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是撰写历史教育论文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欢迎阅读我整理的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邢开亮.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48-49.
[2]符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43-44.
[3]邵红美.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杨兴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探索[J].现代阅读,2013,(22).
[2]熊扬伟.新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的研究[J].现代阅读,2013,(22).
1李惠军,刍议文化史教学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
3唐巍,走出困境——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塑造[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刘新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14,14:159.
[2]胡天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24:176.
[3]张明虎.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高考综合版),2015,10:8.
[1]李会冉.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J].学周刊2015.(04)
[2]孙玉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J.学周刊2016.(03)
[3]章学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3.(05)
[1]马丽忠.《最好的教育是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苏州教育国际交流学会海外教育观察,2010.
[2]李起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3]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4]胡钧.《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徐金金.新课程背景下互动性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园,2016,09:133-134.
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陈美婷.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4,(9):53-53.
[2]邬国春.浅谈初中历史微课制作及应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6,(6):70-72.
[3]苑玲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散文百家(下),2015,(7):274-274.
[1]王超.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
[2]王钰.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探究式学习[J].求知导刊,2014,(11).
[3]艾冰.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1]姚成业.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7,(04).
[2]姚迎春.树立良好价值观强化历史教学[J].好家长,2015,(51).
[3]蔡碧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J].读书文摘,2016,(14).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正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说“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历史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基础就是要使他们喜欢历史,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尊重学生的需要,设置课堂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观念,把课堂定位为:学生能力展示场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指出:“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①。”
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讨学生学习中的需要,依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有获得成就的欲望,初中生就更不例外,成人也是如此,这是人不断进步的源泉。历史教师要明白这一点,同时,也需要向学生讲明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展示才能的欲望,打球人需要在球场上展示;唱歌的需要在人多的场合一展歌喉;绘画的需要有展览,等等。每个人的才能都是通过众人的传播得到扩大的,通过大家的评价得到提高。展示的机会越多,能力发展越快。能力发展越快,人的热情越高。全班几十人,个个都有不同的才能,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展示,以致大家以为我们是差生,我们不是差生,而是我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太少,长期形成这样,被埋没了。现在,历史课就是你们的舞台,要在历史课上学会两种能力:会思考、会说话。要借大家之口传播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特长,使我们都有好的名声,这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成就。
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动机与人格》写到:“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教学就要有这个平台,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展示,这就是本文的课堂定位。
2.如何实施能力展示?
学生能力展示的方式:课堂展示,课外展示。
课堂展示内容:阅读、思考与发言。历史课的阅读分全册阅读和单课阅读。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要求就有差异。
先说单课阅读,这是随着上课进度而进行的阅读,有时是预习阅读,有时是当堂阅读。阅读与思考必须联系在一起,思考与发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才能使阅读发挥更好的效益。
因此,阅读一课历史,就要安排几个问题,备课时准备好问题,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阅读后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思考,当然还有限定一定的时间。然后进行发言,必须是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1、2、3、4、5、6、7序号,发言时,抽一个组的一行,按次序发言,与1、2、3、4、5、6、7对应,发言者不管对错都打对号,未发言者打叉。最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发言,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重复发言。这样的阅读并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只要养成了习惯,一节课可以思考两课的问题,进行两课的发言。这种发言也称得上是“人人技能培训”。学生都积极参与,使自己的读、思、说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发言与不发言由学生个人选择,老师不强迫,发言错了,无关紧要,老师不批评,多表扬,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发言者,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他们会自我改变,积极进取,努力“自我实现”。
当然,还要学生来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发言代表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大家的赞成与好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
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准备了4个问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黑板上左边板书了4个问题,右边写上1、2、3、4、5、6、7,学生看到这样的板书,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谁也不愿意把×留在黑板上,这个1、2、3、4、5、6、7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学习,又赶跑了学生的瞌睡。如果教师唱独角戏,满堂讲,满堂灌,很难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很难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教师减少了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
课外能力展示内容:学生通过全册课文阅读,结合课外阅读,到社会上读“无字之书”,自编小册子,对小册子进行展出,评奖,使学生的成就感更突出,使他们更有荣誉,更爱历史。因为历史使他们充实,历史使他们有机会“自我实现”。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②”。历史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做想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许金声翻译的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动机与人格》电子文本。
[2]许金声翻译的马斯洛《自我是实现的人.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电子文本。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认真落实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关键词】历史课堂;德育教育;体会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按照道德规范的社会关系,道德情感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等。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 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影,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弭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 *** 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 *** 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 *** 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 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
为了帮助各大莘莘学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优秀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一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越来越频繁,人类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深受影响。借助于现代技术,不仅教学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学方法也得以改进,教学内容也大为丰富。因此,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便为历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学生说: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说:柏拉图;有的学生说: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2]王毓高,石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改革与开放,2012(02)。
[3]张荷。运用“友善用脑”理念,创设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设计[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2000字二
一、背景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做历史练习册,被动抄写应付,因此,平常要加强对学生练习册的检查,既要他们及时做完,还要求他们用红笔对答案批改,老师再定时抽查批阅,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或者另外布置作业。此外,还要由备课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定时定量组练习卷,学生做完后要第一时间收上来批改并挑出典型题目来讲评,做到及时、保质、保量、有针对性、常规化训练,让学生能及时应用、消化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考前那几天,而平常无题可问。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正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说“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历史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基础就是要使他们喜欢历史,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尊重学生的需要,设置课堂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观念,把课堂定位为:学生能力展示场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指出:“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①。”
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讨学生学习中的需要,依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有获得成就的欲望,初中生就更不例外,成人也是如此,这是人不断进步的源泉。历史教师要明白这一点,同时,也需要向学生讲明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展示才能的欲望,打球人需要在球场上展示;唱歌的需要在人多的场合一展歌喉;绘画的需要有展览,等等。每个人的才能都是通过众人的传播得到扩大的,通过大家的评价得到提高。展示的机会越多,能力发展越快。能力发展越快,人的热情越高。全班几十人,个个都有不同的才能,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展示,以致大家以为我们是差生,我们不是差生,而是我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太少,长期形成这样,被埋没了。现在,历史课就是你们的舞台,要在历史课上学会两种能力:会思考、会说话。要借大家之口传播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特长,使我们都有好的名声,这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成就。
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动机与人格》写到:“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教学就要有这个平台,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展示,这就是本文的课堂定位。
2.如何实施能力展示?
学生能力展示的方式:课堂展示,课外展示。
课堂展示内容:阅读、思考与发言。历史课的阅读分全册阅读和单课阅读。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要求就有差异。
先说单课阅读,这是随着上课进度而进行的阅读,有时是预习阅读,有时是当堂阅读。阅读与思考必须联系在一起,思考与发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才能使阅读发挥更好的效益。
因此,阅读一课历史,就要安排几个问题,备课时准备好问题,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阅读后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思考,当然还有限定一定的时间。然后进行发言,必须是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1、2、3、4、5、6、7序号,发言时,抽一个组的一行,按次序发言,与1、2、3、4、5、6、7对应,发言者不管对错都打对号,未发言者打叉。最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发言,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重复发言。这样的阅读并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只要养成了习惯,一节课可以思考两课的问题,进行两课的发言。这种发言也称得上是“人人技能培训”。学生都积极参与,使自己的读、思、说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发言与不发言由学生个人选择,老师不强迫,发言错了,无关紧要,老师不批评,多表扬,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发言者,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他们会自我改变,积极进取,努力“自我实现”。
当然,还要学生来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发言代表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大家的赞成与好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
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准备了4个问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黑板上左边板书了4个问题,右边写上1、2、3、4、5、6、7,学生看到这样的板书,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谁也不愿意把×留在黑板上,这个1、2、3、4、5、6、7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学习,又赶跑了学生的瞌睡。如果教师唱独角戏,满堂讲,满堂灌,很难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很难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教师减少了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
课外能力展示内容:学生通过全册课文阅读,结合课外阅读,到社会上读“无字之书”,自编小册子,对小册子进行展出,评奖,使学生的成就感更突出,使他们更有荣誉,更爱历史。因为历史使他们充实,历史使他们有机会“自我实现”。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②”。历史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做想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许金声翻译的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动机与人格》电子文本。
[2]许金声翻译的马斯洛《自我是实现的人.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电子文本。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摘要:教育类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及方法,它有三个组成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三者应构建成锁链结构,论文才达到神韵结合。关键词:撰写 教育类 科研论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有三种类型的论文。一是理论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二是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三是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这三种类型的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共同的部分:一、前置部分前置部分是教育科研论文的第一部分,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和关键词四个方面的内容。1、题目 这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一般选题宜小,挖掘要深。题目的形式多样,可以明确点明题意,可以仅指出研究的问题范围,可以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实验研究报告的题目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对象一目了然。2、署名 为了表示对论文负责,要署上作者的姓名。3、摘要 3000字以上的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应写出论文摘要。摘要的目的:一是为了使读者能很快地准确鉴别论文的基本内容,确定是否需要此论文,是否需要阅读论文全文,也使读者在无需阅读全文的情况下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二是为了可以存储入计算机,可以编制文摘页和二次文献。4、关键词 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教育科研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数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是对所研究的范围、方向作出的标志,方便论文在文献检索时分类。二、主体部分它是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部分,不同类型的教育科研论文,其主体部分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1、在教育科研论文中,主要为学术论文,它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其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后记或志谢、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1)前言。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的意图及研究方法。学术论文的前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简介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正文。这是教育科研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在整个论文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它着重讨论取得研究成果所用的论证手段及所建构的理论观点及体系,观点与材料相结合,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推理,显示研究的正确性。(3)结论。这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语,将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结论是论题被充分论证后得出的结果,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鲜明地铺垫出来,引出新的思考。(4)后记或志谢。这是对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或写作过程中曾经给予帮助、参与讨论、审阅或提出建议的单位或个人表示谢意。这是对他人劳动的一种尊重。(5)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论文中应列出直接提到的或利用的资料来源。凡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占,应注明出处,这就是注释。注释的方式有三种:文内注(行内夹注)、页末注(脚注)和文末注。参考文献是指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一般采用文末注。2、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这主要表现为实验研究报告。它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后记或志谢、参考文献。(1)前言。一般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框架。(2)方法。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要让别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出来的,便于别人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加以评价和鉴别,便于他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同样的重复实验。方法部分一般要写明五项具体内容: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实验的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因素的实施及条件控制等之前的程序、通常涉及实验步骤的具体安排、研究时间的选择;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3)结果。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说明每一个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其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结果或结论。(4)讨论。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进行评价。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如对误差、显著性的分析等,进行必要的反省;对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和适用范围进一步说明;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广提出建议。讨论与研究结果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结果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它应该是基本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讨论则是教育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验应用的桥梁。(5)后记或志谢。为了对那些对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有效的配合、给予了有力的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可以写一后记或志谢,它可以用脚注的形式,在论文题注中说明,而不作为论文主体部分中的一个部分。(6)参考文献。实验报告的末尾,应注明实验报告中所直接提到的或引用的资料来源。3、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主要是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与建议。(1)前言。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前言要交待清楚调查和经验总结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一般要说清调查和总结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调查和总结,调查和总结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或总结的方式方法等。(2)正文。正文部分即调查或总结的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提示出来。(3)结论与建议。在对整个调查或总结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进一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意见。三、附录部分实验研究类和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一般都附有附录部分。在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中,一般把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原始数据、实验观察记录、繁杂的数学推导、问卷或其它不便放入正文中的资料列入附录,以便查证。在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中,一般把调查工具,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把这些内容作为附录,一方面可以使正文内容更集中,另一方面也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他人分析搜集方法是否科学,事实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
高校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 为了提高高校篮球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改革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反馈教学法,通过实验前测、中测和后测的途径,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测评成绩和成绩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元反馈教学法;篮球技术教学;教学质量
“多元反馈教学法”是指依托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结合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的教学方法[1],其主旨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传递的多元性、互动性,摆脱传统的注入型教学,在师生合作的氛围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合理运用知识和发展技能为目标,突出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的及时性,使教师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一名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反馈教学法,提倡现代体育教学的多元性,要求学生在技能学习中,能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其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从广西财经学院2016级公体篮球选项课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其中2016级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每班25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阅读专著书籍及检索期刊,收集“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相关研究资料,为本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分别进行32学时的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组教学由研究者担任,对照组教学由教研室选派一名多方面与研究者相当的教师担任。两组的教学均保证在教学人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上的一致性。整个教学实验采用前测、中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基础运动水平和身体形态指标测试,实验中对两个班进行篮球技术水平测试,实验后进行篮球技能考试。两个班的所有考核内容均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同时进行。数理统计法。对前测、中测和后测收集的数据,采用建库并作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和干扰,把学生的身体基本情况指标和篮球相关运动能力指标作为前测指标,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属于实验的前馈信息[2]。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和篮球运动能力有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认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至少从身体形态角度和篮球相关运动能力方面不会给本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内部的效度较高。实验中测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期,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中发现,实验组的四个技术测评成绩和平均成绩均好于对照组,且它们在五组成绩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鉴于此结果可以解释为:实验组学生随着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深入,他们更容易获得来自于自身、同伴和教师的评价,课堂中也更容易形成频繁的互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教师能根据评价结果,有目的性的做到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了解自身技术动作的完成信息,促进阶段目标的达成。同样,在每个技术环节或单元结束时,教师亦可根据学生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继续进行反复巩固、反复反馈,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整个技术环节。实验后测结果分析。本次实验通过32学时的教学实践,作最终的篮球技术测评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4个单项测评成绩和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单项成绩平均高出分,且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由此可见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掌握技术动作的达标水平及动作规范程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虽然实验结束后,不同组别的学生成绩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测评成绩变化的影响,这里整合实验中期、后期的两次测评结果,作两类成绩的对比差值,得出:实验组的实验后期平均成绩,比其实验中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算法:()/×100%),同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算法:()/×100%),实验组高出对照组,实验组成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成以上结果的整体分析:(1)从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上来解释。在多元反馈教学法作用于篮球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3种反馈渠道: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第二,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第三,学生的自我反馈[3]。这3种反馈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向流通和交流,又能保证教师对绝大多数学生实施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在教师重点的直接指导,体现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体现在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当多元反馈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或同伴的帮助,逐渐掌握动作要领,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再加上教师的评价与鼓励,学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创造出更为融洽的教学氛围。(2)从“多元反馈教学法”更易于遵循篮球技术动作的形成过程来解释。篮球技术动作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泛化到分化再到自动化的阶段[4],这是一种依靠不断练习而获得的一种运动能力。在整个技术形成的过程中,动作技能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动作技能反馈,能帮助学生在做动作时获得必要的信息情报,通过比较标准动作,即可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或一直在没有信息反馈的状态下学习,学生极易产生懈怠心理,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习动机;相反,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自始自终地贯穿动作反馈信息、能知道自身动作的缺点或阶段成绩,那么将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3结论与建议
结论。“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作用于对照组,实验组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通过3个反馈渠道和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向流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方案的合理优化,能够创造出融洽活跃的教学氛围,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实现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建议。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能及时了解到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能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实验证明,此教法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达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推广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王运军.控制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管理[J].现代交际,2017(13):138.
[2]单曙光.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张全宁,赵新民.“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J].运动,2011(24):80-82.
[4]余世皓.武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篮球专修学生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1、教学课程一样: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生们都被要求学习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区别仅在于,美国学生更加热衷于体育、科学等课程。
2、教学方式一样:
在美国与中国的所有教育体系中,教师都被视为无所不知的“圣人”,他们是正确知识的源泉,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教室里最具权威性。
3、学习方法一样:
美中两国学生都能深刻理解课堂笔记的重要性,都能将课堂笔记看成是教育源泉的传递和考试的依据。
扩展资料:
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1/18【题 名】我国商业银行学生贷款中的“惜贷”问题探讨——以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为参照【作 者】梁爱华【刊 名】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6,27(12).-50-542/18【题 名】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中担保机构的运作及其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作 者】陈浩[1] 沈红[2]【刊 名】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0).-11-163/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点滴【作 者】楼必生【刊 名】小学青年教师.2006(04S).-48-484/18【题 名】跨文化/国婚姻父母与子女的经验和家庭教育——以台湾与美国为例【作 者】陈美莹【刊 名】中国家庭教育.2006(1).-24-305/18【题 名】尊重 理解 互动——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作 者】张云裳【刊 名】北京教育.2006(2).-16-186/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点滴【作 者】楼必生【刊 名】早期教育:家教版.2006(1).-22-227/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贷款项目的运行机制【作 者】无【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5(12).-43-458/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风俗【作 者】无【刊 名】妇幼健康.2005(12).-82-829/18【题 名】素质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读《世界一流的美国家庭教育——哈佛素质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作 者】陈慧敏(推荐者)【刊 名】上海教育.2005(12B).-61-6110/18【题 名】美国社会的家庭教育风格【作 者】詹华如【刊 名】家教指南.2005(12).-30-3011/18【题 名】家庭学校:家庭教育主体意识的回归——美国家庭学校的兴起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作 者】颜雪梅【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2005(03X).-55-5712/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作 者】李盈【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4S).-11-1313/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见闻【作 者】佚名【刊 名】时代教育.2005(1).-19-1914/18【题 名】美国的爱国、诚信与家庭教育【作 者】方宏【刊 名】教育与职业.2004(22).-27-2715/18【题 名】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作 者】李盈【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2004(10).-47-4816/18【题 名】“教学玩具”成为美国家庭教育新宠【作 者】杨秋艳【刊 名】家教指南.2003(5).-22-2317/18【题 名】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获胜者——推荐《家庭教育在美国》【作 者】章一【刊 名】少年儿童研究.2003(5).-52-5518/18【题 名】纵观美国的家庭教育【作 者】吴志远 邵荣【刊 名】新疆教育.2002(5).-37-371/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作 者】李子银【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2007(6).-138-1392/17【题 名】不同文化传统下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评价比较【作 者】唐梅【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7(4).-49-513/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作 者】李亚 周侠【刊 名】科教文汇.2007(02X).-10-104/17【题 名】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作 者】高维亮 王丽艳【刊 名】科学时代.2006(11).-184-1865/17【题 名】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作 者】栗新【刊 名】民族论坛.2006(12).-38-406/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大不同【作 者】刘艳【刊 名】家庭教育.2006(11X).-52-537/17【题 名】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比较【作 者】李道顺【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6(8).-20-218/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作 者】王毓【刊 名】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77-809/17【题 名】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作 者】曾芝兰【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62-16310/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作 者】王晓虹【刊 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59-6011/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较【作 者】陈向党【刊 名】教育情报参考.2005(5).-18-1912/17【题 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作 者】赵燕【刊 名】北京教育.2005(5).-62-6313/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较【作 者】陈向党【刊 名】中小学校长.2005(3).-48-4914/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作 者】黄河清【刊 名】中国家庭教育.2004(1).-78-7815/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作 者】无【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8-2816/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作 者】黄河清【刊 名】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1).-10-1517/17【题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作 者】孙琼如【刊 名】教书育人:普教版.2002(14).-2-5
教育研究选题有1.教育历史比较研究2.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家庭教育改革研究。
1、改革开放初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专业班研究
2、精准扶智背景下乡村教师MIND混合研修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3、通识教育视域下我国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
4、基于中美八所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变革的根本立场与价值逻辑
6、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亟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中小学初任教师的情绪困惑——基于情绪劳动视角的教育民族志考察
8、不同教研活动样态中的新手教师学习:基于专业发展系统视域
9、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10、我国学科教学论教师学术水平透视及其启示
11、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伦理困境: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12、嵌入乡村社会:“候鸟型”教师扎根乡村的基本路径
13、治理视角下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优化
14、信息技术教师缘何离职:基于个案的叙事探究
15、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意义、现状与对策
16、新时代小学教师关键能力建设的思考
17、近代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吴家煦的成长及其启示
18、普通高中教师生涯指导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9、PISA高绩效国家教师政策的特征及其启示
20、论实习教师社会化的内涵、研究范式及发展阶段
21、关于我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22、西部连片特困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23、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政策落实困境的质化研究
24、德国高校教授薪酬制度的结构特征及激励机制研究
25、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实证研究——基于“离”与“留”强意愿的对比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过程比较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反观家庭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虽然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父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是依据目的确定的。 1、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旦目的确定,教育内容、方式都据之选择。那么,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或者两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什么差异呢?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相比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2、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可称之为“素质教育”。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庭院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的发展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让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带孩子到森林公园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岩壁等。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方面,但往往是当孩子进入了学龄期(有的甚至在学龄前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教育内容出现不平衡的倾向。在体育上,中国的家庭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护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美国对比起来,这种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温室培育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如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当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出现学校化倾向,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如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电子琴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和科学,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不够科学。比如家庭教育中的体育,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在意孩子的体形、体态这些体育中低层次的内容,重视保证孩子的营养、注意疾病预防,却容易忽略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肥胖症增多。智能可以分为实能和潜能,实能即实际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忽略的是技能,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工作技能等等,而美国在社会性的培养上特别重视这些技能,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智育上忽略了一部分实能的同时,更加忽略的是潜能,潜能分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表面上我国父母很重视知识的学习,空际上只注重认知能力中的低层次部分,这部分可以应付考试,但始终不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量。《全国青少年创造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问,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40%的家长对孩子“训斥”、“警告”,48%的家长以“不耐烦”、“不屑于”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可见我国父母对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需要提高。相比之下,美国家长在认知发展上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重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许多专家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多是:“老师教你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父母第一句则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有意思吗?”。这就反映了中美父母对智能的不同理解。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习惯、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家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一般而言,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中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 美国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2)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3)美国父母如朋友,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关系比较密切。(4)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2)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主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3)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4)中国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害,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 美国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1)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美国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增强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可以说,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不是“替孩子开门”。(2)看重玩耍游戏,美国人认为玩才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事。在美国,孩子进行各项兴趣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比较充裕,活动场所到处都有。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能如感知、想象、判断、推理和人的交际和情绪的调节等。 中国父母多是封闭式教育:(1)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连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都由父母包办,导致许多中国孩子学了许多知识都没用,走上社会后就什么也不会。(2)户外活动少,因为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即使想活动一下也很难找到好场地。 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宽松教育,优点很多:首先,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宽松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高压下孩子的创造精神将受到压抑,只有在平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而创造宽松的环境,必须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其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家有发言权、参与权、选择权以后,主动性强、自主意识强、胆子大、有自信心和责任心。另外,亲情关系和睦使孩子愿意把秘密告诉父母,父母也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这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专制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管束教育,压抑创造性,束缚了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同是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为什么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有以上的差异?综合来看,造成不同教育的原因是: 首先,历史背景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特别是封建小农意识长期的影响太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比较内敛和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顺从、听话教育被从小就灌输着,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接受新思想的环境。 其次,经济形态的差异。 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跳槽机会多,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将来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当然要合法)。另外,“商品经济使生产关系总处于躁动不安的变化之中”,职业更换不断,所以父母不企求子女一生顺境。因此,美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更为宏观、宽泛,以不变应万变。而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成“才”(“才”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再次,社会条件的差异。 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考虑并不多。而中国则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因而在教养的方式和方法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家长把打骂孩子看作是家庭内部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更谈不上法律约束了。 最后,文化传统的差异。 1、价值取向不同 美国人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这是美国文化核心。美国一个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民主的社会,每个公民习惯地琢磨一个很小的目标,那就是他自己。在家庭中,个人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中。所以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把自身与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包括父母自我和子女自我。首先,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因人而异,美国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或约会。 中国人讲共性,有整体至上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人认为人的确立方式是在“二人”对立关系中生成的。从古至今,“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丧失自我,也不尊重子女的自我,我国父母丧失自我的表现就是存在严重的“亲子一体感”,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样父母会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兴趣,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孩子的未来,所以中国父母的期望相对于孩子的能力是过高的。 美国重个性,中国讲共性的价值取向是有其经济背景的。美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过早排斥了自然经济,独占鳌头近百年。个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相对独立,个人只有提高自我、扩展自我,才能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所以养成了重视自我的传统。而中国自然经济延续数千年,中国人习惯性地束缚在土地上,个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也未能让中国人摆脱依赖性。个人的发展常需要“走关系”,对个人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进行的,所以喜欢融入集体,以免被孤立。 2、思维风格不同 美国人是理性主义,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育子女是义务,也就不图养儿防老,不图回报,自己老了进养老院是一个人应有的归宿(当然,这些中国人视为不道德的做法源于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文化习惯)。 中国人是情意至上,我国的家庭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来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我国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由此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远胜于美国,往往把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 四、结语 本文是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作一般性的比较,两国家庭教育中肯定存在着个别的特殊性,而且,事实上与中国比较,美国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过于放任造成儿童青少年诸多社会问题;过于理性,使孩子对赡养老人的责任感较为缺乏;过于重视“乐学”,使得儿童青少年学习水平下降等)。显然,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思路: 1、教育目的——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总体而言,美国家庭的教育目的,更能产生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现了误区,教育目的短期化、功利化,扼杀了不少天才。要改变现状,需要家庭内外的努力。宏观上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强,人们择业观的开放,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这种综合素质事实上就是最基本的“成人”教育。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会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内容——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育,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是“成才”教育,造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就是智育压倒一切。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片面、畸形地发展,成为只会“死读书”人,这样的人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因此,确立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变片面的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培育。 3、教育方式——变“管束”教育为“宽松”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应该提倡“宽松”教育、“开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