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水土保持通报修改后发表

水土保持通报修改后发表

发布时间:

水土保持通报修改后发表

不好投。水土保持通报不好投。水保通报和中国水土保持都是核心期刊,不是差的期刊,对文章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你的文章不一定会被接收。《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一、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市、区人民政府的发展和改革、规划和国土、交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住房和建设、建筑工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二、第十二条中的“开发建设单位”修改为“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予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条例的规定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一)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一万立方米且征占地面积不足一公顷的;“(二)在五度以上、不足二十五度的坡地上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面积一公顷以下的;“(三)无新增建设用地的公路路面改造、养护等情形的;“(四)滩涂开发、围海造地和码头建设未占用陆地且不在陆地上取土的;“(五)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六)在水土保持方案已经批准并依法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开办生产建设项目的;“(七)其他依法免予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的。“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其挖填土石方总量或者征占地总面积超过上述规定的,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四、第十四条修改为:“生产建设项目征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二十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不足五万平方米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一万立方米以上不足二十万立方米的,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实施办法由市水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五、第十八条修改为:“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咨询设计费用,单独列入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水土保持设施所需的建设经费,应当列入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开展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水土保持措施设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及水土保持相关规范规程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水土保持设计进行督促落实。“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时,应当一并审查水土保持内容。“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组织验收时,验收责任主体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相关资料报送水务主管部门备案。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未通过的,主体工程不得投产使用。”六、第十九条第一款中的“开发建设单位”修改为“生产建设单位”,第二款中的“建设项目需挖填土方、剥离表土的,应当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修改为“建设项目需挖填土方、剥离表土的,应当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要求进行施工,……”。七、第二十九条修改为:“各区水务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辖区内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发现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未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的,应当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市水务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随机抽查方式对全市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采取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同时检查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采取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发现问题,应当要求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整改,并及时通报水务主管部门。”八、第三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一条规定的,由水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恢复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九、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擅自动工的,由水务主管部门责令停工,对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十、第三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第二十条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设计的,由水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生产建设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主体设计单位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施工单位未根据设计要求及水土保持相关规范规程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造成水土流失的,由水务主管部门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将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使用的,由水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竣工验收合格后未按时将相关资料报送水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水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两万元罚款。”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据2020年5月2日《水土保持通报》官网显示,《水土保持通报》第六届编委会(2017-2020年)有成员115人。水土保持通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水土保持通报主要栏目设有:综合研究、试验研究、研究简报、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综合治理、专家论坛、专家介绍、新书推荐等。水土保持通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7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2018)、《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中国期刊精品荟萃》等收录。

水土保持发表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邓叔群就开始注意对生态学的研究。1939年,他利用中央农林部要他负责一部分林业科学研究的机会,组织了西南森林调查团,深入四川、云南、西康等省的沙坪坝、岷山、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地区的原始林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分布、生长生态特性以及林木的病害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表了《洪坝森林的研究》、《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一)、《今日中国的林业问题》、《西藏东部高原的森林地理》等论文。为了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建立一种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的生态系统,以减轻黄河对其下游地区的危害,他于1941年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了甘肃省的林区。在他任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林业部经理的6年期间,先后曾去白龙江中游武都、文县一带、天水小陇山、河西走廊、祁连山、秦岭等林区,亲自进行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分析了大量的树木生长情况,为科学地营林育林提供了依据;他论证了祁连山、天山等高山林区植被灌木丛对于积雪、保土和调节雪水径流的重要作用;设计出在兰州南北山干旱地区采用“水平沟”造林的方案,为保持水土、保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建议,在黄土高原荒山造林应选用沙枣、柽柳、白榆等耐寒抗旱的小乔木作先锋树种。这一建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充分采纳和利用,但对今天改造黄土高原的工作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期间,邓叔群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首先提出了生态平衡的观点,并亲自在黄土高原地区以成功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经营林业和科学管理森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活生生的、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典型——洮河林场。黄河的大支流洮河上游的大片原始森林当时为藏族林主所有,他们常把森林的树木卖给木材商人,树木砍光后再放火烧山以长牧草或开辟为耕地,因此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从而给黄河下游带来的灾难也就随之加重。为了改变这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他利用水利林牧公司的资金,在洮河上游甘肃省卓尼县买下了一大片藏族林主的森林,创办了位于卓尼的洮河林场总场和苗圃,以及卓尼地区以外的三个洮河林场分场和一个牧场。他对这些林场中的森林分别进行调查、勘测,绘制了我国较早应用的林型图,并就各树种、树龄以及林木生长、材积、更新和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保证更新量、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科学经营管理制度,使森林长存、采伐不绝。自那时起迄今已有40多年,但至今洮河林场仍在沿用当年他亲自制定的这一科学管理制度。几十年来,黄河上游的多数森林均遭程度不同的破坏,唯洮河林场为黄河上游保留下了宝贵的森林区,为黄河上游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这一期间,邓叔群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汇总在他离开甘肃后于1947—1948年发表的诸论文中,如:《甘肃林区及其生态》、《甘肃的造林与管理》、《甘肃林业的基础》、《甘肃的气候与树木年轮》、《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二)、《中国森林地理概要》等。1948年底,他为东北编写的林科大学教材纲要,其中包括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测林学、森林经营学、森林病理学等,就是他对我国森林的大量调查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的产物。

不少反思98'洪灾的文章谈到:上游生态植被遭到破坏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原因,但许多人却未必注意到,生态植被的破坏和片面宣传林业的成就有直接关系。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到1993年,我国就已经摆脱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双下滑的局面,进入“双增长”时代。全国的森林面积从建国初的亿公顷增加到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提高到,1993年以来还保持着每年植树360多万公顷的业绩,1994年,继广东、福建、湖南宣布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后,安徽等省区也宣布消灭了宜林荒山。 1994年前后,有关森林的喜讯经常见诸新闻媒体,据此,普通人只能得出我国森林形势一片大好或正向一片大好迈进的结论。可熟知内情的专家却忧心忡忡。而1995年以来连续多次洪水特别是98'洪灾将森林形势一派风光的形象终于捅了一个窟窿。只要稍微深入分析,便知道林业宣传的问题所在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有这样两组数字:一组即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字(见上述),按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分别达到亿公顷、计,比解放初增长、;另一组是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数字: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长江流域12个省区有林地面积年均下降。假如国家林业局的数字是对的,那么森林增长的幅度的确可喜,假如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的数字是对的,那末,林业局公布的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达到亿公顷、比建国初增长的数字就值得推敲。因为长江流域12个省区占全国总省区数(不包括直辖市)的,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的资料,取1950年到1985年、下降率为计算,三十五年间,这12个省区的森林面积即减少,那末,到1993年,全国森林面积怎么可能比建国初增长呢?退一步,我们就假定林业局的数字确凿无疑,可透过这种增长背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可采伐成过熟林面积由1981年的2188万公顷减少到1993年的1349万公顷,蓄积量从建国初的20亿立方米下降到亿立方米,分别减少、。换句话说,砍掉的是荫天蔽日的老林,栽上的却是稀稀拉拉的中幼林。所以即使面积有所增加,可森林质量、林业生产力却绝对大幅下降,以至森工抱怨难以找到像样的林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中南等江河中上游被称为生态宝库、动物乐园的大量原始森林被毁坏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欠帐,即使今后百分之百的绿化了也还不上这个帐。因为原始森林是地球几亿年演变的绿色结晶,原始森林的综合生态功能是人工林根本无法比拟的,原始森林及其功用是不能复制的。单就持水这一项,发育较好的天然林林冠持水能力就比人工林高7-8倍,林地土壤有效贮水能力比人工林高6-7倍。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原始森林究竟被砍伐、毁坏了多少,这个数字恐怕成为不解之谜了,而时至今日天然森林还剩余多少,这个数字也不详。有关人士对这些数字历来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是植树造林的面积,每年增加多少,多少年共增加多少,然后宣传“辉煌成就”。如此等等。所以人们也只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一鳞半爪。据湖南某林业专家透露,从1957年-1995年,该省天然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比重下降近40%0。另据有关资料,四川天然森林建国以来减少了一半以上,森林采伐与更新的比例11:1,其中大凉山地区的原始森林基本都被垦作农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三峡两岸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李白笔下“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笔下“无边落木箫箫下”的景色早已不复存在了。笔者的故乡在滹沱河畔,五六十年代,滹沱河两岸林木还郁郁葱葱,到八十年代就几乎都变成了农田或沙地。这期间,故乡造林的数字却是逐年增加,但真正能看出成效的就是道路和灌渠两旁栽的树木。正是由于多年来片面宣传植树造林的业绩,甚至有意无意地夸大这种业绩,不少人醉心于对营林面积、覆盖率、增长率、几大造林工程以及诸如此类业绩的追求,而对“业绩”后面的问题却采取回避或淡漠态度,结果就误导了舆论,使一些本该早出台的措施(如停止采伐天然林、封山育林、加大林业投入)迟迟未出台,从而加速了森林植被的恶化。98'洪水平息后不久,林业专家汇聚在中国林业科学院进行反思研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沈国舫直抒胸臆:1998年特大洪水的深层原因是,在植被建设方面近40年来有过重大失误,而近年来采取的弥补措施速度太慢了,力度太小了,使我们难有适当控制洪魔的主动权。只有在痛定思痛的大灾之后,类似沈教授这样的观点才能从林业界透露出来。林业的宣传存在片面问题,水利建设包括水土保持的宣传何尝不存在类似问题。多少年来,人们已经听腻和看腻了这样的文字:某某地区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工,完成多少土石方,搞了多少工程,治理了多少小流域,水土保持面积增加了多少,成效有多么大。如此等等。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文字:某地区有多少条河流濒枯,多少个湖泊消失,多少绿山成了裸山和泥山,多少万亩良田被水冲沙压,多少万亩草原沙化,多少山青水秀的地方变成童山恶水的环境,更绝少对几十年来水利建设和几十年来水土破坏进行具体对比,弄清究竟孰大孰小、孰多孰少。98'洪水刚刚平息不几天,《经济日报》发表了专访水利部领导的文章,文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沟坝地、治沙造田亿亩(其中新增耕地3000万亩),栽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6亿亩,种草保存面积6000多万亩,还兴修了大量的蓄水保土工程。各项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增产粮食160亿公斤,平均拦截泥沙15亿吨,蓄水250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可是就在这前不几天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却写道:“从建国以来到1989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从36万平方公里猛增到56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了约5000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也从10多亿吨增加到亿吨,仅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达16亿吨”。又写道:“1949年长江中下游共有湖泊面积25828平方公里,至1977年仅余平方公里,减少近一半,年均减少420平方公里。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因大量不合理开发建设已损失容积567亿立方米。‘千湖之省’的湖北省80年代湖泊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61%”。同是来自水利部的数字,《光明日报》的数字就打了《经济日报》的数字一耳光。根据《经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根据《光明日报》,“从建国以来到1989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从36万平方公里猛增到56万平方公里”,就是说,截至1989年,仅长江流域就增加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按此推算,全国治理的74万平方公里根本不足以补偿增加流失的面积;根据《经济日报》,全国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平均拦截泥沙15亿吨”,根据《光明日报》,单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量也从10多亿吨增加到亿吨”,很显然,水土保持设施拦截泥沙的成绩远不足以补偿水土流失量的增加;根据《经济日报》,全国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蓄水达250亿立方米”,根据《光明日报》,单“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因大量不合理开发建设已损失容积567亿立方米”,非常明显,人工蓄水设施的蓄水量远不足以补偿被破坏天然湖泊的容水量;根据《经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根据《光明日报》,从长江流域看,几十年来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土壤流失量增加了120%左右,湖泊面积减少近一半,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大幅下降,水土保持工作“巨大的成效”和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并没有体现出来。另据资料,从全国中灾以上发生的频率看,20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43%,70年代60%,80年代70%,90年代100%。这说明生态环境是明显恶化而不是改善了,更不是“极大地改善”。其实,宣传的片面性、强调夸大成绩的误导性何止林业和水利,还有不少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搞农业的只说扩大耕地增产了粮食,不说垦了多少森林、湖塘、湿地和草原,搞工业的只说增加了多少产值利税,不说负了多少债,浪费了多少资源。而且方方面面各强调各的工作和成绩。农业说增产多少,林业说造林多少,水利说搞了多少水库,土地说保护了多少耕地,环保说治理了多少污染,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机构,有多少机构就出多少政绩,而不少政绩又是用平面递进推算法推出来的。诸凡植树面积、水土保持面积、人均纯收入、产值产量,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推出来。还有的“政绩”是不计代价“干”出来的,但宣传或汇报时却往往不提付出的代价,而只说干出的“政绩”。就像宋朝苏轼批评当时一些官员邀功请赏的办法:“用一头牛换五只羊,一头牛的损失,隐瞒而不说,五只羊的收获,却指为功劳成绩”。诸如此类的一些做法加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体制,是不可能不出政绩、又是不可能不掩盖问题的。从一定意义说,98'洪灾就是有关方面长期突出政绩、掩盖问题积累的苦果。问题是,时至现在,人们也没有看到那个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作过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过一定责任。相反,却仍然时不时地看到标榜有关部门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的报道。一些新闻报道仍然围绕植树造林面积每年以“多少万公顷的速度推进、累计植树造林面积已达到多少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某某年”的“百分之多少”增加到现在的“百分之多少”,“百分之多少”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沙漠化面积得到控制等很难得到证实、更难和进一步遭到破坏的生态面积进行比较的“部门化”的数字大作文章,继续为某些部门的脸上贴金,宣扬其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绩。

水土保持通报录用后发几份期刊

一般2个月左右。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管理中外审通常指第三方审核。

学报,一般是这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刊登研究性文章;通报带有短期通讯的含义,也可以刊登长文章;XXX科学、XXX研究,水平相当于XXX学报,如果同一学科有2份期刊,第2份可能会起这个名;总之一个期刊叫什么名是一回事,它刊登的文章水平又是一回事,就如同一个大学同她的学生水平的关系。

不好投。水土保持通报不好投。水保通报和中国水土保持都是核心期刊,不是差的期刊,对文章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你的文章不一定会被接收。《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

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10篇。1、第一作者论文(1)矿山土特性与林业利用,森林与土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山西采煤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土地复垦可行与必要性研究,走向21世纪——中国首届青年环境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3)论我国土地复垦的效益,生态经济,1995, (4)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岩的特性、培肥与复垦种植,土壤地质,中国地质出版社,(5)现代化大型露天矿废弃地的物理特性与水土保持,矿山废地复垦与绿化,中国林业出版社,(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表层岩土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7)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时空变异规律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8)山西露天矿排土场地表排土工艺与复垦种植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9)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研究,生态经济,1996,(10)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煤矿环境保护,1996,(11)Major problems and specia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reclamation of coal spoil pil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mined degraded land of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3)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煤炭学报,1997,NO. 5(14)山西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15)Revegetation of mine soil on surface mine in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1998,(16)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8,(17)露天煤矿排土场人为加速侵蚀及分类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18)试析平朔矿区土地复垦新技术,煤矿环境保护,1998,(19)试论矿区生态重建,自然资源学报,1999,(20)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煤炭学报,1999,(21)机修梯田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科技导报1999,(22)大型露天煤矿生态系统受损研究——以平朔露天煤矿为例,生态学报1999,(23)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land of Opencast mine of Pingshuo Ataibao,China,Beijing International Land Reclamation and Restoration (24)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0,(25)关于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0 (2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27)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导报,2001,(29)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案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30)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重建,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31)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境再造与群落重组背景研究,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32)黄土高原大型露天采煤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以平朔露天矿为例,第三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3)重建矿区生存空间,中国国土资源报,(34)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14年,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论文集,(35)重建矿区生存空间,避免人口大迁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3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环境条件分析——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地学问题研究,地质出版社,(37)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18年回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8)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面临的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的构建,中国地质教育,2005,(40)工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北京生态建设国内研讨会,2005,82、通讯作者论文(1)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2,(2)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生态学报2003,(3)矿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水土保持学报,2003,(4)植被根系与土壤抗冲抗蚀性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2003 ,(5)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源环境保护,2003 ,(6)黄土区大型露天矿生态破坏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 ,(7)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煤炭学报,2004,(8)黄土丘陵采煤塌陷地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9)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致灾因子的确定,能源环境保护,2004,(10)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复垦土壤基质原始形成环境及化学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1)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3)Potentiality Study of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4,(14)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农业工程学报,2005,增刊(15)运城市果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16)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亟待研究,露天采矿技术,2005,、其他合作论文(1)Improvement of mine soils by growing grasses in semi-arid areas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id-desert soils ,August 20-29,1993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粗颗粒固体废弃物堆场的无覆盖复垦种植,土地复垦技术,1993,(3)矿山土地复垦中利用方向的决策,土地复垦技术,1993,(4)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94,(5)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中国土地科学,1994,(6)复垦地种植利用方向的模糊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7)山西煤矸石风化层中重金属元素及盐分对复垦利植的影响,煤矿环境保护,1995,(8)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决策的商榷,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时空变化与水土保持关系,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第三届全国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0)当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症结及解决思路,煤矿环境保护,1996,(11)Problem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arge surface mine on the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煤矿环境保护,1997,(13)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研制,煤矿环境保护,1997,(14)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分类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15)大中型矿山废弃地复垦对策,中国煤炭,1997,NO. 1(16)山西矿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择诀:矿区生态重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7)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Land ——Taking Xiaoyi Bauxite Mine for Example,Ecological Engineering(美国) ,1998,被SCI收录(18)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1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计算机与农业,1998,(20)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程序设计,煤矿环境保护,1998,(21)矿区“生态重建”效益的阶段性及其定量评价探讨,煤矿环境保护,1998,(23)Ecological Rebuilding and land reclamation in surface mines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Journal of Ecological science(24)阳泉煤矸石山浅层矸石风化物水分特征初探,煤炭学报,1999,(25)露天煤矿土地破坏预测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26)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27)露天煤矿废待复垦土地评价模型的建立,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28)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生态学杂志,1999,(29)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重建的效益分析,生态经济,1999,(30)沙棘对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作用,水土保持通报,1999,(31)煤矸石山立地条件与林业复垦研究——以山西统配煤矿为例,山西林业科技,1999,(32)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33)山西矿区土地的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重建,山西土地,1999,(34)刍议中国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的特殊性,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5)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限制因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刺槐生长状况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0,(37)黄河中游地域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方式特殊性的探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38)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野生植物侵入研究初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39)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Antaibao opencast mine,北京,国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学术讨论会,2001(40)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水土保持学报,2001,(41)大型露天煤矿人工扰动地貌生态重建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42)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地土壤养分相关研究,煤炭环境保护,2001,(43)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地科学,2002,(44)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对策,水土保持研究,2002 ,(45)矿区生态重建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煤矿环境保护,2002,(46)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煤炭学报,2003,(47)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3,(48)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特征及其植被控制效果,水土保持学报,2004,(49)大型排土场“径流分散”水蚀控制模式及其设计探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50)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生产力研究,2004,(51)基于生物学科系统回顾法的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Guang-hui Zhang, Guo-bin Liu, and Ming-ke Tang. Detachment of soil from different land us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CI).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2007, (Paper number,SW-06576-2006 )Guanghui Zhang, S H Fu, W H Fang , Hidefumi Imura, and X C Zhang.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YellowRiver Basin of China (SCI).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2007, 50(3): 911-918Guang-hui Zhang, M A Nearing, and Bao-yuan Liu. 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rosivit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China (SCI).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2005, 48(2): 511-517Guang-hui Zhang, Bao-yuan Liu, Guo-bin Liu, Xiao-wu He, and M A of undisturbed soil by shallow flow (SCI).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3,67, 713-719Guang-hui Zhang, Bao-yuan Liu, M A Nearing, Chi-hua Huang and Ke-li detachment by shallow flow (SCI).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2002,45(2), 351-357Stolte J, Bas van Venrooij, Guang-hui Zhang, Kim O Trouwborst, Gou-bin Liu, Coen J Ritsema, and Rudi Hessel. Land-use induce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CI). Catena, 2003,54,59-75Hessel R, V Jetten, and Guang-hui Zhang. Apparent Manning’s n for steep slopes (SCI). Catena, 2003,54,77-91Yong-qiu Wu, Kunq-ing Xie, Qing-chun Zhang, Yan Zhang, Yun Xie, Guang-hui Zhang, Wen-bo Zhang and Coen J. Ritsma. Crop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temporal change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CI). Catena, 2003,54,7-16张光辉.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Study o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shallow flow)(EI). 水科学进展. 2002,13(2),159-165张光辉.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Adevances in study of runoff detachment processes based on hydraulics.) (EI).水科学进展,2001,12(3),395-402张光辉,刘宝元,李平康.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水土保持通报,2007,(接收)史婉丽,杨勤科,张光辉.WEPP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173-177,194张光辉.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情景分析.地理研究,2006,25(2):268-275张光辉,于艳,刘宝元.东北黑土区防护林带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6):54-57,74张光辉,刘宝元,何小武.黄土区原状土壤分离过程的水动力学机理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48-52张光辉.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山地学报,2005,23(4):420-424张光辉. CLIGEN天气发生器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4, 18(1):175-178张光辉,刘宝元,张科利. 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水动力学实验研究. 土壤学报,2002,39(6),882-886张光辉. 冲刷时间对土壤分离速率定量影响的实验模拟.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2),1-4张光辉.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科学进展. 2002,13(3),389-396张光辉.中国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地理研究,2001,20(3),274-281何小武,张光辉,刘宝元.坡面薄层水流的土壤分离实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52-55张光辉,刘国彬.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表面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地理科学,2001,21(2),118-121张光辉,卫海燕,刘宝元. 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1),58-61张光辉,蒋定生,邵明安. 用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模拟坡面产流过程研究.山地学报,2001,19(1),14-18张光辉,卫海燕,刘宝元.自控型供沙漏斗的研制.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1),63-65张光辉.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1,12(3),395-402张光辉,邵明安. 用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推求Green-Ampt吸力参数Sf. 土壤学报,2000,37(4),553-557Guang-hui Zhang. Film Hole Irrigation: One Chinese water saving method. Irrigation Journal. 1999,张光辉. 国外坡面径流分离土壤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4),112-115Guang-hui Zhang, Jian-ping Yuan, and Bao-yuan Liu. Determining the absorptive parameter Sf in Green & Ampt model based on unsaturated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P. R. China.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99, 233-237Yuan Jian-ping,Lei Ting-wu, and Zhang Guang-hui. The conversion of infiltration rate based on point measurements into small watershed on the Loess Plateau.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P. R. China.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2-275张光辉. 非饱和土壤物理特性数据处理软件APPIA的数理基础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1999,19(4),25-28张光辉,朱立选. 渭北旱塬膜上灌研究初报. 水土保持研究,1999,6(4),60-63张光辉,朱立选. 渭北旱塬膜上灌小麦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1999,6(4),64-67张光辉. 用Green-Ampt模型推求模拟降雨土壤入渗过程. 西北农业学报,1999,8(6),181-184张光辉,陈致汉. 雨水集流用水窖的主要类型及其效益.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57-60张光辉,赵光耀,赵有恩. 论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7),102-104张光辉,陈致汉,周特炜. 蓄渗槽-一种新型治理牧荒地的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7),59-61张光辉,蒋定生,邵明安. 节水灌溉-膜上灌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7),93-98张光辉,梁一民. 模拟降雨条件下人工草地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3(3),56-59张光辉,梁一民. 论植被有效盖度. 中国水土保持,1996,(5)张光辉,梁一民. 植被盖度对草地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水土保持研究,1996,3(2),104-110刘国彬,张光辉. 原状土冲刷法与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1996,16(2),32-37张光辉,梁一民. 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产流起始时间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1995,9(3),78-83张光辉,梁一民. 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盖度季动态及其水保效益. 水土保持通报,1995,15(2),38-43张光辉,梁一民. 黄土丘陵区沙打旺草地截留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1995,15(3),28-32Guang-hui Zhang. Detachment of natural loess soil by shallow flow.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Yellow River Studie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ity and Nature, Kyoto, Japan, 2003Jannes Stolte, Coen J Ritsema, and Guang-hui Zhang, and Bas van Venrooij. Effect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le soil hydraulic data on model outcome for an agricultural cata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Cost 623 “Soil Erosion and Global Change” Workshop,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he significance of soi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in soil erosion, University Louis Pasteur, Strasboug, France, 20-22 September, 2001Jannes Stolte, Coen J Ritsema, Guang-hui Zhang, and Bas van Venrooij. Tesing the LISEM model us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le data of soi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for a small agricultural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Cost 623 “Soil Erosion and Global Change” meeting 8th –10th September, Almeria, Spain, 2000Guang-hui Zhang,and Yi-min Liang. Statement on effective vegetation covera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 Xi’an, China, 1997Yi-min Liang,and Guang-hui Zhang.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n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hilly reg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 Xi’an, China, 1997李智广,张光辉,刘秉正,张平仓.水土流失测验与调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5焦居仁主编,《水力综合治沙技术与实践》,编委,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西安,1997

水土保持方向的论文可以在中国知网或者百度文库里都可以检索到,搜的时候输入检索词“水土保持”就行,一搜出来一大堆,部分论文还是可以下载的。再就是有些期刊里也可以找到,如《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等等。

水土保持学报与水土保持研究

有一本《水土保持》的中文刊

主要有: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水土保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报;等等!!!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学报,一般是这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刊登研究性文章;通报带有短期通讯的含义,也可以刊登长文章;XXX科学、XXX研究,水平相当于XXX学报,如果同一学科有2份期刊,第2份可能会起这个名;总之一个期刊叫什么名是一回事,它刊登的文章水平又是一回事,就如同一个大学同她的学生水平的关系。

  • 索引序列
  • 水土保持通报修改后发表
  • 水土保持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录用后发几份期刊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
  • 水土保持学报与水土保持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