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粹。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地剖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与大学生德育的缺失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经过实践及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文化,至今5000多年的历史。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气魄之所在,不仅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程中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仁爱原则,注重“礼”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思想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正是由于孔子的提倡,才使得“仁”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的仁爱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如果说“仁”是内隐的,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那么“礼”则是外显的,是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能够侧面映射出了一个人的仁德。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礼何”、“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孟子云:“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些思想均与现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相一致,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自省孝亲、感恩社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主张正确的“义利”观,强调恰当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义者,宜也,在传统文化中,指道德、精神的原则,而利指个人的私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为上,提倡“见利思义”精神。以义为上的理念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涵:首先,求利务必要以受义为前提,先义后利。其次,求利的同时还需遵循义的标准。。恰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生利”、“舍生取义”,才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优秀品质,才使得“义”成为众所周知的基本道德准则。
3.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信者,诚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桥梁与纽带。《论语》云:“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民无信不立”,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4.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树立尊重、崇尚、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天人合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它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辨证法的思想。从哲学的视角看,“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仅是一个物质领域,更是一个生命领域、精神领域和道德的领域。天,即大自然;人,即人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指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和谐统一的关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归本于自然,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够不断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天人相融、天人共乐的理想境界。这种理念在当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生态危机成为全球隐患的当下,何等意义,不言而喻。
二、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缺失原因
当前,尽管各高校已经加强了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是我国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譬如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分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在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不停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再次是由于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往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片面地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现了浓厚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重视工科等实用学科,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1.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设置课程计划。俗话说,理念要先行。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今,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多隶属于通识课程,以选修课程方式来进行,由于许多大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及大学生本身对于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的认识不足。相关课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出现了教学流于形式、随意性大、效果无法评估等问题。因此,高校还需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2.创设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还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众所周知,校园环境是承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离不开高雅的校园环境,因此,高校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寓教于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3]张载.《张子全书》(卷六),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页2.
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研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把握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空间。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历史虚无主义,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
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
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
3.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德育天地,2012,(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代发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宝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学说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期,这是一个破旧出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句话,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现代化的铺开,各种外来价值体系的冲击及本土道德价值体系依托的本体即儒家文化的弱化,造成部分人价值观扭曲、精神失落,甚至道德败坏。青年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重要课题。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强调由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养分,重新构造适应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规范日常教育,引领学生从读书交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忍的意志品质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励志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在大学期间阅读30至40本课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前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要求每人参加一次讨论活动。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阅读活动常规化、机制化,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
2.重视契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励志成语、名言警句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励志成语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进而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鲍鹏山.论语新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曾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研究[J].人文论坛,2014.
要我现在给你写肯定不现实哈~这篇是从网上找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也。也许,他也可以选择“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同那些隐士智者一般,不再为一个从政者,不再为国为民忧心劳累,但他却没有退隐,在繁杂的浊世中求仕,他内心的责任感告诉他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几度死里逃生,多少次遭到世人的讥讽,他内心的苦楚有谁堪知?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了一个虚幻般的信念,他可以终日奔波劳累,不知疲倦。面对世人隐士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却未曾动摇。也正是孔子的坚韧不拔,才使得后人对他的敬畏倍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渊明隐居后如痴如醉的生活,雅然闲适,抛去尘世的忧虑与琐碎,过着神仙般的田园生活。孔子也能这样,但他却不曾动摇信念选择退隐。孔子也能如此观山水,品日落,享受没有烦恼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使他不得离弃天下,离弃百姓,离弃礼乐升平的理想。隐士智者,固然洒脱,但那只是在逃避现实罢了。在那动乱的时刻,奔波呼吁着礼乐主张,除了孔子,谁还能如此“固执”?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执着,一份信念。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未尝没有。当红军面对着重重险阻爬雪山,过草地时,他们铸就了一种如钢铁般坚贞不懈的意志。当面对凶恶的敌人,邱少云不惜牺牲自己让烈火一寸一寸侵噬着躯体;董存瑞不惜用手顶着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黄继光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炮口……他们留给了世人顽强的信念和勇毅。当面对经济落后的国情,邓小平毅然决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致富,实行改革开放。他们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用信念赢得了成功。世人,该借着前人留下的精神不屈不挠地向前。知其不可而为之,用执着打通通向成功的道路。要是担心和别人的一样,我再给找些素材好了,稍微综合一下就行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原文】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 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 吗?”【读解】“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 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 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 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智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 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 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 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 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事例: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解 释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出 处 《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愚公移山,可为而不为的例子:第一、交通。 这个有点“诡”,但确实可以作为理由之一讨论一下,先赞叹楼上的想象力和现实联系能力。但是我对于这个的结论却不以为然。 愚公虽然移了山,但是他可能是以一己所判断的“交通顺畅”的成立,毁灭了“太行”,“王屋”二山的“旅游资源”的丧失,可以想象,如果“五岳”“珠峰”因为阻碍了当地人们交通的顺畅,居住地的扩张而被干掉的话,我真不敢想象没了脊梁的世界会不会变成一滩烂肉,姑且还不谈“因为没了地势差异而可能导致沙尘暴之类的气流、沙土引起的恶 果”或者“山到了别人家门口挡了人家的路的可恶”…… 所以,愚公这个行为恰恰不是“卓有远见”,而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思想,导致了很多的外部负效应,可谓后患无穷,值得深究其“短视”的本质。 第二,精神。 愚公的行为固然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坚毅”“顽强”“勤劳”“勇敢”的楷模,在这个意义上,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是必然的,是铭心刻骨的! 但是同学,愚公他不会学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么?他不会挑个更好的地方定居好好工作发展事业么?他有这份“肯吃苦”的精神,或许他或者他的子孙早就能发明拖拉机,改善中国的科技水平;或许他或者他的子孙早就能够先泰勒成为“管理学之父”;或许他就能不以“单纯拉动内需”的方式来提升当时的GDP,而通过直接参与生产提升国内资本、技术等多项生产要素! 两者相较,移山移人哪个更好不是很明显么? 第三、能力。 我恰恰认为可为,也恰恰就是“可为而不能为”“可为而不该为”! 革命是“不可为”么?红军长征是“不可为”么?新中国的建立是“不可为”么?“两弹一星”是不可为么?我不敢说!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 革 命可为,但绝不盲目,而是先确认存在坚实的广大群众基础!所以才为! 长 征可为,但绝不盲目,而是先确认只有这一条生路!所以才为! 新中国成立可为,但绝不盲目,而是考虑到了中国人民的切实利益!所以才为! 两弹一星,核进步,哪一个不是不经过方法的精挑细选,所以才为! 愚公之精神可嘉,但却“南辕北辙”,实为可叹! 愚公有目的,可惜目的挑选错误…… 愚公有价值,可惜只能是“初衷还是好的”…… 愚公有贡献,可惜功过孰大任需讨论…… 所以,综上所述,以后你家门口有山,搬家!主人公是两个年轻人。他俩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住在同一个租赁房里。一天早上,两个人都睡过了头,醒来发现离上班只有十分钟时间了。一个年轻人眼看再怎么赶也要迟到,干脆打电话请了个假,然后倒头再睡;而另一个则飞身起床,穿上衣服拿起皮包就往楼下奔,拦了一辆出租车直驶公司。 当然,气喘吁吁的他最终还是迟到了。但是,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却大不一样。原来,公司老总了解情况后,先是一律平等地扣除了两个人的奖金,但不久又把后者安排到更加重要的位子上。老总说:“一个人出点差错是难免的,但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却难能可贵,这样的人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历来,人们总是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反其道而行之。明知这件事做了也难以达到目的,干了也白搭,但偏偏还是要去做,有必要吗?胡适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名人。但他最初出洋留学,进的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农学院,选修苹果种植专业。后来,他发现这门技术与当时民不聊生的国情大不相符,学了也派不了用场,于是决定转学。转学之际,他想起了清代大儒章学诚说过的一句话:“性之所近,力之所能。”于是他“依着自己的兴趣”,转到哲学院。这一改变成就了胡适先生。后来,胡适在北大任教,曾担任过哲学系、外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系等五个系科的主任。事实证明,他的选择不乏明智之处。小区里,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工人就是这样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倔老头”。人所皆知,现在“黑色小广告”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痼疾。但这位老人却天天拎着一只塑料桶,拿着一把铲刀,在小区、街头的墙上、电线杆上铲除那些小广告。他的子女和不少好心人劝他:“这些小广告就像烂膏药,去而复贴,你能把它们铲除干净吗?有这些精力,还不如玩玩呢!”老人怎么回答呢?“我知道铲不完,但铲掉一张毕竟少一张。只要还有力气,我是不会就此歇手的。”这话看似朴素,却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可是近几年,一些污七八糟的东西不断传入我国,社会风气受到严重影响。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是说谁诚实,不再是褒扬的话,而是讽刺他傻,死板不灵活,不适应社会潮流。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严重地侵蚀着小学生纯净的心灵。好象人只有圆好象人只有圆滑、自私,才是聪明的。这些不应是社会中的主流,更不应成为学生的主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欲与国内一家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和约前,美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询到这样的信息,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于是美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这个报道,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反之,如果没有诚实和守信的品德,就没有光明的未来。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诚信是火焰,给人希望,给人温暖;诚信是明镜,给人准则,给人借鉴。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就听过的一个故事,一个老国王挑选王位继承人,对被选中的几个孩子说"谁能让手中花盆里的种子开出最美的花,谁就可以做国王。一年之后,所有的孩子都来了,带着最美丽的花,只有一个孩子捧着一个空花盆说;我浇灌了一年,可是没有开出花。老国王却让这个孩子继承了王位。因为种子是熟的,开不出花。是孩子诚实的品格打动了国王,国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安邦治国。这则小故事是对孔子格言生动的诠释。翻开厚重的民族文明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理念,一种修养,追而求之,歌而颂之。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是人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乃做人之根本。莎翁说过:没有比诚信更珍贵的遗产。可见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先进文化的标志。而今诚信缺失。以当今的国际社会为例,日本首相失信于反省侵略战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结果失信于亚洲国家,更失信于本国国民,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再看看我们的社会,欺造假之风有扩张之势:有的人贩卖假烟假酒毒米和黑心棉,虽赢得一时之利,却失信于众,甚至锒铛入狱。在我们的校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呢,比如抄袭同学作业,借别人钱物不还,同学之间互相包庇欺老师和家长,等等。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正是这些小事折射出一个人的诚信度乃至人格的高低。勿以恶小而为之,诚信危机已不是危言耸听,它已经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中国加入wto需要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诚信的国家,才能在世界谋求发展。没有诚信的人是立不起来的人,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全社会都在呼唤诚信:让诚信成为一种社会之风,时尚之风!
人可以选择不正视死亡,但最终却无法拒绝死亡。在生死关头,如何才能平静地直面死亡?如何才能使死亡成为人之生命价值提升的有益契机?对它的解答不断地引发着哲学家们对生死价值与尊严的严肃思考。颇具原创性的先秦儒道学说对死亡的拷问直至今日依然深重地影响着我们对死亡价值与意义的探寻,因而,一再地、积极地审视先秦儒道的死亡哲思,是我们占有过去开创未来的必经之途。 在死亡来临之际,儒家君子可以“无怨”而死,道家真人则有“无畏”之死,儒道分别经由不同的路径,实现了生与死的价值与意义的相互支撑、相互建构,儒道之间也能够相互解构且又相互诠释的。先哲们的生死智慧共同指导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死进退的哲理之思。因而,“中国人一旦懂得在儒、道之间寻求互补,在伦理责任与适性逍遥之间跳来跳去,他们便成为面对命运捉弄而无畏无怨的精神贵族。”[1](p57)儒道两家的生死哲思不仅有智慧,而且有境界,他们共同书写了一体两面的生死图景,描绘了人的生死之美。儒家重在谈生,描摹出 “生如夏花之灿烂”的生之境界;道家着意论死,书写出“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死之境界。先秦儒道的死亡观彰显了中国“哲理人生”、“审美人生”的特点,饱含了对生死思考的智慧与境界。 一先秦儒道在死亡本质的理解上是基本相同的,都认为 “生必有死,生死命定”。 儒家和道家都说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并初步提出了生死气化的观点。如荀子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禀气而生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p104)他还明确指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2](p238)在儒家典籍《礼记》中也有类似的生死气化、生必有死的论述。庄子在这一方面的论述更加生动详实。他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3](p646)充斥世间的即是气,天下万物的成与毁都是由气之聚散导致的。 人之有生,生之必死,这些都是由必然的、不可把握的“命”来决定的。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p183)荀子也说,“死生者,命也”。[2](p346)庄子则认为,“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3](p543)。不仅是人的生死,包括人的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及世间寒暑,都是“事之变,命之行也”。[3](p184)“命”沿着其既定的轨迹而运行,人力对此无法干预,只能接受。所以在死亡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们从来都不会违背天定的“命”,为了延长生命而做任何徒劳无益的努力。 认识死亡“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面对死亡我们应当“怎么办”,并探究“为什么”应该这样的问题。所以,先秦儒道死亡观分疏的重点在于:比较儒道面对同样是必然、命定的死亡时分别展现了怎样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什么样各具特色的死亡理论,并探究其学术理路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二先秦儒道在对待死亡的态度、界定死亡价值的重心,和超越死亡的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 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儒家既有乐生恶死的自然情感,也有坦然赴死的理性抉择,道家则从老子到庄子体现了由全生顺死至恶生乐死的变化。 孔子在面对亲友的死亡的时候,表现出与世人相同的哀恸。弟子冉耕染疾将死,孔子哀叹痛惜。当爱徒颜渊死亡的时候,孔子更是表现出近乎绝望的、呼天抢地的痛苦。“噫!天丧予!天丧予!”[4](p170)这种对亲友死亡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与常人没有什么差别。当从者提醒孔子应当中和地表达哀思的时候,孔子以“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p170)予以反驳,其乐生恶死的自然情感展露无疑。但是,孔子又并不是一味简单地顺此而求生舍死。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4](p100)。当他自己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也表现得从容不迫,如《论语·述而》中所载:“子疾病,子路请祷。”[4](p138)孔子予以婉拒,有生之时,“未尝有过,无善可迁”[4](p138),因而无须祷于鬼神,亦又死而无憾之义。而且孔子认为,即使死也要遵从礼制、维护礼制的神圣。如《论语·子罕》所记录的:“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4](p151)对此不合礼之举,孔子更是愤慨有加。孟子一样有欲生恶死的自然情感,所以他直言“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4](p452),但又指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p452) 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凸显生命的可贵,却从来不谈生命的可爱。老子从自然变化的角度看待生死,生在之时全生,死至之时顺死。庄子继承老子全生的思想,但从整体上来讲,他更多地去体味死亡的自然与必然,体现出了乐死恶生的态度。既然生死是自然命定的,就不必要执着于生或死,死生只是形态有异,从本质上来讲没有区别,所谓“万物一府,死生同状。”[3](p350)面对亲友的去世,庄子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甚至难以理解的超自然的豁达。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与孔家圣人面对死亡的悲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庄子还讲述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庄子路遇骷髅,梦中骷髅向庄子表达了死后的至乐:“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3](p528) 面对死亡的来临,庄子认为,生者应当以亲友之死而喜,死者可以以己身之死为贵。 儒圣面对死亡时而悲痛、时而淡定或慨然赴死的表面矛盾,儒道面对死亡的态度差异,这与儒道对死亡的“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的不同侧重直接相关。儒家隔离生死,立足于生,“由生观死”来淡化生死的自然价值,凸显死亡的社会价值;道家则打通生死,着眼于死,“由死观生”而否定人生的社会价值,张扬死亡的自然价值。 儒家对死亡的“社会价值”的重视可以从多方面得到论证,如:第一,儒家非常重视丧葬仪式。通过隆重的葬礼和祭祀来告慰死者,更重要的是要教育生者,达到慎终追远的目的。《论语》中,“祭”字共出现了14次,孔子对祭祀的各种礼仪规范具体到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他的弟子曾参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4](p73)荀子继之发扬出礼制思想,提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2](p238)死生大事与礼相系相连,死亡的葬埋、祭祀、铭诔等无一不具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二,死亡不是单独存在的事件,而是要承载价值实现的重任。儒家认为,生与死是两种不同质的存在状态,乐生恶死是人性所具有的自然情感,但是孔子认为,人,尤其是志士仁人,不能任由自然情感的泛滥,一味求生畏死,而应该以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去追求“仁”道,要不惜杀身成仁、死而后已。正如孔子所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p222)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p452)人可以超越欲生恶死的自然倾向,将自然的生死与义相连。第三,由生观死:生尽其道方能死得其所。孔子主张的“未知生,焉知死?”[4](p170)其间意蕴复杂深刻,但无疑揭示了儒家先“知生”而后“知死”以参悟人生意义的逻辑思路。君子生尽其道,就可以死得其所。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4](p100)也包含着同样的意味,人只有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才能坦然地去面对死亡的降临。正是基于这样对死亡的社会价值的关注,孔子在经过了毕生努力、承担了应尽的社会责任之后,可以安泰地面对自己的死亡;而当其弟子,尤其是得意门生颜回早亡的时候,与生相异的死亡无情地打断了生命的承担,阻隔了儒家道统传承的“成仁”之路,孔子会悲痛难抑。以上三个方面,无一不是把个体与集体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淡化死亡的自然性而着重建构、显扬死亡的社会性,赋予死亡深重的社会价值。 在道家看来,儒家“由生观死”的路径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有无之间,无更具有根本性;生死之间,死更具有永恒性。据此,从短暂具体的“有”出发去看永恒根本的“无”的意义,就显得荒诞无理。所以,应当舍弃对所谓“社会价值”的关注,彰显死亡本有的“自然价值”。因而,庄子在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虽然也曾有常人的痛苦,但是很快发生了转变。他通过对妻子生死的观察与思考,指出“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3](p524)其中,庄子以气化理论沟通了生死,取消了生与死之间的根本界限,进而“由死观生”,达到了道家所倡的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境界,甚至还对死亡的降临抱有一种欣喜的态度。在庄子与骷髅的寓言中,同样遵循了“由死观生”的路径,并进一步否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凸显生死的自然意义。从骷髅的视角来看,死后无拘无束的永恒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属于人生社会价值领域的道德意义、族群利益、千秋功业都等同于约束、甚或痛苦。道家由此判定,死亡才是人生的真正归宿,所谓生游死归。因而和儒家的厚葬不同,庄子主张无葬。据《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临终之前,弟子表示要厚葬他,但庄子拒绝棺椁的保护,而宁愿将自己的尸体供给天上的乌鸢与地下蝼蚁公平分享,他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3](p976) 可见,认为“生死异质”的儒家,追求“死得其所”的社会意义;主张“生死同一”的道家则重视“视死如归”(死亡即是归本复原)的自然价值。循着这两条不同的路径,先秦儒道分别以“尽己”与“顺天”的方式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否定死亡的终极性,从而确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注重死亡“社会价值”的儒家,着眼于人的道德精神的弘扬和传承,面对注定的“命”,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尽己”,他们积极有为,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最终达到了“虽死犹生”的目的;彰显死亡“自然价值”的道家立足于人的自然精神的逍遥与永恒,主张“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的“顺天”,他们淡泊无为,以精神的绝对逍遥,进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 在既定的天命面前,儒 家强调 君子要知天命、畏天命、听从天命的安排,同时,孔子还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p227)。这样天命的实现就必须要经由君子的行为实践才能得以实现,结果虽归天命掌控,过 程却由 君子实施,由此开拓了天人相参的局面,儒 家的 君子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以实现“仁”这一儒家的最高道义。通过区别天命与人道,经过“听天命,尽人事”的理路,儒学视野由“命”进入到“道”的层面,从而指导人们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尽人事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在《荀子·大略》中,子贡问孔子人生何时方能休息,孔子用了“事君焉可息哉?”“事亲焉可息哉?”“妻子焉可息哉?”“朋友焉可息哉?”“耕焉可息哉?”等一连串的反问[2](p335)予以回答,从而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不停息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得到死后的安息。这种生作死息的观点在孟子那儿表述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尽其道而死” 方为 君子的“正命”。所以,要通过有限人生的“尽己”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儒者尽己的内容主要包括: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儒 家 君子死而不朽的三种重要的方式。其中,立德为先。儒家认为德之最贵为“仁”。孔子对“仁”的论述中,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所以,儒家之德不是孤立的个体封闭的修养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克己复礼为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儒家之德与“孝悌”结合,把个体的存在与价值融入到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当中,以集体的长久与崇高弥补个体的短暂与卑微,从而张扬道德的永恒,得以“虽死犹生”。可见,儒家通过天命与人道的相分、相参,把面临死亡的安乐宁静的实现转移到世俗人生的道德追求当中,通过道德生命的永恒和个体向集体的靠拢来实现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努力实现其社会理想来体现的。儒家通过积极与天命讨价还价,选择了刚健有为的人生,这是采取加法原则,赋予了人之生死沉重而神圣的社会责任,相应地淡化对死亡自然意义的关注。 道家则嘲讽儒者徒劳无益的努力,以减法原则剔除了人之生死的社会担当和意义,从自然之“道”的高度去关照个体的人生和人心,让个体直面死亡,顺天无为,与道合一,从而实现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与永恒逍遥,完成了由“命”而“道”的超越。老子是个理解辩证法的高手,他看到凡物有生必有灭的“命”,所以他顺天命而为,从自然之“道”的原则看生死,认为死无非是重归宇宙、再回自然,永远与自然合一,即与道同存,也即死而不朽。这就从理论上达到了对死亡的超越,并在个体心理上消弭了死亡的可怖性。不过,老子还是渴望能够在精神上长生久视,他认识到“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所以主张不应主观地生灭妄动,以达到精神上的“不生不死”。庄子承接了老子顺天无为的原则,继续了他在精神领域的超越,并提出“死生无变于己”。“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3](p124)生的时候顺应自然养生、尽年;死的时候安然接受顺其自然,只有顺天应命,不喜不忧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进而从生死困惑中得到解脱,达到生死俱善之超越的逍遥。 儒家偏重死亡的社会性,道家突出死亡的自然性,二者显然相异,却又正好互补,相互弥合了对方的缺漏,相合而成完整的、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死亡。 三儒道在死亡观上的一致和互补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学术原因。学术原因为根本,社会原因为契机,二者相互交融、相互支撑,共同促成了先秦儒学与道学理论的关联。 社会原因方面,先秦儒道面对着同样的时代课题和人生课题: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并立、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祸四起,“国家将会怎样”、“社会将会怎样”这样严酷的政治课题摆在当时人们的面前;乱世之中,个体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飘忽无不触动着人们的生死感思,怎样构建生命的真义、理解死亡的价值,或者说“人生应当怎样”的困惑成为当时对每个个体提出的一个迫切的人生课题。对同一时代课题与人生课题进行解答的历史大背景使得儒道学说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从不同的角度开创了对同一问题的智慧见解。 学术原因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一种学说对时代与人生课题的具体解答关涉到学派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但能够不断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核心,还在于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致思理路,内含了超越政治、超越时代的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触及到了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儒道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时候,有这样相同的学术致思理路:援天证人,天人合一,以天道证人道,从天道之本然推人道之应然。具体来说。儒道都“天”这一基点出发,分别沿着“天”的社会意义和自然意义的方向,确立了自家学说独特的终极概念,即“仁”与“道”。儒家圣人看重的是“天” 生生不息的“仁”德,并把它作为天道的根本;道家圣人则用自然无为的“道”德概括“天”最本真的特性。从生生不息的“仁”与自然无为的“道”,我们能理解何以儒道分别以“拯救”与“逍遥”回应当时的政治课题。儒者们看到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境况,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p186)这样上下有序、尊卑有礼、仁爱和谐的理想社会,因此,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陈国家兴亡的大计,积极投身于入世的现实“拯救”当中,力图创建一个以“仁”德为内容,以“礼乐”为形式的有序社会。道家哲人则诟病儒家提倡的政治发展、社会进步,在他们看来,所谓“文明”是一种疾病,治疗它的唯一法则就是抛弃它、重回纯然无为的自然状态,老子构想出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p357)的“小国寡民”彻底无为的理想国,庄子则进一步怀疑国家、王道的可靠性,把人们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视为荒唐,人生中能够实现的只能是出世的自由自在的精神“逍遥”。因此,儒者们积极入世,以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归仁”;道家的则致力于追求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最佳状态:“返璞归真”。同样的,在人生问题上,儒道的“立命”与“安身”(或“安心”)也要从“仁”与“道”开始理解。“天”道之根本为“仁”,所以,儒 家 君子的最高人生理想是“成仁”。“仁”德生生不息,因而,“成仁”要积极入世,要以舍我其谁的气度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为家国天下而不懈打拼,这才能成人成己,所以对儒 家 君子而言,只有“立命”方能“安身”;道家用 “道” 自然无为的原则指导世间,所以百年人生也应当自然无为,道家真人寄情山河、享受自然,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以“安身”或者说“安心”为要,在他们看来“安身”即是“立命”。 这一致思理路表现在死亡观上,儒道先哲在面对生死命定的困惑时,并没有局限在怎样具体解决困惑上,而是他们的视野投注在更高的“道”的层面上,经过由“命”而“道”的跨越,以“道”统领生死。儒家以生生不息的“天”之“仁”德为砝码,权衡死亡的轻重、规定超越死亡的方式;道家则以自然无为的“天”之“道”性为标尺,丈量人生的宽度,选择克服死亡的途径。儒者死亡的最高价值是通过死亡行为实现对家国天下的“拯救”,服从“仁”德,达到“成仁”的道德至高点;道家的死亡则是远离政治的个体精神“逍遥”回归自然之本,从而抵达“合道”的智慧高峰。这样,面临死亡的时候,儒之君子就能够因为 “生作死息”而“无怨”;道之真人则由于顺应“生游死归”而“无畏”。最终两家殊途同归,因为“无怨”而能“无畏”,因为“无畏”而能“无怨”,均能做到安心而死,并使生与死的意义相互建构、融贯于一体。 结语先哲们对生死的思考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可以给我们不尽的启迪,但在解决生死困惑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曾、以后也绝不会有众心所归的标准答案,而只会有绵延不断的思考。如何在积极汲取先人哲思的基础上,令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成功转生,从而创生出符合现代人特点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新时代生死学,关怀生死、珍爱生命,进而合理地界定生命的价值、安排生命的进程,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人生主题。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探析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商务英语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以企业文化理论为分析背景,以企业文化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2.杨恕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3.刘洁.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J].商业时代,2008(36)
1、天人合一英文是: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2、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principled stand that is the union of heaven and human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天人合一,用英语怎么说? Human life being in a highly harmony with nature. 天人合一用英语怎么说?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龚f nature 就是酱紫 天人合一”英文翻译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天人合一的英语怎么写的?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英语怎么说?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英语怎么说?谢 天人合一:Heaven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World and I, and health, all things with me for a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Gentle and a gentleman 天人关系 翻译成英语的话可以怎么表达 天人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如何可以有效的避孕? 10分 (1)抑珐 *** 生成:口服男性避孕药。 (2)抑制卵巢排卵:口服女性避孕药、注射避孕针。 (3)机械性阻止 *** 进入 *** :男用避孕套、女用 *** 隔膜。 (4)杀死进入 *** 的 *** : *** 内避孕栓。 (5)安全期避孕法:自经前14天排卵期。 (6)体外排精法。 (7)男、女结扎——阻隔输送通道。 (8)宫内节育器:阻止受精卵着床。 “天人合一”用英语怎么说 天人合一 [词典]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例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principled stand that is the union of heaven and human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天人合 一 怎么翻译英文 天人合一 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我就指点一下吧,还是你自己写哦。一只蚌没经过痛苦,很舒服,但没珍珠产出,另一只就有,说明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可以以这个为观点,引一些例子,最后点明观点,比如:司马迁的一些经历,司马迁忍辱负重,即使遭受腐刑,终于顶住痛苦,而后成被毛泽东称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记得一篇文言文问吗?如孙子脚斌的。。。 海伦集聋哑盲于一体,遭遇常人不能忍的痛苦,单却发动了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学会很多种语言。你些例子都可以应用,记的在后面重述一下观点。
和谐,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成为一个更好的团体,需要和谐;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和谐。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1
自古以来,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天人合一”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契合与统一;“人我合一”体现了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相融;“身人合一”则诠释出人们对于身心协调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如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追求自身生命的和谐显得更为重要。
早在遥远的战国时期,乱世的烽烟中就走出了智慧深刻的先哲——庄子。
深沉的思索与平和的胸怀造就了汪洋恣肆、光怪陆离的想象,也造就了淡泊空灵的哲学境界,抛却了尘世功利的羁绊,庄子完全走进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走进了心神合一的逍遥之境,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御风而去的身影。
人生逍遥之境即是怡然自得,而这份闲雅的自得来自于生命本质的和谐——实现自我价值,为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得到心灵的和谐。仅仅把人生追求局限在虚浮的名利,精神被禁锢,这样的人终生不过是物欲的奴仆。让心灵挣脱枷锁,生命才能绽放异样的光彩。
瓦尔登湖畔,曾经接纳了一个心潮澎湃的思想者。梭罗舍弃了文明社会的生活,在瓦尔登湖边搭建了一间简陋的木屋,过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与世无争的心境使他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愉悦。他借这种极端的行为,警示那些愚昧无知地沉溺于争名夺利的世人——生活的真谛并不只在于世俗所谓的“成功”之中。“我绝没有鼓吹悲观颓废的意思,我只愿像报晓的雄鸡,立于栖木之上,引颈高歌,唤醒世人。”梭罗的一生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找到了许多人终生不得的人生真义——独特的人生价值与精神自由之间的和谐。
生命自我的和谐源于独特价值的'体现。而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把个人的追求同历史趋势、时代潮流紧密相连时,把个人的人生意义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时,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高耀洁,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被称为“中国防艾第一人”。从1996年开始,她自费进行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工作。多年来她以无与伦比的坚定意志和宽广博大的爱心为普及艾滋病知识、救助艾滋病人遗孤而奔走呼吁。尽管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冷漠高墙,尽管她的努力只是“一个人的战争”,尽管她已至人生的暮年,这位刚直而善良的老人始终不曾退后,把“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一种由心而生的坦然充实使她无惧于种种坎坷磨难,勇往直前。
和谐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神州大地处处盛开和谐之花。从洪战辉顽强拼搏的奋斗中,我们读出了和谐;从牛玉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中,我们读出了和谐;从“微尘”团体无处不在的帮助中,我们读出了和谐……和谐如阳光照亮芸芸众生;和谐如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
生命如此瑰丽多姿,当单纯的生命融人和谐,便不再是单薄的个体,而凸显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天地万物不可或缺的一息。让心灵绽放和谐之花,让我们成为和谐之人!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2
爱如丝丝温暖的阳光,能够温暖世间一颗孤独的心灵;爱如缕缕清凉的泉水,能够浇灌世间每一片贫瘠的灵魂。爱是阵阵温柔的春风,爱是滴滴甘甜的清泉。正是这爱滋养了社会的和谐之花,使它绚丽地绽放。
爱让家庭美满幸福。父母句句关怀的话语,儿女一片片感恩的孝心,夫妻声声体贴的问候,兄弟短短鼓励的赞誉……无一不是爱的付出,爱的体现。当我们看到父母为了子女甘心献出生命时,当我们看到儿子为了母亲的健康而乐意献出肾脏时,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亲情,我们被感动了,被爱的伟大力量感动了。有了这样的爱,一个家庭怎么能够不幸福?怎么能够不和谐?
爱让国家繁荣富强。在过去的日子里,可谓多灾多难,矿难、地震、台风频频见诸报端。可怕的灾难夺走了无数的生命,在这艰难的日子里,我们的总理陪我们一同走过,他曾下到阴暗潮湿的矿井去看望矿工并与他们共进午餐,他曾来到危险重重的地震现场去慰问那些受灾的群众,他也曾亲林抗洪的第一线指挥人民的抢险斗争,他所拥有的是一颗伟大的博爱之心。他把自己的爱无私地献给了自己的人民,有了这样的爱,国家怎能不富强?社会怎能不和谐?
爱让世界和平友好。去年的圣诞前夕,正当人们满怀幸福与喜悦的心情为节日的庆祝忙碌准备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印度洋,无数生命被摧残,无数家园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流浪的身影痛苦的哭泣。面对这场人类的浩劫,人们被震惊了,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里的人民度过灾难重建家园,大批大批的物资被送往灾区,各国救援人员纷纷赶赴灾区,他们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点点钱,一点点药,更是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怀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世界怎能不和平?人类怎么能够不和谐?
曾经有人说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那么就让我们真诚的把爱呼唤,无私的把爱奉献,让爱把每一片心灵的荒漠变成绿洲,让爱把每一寸灵魂的荒原重现生机,让爱的阳光、爱的雨露去滋养着和谐之花,使它们开得更美更绚丽。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3
暖暖的夏带来了秋那舒缓的脚步,然而,在秋风中,风和树却为叶子的去留而发生了争执……
“叶子是我的,她本就长在我的身体上,你为什么要和我抢?”树愤怒地问。
“秋天来了,按照常理来说,叶子应该和我走,我是叶子的守护神!”风神写自若地回答。
“叶子是属于我的,如果不是我,你会带走哪片叶子?叶子的成长,我付出的心血最多,所以,你没有资格和我抢叶子,你没有为叶子的成长付出一丝一毫!”
“叶子注定会跟着我走,我会带领叶子走进天堂,等待下一次的轮回。一片叶子会有一千个轮回,它们还没有完成大自然交给我们的使命,所以,你必须让它们跟着我走!”风也生气了。
树见风也沉不住气了,笑着对风说:“怎么?就这么两句话就生气了?你也太污辱你的身份了吧!作为你多年的好哥们儿,我奉劝你一句,学学青岛,看人家那使者是怎么做的!”
“你不用拿话激我,你最终的目的不就是留住叶子吗?我告诉你,你妄想,别以为好运总会围绕着你,你说我没资格带叶子走,你就有资格留住她吗?你说叶子的成长离不开你,没错,确实是这样,但你除了给她一点营养,你又给她什么了?夏天的时候你让她在烈日下狂晒,而你去躺在她的荫里纳凉,你不觉得羞愧吗?”风毫不客气地说。
“你不要强词夺理,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当然会选择保护她,可那些都是老天注定的,我别无选择……”
“既然你都相信注定这种事,为什么还不让我带叶子走?!”风的眼里都冒火了。
突然,在树与风争吵中传来一声喝:
“你们别吵了,如果你们心中都那样想,那为什么不问问我如何抉择?”
树和风都看着叶子,默不作声。
“我知道树是为了我好,他怕我离开后会孤独,会没有人陪,而风只是为了完成他的使命,而且他也是为了我好,但,我谁都不从,哪条路都不选,我只想做我自己……”
说着,叶子奋力出树与风的牵制,纷纷扬扬地落地,就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地默默为树奉献,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树与风看着叶子自然而优雅地落地,心中都有很多遗憾,树对风说:“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我就让你带她走了。”风对树说:“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我就不对你说那样的话了。或许世间万物就是这样,握得越紧就失去越多。大家都各自让一步,结局就不是这样了!”
叶子就这样结束了她的生命,不知等待她的轮回会是什么样,下辈子,她还会是片叶子吗?
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挽留……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4
“邻舍好,赛金宝。”这是一句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话了,可从古至今,它都是不变的真理。在我家居住的那一个楼道里,上下左右的邻居相处得非常融洽。
“喂!__,你家来信了,快来取啊!”“各位注意呀,水厂有通知,明天停水一天!”……一听就知道,准是那三楼的苗奶奶,她是居委会的成员,一天到晚总会收到一大堆信息来提醒邻居们,使大家不会因为有什么临时情况不知道而误事。
她身为居委会的成员,也有一种奉献精神。前几个月,大家发现一个怪事儿:家家一个月用水的总和与楼道总水表里的计数不一致。大家感到困惑时,苗奶奶却已经开始行动了。她先把欠的水费垫掉,然后在我们这楼道里开了个小会,确认大家都没有偷水,消除了邻里之间的隔阂。接着,她又自费请来水工,上了楼顶查看水塔,问题果然在这儿——水塔漏水。于是,她又让水工修理好,且自己付了钱。这精神感染了楼道里的每一个居民。大家都视她为老总管,再有什么事都先找她谈。“506室的,有事!”看,黄奶奶又叫上了。“哎!”我应声出了家门……
苗奶奶晚上下楼时跌了一跤,把脚给扭了。这个消息传出,邻居们都去探望她。爸爸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下楼买了一堆电灯泡,我没搞明白就上学去了。下午放学回家,上楼时,稍稍咳嗽了一下,漆黑的楼道里马上灯火通明。原来爸爸用了半天时间在楼道里安上了感应灯,以免以后再有人上下楼梯时因为光线不足而摔倒。灯的电源都连在我家的火表上,邻居要求也每月适量给爸爸电费,不让我家一户承担全部电费,爸爸不肯,但邻居们一再坚持,爸爸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再看,我家对面的那位阿姨,长期用空余时间把上下楼梯打扫得干干净净;楼下的居民也常抽出时间擦一擦楼梯的栏杆;还有最底楼的那户人家,把自行车排放的整整齐齐,使的人们方便进出……类似的事情不断在我们楼道里发生,数也数不清。 瞧见了吧,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含义。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5
一支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
一只雄鹰,直冲云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
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其实自然界处处绽放着和谐带来的光彩。浮云掠过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荡,拓展了浮云的空间;百合绽放于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机,弥散了百合的幽香;鸟儿筑巢于大树,焕发了大树的活力,鸟儿获得了快乐的天堂。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画面,让每个生灵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是与整个大自然相融的。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物犹如此,何况人呢?
人是自然的主宰,和谐的人伦光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田间耕作的农民、车间忙碌的工人、医院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堂讲授知识的人类工程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价值凝聚成一种力量——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转。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柱所形成的一道弧线,像彩虹桥一样美丽;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样晶莹;和谐是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吗?_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
人与自然议论文600字5篇
人们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才会幸福。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与自然议论文600字例文,希望你喜欢。
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人类是如此依赖大自然。人类拥有自然,但决不等于人类可以违背自然的意志,否则人类将遭受自然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绵延无尽,不然,会被一种更先进,更文明的生物所取代。
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动物也如此。可一些人却残害他的“兄弟”,不断把自己抬出自然圈,并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其实,你想错了,大自然制造了多少生物,而人类,连一个简单的微生物都造不出来,只能坐在一旁看着罢了,然后反复研究,得到结论。
一些人类大量的残害自己的“兄弟”,使生态不平衡,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把大自然“母亲”看作仇人,责备他的“母亲”,使得“母亲”如此狼狈。这样下去人类碧将遭受自然惩罚。
若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时,人类可能就会像恐龙一样突然蒸发于世界。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具有智慧生物。那时,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如我们眼里的蚂蚁。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大自然,制止那些非人类的做法,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乐趣,并让兄弟姐妹更好的生活,享受母亲给予的乐趣。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也是,植物还是。不能因为权、财而毁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毁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卓越于其他生物。
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其他兄弟姐妹,更要保护大自然。
在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他们的教科书我们都教给他们,要征服自然,总是觉得人类是大于自然的,人类的科技要比自然要厉害,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现在我们的社会都倡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平相处,要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大自然。
从古至今人类都饱受一些自然灾害的折磨,可以说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非常弱小的,即使现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克服它的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例如泥石流,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都是我们人类目前无法完全克服的,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亡和创伤,所以说成为人类的能力要大于自然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我们不懂得尊重他们,不懂得和他们和睦相处,作为你同样的方式让我们人类受到报复,受到惩罚,让我们懂得要与自然和睦相处。
现在有很多人类不尊重他,所以都不管,大家等会比如有一些人乱砍乱伐,我简直就去砍伐树木,让原本玩猴无损的树林带来了伤害,其实森林对我们的大自然是很有好处的,并且可以帮我们吸收一些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给我们人类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节制的砍伐他们,让森林受到破坏。森林的破坏也会给人类带来报复,因为森林如果遭到了很大遭到了破坏,原本森林就有净化空气和调节局部气温的效果,如果森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这些效果也就没有了。
可以说人类在破坏自然的时候,也就是在破坏自己,那么大自然也会同样的方式来对我们这样,所以说我们要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和睦相处。
此刻已是21世纪,人类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科技产品推出,推动了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但也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不少珍稀物种灭绝。
从前,人们过着仙境般完美的生活,没汽车,没烟囱,更没化学工厂。人们上山摘野果,下山捉野兔;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河里的鱼虾数不胜数。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但自从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后,人类就走上了破坏环境的不归之路。而为了扩充自我的生活空间,赚到更多的钱,森林中的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为了填饱自我的肚子,得到口福,无数的动物被虐杀了;工厂的奸商为了夺取暴利,不择手段地把有毒物质排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很多鱼类死亡了。
这难道就是我们那“完美的生活”吗?
我们人类十分固执,想到的事必须做。当人们对自我的“土地私有制”不满时,制造出“礼貌”战争!各种新型武器不断推出,石头、弓箭、子弹、原子弹轰轰烈烈地投上战场。仅仅一次海洋战争,就使一千多种海鸟和鱼类灭绝!
此刻已是和平年代,人们讲究华丽的服饰,一件毛皮大衣,也不知用了多少珍稀动物皮革才缝上!一件漂亮的木雕家具,用的是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参天古树……大自然哺育了人类,但不是无偿为人类服务的。
这是有代价的:砍伐了树木,就会引来洪水、干旱、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鸟类数量的减少,数不尽的害虫就会在农田里飞来飞去,粮食会减产……
一棵小树苗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它为我们制造氧气,保护环境。而人类砍伐它,仅仅需要几分钟……期望人类能保护环境,不要再创造出另一份“辛德勒名单”。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虐待自我,我不期望世界上的最终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个讲台上发表我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思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博爱众生,达天人合一”。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古有《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今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者相辅相成。和而不同,和而为一,无不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发展的。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认知的范式。那么“民胞物与”就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诉求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科学认知,至今仍给我们以启示。可是,上世纪的中国需要发展,人口经济需要推动,于是,大地伤痕累累,肮脏的血液在她的血管中流动。人们围湖造田,困海填地,除草耕种,伐木造屋,倾倒污水。种种劣迹,都在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伤害这个从古而来就和谐共处的自然。
我们是自然之子,那么保护自然就是我们应做之事、应担之责。孟子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应胸怀天下万物,坚信人与自然皆平等,博爱众生,达天人合一之境。
英国一位生态学家说得好:“我们不是地球的拥有者,我们只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过去,我们犯下的大错已让我们尝到了恶果。土地沙漠化、酸雨、全球气温上升、臭氧层破坏、北极水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等。可现在,我们还有改正的机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我们是自然之子,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植树造林,退耕坏草,退田还湖,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我们应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意浪费资源。我们应努力学习,改革创新,争做时代新青年,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以博爱之心爱众生万物,万物众生也会爱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发展,如此之好事,岂不美哉!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概就像两个人吧!一个不断索取,一个不断付出。那当世界万物忍受不住这样的索取是不是会让人类接受惩罚。
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埃博拉,2016年洪灾,2019年澳大利亚大火,2019年蝗灾,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天灾?人祸?难道问题不是应该从人类自身找吗?
同是地球的儿女,难道我们人类就不会受到责怪?同是地球的儿女,人类就该凌驾于自然,凌驾于其他生物?同是地球的儿女,难道威胁人类的生物就该被人类伤害?
人类是高级的生物但不代表这是破坏自然的理由,经济建设越来越先进,发达。可人类的思想依然如此,人类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就拿今年春节前的事来说,是蝙蝠的错吗?不是,找找蝙蝠的资料,它长成那个样子不就是为了人类不去捕它们吗?蝙蝠常年体温40度以上,身上数百种病毒。那为什么人类还会去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去考虑后果,只为了自己一时的贪婪。
所有的灾祸来临时,人类只会抱怨。事到如今,人与自然都不用找谁对,谁错。一起忍受自己犯错后的惩罚。每一次的灾祸何尝不是再给人类提醒呢!
我希望春天能看到树木上都长着嫩芽,能听到燕子的叫声;我希望夏天能看到小河里各种鱼儿在游动,傍晚能听见布谷鸟的歌声;我希望秋天能看到金色的麦浪,能听见农民伯伯爽朗笑声;我希望冬天能看见白雪皑皑,能听见人们的祝福。我还希望一年四季能看到真正的太阳,而不是隐没在雾霾下的一丝光。
如果人类的欲望少一点,那么自然就会美一点。人类应该反思自己,有所觉悟,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体现了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庄子说:“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可攀援而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乐的浪漫图景。
《吕氏春秋》更是主张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反对“竭泽而渔”,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这些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愈益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以贯之的命题。老庄反复强调的“道法自然”、“无为”思想,就是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孟子的“王道”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今天环境污染、资源告急的时候,全社会都在提倡“可持续发展观”,即当代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来人的发展为前提。
其实这个观点,在我国先哲“亚圣”孟子就表达过。他在见齐襄王谈论如何实行“王道”时,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按照农业时节,农业规律,安排生产,粮食肯定是够吃的;少用密网去捕鱼苗,水产是够吃的;开采山林按照树木生长的规律,木材是够用的。总结而言就是要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办事,不要违背自然,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家的强盛是可以实现的。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如长江和海滨渔场每年都会有适当时间封渔,一些旅游景点为了保护生态,适时会封山。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另外,从孟子游说齐襄王这件事上,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树立这样的发展观,需要 *** 和领导者去重视和落实,国家决策机关应该虚心听取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和意见,实现“兼听则明”,促进做出正确的决策。 目前,社会上普遍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要学习,更重要的要落实到方针政策中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
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谨”1分,“申”1分,“庠序之教”1分,
“孝悌之义”1分,“颁白者”1分,“负戴”1分)
小题1:(6分)第一段:(3分)①不违农时 ②数罟不入洿池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每点1分)第二段:(3分)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每点1分)
略
提起“套子”,人们就想起契诃夫作品中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着墨镜,穿着羊毛衫,耳朵里塞着棉花,晴天还穿着雨靴……总之,他给自己编织了一个严严实实的“套子”,最终自己被活活“套死”.真是可笑可恨而又可悲.读罢,大家大声疾呼:“套子”是一个杀人凶手,我有击破它的必要.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全对.
套子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把人套累套死,也可以让事物更精彩.
众所周知,套子即做成一定形状,罩在外面的东西,它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由于它存在,器物得以避免与外界接触,免遭污染减少氧化,增强使用寿命;大篷内得以提高室温,菜苗得以抵御寒流,茁壮成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君不见,因为“套子”,棉被日久而洁白如新;因为套子,宝剑年深而新发如硎;因为套子,大篷蔬菜丰收在望;还是因为套子,手机寿命大为提高.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个套子.没有这个套子,这个世界就真乱了套,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寡人之于国也》写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假如打破套子,那将是焚林而猎,涸泽而渔,植被减少,物种消失,“千山鸟飞绝”,自然不成为自然了.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婚姻就是个套子.如果没有这个套子.如果男人、女人随意进进出出,永无休止,那么就会劳燕分飞,妻离子散,家庭破碎,社会不安定,害人害己害社会.因为套子,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妇恪守妇道;因为套子,夫糟糠不弃,贵不易妻,夫严遵夫规:夫妻相互体谅,相敬如宾,执手偕老.
套子是交叉路口让来往车辆停下行驶的那盏红绿灯;套子是天空中让高飞风筝永不坠下的那条细丝线;套子是让火车正点运行的那张时刻表;套子是让士兵们冲锋陷阵的那只号角;套子是让孙悟空头痛的那个“紧箍咒”.正由于这些套子的存在,车辆秩序井然,纸鸢凌空起舞,列车正点运行,兵士勇敢杀敌,悟空乖顺听话:好一派喜人场景!
诚然某些“套子”也有的反面,禁锢人性,扼杀灵魂,推残人才,阻碍进步.我的应该毫不留情将它打破.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先贤的一些治国主张,无不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学习《孔孟二章》,对理解“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社会. 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的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春秋时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财物匮乏,人口稀少,孔子的这种均贫富的主张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借鉴作用.社会的稳定团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今天虽然社会稳定,财物也丰富了,但是人口增多了,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如果不适时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限制特殊利益集团,那么社会矛盾就有可能激发,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执政者就要依法行政,消除社会不公平因素,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力.孟子云:“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治国者就要以人为本,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权,使百姓“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后治礼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驱而之善”,这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百姓在物质上富裕,在精神上安乐,民无怨愤,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王道可成”.这是孟子畅想和描绘的理想的和谐社会蓝图.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合理的利用资源,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子不可胜食也.”这是对统治者的棒喝,不要在农忙时节征调百姓,保证他们有劳动的时间.“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是对百姓的忠告:不要竭泽而渔,不要乱砍滥伐.孟子这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曾几何时,大炼钢铁,毁林种地,围湖造田,狂捕滥伐……由此而带来的自然灾害还少吗? 两千多年前孟子描绘的和谐社会只不过是理想的乌托邦,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强音,我们所期待的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定会美梦成真。
议论性散文
1,可以以鲁迅先生的诗为题记
2,开篇第一段破题,最好以排比,比如说:“花的凋零是为了更好的重生,燕 的南归是为了春日的再来。”
从而引出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听其自流,待其自生;自然如此,人定胜之”
3,通篇实例的选择,要紧扣你所要表达的主题
这里有几个事例仅供参考:
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揠苗助长
《孟子,梁惠王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庄子说:“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可攀援而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乐的浪漫图景。《吕氏春秋》更是主张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反对“竭泽而渔”,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这些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愈益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1、天人合一英文是: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2、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principled stand that is the union of heaven and human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以人为本-people oriented 官方多用:putting people first 企业多用:people oriented :解释为: 以人为本: people oriented; people foremost天人合一the harmony of man with nature
people oriented; people foremostbeatific union:天人合一
从世界各国的精神道德、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实际情况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正如1988年一月,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从精神方面来讲: 21世纪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将普遍提高,但是如果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精神道德方面的修养,将会出现诸如暴力犯罪、道德沦丧、个人主义、精神空虚等问题而严重危害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则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所说:“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是一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人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泰勒博士对以孔孟的儒家文化在精神道德方面的当代意义和未来价值给予了中肯二恰当的评价。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说:当今世界政治、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的出现新的繁荣。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局部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并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做出贡献,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屏保认同的思想观念,还将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准则。儒家文化提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世界各国调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c从经济管理方面来看:正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批判儒家思想的时候,临近的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却正在悄悄进行着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崛起,而他们全都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运用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业建设。这一实例证明,启示人们去重新思考儒家思想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人甚至提出“第三种工业文明”,进而提出“现代新儒家学”的概念。这说明儒家的思想不仅可以用来建设精神文明,而且可以用来搞工业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人类物质文明。人与自然: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自然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提倡一种普遍的和谐。如果世界各国都能重儒家的“普遍和谐”观念,对它做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诠释,并使其落实于操作层面,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能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也将更加美丽,我们人类也将更加健康、更加幸福、更加快乐!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氏、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孝经》中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在《荀子?王制》中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沦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思想 在积极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怎样进行个人的内心修养,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信、义、恕”等等。“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父母兄弟之间的亲情之爱,以及由此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为了达到“至仁”的境界,儒家提出“礼”的概念。“礼”即“正名”,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孔孟还强调忠君孝父、友信仁义。在此,儒家为君臣关系、家庭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伦理规范。至于怎样实施这些规范,儒家认为,除了人们自己潜心修养外,还有赖于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化,将这些伦理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心理过程,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与性格,因此,儒学十分注重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先行。“外王”思想中,儒家提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思想。如孟子的“民本思想”,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得民心是得天下之所在。故此,孟子主张推行“仁政”,即要“制民恒产”,因为民有恒产才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仁政是王道政治的 基本要求。继孟子之后,荀子提出了“庶人安政”的思想,他以舟水形象地说明了“庶人安政”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外,儒家还有许多推行王道的政治思想。“内圣”与“外王”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统一、相一致的。孔子认为“修己”可以“安人”;荀子认为“圣者”可以为王,圣者就是王者,圣王是合一的,即修养自己,安顿好家庭,达到至圣,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3、“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强调人本思想,但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提倡“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而西方的人文主义在反神教的同时,也反自然,更多的是强调人定胜天,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如今的生态系统失衡与这一“戡天论”思想是不无相关的。 孔子所讲的天命,不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说:“孔子所说‘天’,其实是自然,所谓‘命’,是自然之数或自然之必然性。”[2]如《论语?阳货》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究天人之际”问题时,把“天”与“人”纳入一个能自觉维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汉初,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说”,认为人与天相似,天是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的主宰,人受命于天,天人之间存在着神秘的感应关系;天人之间用王者贯通起来,王者依天行事,“天瑞应诚而降”;反之,王者逆天行事,将招致“天谴”。显然,其目的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传统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有机的自然观,也是儒家文化特质之一。 从以上的内容来看,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的自然观、完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历代统治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功能 一定的思想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基础上产生并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指出:“在一切文化现象中都体现出某种文化价值,由于这个缘故,文化现象或者是被产生出来的,或者是即使早已形成但被故意地保存着的。”[3]儒家文化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就是它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具有极强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 1、价值的整合。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和欲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熏陶,就难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成大体一致的观念,儒家文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绵延几千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2、规范的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和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的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忠君”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爱民”是为了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二者都是为了巩固君主制,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还有人圣思想,即只要人人潜心修养,都可以成圣等等。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儒家文化在东亚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衰微而重新让人们认识它的价值,是由于近些年来西方经济的萎靡不振和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人们发现,东亚经济的起飞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核心文化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赖肖尔所说:“当代的日本人,虽然已经不是德川时代他们祖先那种意义上的孔孟之徒了,但是,他们身上仍然渗透着儒教的价值观、伦理观。” (一)儒教的整体性原则 本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和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损害了经济组织和集团的正常运行,而东亚人虽然也有现代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他们也追求个人利益,但社会仍保持着统一,并显示了集团整体性的效率。如在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二者.是同时加强的。在日本、新加坡都莫不如此。这主要源于社会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机制。东亚的这些国家历史上长期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因而,它们都有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虽然君主制在近现代社会已不存在,但以“忠孝”为支柱的儒家伦理秩序经过长期在人们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把优于其他文化的整体号召机制保留至今,从而,“国家,作为一个大集团,具有高效率地实现某个预定目标的能力”[5]。 (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西方的科层制被称为现代最具合理性、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而风靡全球。家族式的管理被韦伯看成是传统落后的、缺乏效率的管理方式。如今,它却在东亚国家的经济组织管理中体现了它的有效性。东亚国家把国家和民族看成是同等概念,所有集团都以家族主义方式联系在一起,在企业中,人们的地位虽然不同,却使人们有一种家族一体的感觉,企业成员之间保持着家族般的人际关系,忠孝相统一的行为模式。在韩国,许多企业把职员称为家族成员。在日本,家不仅仅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单位,而是扩大化了的具有独立性的社会集团或组织。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全部秘密在于“家庭意识”。一个公司如同一个家族,每个职员为了维护公司的名誉,要忘我拚命地工作,甚至忘掉自我和自己的小家庭。而公司对职员实行终生雇佣制,以此对职员和家庭负责到底,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职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职员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发挥集团的整体性效率。 (三)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以儒家礼义、忠孝为基础的规范体系中,东亚国家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克服个人主义膨胀所带来的社会灾难。新加坡独立之初,大力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在一二十年间,迅速成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国家。针对物质享受骤增,个人利益受重视,却心灵空虚,忽视国家观念和责任感的现象,他们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重视儒家伦理,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行儒家伦理教育,以调节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在吸收和改造儒家学说中,赋予儒家伦理以新的适合新加坡现代化要求的精神和解释。日本有“大和”民族之称,这种“和”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调和、和谐的意识,即讲人与人关系的义理人情。这种“和”被运用于企业之中时,就形成了日本式的竞争,即竞争与协调的融合,也就是说,群体外的排他性与集团内的和谐性。所以,日本企业界认为,日本企业的精髓就是“和”。当这种“和”的方式用于日本纵式社会结构关系时,“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将日本社会上下等级关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凝聚力,为着一个目标而同心协力。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东亚社会的特征之一。 (四)教育优先原则 20世纪初东亚国家大多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日本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它们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还得力于它们的教育成就。这一成就渊源于儒家的重教传统,儒家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主张首先要对个人进行教化,提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主张科举取才,强调通过学习和考试竞争来取得社会的成就和地位,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一传统使东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政府还是家庭都十分重视教育。在韩国,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无论生活多么贫寒也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上学。同时,韩国政府实行“教育超前”的政策,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很高,发展中国家里,除以色列之外,韩国在教育方面的政府投资最高。我国台湾从 1968年开始实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在日本,教育立国更为突出,战后,日本的教育经费增长很快,从1950年到1972年增长了 25倍,教育经费占行政经费的20%以上。而同期,美国占15%,前苏联占16%,西德占12%,英国占13%左右。日本政府认为:“教育投资的成果,其特点是以培养人的才能的形式积累起来的。所以一旦作了投资,从其效果具有持久性这一点看,可以认为它是生产上的重要投资。”[6]教育的发展,人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纵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充分说明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对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制度和管理经验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植于本国本地的文化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经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继承,并对之进行适应现代化的转化、改造,从而,使儒家文化不同程度地对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正如韩国学者金日坤所说:“发展经济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必须引进有效的资本主义经济原理或经济原则,而在于必须处理好这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同经济的内在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7]儒家文化倡导忠诚、责任感、献身精神、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的价值观,无疑对东亚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儒家思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将来也会适用。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克制欲望,遵守礼节,消除暴力,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正是儒家的这一“礼教”思想,使得中国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改变其中过于僵化的部份而已。儒家思想因此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李先生讲的尊老观就包括在这纲常伦理中。三纲五常一直是反儒学的人批评的一个靶子。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社会规范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价值观的地方。但是,这些纲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应用到社会规范中的一些表现形式而已。人们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过于刻板,不够变通;或者说某些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一种思想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方面,也会有无数的表现形式。某个方面不适用,或某个形式不合理,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其他场合和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内容(本文列举尚不完全),人们就不能仅凭某个事件和某个方面妄下“儒家思想过时”的断语。如果站在客观和历史的立场上来评价的话,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发展繁荣,其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当然,儒家思想成型于两千多年以前,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也必然存在着糟粕,这是我们必须舍弃和批判的。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四库全书》中有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 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 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合一观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董仲舒。 1 、西汉董仲舒初次尝试 -- ----- 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 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是董仲舒构建天人关系的方法和结论。汉代董仲舒“人副天本”说首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天人关系,但是由经学后来的发展为谶纬之流,儒家走向经学神教迷信,并成为赤裸裸的政治夺权工具,很快就没落了。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 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 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是“天人相副”。 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 明代程颢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含义,强调“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以后各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论及“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虽然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2、宋朝张载程颢-----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 (程语) “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程语)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3、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整体观, 把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天人关系上,朱熹、王阳明都主张“天人合一”,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二人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大学章句》和《大学问》中。朱子的“天”、“人”合于外在之“天”,走的是一条由外(穷理)→内(体理)→外(推理)的功夫径路,而阳明的“天”、“人”合于人心之“良知”,其功夫论则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进行“致良知”。朱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天统人”,而阳明的天人合一则是“以人统天”。这正是二者在此问题上的根本不同。4、再后, 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 ,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董氏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特点: 天人相类 -- 相类同召 -- 天人感应 -- 君权天授—赏罚在天—天意可挽 1、“天”是最高的意志,既是“自然”之天,是有“身体”,有运作的“实体”神,更是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伦理化。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从而使它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他将“阳阴二气”作为解释天人感应的基础。但是从而也将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色彩带来进了自己的学说。人的“生理”结构与天的“物理”结构有相同的模式;天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与社会的治乱关系完全一致。因此,天与人是“同类”。而同类的事物又能“以类相召”,互相感应。因此,人世的治乱,人们的善恶,“天”不但可以掌握,而且可以通过祥瑞、灾异与改朝换代向人间传达它的旨意。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主要特征 2、董氏天人感应学说对封建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学说成封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这种理论,有其强调天命主宰一面,又有重视仁义道德的一面;有其加强封建专制的一面,又有造成政治动荡的一面;有其巩固中央集权的一面,又有制约皇权独断专行的一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其落后迷信的一面; 董氏学说的神秘色彩最后被谶纬之学发展为儒教神学,连孔子都成了“神”。谶纬经学最终完全成为迷信,并被成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或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所利用的政治工具,如在王莽篡汉,刘秀称帝过程中,东汉未年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在东汉发展到高潮在三国时期并走向未落,被历史所抛弃。 然后,谶纬经学和天人感应之说有关联,但天人感应之说本身还不是谶纬经学,这一点要加以区别对待。董氏的天人感应中的“君权天授”、“符瑞灾异”思想一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对政治产生着正面或负面影响。通常认为“它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它是儒家借天灾“正刑与德”思想的结果”。3、天人合一论造成的三个错误: ①天人合一论使得某些人可以代言天道。儒家试图自称“近道”的“能与天地参”的君子,将天道代言的权力抓到手里。这已经将自己变成了巫婆角色。更糟糕的是一直继承下来的“天子”一称,也被儒家继承。老墨也采用这个华夏传统的词,但是儒家“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结合“天子”后就变质了。天子就变成了上天的代言人。沟通天人以后自然是最强力者成为最大的代言人,毫无疑问。可原本的“天命”只是让天子有国而已,而不是老百姓受天命管理。“天子有国”是封建制必须的一个稳定要素,扩大解释就会造成思想和制度的专制。 ②“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导致了文化层的“致命的自负”。文化层的人本就有天生的优越感,自以为智珠在握,是愚民的主宰。当今的文人仍然有这种情节。但是这种“致命的自负”必然导致孔孟式的“信念伦理”,将社会带人奴役之路。 ③天人合一是儒家设置的一个最高大牌坊。在这个牌坊上面,皇权代表了圣明,皇帝就该是圣人。天人合一论使得皇帝成为了真正的上天代言人。而且使得宪政之“约束君王”目标产生了理论上的困境。这是天人合一论的第三个错误。且不说皇帝更有实力去代言上天,就说如果我们要约束君王,那么我们将对君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君王不能有自由意志,只能老老实实按法律办事(公法必定需要细致)。比如要求君王要节俭,比如要求君王要无私。在天人合一之下,是不是要把这些“天道”同时加到老百姓身上呢?否则你如何要求别人相信上天对君王最不“公平”呢?儒家正是用这样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君王、自己和老百姓的。儒家人自己要去做圣人,只要不搞政治,没人理会你。问题是不能这样去要求老百姓。 君王手里的权力使得他总是能依靠权力豁免。儒生并不可能修得“人性善”,科举成功当了官也可以背弃戒律。可是老百姓无权无势,才是真正被约束到的对象呀。当今的真儒还是很喜欢“无私”,其实华夏传统中真正需要无私的是天子而已。张载的“天人合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是在对佛老的批判中而提出的,是在儒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儒家的概念。其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易传》的天人合德观念,二是《中庸》的性命、诚明观念,三是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观念。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可分成五个部分: 1、气本论——天人合一之基础 2、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人合一”之可能与必要 3、穷理尽性:“天人合一”的内在途径 4、礼乐制度:“天人合一”的外在约束 5、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 其中对于性的理论可以说是性善论的延续。张载认为性就是鬼神,就是天道,是气所固有的良能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这个性应该是纯善的。既然万物都是气之聚散,都具有纯善的性。在气化生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物所禀受的气质的不同,导致了对“天性”的禀受程度不同。同样是人,由于其弊的厚薄旳不同而区分除了智愚。其弊厚者,难以开通,其弊薄者,则容易开通。一旦开通,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样张载的天人合一肯定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圣人。途径就是个人内在的“穷理尽性”。而外在的礼乐制度可以帮助人改变气质。最终达到为儒教国家所服务的天人一体的世界秩序。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向上的可能性,他所提的目标“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圭臬。从现实维护阳儒阴法的社会秩序来讲,起到了重振的作用。当然也必须看到,他的理论中以人合天的成分大过以天合人,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失落。朱熹的“天人合一” 朱熹几乎没有明确谈到过天人合一,但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朱熹的思想却是对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内容上,朱熹承认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只是在理气关系上与张载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说,朱熹也是承认天人一气的,这和张载的认识是相同的。朱熹对“天人合一”的发展在于,他提出了天人一理的主张。由于朱熹主张“性即理”,因此,张载的天人同性就被发展为天人一理。在“天人合一”的途径上,朱熹也承认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不同,主张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即物穷理”,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一天人”的理想状态。 朱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科举考试的推波下,维护儒家国家秩序的作用被放大,人的失落也逐渐在科举八股的制约下演变为僵化,失去能动性的人。 “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人口剧增、粮食短缺、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越来 越严重,这些都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西方产生了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的研究。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一些深层生态学学者认为,要突破这种传统,就应该借助于外部的文化权威。最终,他们发现,东方文化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具有有整体的、有机的特征,和他们所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有着某种一致性,从而能够推动现代生态学由浅层向深层发展。这其中,道家思想最受生态伦理学者的青睐。道家思想在表面上与深层生态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道法自然”就和深层生态学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相似。但这些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在实质上是很难统一起来的。可见,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完全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一厢情愿。不过,到底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被生态伦理学赋予新含义并传回中国。 “天人合一”本身并无保护自然之意,但这么多中外学者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天人合一”,希望借此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现代人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如果说古代的“天人合一”主要探讨的是人和作为主宰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话,现代人讨论“天人合一”则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即使从人与自然这一层面来看,乃是天人一气的意思,这表现的是天人的同一性而没有表现出天人之间的矛盾性。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也要看到对立的一面,这才是辩证地看问题。可以说“天人合一”与保护自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认为“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完全是以逻辑概念去解释自然科学概念,这是对“天人合一”的误读。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我国 传统 文化 ,其整体性、和谐性、平等性和内生性的哲学内涵折射在 教育 上具有强效的治理功能。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我国传统文化,其整体性、和谐性、平等性和内生性的哲学内涵折射在教育上具有强效的治理功能。本文从教育哲学角度入手,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教学 方法 以及道德教育这六个方面所带来的效应和启示。
天人合一 教育哲学 教育问题 效应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这是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理念。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有不少好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就属于这一范畴”,“‘天人合一’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1:9]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起这一思想,但大多数学者只用其作为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思考自然与人的问题。其实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具有重大意义,“天人合一”思想所带来的教育哲学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
1.“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精神。张岱年认为:“评论天人合一,首先须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学说有比较明确的了解。”[2:68]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的百家争鸣、西汉的“天人相副”和宋明的“万物一体”三个发展阶段。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3:35]总的来说,孟子在保持了天命宗教内容的同时,还赋予天命以道德属性。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其思想更多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3:35]
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4:4]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宋明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的时期。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粗陋的天人相副说,从心性本体论来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在《正蒙・诚明》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5:16]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是明确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论断的第一人。程朱理学的代表朱熹则认为万物的根本为“理”,理与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现为“与理为一”。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是理,其代表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认为人心就是万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应才能使天地万物的存在具有意义,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王阳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6:315]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合一”所呈现的内容层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解释也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和特性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2.“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和精髓。
(1)整体性。“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用整体的视角看世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说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无一不体现着整体观。
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儒家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这一整体递推命题,认为人之性善需要调动人心之作用,而“天命之谓性”即人的心性是为天命所赋予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心与天地一体即“天人相通”的整体和一的境界。[7:38]从以上儒道两家的思想可以看出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要求我们用整体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2)和谐性。和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天人合一并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多样化的“和一”。张岱年对“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确:“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和可以说是 同义词 。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合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8:246]这种和谐观指导和影响着解决当前出现的很多问题的思路,尤其是常常应用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并且这种观念也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天人合一”这种“和而不同”的和谐性是一种至高的哲学思维,我们应该将其作为解决更多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3)平等性。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平等意识。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于自然万物都抱有一种博大的胸怀,认为自然万物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其生命都应该受到爱护、受到尊重。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其仁爱原则倡导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天地万物,道家传统中天地万物平等观念更为明显,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9:53]在宋明时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正是由于这种敬意以及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因而使其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它强调了“万物一体”的生命平等意识。延伸到现在的哲学意义上来说,即是天地万物平等,更不必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4)内生性与内在性。“天人合一”最深刻的哲学涵义之一,就是承认自然万物所具有的“生命意义”与内在价值。
孔子对“天”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自然的基本功能就是天地万物的自然生长,孔子明确肯定了自然万物的“生命意义”。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孟子・尽心上》)“天人合一”思想十分重视内在性的价值,强调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相信主体内在力量,强调人的内省自律性,要求人从自身内在进行体悟,通过个体自身的自悟 反思 和自我修养与完善,追求自律自信自强,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这一点对于当前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考量思路。
“天人合一”思想它可能不能作为直接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方法,但它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对于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启迪性的 思维方式 ,我们应发掘和重视它在解决教育问题上的无用之大用功能。
二、“天人合一”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当前“天人合一”思想大多被用在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之中,其实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这一点在黄济《教育哲学通论》一书中有很好的阐述,他认为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有“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和“知行一致”四个方面。其中对其论述主要是:“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做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逻辑结构的基本脉络。”[10:16]在上一部分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在对其哲学思想进行领会的基础上来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用它来诊断当前我国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天人合一”思想思考问题的路子是治疗这些“病症”的一剂良方,它带来的教育哲学效应是巨大的。
1.教育目的――终极关怀:真善美的统一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和重要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10:428]“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可以说是完满与理想化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重和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这种和谐的境界即是真(自然的和谐)、善(人的和谐)和美(天人的和谐)的统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内涵折射在教育目的上体现的是教育的一种终极关怀。“天人合一”所代表的古代教育是一种整体主义的教育,其提倡的教育目的可以说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修炼个体自身内在真善美的统一,二是培养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卓越,三是达到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它提倡的是整体和谐却也有着层次性和阶段性,既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一蹴而就。将视角投放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上可以看到,首先在微观的教育目标即人才培养上,“天人合一”思想提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个体自身真善美的统一,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但当前在西方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思想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偏差,更多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升学率这些数字,可以说数据控制了教育目标和学生培养,造成学校教育片面化、单一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和全面性的培养。“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人才培养观启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注重学生内在真善美的统一,将学生培育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而通过对每个个体的培育和塑造来培养社会群体的卓越,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目标。
2.教育内容――重视人性化知识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知识观,其特征是传播速度慢,知识大多是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变动的人为知识。主张在教育内容设置上重视人性化知识,倡导在当前客观知识的泛滥灌输下多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由于“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内生性的价值,因而其注重传授的知识大多是一些不可言传的知识。我们知道由这一思想主宰的我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就是伦理教育和哲学教育,而这种教育是深入灵魂的,可以看成是一种“灵魂修养”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受西方影响较大,而西方的哲学传统是“主客二分”,重视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它看重的是客观知识,即可以言传的知识。我国教育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多是些可言传的知识,现代教学中很少关注那些不能言传的知识,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而往往这些知识内容恰恰是远离对功利的追求,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重视人性,这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人格教育与培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天人合一”所倡导的知识观和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当前我们一味追求功利性知识具有很好的警醒作用,加强现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去寻回失落的“灵魂”。
3.师生关系――圆融的生命共同体
“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一个圆融的生命共同体,师生不应该处于对立的两面,而是平等的整体,应该进行深度交往。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如教室中的讲台设置,教师所处的讲台要比学生的课桌椅高出一截,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和教育,使得学生把教师看作是高高在上不敢靠近的对象,虽有敬却很难做到爱,而教师也总是处于高位,有种俯看学生之感,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更不用说深度交往,成为圆融的生命共同体,久而久之,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对教师产生出距离感。古时孔子带其弟子去游历学习,随时教导,并且还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好学心态,并不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受教对象,而是更注重在彼此交往中的互 相学 习,是谓教学相长也。“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正是这种师生关系,只有将教师和学生看作是平等的个体,师生才有深度交往的可能,才有能融合为一体的可能。当前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冲突的教学事故频发,如“虐童”事件、学生自杀等等,当然也存在着学生结派殴打教师、报复教师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独个体的原因,要看到这种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分离分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天人合一”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4.教学过程――师生共同体悟
“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受教育者认识世界的过程,而是体悟的过程;不是师生单向交往,而是师生共同体悟的过程。“天人合一”体现出的整体性、内生性,认为当前我们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应是一种体悟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去体悟的过程。由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西方的教育思想与他们“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主客二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主客体是彼此对立的实体,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到教育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分离,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去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受教育对象。我国受其影响并且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原因,导致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教师是教学主体,其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将所有课本上既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去听,再通过练习和作业的方式进行检查巩固,没有产生一个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不注重内在性的一种教学。“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体悟进行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机械静止的。注重一种内在性和内生性,其实孔子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为我们所倡导,他十分注重去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共同去体悟知识、体悟道理。
5.教学方法――强调内省自悟
“天人合一”注重内省与自我体悟的方法。这种方法自古以来就被用作自身道德素质修养的方法,孔子教育学生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对于当前道德教育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采取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学校里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可是其收效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传授的道德知识并没有被学生所内化,道德教育没有通过学生自主性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意识,便无法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和形成既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学习的关键要素,“天人合一”强调的价值自觉能力,重视学生的内省自悟,通过自我认识、评价、自我激励等一系列自我内省教育因素的协调,最终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道德认知感,增强道德内化能力,做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境界。通过内省自悟、自我修养与完善而获得道德规范与内心自由,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
6.道德教育――注重内在整合
“天人合一”所体现的教育观是一种整合教育,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内部结构的整合,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的整合。当前在学校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道德知识的灌输,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也确实促进了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没有使学生形成真正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德教育内部结构的不完整与脱节,即道德意识的灌输与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并没有做到内在整合。所以当前很多中小学包括大学也开始进行改革,譬如增加了道德体验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参观以及进行 社会实践 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道德教育方法,却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导致学生在道德体验与实践中最终只是进行“三观”:参观、围观和旁观,并没有真正的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 故事 法其策略就在于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通过外在的及时引导和教育来阶段性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信念。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内部的整合: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从而最终促使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道德教育整合思想应成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
[2] 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3).
[3]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7).
[4]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5] 张连伟.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及其关系的几点思考.沈阳教育学报,2001(3).
[6] 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徐春根.论中国古代作为世界观的“天人合一”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 李振刚.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0]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夏敏(1990-),女,安徽安庆人,江苏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