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
9.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 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2.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43.幼儿园婴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4.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
45.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
46.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
47.男性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8.想像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9.对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兴趣的思考
50.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51.男性幼儿教师专业意识访谈研究
52.幼儿母语习得对学习英语的思考
53.如何对幼儿实施合理有效的惩罚
54.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当地文化资源联系
5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调查及建议
57.大班幼儿主要吟唱歌曲来源.原因调查研究及问题对策
58.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设计研究
59.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6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61.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62.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64.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65.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66.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67.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68.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69.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70.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7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73.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研究
7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75.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7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77.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78.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
79.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0.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81.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2.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83.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84.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85.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86.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87.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8.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89.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90.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9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9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95.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96.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97.学前教育本(专)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98.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99.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100.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10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102.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10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04.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10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06.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利用情况调研
108.幼儿教师职前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成因
109.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
1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1.幼儿自我控制的早期表现与影响因素
112.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4.幼儿“跳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
1.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对幼儿园小班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2.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在xx课中运用研究
3.教师幽默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4.试论幼儿教师教学幽默语言的作用
5.教学中幽默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研究
6.某某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7.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市为例
8.某某市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9.某某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10.某某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11.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的研究
12.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3.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14.某某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15.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6.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7.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18.某某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19.某某区幼儿性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陕南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21.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学前教师评价
22.论游戏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23.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村为例
24.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以###幼儿园为例
25.农村留守幼儿的言语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26.城乡幼儿“前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27.农村3~6岁留守幼儿体质健康问题与对策
28.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农村幼儿园为例
29.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研究
30.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31.基于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32.浅谈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3.从学前儿童绘画作品中透析幼儿心理
34.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35.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36.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
37.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研究
38.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39.探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
40.审美性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41.幼儿阅读活动中注意稳定性的培养
42.正确看待幼儿体育活动的“挑战”
43.教师语言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44.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的启示
45.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46.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及实践
47.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48.关于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的研究
49.在家庭中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5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51.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探新
52.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5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54.当前陕南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5.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6.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7.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研究
58.不同依恋类型幼儿入园适应性教育方案的研究
59.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同情心(或移情能力)发展的研究
60.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61.幼儿安全概念的理解及其幼儿园主动的安全教育
62.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教育方案研究
63.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64.某某市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有效策略的研究
65.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调查
66.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67.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68.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69.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70.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7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7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73.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74.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75.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76.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77.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78.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7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80.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81.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2.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83.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84.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85.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86.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87.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88.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89.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90.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91.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92.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3.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94.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95.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96.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97.幼儿园网页制作
98.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99.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100.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101.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10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03.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104.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105.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106.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107.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108.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109.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数学 教育 领域的一个 热点 问题。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教师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教师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 教学 方法 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 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 作文 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教师信息技术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 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一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的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这项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二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以及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的问题,而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的综合化问题,因而密切知识同生活 经验 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势在必行。四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要将政治学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势在必行 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知识性、政策性、时效性、鲜明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理论性过强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新入学的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书本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且他们能接受的观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新颖的教学设计来让学生明白课本的观点、原理、道德行为规范,从而使本学科内容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折射出它的魅力,例如在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时,我首先在网上找了一个“范跑跑”的事例,并把它通过多媒体打在屏幕上,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范跑跑”违背了道德,但法律却拿他没办法,从而使学生能从心里真正地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比起教师的生讲,效果要好得多。 二、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仅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不能把知识真正地植入学生的脑子里,要想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他们产生共鸣,从而 反思 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而现代信息技术恰恰能做到这一点。例如在讲《走进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时,就可以用信息技术找到一些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人身伤亡的图片和视频来导入本课,既可以让学生知道不守规则的惨痛代价,又能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做到遵守社会规则,既淡化难点又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听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再讲一些国家的 政策法规 时,单纯靠教师讲枯燥乏味,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时让学生来举例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现阶段孩子对法律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寻找违法犯罪的事例和处罚,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资源、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的现象。同时教师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为课堂提供最新的素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具体表现 (一)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当今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来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后再教懂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是离不开网络的,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从网络中获得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我们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上课环节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以前所施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不爱听。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就必须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这个从网络中就可以获得。国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远程教育有很多适合我们课文内容的课件,用课件上课的成绩是显著的,效果很好。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畅游,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例如法律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材料和视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而提醒自己别犯相同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学生记忆深刻,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让他们自己学习一些 法律知识 ,以后走向社会不至于是个法盲。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知识,培养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总之,方法是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适应社会。 四、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影响 (一)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如果仅用语言来表达,那是枯燥乏味的,也会使课堂变得很紧张。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也是最重要的话题,我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这个话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在课堂实践中,我用PowerPoint的编辑功能,将学生已经找到的信息列出来,并允许学生随时修改,补充,使学生能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已经有人得出结论了,就不需要重复劳动了,觉得这个结论不完整的,可以补充,觉得结论表述不准确的,可以修改措词等等,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整个班级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同学都会获得成就感,并且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建设中来。接着由学生浏览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观点,进行讨论。由于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浏览了课件中的所有链结。 网络技术 的发展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图片,甚至活动的影视资料,互联网使学生可以查找到更为丰富的内容,将自身和经验和学习的内容互相印证,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自身的提高。最后是对学生进行导行和延伸。我在课件中创立了一个留言板,让大家在查找了大量网络信息并进行了筛选、整理后将自己的心得、感受、收获等写下来并提交到留言板,与大家共享。当时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了“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即组织教学、教师引入、学生浏览、网上交流、最后由教师小结这样的模式。较好的体现当时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学生既可相对独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也可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益。在课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印象深刻,并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育是交给学生 学习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正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在上网找资料的同时就是在搜集、筛选,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知识,体现了自主学习,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去异求同,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 时代呼唤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展示的丰富性、多媒体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多媒体高速传输的便捷性和多媒体人机的交互性等优势,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欧阳超2002年08月第1版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刘天才2006年11月第1版 3.《信息技术教学论》邬家炜2008年01月第1版看了"教师信息技术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1. 2017年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2. 2017小学教育技术论文题目 3.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论文 4.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 5. 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的分析 技术论文
幼儿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开发适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资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并不断改进,从而培养幼儿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幼儿的启蒙学习和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信息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比如指导幼儿自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整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整合两动;共享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信息已无处不在,幼儿园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我体会到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自动,即自己动手
信息硬件属于工具。我们说,不要怕孩子玩手机、电脑,它们都属于工具,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是目的之一。邓小平早就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两三岁的幼儿,在没有入园之前,就已经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玩得比较顺畅,小手指能划出音乐、动画、图画等,连一些家长都望尘莫及,感到惊奇和佩服。所以,在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的自动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比如我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先指导幼儿打开网络电视机顶盒与电视的开关,再指导他们使用遥控板点选“哈哈”→“动画”→“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让小朋友观看,为拼组图形做好铺垫。接着,讲完课程后,再指导幼儿点选出“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数字”,边互动边让小朋友选择教师准备的图形和数字贴在磁性板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拼成的图形,兴奋不已,一个个踊跃地回答图形的名称、图形的数字,争先恐后地到磁性板上贴图形、粘数字。然后,让孩子们选择图形圈帽,做“找朋友”游戏;分小组拼图,最后让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图形,拼贴小动物、交通工具、小房子等,巩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与方式,小朋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本领。
二、互动,即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
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信息技术利用和掌握得好,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小朋友们上交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有乡村烟囱里冒着烟的小屋,有形状不同的小轿车,有嘎嘎欲叫的鸭子,有抢夺小虫子的小鸡,有长长的火车、三角形的松树、空中飞的小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拍摄照片、录制微视,上传共享
在活动中,比如分小组拼图形时,我把幼儿的拼图过程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成照片和录像。课余,我把拍摄较好的照片及小朋友上交的在家长指导下制作的较好的剪纸张贴在学习信息栏内,制作成微视,上传到家长QQ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小朋友及家长分享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整合的成果。家长们不是在QQ留言,便是在圈子评论,或者在接送孩子时高兴地聊上几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刘俊英.浅谈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
[3]蔡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4]刘春梅.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与教育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迅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冲击,新型的教学模式急需要引进到幼儿教学当中,以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做好幼儿学习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第一,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结果。首先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本质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整合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应该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结果。美国福瑞克教授曾经提出技术与工具之间的应用规则:“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不能为了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追捧。
第二,幼儿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孩子提高对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将范围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应该尤为重视。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谈到:幼儿教育是复杂的过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需要共同合作。由此可见对幼儿教育的广义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不是混合。整合的意义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根据某种客观规律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新整体的构建过程中其中的元素会发生协调性的变化,以实现新整体内部结构的优化,产生协同效益,因此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混合,而是通过相互结合实现最优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互融合,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策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幼儿教育提倡教学的全面性,不论是语言知识、社会科学还是艺术、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应该兼顾。但是众多的教学内容各具特点,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时要注意其特点。还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要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呈现的更为直观有趣,让学生多多开阔眼界认识世界。在教学媒介选择时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中要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幼儿课堂氛围,使幼儿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进行歌曲的播放、视频动画的播放,还能够进行舞蹈教学和游戏教学,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让幼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从而学习知识,得到身心的良好发展。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幼儿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能够帮助实现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中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广播平台、网络平台、活动平台等,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在节日进行表演活动和比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特长发展,鼓励学生进度自我展示,并提高自信心。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的建设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引导作用,全方位提高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幼儿创新培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动态化、教学的连贯化和授课模式的趣味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不同感官刺激,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参与度,实现教学互动。还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学生的多方位全面化的能力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面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够塑造幼儿的世界观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实现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20世纪90年代教学媒体被应用到幼儿教学中来,其形式由幻灯片、投影仪等,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一步整合,实现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定未来学习和生活方向的基础,因此对幼儿的全面培养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幼儿教育中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整合过程中的最优化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教学的科学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信息技术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23.
[2]隽国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 教育 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范文篇1:《试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自从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对多媒体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幼儿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相互的。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幼儿接触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幼儿教育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活动教学,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幼儿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讲述、形体演示或者图像引导来进行课堂教授,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以往简单、单一的教育 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如何突破,从而创新改变,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 例如,在教授幼儿“辨识和模仿动物”的活动中,以前往往使用挂图和分组演示的教授模式,很难激起孩子的热情。如果现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动物的形象和声音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来,配上鲜艳的颜色和逼真的表情,加上动物真切的叫声和走路声,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各种动物穿梭其中,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多媒体演示的形象吸引住了。这样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帮助智力发育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是具备强大的操作和整合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幼儿由于自身年龄段的特点,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幼儿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在幼儿的活动教学中,教师不能“干巴巴”地讲授“长篇大论”,必须要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喜好入手,巧妙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类活动,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和新奇化,让幼儿亲身操作,激发其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欲望,并获得动手体验的快乐。 例如,在教授中班数学活动《分类计数》中,教师就可以把略显枯燥的数学活动变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形式,配上声音和动态画面,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也使整个活动顿时活跃起来。这样的活动教学是有效的,生动的,也是快乐的。 3.信息技术参与幼儿教学,优化了教学情境,提高了幼儿的认知和创新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课堂变成“游乐场”,可以带领孩子们实现平时达不到的目标,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孩子们喜欢这样的乐园,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认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例如,在大班活动《认识温度计》中,因为水银温度计的使用要求较高,不正确使用会有一定危险。利用一些生动的课件,通过屏幕的演示,画面就会出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升降温的动态影像,以及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温度变化,放大后每一个刻度都清楚可见,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读温度计,明白了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有极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幼儿课堂,不仅是对课堂环境的改善,同时独创了一个更加优化和感性的“课堂新天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实现认知的飞跃,获得了宝贵的经历。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教育带来的思考 通过前文的阐述和例证,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创建更为生动的课堂情境,积极快乐地探索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未来幼儿教育的模式将会更加先进,幼儿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美好。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2:《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发了幼儿教育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教育 一、序言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显示了它在辅助教育方面的非凡才能。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 儿童 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促进 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改革。 二、信息技术对学幼儿童教育的影响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划,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里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计算机技术。教育部的十年规划目标是将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普及到小学,那么对学龄前儿童是否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怎样普及,一直有很多不同意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家长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儿童的计算机教育,希望通过计算机这个先进的教育工具,让自己的孩子在走向未来科技世界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学前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地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中的新兴工具和手段,用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中。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构想 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来构思的。常见多媒体工具由平面物体和立体画面构成。平面物体如教科书、图片、幻灯片、投影、照片、录像等,还有立体画面,如:实物、模型、模拟机等。多媒体技术环境中幼儿思维处于形象阶段,画面是最好的传导形式,不会让幼儿误解或曲解。比如幼儿在做书写游戏时,常把字母或数字写错或写反,如果有计算机帮助就可以克服这样的错误。因为只要一写错字母,计算机画面上的小宠物就会说"你写错了",接着还会告诉幼儿正确的写法。再比如认识形状的软件,它有多种设计内容,可以是屏幕上一边显示某一形状,另一边要求幼儿通过操作键盘画出同样的图形;也可以是屏幕上显示某一美丽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操作鼠标来确认不同的形状,并数出每一形状的数量。再如让幼儿学习不同物品的制作材料,屏幕上可显示一把木制小椅子,一个玻璃杯,一件雨衣,另有木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字样,幼儿通过操作将它们对应起来。做错,会有提示或充满趣味性的小小的惩罚;作对,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每样东西都具有梦幻般的吸引力,都具有"多媒体"的特点,如花儿会开、铃儿会响、公鸡会叫、猴子会荡秋千、生日 蛋糕 会 唱歌 ,还会有卡通人物伴舞等。幼儿通过玩各种不同的教育游戏,掌握了不同品牌机的性能、特点,熟练了鼠标、键盘,理解了计算机语言,如各种指令或命令。操作过如电话、录音、无线电广播、智能卡、课件、计算机系统等就能很好的发挥感官传导的作用。如:数学游戏软件《聪明屋》和科学探索软件《 十万个为什么 》就是如此,它们注重的是与孩子在电脑提供的动态、开放、交互的环境中,通过人机互动,使得孩子的思考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孩子的动手实践,使得他们又有新的发现,从而使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和加强。我们借助"几何画板"的奇妙,通过参数的连续变化,使原来抽象的数学表达和模糊的科学概念理解变成形象直观的动态图景,这往往可以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展开想象和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一项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本文选择中班幼儿主题教学课程更能体现幼儿阶段性发展情况。本文进行教学设计的总体构想是十分必要的,本节将从幼儿需要及发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过程设计。过程设计其实就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中应用的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主要从艺术鉴赏活动、艺术认知活动、艺术表现活动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进行探索的,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艺术表现活动是幼儿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表现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支持他们创造性表现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使得幼儿所思、所想、所表现真正来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拓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体育教学和健康常识都是同一领域的范畴。多媒体技术环境给幼儿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学习空间。 结论 在实际运用中,有 经验 的幼儿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要求首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再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个环节的需要来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课件的具体要求确定使用哪一种课件制作工具来完成课件的制作。 参考文献: [1]陈艳梅.简论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的运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颜铭锋.让幼儿在多媒体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3]温海涛,刘焕章.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 热点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幼儿园教学是有很大好处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学活动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 名言 :“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门声音上的艺术,是一种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京剧 脸谱 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我决定运用网络这种信息技术方式进行一次京剧知识的探究活动,了解更多京剧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幼儿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遇到问题爱问个清楚,在这个时期如果正确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带着困惑和悬念,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活动《云彩和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到风和云的变化过程。活动中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三、信息技术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所以,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了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 思维训练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正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组织了《春天的花》、《小树叶》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春天》主题的活动中,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使活动更加富有情景,我们使用了多媒体。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 四、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所以,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达到知识的迁移。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课前教师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关于再生的资料,对动物再生能力有简单了解。当老师讲解到许多动物是可以再生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幼儿特别感兴趣,他们都提出了问题:“老师,再生是什么意思啊?”“老师,断了的东西怎么能再长出来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播放FLASH动画,将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的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随即理解了再生的意思。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很多,它能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枯燥的东西趣味化,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方法,合理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1. 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2. 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3.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随笔 4. 幼儿教师远程学习心得 5. 小学信息技术随笔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
9.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 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 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42.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43.幼儿园婴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4.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
45.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
46.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
47.男性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8.想像性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9.对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兴趣的思考
50.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51.男性幼儿教师专业意识访谈研究
52.幼儿母语习得对学习英语的思考
53.如何对幼儿实施合理有效的惩罚
54.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地区幼儿园课程与当地文化资源联系
56.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调查及建议
57.大班幼儿主要吟唱歌曲来源.原因调查研究及问题对策
58.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设计研究
59.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6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61.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62.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64.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
65.幼儿园公开课的功能分析
66.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67.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考察与分析
68.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69.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70.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71.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73.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研究
7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75.男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分析
7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77.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78.中班、小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使用言语的对比分析
79.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0.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81.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82.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83.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研究
84.幼儿园意外事故处理的法律研究
85.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86.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87.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88.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89.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90.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9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岁幼儿撒谎行为研究
岁乳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策略的研究
9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95.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96.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研究
97.学前教育本(专)科院校的培养规格与模式的研究
98.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99.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及对策
100.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10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策研究
102.亲子游戏现状与对策调研
10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04.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10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106.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7.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利用情况调研
108.幼儿教师职前道德教育的影响及成因
109.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
110.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1.幼儿自我控制的早期表现与影响因素
112.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14.幼儿“跳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
1.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对幼儿园小班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2.幼儿教师幽默语言在xx课中运用研究
3.教师幽默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4.试论幼儿教师教学幽默语言的作用
5.教学中幽默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研究
6.某某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7.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市为例
8.某某市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9.某某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10.某某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11.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教学的研究
12.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3.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14.某某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15.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6.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17.幼儿教师的暗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研究
18.某某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19.某某区幼儿性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陕南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21.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学前教师评价
22.论游戏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23.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村为例
24.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以###幼儿园为例
25.农村留守幼儿的言语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26.城乡幼儿“前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27.农村3~6岁留守幼儿体质健康问题与对策
28.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农村幼儿园为例
29.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研究
30.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31.基于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32.浅谈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3.从学前儿童绘画作品中透析幼儿心理
34.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35.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36.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
37.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研究
38.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39.探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
40.审美性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41.幼儿阅读活动中注意稳定性的培养
42.正确看待幼儿体育活动的“挑战”
43.教师语言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44.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的启示
45.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46.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及实践
47.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48.关于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健康观的研究
49.在家庭中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5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51.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探新
52.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5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54.当前陕南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5.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6.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7.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研究
58.不同依恋类型幼儿入园适应性教育方案的研究
59.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同情心(或移情能力)发展的研究
60.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61.幼儿安全概念的理解及其幼儿园主动的安全教育
62.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教育方案研究
63.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64.某某市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有效策略的研究
65.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调查
66.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67.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68.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69.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70.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7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7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73.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74.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75.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76.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77.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78.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7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80.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81.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2.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83.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84.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85.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86.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87.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88.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89.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90.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91.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92.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3.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94.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95.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96.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97.幼儿园网页制作
98.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99.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100.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101.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10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03.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104.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105.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106.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107.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108.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109.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 教育 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范文篇1:《试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自从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对多媒体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幼儿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相互的。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幼儿接触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幼儿教育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活动教学,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幼儿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讲述、形体演示或者图像引导来进行课堂教授,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以往简单、单一的教育 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如何突破,从而创新改变,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 例如,在教授幼儿“辨识和模仿动物”的活动中,以前往往使用挂图和分组演示的教授模式,很难激起孩子的热情。如果现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动物的形象和声音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来,配上鲜艳的颜色和逼真的表情,加上动物真切的叫声和走路声,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各种动物穿梭其中,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多媒体演示的形象吸引住了。这样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帮助智力发育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是具备强大的操作和整合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幼儿由于自身年龄段的特点,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幼儿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在幼儿的活动教学中,教师不能“干巴巴”地讲授“长篇大论”,必须要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喜好入手,巧妙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类活动,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和新奇化,让幼儿亲身操作,激发其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欲望,并获得动手体验的快乐。 例如,在教授中班数学活动《分类计数》中,教师就可以把略显枯燥的数学活动变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形式,配上声音和动态画面,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也使整个活动顿时活跃起来。这样的活动教学是有效的,生动的,也是快乐的。 3.信息技术参与幼儿教学,优化了教学情境,提高了幼儿的认知和创新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课堂变成“游乐场”,可以带领孩子们实现平时达不到的目标,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孩子们喜欢这样的乐园,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认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例如,在大班活动《认识温度计》中,因为水银温度计的使用要求较高,不正确使用会有一定危险。利用一些生动的课件,通过屏幕的演示,画面就会出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升降温的动态影像,以及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温度变化,放大后每一个刻度都清楚可见,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读温度计,明白了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有极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幼儿课堂,不仅是对课堂环境的改善,同时独创了一个更加优化和感性的“课堂新天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实现认知的飞跃,获得了宝贵的经历。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教育带来的思考 通过前文的阐述和例证,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创建更为生动的课堂情境,积极快乐地探索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未来幼儿教育的模式将会更加先进,幼儿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美好。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2:《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发了幼儿教育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教育 一、序言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显示了它在辅助教育方面的非凡才能。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 儿童 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促进 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改革。 二、信息技术对学幼儿童教育的影响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划,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里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计算机技术。教育部的十年规划目标是将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普及到小学,那么对学龄前儿童是否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怎样普及,一直有很多不同意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家长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儿童的计算机教育,希望通过计算机这个先进的教育工具,让自己的孩子在走向未来科技世界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学前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地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中的新兴工具和手段,用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中。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构想 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来构思的。常见多媒体工具由平面物体和立体画面构成。平面物体如教科书、图片、幻灯片、投影、照片、录像等,还有立体画面,如:实物、模型、模拟机等。多媒体技术环境中幼儿思维处于形象阶段,画面是最好的传导形式,不会让幼儿误解或曲解。比如幼儿在做书写游戏时,常把字母或数字写错或写反,如果有计算机帮助就可以克服这样的错误。因为只要一写错字母,计算机画面上的小宠物就会说"你写错了",接着还会告诉幼儿正确的写法。再比如认识形状的软件,它有多种设计内容,可以是屏幕上一边显示某一形状,另一边要求幼儿通过操作键盘画出同样的图形;也可以是屏幕上显示某一美丽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操作鼠标来确认不同的形状,并数出每一形状的数量。再如让幼儿学习不同物品的制作材料,屏幕上可显示一把木制小椅子,一个玻璃杯,一件雨衣,另有木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字样,幼儿通过操作将它们对应起来。做错,会有提示或充满趣味性的小小的惩罚;作对,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每样东西都具有梦幻般的吸引力,都具有"多媒体"的特点,如花儿会开、铃儿会响、公鸡会叫、猴子会荡秋千、生日 蛋糕 会 唱歌 ,还会有卡通人物伴舞等。幼儿通过玩各种不同的教育游戏,掌握了不同品牌机的性能、特点,熟练了鼠标、键盘,理解了计算机语言,如各种指令或命令。操作过如电话、录音、无线电广播、智能卡、课件、计算机系统等就能很好的发挥感官传导的作用。如:数学游戏软件《聪明屋》和科学探索软件《 十万个为什么 》就是如此,它们注重的是与孩子在电脑提供的动态、开放、交互的环境中,通过人机互动,使得孩子的思考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孩子的动手实践,使得他们又有新的发现,从而使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和加强。我们借助"几何画板"的奇妙,通过参数的连续变化,使原来抽象的数学表达和模糊的科学概念理解变成形象直观的动态图景,这往往可以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展开想象和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一项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本文选择中班幼儿主题教学课程更能体现幼儿阶段性发展情况。本文进行教学设计的总体构想是十分必要的,本节将从幼儿需要及发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过程设计。过程设计其实就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中应用的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主要从艺术鉴赏活动、艺术认知活动、艺术表现活动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进行探索的,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艺术表现活动是幼儿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表现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支持他们创造性表现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使得幼儿所思、所想、所表现真正来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拓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体育教学和健康常识都是同一领域的范畴。多媒体技术环境给幼儿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学习空间。 结论 在实际运用中,有 经验 的幼儿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要求首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再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个环节的需要来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课件的具体要求确定使用哪一种课件制作工具来完成课件的制作。 参考文献: [1]陈艳梅.简论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的运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颜铭锋.让幼儿在多媒体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3]温海涛,刘焕章.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 热点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幼儿园教学是有很大好处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学活动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 名言 :“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门声音上的艺术,是一种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京剧 脸谱 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我决定运用网络这种信息技术方式进行一次京剧知识的探究活动,了解更多京剧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幼儿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遇到问题爱问个清楚,在这个时期如果正确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带着困惑和悬念,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活动《云彩和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到风和云的变化过程。活动中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三、信息技术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所以,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了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 思维训练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正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组织了《春天的花》、《小树叶》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春天》主题的活动中,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使活动更加富有情景,我们使用了多媒体。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 四、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所以,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达到知识的迁移。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课前教师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关于再生的资料,对动物再生能力有简单了解。当老师讲解到许多动物是可以再生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幼儿特别感兴趣,他们都提出了问题:“老师,再生是什么意思啊?”“老师,断了的东西怎么能再长出来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播放FLASH动画,将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的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随即理解了再生的意思。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很多,它能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枯燥的东西趣味化,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方法,合理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1. 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2. 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3.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随笔 4. 幼儿教师远程学习心得 5. 小学信息技术随笔
幼儿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开发适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资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并不断改进,从而培养幼儿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幼儿的启蒙学习和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信息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比如指导幼儿自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整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整合两动;共享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信息已无处不在,幼儿园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我体会到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自动,即自己动手
信息硬件属于工具。我们说,不要怕孩子玩手机、电脑,它们都属于工具,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是目的之一。邓小平早就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两三岁的幼儿,在没有入园之前,就已经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玩得比较顺畅,小手指能划出音乐、动画、图画等,连一些家长都望尘莫及,感到惊奇和佩服。所以,在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的自动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比如我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先指导幼儿打开网络电视机顶盒与电视的开关,再指导他们使用遥控板点选“哈哈”→“动画”→“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让小朋友观看,为拼组图形做好铺垫。接着,讲完课程后,再指导幼儿点选出“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数字”,边互动边让小朋友选择教师准备的图形和数字贴在磁性板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拼成的图形,兴奋不已,一个个踊跃地回答图形的名称、图形的数字,争先恐后地到磁性板上贴图形、粘数字。然后,让孩子们选择图形圈帽,做“找朋友”游戏;分小组拼图,最后让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图形,拼贴小动物、交通工具、小房子等,巩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与方式,小朋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本领。
二、互动,即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
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信息技术利用和掌握得好,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小朋友们上交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有乡村烟囱里冒着烟的小屋,有形状不同的小轿车,有嘎嘎欲叫的鸭子,有抢夺小虫子的小鸡,有长长的火车、三角形的松树、空中飞的小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拍摄照片、录制微视,上传共享
在活动中,比如分小组拼图形时,我把幼儿的拼图过程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成照片和录像。课余,我把拍摄较好的照片及小朋友上交的在家长指导下制作的较好的剪纸张贴在学习信息栏内,制作成微视,上传到家长QQ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小朋友及家长分享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整合的成果。家长们不是在QQ留言,便是在圈子评论,或者在接送孩子时高兴地聊上几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刘俊英.浅谈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
[3]蔡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4]刘春梅.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与教育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迅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冲击,新型的教学模式急需要引进到幼儿教学当中,以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做好幼儿学习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第一,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结果。首先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本质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整合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应该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结果。美国福瑞克教授曾经提出技术与工具之间的应用规则:“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不能为了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追捧。
第二,幼儿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孩子提高对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将范围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应该尤为重视。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谈到:幼儿教育是复杂的过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需要共同合作。由此可见对幼儿教育的广义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不是混合。整合的意义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根据某种客观规律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新整体的构建过程中其中的元素会发生协调性的变化,以实现新整体内部结构的优化,产生协同效益,因此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混合,而是通过相互结合实现最优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互融合,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策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幼儿教育提倡教学的全面性,不论是语言知识、社会科学还是艺术、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应该兼顾。但是众多的教学内容各具特点,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时要注意其特点。还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要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呈现的更为直观有趣,让学生多多开阔眼界认识世界。在教学媒介选择时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中要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幼儿课堂氛围,使幼儿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进行歌曲的播放、视频动画的播放,还能够进行舞蹈教学和游戏教学,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让幼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从而学习知识,得到身心的良好发展。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幼儿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能够帮助实现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中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广播平台、网络平台、活动平台等,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在节日进行表演活动和比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特长发展,鼓励学生进度自我展示,并提高自信心。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的建设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引导作用,全方位提高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幼儿创新培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动态化、教学的连贯化和授课模式的趣味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不同感官刺激,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参与度,实现教学互动。还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学生的多方位全面化的能力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面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够塑造幼儿的世界观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实现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20世纪90年代教学媒体被应用到幼儿教学中来,其形式由幻灯片、投影仪等,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一步整合,实现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定未来学习和生活方向的基础,因此对幼儿的全面培养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幼儿教育中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整合过程中的最优化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教学的科学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信息技术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23.
[2]隽国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对幼儿园教学大有裨益。
1.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云彩和风》是大班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2.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
难点不难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可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期达到知识的迁移。我们进行过的常识活动有《京剧脸谱》、《小螃蟹的'奇遇》等。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课前,教师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关于再生的资料,对动物再生能力有一个简单了解。当教师讲解许多动物可以再生时,幼儿显的特别感兴趣,他们纷纷提问:"老师,到底什么叫再生啊?""断了的东西怎么会长出来呢?"于是教师播放FLASH动画,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幼儿犹如身临其境,随即明白了再生的意思。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先让孩子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3.信息技术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
乐于尝试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数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进行了《大熊山》、《春天的花》、《小树叶》、《连线游戏》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大班《春天》主题活动里,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进行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让活动更加富有情景,让较多的事物能在同一地点出现,以增加春天的气氛,突出多媒体能超越空间和时间存在的优势,我们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这样,既可以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进行多维度的游戏活动。
4.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
发挥想象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着《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信息技术教学能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我国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更不能体会京剧那不同于歌曲的独特的唱腔,那深奥而复杂的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唱风格,对于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根本无法体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分组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有的幼儿了解京剧的起源,知道京剧由昆曲发展演变的过程;有的找到了京剧的脸谱,知道京剧中的行当分为生、旦、静、末、丑几类,通过脸谱了解各自代表的角色;有的通过查找京剧中的道具了解相关动作程式代表的意义;还有的幼儿上网下载了有关的唱段,并通过练习能哼唱几句;就这样将本来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幼儿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了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幼儿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开发适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资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并不断改进,从而培养幼儿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幼儿的启蒙学习和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信息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比如指导幼儿自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整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整合两动;共享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信息已无处不在,幼儿园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我体会到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自动,即自己动手
信息硬件属于工具。我们说,不要怕孩子玩手机、电脑,它们都属于工具,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是目的之一。邓小平早就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两三岁的幼儿,在没有入园之前,就已经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玩得比较顺畅,小手指能划出音乐、动画、图画等,连一些家长都望尘莫及,感到惊奇和佩服。所以,在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的自动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比如我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先指导幼儿打开网络电视机顶盒与电视的开关,再指导他们使用遥控板点选“哈哈”→“动画”→“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让小朋友观看,为拼组图形做好铺垫。接着,讲完课程后,再指导幼儿点选出“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数字”,边互动边让小朋友选择教师准备的图形和数字贴在磁性板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拼成的图形,兴奋不已,一个个踊跃地回答图形的名称、图形的数字,争先恐后地到磁性板上贴图形、粘数字。然后,让孩子们选择图形圈帽,做“找朋友”游戏;分小组拼图,最后让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图形,拼贴小动物、交通工具、小房子等,巩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与方式,小朋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本领。
二、互动,即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
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信息技术利用和掌握得好,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小朋友们上交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有乡村烟囱里冒着烟的小屋,有形状不同的小轿车,有嘎嘎欲叫的鸭子,有抢夺小虫子的小鸡,有长长的火车、三角形的松树、空中飞的小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拍摄照片、录制微视,上传共享
在活动中,比如分小组拼图形时,我把幼儿的拼图过程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成照片和录像。课余,我把拍摄较好的照片及小朋友上交的在家长指导下制作的较好的剪纸张贴在学习信息栏内,制作成微视,上传到家长QQ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小朋友及家长分享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整合的成果。家长们不是在QQ留言,便是在圈子评论,或者在接送孩子时高兴地聊上几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刘俊英.浅谈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
[3]蔡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4]刘春梅.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与教育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迅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冲击,新型的教学模式急需要引进到幼儿教学当中,以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做好幼儿学习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第一,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结果。首先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本质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整合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应该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结果。美国福瑞克教授曾经提出技术与工具之间的应用规则:“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不能为了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追捧。
第二,幼儿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孩子提高对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将范围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应该尤为重视。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谈到:幼儿教育是复杂的过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需要共同合作。由此可见对幼儿教育的广义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不是混合。整合的意义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根据某种客观规律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新整体的构建过程中其中的元素会发生协调性的变化,以实现新整体内部结构的优化,产生协同效益,因此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混合,而是通过相互结合实现最优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互融合,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策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幼儿教育提倡教学的全面性,不论是语言知识、社会科学还是艺术、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应该兼顾。但是众多的教学内容各具特点,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时要注意其特点。还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要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呈现的更为直观有趣,让学生多多开阔眼界认识世界。在教学媒介选择时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中要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幼儿课堂氛围,使幼儿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进行歌曲的播放、视频动画的播放,还能够进行舞蹈教学和游戏教学,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让幼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从而学习知识,得到身心的良好发展。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幼儿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能够帮助实现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中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广播平台、网络平台、活动平台等,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在节日进行表演活动和比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特长发展,鼓励学生进度自我展示,并提高自信心。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的建设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引导作用,全方位提高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幼儿创新培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动态化、教学的连贯化和授课模式的趣味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不同感官刺激,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参与度,实现教学互动。还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学生的多方位全面化的能力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面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够塑造幼儿的世界观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实现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20世纪90年代教学媒体被应用到幼儿教学中来,其形式由幻灯片、投影仪等,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一步整合,实现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定未来学习和生活方向的基础,因此对幼儿的全面培养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幼儿教育中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整合过程中的最优化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教学的科学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信息技术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23.
[2]隽国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 教育 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范文篇1:《试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自从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对多媒体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幼儿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相互的。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幼儿接触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幼儿教育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活动教学,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幼儿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讲述、形体演示或者图像引导来进行课堂教授,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以往简单、单一的教育 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如何突破,从而创新改变,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 例如,在教授幼儿“辨识和模仿动物”的活动中,以前往往使用挂图和分组演示的教授模式,很难激起孩子的热情。如果现在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动物的形象和声音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出来,配上鲜艳的颜色和逼真的表情,加上动物真切的叫声和走路声,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各种动物穿梭其中,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多媒体演示的形象吸引住了。这样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帮助智力发育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是具备强大的操作和整合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幼儿由于自身年龄段的特点,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幼儿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在幼儿的活动教学中,教师不能“干巴巴”地讲授“长篇大论”,必须要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喜好入手,巧妙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类活动,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和新奇化,让幼儿亲身操作,激发其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欲望,并获得动手体验的快乐。 例如,在教授中班数学活动《分类计数》中,教师就可以把略显枯燥的数学活动变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形式,配上声音和动态画面,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也使整个活动顿时活跃起来。这样的活动教学是有效的,生动的,也是快乐的。 3.信息技术参与幼儿教学,优化了教学情境,提高了幼儿的认知和创新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课堂变成“游乐场”,可以带领孩子们实现平时达不到的目标,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孩子们喜欢这样的乐园,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认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例如,在大班活动《认识温度计》中,因为水银温度计的使用要求较高,不正确使用会有一定危险。利用一些生动的课件,通过屏幕的演示,画面就会出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升降温的动态影像,以及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温度变化,放大后每一个刻度都清楚可见,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读温度计,明白了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有极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幼儿课堂,不仅是对课堂环境的改善,同时独创了一个更加优化和感性的“课堂新天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实现认知的飞跃,获得了宝贵的经历。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教育带来的思考 通过前文的阐述和例证,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创建更为生动的课堂情境,积极快乐地探索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未来幼儿教育的模式将会更加先进,幼儿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美好。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2:《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发了幼儿教育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教育 一、序言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显示了它在辅助教育方面的非凡才能。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 儿童 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促进 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改革。 二、信息技术对学幼儿童教育的影响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划,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里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计算机技术。教育部的十年规划目标是将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普及到小学,那么对学龄前儿童是否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怎样普及,一直有很多不同意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家长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儿童的计算机教育,希望通过计算机这个先进的教育工具,让自己的孩子在走向未来科技世界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学前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地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中的新兴工具和手段,用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中。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构想 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多媒体技术的优点来构思的。常见多媒体工具由平面物体和立体画面构成。平面物体如教科书、图片、幻灯片、投影、照片、录像等,还有立体画面,如:实物、模型、模拟机等。多媒体技术环境中幼儿思维处于形象阶段,画面是最好的传导形式,不会让幼儿误解或曲解。比如幼儿在做书写游戏时,常把字母或数字写错或写反,如果有计算机帮助就可以克服这样的错误。因为只要一写错字母,计算机画面上的小宠物就会说"你写错了",接着还会告诉幼儿正确的写法。再比如认识形状的软件,它有多种设计内容,可以是屏幕上一边显示某一形状,另一边要求幼儿通过操作键盘画出同样的图形;也可以是屏幕上显示某一美丽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操作鼠标来确认不同的形状,并数出每一形状的数量。再如让幼儿学习不同物品的制作材料,屏幕上可显示一把木制小椅子,一个玻璃杯,一件雨衣,另有木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字样,幼儿通过操作将它们对应起来。做错,会有提示或充满趣味性的小小的惩罚;作对,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每样东西都具有梦幻般的吸引力,都具有"多媒体"的特点,如花儿会开、铃儿会响、公鸡会叫、猴子会荡秋千、生日 蛋糕 会 唱歌 ,还会有卡通人物伴舞等。幼儿通过玩各种不同的教育游戏,掌握了不同品牌机的性能、特点,熟练了鼠标、键盘,理解了计算机语言,如各种指令或命令。操作过如电话、录音、无线电广播、智能卡、课件、计算机系统等就能很好的发挥感官传导的作用。如:数学游戏软件《聪明屋》和科学探索软件《 十万个为什么 》就是如此,它们注重的是与孩子在电脑提供的动态、开放、交互的环境中,通过人机互动,使得孩子的思考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孩子的动手实践,使得他们又有新的发现,从而使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和加强。我们借助"几何画板"的奇妙,通过参数的连续变化,使原来抽象的数学表达和模糊的科学概念理解变成形象直观的动态图景,这往往可以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展开想象和大胆猜想,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一项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本文选择中班幼儿主题教学课程更能体现幼儿阶段性发展情况。本文进行教学设计的总体构想是十分必要的,本节将从幼儿需要及发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游戏化主题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过程设计。过程设计其实就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多媒体技术在五大领域中应用的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主要从艺术鉴赏活动、艺术认知活动、艺术表现活动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进行探索的,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艺术表现活动是幼儿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表现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支持他们创造性表现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使得幼儿所思、所想、所表现真正来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拓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体育教学和健康常识都是同一领域的范畴。多媒体技术环境给幼儿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学习空间。 结论 在实际运用中,有 经验 的幼儿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要求首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再以活动设计为依据,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个环节的需要来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课件的具体要求确定使用哪一种课件制作工具来完成课件的制作。 参考文献: [1]陈艳梅.简论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的运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颜铭锋.让幼儿在多媒体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3]温海涛,刘焕章.多媒体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篇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 热点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幼儿园教学是有很大好处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学活动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 名言 :“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门声音上的艺术,是一种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京剧 脸谱 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我决定运用网络这种信息技术方式进行一次京剧知识的探究活动,了解更多京剧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幼儿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遇到问题爱问个清楚,在这个时期如果正确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带着困惑和悬念,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活动《云彩和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到风和云的变化过程。活动中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三、信息技术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所以,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了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 思维训练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正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组织了《春天的花》、《小树叶》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春天》主题的活动中,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使活动更加富有情景,我们使用了多媒体。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 四、信息技术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所以,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达到知识的迁移。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课前教师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关于再生的资料,对动物再生能力有简单了解。当老师讲解到许多动物是可以再生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幼儿特别感兴趣,他们都提出了问题:“老师,再生是什么意思啊?”“老师,断了的东西怎么能再长出来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播放FLASH动画,将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的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随即理解了再生的意思。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了解动物再生能力,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很多,它能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枯燥的东西趣味化,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方法,合理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1. 论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2. 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3.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随笔 4. 幼儿教师远程学习心得 5. 小学信息技术随笔
幼儿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恰当的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开发适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资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并不断改进,从而培养幼儿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幼儿的启蒙学习和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信息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比如指导幼儿自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在QQ群、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整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整合两动;共享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社会,信息已无处不在,幼儿园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整合中,我体会到应做好“两动一享”,即自动、互动与共享。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自动,即自己动手
信息硬件属于工具。我们说,不要怕孩子玩手机、电脑,它们都属于工具,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是目的之一。邓小平早就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两三岁的幼儿,在没有入园之前,就已经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玩得比较顺畅,小手指能划出音乐、动画、图画等,连一些家长都望尘莫及,感到惊奇和佩服。所以,在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培养幼儿的自动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比如我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先指导幼儿打开网络电视机顶盒与电视的开关,再指导他们使用遥控板点选“哈哈”→“动画”→“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让小朋友观看,为拼组图形做好铺垫。接着,讲完课程后,再指导幼儿点选出“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数字”,边互动边让小朋友选择教师准备的图形和数字贴在磁性板上。小朋友看着屏幕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拼成的图形,兴奋不已,一个个踊跃地回答图形的名称、图形的数字,争先恐后地到磁性板上贴图形、粘数字。然后,让孩子们选择图形圈帽,做“找朋友”游戏;分小组拼图,最后让小朋友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图形,拼贴小动物、交通工具、小房子等,巩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与方式,小朋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本领。
二、互动,即教师与小朋友、小朋友
与小朋友、家长与幼儿的互动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信息技术利用和掌握得好,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小朋友们上交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有乡村烟囱里冒着烟的小屋,有形状不同的小轿车,有嘎嘎欲叫的鸭子,有抢夺小虫子的小鸡,有长长的火车、三角形的松树、空中飞的小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拍摄照片、录制微视,上传共享
在活动中,比如分小组拼图形时,我把幼儿的拼图过程用手机或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成照片和录像。课余,我把拍摄较好的照片及小朋友上交的在家长指导下制作的较好的剪纸张贴在学习信息栏内,制作成微视,上传到家长QQ群和微信“朋友圈”,让小朋友及家长分享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整合的成果。家长们不是在QQ留言,便是在圈子评论,或者在接送孩子时高兴地聊上几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刘俊英.浅谈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
[3]蔡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4]刘春梅.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与教育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迅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冲击,新型的教学模式急需要引进到幼儿教学当中,以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做好幼儿学习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第一,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结果。首先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本质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整合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应该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结果。美国福瑞克教授曾经提出技术与工具之间的应用规则:“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不能为了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追捧。
第二,幼儿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孩子提高对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将范围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应该尤为重视。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谈到:幼儿教育是复杂的过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需要共同合作。由此可见对幼儿教育的广义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不是混合。整合的意义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根据某种客观规律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新整体的构建过程中其中的元素会发生协调性的变化,以实现新整体内部结构的优化,产生协同效益,因此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混合,而是通过相互结合实现最优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互融合,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策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幼儿教育提倡教学的全面性,不论是语言知识、社会科学还是艺术、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应该兼顾。但是众多的教学内容各具特点,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时要注意其特点。还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要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呈现的更为直观有趣,让学生多多开阔眼界认识世界。在教学媒介选择时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中要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幼儿课堂氛围,使幼儿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进行歌曲的播放、视频动画的播放,还能够进行舞蹈教学和游戏教学,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让幼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从而学习知识,得到身心的良好发展。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幼儿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能够帮助实现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中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广播平台、网络平台、活动平台等,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在节日进行表演活动和比赛,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特长发展,鼓励学生进度自我展示,并提高自信心。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的建设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引导作用,全方位提高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幼儿创新培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动态化、教学的连贯化和授课模式的趣味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不同感官刺激,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参与度,实现教学互动。还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正确引导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学生的多方位全面化的能力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面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够塑造幼儿的世界观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实现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20世纪90年代教学媒体被应用到幼儿教学中来,其形式由幻灯片、投影仪等,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一步整合,实现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定未来学习和生活方向的基础,因此对幼儿的全面培养是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幼儿教育中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整合过程中的最优化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教学的科学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信息技术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23.
[2]隽国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
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实践探索与思考,科学地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师素质提升,深化家园合作,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
关键词 :
现代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也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幼儿终生学习中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教育教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幼儿教育新发展。
1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1.1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灌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将围绕幼儿主体素质的发展,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挖掘幼儿学习潜能,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1.2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为全园师幼搭建学习的平台,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将自我学习内化为一种内在需求。
2借力信息技术,促家园合作深化
目前,家园合作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进家园深度合作,发挥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
2.1拓展家园互动平台:传统家园互动形式单一,往往是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家访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将有效拓展家园互动平台,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例如家校通、幼儿园网页平台等进行家园互动。微媒体时代下,家园互动平台更加便捷化,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构建家园互动微平台,例如QQ群、微信圈等进行互动,既可以是群体互动,也可以是个别化交流,拓展了家园互动平台。
2.2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提升家园互动的效应。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对家长幼儿教育知识输出。目前,幼儿园家长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不少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幼儿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信息输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其次,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信息。幼儿园教师只能对幼儿在园表现实现有效的掌控,幼儿园在家表现难以把握,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将促进家长与教师互动,使教师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
3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学方式转变
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借力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优化知识呈现方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使幼儿园教学更加贴近幼儿学情。
3.1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而且能够融声音、视频等多位为一体。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输出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贴近幼儿形象思维丰富的优势,弥补幼儿抽象思维不足的.劣势,从而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教学资源,通过适度的拓展,丰富课堂容量,拓展幼儿园的视野。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比较薄弱,往往是一本教材,缺乏拓展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幼儿的视野立体起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
4借力信息技术,促学习方式转变
现代教育要求突出幼儿主体地位,而幼儿主体地位的实现又具体落实在幼儿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方式转变。
4.1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主要是采用教师示范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模仿。例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引导,幼儿可以边观看、边学习、边实践,丰富幼儿学习认知方式。
4.2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与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教师通过开发一些寓教于乐的微视频、微课或者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在家长引领与陪同下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自身终身素质,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幼儿教育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赵爱凤.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和思考【c】,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2】李蕊.在幼儿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