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情绪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情绪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情绪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目前,情绪管理能力是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1500字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一《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摘要:情绪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整合性心理过程,大学生的情绪虽然开始趋于成熟,但是冲动性的特点也很明显,特别是一些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人际关系甚至人格都会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大学生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情绪智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辅导。关键词:大学生;负面情绪;情绪管理。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冲动失控的举动,丧失理性,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负面情绪的特点、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希冀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情绪管理论文4000字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大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可以采用自我鼓励法、能量转化法、自我语言暗示法、暂时回避法、环境调节法、倾诉法。

1、自我鼓励法

任何人在痛苦、受打击或逆境面前,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就会感到有力量而振奋起来。故在遭受挫折时,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或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争。

2、能量转化法

让不良情绪的破坏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这时,可去做自己喜爱的任何工作或事情,因为工作(或劳动)是防治各种情绪病的良药,甚至是特效药。

3、自我语言暗示法

语言对人的情绪是具有很大的暗示和调整作用的不高兴时,可以连续默念“喜笑颜开”等使人高兴的词句,而且,想象那些令自己愉快的情景;在惊恐时,心里默念:“要镇静,不用怕”;遇到令人愤怒的刺激时,心里默念:“不要发火,要息怒,怒则失智”。

这样,不良的情绪和心情,便会逐渐变好。

4、暂时回避法

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或人,皆可有意避开。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必计较,也不用认真对待,可以不了了之。

5、环境调解法

在不惬意时,到公园或结伴郊游、踏青去,或参观书展、画展、美展,使不良情绪得到转变。

6、倾述法

有苦楚时,要外露,可向亲朋好友倾诉衷情,让泪水流出好。在烦闷或遇事想不通时,同知己者交换意见,让思想疙瘩解开,并获得同情及精神上的安慰和援助。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人们做的很多事情之后的理由都是基于情绪。每天的活动都会受积极和消极情绪支配。很多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情绪状态。尽管很多时候认为自己的生活在控制之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也是掌握有效情绪管理能力很重要的原因所在。

如果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并移除所有限制,就能发挥出最大潜力。此外,在情绪积极的时候会感觉快乐和平静,看任何事情都会很顺眼,会因此表现的更好,有自信并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摘要: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概念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团体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等策略,使大学生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常常会出现失落、沮丧、空虚、焦虑、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举动。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作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关注。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易冲动且复杂多样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得容易感情用事。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尤其在群体中往往会变得更激烈。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去个性化,降低责任心。 2、情绪的波动性和弥散性 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积极高昂,有时消极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同时,大学生的情绪还有较强的弥散性,一种情绪一经产生,就可能越出原先的对象而扩散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赋予外物,转移到 其它 事物中去,而且其情绪余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使他们有时很难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3、情绪的矛盾性和文饰性 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含蓄、内隐。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地得到倾诉,这种感觉有些是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种压抑来自何方,只觉得自有一种不满、烦恼,有一种空虚感、孤寂感。这与大学生具有的丰富情感是相矛盾的,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又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异常情绪,如焦虑、忧郁、骄傲、愤怒、嫉妒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的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 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在制度的建立、课程活动的安排、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够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2、增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了解、接纳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几种方法。 (1)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 名言 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 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静坐时,默念“喜笑颜开”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 (2)适度宣泄法。当大学生遭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时,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放松。如可以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或是通过 体育运动 、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但是,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3)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我们需要首先认清引发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有效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我,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主动 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辅导,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干预,能够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4、营造良好环境,稳定学生情绪 进入大学之后课余时间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也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了,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或者沉迷于 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等到毕业时才追悔莫及。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找到集体归属感,让学习、生活的意义得到升华,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 总之,情绪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潜能开发,并有助于人的自信心的建立。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 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叶素珍 曾振华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艳新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四 《大学生浮躁情绪原因及其管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化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爱情问题,还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压力都使得大学生这个浮躁的群体更加难以管理,本文就从大学生浮躁情绪的来源和管理方式做一些分析。 大学生浮躁情绪管理就业 一、造成大学生浮躁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大学生一直是生活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识随着年龄的和知识面的增长而增长,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好像就已经认清楚了自己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所带来的落差感,而产生浮躁和不安的情绪,更有胜者开始自暴自弃。就像网络上出现的大学生不去上课的原因是:上了不一定能听懂,听懂了不一定考,考了不一定过,过了不一定毕业,毕业了不一定找上工作。在这种无限放大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的加深浮躁的情绪,最后有时候会导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2.社会大环境的恋爱观失衡,攀比严重 我们经常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方看到学生们成双成对,莺莺燕燕的女学生和三三两两的男学生搂肩搭背,或者卿卿我我,一对对大学生情侣们迫不及待地享受爱情的甜美,在他们的观念中,爱情这东西已经是一种随时皆可抛的一种需求品,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观念促使学生们有一种尽情挥霍青春的洒脱。而在同学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宿舍中,如果有多数有对象,那么剩下的那几个少数就做不住了,在这个大环境崩塌了的小社会中,纯情似乎显得那么的飘渺,少男少女们攀比的开始交往,看谁玩的大胆,谁放的开,殊不知,这些在大学期间留下的阴影将是他未来人生中最不得谈起的一段往事。在学校附近应时而生的各种钟点房和招待所得生意也就火了起来。产生大学生恋爱观念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方面教育管理出现漏洞。一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方面管理上的缺失;二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够,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对立面上,有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感觉,下课转身就走,像完成任务一样,走的是混工资的套路。学生本应该最亲密的辅导员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有和没有差不多,这都是问题的来源。 3.“围城”心理作祟 在校学生难免会跟自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长或者乡党们进行经验上的交流,在谈话期间,普遍现象是,已工作的学生经常有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抱怨交流给在校学生,他们总幻想着跳槽,换一个新工作,但又担忧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在校生听了以后也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毕业了也没有一个好点的工作,现在是拼爹的时代,是走关系的时代,进而不思进取,因为往往有那么几个家世比较好的人工作比较好,于是他们也就开始学会了往更好的围城里奔往的想法,不脚踏实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时常感觉压抑,想发泄,但又迷茫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宣泄。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走进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所谓的公平,借此来宣泄情绪,平静自己。 二、如何做好大学生浮躁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工作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现代生活压力的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让他们能够以平成心态安稳的读完大学,进而更好地学好知识,为他们能够稳健地迈出走向社会的步伐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给学生更多去 社会实践 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根本上改观学生的懒惰习惯 大学生浮躁的一大成因就是感觉大学生活平淡无聊。作为咱们新社会这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们,他们的生活没有战争的洗礼,缺少生活的锻炼,他们一直被家长们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是父母亲对于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的一个希望,父母亲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只力求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超越自我,过的幸福。然而一路被铺的平坦的一马平川的生活道路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缺乏了乐趣,三点一线式的基础教育和中学生活,在他们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打破这种平淡了这么上时间的单调生活。于是浮躁情绪自然就困扰着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零工,做义工,暑假期间当家教,参加学校社团,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填满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背负责任,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克服盲从和浮躁。 2.兴趣引导、确定任务、建立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这样让学生能够乐于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克服浮躁情绪的主要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兴趣引导和建立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做好学生兴趣的引导工作主要落在教学老师的身上,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必然应该有他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一所大学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有的老师讲的精彩,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讲课的娓娓道来,听课的如饥似渴的接受着知识;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睡倒一大片,老师讲的没精神,学生学得没兴趣。所以说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 教学方法 的科学化是吸引学生的王道。老师们必须在教学之余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因为很多学生都认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其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去为达到目标而学习,这样哪还有学生去浮躁。 3.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减少学生茫然无措的就业心理 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和企业用人制度提出的一个要求,毕业学生迫切的需要一个公平的,透明的企业用人制度,尽量让学生毕业以后都能有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而且满意的工作,给学生一个恰当的步入社会的门槛,让他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做就是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校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之外,再无他想。 参考文献: [1]高留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2]庞龙.大学生浮躁心理现象探析[J].魅力中国,2010,(17). [3]董朝宗.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情绪管理相关论文 2.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000字 3.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4.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5. 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800字

从情绪的的起源 开始写。情绪的产生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刺激,经过内心心智模式的转化,才能产生出某种情绪。外界发生的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心智模式来看外界的事物。就比如母亲的唠叨,有的人看来这就无聊的说教,烦死人了。有的人就感觉到母亲的关怀关爱。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心智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前者让人烦燥,后者让人心暖。如何控制情绪管理情绪,则从改变心智模式开始。如何改变心智模式,你可以上网搜下,内容挺多的。

情商处世,我做主——读《卡耐基情绪管理》有感。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严复也曾在其《天演论》中指出:“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可见,人生于世,就必须学会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如此,才能学到,得到,乐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无论是否愿意,是否自觉,你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既是他人行为和情绪影响的结果,又同时影响着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沟通中“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快乐与幸福,走向成功与辉煌。13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一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中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地毯,却不见婴儿,而狗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熟睡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这是一则悲伤的故事,如果当时王子能够理智一点,仔细分析始末,那么也就不会错杀了自己心爱的狗,而导致自己懊悔一生。正如故事所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这时候情绪管理就亚哦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当时的愤怒或是悲伤,事情往往会变得愈发严重;但如果我们能够冷静下来,等待气消了后再去处理,我们也会发现,所谓的难题或是矛盾其实也不过如此。所以,“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易怒,易暴的情绪,不被私心所困,努力以赴。并且。冷静地迎接事情的来临。不论是期待中,抑或是能力所不及的事物,都应当不忙乱,不惊慌,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它。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更新地前程。其实在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杯水,乐观的人会觉得“哈,还有半杯水 ”,而悲观的人则会觉得“噢,只有半杯水了”。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乐观的人喝水喝得津津有味,而悲观的人则饮之无味。在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朋友之间难免会闹矛盾,严重的还会引发争执,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才是最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能够作出一点忍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客观地评价这件事情,也就会发现其实对方也是很有道理的。这样,也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不会因此而破坏了朋友之间的感情。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盲人,聋人和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过桥的故事。为什么最后盲人和聋人都过了桥,而相反一个健全的人却跌落的深渊呢?难道一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还不如盲人和聋人吗?这就牵涉到心态的问题了。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所以他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的耳朵听不见,所以他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小很多;其中一个过桥的健全人认为他过他的桥,险峰与他何干?急流与他何干?所以他只管注意落脚稳固,也顺利地过了桥。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而是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经写下六句话:“倘若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若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你想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并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其他不相干的杂事。”这就是建立良好心态的力量,若我们能做到如此,何愁生活还不尽如人意?大师卡耐基有言“一个人的成功,85%来源于他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情绪的管理和控制无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也有高情商才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如此,我们才能把握生活,享受生活。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心理成长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将在大学生情绪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大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否适当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同样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学生情绪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情绪的特点,通过日常观察和案例分析,大学生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客观事物或事件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或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带来这种态度体验的东西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进入大学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交际对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希望和目标使大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这些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态度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情绪在大学生身上体出了复杂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特点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智与情感的发育阶段,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一个更加宽松、更加开放、信息源冲击力更强、更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调整甚至变更,这种环境下的情绪不仅仅受外界环境的控制,而且极易受到个人心境的影响,心境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积极、亢奋、善于言谈;心境不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消沉、低落、闷闷不乐、不愿跟别人交流,体现出大学生情绪的极不稳定性。3.情绪表现的隐蔽性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深入了解,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心智逐渐成熟,各种能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控制能力。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论是自己满意的还是自己不满意的,当面不去做过多的评论,把自己对所遇到的事情或事件的情感反应隐藏起来,比如近来出现的新名词--阳光抑郁症。这种情绪不易被别人觉察,有时,面对不满意的事情反而会表现得更加高兴甚至是非常满意,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这种表现会因个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会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近年来在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这些自杀学生平常在老师的眼里是表现较好的学生,有礼貌、不惹是生非、不逃课旷课、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较融洽。但在某些事情上面,这样的学生不善于发表意见,常表现出老好人的形象,不易让同学或老师察觉他真实的内心想法,要想真正了解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困难。

情绪管理和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2、情绪体验调节,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3、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4、认知调节,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包括: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将调节付诸实践。5、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

秘书情绪管理论文

一)平等关系何青教授关于秘书学的著作《秘书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主要是从政治学上对两者关系进行阐述,很多领导与秘书都是国家的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公民的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无论是领导使用秘书,还是秘书服务于领导,都不能违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也必须建立在遵循宪法原则、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否则,秘书和领导就会出现不正常的关系。我认为秘书与领导两者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除了在法律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平等是前提外,我认为他们二者的平等是工作上的平等,何为工作上的平等呢?既是二者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双方努力开展好工作。秘书在工作中业务水平合格,遵守工作纪律,体现自己的职业道德,势必赢得领导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领导在工作中,正确领导秘书工作,关心秘书,以德服人,就会得的秘书对领导的尊重。双方和谐的合作,相互尊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如果要做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话,那么两者应该注意:秘书方面:首先,秘书人员才干,业务水平是重要因素。才干是做秘书的基本功,若是你不能胜任秘书职务,不能完成任务,比如说:办事,丢三拉四、拖拖拉拉;传话,天南海北、走弦跑调;写材料,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出主意,云里雾里,不得要领,等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一次两次也许没多大关系,三次、四次还是这样,总会导致领导人的不满意,对你不认可,更谈不上尊重了,那里还会处好关系,做到平等呢!秘书的才干,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办事型,要求精明强干、思路敏捷,办事利落。大部分秘书人员应是这种类型。二是秀才型,是主事写文章的,他的办事能力不一定很强,但写文章很擅长同样要求思路清楚,头脑灵活,有学有识。有的秘书,兼有办事、写作两种才能,那更受欢迎。三是技术型,比如打字、印刷,办公设备(传真机、计算机、电话机)使用和维修、机要和翻译电文等。三种类型的人员,都要把自己的本事掌握好,达到熟练程度,才能胜任愉快,才能与领导的需要相适应,也才能把关系搞好。现在,研究、讨论秘书工作的各种文章、讲义、讲话,反反复复讲得最多的是秘书的参谋职能。这虽然没有什么不可。但是,秘书的基础职能是办事,参谋多半也是在办事中体现的。因此,决不可忽视秘书的办事职能。而秘书的办事才干有许多方面,如:领会能力、语言能力和了解领导在日常生活习惯的本事,也同搞好与领导的关系有直接影响。处好同领导的关系有特殊意义的一条,是秘书要了解领导、熟悉领导。不管你是在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不管你是为一位领导人当秘书,还是同时为几位领导人服务,你对领导人的作风、性格、办事习惯、起居规律、思维、语言特点和生活爱好,甚至他的工作经历,都应当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就可以把服务工作做到恰到好处,就容易配合协调,节拍一致。与这一点有连带意义的一个问题,是秘书人员不但应有自己的特长,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能力,尽可能与领导人的特长、爱好相接近。国外的秘书工作研究者也是这样主张的。领导人都有个人的爱好和专长,或喜欢听音乐,或喜欢看戏,或喜欢下棋,或喜欢绘画书法,或喜欢体育;或擅长研究理论、总结经验,或擅长写文章,或擅长讲话,或擅长到基层调查,找人谈话,等等。秘书不妨设法同领导人的这样那样的兴趣一致起来,不会也可以培养,以便有共同语言,从生活上能打成一片,工作上便于服务,当成朋友来看待,作到心理的平等。假如秘书对领导人的专长和爱好,既不了解又不感兴趣,而且处处躲闪回避、不闻不问,至少会导致相互淡漠如水,除了“公事公办”之外,就互无往来了.这样也会影响双方在工作中的情绪,做到心理上的平等。其次,品德素养是更重要的因素。秘书人员的职业品德,最主要的是同组织的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即坚持原则,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秘书人员是绝对不能偏离组织的正确轨道。秘书人员还要有职业性的高尚品德:一热爱工作,甘于平凡;二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三自尊自重,克己奉公;四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五严守机密,提高警觉。为处理好同领导人的关系,以下各点是应当经常注意的:诚实而不做假弄权,做秘书,根本的一条就是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工作;当参谋而不是自以为是;补正而不以正确者自居;顾全大局而不介入矛盾;公正而不搬弄是非;谦虚而不能傲上凌下;受批评而不急不怨;其他,如办事要忠于领导意图不要按个人喜好随意增减,画蛇添足,把事情办的走了样;也不要在执行一位领导人的指令时而去问另一领导人的意见,节外生枝把事情搞复杂。这些都是特别忌讳的。做好以上几点,可以使领导在道德的层面上来认可秘书,达到共识,在道德上做到平等。再次,秘书与其领导关系的处理技巧。秘书如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如何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呢?概括起来,应做到以下五点:尊重、理解、关心、提醒、补充。领导秘书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要做到:“十要”与“十不要”。 一要内敛,不要张扬;二要谦虚,不要骄傲;三要踏实,不要浮躁;四要清廉,不要贪婪;五要朴素,不要铺张;六要善良,不要凶狠;七要平和,不要狂妄;八要明理,不要蛮横;九要厚道,不要霸道;十要守法,不要违法。做到上述几点,相信对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处理和拉近二者关系是有帮助的。领导方面: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领头人,他在组织中的作用是很巨大的。一个好的秘书人员需要一个好的领导才能将自己的才干体现出来!所以一个好的领导在同自己的秘书人员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秘书。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工作学习习性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人事资料或日常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生态度、专长、能力及个性、兴趣等。了解的越清楚,更容易相处。其次,与秘书打成一片。领导要与秘书合作,彼此支持,彼此体谅,共同提高;对待秘书和其他同事一样,不要因为和秘书十分亲近而徇私,给予特殊的待遇。这样才会赢得大家的好感;领导要注意和欣赏秘书的优点,每个秘书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点作为领导就应该充分的给予肯定,并在适当时候对之赞美,切忌妒忌。对于秘书的缺点和过失,也不可贸然指责和宣扬,必要时可在个别谈心中诚恳的指出;关心秘书,只有真心的关心秘书才能取得他的好感,当秘书的个人或者家庭发生困难的时候,除竭尽给予关怀外,还要耐心的开导,使秘书感受领导温暖的关怀,安下心来工作。再次,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秘书的评价。秘书和领导在一起的工作时间很长,秘书肯定对于自己的领导有评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这样的胸怀,好的方面不必太高兴,更不要喜形于色,而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博得更多的好感。若遇到不好的不要介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该看成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泰然处之。 (二)同事关系在社会学意义上领导与秘书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同事关系,领导与秘书在事业发展的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在各项任务目标上,也应该是一致的。为了实现共同的事业目标和任务目标,两者是相互配合的同事,必须密切配合。作为领导者,应帮助秘书认清事业目标,明确任务目标,并指导其为实现目标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作为秘书,应辅助领导者根据确定的事业目标,科学合理地确立各项任务目标,并为领导者实现目标的领导工作提供综合性的跟踪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实现共同目标是领导与秘书共同的事业基础,也是两者密切配合关系的基础 。但是两者共事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秘书方面:由于领导的“个性”特点不同,与领导保持和谐的方法也千差万别。历史上东方朔采用滑稽诙谐的方法,陈情言事,居然能使汉武帝从中采用有益的建议,魏征的直言劝谏也能使唐太宗引以为戒,而邹忌对齐威王的方法则是“讽谏”。可见,保持和谐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领导方面:领导要熟悉自己的秘书的性格是怎么样的,要知道自己秘书的能力有多大,要虚心的接受秘书给自己的建议,善待自己的秘书。保持和谐的方法同样也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三)上下级关系一些学者提出秘书与领导秘书工作属于领导工作的延伸。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在工作实践中,领导者是上级,处于主体地位;秘书是下级,处于辅助地位。主辅配合默契,关系和谐,对领导工作和秘书工作都是极为有利的。工作职能上的主辅配合关系,决定了领导工作的需要及有效地发挥领导职能,是两者配合的主体和关键;秘书工作要围绕领导工作需要展开,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辅助与服务于领导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工作职能上的主辅关系,决定了秘书的工作计划、工作行为、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效率等,都要适应领导工作上的需要,与领导工作相契合。我认为,上下级关系就是需要双方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权。秘书方面:秘书作为下级,不要干涉领导,作好本分工作,不要越权。要切实端正为领导服务。秘书为领导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代领导起草各种文稿,秘书不能因为做了这些工作,便私下里自吹自擂,表现自己。更不能像三国时代的魏王,曹操手下的行军主簿杨修那样,自恃小聪明、哗众取宠,在关键时刻看上司的笑话,结果身败名裂。领导方面:作为一个上级就需要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下级做好榜样,也不要越权,插手秘书的工作。做到责权清晰。领导还要理性的对待秘书的评价.(四)主辅关系一些学者提出,在秘书学上二者存在主辅关系,领导与秘书在相互配合的工作过程中,领导处于主动地位,发动、推动工作;秘书处于被动地位,辅助领导,执行任务和操办事务,为领导工作服务。这个关系处理的好,领导者决策指挥有方,对秘书调度得法,秘书便能够准确理解领导意图,能在被动的从属地位上充分地主动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我认为这种关系也需要双方掌握好技巧才能使之和谐。秘书方面:秘书要主动为领导服务。有些发言、报告,领导可能并没有要求秘书事先起草,这时秘书可以主动地为领导收集资料、数据、事例,供领导讲话时参考。辅助领导顺利的完成工作,这样做,定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在紧急情况下,如突发事件的处理、抢险救灾、除凶防暴,秘书人员来不及请示领导,或领导行踪不明,此时发挥主动性尤其必要。五)工作绩效一体关系在行为学上来讲领导与秘书在工作绩效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秘书不管是操办事务还是参谋辅助,不管是办文还是办会,都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秘书工作的绩效,蕴含在领导工作的绩效之中。领导者与其秘书的共同绩效,实际上也是在提高领导工作绩效;秘书立足本职主动提供有效的辅助与服务,促进领导工作绩效,同样也是在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这种工作绩效上的一体关系,使领导和秘书在工作上联系更加紧密。秘书方面:秘书要努力作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尽心竭力的做好领导分配的任务,秘书应该立足于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安排,进行行之有效的辅助。当二者在工作上产生分歧或矛盾时,要妥善的处理。不得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方面:领导要正确的指导秘书的工作,适当的给秘书分配工作量,使秘书能行之有效的完成任务,以保证工作效率。当二者在工作中发生了分歧和矛盾时,作为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让其影响工作。(六)双向交流关系这是实现工作绩效一体关系的必要条件。领导与秘书工作沟通,既有领导对秘书的指示、指导,又有秘书对领导者的请示、汇报;既有领导者向秘书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又有秘书向领导主动参谋、提供可行方案等。只有建立和保持了这种密切的双向沟通关系,领导与秘书的主辅配合才能有效;只有加强这种双向沟通,才能使领导者与秘书的主辅配合,逐渐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秘书方面:作为领导的秘书,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领导不正确的做法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要言之有理,选时适宜,这样领导不但会认真听取秘书的批评意见,还会因此和秘书成为挚友,这对领导工作和秘书工作都是很有好处的。秘书对领导尊重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领导不能无原则服从。领导并非圣贤,也有决策失误、指挥失当的时候,个别的甚至为谋私利走上邪路,那就需要秘书人员及时“提醒”,以“设问”、商量的口气言明得失,并提出参考方案或补救方法。领导方面:领导应鼓励秘书提意见和建议,善听逆耳忠言,能服苦口良药,只有这样,领导者与秘书才能在正确的原则基础上,建立起真诚合作的正常关系。从多层次的和多学科对二者关系进行剖析,以便得出我们在工作中使二者合作默契,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三、结 论秘书和领导者的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两者的合作关系决定的。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组织体制中,秘书和领导的工作状况有较大的差异,但秘书与领导的主辅配合关系,却是以不同的形式一直存在着。维系和优化这种主辅配合关系的是领导工作实践的需要,没有领导工作对秘书辅助的需要,就没有主辅配合关系,秘书工作也就不存在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人格地位平等,实现工作目标的同事关系,工作职能上上下级的关系,工作绩效上一体关系,工作沟通上双向交流关系。其本质是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只有两者合作才能体现两者的价值。在维系两者之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是才能品行和道德,双方要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上级爱护下级,下级尊敬上级,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协作!将共同的目标完成好,做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总之,秘书和领导的合作关系,是两者的具体工作关系和联系中最为重要的、起核心作用的基本关系和联系。

《情绪调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情绪、情绪调节与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 , 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Izard指出有 8—11种基本情绪 , 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调整整合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 通过一定行为策略和机制 , 情绪在主观感受、表情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策略是建立在情绪调节的基础上。广大学者不仅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 还注重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 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影响。 有关成人情绪调节策略 ,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性情绪的调节和心境调节 , 主要是通过开放式问卷、个体访谈、座谈等方式 , 了解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 , 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国外有学者在研究避免抑郁行为时 , 发现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积极行为和欣赏音乐。在比较这些方式的有效性时 , 认为社会支持、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宗教活动、锻炼等积极行为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 国外学者还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了百余种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 , 初步归纳出回避(从情绪或关注对象中转移注意力)、分心 (寻找注意和行动的替代性焦点) 、面对(对情绪和关注对象的积极活动)、接受(被动地授受发生的结果)四种情绪调节策略。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 从社交看 ,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 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 , 有的大学生开始了恋爱 , 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 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 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 ,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 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大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 , 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大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高兴时忘乎所以 , 看什么都顺眼 , 消沉时心灰意冷 , 看什么都别扭 , 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3、情绪的掩饰性。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 思想内涵的丰富 , 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 , 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 ,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绪 , 如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人明明是厌烦的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或不在意的态度。 4、情绪的冲动性。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 “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 , 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 , 情绪失控 , 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 如果不予以引导 , 会给大学生本人以及社会带来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 作为国家的希望 , 未来的人才 , 应试是充满信心和蓬勃朝气的。但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 竞争压力的增大 , 面临的心理负荷却越来越重。据南京脑科医院统计 , 在2 200多人心理疏导门诊中 , 90%是大学生; 国家教委对 121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 , 有 2013%存在心理问题; 天津市对 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 ,有 26%存在心理问题; 云南师大调查发现有2617%存在心理问题; 北京 16所大学统计 , 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 目前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经过 10年寒窗苦读, 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常常会 “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 发现 “天外有天 ”、“强者更有强中手 ”之后, 不仅自我感觉一下子消失, 还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些学生面对新 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 会产生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沉默寡言等问题。长期的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最终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2、人际关系协调问题。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强 , 强调自我意识 ,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 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 处理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 对别人要求严 , 对自己要求松。有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 孤芳自赏 , 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 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擅长协调人际关系 , 合作能力差 , 走入工作岗位后不受单位的欢迎 , 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3、承受挫折能力问题。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挫折。在进入大学之前 , 他们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 父母的掌上明珠。多数学生只能接受表扬和赞许, 而无法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批评。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时 , 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 不知所措 ,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甚至会怀疑人生。贫困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 四、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 )适应环境 , 人际关系彼此谦让。 (3 )有幸福感。 (4 )在职业工作中 ,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部分国内学者认变 ,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自我评价正确;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意志健全;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 , 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勇于面对现实; 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学习方法得当等。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 作用最强烈的因素, 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代医学证明, 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 可能导致不少疾病, 如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情绪问题不仅会使大学生身体上会出现病症反映, 还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如不能有效地记忆、想象和思考等。 当大学生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时, 身体各器官功能协调, 有益于身心健康。当大学生处于内疚、悲伤、愤怒、厌恶、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时身体内部各器官功能紊乱, 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研究表明 ,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 积极的调节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而消极调节则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且消极调节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 应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特点 , 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五、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 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 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 则可以用间接发泄, 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 或是尽情地向亲朋好友倾诉的不平和委屈; 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在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时, 通过写日记的办法将负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旦发泄完毕, 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负性情绪得以缓解。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时 , 要有一定的自制力 , 不能随便发泄 , 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 要把握 “放松自我 , 利己利人 ”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应职等一系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 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 , 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 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 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 , 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策略 , 帮助大学生进行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 , 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来源: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参考资料:呵呵 学校期刊网很多的啊

我2011年跨专业参加金融联考,该怎么准备复习呀? 世宗大学 酒店旅游管理专业 可以插班吗?我明年大专毕业。帘式皂膜的应用 请帮忙翻译一小段简单英文,谢谢!浅析领导与秘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议论文) 学习:怎么样巩固学习知识

员工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先举一个引例说明管理情绪的重要性。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你现在的心情如何!是欢乐、烦恼、生气、担心、害怕、难过、失望或者是平静无常呢?还是你根本不懂自己的心情!一早起来,也许你看到阳光普照而心情愉快,也可能因为细雨绵绵而心情低落;你也许因为逃课没被点到名而高兴,然而考试快到又让你担心;谈恋爱的你,心花怒放,失恋的你却又垂头丧气……我们拥有许多不同的情绪,而它们似乎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然而,有情绪好不好呢?一个成功的人应不应该流露情绪?怕不怕被人说你太情绪化?所以宁愿不要有情绪……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存情绪本身,而在情绪的表达方式,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度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管理是将这些感受、反应、评估和特定行为挖掘并驾驭的一种手段,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有些人却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例如,认为如果你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你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表达生气就表示不尊重或者没有爱。所以当父母对你生气而大骂时,你可能就会全盘否定他们对你的关爱;或者父母的某些做法令你不高兴时,你可能会觉得有很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等等。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以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生活水平。我们对情绪还存在错觉,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完全不难过,可以永远快乐。实际上当我们压抑情绪时,就累积了一些紧张,而压制了我们感受快乐与爱的能力。情绪的能力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更多流畅的情绪。就如纪伯伦所说:“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愈深,你便能容纳更多的快乐。”“当你快乐时,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将发现,只有那曾使你悲伤的,正给你快乐。当你悲伤时,再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将明白,事实上你正为曾使你快乐的事物哭泣。”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负面情绪加以控制。对待愤怒的情绪,或是悲伤,焦急的情绪,都各自有不同的办法,不过,有一个总的原则:对待强烈情绪的最好办法,还是要找到疏导感情的渠道。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必先觉察自我的情绪,并能觉察他人的情绪,进而能管理自我情绪,尤其要常保鲜活的心情面对人生。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根据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的心理问题: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习、专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方面;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问题。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 从社交看 ,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 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 ,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3、情绪的掩饰性。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 思想内涵的丰富 , 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 , 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 ,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4、情绪的冲动性。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 “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 , 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 , 情绪失控 , 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如何进行情绪调节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2、注意转移。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说:“痛苦让你觉得苦恼的,只是因为你惧怕它、责怪它;痛苦会紧追你不舍,是因为你想逃离它。所以,你不可逃避,不可责怪,不可惧怕。你自己知道,在心的深处完全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魔术、一种力量和一个幸福,它就叫爱。因此,去爱痛苦吧。不要违逆痛苦,不要逃避痛苦,去品尝痛苦深处的甜美吧。”要记住,其实情绪本身并无是非、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价值和功能。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否定自己情绪的存在,而且会给它一个适当的空间允许自己有负面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成为情绪的主人,不是完全让它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可以善用情绪的价值和功能。在许多情境下,一个人应该泰然接受自己的情绪,把它视为正常。例如,我们不必为了想家而感到羞耻,不必因为害怕某物而感到不安,对触怒你的人生气也没有什么不对。这些感觉与情绪都是自然的,应该允许他们适时适地存在,并缓解出来。这远比压抑、否认有益多了,接纳自己内心感受的存在,才能谈及有效管理情绪。

仅供参考,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人际交往也是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比如那种阳光那种朝气蓬勃的人,他朋友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人会围绕着他的玩耍跟他做朋友。所以这是一种情绪之间的影响,因为人们都会朝着那个最温暖的方向,肯定不会跟那些每天多愁善感或那种抑郁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这样子的话自己的也会可能会受到影响,就是情绪跟那种每天乐观开朗人呢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好,这就是别人的情绪给你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交朋友也是一样的,都会选择和自己相匹配过兴趣爱好的人做朋友或者是那些积极乐观的人打交道。情绪他既是无形的,但也是有形的,因为别人能够感受得到你情绪的变化。我们有时候在人际沟通中也会因为感受到别人的情绪,然后去改变自己的语气啊或状态,然后会通过别人的情绪知道很多的事情,他也实实在在的反映出了我们的生活情况,有些人的恋人情绪管理其实是不太好的,但是他如果经常跟那种脾气温和的人待在一起,我觉得久而久之他的脾气也不会变得那么的暴躁,应该也会学得温和一些。所以情绪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嗯,所以情绪在你的沟通中起到的就是我们会通过对方情绪,然后判断对方到底是那种友好的态度呢,还是对我们不友好的态度。然后也能通过情绪结合面部表情,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所表达的意思,情绪就是这么厉害

现如今,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上需要变化,内容上需要丰富, 方法 上需要改进。由此,从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去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上的必要就凸显出来。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员工 心理健康教育

一、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日前,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生命时报社主办的‘2011 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该活动从5 月6 日启动,历时136 天,由来自营养、心脑血管、心理和急救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走进北京、武汉、上海等30 座城市的50 家全国500 强企业,面向企业员工开展了 健康知识 讲座以及健康调研活动,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企业员工身为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支柱,压力使其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身体方面,员工最大的困扰来自‘疲劳’和‘失眠’。心理方面,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的人感受过‘焦虑’,的人觉得‘抑郁’ ”,这些反应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价值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这些社会发展的变化,使得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员工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问题也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因素

外部大环境

金融危机后企业面临的挑战,部分员工对市场竞争感到畏惧和害怕,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和情绪。如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立足,就必须面对行业竞争,这一竞争压力当然会转嫁到企业员工心理上,员工表现出对企业发展自信心不足。在其他很多发达资本国家,市场转型花费了300 多年的时间,而我们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仅仅三十几年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变化,人们的心理不适是可想而知的。

内部小环境

随着大环境变化,企业重组改制是大势所趋,部分员工因为改制认识模糊不清,出现失落感和忧虑感。企业整体改制,员工从“国家的主人”变成企业的雇员,工龄没有了,待遇没有了,心理失落感油然而生。企业中部分管理制度改革如企业薪酬制度,上岗制度等,按岗定薪,竞争上岗这些给企业员工的利益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样的反应在国有企业的老员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肩上的担子很重,心理的压力就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迅速降低。

在新兴的非国有企业中虽然很少出现像国有企业那样的心理落差产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它也有其不同之处,很多员工大多数是80 后甚至是90 后,他们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轻松,思想更加活跃,在家庭里备受宠爱,在学校里备受呵护,具有很强的个性,而且刚踏入社会不久,在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冲突时,他们没有很好的抗压能力,如富士康公司出现的“十三”连跳,全部是青年员工,企业中青年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时之间成为关注。

2.个人因素

员工的一些个人问题,如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及生理问题。虽然是员工的个人问题,却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和情绪的重要因素。诸如员工因为身体原因,在工作中可能就会相应出现违章、违纪,我们不能发现其真实原因,不能及时了解情况时,仅仅就是直接这种行为进行追责,员工就会因为被领导批评而产生情绪低落,倘若该员工本身是性格内向型,他也不予沟通,就容易性格更加孤僻,如不及时调整,则容易酿成大祸。

3.其他因素

如员工与他人人际关系因素、员工工作安全因素、员工工作突发问题影响因素等。员工因为某种冲突和矛盾造成紧张关系,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员工因工作环境是否安全矛盾心理影响工作精力,员工因各类社会问题,临时突发各种问题也容易导致精力分散。特别是工业企业的一线员工,担心出现事故影响企业形象,这种紧张的情绪往往更加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心理很大程度地影响工作精力和注意力。这种情况会让员工紧张情绪产生,还有员工因为某种原因,与服务对象、同事、领导发生了矛盾和冲突,造成某种紧张的关系,这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工作受到影响。

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

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成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力保证。在以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教育内容上注重政治化,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对员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政治手段,在教育的方法上,主要采用宣传和“填鸭式”灌输手段对员工进行说教,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面对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的展开,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方面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以往旧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朝着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去转型,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要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量大量增加,原有的价值观念被不良信息迅速渗透侵蚀,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的就是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现代社会员工面临利益问题时,更加容易趋利避害,及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员工的道德观念从扭曲的边缘和功利化的趋势上回转。再者,伴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由于制度上漏洞和实际操作中的不公平做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存在收入不公的现象,人们产生极大的不公平感,甚至是愤怒。如果对企业中这些“相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各种心理不良心理情绪不能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势必会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引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工作的触角伸向被教育者的心灵,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积极化解他们内心的心理困惑,同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像最近几年时有发生的上访事件,诸如“企业、事业单位军转干部退休待遇不公平”事件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提出新的要求。

三、 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

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在日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者咨询,对重点员工进行重要援助,及时主动的给心理困惑的员工以必要帮助,建立员工心理帮助计划。

2.转变工作方式

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氛围,密切联系员工,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员工的心理需求,与员工产生共鸣,达到工作的目的。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座谈、会议、 报告 等形式,先进这种“大而统”空洞式的经常被排斥,大多数员工渴望理解与被尊重。

3.引导正确宣泄

合理宣泄可以帮助员工改变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形成健康心态。引导员工把受挫原因,痛苦等通过倾诉表达,或者企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通交流平台,让员工能有处探讨和交流,帮助员工解疑,这样的互动能让员工与企业领导者之间沟通增加。

4.普及心理知识

让员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科知识,基本原理,把握健康标准,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增强自我调试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根据不同员工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要深入员工的内心,才能个好的了解和理解员工的思维活动。

建立心理档案

定期开始心理健康测评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心理状态,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建立员工心理档案时将每名员工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收入情况一一记录在册,解决员工信息不畅的问题,及时观察员工的心理活动,根据员工表现出来的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评. 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02:40-43.

[2]蒋明全. 企业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03:102-104.

[3]吉明明. 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是 企业 文化 的基石[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2:396-398.

摘 要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企业之一,其发展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员工作为企业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能否正常运行。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员工心理健康的安全隐患,员工一些不健康心理会对国家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影响,旨在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加稳定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电力 企业 员工 心理健康

前言:

通常所说的心理健康就是指员工的身心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处于最好的状态,由于电力企业属于一种特殊的企业,尤其对于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加强心理健康管理使员工随时可以应对突发事件。所以,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加强管理,使员工能够处于心情舒畅和轻松的环境下,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也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文章 中重点介绍了当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 措施 。

一、电力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

(一)员工的幸福感指数降低

幸福感指数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满足程度。当前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存在着员工幸福感指数降低的现象,也就是员工感觉到身体和心理都比较疲惫,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许多员工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较差,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岗位的需要,严重的还会给电力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身体的疲劳会使员工出现体力透支的现象,从而不断衍生出来各种疾病,这严重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样,员工心理对于工作不满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

(二)员工存在抑郁的倾向

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前的电力企业工作的员工部分出来了出现了抑郁的倾向,而且这个比例在不断扩大。通常抑郁倾向主要表现为员工的睡眠效果较差,缺少了工作的积极性,食欲不振,对于事物的兴趣渐渐减少,对于生活和工作失去了原有的信心,没有了希望,情绪出现严重抑郁的现象,与同事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少,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既会对员工造成伤害,也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状况

部分员工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非常容易出现消极倦怠的情况,员工在工作中难以找到对自己的认同感,使员工缺少工作的兴趣,对于工作最大的感觉就是疲倦。同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由于某方面的责任和生活因素的影响,需要员工时刻保持警惕的状态,因为稍出差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样长期下来,员工就会对于电力企业的这个岗位出现倦怠的心理,对于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反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和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企业的效益

做好对于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有利于帮助员工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员工的心理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让员工能够保证以最充沛的精神面貌和健壮的身体素质来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最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能够也能够消除不安全的因素,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企业的员工凝聚力也能够有效得到提升,员工齐心协力,就会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使企业具备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于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也能够使员工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员工会逐渐在工作中找到自我,找到时间人生价值的目标。企业的这些做法会让员工增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留住专业的人才,保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正常运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信誉,减少员工对于企业的不满意程度,使企业走上人文化的道路,逐渐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加强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员工心理压力减小,达到心理上的基本的和谐,让员工有精力和能力去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庭的不和睦,避免了员工的心理迷失,预防了家庭不和谐事件的发生,对于家庭的团结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员工受到了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员工就会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到工作当中,使电力企业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全因素,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一)公司应该加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解答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同时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存在问题的员工进行科学的疏导。企业最好经常开设相关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员工的心理能够经常得到正确的指导,同时也使员工加强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公司也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有需要的员工进行心理上的问题的解答,使员工不必为了心理问题而犯愁,保证员工的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和及时的解决。只有企业考虑周全,使员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解决,才能够使企业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更加有效,从而真正做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二)公司应该加强员工工作环境建设

员工工作的环境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应该注重对于员工工作舒适度的改善,企业可以增加对于员工工作环境的投入,优化环境,对于工作环境的装饰、空气和绿化等都应该进行提升,让员工能够在舒适和温馨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每一项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员工休息的环境的建设,比如一些咖啡室或者阅览室等,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的神经,从而使员工的大脑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公司也应该提倡和谐、快乐和包容的理念,让员工都能够以和谐、包容的态度去互相面对,增加企业的和谐。

(三)加强对员工的心理援助工作

企业中的员工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员工平时缺少必要的心理援助。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员工,比如企业可以更多的提供心理问题咨询和解答。制定相应的关爱员工计划,比如定期为员工开一个问题解决会、发放节日福利、对生病的员工进行关怀等,这样可以让员工的心理压力大大减小,同时有了企业的心理援助,能够让员工能够更加健康的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企业帮助员工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这样,员工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企业的发展中。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所以当前许多电力企业的员工在心理健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影响员工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对于电力的稳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各部门要引起对于电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对于存在问题的员工应该加强对于心理的疏导,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员工心理素质的培训,使全部员工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更够更好的为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慧林.提高企业员工心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8).

[2] 周廷操.浅论员工心理健康保健[J].商场现代化,2006(13).

[3] 梁金浚. 企业管理 中的心理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6).

摘要: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本文论述了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现代企业员工当前面临的心理问题,归纳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0引言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员工排遣心理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有效处理同事关系。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通过对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使员工以最健康的心理状态工作。

1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生理上或躯体上的疾病,而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的适应和感知。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和压力增加,个性张扬得不到释放,加之企业、单位的改制,员工心理承受已到了极限,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员工心理表现为紧张、压抑、没有信心、缺乏斗志、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产生的后果为工作效率下降、事故增加、企业成本增加。因此,舒缓员工的心理压力、实现心理畅通,已成为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的新内容。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对企业员工作进行心理健康管理总的目的是:疏导和帮助员工树立良好心理、提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效益等。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能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管理,使员工心理压力处于最佳状态,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士气高涨、干劲十足;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摸清员工心理状况,人力资源管理者及时处理员工心理死角,消除可能防碍员工绩效的因素,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推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护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管理,可以直接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心理动态,引导员工心理方向,解决心理矛盾,帮助其激发潜质,实现自我,强化员工敬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心理健康辅导,使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员工心灵有归属感,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从而降低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

减少社会负担,保护家庭幸福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管理,达到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通过心理健康辅导,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社会成员的身份,担负起社会、家庭责任,能及时阻止员工心理方向迷失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的发生。

2员工的主要心理问题

员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工作因素、生活因素等。如不及时对心理问题科学疏引,不仅对个人心态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个人事业,而且对企业的效益产生很大影响。①管理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在国企改制的大潮中,多数职工能够追赶社会发展的步代,认识到改制势在必行,积极乐观对待。但也有职工认为原来的工作岗位没了,待遇变了,身份置换了,“优越性”、“稳定性”不存在了,他们迷茫,不知所措,失落,愤闷,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思想动态。②人际关系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单位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上下级的沟通等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首要问题。有调查表明,在现在白领 离职 原因中有75%与人际关系压力有关。③工作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工作本身会给员工带来紧张和压力感,还有对职业生涯前途的担忧以及对工作环境变化的适应,以及家庭矛盾等所导致的负面情绪而引发的烦躁、顾虑重重等心理负担和压力。此时员工对工作远景失去信心、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效率低,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加之晋升遥遥无期,前途迷惘,表现出懈怠、沮丧等情绪。④生活因素带来的心理问题。员工家庭负担过重,对某些社会现象不理解,会导致他们出现偏激行为,心灵扭曲、抑郁、不满,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身体伤害和家庭解体。员工处于这种状态,势必会造成工作质量低下,办事效率降低。

3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内容

目前员工心理健康与企业效益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开始采用人本管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实施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①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调查方法了解员工心理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②通过张贴印刷资料、讨论、讲座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员工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③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加强团队建设,消除问题产生的诱因。④通过职业心态、情绪管理、协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员工学会自我解压的技巧和方法;帮助管理者提高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技术,协助员工解决心理困扰。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措施

①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使员工工作能得心应手,减少工作能力带来的压力;聘请资深心理专家现场讲座,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 ,使员工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化解不良情绪,自我调整。②提高员工待遇,提供生活保障。企业要完善薪酬制度,为员工提供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增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功的成就感,真正起到薪酬的心理激励功能。在员工遇到生活困难和 其它 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带薪假期等。③改善工作环境。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提供优美的工作空间,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工作当中,插播背景音乐,给出员工工间操时间,可以达到减压目的。2)组织集体活动,举办全员运动会、歌咏比赛、书法绘画展等,在企业成立员工娱乐 爱好 团体。企业领导参与集体活动,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谈心,使人文关怀深入人心,让员工快乐的心情延续到工作中。④增加员工心理收入。在工作中,增加员工精神奖励。一声问候,一次握手,一句祝福,都会对员工产生心灵的振动,达到细流无声的激励效果。从而员工的心理得到安抚,工作情绪高涨,工作效率提高。

5结语

以人为本已写入我国宪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从关心员工的心理开始。员工健康就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关注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是一种新的“精神福利”,这样做不仅给员工带来好处,也会增加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谈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 公司员工心理健康论文

3. 企业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初探论文

4. 员工心理健康论文

5. 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6. 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语气上判断她的感情;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大人们会高兴……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相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 而在大学校园里,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大学校园是新奇、陌生、多彩、神秘的,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多名目的实验室、高大宏伟的教学楼、象公园一样的校园;这里有众多的社团、各类学术讲座、各种学习和活动机会;还有满腔经纶的学者,有一大堆社会头衔的校长和书记,有众多自以为是、才华出众的学长、各种各样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新同学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新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有一些惶惶不安,甚至会出现苦闷和孤独感。但新环境需要自己去适应,大部分新同学也会积极适应。 一、大学里的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中的新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每位同学的生活存在和过往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个体在宿舍、班级和系部的大群体里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这个过程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的冲击是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也是同学关系最为密切、个人心理最为放松的地方。但是每位同学的吃穿住行、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意义。现在的人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荣誉、机会、人际资源、爱情等。人们总是以自己为蓝本来观察和要求别人。有的人可能为了维护和平,而忍耐;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宽容。适应人际环境也包括与校园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此,他们要学会调节自己。承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对待新的环境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这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适应对方,宽容对方;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一个需要就是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结交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同事、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要诚信、友善。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也只有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才能给予别人阳光,从而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只有在我为他人付出,他人也愿意为你付出。整个集体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每个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三、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 戴尔・卡耐基说:“学习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你曾经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有时人们精神焕发,有时人们萎靡不振:人们时而冷静,时而激动;有时人们理智地去思考,有时人们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人们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无味而沉闷、抑郁和啼苦。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波,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和抑制大脑的兴奋过程,使兴奋波转换为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失不要想它,让自己的思维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畅游;也可与他人浸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平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例如事先向同事解释,免得被无名火“烫伤”。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理智地从大局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大学生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 索引序列
  • 情绪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 情绪管理论文4000字
  • 情绪管理论文800字
  • 秘书情绪管理论文
  • 员工情绪管理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