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兵马俑的发展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兵马俑的发展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

兵马俑的发展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这句话出自法国总理希拉克之口。 1978年9月,秦兵马俑还没有对外开放时,希拉克参观了为数不多的几件文物后,便充满激情地说了这句话。他预测秦俑将成为今后海外游客旅游中国的主要原因。的确如此,秦陵兵马俑发现23年来,一方面来陕西旅游的人逐年增加,一方面秦俑作为友好使者走出国门遨游五大洲,从而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秦俑热。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说:访问北京的各国领导人或元首,都以前往西安参观兵马俑为一大乐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秦俑享有如此高的声誉?让我们到秦兵马俑博物馆去看一看。 第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近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坑内有与真人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件,排成方阵,造型逼 真。在兵马俑博物馆里,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秦国军队的气势浩荡的阵势。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十多个兵马俑。

兵马俑[2]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秦始皇兵马俑(一说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厘米,薄的地方仅有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秦始皇陵兵马俑》 的提纲: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国际影响。2.三个俑坑的状况。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价值。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技术。拓展资料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写兵马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统一六国之后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厘米,薄的地方仅有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正说秦俑密码:“兵马俑”被证谬 除非解开秦俑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秘密、一个极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失。近日在《唐都学刊》刊发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指出:秦始皇帝陵群俑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体系,但绝不是“兵马俑”说诠释的那个样子。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 “兵马俑”证谬》对秦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所谓“兵马俑”的身份提出严重质疑,指出随着发掘工作的广泛、深入,相关学科的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 此文作者刘九生教授经过长期思考、缜密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历史常随时间的消逝而需要修订”——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兵马俑”和“宿卫军”及“军阵”说其谬有三——非一般军队的“兵”,而是侍卫系统的“郞”;不是“宿卫军”,而是始皇帝的“郞系统”;不是“军阵”的布置,而是“礼仪范式”的呈现。

以建筑角度定论点吧,它的建筑水平堪称空前的,主墓处于保护考虑,现在都不能打开,你可以从这点开始。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兵马俑论文研究意义

可以让我们知道古代士兵是怎样作战的,他们的作战规模是怎样的,还有就是他们的服装。兵器。战马,装束,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可以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根据兵马俑的着装来体现出当时的着装文化,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第二兵马俑的出土给现代影视指明的发展的方向,也为拍摄秦朝时期的的电影提供了众多的历史背景和影视素材

秦代陶器质地细腻,颜色多为浅灰色,原料经过良好加工。一般用泥条盘筑法成型,也有的用陶轮成型,弦纹装饰在陶轮成型过程中做出。

秦皇陵兵马俑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观情景。

秦兵马俑的烧成,是陶瓷工艺史上的空前壮举,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而且为研究秦代烧陶技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我们都知道世界正在飞速发展。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进步的速度。人们的进步不仅印证了人类文明,而且当前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古代人民。然而,想象力的范围,我们不应将现代文明视为非常理想的存在。我们还应该回顾历史。历史是我们当前文明的实际组成。秦兵马俑的发掘使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明,伟大使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人们,他们在社会的这一部分也很丰富文明。

介绍兵马俑的论文起什么题目

这个还挺难的!

30年前,兵马俑博物馆还是一片田地,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挖出了秦俑的陶片,从此,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 30年过去了,可是这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前不久,记者又一次重访这里。 奇迹制造三十年未解之谜 如果把兵马俑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兵马俑在艺术方面的精美,兵马俑胜在“奇”上。它究竟是怎样的奇法?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个奇迹?我总结出了三个字:大、多、真。大就是陶俑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过去在博物馆里经常看到一些陶俑,但都比较小,一般都二三十厘米,最多也就六七十厘米。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感官上发生一定变化,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兵马俑1、2、3号坑出土的秦俑达到8000多件,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大气磅礴,邓小平当年看到后一直感叹‘不得了,不得了’。” 记者了解到,从兵马俑发现开始,袁馆长就一直没离开过这个地方,别看挖出来的文物有8000多件。可他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得很具体。他介绍说:“兵马俑都是一个个雕出来的,不是用模子做出来的,雕塑的人很多。据我初步统计,发掘和修复过程中,发现制作者的名字有87个,这些人都是老师傅了,下面还有一些徒弟,我推算一下,一个老师傅带着10个徒弟,就是870个人。我估计有上千人参加了这个工作,在中外雕塑艺术史上这都是奇迹。由于制作的人很多,一个人一种风格,有中央宫廷的工匠,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一般人看兵马俑觉得都差不多,由于我们搞的时间长,能看出是什么人做的,宫廷工匠制作的作品从形象来说都是大力士,非常英武,来自民间的工匠制作的风格比较清新活泼,高矮胖瘦都有,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从整体看,宫廷工匠的技艺水平高一些,比较熟练一些。民间工匠水平有高有低,这主要体现在身体的比例上,比如胳膊的长短不一,手的大小不一样。另外从面部表情上也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所以,希拉克提出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 当然,出土文物在证实一些史实的同时,也同样给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问题,兵马俑由于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出土量之大,它制造出的未解之谜也远远多于任何出土文物。这些谜团涉及到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 过去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兵马俑发现以后,可以看出中国的雕塑艺术远在秦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有六法,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上都有。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秦的雕塑艺术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是高度的写实,秦俑不是这样,它写实,但带着一定的写意。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而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要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记者了解到,兵马俑的制作也是个问题,这么大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现在做都是分节做的,烧出来之后堆在一起的。那时候是整个烧出来的,有两个问题不好掌握,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还有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时放到窑里烧,怎么掌握火候?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怎么掌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在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 发现“奇迹”,富了周围农民 在兵马俑博物馆的西侧,有两个村子,一个是西杨村,一个是下河村。兵马俑发现30年后,现如今的西杨村由于兵马俑的发现和兴建秦陵遗址公园,已经“缩水”得所剩无几,不少农民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东侧居住。记者在这两个村子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耕地不多,据村民介绍,原来耕地有很多,虽然现在每家都有耕地,但面积比以前少多了,大部分农民都借助兵马俑和秦皇陵一带的旅游景点做起了生意,有开饭馆的,有开车的,有做建筑工的,有做导游的,有卖纪念品的。总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跟当地的旅游有关。靠着旅游业,农民逐渐富裕了。 在秦陵遗址公园看管树木的西杨村农民杨钰告诉记者说:“兵马俑没有发现前,这里很穷,农民一天的工分是7分,当时外地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这里年年都没粮食吃,而且还极度缺水。”30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让这两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有的农民买了两辆汽车,村里所有人都住上了两层小楼。在村子里,记者遇见一位老太太,她在缝制手工艺品,她说一天能缝5个,一个可以卖5元钱,而且这个工艺品很好卖。“买的全是外地人,还有许多高鼻梁的外国人呢。”老太太笑眯眯地比划着告诉记者。 兵马俑所处的秦陵镇农民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附近做生意,他们谁都会说上几句外语,靠旅游吃饭使很多农民确实富起来了。 究竟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参观兵马俑时,说了一句话:“兵马俑很了不起,发现兵马俑的人也了不起。”到兵马俑参观的外国元首有很多,但是像克林顿这样指名道姓要见发现人还是头一次。于是,当年兵马俑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有幸见到了克林顿。关于兵马俑的发现人问题,时隔30年,依然有多种不一的说法。 当时发现兵马俑是什么情况呢?据兵马俑袁馆长回忆,1974年3月,西杨村打井,当时在场的有三个生产组,每个组两个人,西杨村农民杨新满当时是政治队长。陶俑挖出来之后,他们也不认识,到处乱丢,后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让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当时送到县文化馆的农民就有杨新满。在此之前,当地农民曾三十多次看到过陶俑,但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1974年还是这个情况,村里的老太太还烧香磕头,说是瘟神,把俑头敲碎了,有的放到田地里当成稻草人赶鸟。老袁当时去的时候,从马路边上、垃圾堆里拣出很多陶俑残片,从废品收购站里收回了很多铜箭头。 兵马俑博物馆一位女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人们比较认可的兵马俑发现者就是西杨村的农民杨志发。”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她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如今已71岁的杨志发,当记者提出要对他进行采访时,没想到被他摇头拒绝。问他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老人家只嘟囔着说了一个字:“烦”。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如此烦心呢?显然当地其他农民竞相争夺发现权让他感到了不快。有人提议,与他一起照相。他一口答应,不过照一次相,要收50元人民币。尽管老杨要收钱,可要与他合影的游客仍然不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除了克林顿接见过他,日本NHK电视台还曾把他请到日本,专门讲述当年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但由于其他农民对发现人的异议,让这位整天坐在博物馆商品部悠闲地签名售书的老人如今变得有些不安。 记者随后又在秦陵国家遗址公园找到了杨新满,67岁的他如今在一位私人老板开的玉器店里签名卖书,老板一个月给他1000块钱,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面前除了摆着临潼县(今临潼区)文化馆给他颁发的一张发现兵马俑证明书外,还在旁边墙上悬挂了一幅巨大的他和兵马俑的合成像,这位老人同样表示出不满,他说,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一共有9人,现在只剩下4个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结果。杨新满想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为什么这些人对“发现人”这么看重?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说:“还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1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标明发现人的名字。颁发发现认证书,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对此,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强调说:“我们只能说,是农民当年打井时集体发现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国家从来没有做这样的先例!” “发现人”之利,搅乱旅游市场 记者在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发现,“发现人”签名售书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但也常常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比如在采访杨新满的时候,由于签名问题,导致游客与玉器店的服务员争执起来,引起众人围观,严重影响西安的形象。还有就是在兵马俑博物馆,一些“野导”(即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和颁发上岗证的导游)利用种种欺和暗示手段让游客去买杨志发签名的书。在博物馆内,记者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面,听到导游如此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农民打井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现在只剩下杨志发一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退休,是咱们馆的名誉馆长,享受馆长的待遇。杨先生平时特别忙,要参加学术活动和接见外宾,偶尔到馆里签签名,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其实杨志发差不多天天都在),我们一会儿到后面看看。”之后“野导”删繁就简,没一会儿就把游客带到了杨志发签名的地方,一进来就惊呼:“你们今天真幸运,他在这里。”之后“野导”介绍,杨志发面前摆的关于兵马俑的画册只印了3000本,马上就卖光了。实际上,这本没有标出定价的画册在西安的旅游点到处都是,而且每个地方定价都不一样。记者从兵马俑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迄今只有袁仲一一个名誉馆长。按理说,杨志发作为兵马俑的发现的人之一,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馆里签名售书。但是经过一些“野导”的蛊惑,这里面便多少有了一些欺的成分,因为每卖出一本书,导游有数额不等的回扣。 在这里,不仅是“野导”在吃“发现人”,就是正宗的导游,也参与其中。如此抢吃“发现人”,让好多热心的游客大呼上当!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世界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兵佣。那秦始皇兵马俑 作文 有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一

“顿觉长安虎飞扬,俨然将士戊疆场。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读到这首诗你们一定想到了的秦始皇兵马俑了吧,那听我来讲一讲吧。

兵马俑是庄重的,走进它们,我能感受到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走进一号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统率着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神态各异。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古铜色的皮肤,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那乌黑的眼睛,无比深邃,谁都无法洞察他的心思。

骑兵上身着短甲,下身穿紧口裤,看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胜这场战斗;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要为秦国统一天下而殊死拼搏;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自己的亲人……

再望望这片兵马俑,我真是感慨万千,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我真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里三座坑共8000多陶兵马俑,组成了气势宏大的军阵排列。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流行用活人殉葬,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保留活人为国家守卫边疆,从而改用陶俑殉葬。

兵马俑气势宏大,栩栩如生,面部表情都神态各异。在出土的陶俑中,没有两个陶俑的表情是完全相同的。古代匠人的手艺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关于兵马俑还有各种奇闻轶事呢,最搞笑的要算那位德国小伙子冒充兵马俑了。2006年,一德国小伙子跑到了中国西安玩耍,大概是太爱兵马俑了,竟然花了一周时间自制服装,混入1号坑,跟真的兵马俑排排站。后来警察接到游客举报:“那个兵马俑眼睛会动唉!!”警察跑到坑里,找了他半天,可他仍旧保持不动,直到被发现后抬出坑外……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其搞笑程度依然不减。

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如果有时间,您一定要去看一看。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三

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又宏伟壮观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又神奇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庞大的秦始皇兵马俑。

最大的兵马俑非秦始皇兵马俑不可,我们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大约深五米。一号俑坑的左右两旁也有两个兵马俑坑,就是我们的二,三号坑。这三秦始皇兵马俑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马俑阵势磅薄,有的身穿战袍,手持弓弩,是百发百中的弓箭手;有的头戴长冠,身穿战袍,战靴,手中握着宝剑,是冲锋陷阵的士兵……除了样貌,他们的神态也不尽相同。有的怒目圆睁,仿佛要更敌人决一死战;有的显得十分悠然自得,也许是刚刚获得胜利,还沉静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有的眉头皱成了疙瘩,也许是大敌临前,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低着头,若有所思。大部分士兵肃然屹立,神态坚定又勇敢,好似整装待发。

有一个俑,他十分与众不同,这就是铜车马。它宽米,径深米,它的工艺之复杂,做工之精巧,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术,实在是巧妙之极!铜车马上面还罩着一块类似龟盖状的棚盖,车主可以坐着,也可以躺下,非常宽敞,舒适……

这是秦始皇兵马俑,以上所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巧妙之处等着被人发现,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到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四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 文化 艺术珍宝犹如璀璨的星空,数不胜数。而在这其中,我最喜爱的便是秦兵马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种类别。在古代,人们实行人殉。比如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主陪葬,作为殉葬品。而兵马俑就是制成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秦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00米处,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秦兵马俑目前已发现了三个坑,其规模、出土的文物可谓鬼斧神工。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四周有斜坡门道5个。现已出土的陶俑有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

一号坑虽然十分壮观,但二号坑却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一个。二号坑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与一号坑相比,它的布阵更复杂,兵种更齐全。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米八左右,最近的接近2米。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在二号坑里被首次发现。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北侧,出土战车一辆,车子的局部已朽,仅存残迹。车后出土陶俑4件,前一件为军吏俑,后排一件为御手俑,两侧为军土。

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样子也各不相同。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身穿胡服,头戴软帽,足蹬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还有头戴鹖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一个个栩栩如生,让人惊叹。

秦兵马俑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它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五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是我国首批5A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 篮球 场那么大。在三个俑坑里,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个。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端,有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等,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可以分为四个小阵:弩兵方阵、车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它们既可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别看它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三个俑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是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战袍,脚蹬战靴,手执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六

兵马俑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我国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

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兵马俑有三个大坑,总面积竟达到了19120平方米,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还有8千多个兵马俑。一号坑是三个坑当中最早发现的,并且是最大的,似矩形,长230米,宽62米,深约5米,面积达到了14260平方米,。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坑,今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三个坑不仅布局合理,结构也十分奇特,在深约5米的坑底,每隔3米都会架起东西向的承重墙,而兵马俑也排列在过洞中。

瞧!这是将军俑,身高约197厘米。他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正在想什么好计策来击倒对方。看他的模样,就让人感觉他非常厉害。

下面是武士俑,虽然他们是最为普通的一种,但依然威风凛凛,一脸严肃。他们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下身穿着短裤,腰扎裹腿,有的穿短靴,有的穿口齐头翘尖履,手里还持着一把长矛,让人心生畏惧。

紧接着就是骑兵俑,他们身高180厘米,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脚上穿了一双长筒马靴,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提着弓,让人感受到他们行动十分敏捷。

然后就是车兵俑,身高189厘米,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头束圆形发髻。

还有弓弩手,他们的形象十分逼真,姿态是: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曲举于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昂首凝视左前方,一点儿也不马虎。

最后就是马俑。前面的那些种类都是人俑,而现在这个是马俑。马俑身高210厘米,通首高172厘米,双耳前耸,张口做嘶鸣状,尾巴微微翘起。马俑的体形不大,头较宽,脖颈短,属于河曲马种。

秦兵马俑的文化价值是独具魅力的。它打开了观察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窗口,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看法。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七

古风古韵的兵马俑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西安市临潼县城东五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在秦朝公元前210年到259年建设的陪葬坑。

据说,当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下令在自己死后,也有帝王之尊,让活人来陪葬。不管死前死后都要过上皇帝般瞩目的生活,全国上下都处在惊恐之中,后来在丞相李斯的极力劝阻下,才改为让工匠们制作陶俑来陪葬,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日月,多少个春秋,才把成千上万的兵马俑制作而成,若有嬴政不满意之处,就得被砍头,嬴政因此才被后代称为暴君。

在陵中一共有四个坑位,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刚一进去到处都是陶俑,看似千篇一律,可仔细一看还真不同,有些士兵皱着眉头,看起来威武神勇,气势恢宏,有些士兵嘴角微微上扬,眼睛小却很有神,略显精干,又带着一丝英姿飒爽。听说兵马俑在刚出土时,本是五颜六色的,却被西安干燥的天气而氧化,导游介绍说,兵马俑本是双眼皮的,在上色时被化成了双眼皮,因氧化才变成小而有神的单眼皮的。

二号坑和一号坑比,只是略小一些,其实二号坑大多也为士兵,但还有些马车一类的陪葬品。三号坑内为带队的将军,将军和士兵可以根据衣着和发髻来区分,四号坑大多为马车以及一些持箭的,跪着的和一些有着不同造型的士兵,将军等。过了这么多年,兵马俑那古铜色的外壳儿依旧铿锵有力,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浴血奋战的士兵冲锋陷阵,兵荒马乱的场景,却也确实被那一丝精致迷住了。

秦始皇陵兵马俑无疑是对历史的承接,对气势恢弘的最精彩的一个注解,兵马俑的造型威武神勇,震慑天地,精细得让我无法想象,古代人民的智慧也确实非同小可,别具一格。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八

暑假我参观了位于陕西临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们随着参观的人群走进了皇陵大门,啊,这个博物馆好大呀!与很多间展厅。其中一座规模宏大的圆顶建筑最引人注目。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走了进去,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象一个 足球 场那么大的坑里站满了排的、整整齐齐的 泥塑 “武士”,一个一个跟真人一般大小,仿佛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士兵,正站在那里列队操练。你看他们穿战袍,套铠甲,蹬战靴,有的象拿着长矛,有的象拿着利剑,有的象持着盾牌。我仔细看着这些“武士”,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姿势、发型和表情全都不一样。有的圆睁双目,有的紧闭双唇,神态严肃,栩栩如生,好像是在等候与敌人决战。还有很多弓箭手,一手拉弓,一手搭箭,就等敌人一到他们万箭齐发。坑内还有很多骑士,他们牵着马,挎着刀,正准备上马出征。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此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不由惊叹道:“太神奇了”。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我知道“兵马俑”是古代君王——秦始皇的殉葬品。由工匠们用陶土做成战车、战马、士兵连同帝王一同埋入地下陪葬。经过几千年后,被人们发现。但是并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完整,而是由一片片破碎的瓦片精心修复后,才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呈现在世人面前,向后人展示了秦帝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的雄心。

参观了“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观后,我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九

在四年级的语文书中我看到过一篇关于兵马俑的课文,它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来历和许多知识。那时,我真想去看看兵马俑。这个假期,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放假的第二天,妈妈带着我来到西安,第一站我们就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十分壮观,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佣真是与书本上写的略有差异。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他们有的身披铠甲,有的牵牛牵马,有的趾高气扬,有的鞠躬尽瘁;他们神态自若,表情和动作都不一样,而且,有的兵马俑是上了色的,非常漂亮,而有的为了保存古迹,所以没有上色,仍然是一片土色,但有古代的颜色,有古代的味道,仍然漂亮;憨态可掬的面貌表情,严肃,冷清,热情,这些表情看似平凡,可在兵马俑身上,他们仿佛有了生命,仿佛有了人的喜怒无常,悲欢离合的表情,非常神奇;兵马俑也有许多种类,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青瓷俑等等。一个个逼真的兵马俑,让我想到了秦朝战争时激烈的场面,也让我更加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在博物馆中最惹人喜爱的要算是立车与多功能伞了。立车也叫马车,它是由四匹马拉的车,为什么叫立车呢?因为驾车人地位低,而且车上没有小房子,只有用高高的木棒做成的小伞。

多功能伞又是怎样的呢?一可以在休息时不需要拿只要放在地上就行了。二可以很好地遮风挡雨。三长时间打伞时可以把锁打开,把下面助平衡的托拿下来以减轻持伞重量。四如果遇到了危险只要转开伞柄,里面就会出现锋利的长矛。而且打开的伞面还可以变成盾牌,与敌军战斗。

走出兵马俑博物馆,虽然有点儿累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来到了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看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十

“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于没来过中国。”这是法国一位前总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评价。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最初于1974年的春天发现,当时一位农民打水时无意间发现一个武士头俑,引起考古学家关注,由此发掘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在1987年不仅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还成为了全世界第八大奇迹。短短13年,它是怎样让全世界人了解自己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工艺技术和专家们对它的评价。秦始皇陵兵马俑模拟了秦代真实的车、马、人等,所有兵马俑都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陶器,然后再把其他部位黏在一起。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俑,貌似很普通,实际意义非同一般,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可以补充一部分文献的不足,给人们对古代马车、兵器等的了解提供很大的帮助。”

秦始皇陵兵马俑目前已经发掘出共4个坑,每一个坑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先来看看一号坑,坑中有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许多剑、矛、弩等兵器。坑的东部有210尊与人等高的武士俑,排成三列,前三个领队,他们的神态、发型都各不相同,手执弩机,像前锋部队,紧随其后的是一个阵容整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长矛、戈、戟等兵器,两侧还各有一个武士俑,很是威风,又好像随时可以进入战斗的状态。

大家是不是觉得一号坑已经很壮观了呢?不,还有二号坑,它是整个兵马俑中最大的俑坑。二号坑中共有约1300多个兵马俑,战车80余辆,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60个立式弩兵俑,160个蹲跪式弩兵俑,他们排成圆形,轮流 射击 ,以弥补射击速度慢的缺点。第二梯队,由64乘战车组成,每辆车前4匹陶马,三个列兵俑,中间一个拉马辔,左右两个各持一个长柄兵器。第三梯队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每辆战车后有8—36人。第四梯队由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组成,每匹马前有骑士俑一个,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任何人看了都不由得心生敬畏,看来大秦帝国能统一其他六国是有原因的。

虽然一号坑和二号坑很壮观,但他们全是下级士兵俑,埋入三号坑中的可全是指挥官,看,最前排是一乘战车,后面都是武士俑,大概是指挥官们信任的亲兵吧!四号坑中并没有兵马俑,就被匆忙填埋,专家们在四号坑中发现了火焚痕迹,他们推测可能与西楚霸王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

如此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它们再现了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神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当之无愧!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十篇相关 文章 :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参观秦王兵马俑小学生满分作文【5篇】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作文500字5篇

★ 有关秦兵马俑的优秀作文400字

★ 关于秦兵马俑的800字作文

★ 游秦始皇兵马俑感悟800字

★ 关于兵马俑的优秀作文:观秦俑之行

★ 游秦始皇兵马俑心得感想1000字

★ 游秦始皇兵马俑心得感想700字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优秀作文十篇

★ 怎样描写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研究论文

楼主 论文这东西 你自己得写 给你些资料 自己整合吧

1、秦始皇的生父:公元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

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

《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物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

不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

赵姬生下嬴政后,子楚就立赵姬为夫人。

子楚回国继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

……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

如孔子和耶稣都是私生子。

2、秦始皇的长相:《史记??秦始皇本记》有一段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据此,有人指出,秦始皇的相貌是无法恭维的,因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

所谓“挚鸟膺”,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鸡胸,这是软骨病的一种症状。

“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鼻梁凹陷。

“豺声”则表明秦始皇有气管炎。

软骨病患者,骨的发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梁的形状都发生变异,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气管炎的经常发作。

至于“长目”,即“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状。

由于上述种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始皇不仅丝毫谈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缠身,难怪他脾气那么暴躁。

3、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临潼骊山县骊山脚下。

自197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考古学者、历史学者以及广大旅游者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兵马俑坑建造规模宏大,埋藏的文物丰富、精湛,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兵马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布成军阵的陶人或着铠甲,或披战袍,手持矛、戈、戟等兵器,姿态神情各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身份、兵种、性格、可谓 如生。

由于兵马俑坑建造坑近于秦始皇陵,因此自发掘以来,国内外学者一般都认为,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也就是说,这支装备齐全、威武雄壮的兵马俑队伍,是守护黄泉之下的秦始皇。

……这些陶俑的数量如此巨大,仅被发掘出土的就近万个,且它们真实而规范,又带有不同的个性。

兵马俑在流传至今的任何史书中都毫无记载,可以说是连蛛丝马迹都没有,实在很令史家惭愧。

4、秦始皇陵在今陕西省临潼县成城东五公里外,南靠骊山,北临渭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帝王陵墓。

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帝王即位常称“南面称孤”,这“南面”也就是面朝南的的意思。

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生前派谴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又多次亲自出巡,对东海仙境十分向往。

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信,回归无期,使始皇帝亲临仙境的愿望如同泡影,这不能不成为秦始皇晚年的一大遗憾。

即使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天国。

于是秦始皇建造了这坐西向东的陵墓。

5、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自己的功绩,是历史上的帝王不可比拟的。

他认为品德超过三皇,功盖五帝的,自称皇帝。

皇帝自称“朕”,下令称“诏”。

崇尚黑色。

6、秦始皇迷信:他有一次因风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归罪湘君女神作崇,于是遣发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树木以资报复,可见得他在和超自然的力量作对,而不是震惑于超自然的力量。

7、秦始皇实施一系列的统一措施:

①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大权独揽,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

“三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每一个郡有守(等于省长)、尉(等于边防区司令)和监(等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所谓“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中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已有分歧的趋势,自此以篆为标准。

度量衡的单位也标准化,车轴的长度也随着划一。

全国有声望的家室12万户,一律迁居于国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

除了秦军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没收销毁,铸成12尊庞大的铜人,放置在皇宫之前。

③统一法律。

据《史纪》《汉书》的记载,秦法仅死刑就分为戮、腰斩、车裂、坑(活埋)、 凿颠(凿破头脑)、抽胁、枭首,并推行连坐法和族诛,实施严重的刑法,以镇压人民。

④“焚书”、“坑儒”,除了医药种树之书,其余尽行烧毁,焚书后引起儒生的不满,前212年,秦始皇又进行“坑儒”,活埋儒生460人。

……秦始皇收养了许多占星学家和炼丹的术土,当中有两人有秦始皇聘任寻求长生药物,他们没有觅到药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燥急,不符合长寿的条件。

皇帝大怒之下令卫士在都城里挨户搜索。

上述两个人未寻获,可是被捕者460人,他们或是与这两人有交往,或是在卖弄相似的方式。

最后这400多人全被活埋。

⑤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于前215年收复河套地区,设置44县。

因怕匈奴在再次入侵,秦始皇征发农民,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近万里防御线,史称“万里长城。”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① 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③ 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 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压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⑥ 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

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

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

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实行科研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科学决策,秦俑博物馆决定设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拟定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草案》,并提交馆党委会研究,2007年8月27日,经馆党委会研究决定,通过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产生办法、组织形式、权利义务、议事规程。依据章程,每一委员将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群策群力,积极为秦俑博物馆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献言献策,在馆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凭学术委员会,制订博物馆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审查、推荐及评审办法;科研成果评奖管理办法;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科研课题及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来管理科研,促进科研的发展。2012年9月13日,秦陵博物院召开学术委员会委员改选大会,依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根据投票选举结果、经2012年9月19日院党委会议研究:一、曹玮、田静、周铁、吴永琪、郭向东、张卫星、党士学、朱学文、史党社、彭文、赵昆同志担任秦陵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二、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曹玮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田静、周铁同志担任。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田静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武天新、朱学文同志担任,秘书由芦建华同志担任。 获奖人 获奖论著或项目 获奖时间、等次及颁奖单位 袁仲一 《秦代的陶文一组》(论文) 1982年获得陕西省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秦俑考古队、秦俑博物馆 《秦陵二号铜车马》(专刊) 1986年获得陕西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专著) 1990年获得陕西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袁仲一 《秦代陶文》(专著) 1990年获得陕西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文立 《秦俑的冲击波——试论秦俑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论文) 1990年获得陕西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袁仲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专著) 1994年获得陕西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仲立、党士学 《秦陵铜车马车舆结构与车舆衣蔽再探》(论文) 1994年获得陕西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文立等 《秦始皇帝陵》(专著) 1994年获得陕西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李淑萍、孟剑明 《秦汉经济学说之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论文) 1994年获得陕西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吴永琪等 秦陵一号铜车马复制技术 1995年7月获得国家文物局1994年度文物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吴永琪等 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 1996年5月获得国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袁仲一等 二号坑陈列艺术照明工程试验研究 1996年5月获得国家文物局1995年度文物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1997年12月获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命名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吴永琪等 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 199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吴永琪等 计算机多媒体文物管理系统 1997年9月获得1996年度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张文立 《秦始皇帝评传》(专著) 1998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袁仲一 《秦文字类编》(专著) 1998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仲立 《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专著) 1998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李淑萍 《传播在博物馆中的作用》(论文) 1998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徐卫民等 《秦政治思想述略》(专著) 1998年12月获得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袁仲一等 陕西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第一阶段发掘 1999年11月荣获1996年至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 吴永琪等 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获得2001年——200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袁仲一等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专著) 2001年10月获得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仲立 《才士才官考论》(论文) 2001年10月获得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徐卫民 《秦都城研究》(专著) 2001年10月获得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专著) 2001年10月获得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袁仲一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专著) 2004年1月获得陕西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吴永琪等 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2005年1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 2005年11月获得国家文物局2005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溢彩流光——陕西出土秦金银器展”(展览) 2005年获得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综合效益奖 曹玮《陕北出土青铜器》陕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1 《秦陵二号铜车马》 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考古与文物丛刊 2 《秦代陶文(上中下三编)》 袁仲一 三秦出版社 3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论文选》 袁仲一、吴永琪、张文立、张中立 西北大学出版社 4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上下)》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5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6 《秦文化·秦俑研究特刊》 《文博》编辑部 陕西人民出版社 7 《秦俑研究文集》 武伯伦、张文立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秦俑研究文集》 袁仲一、张占民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9 《秦陵传说轶事》 王宝玲、黄晓明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秦史人物论》 张文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1 《秦文字类编》 袁仲一、刘钰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2 《秦刑罚概述》 王关成、郭淑珍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3 《博物馆学论文选》 李淑萍 西北大学出版社 14 《博物馆学论著要目》 孟剑明 西北大学出版社 15 《讲解艺术论》 马青云、贾志强、杨维中 西北大学出版社 16 《秦建筑文化》 徐卫民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 张仲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 袁仲一 文汇出版社 19 《咏秦诗》 张文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秦成语典故》 朱思红、朱君孝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1 《秦俑艺术论集》 田静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2 《秦政治思想述略》 徐卫民、贺润坤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3 《秦始皇帝评传》 张文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4 《秦俑学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秦帝国史》 王云度、张文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6 《秦始皇帝陵志》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三秦出版社 27 《博物馆里的计算机》 郭宝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8 《秦宫廷文化》 田静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9 《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研究》 张志军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0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31 《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32 《秦史研究论著目录》 田静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3 《秦文字通假集释》 袁仲一、刘钰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4 《秦俑学》 张文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5 《遗址博物馆学概论》 吴永琪、李淑萍、张文立 陕西人民出版社 36 《秦都城研究》 徐卫民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7 《秦军事史》 郭淑珍、王关成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8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39 《秦俑秦文化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陕西人民出版社 40 《秦陵兵马俑》 何宏 陕西旅游出版社 41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汇编》 何宏、芦建华 陕西旅游出版社 42 《秦俑百题》 孟剑明 陕西旅游出版社 43 《秦战争述略》 张卫星 三秦出版社 44 《中华秦文化辞典》 袁仲一 西北大学出版社 45 《秦汉文化比较研究》 吴永琪、杨绪敏、邱永生 三秦出版社 46 《秦汉文化史大辞典》 林剑鸣、吴永琪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47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 袁仲一 陕西人民出版社 48 《博物馆工作研究》 田静 陕西人民出版社 49 《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 雷衣群、徐卫民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0 《秦学术史探赜》 张文立 陕西人民出版社 51 《话说秦史——秦始皇帝》 彭文、赵震 陕西旅游出版社 52 《骊山史话》 张敏、张宁 三秦出版社 53 《历史的瞬间——各国领导人在秦俑》 孟剑明 陕西旅游出版社 54 《秦兵马俑坑》 袁仲一 三联出版社 55 《秦甲胄研究》 张卫星、马宇 陕西人民出版社 56 《秦始皇陵及秦陵兵马俑》 吴永琪 三秦出版社 57 《秦文化论丛选辑》 《论丛编委会》 三秦出版社 58 《秦俑博物馆二十五年纪念集》 吴永琪 三秦出版社 59 《陕西出土秦金银器》 吴永琪、罗文利、郭向东、朱学文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60 《梦幻的军团》 孟剑明 陕西旅游出版社 61 《秦始皇》 张敏、张文立 西安出版社 62 《博物馆学论文集》 《博物馆学研究》丛书编委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 63 《华县东阳》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64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雷玉平 西安出版社 65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66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67 《战国铜鼎回归记——捐赠实录》 吴永琪 68 《秦始皇帝和他周围的人》 张文立 科学出版社 69 《走出帝王陵》 刘珺 西北大学出版社 70 《秦陶文哦新编》 袁仲一 文物出版社 71 《回顾与创新——秦俑博物馆三十年纪念文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三秦出版社 72 《开创宏图——秦俑博物馆三十年纪念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西北大学出版社 73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科学出版社 74 《文物巡展的探索与思考——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实录》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科学出版社 75 《平庐影谱》 董作宾 三秦出版社 76 《殷暦谱》 董作宾 巴蜀书社 《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汇集秦始皇陵出土文物的大型图录。《秦陶文新编》:袁仲一、刘钰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编,共收录秦代陶文及刻符3370件,是在《秦代陶文》艺术的基础上吸纳新发现的资料纂成。《平庐影谱 平庐印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董作宾先生遗稿》:董作宾著,三秦出版社出版。《殷暦谱》:董作宾著,巴蜀书社出版。全书线装,一函8册,根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董作宾手批“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45年4月初版影印,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第一分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秦始皇陵的二号兵马俑坑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报告。《回顾与创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纪念文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三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纪念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而出版,分“回顾篇”与“创新篇”。《秦始皇帝和他周围的人》:张文立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文物巡展的实践与探索——“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实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巡展工作的亲历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有朋自远方来——参观秦俑的各方贵宾》:吴永琪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精心选辑了200余幅珍贵照片,真实记录了中外贵宾参观秦兵马俑时的情景,以此角度反映出秦俑的巨大魅力与广泛影响力。《开创宏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三十年纪念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纪念献礼之作,由集体创作编纂,回顾了博物馆三十年来各方面工作情况。《走出帝王陵》:刘珺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文化散文形式叙述历史与生活的学术作品。通览全书可见,作者认为在显见的历史之外,另有一种隐藏的历史存在。《走出帝王陵》所欲达成的,正是对这种隐性历史的探寻和理解。《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学术论文集》:本书为配合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的顺利召开,将参会代表提交的85篇论文,分历史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学研究三大类进行编辑校对,并装订成册。《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本书为配合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顺利召开,将专委会成员提交的涉及考古与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界定、博物馆管理模式、展示方式、教育活动、与媒体合作形式,以及文化遗产管理、虚拟博物馆技术、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等20余篇学术论文进行编辑校对,并装订成册。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米左右,最高的米。陶马高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统一六国之后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厘米,薄的地方仅有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正说秦俑密码:“兵马俑”被证谬 除非解开秦俑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秘密、一个极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失。近日在《唐都学刊》刊发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指出:秦始皇帝陵群俑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体系,但绝不是“兵马俑”说诠释的那个样子。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院的研究成果:《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 “兵马俑”证谬》对秦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所谓“兵马俑”的身份提出严重质疑,指出随着发掘工作的广泛、深入,相关学科的进展,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 此文作者刘九生教授经过长期思考、缜密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历史常随时间的消逝而需要修订”——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兵马俑”和“宿卫军”及“军阵”说其谬有三——非一般军队的“兵”,而是侍卫系统的“郞”;不是“宿卫军”,而是始皇帝的“郞系统”;不是“军阵”的布置,而是“礼仪范式”的呈现。

这个还挺难的!

  • 索引序列
  • 兵马俑的发展研究论文题目怎么写
  • 写兵马俑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兵马俑论文研究意义
  • 介绍兵马俑的论文起什么题目
  • 秦始皇兵马俑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