务人甲和财产代管人庚追偿。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了对债务人的追偿权。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就取得对其他担保人的应承担份额的追偿权。戊作为抵押担保人,其抵押物灭失,抵押权消灭。故其丧失抵押担保人的身份,丁不能向戊追偿。丙已失踪,其财产由庚代管,财产代管人在诉讼中可为诉讼当事人。故可向庚追偿。 案例2. A地甲公司与B地乙公司签订一份书面购销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冰箱200台,每台价格是1500元。 双方约定由乙公司代办托运,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的10日内付款,合同的违约金为合同价款的10%,并且约定了因合同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C地的法院管辖。但是,在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因为资金不足,发生生产困难,没有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乙公司拒绝,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提起诉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双方约定合同的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该管辖协议是否有效? 2、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C地为合同的履行地,并且约定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请问此时就本案而言,C地的法院是否因此而取得管辖权?为什么? 3、本案件中,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协议,那么,甲公司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仅仅约定了合同的履行地为C地,并没有约定管辖协议,此时甲公司应当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5、如果双方当事人为了平等地保护双方的利益,在合同中约定因为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那么,此时甲公司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6、如果乙公司已经交付了货物,合同的实际履行地是D地,但是,甲公司没有能够按时支付价款,双方发生争议,乙公司提起诉讼,此时,乙公司向D地的法院提起了诉讼,甲公司应诉答辩,没有提出异议,此时D地的法院是否因此而享有管辖权? 7、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并没有约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而是在合同发生纠纷后,才书面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此时的管辖协议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 1、该管辖协议有效,因为是在书面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签订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管辖法院,不违反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等特殊规定,具备了管辖协议生效的条件。 2、此时C地的法院取得管辖权,因为双方当事人约定C地的法院为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规定,而且也符合管辖协议的生效条件,因此,C地的法院取得管辖权。 3、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协议。那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应当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意见》的规定,因为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而且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当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在当事人双方没有约定管辖协议的情况下,因为本案件中的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合同中约定的合同履行地与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均不同,则原告只能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向B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此时,甲公司应当向被告所在地D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理由同上题答案。 5、此时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管辖协议无效,甲公司只能按照法定管辖向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考虑到本案中的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因此,此时应当按照上述第三题的情况处理。因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法意见》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选择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或者是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此时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管辖处理。 6、此时D地的人民法院取得管辖权。虽然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但是原告没有向约定的管辖法院提起诉讼,被告在答辩期间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视为双方当事人放弃了管辖协议。 7、此时的管辖协议依然有效,因为管辖协议可以作为购销合同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于购销合同。只要当事人双方书面约定,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并且不违反法律关于管辖协议的禁止性规定,管辖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资料来源:

如果说面对企业管理这一永恒的主题,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明显滞后于其组建速度,并且财务管理又是它们的重要基础工作和突出的薄弱环节的话,那么,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筹资风险不可能被消灭或避免,但企业只要从自身出发就完全可以控制。本文在分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②提高风险价值观念;③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④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8.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比率,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摘 要 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但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因此,企业能否把资金投资于收益高、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不断提高选择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有效防范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 投资效益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防范 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 061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

1 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内容

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分析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 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3 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当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此来实现既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由于项目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项目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情况不明,仓促决策;方法不对,估算有误;考虑不周,缺项漏项;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建设施工工期拖延;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有: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以及实现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较快产生经济效益。

(4)资金风险。对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投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投资源头上控制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投资浪费,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形的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汉亚.当前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J].投资研究,2004(9)

2 王庆水.企业投资决策怎样才能科学化[J].经济论坛,2004(15)

3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借款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Abstract China's "enterprise accounting system",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 the cost of borrowing" on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borrowing costs and accounting practice to make specific them, the cost of borrowing may be capitalized borrowing limits and start, pause and stop the capital of the time, but also has the strict stip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allow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borrowing costs of th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and borrowing costs are disclosed also have clear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on the cost of borrowing and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China's accounting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some vari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borrowing costs allowed the scope, our country compared to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regulations to narrow. In our country,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found many a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only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applicability; allow cost capitalization of borrowing is limited to ' purchase and construction of fixed assets and specially for the money borrowed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ystem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proposal. Key words: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borrowing costs ; rang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suggestion(希望能帮到你)

基于借款费用准则的盈余管理研究:【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有了诸多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可利用的操作空间。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出发,主要就新准则下盈余管理方式受到的制约和尚存的空间进行探讨。 【关键词】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限制 空间 一、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等方法来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滥用盈余管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准则的颁布使得传统的盈余手段受到限制,对利润的操纵行为有制约作用,提高了盈余数据信息质量。 二、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1.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原来存货发出时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规定,使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后进先出法在存货发出计价时,是使用最后一次购入的原材料价格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先进先出法则是使用最开始购入的原材料价格来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在两种同时可供选择的计价方法下,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 企业就会采用后进先出法扩大公司的利润;当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改用先进先出法,以此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 2.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提后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规定遏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盈余的企图。 3.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经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转为侧重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衡量标准是基于实质上的“控制”而不再是股权比例。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这一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使得合并报表是对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使企业无法采用以股权比例分离子公司的手段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剔除来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 4.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合并时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再按公允价 值进行调整,也不形成商誉,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操纵利润。 三、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 1.新准则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属性,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现阶段我国并不完全具备采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并且资产评估市场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认显然很难公允。 2.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途径 一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来仅为允许资本化的只有固定资产,而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这就既包括了固定资产,也包括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原来仅为专门借款,现在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根据规定,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资本化。 3.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局限性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大了减值使用范围。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的不仅局限于原先的八项资产、存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资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计减值准备。4.新准则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提供可能 与旧规范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不同,新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或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重组,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企业都将会获得利润,财务状况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 旧规范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尽管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了定义区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较大,很难明确区分研究和开发的阶段,各企业可以利用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的划分操纵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屈欢,杨世勇.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赢余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 2009,(6)下. [3]汪立,李小晗.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审计要点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11). [4] 郭长慧.从新会计准则看企业盈余管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7). [5]李晶波,蒋昌稳.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国工会财会.2009,(9).

以下为你提供几个相关题目和内容,你可以作为参考。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试论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论会计准则国际化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问题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对构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会计制度:性质、博弈分析及建设评价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贡献分析范文:借款费用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及探讨[摘要] 2001年1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该准则对我国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系统的规定。为了加深对该准则的理解,本文拟从定义、会计处理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开始与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披露等七个方面将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简称IAS23)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并作初步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借款费用 比较 长期以来,由于对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缺少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致使借款费用资本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用以调控利润的手段。随着2001年1月《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颁布和实施,上述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从整体上看,该准则既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又体现了我国特点;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拟通过比较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简称IAS23)的相关内容,作一初步分析与评价。 目录:一、关于定义二、关于会计处理方法三、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四、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开始与暂停五、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六、关于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七、关于披露参考文献:(1)财政部,2001,《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李增泉等,2001,《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精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P33-P52(3)柳絮,2001“浅谈《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借款费用行为”,《会计之友》,2001年第7期P44-P45(4)王友琴等,2001,“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四川会计》,2001年第8期P51(5)钱娟萍,2001,“借款费用信息披露中的若干问题”,《财会研究》,2001年第7期P12-P13(6)陈宏珊,2001,“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的分析与思考”,《广西会计》,2001年第6期,P21-P22(7)季晓东,2001,“借款费用资本化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广西会计》2001年第2期P17-P19(8)黄轶,2002“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工业会计》2002年第1期P43(9)易佩富,2001,“如何确认借款费用”《工业会计》2001年的6期P32-33(10)韩传,2001,《具体会计准则运用与实施》,工商出版社,P310-P351(11)审计署法制同,2001,《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P215-P253(12)孙建国等,2001,《具体会计准则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P22-P34(13)娄依兴等,2001,《新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浙江人民出版社,P417-P437(14)罕尼梵格鲁宁,2001,《国宝会计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77-P80(15)会计准则研究组,2001,《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68-P97(16)张中秀,2001,《最新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导》,企业管理出版社,P26-P31.............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届高校毕业生发布的原创毕业论文,内容详细,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

童鞋 如果有人发给你 请也发给我一份英文的参考文献好吗 在此非常感谢了!我找了一大圈也木有找到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英文参考文献 ┭┮﹏┭┮ 我都想着不行就把中文的编成英文的 o(╯□╰)o 祝你我都顺利毕业 ~~~fighting

短期借款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摘nbsp;要nbsp;市场nbsp;经济nbsp;条件下,nbsp;企业nbsp;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追求高收益必然要面临高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nbsp;现代nbsp;企业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财务风险的构成及其防范策略做了阐述。nbsp;nbsp;nbsp;关键词nbsp;财务风险nbsp;控制nbsp;应对策略nbsp;nbsp;nbsp;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由于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nbsp;影响nbsp;,使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具体方面来看,财务风险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nbsp;1nbsp;筹资风险nbsp;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由于市场不完善的特性在特定时期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因此,要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偿债压力。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坚持“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先负债融资,后股权融资”的原则。所谓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在举债过程中,要做好负债规划,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在时间上的相互错开,避免到期日偿债压力过大,同时负债偿还日期与利润分配日期均匀安排。总之,尽可能使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和利润分配日期在时间和金额上的均匀设置,避免同时“挤兑”情况的发生。从nbsp;理论nbsp;上讲,保守结构型资本结构(即企业完全不负债)的财务风险等于零。但是,笔者认为,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在世界范围来看,企业举债经营是普遍做法,很少有大型企业是零负债的。企业需要举债扩大生产规模,以及调整资本结构,并且可以产生相关的信用记录,与银行或投资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筹资需要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但是,nbsp;目前nbsp;中国nbsp;很多的民营企业零负债,如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等,除了主要是因为中国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过于苛刻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缺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从实际上来看,零负债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意味着是高风险。首先,从整个世界趋势来看,不负债经营的企业几乎不能成为领先的大公司,不可能成为领先的大公司,就有被其他公司兼并收购的风险,这也属于经营风险,进而转化为财务风险;其次,企业在生产经营顺利时拒绝负债经营,这时不会有很大的财务风险。相反,企业的资金链发生nbsp;问题nbsp;时,自有资金已经很难维持运转,此时再求助于投资人或是银行时,由于企业很少与投资人或者银行有业务往来,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投资人或银行更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提供融资,这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很大,这在管理理论上也符合“马太效应”。企业在达到最优负债规模时,财务风险是最小的,同时零负债也意味着高风险。而当超过最优负债规模后继续扩大负债数额时,财务风险也与之递增。nbsp;2nbsp;投资风险nbsp;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企业的投资风险可以根据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来衡量。nbsp;项目的期望报酬率K=∑pikinbsp;期望值标准差nbsp;计算nbsp;公式:nbsp;σ=■(1)nbsp;公式中ki表示项目投资出现某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pi表示某种可能结果的发生的概率。项目投资过程中,可以把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根据“均值——方差”准则进行选优,选取其中期望报酬率较大、同时方差较小的投资项目。对于投资风险的防范,可以采用风险转移法,将企业所的面临的风险转移,以一定的代价转嫁给其他单位。强烈反对有的学者提出的,诸如实行多种经营,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使得不同产品的旺季和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消等以及进行多元化投资。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

谈新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后,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报表列报中均删除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但并未在任何一处地方明确不允 许再待摊预提,尤其报表列报连填表说明也省略了。在原准则下这两个账户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权 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从事具体核算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新准则后不知如何调整这两个账户,特别是目前使用的大多会计教材中 仍然使用这两个账户,很多初学者在遇到这两个账户时简直是一头雾水。在此笔者进行具体分析,试图确定出适用而简单的账务处 理方法。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务处理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历来都是体现权责发生制最具代表性账户。 在原制度中,它们分属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它们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 债表中均有专门项目加以列示。企业常见的车辆养路费、报刊杂志费、 保险费、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利息费用的核算 等均属于这两个账户核算的内容。 一、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 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从定义看,一是企业已经为 以后各受益期支付了款项,受益期较长,最少两个月以上。如果将这笔 支出全部作为付款期费用,就违背了“谁受益,谁负提”的原则,造成负 担不合理,因此对这种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处理,在各受益期内平均按 其他标准摊销。二是分摊这笔费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属于企业的流动 资产。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先计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计提期 限不超过一年。从定义可以看出,这种费用一是按计划事先计提作为各 受益期的费用,目的是为了使成本负担合理,正是遵循了“谁受益,谁负 担”的原则;二是提取的这部分费用,在以后月份,但不超过一年的时间 内按实际发生数支付。 二、新准则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账务处理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账务处理、报表列报中均删除了待摊预 提,但并未在任何一处地方明确不允许再待摊预提,尤其报表列报连填 表说明也省略了。这两个科目从指南和科目中完全消失了,但在正文中 还保留了两处:中期财务报告第十三条: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 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 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现金流量表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 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至少应当单独披露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下列 项目:(五)待摊费用;(六)预提费用。 新准则的颁布,使很多从事会计工作具体核算的会计人员无所适 从,特别是目前使用的大多数会计教材中仍然使用这两个账户,很多初 学者在遇到这两个账户时简直是一头雾水。 新准则颁布后,许多会计专家按照指南的变化过程理解,提出如下 观点。 观点一:在其他资产和其他负债中列示,但可设置”待摊费用”和 “预提费用”二级科目。 观点二:将待摊费用转入预付帐款,预提费用转入预收帐款。 观点三“:待摊费用”里的内容不能再待摊了,只能发生时一次计入 损益。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似乎只能计入首次执行日当期损 益了(38号准则没有说要追溯调整),因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期 间费用按会计准则的精神主要已全部计入当年利润即可,具体计入在 哪个月是无所谓的。 观点四:新准则的原则就是不允许待摊、预提,好像不符合权责发 生制原则,但是准则这样规定,没有办法,那么对接时,待摊费用全部调 整期初留存收益,预提费用根据性质进行划分,属于已经发生但是只是 发票未到的预提应当根据性质分到应付或者其他应付,属于尚未发生, 只是根据企业经验数据进行预提的则应当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笔者结合以上观点,根据原会计制度下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核算 的具体内容,提出如下可行性建议。 (一)原准则中具有待摊性质的费用支出在新准则中的会计处理 对于“待摊费用”问题,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并没有完全予 以取消,只是不再单独出现“待摊费用”的字样、概念而已。只要企业的 相关经济业务符合准则中资产的定义,仍然可以将其列入资产负债表 中的资产方。具体处理可以如下: (1)如果金额较小,重要性原则优于配比原则,如不超过5000元的 话,或根据你公司业务量的大小制定标准,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 不必按月分摊。“在会计工作中贯彻重要性原则,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或信息,在保证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的、人们认 可的方法处理,节约核算费用”。 (2)如果金额较大,配比原则优于重要性原则,必须按月分摊,将待 摊费用转入预付帐款。例如对于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 产租金和预付的报刊费的处理,在会计实务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 为,由于这三类费用支出均是企业按相应合同预付给服务提供方的款 项,与购买商品、采购材料时预付账款的性质相同,因此通过“预付账 款”科目核算比较合理,同时为了与采购材料、购进商品所预付的款项 区别开来,可以通过相应的明细账予以区分。比如,企业发生一次支付 一年的房租,金额较大,一次计入当前损益影响较大,则可先将当月的 房租计入损益,其他11个月的房租计入“预付帐款”,到下一个月再结 转1个月的房租,直至结转完全年房租。另外属于生产性的费用可计入 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制造费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可按一定的方法计算耗用、摊销。 (3)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如不满足资本化条件,不分金额大小 一律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4)对于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 的税金的处理,新准则及指南均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哪一个期间受益, 哪一个期间承担的原则,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具体在每一受 益期分摊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同时借记“应交税费”, 贷记“预付账款”。而对一次缴纳税额较多的税金新准则中并没有提到 是否可以分月摊销,因此我们认为也应按受益期限进行处理比较合理。 (二)原准则中具有预提性质的费用支出在新准则中的会计处理 1、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原计入“预提费用”科目的预提的贷款利息支出,该费用属于企业 已发生尚未支付的负债,符合负债的定义,可计入“应付利息”科目。新 准则指南规定: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短期借款”;归还借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 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即对于短期借款的利息的预提是通过“应 付利息”科目进行的。 2、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预提的租金和保险费等 根据对待摊费用部分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分析可以得知,新准则 及相关指南不再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进行预提,而是在实际发生时 根据支出能否资本化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能资本化的修理费用直 接计入当期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而对于当期应付未付的租金和保险费,由于其性质是应付的款项, 但为了与购买商品和外购劳务所产生的应付款项区别,通过“其他应付 款”科目进行处理比较恰当。即每期根据本期应承担的义务借记相关成 本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由于会计处理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准则或制度没有规定应该怎 样处理交易或者事项,会计人员可以根参考类似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 应的处理。因此,对新准则中具有待摊性质和预提性质的费用支出的分 析,也仅是在参考类似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柯思宇.新准则下原待摊、预提费用过渡方法的探讨[J].会计 师, [2]姜彤彤.权责发生制与“待摊、预提费用”的归属[J].中国管理信 息化, [3]夏惠,龚光明.新准则下费用待摊和预提问题刍议[J].

这个我有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长期借款的毕业论文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

在财务会计的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下面是关于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财务分析,有效利用财务数据信息,实现正确经营决策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根据公司最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及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经分析发现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困难,主要在于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xxxx年公司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适当增加长期借款的比重使上述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关键词: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分析

1公司简介

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是一家活跃于国内外液压行业及相关产品应用领域,集贸易于一体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同美国SUNNY公司进行了友好的合作。目前公司生产的主要(系列)产品有:叶片泵、内啮合齿轮泵、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比例阀等,并承揽各种液压系统/液压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现对该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

2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下面以温州市HTK有限公司xxxx年年报为例加以说明。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各项活动谁占主导,如HTK公司现金总流入中经营性流入占,投资流入占,筹资流入占,说明经营活动占有重要地位,筹资活动也是该企业现金流入来源的重要方面。

流入结构分析

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均能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就应着重分析流入结构。在公司经营活动流入中,主要业务销售收入带来的流入占,增值税占,由此反映出该公司经营属于正常。

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流入为0,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占到100%,说明公司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全部是回收投资而非获利。

筹资活动中借款流入占筹资流入的,为主要来源;吸收权益资金流入占,为次要来源。

流出结构分析

该公司的总流出中经营活动流出占,投资活动占,筹资活动占。由于公司xxxx年未对股东进行现金分配,故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占很大比重,使负债大量减少。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支付给职工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占,税费占,负担较轻,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比重较大。投资活动流出中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占,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占。筹资流出中偿还本金占,其他为筹资费和利息支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较大,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权益性投资又占最大比例,说明该企业的股权扩张较快。

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从HTK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

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万元,现金流出量万元。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元现金流入。此值当然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万元,现金流出量万元。

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大,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一般而言,处于发展时期的公司此值比较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值较大。

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万元,现金流出量万元。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如果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系举债获得,同时也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作为信息使用者,在深入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下,还应将流入和流出结构进行历史比较或同业比较,这样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间的,上述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体现了这种成长性公司的状况。

比较分析05年与06年1-6月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

公司xxxx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补交了往年的应交税金,致使公司xxxx年该项现金流出大幅增加;二是公司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工序较长产品的产量,相应的在产品占用资金有较大增加;三是xxxx年以来部分生产原材料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最后是公司为了保障将来的生产计划,而增加了一定的存货,使公司购买商品支出的现金有较大的增加。

从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析,公司xxxx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96,527,元;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2,903,元,说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去年有很大改善。另外,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今年将会逐步到位,预计今后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会逐步好转。

公司xxxx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851,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xxxx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4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64,元,全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值为4,624,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全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依靠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此外对于处于发展期的制造业公司而言,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属于正常的情况。再从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析,公司xxxx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96,527,元,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为 412,903,元,这说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去年有很大的改善。综上所述,尽管公司自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但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逐步完成,公司将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会有所改善。xxxx年1-6月,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已得到很大的改善,xxxx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531,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570,元。相信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困难,主要在于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xxxx年公司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适当增加长期借款的比重使上述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偿债能力分析

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流通股股权等。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比如,HTK公司的销售额为2763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253万元,则:

销售现金比率=1253÷27632=,说明每销售一元,可得到现金元,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得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本

假如HTK公司普通股股本为7500万股,经营现金净流入为1253万元,则,每股营业现金流量=1253÷7500=元/股

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如果企业超过了元/股这一限度,可能就要借款分红了。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企业资产总额×100%

假定HTK公司全部资产总额为85000万元,则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1253÷85000=

如果同行业平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7%,说明该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现金流量净额的分析

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推断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及净利润的质量不一定正确。

实务中,很多人习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活动业绩,甚至净利润质量的主要标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确实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业绩和所实现的净利润质量存在关联,但这种关联是不直接的,也不一定正相关(有时可能是负相关),关联度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不同企业、不同期间、不同经营活动项目的具体资金流转情况。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用来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净利润质量的可靠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恰当,为了说明问题,特举例如下:

例:xxxx年度,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350万元,主营业务收人为14 400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600万元,公司没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也没有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20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 63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7万元,xxxx年12月31日比xxxx年12月31日存货净增6091万元(其中付现5190万元)。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不但收回了xxxx年度实现营业收入所及的全部现金,而且收回了上年度应收未收的现金1 200万元,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状况应当说是很不错的,因此,至少从销售的角度看,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有效的,所实现的利润质量也比较高。可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1687万元,也就是说公司通过1年的经营活动,不但没有赚到现金,反而拿出了1687万元用于平衡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同事呢?通过分析xxxx年12月31日和xxxx年12月31日存货的余额,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公司是一家处于扩大规模过程中的花卉、苗木企业,花卉、苗木企业的特点是存货的周转期比较长。从播种到花卉、苗木上市销售所需的时间,短的需要6个月,长的则需要1-2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存货投入,公司的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A公司xxxx年由于存货购入的现金支出比xxxx年净增了5190万元,这是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比所实现的净利润少3 037万元)的主要原因。显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公司xxxx年所实现的净利润已经以现金方式获得了较好的回收,而且为2007年及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了必要的准备。因此,从总体上说,公司xxxx年的经营活动是有效的,所实现的净利润的质量也比较高,导致公司xxxx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原因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由于购买存货付现引起),而不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人的减少;且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是必要的,符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通过对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数据,但这个数据的具体利用,离不开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有项目的具体考察,离不开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具体复核及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具体分析。任何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其他会计信息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不够恰当的,而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单独披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而不加辅助说明,也会影响这一数据的利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误导作用。

3结论与探讨

综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中,注意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分析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了解其与同行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评价企业当前、未来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企业当前和前期所取得的利润的质量,科学的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为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光中. 项红周.《财务报表分析》

[2]郑兴华. 河北省廊坊市畜牧水产局

[3]刘晓庆 .《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信息的利用》

[4]陈光和.《简要合并现金流量表》

[5]陈勇鑫.《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

[6]应坦胜.《偿债能力分析与应用》

[7]张林 .《刍议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8]黄奕格 .《先进流量表财务分析的意义及结构和偿债能力分析》

[9]赵飞.《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10]肖笑.《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关于借款费用论文范文资料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pital accounting method Analysis For some time now, because of the cost of borrowing on the capital of the quantitative criteria to define and unknown, the capitalization of interest has become a number of enterprises, especially listed companies the means to manipulate profits. January 18, 2001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Borrowing Costs" in the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major changes were made, but also to a certain extent,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accounting for the cost of borrowing.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Borrowing Costs" guidelines for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to build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pital for a number of examples of accounting analysis. Borrowing Costs related to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provisions in the evolution of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re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built on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the cost of borrowing to be completed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s a clearing, settlement occurred prior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full cost of borrowing to be capitalized; "shares Limited accounting system "built on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e cost of borrowing is fixed for the delivery sector, fixed assets had not yet taken place prior to the delivery of the full cost of borrowing to be capitalized;" Borrowing Costs "Guidelines for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to build the cost of borrowing Fixed assets account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use for the state sector. Therefore,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pital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ttlement for the industry to change to meet the target can be used for the state sector, the capital of graduall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the cost of the relative amount of increas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efforts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of a certain extent Strengthened. First, the capital accounts of the basic ideas 1. Capitalization of borrowing costs in the amount of borrowing by the Pi Chengshu an expenditure of the decision, and the amount borrowed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ize. When the purchase of a building only a fixed expenditure, the expenditure is Beisheng Shu; when the total number of expenditures,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accounting period, and then a different weighted average expenditure to determine Pi Chengshu. 2.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pital of the multiplier that is, the amount of capitalization rate, which has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two situations: (1) does not involve a discount or premium: a loan, the loan interest rate is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more than the borrower must be calculated as a weighted average capitalization rate interest rates. (2) relating to the discount or premium, as long as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in the above calculation formula should be coupled with amortization of discount or premiu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maining unchanged. Second, the capital of the accounting method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pital of the main accounting methods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no discount or premium and the amount of discount or premium. (A) does not involve a discount or premium 1. Borrow a sum of expenditure. In the actual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to build on the calculation of capital expenditure is the amount of Beicheng Shu, and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is the borrower's loan rate or the bond coupon rate. For example: a company in January borrow 2,000,000 yuan, the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2 on 1 expenditures in fixed assets of 1,200,000 yu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ty to a February accounting period, the cost of borrowing for the amount of capital: 120 × 5% ÷ 12 = (million) 2. Expenditure of more than a loan.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is the borrower's loan rate or the bond coupon rate. However,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ook place in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spending more on the pen must be based on different time-weighted average expenditure converted to determine the borrowing costs Picheng Shu of the amount of capital. For example: a company in January borrow 4,000,000 yuan of loa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xed assets of the entity, the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and has started construction. February 1 expenses 1,000,000 yuan, on March 15 expenditures 1,200,000 yuan, on April 10 and expenses 1,500,000 yuan. January to June in order for an accounting period, then: (1) on February 1 the first expenditures 1,000,000 yuan, the actual occupation of the 150-day period,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expenditures for: 100 × 150 ÷ 181 = (million) (2) March 15 second expenditures 1,200,000 yuan, the actual time to take up 108 day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expenditures for: 120 × 108 ÷ 181 = (million) (3) on April 10 in the third expenditures total 1,500,000 yuan, the actual time occupied by 82 day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expenditures for: 150 × 82 ÷ 181 = 68 (million) (4), 1-6 cumulative expenditures for the month weighted average = + +68 = (million) (5), 1-6 for the month of borrowing costs in the amount of capital: 2,225,000 yuan × 5% ÷ 365 × 181 = (million) 3. Borrowing more than more than expenditure. To resolve this situation in fact is borrowing more tha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calculation. Because it is more than the borrower, the borrower will inevitably involve different interest rates or interest rates although the same, bu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an period, leading to the current burden of interest should be different, and so on. As a result, "Borrowing Costs" provisions of the guidelines, borrowing more than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used to be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 more than the current special interest of the borrower and the borrower ÷ multiple specialized weighted average principal × 100% For example: a compan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xed asset in January 1, 2001 devoted to borrow 200 million-year lending rate by 6% on March 1 and specialized borrow 200 million-year lending rate of 9%. Fixed Assets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ties from January 1 to start spending 500,000 yuan, on February 1 expenses 1,000,000 yuan, on March 1 expenses 500,000 yua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quarterly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borrowing costs capitalized amount. (1) January 1, 2001 devoted to borrow 200 million-year lending rate by 6%,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actual interest rate = 200 × 6% ÷ 12 × 3 = 3 (million) (2) on March 1 and specialized borrow 200 million-year lending rate of 9%,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actual interest rate = 200 × 9% ÷ 12 × 1 = (million) (3) two actual current loan interest rate of 3 + = and = (million) (4)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weighted average loan principal = (200 × 3 +200 × 1) / 3 = (million) (5) specialize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weighted average loan rate = × 100% = (6) specialize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cost of borrowing the amount of capital = (50 +100 × 60/90 +50 × 30/90) × = (million) (B) relating to a discount or premium 1. Borrow a sum of expenditure or more spending. Took place at a discount or a premium only through issuing bonds in the form of loans, bonds and the discount or premium is actually increasing or reducing the cost of borrowing, can not carry a coupon interest rate of bonds as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due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a discount or premium on the interest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impact of capitalization rate, and then by adjusting the capitalization rate to calculate the cost of borrowing the amount of capital. Formula is as follows: = Capitalization rate (the current bond interest is actually happening in the current period should be ± amortization of discount or premium) ÷ beginning of the book value of bonds × 100% = Amount of capital to purchase fixed assets, built a total expenditure of the weighted average capitalization rate × For example: compan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xed asset, in January 1, 2001 issue of 5-year bonds with a face value of 10,000,000 yuan, 10% of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at the end of each year to pay interest, principal payments due, the bond issue price of 9,000,000 yuan . February 1, 2001 expenditures 3,000,000 yuan, on May 1, 2002 expenditures 5,000,000 yuan, calculated at the end of 2001 and the amount of capital at the end of 2002. (1) the amount of capital in 2001, as follows: ① = face value of bonds carry a coupon interest rate × = 1000 × 10% = 100 (million) ② issue is likely to be of amortized discount = (1000-900) ÷ 5 = 20 (million) ③ bonds beginning book value = 1000-100 = 900 (million) ④ 2001 year bonds capitalization rate = (100 +20) ÷ 900 × 100% = ⑤ 2001 the amount of capital = 300 × 11 ÷ 12 × = million (2) the amount of capital in 2002, as follows: ① = face value of bonds carry a coupon interest rate × = 1000 × 10% = 100 (million) ② issue is likely to be of amortized discount = (1000-900) ÷ 5 = 20 (million) ③ bonds beginning book value +20-100 = 900 +100 = 920 (million) ④ 2002 year bonds capitalization rate = (100 +20) ÷ 920 × 100% = ⑤ 2002 the amount of capital = (300 +500 × 8 ÷ 12) × = (million) 2. Borrowing more than more than expenditure. If built for the purchase of fixed assets of more than one issue bonds, these bonds again the existence of a discount or premium, the same will only have to borrow more than the above-mentioned formula should be added in amortization of discount or premiu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s. The main calcula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 (devoted to the actual current loan interest rate of ± and the amortization period should be at a discount or premium) ÷ specially weighted average loan principal × 100% = Capitalization rate (the current bond interest is actually happening in the current period should be ± amortization of discount or premium) ÷ beginning of the book value of bonds × 100% = amount of capital to purchase fixed assets, built a total expenditure of the weighted average ×capitalization rate 希望对您有帮助。

Objective of IAS 23The objective of IAS 23 is to prescribe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for borrowing costs. Borrowing costs include interest on bank overdrafts and borrowings, amortisation of discounts or premiums on borrowings, amortisation of ancillary costs incurred in the arrangement of borrowings, finance charges on finance leases and exchange differences on foreign currency borrowings where they are regarded as an adjustment to interest DefinitionsBorrowing cost is: [IAS ] * interest expense (calculated by the effective interest method under IAS 39), * finance charges in respect of finance leases recognised in accordance with IAS 17 Leases, and * exchange differences arising from foreign currency borrowings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are regarded as an adjustment to interest costs Borrowing cost does not include amortisation of ancillary costs incurred in connection with borrowings. Nor does it include actual or impute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including any preferred capital not classified as a liability pursuant to IAS 32. [IAS ]A qualifying asset is an asset that takes a substantial period of time to get ready for its intended use. [IAS ] That could be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nd investment proper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ntangible asse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r "made-to-order" inventories. [IAS ]Scope of IAS 23 (as revised in 2007)Two types of asset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qualifying assets are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IAS 23: * Qualifying assets measured at fair value, such as biological assets accounted for under IAS 41 Agriculture * Inventories that are manufactured, or otherwise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on a repetitive basis and that take a substantial period to get ready for sale (. maturing whisky). Accounting TreatmentRecognitionBorrowing costs that are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the acquisition, construction or production of a qualifying asset form part of the cost of that asset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capitalised. Other borrowing costs are recognised as an expense. [IAS ]The foregoing reflects Revisions to IAS 23 adopted by the IASB in March 2007 that prohibit immediate expensing of borrowing costs. Those revisions are effective for borrowing costs relating to qualifying assets for which the commencement date for capitalisation is on or after 1 January 2009. Earlier application is that revision is effective, an entity may apply the previous version of IAS 23, which permitted, as an accounting policy option, the 'immediate expensing model'. Under that model, all borrowing costs should be expensed in the period in which they are funds are borrowed specifically, costs eligible for capitalisation are the actual costs incurred less any income earned on the temporary investment of such borrowings. [IAS ] Where funds are part of a general pool, the eligible amount is determined by applying a capitalisation rate to the expenditure on that asset. The capitalisation rate will be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borrowing costs applicable to the general pool. [IAS ]Capitalisation should commence when expenditures are being incurred, borrowing costs are being incurred and activities that are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asset for its intended use or sale are in progress (may include some activities prior to commencement of physical production). [IAS ] Capitalisation should be suspended during periods in which active development is interrupted. [IAS ] Capitalisation should cease when substantially all of the activities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asset for its intended use or sale are complete. [IAS ] If only minor modifications are outstanding, this indicates that substantially all of the activities are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in stages, which can be used while construction of the other parts continues, capitalisation of attributable borrowing costs should cease when substantially all of the activities necessary to prepare that part for its intended use or sale are complete. [IAS ]Disclosure [IAS ] * The accounting policy adopted [required only until 1 January 2009 if immediate expensing model is used] * Amount of borrowing cost capitalised during the period * Capitalisation rate used IAS 23 Revised in March 2007 to Require Capitalisation of Borrowing CostsOn 29 March 2007, the IASB issued a revised IAS 23 Borrowing Costs. The main change from the previous version is the removal of the option of immediately recognising as an expense borrowing costs that relate to assets that take a substantial period of time to get ready for use or sale. An entity is, therefore, required to capitalise borrowing costs as part of the cost of such revised IAS 23 does not require the capitalisation of borrowing costs relating to assets measured at fair value, and inventories that are manufactured or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on a repetitive basis, even if they take a substantial period of time to get ready for use or revised Standard applies to borrowing costs relating to qualifying assets for which the commencement date for capitalisation is on or after 1 January 2009. Earlier application is permitted. Click for Press Release (PDF 51k).Special newsletter on borrowing cost amendmentsDeloitte's IFRS Global Office has published a special edition of our IAS Plus Newsletter titled IASB Issues Revised Standard on Borrowing Costs (PDF 99k).

还真有人回答

以下为你提供几个相关题目和内容,你可以作为参考。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试论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论会计准则国际化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问题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对构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会计制度:性质、博弈分析及建设评价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贡献分析范文:借款费用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及探讨[摘要] 2001年1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该准则对我国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系统的规定。为了加深对该准则的理解,本文拟从定义、会计处理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开始与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披露等七个方面将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简称IAS23)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并作初步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借款费用 比较 长期以来,由于对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缺少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致使借款费用资本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用以调控利润的手段。随着2001年1月《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颁布和实施,上述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从整体上看,该准则既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又体现了我国特点;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拟通过比较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简称IAS23)的相关内容,作一初步分析与评价。 目录:一、关于定义二、关于会计处理方法三、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四、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开始与暂停五、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六、关于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七、关于披露参考文献:(1)财政部,2001,《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李增泉等,2001,《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应用精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P33-P52(3)柳絮,2001“浅谈《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借款费用行为”,《会计之友》,2001年第7期P44-P45(4)王友琴等,2001,“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四川会计》,2001年第8期P51(5)钱娟萍,2001,“借款费用信息披露中的若干问题”,《财会研究》,2001年第7期P12-P13(6)陈宏珊,2001,“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的分析与思考”,《广西会计》,2001年第6期,P21-P22(7)季晓东,2001,“借款费用资本化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广西会计》2001年第2期P17-P19(8)黄轶,2002“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工业会计》2002年第1期P43(9)易佩富,2001,“如何确认借款费用”《工业会计》2001年的6期P32-33(10)韩传,2001,《具体会计准则运用与实施》,工商出版社,P310-P351(11)审计署法制同,2001,《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P215-P253(12)孙建国等,2001,《具体会计准则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P22-P34(13)娄依兴等,2001,《新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浙江人民出版社,P417-P437(14)罕尼梵格鲁宁,2001,《国宝会计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77-P80(15)会计准则研究组,2001,《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68-P97(16)张中秀,2001,《最新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导》,企业管理出版社,P26-P31.............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届高校毕业生发布的原创毕业论文,内容详细,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

  • 索引序列
  • 关于借款利息论文参考文献
  • 借款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 短期借款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长期借款的毕业论文
  • 关于借款费用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