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版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版

审核1-3个月,见刊的话 要看具体安排在那一期,目前基本都是年底见刊,晚一点就是明年。

问题一: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杂志 大多数高校在学报要省级刊物。但著名高校在学报有的是北大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国家级级别都高。具体看要哪个地方办在。 户国期刊网可以查到的。 问题二:学报是什么级别 你指的是伐术期刊方面的学报吗? 如果是的话,那也要看具体的期刊,同样是学报,级别相差很大哦~ 问题三:大学学报都是什么级别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问题四:学报上发表论文算是什么级别的? 要看你发表的学报的级别,可以对照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查询你所发学报是否在核心期刊上,一般我们评职称所说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是指它。绩在核心期刊目录,就只能算公开发行出版了,一般评职称只能算最低档,不过也有特例,有些大学为支持自己大学的学报,也是为了鼓励教师给自己学报投稿,往往对自己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与特殊照顾,再评职称打分时按照核心期刊对待! 问题五: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六:浙江大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可能没有发全,你可以到 图像水印检测 或者告诉我你的邮箱!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1798种)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 问题七:《计算机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08年还是核心期刊,现在是不是不确定,百科也没有更新,如果你需要核心的话,可以看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oa核心 问题八: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这个期刊是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核心期刊!! 级别上看,应该算是 普通国家级吧。 问题九: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属于什么等级的期刊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问题十:本科学院学报是什么意思啊,发表以后算是什么级别的呢 一般来说,本科学院的学报是达到省级标准的 具体是什么级别得看学院的实力 比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科部分就是核心期刊 而理工部分就是普通期刊 也就是国家级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则是核心期刊 一般而言 现在国内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区别不是很明显 学校和单位是否承认你的文章 得去学校研究生学位办去咨询 一般都会有 本学校承认的期刊清单的,所以这点你不必担心。至于工作单位,除非是搞学术的,其他一般都不管 只要你是正规期刊上的文章就承认。

1.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2.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4.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6.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1.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2.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3.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4.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5.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6.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7.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8.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9.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0.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11.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12.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13.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15.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6.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17.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18.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19.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20.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21.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22.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23.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24.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25.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26.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27.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28.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29.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30.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31.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32.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33.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34.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35.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36.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7.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8.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39.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40.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41.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42.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43.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44.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45.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6.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47.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48.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49.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50.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51.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52.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53.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54.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55.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56.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57.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58.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59.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60.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61.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62.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63.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64.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65.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66.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67.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68.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69.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70.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71.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72.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73.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74.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75.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76.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77.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78.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79.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80.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81.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82.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83.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2.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7.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8.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9.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10.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2.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3.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4.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1.“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3.“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5.“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6.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7.“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8.“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9.“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10.“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11.“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13.“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14.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15.“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16.“《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17.“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18.“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

什么专业啊? 民族类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丛刊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权威学术期刊 是由世界行业学会或知名权威机构主办的主要刊物,这些刊物在同行读者中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这些期刊还必须是SCI等引文数据库中本学科领域名列前茅的期刊。

现在都是直接给编辑部投稿,最好电话再确认一下!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

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

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扩展资料

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

1992年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 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 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

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属于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于1960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扩展资料

北工大有7个学科跻身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在QS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3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环境与生态4个学科进入ESI前1%。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17个,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教职工3301人,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25829人,全日制研究生9366人(博士生1700人、硕士生7666人),普通本科生13572人,在校留学生420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24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材料学

结构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光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际贸易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数量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政工程

社会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等教育学

学位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

信息学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力学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

环能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学、统计学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命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激光院:

光学工程

学位评估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9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

学校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筑学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环境保护概论、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大学英语、建筑抗震设计、交通工程导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科学究竟是什么、

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大学英语、交通工程导论、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建筑抗震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北京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训练、

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机械工程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制冷空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信息安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专业: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

北京市品牌专业: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

教学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56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党委入选“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2022年2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190107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2018年,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学校共申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43项,获批140项,其中面上项目8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获批牵头主持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批6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青年项目16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立项22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884项。

2017年,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9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视同省部级奖励的国家登记社会力量奖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会/协会奖、行业奖等19项。

2017年,学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申请人申请专利1569项,获专利授权1080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31项;申请国外专利13项,PCT28项,授权国外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200多种,中国国内外网络文献数据库7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有,以纸本资源为基础,纸本、电子、视频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合作网络。

截至2013年底,学校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万余卷(件),共有7个全宗。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全宗(1960年—) 管理全校党政管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实物档案等193366卷(件);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宗(1978年—1990年)2240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全宗(1979年—1983年)133卷;北京计算机学院全宗(1978年—1993年)4013卷;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全宗(1958年—2005年)1372 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宗(1971年—2000年)687卷;国家建材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0年—2000年)1182卷。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TRANSPORT数据库、德国《数学评论》、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和美国EBSCO出版公司等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前沿观察”“当代社会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建设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治国理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2017—2018)来源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以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机构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近200份项目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包括3+1、3+1+1、1+2+1以及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多半的交流伙伴院校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有近700名本硕博在校生出国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突破1000人次,学历生人数近500人,奖学金总额突破2000万;新建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3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首期Summer School暑期国际课堂。

学校每年派出5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每年邀请近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长期外籍教师近80人;每年举办约10场国际学术会议。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组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院校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目前在最新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目录内,属于双核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最新的北大核心目录内,曾经的南大核心

河北大学期刊社成立于2008年11月,由《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研究与教育》(原《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日本问题研究》四个刊物组成,其中《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历史版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该类共有50种核心期刊: 序号期刊刊名ISSN号 统一刊号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919 11-1561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2-0209 11-1514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000-5420 11-1476 4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0-5374 42-1071 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1-4667 12-1027 6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007-7278 32-1084 7中国社会科学1002-4921 11-1211 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2456 42-1040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0257-0289 31-1142 10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001-5973 37-1066 11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 35-1019 12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1-4799 42-1020 1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579 31-1010 14学术交流1000-8284 23-1048 15江西社会科学1004-518X 36-1001 1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57-2834 22-1063 17江海学刊1000-856X 32-1013 18江汉论坛1003-854X 42-1018 19社会科学0257-5833 31-1112 20江苏社会科学1003-8671 32-1312 21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 21-1012 22学术月刊0439-8041 31-1096 23学术研究1000-7326 44-1070 这些都是核心的中文期刊,权威性比较高,如果是大学生就投这里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国内的历史学核心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据国标GB/T 7714—2005) 期刊类文献 作者. 论文名.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起始-截止页码. 专著类文献 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份: 起始-截止页码. 论文集类文献 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编者. 论文集名: 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城市(或者会议城市):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起始-截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文献 作者. 学位论文题名. 城市: 论文保存单位, 年份. 网络文献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意: 作者姓前名后,超过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姓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写,名缩写;文献的项目要完整,各项的顺序和标点要和格式要求一致;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不列入正式文献,如有必要可在正文当页下加注。英文文献格式同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顺序用[1], [2]......在右上角标注,放在“参考文献”中时,用[1],[2],...顺序标注。 二、《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作者引用他人已发表的文、图、表或数据等, 需要在引用时列出参考文献以注明出处。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 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 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 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码。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 近5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内部资料、个人通讯、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 1~3名全部列出, 3名以上只列前3名, 后加“, 等”或“, et al”。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缩写在后, 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西文文章题目中, 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一律小写。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dexed in Index Medicus所列为准。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 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如下:[1]安金刚, 张益, 张智勇, 等. 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治疗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1): 88-91.[2]Fukunaga M, Suzuki K, Saegusa N, et al. 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 report of 5 cases including one with associated Maffucci syndrome[J]. Am J Surg Pathol, 2007, 31(10): 1567-1572.[3]姜保国, 王洪, 张旭, 等. 外科学[M]. 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460.[4]Sambrook J, Russel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M]. 3rd e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2001.[5]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2-04-15]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版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版
  • 北京大学学报历史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