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一篇心理论文范文开头

一篇心理论文范文开头

发布时间:

一篇心理论文范文开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下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院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高职院校专案化课程改革的特色,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设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当前大学生却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职业心理素质的主渠道,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与思路

1.专案的实施背景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有其特有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对学校课程缺乏热情,厌学情绪滋长,缺乏自信心和价值感,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等情况,这些都急需心理辅导或治疗。此外,由于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在人才培养上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2.专案的性质和思路

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模组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工程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前提,以专案设计为重点,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评价体系中,遵循以任务评价为主,强调过程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团队合作、讨论分享、情景模拟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法与过程

1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

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来体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强调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和反馈机制。在体验—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陪伴学生一起探索心理的奥秘,面对自己的问题,完成心灵之旅。

2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包括小组活动、个人分享、集体讨论、专业装置体验、心理剧编演、案例分析、电影赏析、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冥想练习、放松训练等多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建立课程QQ群、微信群、微课、教学资源库、云班课、微电影制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课程互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2]黄群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新课程中,2011

[3]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意识逐步加深的今天,教学工作者不再将工作内容局限于保障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教学的范围逐渐的扩充套件到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络,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著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资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资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2]沈清峰.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谈谈我眼中的小学班级管理[J].学周刊,2013,15.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摘要】: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校园并非一片远离社会的“净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社会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中不断受到陶冶和锤炼,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由于对社会没有一个完整理性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在积极向上、迷惘徘徊、等待观望甚至消极颓废中难免产生焦虑心理。大学生心理焦虑表现为积极、消极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其成因与学校教育、学校环境、理想主义和社会变革有关;解决其心理焦虑的对策取决于完善教育机制,改变教育方式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竞争,焦虑的心理便随之产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界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无能为力使我们更容易产生这种我们无法消除的焦虑心理。 首先,就本人而言,虽然对于来到咸宁学院选择了地理科学系并没有后悔心理,但对于现况并不满足,最主要的是对于将来就业前景并不看好,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不仅使我的态度越发消极,而且产生了焦虑的心理。从而我的态度就开始徘徊在时而乐观积极;时而悲观消极甚至出现了厌烦的心理状态中。 其次,观察我周围的同学们,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心理焦虑。不管焦虑的是什么,尽管理由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个是所有大学生所焦虑得,那就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说白了就是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师一种普遍的心理缺陷,但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却远远不止这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摆脱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但是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一•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心理现象具有观念性;第二•心理具有主观性:第三•心理具有能动性。【1】其次,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心理呢?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2】其中焦虑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脆弱的时期,那么大学生这些问题尤其是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这些原因有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反面: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焦虑就随之产生。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状况。 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以及原因,那么就应该考虑解决办法。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A.生理需要(食物 睡眠 性生活等)B.安全需要(生命 财产安全有保障)C.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D.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3】我们大学生也不会超出这些基础需求。而我们焦虑心理的产生可以归于我们渴望被尊重,渴望自我实现。当然遭人嘲笑是不舒服的,因为嘲笑的是你的短处,用短处创造出奇迹就是对嘲笑者最有力的回击。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做到这些,所以我们开始焦虑了,我们为我们的无能为力而焦虑。 心理是我们自己观念的产物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努力克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心理认知概念。意思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5】作为一种个人预测,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不只是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决定努力的程度和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即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从性质上看,自我效能感是使个体自我调节而使行为和动机得以维持的关键变量,对个体行为和结果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当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能够有效控制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内容时,这种对环境和活动的选择通过实际活动的进行转化成为直接经验,对个体发展方向和水平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个体活动的坚持性和动机水平。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个体有更高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为实现目标能使用更多行为策略;三是影响个体活动过程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面对不利环境事件的应激水平,水平低的个体在应对外界事时,能更强烈体验到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倾向于更多地采取防御性行为来被动适应外界环境,限制和妨碍了主体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宜多从实践引导的角度,通过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须知唯有自身内因的崛起,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自我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三个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强化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这是个体自我效能提升的外现,当自我强化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易于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丧失信心。所以想要彻底消除焦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尽我们自己的努力做好这一切,把焦虑压到最低。 自1999年,高校正式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父辈们享受不到的高等教育。兴奋之余,迷茫随之而生。受教育的人多了,机会仿佛并没有增加,每年的双选会似乎成了大学生们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老一辈时出现的大学生被挣抢要的情形,在今天好像往事不再。大学生们不愿意毕业,生怕一毕业就失业。大学生有较深的就业心理压力。2006年 11月初,某师大一位2004届毕业生未找到理想工作而自杀,这一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就业心理的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各报刊、网站又相继报道了多起大学生坠楼身亡事件。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也越来越普遍。 “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大学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的。不少学生把入党、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学生中不少人的理想信念比较淡漠,这对当前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健康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单一的生活经历和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青年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凡此种种,大学生在毕业前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6】这些负面的思潮也加剧了焦虑心理的产生,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某些道德观念。 当代社会80%的毕业生都有一种严重的焦虑心理,这种状况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甚至我们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开始焦虑,只是这种焦虑总是在我们面对一些事物才出现,远没有毕业生那种面对社会的无奈与心酸。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我们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非常需要老师,学校,社会的关注。最主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焦虑得心理。 参考文献: 【1】【2】《心理学教材》 周守珍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武汉 【3】 《人类激励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 吕建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 【5】 班•杜拉() 1977 【6】 全细珍《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电力职业技术教育》(季刊),2006

心理学论文开头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很重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现在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自信。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自信,就会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欣赏。人生不必苛求完美,只要你拥有一个轻松自我的微笑,只要你拥有一份向上进取的心境,只要你满意于自己的踏实努力,便能够好好地欣赏到别人,别人也能欣赏你。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安心。围棋多占一格就胜,缺一格就败。胜败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决定的。如果沉湎于胜败之词,则必然形成各种精神上的苦恼。“围棋的对手,恨之入骨,却又爱不释手”。我们很想一格不漏地获胜,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们人生的本来面目。如果放弃了胜败和努力,这时的人生则一无所有。安心并我们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于胜败之词,就是安心。 我们要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更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动向以及通过心理变化来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自然科学,而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个体以及由人类个体组成的各个族群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论文例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源自于心理学》

摘要:社会由个体组成,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人类心理变化趋势相互影响。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不容忽视的理论基础。本文在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并对人生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个体心理;人生价值;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动向以及通过心理变化来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自然科学,而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个体以及由人类个体组成的各个族群之间的关系。因此,所谓社会心理学就是通过研究不同人类个体以及不同族群间人们的关系从而体现心理变化、社会发展和心理导向的一个学科。

简单而言,社会是由个体组成,而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又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这种变化中,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造就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不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心理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类心理变化趋势是相互影响的。

在讨论社会心理学之前,我将作一些基本的学术探讨。马克思、涂尔干、韦伯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资料可以作为分析以及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是社会学领域的三大主导人物。他们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于我们的社会以及现代性(modernity)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观点、涂尔干对工业主义(industrialism)的看法以及韦伯理性视角的理念都对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不同的现代社会理论在概念和观察角度上会有本质性的不同,恰恰是因为角度的不同,这些理论才能引导人们对社会现实产生不同理解,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的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思想的。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产物。他相信,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从而他推断,资本的原型是与现代化一同产生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资本的积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他着重关注商品和利润的潜在价值。他认为,资产阶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另一方面,他也力图说明商品的流通会让时间成本最小化。在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实现最大化,从而构成了商品利润和资本。马克思认为社会需要发展动力。在社会发展的理念中,利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利润的作用被过度夸大,结果就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导致社会发展受到阻碍以及动力缺乏。基于这一系列的冲突,危机便成了现代化的人为产物。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理想的社会

结构。

涂尔干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转变的过程。他把社会分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社会由各种不同的共同体以及社会团体构成。在其现代社会“自杀论”中,涂尔干指出了自杀率正在上升的事实。然而,他并没有说现代社会就是自杀率上升的原因。相反,他讨论了一些导致自杀率上升的现实原因。他说,自杀是一种社会事实,它与其他社会事实一样有待解释。谈到自杀这一主张,涂尔干否定了宗教团体、政治团体和家庭对自杀率的影响。涂尔干认为,面对社会混乱,那些当权者必须依赖于社会劳动分工来解决自杀问题。

谈到韦伯,人类社会运动是其社会学理论的关注点。韦伯认为,对人性经济属性的假设在解释人类行为上是有限的,但通常人们总是忽视非经济因素。人类历史上的诸如民族、种族、宗教、法律以及许多其他因素都赋予了人性丰富的内容。韦伯理论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十分重要。除了严格的基本程序之外,人类对于客观历史环境和观念的主观想法也对韦伯的社会理论产生了影响。在他的书中,他谈到了宗教改革运动(the Reformation)。在加尔文主义发展成为极端的新教伦理之后,他的观点在资本主义 文化 兴起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韦伯毕生紧随时代脉搏,把注意力转向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等。这使得韦伯的理论缺乏连贯性,并招致怀疑。作为一名社会学家,韦伯从侧面对经济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他认为,理性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理性的现代主义创造了现代社会的资本。

二、人类生活与社会

马克思主要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解释了人类的社会发展。这两个核心概念取自于理念性分析法(ideal-type analysis),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则是马克思自己的思想建构。在韦伯看来,马克思的生产力无非就是在讨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已,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就是人们在一般生产过程中建立社会关系。然而,韦伯和马克思的理论建构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地位,并且都是分析历史发展的重要补充工具。

马克思、韦伯以及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马克思的社会学以“资本主义”为基础,他认为,现代性起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涂尔干的理论则更具有实践性,他不强调个体,却重点阐述了在社会背景下的个体行为;韦伯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则是以“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为基础的,他认为,现代社会源自于资本主义精神,也源自于人类的精神动力。

三、人类个体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对个体,即“自我”(self)的定义,弗洛伊德和涂尔干有不同的观点。相比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文明及其不满》中所定义的“自我”(self),我认为涂尔干对于“self”的定义是不全面的。但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涂尔干对“自我”(self)的定义,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个体的定义是以人们如何理解“自我”为基础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灵魂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弗洛伊德 总结 了人类动机的几种形式,性欲(libidinal desire)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我”的直接体现。但是自我通常会受到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约束,由此便出现了超我。当自我被抑制并且不能得到释放时,自我会通过梦来寻求满足。弗洛伊德强调,个体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十分关键。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中也论及了“文明”。在他的书中,他认为“文明”代表了人类进步的程度。“不满”则揭示了人们是如何在进步之后失去了原有的纯真(innocence)的。弗洛伊德是从个体精神和心理的立场来描述文明的。既然社会是由若干个体组成,那么对个体的深入研究必然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相比之下,涂尔干认为个体主义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涂尔干强调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劳动分工产生了具有不同等级的职业和价值观的不同类型的个体。他认为,我们的社会不仅存在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而且也存在个体意识和个体人格。在涂尔干看来,个人主义的本质与社会属性息息相关:一方面,个体正在脱离传统价值观的约束,并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个体的人格在塑造一种新形式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多样性,不同的个体之间会互相依赖,因此,他们又成为集体的一

部分。

较之于弗洛伊德关于个体的概念,我认为涂尔干的定义是不充分的。涂尔干认为社会共同体的等级是由每个个体对契约的接受水平所决定的。但是,在这个自由社会中,如果个体不承认社会的信仰、规范以及法律,那么所谓的个体还会存在吗?事实上,涂尔干的观点没有错,个体主义是社会变革过程的产物,只是他的观点不够深入,它不能够阐释人们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而弗洛伊德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他强调“性欲”是个关键词,通过那些意识到自身认知变化的人想到了性欲的概念。“梦”是欲望很好的表现方式。事实上,有时候人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想法,大多数人的“自我”存在于仍然处于道德和伦理信仰约束下的原始需求中。自我在人们的生活中最常出现,并且为了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自我还包含了本我和超我。弗洛伊德强调这三个成分的动态关系,尤其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四、人类心理发展趋势与不同社会形态的出现

通过这些理论及学术成果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人们的心理发展趋势不仅源自于人类自身,而且还持续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遵循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等等。但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的世界产生不同的社会形态呢?

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个国家的历代政府和人民的宗教信仰造就了社会形态的发展。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了这一观点,他着重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教伦理与基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并没有在中国成为像西方国家那样的主流社会形态,韦伯在新教伦理中找到了新的解释。但是,为什么新教伦理在欧洲能成为主流的社会形态?根据韦伯的观点,“看一下多宗教并存国家的职业统计,这个结果是发人深省的。它表明,在现代公司里,谁拥有资本、雇主、更多 教育 良好且技术娴熟的工人,以及训练有素的技术或业务人员,谁就将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压倒性的新教。”(克雷格,2012)欧洲宗教有许多不同的分支,人们在对宗教教义进行重新解读之后形成了新教主义。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诞生了资本主义现代精神的萌芽。

当时欧洲的宗教多样性与中国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达两千多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是只读“四书”的,事实上,他们对社会缺乏新的解读能力。他们唯一的信仰是皇帝,所以,在这种信仰基础上似乎并不可能诞生资本主义。例如,封建社会以来的农村地主和士绅都有着类似的特点。他们喜欢积累钱财,并且他们不喜欢花钱。直到有一天,他们拥有大量的储蓄,他们依然不会停止赚钱,然后还会购买土地作为原始积累。但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朝代更替频繁和君权过大,这使得地主难以保持其领地的原始积累,几乎所有的资本积累都要随着时代迁移而重新洗牌。

在阐述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中国是否实际上存在资本主义,即便只是微乎其微的存在?这一想法实际上是以很多社会因素为基础的。在中国,资本主义似乎直接等同于挥霍。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行为应予以制止。例如在中国上流社会中官员和贪婪小人的浪费和奢侈应予制止。事实上,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的贪婪。贪婪和过度豪华可能更多是社会制度造成的。

事实上,韦伯在他书中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唯心主义,也不是绝对的唯物主义。韦伯的学说对社会现实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社会现实也影响着该学说。这很难断定两者的绝对因果关系。总体而言,我对韦伯的某些社会学观点表示赞同。事实上,资本主义在中国始终低调地存在着。无论是由于历史原因或是社会现实,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是它并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社会形态。究其原因还需要考虑中国的社会现实、政治和宗教影响,这与韦伯对新教、政治和社会形态之间关系的观点不谋而合。

五、人类心理与社会价值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衡量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们追求更多的权力、成就和财富,同时他们也会羡慕他人。这种对生命的衡量标准是正确的,但有时它会低估真正的人生价值。换言之,人们太关注物质欲望,对真正的人生价值只是 说说 而已,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社会需要人们更多的实际行动,而不是言语。

社会的确由无数个体组成,深入研究每一个人确实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文化和个性之间的冲突,有时就源于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个体合理性与集体合理性并不总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它们往往应该是不一致的。智慧的人做一些利于集体的行为,最终将会有益于个体。这可以提高个体作为集体一分子的生存能力。

事实上,文明即现代工业化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失去了一些他们初始的纯真。随着人的成长,有时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只是不负责任的靠说说而已。人们还没有把精神文明的规则真正应用到社会中去。中国人从小就接受太多的 文明礼仪 教育,大多数人可以时常对文明礼数侃侃而谈。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我们随处可见乱丢的垃圾和饮料瓶,许多学生还在校园里说脏话。这无疑是值得人们深刻 反思 的。太多的人都只会说说而不去付诸实践。

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使我认识到,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很容易导致人类的灭亡。人类对人生价值的衡量不应该只限于物质。文明对于人类的贡献应该在于引领人们有更多投身于社会的行动。这个观点非常简单,但是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残酷事实。

总的来说,看似广博的社会体系由个体的行为组成。因此,可以说个体对世界的影响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每一个人的心理趋势都是一致的,那么这就可能代表一个新的社会体系的诞生。这个论题值得深思。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心理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开头

大学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点。有些大一新生对大学环境容易出现种种不适应,对此,高校应重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对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摘要:从目前高校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创造美好人生。

关键词:大学新生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大学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点。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面临着生活方式、自我管理、学习方法、思想观念、人生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改变,心理将发生急剧的变化,稍有不慎,大学新生就会陷入心理困惑的泥潭,无法自拔。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其一生的生活质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也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入学新生都曾做过心理普查等测试,并提出了新生心理问题的各方面表现。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在校大学生表现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而神经症、人格问题等是不同社会体制、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的大学生都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荷妮曾提出“追求理想化自我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国内有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适应能力高度相关,适应能力良好,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提高。而产生休学以及退学、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低年级适应不良的学生。有学者将此称为“新生综合症”。

结合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可以总结新生主要心理问题有:第一,强迫症状。如对任何事情不经反复确认不放心。第二,人际关系障碍。如总注意周围的人、在乎别人的视线等。第三,情绪性格问题。主要症状为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心、缺乏决断能力、情绪易被破坏、情绪起伏较大、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等。

在我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新生此前较少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普及,过多接收了强化的智力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防微杜渐,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入学教育,应该是大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心理健康入学教育工作:

1 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学分和学时进行合理设置。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最根本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危机预防知识。在后续的学期开设系列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系列相关的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及应对、大学生自我规划、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挫折与危机处理和大学生生命教育等。

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在每年9-10月或3-4月开展心理健康各方面主题教育活动,给大学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实现大学生“第一个过渡”。活动形式如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心理健康日活动、心理话剧展演活动等。活动内容强调要“抓落实、重实效”,以其安然度过心理危机高发期。

2 心理危机干预与人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分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于干预心理危机学生,而对大部分普通学生,缺少发展心理学的积极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采用分级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在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时,对大学新生的家庭背景、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逐一摸底,结合心理普查数据,为各类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以及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心理危机预警学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校级、院(系)级、班级和宿舍的“四位一体”网络,明确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施办法,建立心理危机一级和二级预警学生档案。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成员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朋辈心理互助。

3 师资建设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增强队伍的技能力量

要提高大学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氛围,建立统一协调并且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营造美好氛围。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首、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稳定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每个院(系)设置心理工作站,在各级学生会设立心理发展部,学生社团中设立相关协会,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普遍偏少,多数学校未能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按照师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比1:3000-5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标准,也因此而无法开设各项心理健康课程。可以鼓励获得相应资格的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按时接受专业培训和专业督导;提供专业设备和资料,如心理健康教育软件系统和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必须的教学场所,如个案咨询室、减压放松室、心理图书阅览区等;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更加深入专业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启先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7-238.

[2]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3](美)卡伦・荷妮著,陈收等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5.

[4]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

作者简介:刘小丽(1978-),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学工处,湖北武汉 430025

新时期,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分析》

【摘 要】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及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特点、学习心理特点、人际交往特点、恋爱心理特点、择业心理特点等,希望能为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心理特点 心理品质

新时期,大学生在学习、恋爱、人际交往和择业等方面经常遇到一些挫折或逆境,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对于其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生活和学习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 大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分析

一般来说,我们把大学生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入学适应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如下:

1.入学适应阶段

刚进入大学,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是全新的大学生活。面对新的校园,生活环境、学习的方式、方法、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面对这些新的环境,他们既感到新奇又感觉陌生,不适应。新的变化打破了他们习惯化的心理结构,心理定势被破坏了。在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努力去适应,建立新的心理结构,才能实现新的心理平衡。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将对其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个适应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适应能力强的人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需要一个学期。如果一年的时间还不能适应,则说明心理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

2.稳定发展阶段

在适应大学生活后,大学生活开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阶段,基本持续到邻近大学毕业前。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阶段,但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要做出选择和判断。大学生极强的可塑性得到充分展示,每个人都按自身独特的方式塑造着自己。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锻炼的机会,可能会有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能会遇到困惑、苦恼,难以自拔。然而,大多数学生正是经过了种种磨炼而成长起来的。

3.准备就业阶段

大学毕业前夕,大学生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面对又一次环境和角色变化,心理将有所波动。不过,此时的大学生已经历了大学生活的历练,自主感较强,对未来的生活道路产生种种设想,尽管这些设想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这一阶段大学生开始做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进一步把握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面对做毕业设计、做毕业后去向的决定,处理与恋人的关系等问题,大学生也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和心理冲突。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考验的阶段,也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阶段。

二 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具体分析

1.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分析

第一,大学生自我评价提高。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不断地学习知识,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成熟,趋向稳定,在这个时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但缺少自我认识的客观性。自我评价不再局限于外貌等生理自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人生价值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自我认识的内容十分全面和深刻。

第二,大学生自我体验丰富复杂。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多愁善感的时期,自我体验比较丰富、波动性大。总体来说,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积极的、健康的,大部分大学生能积极地接受自我、悦纳自我、自尊、自信。但是自我体验也比较复杂,在自我意识中具有敏感、闭锁的特点,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相联系的许多事物,都常常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反应。

第三,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愿望,大部分学生都勤奋学习、努力成才,能够进行自我设计目标及自我行为控制,能够积极地改造自我。同时,他们希望摆脱依赖和管束,强烈要求独立和自制。

2.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适应阶段的学习心理。首先,学习动因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美好憧憬产生了矛盾,大学生的学习动因不明确,没有了高考的目标,社会责任感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导致大多数大学生在前两个学期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或精力转移的现象。其次,学习能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学能力是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刚入校的大学生往往认识不到,需要等到“碰壁”之后才有所领悟。

第二,稳定发展阶段的学习活动。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适应期后,便转入稳定发展阶段,开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大学目标和学习态度上表现出差异化。这段时间大学生要解决立志、定向,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及提高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对其一生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时代。

第三,趋于成熟阶段的学习心理。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时,大学生开始进行毕业实习。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性质和工作岗位是紧密相关的。由于每个学生对自己未来社会职业的性质、环境的认识和设想不同,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就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顺利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也独自完成了科研的过程,对于其智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也进行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3.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迫切。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较之中小学和成人时期,对人际交往都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拓宽视野,获得学生的接受、尊重和信任,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

第二,大学生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大学生摆脱了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过着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大学生的交往对象往往是选择同乡、同班、同寝室等有相似性的同学进行交往,并且交往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些共同的话题,如学习、娱乐、兴趣爱好、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而展开。

第三,大学生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情感性多。大学生由于处于求学之中,父母给生活费,在经济方面的压力较小,因此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交往中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方面,并带有理想化的感情色彩,感情是纯真的,功利性较少。

4.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重视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信奉的恋爱准则。大学生非常强调恋爱时的感觉,看重恋爱的过程,却不太注重恋爱的最后结果。他们不懂得如何培养和呵护爱情,轻易恋爱,轻易分手。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到婚姻,因而大多数大学生恋人在毕业后都选择了分手。

第二,恋爱出发点盲目。在恋爱动机上,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不少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实际是在调侃爱情,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独感的渠道。据了解,现在的大学生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人是为爱而爱;为满足虚荣心而爱;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

第三,自控力较差,对失恋的承受能力较弱。许多大学在感情挫折到来时常常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理阴暗期,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而处于热恋中的大学生,也就是通常说的处于“脑疯期”的大学生,往往不善于控制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一旦恋爱受挫,就会情绪失控、痛苦万分,甚至难以自拔,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5.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有些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对工作通常有很高的要求:高工资、高地位、高层次,此外,和单位的距离不能太远、工作条件不能太辛苦等等。不顾实际地希望找到一个好工作,结果很多学生错失了一些很有潜力的工作机会。因此,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衡量自己,客观分析自己,才能明确自身定位,确立一个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第二,就业心态有待调整。有些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将专业看得过重,认为必须要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产生一些悲观情绪,盲目放大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产生自卑情绪和畏难心理。相反,又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高,产生了“眼高手低”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就业心理的不成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与疏导。

第三,就业价值取向稍显功利。有些大学生将工作报酬和福利的高低作为评判一个工作好坏的标准,更多的是看重物质回报,而忽略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忽略了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这一点不仅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刘亚欧.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S1)

[3]杨贤芳.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2000字论文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开头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摘要】: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校园并非一片远离社会的“净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社会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中不断受到陶冶和锤炼,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由于对社会没有一个完整理性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在积极向上、迷惘徘徊、等待观望甚至消极颓废中难免产生焦虑心理。大学生心理焦虑表现为积极、消极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其成因与学校教育、学校环境、理想主义和社会变革有关;解决其心理焦虑的对策取决于完善教育机制,改变教育方式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当今社会处处充斥着竞争,焦虑的心理便随之产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界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无能为力使我们更容易产生这种我们无法消除的焦虑心理。 首先,就本人而言,虽然对于来到咸宁学院选择了地理科学系并没有后悔心理,但对于现况并不满足,最主要的是对于将来就业前景并不看好,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不仅使我的态度越发消极,而且产生了焦虑的心理。从而我的态度就开始徘徊在时而乐观积极;时而悲观消极甚至出现了厌烦的心理状态中。 其次,观察我周围的同学们,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心理焦虑。不管焦虑的是什么,尽管理由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个是所有大学生所焦虑得,那就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说白了就是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师一种普遍的心理缺陷,但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却远远不止这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摆脱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但是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一•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心理现象具有观念性;第二•心理具有主观性:第三•心理具有能动性。【1】其次,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心理呢?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2】其中焦虑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脆弱的时期,那么大学生这些问题尤其是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这些原因有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反面: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焦虑就随之产生。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状况。 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以及原因,那么就应该考虑解决办法。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A.生理需要(食物 睡眠 性生活等)B.安全需要(生命 财产安全有保障)C.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D.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3】我们大学生也不会超出这些基础需求。而我们焦虑心理的产生可以归于我们渴望被尊重,渴望自我实现。当然遭人嘲笑是不舒服的,因为嘲笑的是你的短处,用短处创造出奇迹就是对嘲笑者最有力的回击。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做到这些,所以我们开始焦虑了,我们为我们的无能为力而焦虑。 心理是我们自己观念的产物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努力克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心理认知概念。意思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5】作为一种个人预测,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不只是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决定努力的程度和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即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从性质上看,自我效能感是使个体自我调节而使行为和动机得以维持的关键变量,对个体行为和结果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当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能够有效控制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内容时,这种对环境和活动的选择通过实际活动的进行转化成为直接经验,对个体发展方向和水平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个体活动的坚持性和动机水平。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个体有更高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为实现目标能使用更多行为策略;三是影响个体活动过程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面对不利环境事件的应激水平,水平低的个体在应对外界事时,能更强烈体验到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倾向于更多地采取防御性行为来被动适应外界环境,限制和妨碍了主体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宜多从实践引导的角度,通过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须知唯有自身内因的崛起,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自我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三个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强化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这是个体自我效能提升的外现,当自我强化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易于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丧失信心。所以想要彻底消除焦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尽我们自己的努力做好这一切,把焦虑压到最低。 自1999年,高校正式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父辈们享受不到的高等教育。兴奋之余,迷茫随之而生。受教育的人多了,机会仿佛并没有增加,每年的双选会似乎成了大学生们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老一辈时出现的大学生被挣抢要的情形,在今天好像往事不再。大学生们不愿意毕业,生怕一毕业就失业。大学生有较深的就业心理压力。2006年 11月初,某师大一位2004届毕业生未找到理想工作而自杀,这一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就业心理的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各报刊、网站又相继报道了多起大学生坠楼身亡事件。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也越来越普遍。 “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大学生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的。不少学生把入党、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学生中不少人的理想信念比较淡漠,这对当前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健康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单一的生活经历和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青年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凡此种种,大学生在毕业前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6】这些负面的思潮也加剧了焦虑心理的产生,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我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某些道德观念。 当代社会80%的毕业生都有一种严重的焦虑心理,这种状况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甚至我们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开始焦虑,只是这种焦虑总是在我们面对一些事物才出现,远没有毕业生那种面对社会的无奈与心酸。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我们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非常需要老师,学校,社会的关注。最主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焦虑得心理。 参考文献: 【1】【2】《心理学教材》 周守珍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武汉 【3】 《人类激励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 吕建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 【5】 班•杜拉() 1977 【6】 全细珍《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电力职业技术教育》(季刊),2006

大学心理论文格式开头

心里学论文格式其实和一般的学术论文格式差别不大,很一般是先定题目,然后写摘要,再写引言和研究背景,再写正文部分,之后写测试结果或者是实验结果,然后是结束语,最后是参考文献。基础结构都是这样的,你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很多学术论文格式模板可以参考下,比较全面

这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论文格式,你可以参考一下。其实各个学校有自己的论文格式要求,你可以问问老师。(论文标题)重师毕业论文理科版样式(小2号黑体)——(副标题)作者必读 (3号宋体)(空一行)化学学院 化学(师范)专业 2004级 张飞(小4号仿宋体,居中)指导教师 赵云(小4号仿宋体,居中)(空一行)摘 要:“摘要:”二字请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请用5号宋体。从第二行开始文字不缩进。关键词:关键;排版;要求(“关键词:”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用5号宋体)Abstract:英文摘要的“Abstract:”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英文摘要的内容部分用Times New Roman体。Key words:keyword;keyword;keyword(抬头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体)(空一行)这里开始是正文部分,请用小4号宋体排版(除了标题、图、表之外).(空一行)1 这是一级标题 (4号黑体)(空一行)一级标题左顶格,上下各空一行. 所有标题序号请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位(即2个空格位)以下遇到一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 这是二级标题 (小4号黑体)二级标题请用,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 这是三级标题 (小4号宋体)三级标题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 以下遇到三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 这是二级标题 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空一行)2 图表的要求(空一行) 插图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图的标注如“图2-1 混沌电路图”用5号黑体,居中排,其中“图2-1”为图序,“混沌电路图”为图题,图序与图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 (2) 图2-1 混沌电路图 表格表格使用三线表,表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表的标注如“表 各年设计实验表”用5号黑体,居中,其中“表”为表序,“各年设计实验表”为表题,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个字位。表 各年设计实验表实验数 (空一行)3 数学符号的要求数学上的“定理、性质、引理、推论、定义、注、证明、例”等用小4号黑体,缩入2个汉字位,后空1个汉字位。定理的内容用小4号宋体,如:定理1 假设下面的条件成立,则……。 ()(空一行)4 参考文献的要求(空一行)“参考文献”用小4号黑体,左顶格,上空2行. 参考文献的内容请用5号宋体,序号用[1]表示,内容与序号空一个汉字位。具体的排列次序和样式请参照下面的例子。参考文献:[1] 夏道行,吴卓人,严绍宗,等.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8-90. [2] Zhang S N. Boundedness of finite delay difference system [J]. Ann of Diff Eqs, 1993,9(1):107-115.[3] 时宝,王志成,黄立宏.有限时滞差分系统的的渐近稳定性[C]//全国第五次常微分方程稳定性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30-33.[4] Hale J K. Theory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7:34-45.[5]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第一段写为什么要注意心理健康第二段写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三段写我们应该怎样做

论文格式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 索引序列
  • 一篇心理论文范文开头
  • 心理学论文开头
  • 大学生心理论文开头
  •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开头
  • 大学心理论文格式开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