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策划论文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策划论文

发布时间: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策划论文

一、要把重大主题报道的启动点放在调查研究上 全体编采人员应扎根基层、根植本土。离现实生活近,易于接受和激活创造性灵感的丰富感性材料的撞击。只有具有很强的全局意识和策划意识,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好的素材,选定好的主题,抓住“带响”的报道。2010年夏天的一天,呼兰河上游突发大洪水,望奎县4名正在采砂船上作业的农民连同采砂船一起被洪水冲走,行至北林区永安界首拦河坝中间采砂船被卡住,此时,洪水依然在涨,没过了拦河坝,采砂船摇摇欲翻,4名农民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记者几乎同时与市领导、抢救人员赶到现场,并打开手机随时向社领导汇报抢救情况。报社领导也根据记者发回的信息,及时制定报道计划、指定报道对象。此事惊动省委、省政府领导,他们也陆续赶到现场。救援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但因雨大水猛,均不能奏效,营救整整持续34小时,最后,在胜利派来的直升机的支援下,才将4名农民工安全救出。记者在救援活动中全程跟踪采访,并在总编的策划指挥下从各个角度编发一整版题为《34小时大营救》的大型主题报道。此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办公室曾向报社来电索要该稿全文电子版,在省政府简报刊发。 二、要把着力点放在策划重大典型宣传的重头戏上 典型宣传的策划,是重大主报道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为此,要求新闻媒体注意把握时代的脉搏,善于发现和挖掘有普遍教育意义、有震撼力的重大典型,并通过对其精神内涵的展示,弘扬时代精神,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本世纪初,本报编辑部收到一篇题 为《村民为他树碑》的来稿,报道的内容是绥化市双河镇双河村农民、个体工商户王艳春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光荣牺牲的事迹。本报总编辑和要闻版凭借新闻敏感,断定这是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典型。我们将此稿发为头版头题,并配发了编者按。鉴于作者对这一典型挖掘不够,稿件内涵不深,编委会决定组织得力文字、摄影记者深入采稿,撰写了题为《平凡的英雄》的长篇通讯,对王艳春的成长过程、思想境界做了全景式的报道,还先后配发了两篇评论员文章和多幅照片,刊发了对王艳春妻子的专访等报道。随后,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讨论。这个典型的树立和宣传,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有力地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这组系列报道,在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好新闻评选中荣获特别奖。 三、要把主题报道成功的落脚点放在“造势”和追求最佳效果上 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项大的工程,靠单兵种作战,运用单一报道手段是难以奏效的。搞好这类报道,往往需要组织战役性报道,靠多兵种、多种宣传手段并用,成龙配套,规模推出,造成声势,形成氛围,以强化宣传效果。2013年,记者在望奎县采访时,发现县城里的市民争相传颂小学生谢雨欣孝敬老人、好学上进的感人事迹。经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2008年春天,高雨欣的妈妈、爸爸婚姻破裂。妈妈带着她和5个月大的妹妹从北安市通北镇农村来到望奎的姥姥家,与年迈的姥姥和有病的舅舅一起生活。几个月后,高雨欣的妈妈受重伤住进了医院。可是住院费,因为家里根本无钱而付不起。眼看妈妈生命垂危,小雨欣跪求大夫,院里破例免除了很多住院治疗的费用。由于妈妈头部留下后遗症,不能再干重活,家里的大多家务都落在了高雨欣的肩上。她每天5点半就起来做早饭,然后给妹妹穿衣服喂饭,家里人吃完饭她刷完碗以后才去上学,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她要去买菜,接着又开始做饭、洗衣服、哄妹妹,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她才开始学习、写作业。就这样,她仍然取得全年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几年来,她先后在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获得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统考英语学科一等奖,获得2012年~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年级组第一名。记者回报社向领导汇报后,报社领导决定推出这样一个先进典型。经过策划,《绥化日报》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推出了关于高雨欣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曾3次派记者来望奎采访高雨欣事迹,高雨欣先后被评为望奎县“十佳美德少年”和全省“第四届道德模范”。2013年10月27日,高雨欣站在央视一号演播厅捧得“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奖。 四、营造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只有营造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策划与实施的落实。根据党报的实际,首先,应把重大主题报道(包括重大农业主题报道)纳入编采工作责任制。从总编辑、副总编辑到有关业务部室的编采人员,都应承担相应报道的重大报道题目,规定完成期限,并与目标责任制挂钩,作为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建立重大报道无策划追究制,以约束编采人员,强化策划意识,促进报道策划的运作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有条件的报社,应设立专题报道部或设立由得力记者组成的重点报道组,专门承担重大主题报道任务。此外,应加大激励机制的力度。在好稿评优、稿费和奖金发放上,应适向重大主题报道倾斜。 (编辑/李舶)

赵忠祥在中国电视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当代电视 2010-12-01时代呼唤主流作品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1-15十七届五中全会后的若干报道热点 胡智锋; 张毓强 【期刊】中国记者 2010-11-01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张同道; 胡智锋; 赵蓉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0-15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之路 胡智锋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8-12电视栏目策划的理念与路径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10-07-05《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 胡智锋 中国电视 2010-06-15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 胡智锋; 李继东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6-15“三善”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 胡智锋; 张毓强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03-20广告主抢夺紧俏资源的战略分析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广告人 2010-03-15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新起点——2010《现代传播》年度对话 朱虹; 胡智锋; 曾祥敏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15《现代传播》的30年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1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胡智锋; 李继东 【期刊】东岳论丛 2010-01-25《飞越海西》的意义、探索与启示 胡智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12-20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与经验启示 胡智锋 【期刊】电影艺术 2009-11-05《北平战与和》的突破与意义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11-05《中国记忆》三思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09-05变革、困境与开拓——由《零距离》升级改版看中国民生新闻的新突破 胡智锋; 李刚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6-20《繁花——打工妹三十年实录》四题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9-06-05《今日说法》十年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胡智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3-20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15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胡智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02-15见证历史的生动影像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12-20《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 胡智锋 【期刊】电视研究 2008-11-05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视听界 2008-09-25电视低俗化三题 胡智锋 【期刊】中国电视 2008-09-15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8-15速率·空间·品牌——天津卫视内容生产的发展轨迹与前瞻 胡智锋 【期刊】广告人 2008-07-15为尊严而战——对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6-15略论电视节目品质的“三性”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视听界 2008-01-25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 胡智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7-11-15电视媒体的文化自觉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10-20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传媒 2007-10-15私人情感电视呈现的新探索——以江苏卫视《人间》为例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当代电视 2007-09-01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处理的三个关系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8-15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格局中的电视栏目剧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电视研究 2007-08-05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推进电视新闻改革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7-20本土化:中国特色电视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 胡智锋; 杨乘虎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6-15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中国编辑 2007-01-102006:对中国电视的宏观描述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7-01-10电视选秀的第三条道路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视听界 2006-12-25话说春晚“仪式秀”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当代电视 2006-12-01浅议频道竞争中的特色栏目建设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新闻战线 2006-11-10电视媒体:节目编排成为“主角”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11-10东方卫视的娱乐创新之道——以2006年SMG三档娱乐栏目为例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10-20电视节目编排三论 胡智锋; 周建新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10-01人文纪录片的“热”和“冷”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9-10“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途径——写在央视《新闻调查》十周年之际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7-10“故事”热浪的背后 胡智锋 【期刊】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5-10基于需要而发展的中国电影 胡智锋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传奇故事》的成功之道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2-20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胡智锋 【期刊】今传媒 2006-02-15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1-20省级卫视定位的问题与对策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电视研究 2006-01-052005:广播电视发展关键词 胡智锋; 孔令顺 【期刊】中国记者 2006-01-01SNG(卫星新闻传播)及其对中国电视发展的影响 胡智锋 【期刊】今传媒 2005-12-20中国影视文化建设三思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12-15从播出平台到打造产业链——解读东方卫视的“影视支撑” 胡智锋; 张国涛 【期刊】新闻记者 2005-12-05《记者档案》:三岁之际的思考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当代电视 2005-12-01“时”——当前电视内容生产的传媒本质 胡智锋 【期刊】声屏世界 2005-11-30视听无界 胡智锋 【期刊】视听界 2005-11-25找准位·定好位·做到位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11-25时代性与时尚化——点评专题片《红色家书》(DVD) 胡智锋 【期刊】北京党史 2005-11-05必视性才是重要的 胡智锋 【期刊】记者摇篮 2005-10-05三“品”《新闻调查》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电视 2005-09-15宣传艺术·全球意识·审美品格——解析央视国际频道综艺节目《中华情》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中国电视 2005-08-15《寻找金花》的成功策略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当代电视 2005-08-01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5-07-10以何为本 以何称王——从央视经济频道改版谈电视频道的生存与发展 胡智锋; 顾亚奇 【期刊】电视研究 2005-06-05“产品”时代电视综艺新探索 胡智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04-15

序号 广播电视新闻学论文题目1 网络舆论监督的缺失问题 2 心理学在现场采访中的运用3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作品4 从文化传播看某人的文化形象5 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 对办好《**》节目的思考7 地市电视台(法制/新闻等)栏目的设置 8 论主持人对节目分寸感的把握9 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10 论老龄化社会背景中的电视传播策略11 少儿频道活动策划与衍生品的开发——以**调查为例 12 影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13 娱乐新闻中的女性/男性 形象分析14 色彩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研究15 付费频道成长期的思考16 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困境与对策17 电视纪录片的细节表述18 高校DV新闻及专题的特性分析19 加强新闻专业教学的实践性20 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研究2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22 利用BBS引导高校的网络传播 23 互联网对报纸创新发展的启示24 论编辑与记者的角色25 分析**新闻作品的创新思维26 对《**》报或**栏目的分析与启示 27 论“说新闻”的语言特色——以某栏目为例28 坚持新闻精神 做好社会新闻29 **新闻期刊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30 《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比较研究 31 论网络游戏的植入式广告经营策略32 我国电影媒体广告空间及广告形式解析 33 现代广告的娱乐化倾向探析34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广告文化35 网络广告投放策略的原点解析36 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积极作用37 网络自律是遏制网络暴力的关键38 E时代的女性传播——以女性网站及女性频道为例 39 网络新闻编辑与网络宣传管理40 浅析网民参与“设置议程41 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成功实践——从汶川特大地震报道看我国新闻摄影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与运作创新42 浅谈新媒体时代党刊的应对策略43 地市晚报新闻主流化探索44 新闻互动新路径的实践与探讨45 传播新语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46 论新媒体话语语境下的新闻样态47 地方台民生新闻专业化的探索与实践48 报纸杂志化的内涵、表现及动因49 《**》栏目“**”报道分析50 电视民生新闻亟待突破“瓶颈”51 媒体舆论监督的新形态52 城市电视台的“大新闻”战略53 传播学对中国新闻学理论建构的贡献54 娱乐新闻的人文关怀55 媒体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发展方略56 金融危机的效应与传媒应对策略57 3G时代广播的突围之路58 掌握舆论话语权 赢得引导主动权——浅析网络媒体与话语权59 媒介的声誉管理:构建维度与舆论尺度60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61 处理共享性新闻的独家之道62 开展舆论监督要找准着力点 63 以创新精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64 高校新闻网主页设计的审美取向 65 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策略 66 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 67 新形势下党报发展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68 贴近本土,做大区域影响力——浅谈地市级党报突围之策 69 地市党报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70 地市报如何应对大报冲击 71 地市报现状与发展对策——对全国30家地市报的调查与思考 72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73 试论电视衍生节目 74 *地手机报——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 75 网络传播与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76 版面设计中的创意表现 77 地方台电视购物节目的生存条件分析 78 看新闻自由与保守国家秘密79 传媒与司法统一于社会公正-论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80 传播法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关系的调整81 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82 论推进舆论监督的三类经验83 公共利益原则与传播文明-对“黄金高事件”该不该报道的探讨84 《科洛弗档案》:电影对真实的创新探索85 直播·仪式·真实:在美国感受电视与京奥86 略论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论及其运用87 《幸运52》“下岗”之几点思考88 从媒体叙事看“艳照门”中的女性形象 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论"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2、从“光头孟非”谈谈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素质 3、解读“超级女生”——作为电视文化现象 4、论方言电视节目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空间 5、从2005“勃兴年”看中国博客的发展 6、法制新闻报道如何推进法律文化深层化 7、媒体应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当长假邂逅电视——论“假日电视”的发展空间 9、“大长今”热的背后——试析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的热播 10、以法律的眼光做报道——论法制新闻报道者的专业素质 二 1、从《南方都市报》设置评论委员会评析中国报纸评论的未来走向? 2、新中国成立至今缺乏伟大时评家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评析近期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告、发行上限制《重庆时报》的违法性。 4、剖析重庆都市类日报房地产专刊的“软骨症”。 5、评析重庆都市类生活周刊的差异化策略和执行上同质化误区。 6、评析重庆本土“制造”的地产类杂志的存活概率。 7、剖析重庆〈商界〉杂志系列化刊物前路暗淡的原因。 8、重庆〈电脑报〉持续高速增长的障碍是什么? 9、从西祠胡同的〈重庆记者之家〉看当地新闻界的竞争文化。 10、重庆新闻专业高等教育如何实施差异化战略? 三 1、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 46、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7、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及出路 48、电视读书节目的困境及出路——对《读书时间》被淘汰出局的思考 49、对大众文化传播中低俗化现象的剖析 50、对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的原因及其分析 51、论新闻媒介的传播权利 52、对广告定位理论的再认识 53、对民工追讨欠薪系列报道的分析与研究 54、对下岗工人再就业系列报道的分析与研究 55、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系列报道的分析与研究 56、试论比较广告中的法律问题 57、大众意识与法制电视节目的制作 58、主持人应当怎样“说法” 59、新闻从业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60、论违法广告的法律责任 四 1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2 论报纸头版的功能 3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4 论新闻标题 艺术性 5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6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7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8 论报纸改版 9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10 论报纸版面设计 11 重庆报纸的版面现状分析 12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3 论报纸设计 14 论新闻策划 15 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16 论报纸专栏 17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18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19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0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1报纸编辑与期刊编辑之比较 22 报纸编辑与广电编辑之比较 23 报纸编辑与网络编辑之比较 24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5 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 26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7 论编辑思维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学的人文关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五 1、 消息来源保护中的伦理困惑。 2、 法制报道中的未成年人保护。 3、 论当前媒介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4、 政府的信息公开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5、 涉案暴力镜头对青少年的影响。 6、 论电视法制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7、 电视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8、 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法官形象。 9、 新闻报道中的律师形象。 10、 法制报道中的警察形象 10、论当前中国人大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人大代表形象。 12、FCC与美国电视节目的规范 13、论我国媒介经营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4、论法制新闻在法治现代化中的作用。 15、大众传媒在立法中的作用。 16、 表达自由与其他基本人权之关系 17、 论媒介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18、 外资进入我国对我国传媒市场的影响 19、 当前媒介高层犯罪现象之探讨

创新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勇于创新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这是我读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试想,如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它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饶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而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着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我们只要细细想想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晶.“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敢于创新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事物.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为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如今,人类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没在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于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生活需要创新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创新主题策论文

策论文怎么写介绍如下:

确定主题

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分析题干都是第一位的,题干要求:“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仅限给定材料),就如政府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自拟题目,撰写一篇策论文。”

题干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参考内容必须要结合给定材料,尤其要求参考范围仅限给定材料;另一个是写作主题,题干要求针对“政府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方向进行写作,“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关键性的“对策主题”就成为了接下来大作文的主题和核心要点。

谋篇布局

分析完题干,找到大作文主题之后,接下来就要为整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做好一个顶层设计了,如何谋篇布局、排兵布阵关系到整个大作文的结构和骨架,之前我们分析过,这篇文章是要求写成一篇策论文,那我们整篇文章就要围绕“对策”这个要素来展开,大作文的总论点谈对策,分论点也必须着眼于对策。

具体的这些对策性论点,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回归到材料本身去,“材料为王”,去材料中挖掘。

我们经过梳理材料大意之后,发现9则材料涉及到了一系列关键词,比如:“区域协调”“扩大开放”“拓宽政商沟通渠道”“纾困解难”“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创新”等等,这些关键词既是材料的主题词,同时也是大作文写作的得分点。

细节填充

构建完整个大作文的写作思路,仅仅是搭建好了骨架,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要想让文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还需要对细节做进一步的填充。

对于这道策论文,我们要把对策的内容丰富性放在重要位置,真正动笔写的过程,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去把每一个论点说得完整和充实,总是“空对空”,观点对观点,难以服众,对于政策类的观点,对其论证和丰富一方面需要在对策上进一步具体化。

另一方面也要最大限度的去挖掘材料中给出的例子,来论证对策观点,比如对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这个对策性论点展开过程中,首先我们在具体性对策上着手,比如写出: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采用“互联网+政务”模式、出台综合改革方案这些细化的可操作性对策。

其次还要用到材料中给出的一个很鲜活的例证,“粤省事”这个方便群众办事的小程序。

以上是针对其中一个对策性论点的细节丰富,其他的论点也要按照这个“具体对策+材料例证”的模式来展开。

写好一篇策论文需要最基本的三个步骤:确定主题、谋篇布局、细节填充,三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是上一个环节的具体和拓展。与此同时,每一个环节又是下一个环节的概括和浓缩。主题确定上提纲挈领(契合题干),谋篇布局上顺势而为(还原材料),细节填充上论证充分(有理由例)。

如此这般操作,一篇深得阅卷老师青睐的策论文就一气呵成“出炉”了。更多实用干货请关注半月谈申论真题直播课程。

创新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勇于创新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这是我读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试想,如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它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饶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而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着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我们只要细细想想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晶。“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敢于创新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事物。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为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如今,人类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没在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于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生活需要创新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给出这几篇让您参考,希望您满意~~~

创新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勇于创新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这是我读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试想,如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它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饶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而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着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我们只要细细想想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晶.“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敢于创新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事物.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为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如今,人类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没在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于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生活需要创新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马丁。路德。金说过“如果你的梦想还站立的话,那么没有人能使你倒下”!!独自仰望夜空,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满天的繁星而放飞梦想,放飞希望、放飞未来。斑斓璀璨的星空又见证了多少伟大梦想的实现,人类就在梦想中一步步从荒蛮走向文明,从过去走向未来……人类最初的梦想是天真的。看见鸟儿在空中飞翔,我们梦想能像鸟儿一样自由搏击广阔无垠的天空,于是我们有了飞机。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弋,我们梦想能像鱼儿一样欢乐的遨游辽阔无际的海洋,于是我们有了船舶。看见世间万物,我们梦想能超越一切,于是便有了现在……正如每一条小溪都梦想汇入大海,为此而奔流不息;正如每一株树苗都梦想长成参天大树,为此而茁壮成长;也正如每一只雏鹰都梦想拥抱蓝天,为此而坚强的一次又一次张开翅膀。正是因为拥有了梦想,又坚定了实现梦想的信念,许许多多不畏艰难的人们前赴后继,使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人类为了美丽的梦想,从未停止过艰难的求索。哥白尼因大胆怀疑“地心说”的科学性,勇敢的提出了“日心说”而惨遭迫害。布鲁诺因宣传哥白尼的真理而被活活烧死。可是后人却没有退缩,伽利略实现了他的梦想,证明了“日心说”这一科学推断。这一过程艰难而漫长,但因为人类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坚持,最终梦想成真。为了梦想,有的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而有的人只是躺在梦想的摇篮苦苦等待。努力付出者必将收获美梦成真的喜悦;蹉跎岁月者换回的只是时间在脸上留下的悔恨,最终一事无成、一生虚度。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变成现实,但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花时间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寻梦想,试着与时间赛跑。也许身体和心理疲惫,但是汗水中会收获充实的生活。而现在的我们呢?该用青春点燃自己梦想,并为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马丁。路德。金演讲过《我有一个梦想》。他为他的梦想而努力,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没能完全实现他的梦想,可是他的付出,他的追求,他的坚持,给了世人一个反对种族歧视的榜样,人们记住他,并因此纪念他。看今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个美籍肯尼亚裔黑人总统正是马丁。路德。金梦想变成现实的一个有力的诠释。让我们看到人类不因种族,肤色的不同而存在歧视和争端,让我们记住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拥有同一个家园——美丽的地球。梦想是生活的延伸和拓展,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创造的源泉。让我们拥抱梦想,生命不息,梦想不灭。

以创新为主题策论文

鸟巢、水立方中的科技大家都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体育中心是一个很大很漂亮的鸟巢样式,国家游泳中心则是一个很漂亮的充满着气泡的水立方,但是庞然大物下面究竟隐藏着哪些方面的技术呢?今天科技小论文将带领您解开这些什么的建筑物。首先我们来说“鸟巢”,鸟巢建筑是基于国际建筑领先地位的,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在空间技术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首次将空间技术应用到建筑物结构框架上的一个重大创举。它是由我国多为建筑方面的专家通过进行可行性验证和安全构架验证而决定实施的一个重大工程,于是 鸟巢成了 我国2008奥运会的一大标志之一。他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首先在设计结构上,采用空间技术的鸟巢,在最大程度上介绍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节约了成本,并且形象完美纯净,是奥林匹克的一大亮点。“水立方”以方型的建筑形态体现与“鸟巢”和谐共生的中国文化理念。“水立方”钢结构采用了新型的基于气泡理论的多面体空间钢架体系,属于国内外首创,是一个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着许多国内外前所未有的课题 题将通过对新型空间结构几何构成与优化、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结构风雪冰试验、各类节点和杆件计算方法与实验、室内环境声光电热研究、ETFE立面装配系统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将最终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同时纳入国家新版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等课题立项目标。大家知道了吧 原来水立方和鸟巢是这么回事,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长一双发现创新的眼睛,相信将来你也可以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想法。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可见,在人生中,创新是身旁的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创新是远处的山巅,激励我们登上高峰;创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随我们畅所欲言,汇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鲁班懂得创新,因而在被野草划伤时不是将它拦腰折断,而是弯下腰仔细观察它,于是发现野草上有许多细小的齿。因而顿生灵感,经过一次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锯,造福于人类。齐白石懂得创新。从小便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自学成了一大家。但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顾”,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空白,60岁、70岁、80岁,齐白石的画风在不断的改变,水平也在一次次改变中突飞猛进,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画风,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进取,终于为我们所熟知,为世人所景仰。而对牛顿来说,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却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花费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进取,在迷信中一点一点将黑发“浪费”,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入大海,最后赔上了自己的老年时光,毫无所得,。由此看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会因为不创新而变得黯淡无光。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一种精神。有了创新,可以搭载莱特兄弟的飞机飞上九重天;有了创新,可以与爱迪生在电灯下侃侃而谈;有了创新,可以与诺贝尔炸开山头,炸出通道;有了创新,可以与列文虎克共同观察微观世界……为自己插上一双创新的翅膀吧,你一定会展翅飞翔,搏击长空!

生命因创新而轻舞飞扬当今社会,缺乏创新者总是会被时代遗忘,善于创新的人总是被尊以高位。年轻的牙膏厂经理只将牙膏口扩大一毫米,便让销售业绩大大增加这样的人谁会不赞叹羡慕呢?但是,赞叹中的人,只要将传统思维抛到一边,或许,就可以让生命轻舞飞扬。创新始于观察。在早期,笔与墨水是分开的。人们写字时,便把笔伸到墨水中,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但谁也没有在意。后来,一个机灵鬼发现了这种问题,便将二者融合为一体,这样, 自来水笔 就诞生了。为何以前人们都没有发现呢?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命的关注与审视,也就缺少了细心观察的眼睛。观察是创新时必不可少的品质,而拥有这一品质的人就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创新机会。如果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就是缺乏创新力的表现,他们便会与创新之神失之交臂,他们也就丧失了铸就绚烂人生的机会。创新需要积极的心态。众所周知, 齐白石 是我国著名画家。然而面对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改进作品风格。相传 齐白石 曾五易画风。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心态,不屑于作画,所以晚年的绘画就更加行云流水,而被世人所尊重。但如果他成功后自满于曾经的辉煌,只在原来的风格中打转,很难想象 齐白石 日后的成就。如果你消极对待生活还奢求创新,对不起,创新的位置只能留给别人。它只属于具有 积极心态 的人。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用创新的力量填充生命的蓝图。创新也需要继承。有人就问了,继承前人的经验不就没有自己的创新了吗?不, 陈东生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有着 武汉大学 的文凭和创业经历,但1996年当他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时,还只是一个“学生”。但是,他走访了21个世界顶级保险集团,所有见闻都被他带了回来。率先继承让他站在了保险业的制高点上,而他率先创新的经营模式也使之闻名于中国。当今世界的很多人违背规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并标榜为创新,结果磕得头破血流。继承说白了就是借鉴,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为自己的创新铺平道路。借鉴是量,创新是质,一定量的积累,最终量变必将引起质变。继承不过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创新。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断去随意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在别人的正确引导下创新才显得更有意义。永葆一颗向往创新的心,细心观察,保持心态,善于继承,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神话。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因创新而轻舞飞扬。

行业新闻主题策划论文

论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字数:3912 字号:大 中 小“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那么,对新闻报道策划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新闻报道策划遵循的原则新闻传播中的“策划”本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客观性原则。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因为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增强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向受众提供新闻精品,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入耳入脑。“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即使是策划社会活动与策划报道相结合,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操作,而非歪曲事实、强解民意。新闻报道方案设计也要以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创新性原则。“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使报道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如果失去了创新,策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变通性原则。任何策划都是对未来行动的谋算和规划,新闻传播中的策划亦然。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变化的某一点上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新变动。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策划报道时应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报道实施过程中,要紧密注视各方面情况变化,随时对报道做出修正和调整。实效性原则。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社会效益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传播效果转化而来的。策划追求实效,客观上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除非有意宣传媒介发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策划手段越隐蔽,获得的传播效果往往越好。因为策划的成功的报道是那些能够让事实本身说话、让受众自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效果的报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划者跳出来表现自己或者强加于人的报道。因此,报道策划要注重报道实效,而不是注重策划技巧的炫耀。可行性原则。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新闻报道策划管理的实务环节选题策划的要求及实施计划。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千头万绪,选题策划是龙头,作为整个策划工程的起点,作用至关重要,抓住这个龙头,以选题策划带动其他策划活动,良好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纲举就目张了。一般来说,新闻策划的选题有以下几个思路和注意事项:首先,新闻选题要围绕热点。看看我们的周围,热点很多,但报道热点却一定要审时度势,冷静观察,准确抓住时代的脉搏。热点报道“点”的选择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是新闻事业的历史使命,其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新闻选题要体现创新性原则,力求创新。不一定所有的新闻报道选题都是热点,有的新闻报道能从一件已经快被人们忘却的事件中挖出新意。只有通过精心的策划,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出奇制胜。再次,对新闻选题要有所取舍,权衡要与不要。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要目的明确,不要杂乱无章;要推出精品,不要小打小闹;要详细具体,不要虚作空泛;要合情合理,不要脱离本质;要高瞻远瞩,不要目光短浅;要不断创新,不要固步自封;要贴近经营,不要新闻本位;要找点准确,不要含糊不清等。新闻报道组织结构设计与执行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对选题策划组织结构的贯彻落实了。策划的组织执行实质上就是把新闻报道策划这种精神抽象化的东西变成物质具体化的东西。报道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根据报道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操作的,报道追求不断创新是报道的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动力。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新闻报道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题策划报道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次,明确相关执行人员的分工。每期的主题策划提出来以后,所有的方案必须详尽,必须有自己的说服力和执行进度计划。在主题策划这些版面上,相关的版面要安排专于此项的记者负责采访写作,按策划提出的问题、策划的要求去把稿件做深、做透,最好在稿件上有更多的新东西为好。而在策划的营销版面上,同样要安排专刊部分主持人、记者参与采访、广告促销等相关工作,相关版面的编辑工作,也要具体到人。这样在采、编、经营的任务量上和人力的分工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搭配,做好主题策划的文章不再是难事。在执行上也不至于造成推三阻四的情况出现,能有效保证新闻策划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新闻报道策划工作的科学领导与有效控制新闻报道策划工作中领导的管理必须企业化。要从直接的“人管人”过渡到更加注重“制度管人,规章管事”,这样保证了管理的科学和严密,也就为新闻报道策划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新闻报道的特性,对于新闻报道的管理,领导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另外,新闻媒体单位还要注重建立优胜劣汰、竞聘上岗机制。对一些重大选题或创新创优的选题,新闻报道策划的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根据记者的特长来安排任务。总之,新闻报道的领导艺术要遵循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管理原则。领导对新闻报道策划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有充分的把握,并且对防止新闻报道策划异化成新闻炒作甚至是假新闻负有重要的责任,当然,也是避免新闻炒作从而杜绝假新闻的重要环节。新闻报道策划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新闻报道最终是要体现新闻价值的,并且获得社会效益。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新闻报道策划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并不能自动地将新闻价值转化成社会效益,甚至稍有不慎会演变成新闻炒作而出现假新闻,因此,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对新闻报道策划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确保新闻报道策划获得预期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控制进行三个层次的说明:第一,政府对新闻报道的控制。目前对媒介新闻报道的控制基本是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通过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对媒体进行控制,二是政府根据党政方针政策或纪律对媒体进行控制。“新闻”不仅是“受控者”,而且在社会这个特大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充当“控制者”的角色。它是媒介,是中介。在这个层次上,一般的新闻报道策划是不会触及的,并且重要的新闻报道策划也是由政府直接控制和支持的。第二,社会舆论的反馈控制。控制论中负反馈理论(即目的论)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央提出的“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主旋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的理解。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向着这个总目标、沿着这条总路线行进中,必然有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各种干扰,对干扰有两种不同的反馈:一种是正反馈。正反馈总是利用或放大这些干扰,使系统离开原状态或原结构,直到最后发生质变。另一种则是负反馈。负反馈是抗干扰的,它不断检出偏差,纠正偏差。我们新闻传播系统执行中央提出的“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正是一种不断选择适当地输出用来不断地校正误差使之不断减少而达到目标值的负反馈行为。第三,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关键,一切新闻报道策划最终都要落实到机构来组织实施,成功的新闻机构内部控制能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现在新闻报道策划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新闻报道策划的前向控制在新闻报道计划、组织设计、领导管理中都要有所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后向控制也就是反馈控制应该在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后进行。通过有效的控制,保证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组织设计、领导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体现新闻报道原则,对新闻报道策划效果的合理评估,把新闻报道策划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从而最终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价值,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年。2.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年。3.刘宪义:《新闻策划论》,泰山出版社,1997年。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职业道德观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社会生活中职业化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巩固的职业,人们对其从业者的道德水准的认定也越明确。职业道德观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和职业行为。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观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通过新闻职业特点的体现。 当前,新闻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出卖版面;为抢“卖点”,大量刊登色情、暴力新闻,甚至编造假新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新闻自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引发“信任危机”。当前新闻工作者中,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败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记者队伍的“信任危机”。一段时间以来,传媒界把“加强行业自律、强调职业道德、刹住不正之风”局限于集中“对有偿新闻进行专项治理”,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就记者队伍的建设而言还远远不够。应该看到,当前损害媒体和记者声誉的,不仅是有偿新闻,还包括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方面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记者当然要追逐社会热点,每每遇到天灾人祸,记者应该不辞辛劳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捕捉新闻,如实报道,这种追新闻的劲头应该大大提倡。职业道德修养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精髓和永恒主题,是记者的必修课。记者在待人接物中应有的修养和礼貌,是真情、友好、善良的表现,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法宝”。没有礼貌,不尊重人,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然而当前记者队伍中有些人自以为是,架子很大,缺乏教养,不尊重人,经常制造出一些事端有意让人难堪。这些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其后果必然是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铲除它,这样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或防止新闻宣传在弘扬主旋律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从而切实保障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二、新闻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是从自己的责任,还是社会地位、社会影响、个人成长来看,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新闻工作者的一切活动,不仅要为人民群众传播信息,传播真理,采写读者最需要、最有益的新闻,又要反映他们的意见、愿望和呼声。记者发出的每一篇报道,都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公正无私,要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选择、衡量,不能把个人偏见、个人好恶和个人关系带到工作中来。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会经常接触到社会上的矛盾冲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称职的记者,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以除恶扬善、扶正祛邪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同那种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以及错误言行作斗争,不管个人会遭到打击报复,甚至会遇到生命的危险,绝不能在政治上投机迎合,绝不能屈服于任何邪恶,绝不能明哲保身,拿原则作交易。一个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富有责任心的记者,绝不会抢发某些有可能是虚假的、不实的报道。“客观报道”代表的是一种新闻职业道德,它不是谣言的遮羞布。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约束自己,追求真正的客观报道,这是新闻工作者永远不能推卸的责任。不逐名利,严格自律,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新闻工作者应有以身作则的义务。那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行为,那种利用工作之便搞有偿新闻的做法,那种追逐个人名利而抄袭剽窃的行为,那种为了“卖点”而降低新闻品格的媚俗之风,必须坚决反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严加禁止。新闻工作是一项严肃的职业,它不允许为了个人目的利用新闻报道手段进行无原则的吹捧。也不允许利用新闻职业的便利打击陷害好人。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但任何职业规范都不应该违背社会规范,任何职业道德都应符合社会道德,任何职业良知都必须服从社会良知。因为我们都是社会实践者。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的最终使命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并通过新闻报道承担起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我们的新闻事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信任,除了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的要求愿望外,还有在共产主义理想指导下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很强的政策水平,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基础,过硬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重视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主题策划论文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好书,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3、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4、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读书名言引入:

1、主持人(来玉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读书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

2、主持人(余娅楠):书,能给人知识,书,能净化心灵,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在书中找到智慧的金钥匙。书籍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我们的读书主题班会,下面,我宣布四年(一)班《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3、主持人(来玉凯):古今中外都有不少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下面有请刘湘和方渭博来给大家讲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吧!

二、讲名人读书故事

a、刘湘、方渭博先后讲述;

b、自由分享:谁还有什么好的名人故事可以分享呢

三、展示读书手抄报

4、主持人(来玉凯):名人爱读书,我们大家也都是书的好朋友,都喜欢读书!周末我、许梓涵、南俊豪还做了一份读书的手抄报了,今天也想更大家分享一下。

5、展示手抄报并介绍,并朗读自己的读后感。

四、展示阅读记录卡

7、主持人(来玉凯):同学们,每当你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的时候,每当你在课堂学习感到枯燥疲倦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40分钟的课堂之外,还有一片属于我们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天地。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读过课外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过启发教育,有过深切的体会。下面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的阅读卡在小组里互相交流吧。

8、主持人(余娅楠):同学们的阅读卡都各有特色,设计得非常漂亮,下面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并介绍他们读的好书吧!

五、推荐好书

9、(推荐好书――带上自己的书,并读读自己的阅读卡)(4名同学)

(来玉凯):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推荐。我倒觉得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读书的好处!

(余娅楠):哦,哪4个

(来玉凯):“开卷有益”!

(余娅楠张心怡):世界上有这么多书,到底哪些书才是好书,才适合我们看呢

(来玉凯):是啊,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上周,我们各小队对这个问题作了讨论和交流。现在,就请他们来给我们作一个汇报吧!

(余娅楠):有请第一小组。

第一小队:我认为要看适合我们的年龄的书,所以我向大家推荐童话类书籍,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书会把我们带到神奇的世界,那里有猫和老鼠、有海的女儿、有拇指姑娘……我们小队的同学特别喜欢看这一类书。

(来玉凯):有请第二小组。

第二小队:我们觉得有助于学习的书也很适合我们。如《作文大全》、《趣味数学》等。这些书不但有助于我们学习,还有助于开发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来玉凯):谢谢你,有请第三小队。

第三小队:我们小队向大家推荐的是《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趣味科学小实验》这类书籍,看这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激发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余娅楠):是的,动脑又动手,看这类书收获挺丰富的。有请第四小队。

第四小队: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脑筋急转弯》、《幽默故事》这类书,因为这类书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乐趣。下面我就考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

再讲个笑话让大家开心开心吧!

(余娅楠):听了这么多,我明白了,“好书”的标准是思想性好,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种类丰富,深浅适宜。所以,我们要坚决远离那些思想不健康、语言粗俗、充满暴力的书,以免受到毒害。

(来玉凯):是啊,好书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看来适合我们读的好书还真多呀!

六、集体诗朗诵《神奇的书》

(来玉凯):成长路上,有好书相伴,我们的步伐将更加稳健!

(余娅楠):成长路上,有老师、亲人陪我们共读,我们更是多么快乐和幸福!

合:此时此刻,我们最想说的`话是――和好书交朋友,我们最想做的事是――和好书交朋友!

(余娅楠):全体起立,朗诵我们的心声《神奇的书》

(全班学生表演诗朗诵)

(来玉凯):请大家为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诵鼓掌吧!

七、评比班级里的“读书先进”,并予以表扬。

(余娅楠):自从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好读书、读好书的同学:他们有的坚持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以上,有的做读书笔记,有的同学阅读兴趣广泛。他们这种乐学、勤学、会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来玉凯):经过大家的评选,已选出了班级的读书先进,宣布获奖名单,请 马老师为他们颁奖。

(余娅楠):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为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再创佳绩!

评比“班级读书之最”,结果如下:

“读书最多的人”:余娅楠

“读书最认真的人”:许梓涵

“课外知识最丰富的人”:胡正梅

“最爱书的人”:来玉凯

八、总结

(来玉凯):同学们,爱书吧!它是人类知识和力量的源泉。

(余娅楠):让我们把冰心奶奶的话牢记心间:(课件出示、生齐读)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来玉凯):虽然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开得很短很短。

(余娅楠):虽然我们手头和身边的书籍还很有限。

(来玉凯):但是,属于我们一生的书,永远也读不完。

合:让我们都来和好书交朋友,

(来玉凯):带着一份热情,

(余娅楠、心怡):带着一个梦想,

(来玉凯):带着一份执着,

(余娅楠):尽情畅游书海,

合:享受读书的快乐!让好书陪伴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天!

九、班主任总结:

一本书,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一种精神。一本好书,能带你走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游弋;一本好书,能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品德;一本好书,能引领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迎接光明的人生。让一起来记住我们的读书口号吧――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了一些名人故事,通过故事实例知道了名人成功的道路,认识到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大家更加喜欢亲近书本、喜爱读书,也让他们懂得了书是知识的源泉,激发了他们多读书的兴趣。尤其是大家都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展课外阅读才是充实知识与技能的最好途径。利用好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长思考,重分享,才能把课外阅读中的精华更好的理解运用与拓展。

一、活动主题:

用心书写青春纪念,用梦编制华夏乐章0813班心理专题团日活动

二、支部名称:

0813心理团支部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立教楼C区

五、活动目的:

正视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六、参加成员

心理团支部全体成员,以及邀请老师参加。

七、活动流程

①自我探索

1、生命中最重要的

细节:让参加活动的成员每人用笔在纸上写上自己心中的10种身份或是人物,比如哥哥,班长,团员,男朋友,党员,儿子,朋友,孙子,等等。然后将10个身份舍弃5个,再舍弃3个,再舍弃一个。

目的:引出心理问题这一话题,将同学们带入主题

2、小游戏:心理测试

细节:准备一组简单的心理测试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后

给予结论分析。

负责人:闫雨晴

②现状分析

3、短剧

细节:将出国 考研 学习 生活 感情 等问题以短剧方式呈现

负责人:季莹

4、案例分析

细节:对短剧表现的所有现状进行分析,并给与建议

③生活态度

5、总结分析:

细节:总结词

负责人:宋海俊 安妮

八 、其他细节问题:

1、场地负责及安排:佳含

2、主持人:宋海俊 安妮

3、奖品以及活动必需品:无

一、活动主题

体验绿色生态、低碳生活,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背景和意义

我国西南五省严重干旱,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激发广大同学对于科技生态的探索与创造,为校园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青春和活力,特策划举办此次生态节能创意设计大赛。

三、活动对象

青岛农业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申报阶段

xx年5月4日——5月15日。

2、评选阶段

1)初评阶段:由评委老师对作品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评价。先进行初评,选出申报作品数目的30%进入复赛(若此数目不足15件按15件算)。

初评时间:5月10日——5月17日

进入复赛的作品将在动物科技学院网站公布。

2)复赛阶段:采用公开答辩形式,分为作品陈述(限6分钟)、回答评委老师提问和回答观众提问(约3分钟)三个环节。复赛将邀请我校相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团。评审标准包括技术创新性30%;应用背景与应用创新性30%;方案的技术可行性20%;创新应用方案的市场前景估计10%;回答观众提问得分10%。最终按总得分排名评出获奖作品。

复赛时间:xx年5月22日18点。

复赛地点:信息楼六楼报告厅

3、颁奖阶段

复赛结束后,当场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优秀奖:六名

六、作品要求:

1、通过生态原理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绿色能源相关的创意与设计。形式不限,可以是论文、科技说明书、实物装置(附有使用说明书)等等。

2、作品可为个人作品,也可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集体作品原则上成员不超过7人,不少于3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

七、其他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申报书。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从动物科技学院网站下载复制。

4.设计说明书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

5.请将填好的申报书以及作品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及其相关材料于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发送至: (实物作品只发申报书)。

6.请将纸件申报表以及所有申报材料及实物作品于截至日期前交至动物科技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动物科技学院

xx年4月22日

一、活动立意

开展以"爱校,爱班,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是为了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校开展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另人担忧的不良现象:把父母、老师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校园里的一股暗流.

为此,我校德育处及团委经过认真的思考与研讨,决定把"六爱感恩教育"作为本学期德育教育活动的重点,作为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的重要方面,对全校学生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我校的"感恩文化".让学生在感恩中逐步提高自身修养,在感恩中自发形成优良学风.

二、活动主题:感恩教育--爱校,爱班,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三、活动形式

〔一〕宣传

1.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进行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

2.以"感恩"为主题布置校宣传栏,各班张贴《"六爱"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营造感恩气氛.

3.以班级为单位,学习手语,唱《感恩的心》,召开"感恩之心永存"的主题班会.

〔二〕实施

1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他人帮助之恩

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要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1〕"六爱"--感恩教育征文比赛

全校〔非毕业班〕组织开展感恩父母征文比赛,主题:爱校,爱班,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2〕给父母写感恩信

各班发动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由班级统一清点并邮寄.

〔3〕"寻找身边的爱"感恩实践

a、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人,通过邮件、短信、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心情。

b、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或节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c、假期为家里做至少四件家务,例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4〕班级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活动

a、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算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b、假定自己以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c、将感恩与学习结合起来,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将感恩与生活结合起来,每月控制、节约生活开支,不铺张浪费。

2.感激学校培育之恩,感激老师授业之恩

要对自己的母校感恩,因为学校为我们的成长与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我们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1〕净化校园环境义务劳动

活动目的:

让学生初步爱劳动,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小品表演、文具书包等。

活动过程:

(一)、全体集合,各小队汇报人数。汇报辅导员老师(报告辅导员老师本中队应到 46人,实到46人,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报告完毕。)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由提供!

(二)、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唱队歌。

(三)、宣布活动开始。

(四)、具体活动。

主持人:“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么?下面请我们班的张恒同学为大家介绍以下。

1、 介绍“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主持人:是呀,劳动人民太辛苦了!他们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日夜操劳,“五一”劳动节是他们的节日,也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学父母的节日,那你知道你的父母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2、 请同学介绍父母的工作和辛劳情况

主持人:我们的父母为了生活,也为了我们每一位同学,他们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请看两个小品,看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对?

3、小品表演

主持人:请同学说说哪个做得对?为什么?下面我请同学说说你在家都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

4、 学生交流自己都在家做了哪些事 (鼓掌勉励)

主持人:同学们真能干!为家里做事,是我们每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请五位同学比赛整理书包和穿衣)。

5、五位同学比赛整理书包和穿衣

主持人:我们是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太阳”?(不是)对!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下面请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6、 小合唱《劳动最光荣》

(五)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呼号(全体立正 师: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生:时刻准备着!)

(七)、退旗,敬礼

(八)、我宣布二(1)中队“我爱劳动”主题中队活动到此结束!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和尖锐化。人类要想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必须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寸土地,保护环境,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

二、活动目的

培养大学生、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增进在校大学生公益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这场活动,在校园内卷起一场热爱生命、热爱绿色的浪潮,引起同学们对环保和公益的关注,带动更多人参与环保,奉献爱心。走进各大社区带动身边人保护环境。

三、活动主题

让更多人关注环保、低碳生活、绿色生活。让大家关注公益,奉献爱心,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切实践行环保与公益活动。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汞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直接干扰肾的功能。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四、活动意义

1、培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观念和自觉性,呼吁全市人民为创造绿色环境而躬行实践,营造一个为创造美好家园,人人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校园氛围。

2、让居民积极响应活动,共同携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善待地球,营造绿色、健康、洁净的生活空间。

3、美化市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4、让大家一起关注公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爱心,传递爱心。

5、扩大校园 网站在校内影响,让更多的关注校内 网站。

五、活动具体说明

活动内容为:

i.组织各高校参与废旧电池回收。

ii.各高校联系附近小区,进行宣传,回收废旧电池。

六、活动流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准备时间:4月上旬到4月中旬

1、分配人员分别负责宣传用的物品,包括:展板的设计、海报的设计,桌椅的预约租约,服装的设计,联系各个高校同步参加。

2、充分利用并按计划进行各种宣传方式:展板海报宣传、广播台宣传、微博宣传、走宿舍宣传。发活动卡以宣传活动。

3、通知各个高校去废旧电池回收场拿回收桶,寻找并联系社区商议如果进行活动。

(二)活动宣传阶段

1、展板海报宣传:4月20日我们会摆放展板在社区宣传。

2、摊位宣传:4月21日中午在各高校所去的社区进行宣传.

3、走社区宣传:4月22日人员会进行走社区宣传此次活动。

4、广播站宣传:广播台在4月21日当天在广播时段广播本次活动,扩大此次活动的影响范围,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5、 网络宣传:在微博,贴吧,校园 网站对此次活动予以宣传,使得全市人民一起行动起来。

(三)活动进行阶段

活动要求:由于在摊位上人员较多,活动规模较大,要求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维持好好现场秩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活动总结阶段

1、4月23日进行活动总结,要求总结文字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以便上交和存档,并发布到微博,贴吧,校园 网站。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工作提供经验及借鉴。

2、开干事大会,重点指出工作中的欠缺和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案。

七、效果预测

1、受众广,轰动效应:化药学院有学生10000余人,我们的宣传完全采用环保理念,用最简单最环保的方式来宣传我们的活动和环保理念。

2、活动公益,美誉度高:本次活动以环保爱绿、奉献爱心为主题,将环保与献爱心机密的结合起来倡,议大家环保从身边做起,爱心从点滴累积,将会得到巨大反响,引起共鸣。

3、从宣传到活动举办的效应:提前2天开始海报和展板宣传,在全校炒起活动热潮;摊位、广播、展牌、 网站宣传,全方位将活动铺遍学院,社区之中;如果把我们的环保理念最大范围的宣传出去,对环保也是一种很大的贡献。

九、后续工作

1.做好桌椅等设备的归还,整理好物品。

2.做好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整理,以便进行存档和上交。

3.组织好此次干事大会的总结而工作。

十、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1.负责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干事。

2.参与者:化药全体师生。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的盛大节日里,留下一个愉快、难忘的回忆,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

1、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2、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新观念,从而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展示才能、放飞梦想

三、活动准备 :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5月30前各班创设庆“六一”环境,布置“六一”主题画展,布置户外演出环境,悬挂庆“六一”宣传标语、彩旗、舞台)。

2、以班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1)各班各排练一个表演节目和一个集体节目,亲子画展、户外创新活动;

(2)各班布置好各班的绘画主题和画卷。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

四、活动内容 :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日

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4、办法:通过飞信向幼儿家长发出倡议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幼儿体操”、“幼儿才艺展示”、 “户外小能人比赛”、“亲子绘画展”、“教师与家长才艺展示”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五、活动时间安排:

20xx年xx月xx日分别进行两次节目彩排;xx月xx日上午举行庆“六一”活动

六、主要负责人 :

总体策划:xx

节目编排:xxx

后勤保障:xxxx

场地布置:xxxx

现场音响、摄像:xxx

主持人: xxxx

七、活动宣传:

目的:通过新闻界的报道及广大家长的宣传,使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提高本园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随后的招生工作产生良好的效应。

时间:x月xx日上午

媒介:电视、网络报道、本园家长。

方法:发电视、网络新闻通讯

八、附:幼儿园庆“六一”活动节目单

1、幼儿团体操表演

2、大合唱《庆六一》-----大班全体幼儿

3、幼儿舞蹈《兵娃娃》-----xxx、xxx等部分幼儿

4、幼儿舞蹈《最炫民族风》-----大班幼儿

5、幼儿舞蹈《桃花朵朵开》-----中班全体幼儿

6、幼儿舞蹈《瘦身操》-----小班全体幼儿

7、幼儿时装模特表演《酷酷的我》-----xxx、xxx等部分幼儿

8、教师舞蹈《唐古拉风》、《为祖国添彩》、广场舞等

9、家长广场舞

10、幼儿交谊舞-----xxx、xxx

11、幼儿京剧表演-----xxx及xxx

12、各班亲子绘画----大班《我心中的小学》、中班《绿色家园我的家》、小班《美好的世界》

13、各班户外活动比赛----大班《爬树比赛》、中班《梅花桩》、小班《背沙包》等。

论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字数:3912 字号:大 中 小“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那么,对新闻报道策划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新闻报道策划遵循的原则新闻传播中的“策划”本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客观性原则。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因为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增强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向受众提供新闻精品,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入耳入脑。“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即使是策划社会活动与策划报道相结合,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操作,而非歪曲事实、强解民意。新闻报道方案设计也要以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创新性原则。“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使报道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如果失去了创新,策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变通性原则。任何策划都是对未来行动的谋算和规划,新闻传播中的策划亦然。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变化的某一点上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新变动。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策划报道时应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报道实施过程中,要紧密注视各方面情况变化,随时对报道做出修正和调整。实效性原则。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社会效益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传播效果转化而来的。策划追求实效,客观上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除非有意宣传媒介发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策划手段越隐蔽,获得的传播效果往往越好。因为策划的成功的报道是那些能够让事实本身说话、让受众自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效果的报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划者跳出来表现自己或者强加于人的报道。因此,报道策划要注重报道实效,而不是注重策划技巧的炫耀。可行性原则。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新闻报道策划管理的实务环节选题策划的要求及实施计划。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千头万绪,选题策划是龙头,作为整个策划工程的起点,作用至关重要,抓住这个龙头,以选题策划带动其他策划活动,良好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纲举就目张了。一般来说,新闻策划的选题有以下几个思路和注意事项:首先,新闻选题要围绕热点。看看我们的周围,热点很多,但报道热点却一定要审时度势,冷静观察,准确抓住时代的脉搏。热点报道“点”的选择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是新闻事业的历史使命,其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新闻选题要体现创新性原则,力求创新。不一定所有的新闻报道选题都是热点,有的新闻报道能从一件已经快被人们忘却的事件中挖出新意。只有通过精心的策划,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出奇制胜。再次,对新闻选题要有所取舍,权衡要与不要。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要目的明确,不要杂乱无章;要推出精品,不要小打小闹;要详细具体,不要虚作空泛;要合情合理,不要脱离本质;要高瞻远瞩,不要目光短浅;要不断创新,不要固步自封;要贴近经营,不要新闻本位;要找点准确,不要含糊不清等。新闻报道组织结构设计与执行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对选题策划组织结构的贯彻落实了。策划的组织执行实质上就是把新闻报道策划这种精神抽象化的东西变成物质具体化的东西。报道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根据报道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操作的,报道追求不断创新是报道的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动力。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新闻报道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题策划报道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次,明确相关执行人员的分工。每期的主题策划提出来以后,所有的方案必须详尽,必须有自己的说服力和执行进度计划。在主题策划这些版面上,相关的版面要安排专于此项的记者负责采访写作,按策划提出的问题、策划的要求去把稿件做深、做透,最好在稿件上有更多的新东西为好。而在策划的营销版面上,同样要安排专刊部分主持人、记者参与采访、广告促销等相关工作,相关版面的编辑工作,也要具体到人。这样在采、编、经营的任务量上和人力的分工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搭配,做好主题策划的文章不再是难事。在执行上也不至于造成推三阻四的情况出现,能有效保证新闻策划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新闻报道策划工作的科学领导与有效控制新闻报道策划工作中领导的管理必须企业化。要从直接的“人管人”过渡到更加注重“制度管人,规章管事”,这样保证了管理的科学和严密,也就为新闻报道策划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新闻报道的特性,对于新闻报道的管理,领导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另外,新闻媒体单位还要注重建立优胜劣汰、竞聘上岗机制。对一些重大选题或创新创优的选题,新闻报道策划的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根据记者的特长来安排任务。总之,新闻报道的领导艺术要遵循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管理原则。领导对新闻报道策划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有充分的把握,并且对防止新闻报道策划异化成新闻炒作甚至是假新闻负有重要的责任,当然,也是避免新闻炒作从而杜绝假新闻的重要环节。新闻报道策划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新闻报道最终是要体现新闻价值的,并且获得社会效益。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新闻报道策划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并不能自动地将新闻价值转化成社会效益,甚至稍有不慎会演变成新闻炒作而出现假新闻,因此,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对新闻报道策划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确保新闻报道策划获得预期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控制进行三个层次的说明:第一,政府对新闻报道的控制。目前对媒介新闻报道的控制基本是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通过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对媒体进行控制,二是政府根据党政方针政策或纪律对媒体进行控制。“新闻”不仅是“受控者”,而且在社会这个特大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充当“控制者”的角色。它是媒介,是中介。在这个层次上,一般的新闻报道策划是不会触及的,并且重要的新闻报道策划也是由政府直接控制和支持的。第二,社会舆论的反馈控制。控制论中负反馈理论(即目的论)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央提出的“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主旋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的理解。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向着这个总目标、沿着这条总路线行进中,必然有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各种干扰,对干扰有两种不同的反馈:一种是正反馈。正反馈总是利用或放大这些干扰,使系统离开原状态或原结构,直到最后发生质变。另一种则是负反馈。负反馈是抗干扰的,它不断检出偏差,纠正偏差。我们新闻传播系统执行中央提出的“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正是一种不断选择适当地输出用来不断地校正误差使之不断减少而达到目标值的负反馈行为。第三,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关键,一切新闻报道策划最终都要落实到机构来组织实施,成功的新闻机构内部控制能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现在新闻报道策划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新闻报道策划的前向控制在新闻报道计划、组织设计、领导管理中都要有所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后向控制也就是反馈控制应该在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后进行。通过有效的控制,保证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组织设计、领导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体现新闻报道原则,对新闻报道策划效果的合理评估,把新闻报道策划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从而最终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价值,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年。2.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年。3.刘宪义:《新闻策划论》,泰山出版社,1997年。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

  • 索引序列
  •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策划论文
  • 创新主题策论文
  • 以创新为主题策论文
  • 行业新闻主题策划论文
  • 主题策划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