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生态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生态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生态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对生态伦理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功用和行为实施等方面的观点,挖掘其哲学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 论文关键词: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现代启示 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全新意义的伦理学说,它研究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道德态度和在生态中人的行为规范准则,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哲学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 一 众所周知,伦理道德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才能从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权力扩大到关注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的生存权力。在生态伦理学中,生态伦理是人类由关注自身生存进而以恻隐之心推及世间众生的终极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朱熹对“仁”说的阐释,正是立足于生态伦理的产生原因上来说明的。 朱熹仁说的核心是“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所谓“仁者,心之德”,朱熹指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故语心之德,虽其意摄贯通无所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日仁而已矣。请试论之。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日元亨利贞,而无所不统。其执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日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朱熹继承了二程“天地以生物为心”的观点,认为天地之心,其德包括元亨利贞,以春夏秋冬的秩序执行。而人之心,此德是心之全德,包括仁义礼智四德***四性***,而仁统包四德。所谓“仁者,爱之理”。朱熹指出:“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未发时,只唤作仁,仁却是无形影;既发后,方唤 *** ,爱却有形影。”朱熹以为仁是爱之体,爱是仁之用,两者是体现体用关系的统一整体;仁因爱而存在,脱离爱谈仁,仁呈现无形影之状;爱是仁的根本表现,离开仁的支援,爱不复存在。这种仁中之爱是一种广泛普遍的、由人及物的理性之爱,这既是人类道德层次提高的体现,也是人类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情感需要。 由对仁的概念的解释,朱熹说明了仁的特性:“***仁***只此生意。心是活物,必有此心,乃能知辞逊;必有此心,乃能知羞恶;必有此心,乃能知是非。此心不生,又焉能辞逊、羞恶、是非!且如春之生物也,至于夏之长,则是生者长;秋之遂,亦是生者遂;冬之成,亦是生者成也。百谷之熟,方及七八分,若斩断其根,则生者丧矣,其谷亦只得七八分;若生者不丧须,及十分收而藏之,生者似息矣,只明年种之,又复有生。”朱熹认为仁的特性呈现一种如四季更替的动态发展状态,是生生之态,这使得天下万物皆知四德,以德为溯源;仁“乃天地万物之心”,而且“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无时不存在;仁作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具有四德特性,使得天下万物皆有向善的一面。这种生生之理中呈现的向善论,是一种活泼泼、积极向上、天人和谐的向善。 说到向善,朱熹指出:“元者,天之所以为仁之德。……至于元,则仁在天者而已,非一人之心既有是元,而后有以成夫仁也。……元者,四德之长,故兼亨、利、贞;仁者,五常之长,故兼礼、义、智、信。”《文言传》中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字时指出,元、亨、利、贞是天之四德,以元为首。也被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这四者又是人之德性,因此。天之四德又成为人之德。朱熹进而指出元者是人向善之长。是向善的出发点,这是一个自然向善的过程,真正能起作用的是人要发现进而去实现为善,而且行善的人是群体性而非个体性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仁的目标。“仁”具“生生”特性,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朱熹进而阐明仁与恻隐之情的关系。“仁便藏在恻隐之心里,仁便是那骨子。” “仁便是恻隐之母。”“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 朱熹认为“仁者,人也”,即人对世间万事万物向善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所以生的目的。恻隐之情是人向善的表现之一,人必须通过爱、恻隐、不忍等具体情感来实现人之善性。也就是说,仁是由恻隐之情所萌发的系列情感实现的终极目标。 朱熹通过对仁的概念的阐发,认为“仁”是“天地万物之心”,是“心之德,爱之理”,具有“生生”特性,是一种必须通过侧隐之情而实现的理性情感。他肯定“仁”、“恻隐之心”和整个自然界的生长发展,指出了“仁”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原因——恻隐之心,进而说明人类必须向善和“爱物”。人与自然界才能共融共生、和谐共存。这就使得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宋明理学中,感性的自然界与理性的伦常的本体界不但没有分割,反而彼此渗透吻合一致了”。

热点年份中 生态伦理学的相关高频被引文章2004 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韩永学走出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困境胡孝权浅论当代生态伦理学刘爱国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学的几个问题刘琳丽1997 论自然权利——关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理论支点刘湘溶,李培超生态意识 生态伦理学·理性生态人徐嵩龄

生态伦理学论文题目

karl..你可以的。。。。。。

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价值关系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拥有深厚博大的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现代深层生态伦的价值整体性、层次性等涉及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思想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思想内容,并且运用独特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发掘中国古代哲学有关的思想内涵,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宇宙价值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层次性,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发现人的价值地位和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价值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有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生态伦理思想。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是的本质特征。源自西方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受到过中国古代的诸多启发和影响。深人分析中国古代的有关哲学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系统性价值关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人与自然是价值关系的有机整体

传统伦理学认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范畴,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主客体是处于分离状态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人才能作为价值主体存在,具有内在价值。现代深层生态伦理学从整体论立场出发,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认为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中,自然价值具有系统性。人类价值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的存在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生命系统作为主体自主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繁衍,自主进化;非生命自然系统也在自主地维护自己的平衡稳定、演化发展。自然系统中的每一存在物都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人的价值还是自然的价值,都在系统中形成、发展和实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整体性,对于我们深人理解价值系统的整体性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有共同的起源。把宇宙的本源称作太极,把宇宙的本源称作“道”或者“自然”,他们都认为宇宙万物产生于一个本源。《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作为永恒的终极存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八卦”即以八种元素象征自然万物。在阐述作为宇宙本源的“道”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这样的描述与现代科学的大爆炸宇宙形成学说十分吻合,体现了宇宙生成、演化的思想,也体现了宇宙万物具有共同起源的思想。如果说人类具有价值,生成人类的宇宙及其演化过程就也有价值,与人类同源生成的宇宙万物从生成过程来看,应该与人类具有平等的价值地位。

第二,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和相助相生的价值整体。道家认为,元气是形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不能分,不可穷,绵延的元气充满整个宇宙空间,使宇宙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秋水》中说,元气“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天地中的元气吸引排斥,聚合离散,人和天地万物在元气中生成、寂灭。晋代葛洪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白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抱朴子·至理》)《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与万物“同此一气”,结成有机整体。人作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演化过程也融为一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而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地生老病死、生息繁衍的。《中庸》中说到,人通过至极真诚和通晓道理发挥自己的本性,与天地合,从而能够发挥物的本性,帮助自然化育万物(“赞天地之化育”),获得与天地并列的地位(“与天地参”)。这样,天地有化育人与万物的价值,人有赞助天地化育的价值。反之,没有天地化育也就不会产生人的价值,没有人的赞助之能,也就没有宇宙的人类新价值的创造。因此,人与自然是价值整体。

第三,人与自然是道德和精神价值的整体。儒家用人道来塑造天道,把的伦理原则放大为宇宙的原则,把人道上升为天命、天道,使天道符合人道理想;又以伦理化的天道来论证人道的合理性,把自然万物的生长过程、天地生物的过程与仁义智联系在一起。由人而天,又由天而人,从而实现天人合德,天道与人道贯通,人与自然在道德上实现统一。

如认为“仁”是人的最高德性,是人之所以尊贵的原因,它就是来自天地“生生之德”或“天地生物之心”。在歌颂尧的伟大时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矣,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尧的行为就是以天为准则,效法天道,成就建立文明的伟业。孔子认为讲人道就是讲天道,人的来源于天的道德。“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何?”(《论语·述而》)《易传》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德的观念:“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法天时。”(《易传·乾卦·文言》)在人与自然的意识或者认识能力方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北游》)只有人类才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庄子·天下》)。所以,人类的精神就是宇宙的意识,是使自然从“无名”到“有名”的“万物之母”(《·第一章》)。人类具有自然漫长演化和进化形成的自我意识,是宇宙的精神价值所在。人与自然在精神价值上是统一的。

二、人与自然价值的普遍性与层次性

深层生态学承认生命、非生命自然系统普遍具有内在价值,同时也认为自然价值系统的结构是分层次的。因此,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于宇宙价值系统之中的同时,也分别具有自己的价值位置,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中。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不同学派、不同哲学家在人与自然价值关系上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既有人与自然普遍存在价值的思想,也有人与自然存在价值差异的观点。

哲学思想总体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皆有着共同的本源、共同的内在规律和法则,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平等的价值,但老子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或层次性思想。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贯穿宇宙的最高原则,宇宙以“道”为最高价值。人类是宇宙四大之一,具有自己的价值地位。如果把天看做宇宙或地外世界,把地看做地球或生态系统整体,则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人是“四大”之一,又是万物之一,宇宙价值层次的顺序应是道、天、地、人、自然万物。这符合生态学中的系统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之和的原理。庄子则认为,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无贵贱之分。他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庄子·秋水》)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价值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之所以会有贵贱之分完全是因为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物)的人为因素所致。

将道德对象和范围从人类自身按照血缘亲疏关系逐步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不只承认人类一个物种的价值,在肯定人在自然界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同时,也肯定无机物、植物和动物具有高低不同的自身价值。在承认天地万物一体的同时,也强调了不同事物价值的差异性、层次性。

儒家首先重视人的价值。在天人关系、人物关系上,孔子首先重视的是人。《论语·乡党》中说:“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在动物与人的生命的价值权重上,儒家是讲求人的生命价值优先;在财产等物质资源与人的生命的价值上,更是强调后者。孔子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仁义道德,所以人在天地万物中具有最高的价值。苟子也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苟子·王制篇》)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也主张珍爱生命,爱惜器物。儒家推崇“仁”,“仁”最初是指“爱人”。孟子则把“仁”由“爱人”扩大到“爱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一步步地将儒家的“仁”由亲亲、仁民,推及到爱物。但由“亲”、“仁”到“爱”的程度差异还是体现出亲人、他人、物的价值差异。北宋张载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西铭》)他主张将人类的仁爱之情扩展到世间万物,将人伦关系推及自然,反映了对自然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张载以天地为“父母”,以人为“同胞”,以万物为“伙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思想中人与物价值的差异性。

明代阳明把“仁”推及到瓦石等非生命物质。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但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人为了生存,有时又不得不牺牲他物,怎么对待这一类问题呢?阳明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 葶 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

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传习录》)可见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情况下,仁爱还是有差等的,草木、禽兽、路人、至亲的价值是不同的。在道理上本该如此,人凭借良知自然就能领悟到这一点。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自然规律到规则,从“是”到“应该”自然过渡的特点。其结论与深层生态学中的价值层次理论是一致的,阐明了人与自然价值的普遍性与层次性。

三、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获得人的价值

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和其他生命一样,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生存。人的生存需要对自然的深刻依赖,每时每刻都需要得到生养万物这一“天地之大德”的照顾。“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需要与自然界这一“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语)紧紧地统一在一起,获得自己的生存价值。 人作为智慧生命,他会不断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如何生存),他无法忍受没有价值的生活。生存状态包括人自我内在精神的和谐状态、关系的和谐状态还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三个和谐关系紧密联系,其实现又互相深刻依赖。儒家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上》),不仅要解决好自我的问题、自己“类”的问题,还要“赞天地之化育”,体现了追求自我内在精神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追求。

人作为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的生命,他关心自己在价值系统中的位置,希望清楚了解自身价值产生之源泉和发展方向;希望拓展生命,获得与天地同样的宽度和广度,和宇宙一样永恒的价值。“天人合一”自然观通过揭示人与自然不仅空问有机一体、精神有机一体,而且过程有机一体,帮助人类构建生命的终极价值。人来自自然的长期演化,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命通过道德、的提升获得超越,“与天地参”,成为“天地万物之心”、宇宙的自我意识。讲求对中国古代继承创新的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生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其中天人境界是最高境界。有天地境界的人,“他知人不但是社会全体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全体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有贡献。”人与自然是从物质到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人顺应自然本性,超越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达到与“道”合一,达到自由、完美、心灵自由的至人、圣人的境界,在与自然的合一中获得永恒价值。

我国传统哲学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巨大启示,帮助我们发现价值世界的整体形象和内在结构。宇宙是有机的价值系统整体,系统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系统普遍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只有在这个整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基本价值、超越价值和终极至高价值。宇宙也因为孕育了人类这一智慧生命而获得了崭新的价值。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文

论文摘要: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论文论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伦理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基于生态危机的反思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

文明本身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诸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反思人类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在远古时期,人是自然的弱者,必须匍匐在苍穹之下,在自然的风雨中寻找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人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是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但在整个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还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自然的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失去平衡。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工业文明人们所崇尚的世界观与核心理念是培根、笛卡儿提出的“人要驾驭自然作自然的主人”的机械论思想。其误导人类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运用各门科学去发现、认识、研究以至征服它们,以期向它们无限索取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物欲。于是,人类大量地毫无顾忌地开采资源,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后果和长远影响。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可见,传统的工业文明是一种物质至上、经济活动高于一切的文明。

(二)全球化的生态危机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规模的征服自然的时代,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也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诚然,工业文明的兴起,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但是,工业化在给世界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物种每日都在减少,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变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整个地球的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堺屋太一指出:“自从中世纪末期起,全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历史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历史,它的价值观念及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都是和增加物质财富联在一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哲们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省,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同时,生态伦理也应运而生了。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而生态伦理强调的却是自然与人相等同的地位和权利,强调人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道德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念,利奥波德在其《沙乡年鉴》中提出,必须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194自然是包孕万有、化生万物的无限存在,人类永远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者,尽管人类追求无限,也就是说有限性是人类的本体论特征,而追求无限是人类的价值论特征。在本体论上有限的存在者却想凌驾于本体论上无限的自然之上,这是人类狂妄的根源。地球是人类的生存家园,但大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根。本体论上有限的人类必须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根,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存家园。人类虽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最高存在者,但不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者,自然之剑永远高悬于人类的头顶之上。“为走出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根本改变文明的发展方向,即改变资本主义方向和工业主义方向。资本主义物欲的无止境膨胀推动着人们无止境的追求经济增长,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的榨取地球。所以,抑制贪欲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人类不应再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然的力量,而应追求正确使用自己力量的智慧。”如今,环境恶化和人的精神失落明显地表明了工业文明的局限性,迫切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选择。

二、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要求,便成了当时最紧迫、最重要的中心任务。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过剩的经济替代了过去的短缺经济,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水平。为此,基于物质短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相对减少,而由其他因素引发的社会问题则相对较多,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尤为突出。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如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记载,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由于长江两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损失巨大。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几十年来愈演愈烈,20世纪60年代出现8次,70年代13次,90年代20多次,从2000年春天起,我国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多次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 2011年1月至4月,我国共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涉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共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都源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北方一些地区过度开垦荒地,草原地带过度放牧,农灌区过度引用江河水,超采地下水,直接导致大面积的草场沙化,大量的农田被沙漠吞蚀,防风林带枯萎死亡而失去涵养水分、保护表土的功能。在资源方面,我国的过度消耗是惊人的。2003年,中国GDP占全球的4%,但消耗了全球55%的水泥,36%的钢铁,30%的煤炭,25%的铝。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能源,是美国的 倍,是日本的倍。

同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速度还在加剧,每年沙漠化土地达到3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掉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大江大河输沙量增加,河水变浑,河床抬高,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我国生态建设要求更加迫切。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问题,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水平,认识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因此,xx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当代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理念,使我们更明确了人类的现实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出路,以弥合并化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在地球上耕耘劳作,自然界的博大富饶养育了人类文明。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社会开始了恶性发展。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工业革命在200多年的突飞猛进中已经达到了它的顶点,工农业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增长的极限,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达到了极大放飞人类想象力的地步,但是它并没有始终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它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正高悬在人类的头顶。人类一方面竭尽全力地攫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拼命地制造种类日益繁多、成分日益复杂的各种废弃物。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使整个地球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F?卡特在《表土与人类文明》中写道:“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根据著名的“罗马俱乐部”预测,如果人类找不到可替代能源,并固守现有的生活方式,地球将会在21世纪中后期的某一天,耗尽最后一滴石油,经济增长将戛然而止,人类社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马克思、恩格斯是较早反思并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圣者,他们一方面欢呼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又把批判这个制度的腐朽性、不合理性,建立理想社会和新的文明形态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恩格斯毫不客气地抨击人类的幼稚和狂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

(二)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 “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三)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15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意味着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因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受自然界的约束和反作用。所以人类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人类在自然之上”、“人类可以任意主宰自然”的观念,保护好大自然,使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就是指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以及后代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维持其经济发展。并且当代人也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也就是说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应该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所以,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论文

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价值关系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拥有深厚博大的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现代深层生态伦的价值整体性、层次性等涉及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思想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思想内容,并且运用独特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发掘中国古代哲学有关的思想内涵,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宇宙价值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层次性,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发现人的价值地位和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价值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有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生态伦理思想。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是的本质特征。源自西方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受到过中国古代的诸多启发和影响。深人分析中国古代的有关哲学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系统性价值关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人与自然是价值关系的有机整体

传统伦理学认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范畴,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主客体是处于分离状态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人才能作为价值主体存在,具有内在价值。现代深层生态伦理学从整体论立场出发,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认为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中,自然价值具有系统性。人类价值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的存在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生命系统作为主体自主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繁衍,自主进化;非生命自然系统也在自主地维护自己的平衡稳定、演化发展。自然系统中的每一存在物都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人的价值还是自然的价值,都在系统中形成、发展和实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整体性,对于我们深人理解价值系统的整体性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有共同的起源。把宇宙的本源称作太极,把宇宙的本源称作“道”或者“自然”,他们都认为宇宙万物产生于一个本源。《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作为永恒的终极存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八卦”即以八种元素象征自然万物。在阐述作为宇宙本源的“道”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这样的描述与现代科学的大爆炸宇宙形成学说十分吻合,体现了宇宙生成、演化的思想,也体现了宇宙万物具有共同起源的思想。如果说人类具有价值,生成人类的宇宙及其演化过程就也有价值,与人类同源生成的宇宙万物从生成过程来看,应该与人类具有平等的价值地位。

第二,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和相助相生的价值整体。道家认为,元气是形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不能分,不可穷,绵延的元气充满整个宇宙空间,使宇宙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秋水》中说,元气“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天地中的元气吸引排斥,聚合离散,人和天地万物在元气中生成、寂灭。晋代葛洪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白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抱朴子·至理》)《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与万物“同此一气”,结成有机整体。人作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演化过程也融为一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而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地生老病死、生息繁衍的。《中庸》中说到,人通过至极真诚和通晓道理发挥自己的本性,与天地合,从而能够发挥物的本性,帮助自然化育万物(“赞天地之化育”),获得与天地并列的地位(“与天地参”)。这样,天地有化育人与万物的价值,人有赞助天地化育的价值。反之,没有天地化育也就不会产生人的价值,没有人的赞助之能,也就没有宇宙的人类新价值的创造。因此,人与自然是价值整体。

第三,人与自然是道德和精神价值的整体。儒家用人道来塑造天道,把的伦理原则放大为宇宙的原则,把人道上升为天命、天道,使天道符合人道理想;又以伦理化的天道来论证人道的合理性,把自然万物的生长过程、天地生物的过程与仁义智联系在一起。由人而天,又由天而人,从而实现天人合德,天道与人道贯通,人与自然在道德上实现统一。

如认为“仁”是人的最高德性,是人之所以尊贵的原因,它就是来自天地“生生之德”或“天地生物之心”。在歌颂尧的伟大时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矣,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尧的行为就是以天为准则,效法天道,成就建立文明的伟业。孔子认为讲人道就是讲天道,人的来源于天的道德。“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何?”(《论语·述而》)《易传》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德的观念:“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法天时。”(《易传·乾卦·文言》)在人与自然的意识或者认识能力方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北游》)只有人类才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庄子·天下》)。所以,人类的精神就是宇宙的意识,是使自然从“无名”到“有名”的“万物之母”(《·第一章》)。人类具有自然漫长演化和进化形成的自我意识,是宇宙的精神价值所在。人与自然在精神价值上是统一的。

二、人与自然价值的普遍性与层次性

深层生态学承认生命、非生命自然系统普遍具有内在价值,同时也认为自然价值系统的结构是分层次的。因此,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于宇宙价值系统之中的同时,也分别具有自己的价值位置,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中。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不同学派、不同哲学家在人与自然价值关系上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既有人与自然普遍存在价值的思想,也有人与自然存在价值差异的观点。

哲学思想总体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皆有着共同的本源、共同的内在规律和法则,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平等的价值,但老子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或层次性思想。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贯穿宇宙的最高原则,宇宙以“道”为最高价值。人类是宇宙四大之一,具有自己的价值地位。如果把天看做宇宙或地外世界,把地看做地球或生态系统整体,则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人是“四大”之一,又是万物之一,宇宙价值层次的顺序应是道、天、地、人、自然万物。这符合生态学中的系统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之和的原理。庄子则认为,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无贵贱之分。他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庄子·秋水》)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价值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之所以会有贵贱之分完全是因为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物)的人为因素所致。

将道德对象和范围从人类自身按照血缘亲疏关系逐步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不只承认人类一个物种的价值,在肯定人在自然界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同时,也肯定无机物、植物和动物具有高低不同的自身价值。在承认天地万物一体的同时,也强调了不同事物价值的差异性、层次性。

儒家首先重视人的价值。在天人关系、人物关系上,孔子首先重视的是人。《论语·乡党》中说:“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在动物与人的生命的价值权重上,儒家是讲求人的生命价值优先;在财产等物质资源与人的生命的价值上,更是强调后者。孔子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仁义道德,所以人在天地万物中具有最高的价值。苟子也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苟子·王制篇》)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也主张珍爱生命,爱惜器物。儒家推崇“仁”,“仁”最初是指“爱人”。孟子则把“仁”由“爱人”扩大到“爱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一步步地将儒家的“仁”由亲亲、仁民,推及到爱物。但由“亲”、“仁”到“爱”的程度差异还是体现出亲人、他人、物的价值差异。北宋张载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西铭》)他主张将人类的仁爱之情扩展到世间万物,将人伦关系推及自然,反映了对自然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张载以天地为“父母”,以人为“同胞”,以万物为“伙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思想中人与物价值的差异性。

明代阳明把“仁”推及到瓦石等非生命物质。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但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人为了生存,有时又不得不牺牲他物,怎么对待这一类问题呢?阳明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 葶 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

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传习录》)可见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情况下,仁爱还是有差等的,草木、禽兽、路人、至亲的价值是不同的。在道理上本该如此,人凭借良知自然就能领悟到这一点。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自然规律到规则,从“是”到“应该”自然过渡的特点。其结论与深层生态学中的价值层次理论是一致的,阐明了人与自然价值的普遍性与层次性。

三、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获得人的价值

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和其他生命一样,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生存。人的生存需要对自然的深刻依赖,每时每刻都需要得到生养万物这一“天地之大德”的照顾。“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需要与自然界这一“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语)紧紧地统一在一起,获得自己的生存价值。 人作为智慧生命,他会不断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如何生存),他无法忍受没有价值的生活。生存状态包括人自我内在精神的和谐状态、关系的和谐状态还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三个和谐关系紧密联系,其实现又互相深刻依赖。儒家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上》),不仅要解决好自我的问题、自己“类”的问题,还要“赞天地之化育”,体现了追求自我内在精神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追求。

人作为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的生命,他关心自己在价值系统中的位置,希望清楚了解自身价值产生之源泉和发展方向;希望拓展生命,获得与天地同样的宽度和广度,和宇宙一样永恒的价值。“天人合一”自然观通过揭示人与自然不仅空问有机一体、精神有机一体,而且过程有机一体,帮助人类构建生命的终极价值。人来自自然的长期演化,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命通过道德、的提升获得超越,“与天地参”,成为“天地万物之心”、宇宙的自我意识。讲求对中国古代继承创新的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生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其中天人境界是最高境界。有天地境界的人,“他知人不但是社会全体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全体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有贡献。”人与自然是从物质到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人顺应自然本性,超越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达到与“道”合一,达到自由、完美、心灵自由的至人、圣人的境界,在与自然的合一中获得永恒价值。

我国传统哲学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巨大启示,帮助我们发现价值世界的整体形象和内在结构。宇宙是有机的价值系统整体,系统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系统普遍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只有在这个整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基本价值、超越价值和终极至高价值。宇宙也因为孕育了人类这一智慧生命而获得了崭新的价值。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karl..你可以的。。。。。。

论文摘要: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对生态伦理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功用和行为实施等方面的观点,挖掘其哲学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 论文关键词: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现代启示 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全新意义的伦理学说,它研究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道德态度和在生态中人的行为规范准则,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哲学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 一 众所周知,伦理道德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才能从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权力扩大到关注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的生存权力。在生态伦理学中,生态伦理是人类由关注自身生存进而以恻隐之心推及世间众生的终极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朱熹对“仁”说的阐释,正是立足于生态伦理的产生原因上来说明的。 朱熹仁说的核心是“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所谓“仁者,心之德”,朱熹指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故语心之德,虽其意摄贯通无所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日仁而已矣。请试论之。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日元亨利贞,而无所不统。其执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日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朱熹继承了二程“天地以生物为心”的观点,认为天地之心,其德包括元亨利贞,以春夏秋冬的秩序执行。而人之心,此德是心之全德,包括仁义礼智四德***四性***,而仁统包四德。所谓“仁者,爱之理”。朱熹指出:“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未发时,只唤作仁,仁却是无形影;既发后,方唤 *** ,爱却有形影。”朱熹以为仁是爱之体,爱是仁之用,两者是体现体用关系的统一整体;仁因爱而存在,脱离爱谈仁,仁呈现无形影之状;爱是仁的根本表现,离开仁的支援,爱不复存在。这种仁中之爱是一种广泛普遍的、由人及物的理性之爱,这既是人类道德层次提高的体现,也是人类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情感需要。 由对仁的概念的解释,朱熹说明了仁的特性:“***仁***只此生意。心是活物,必有此心,乃能知辞逊;必有此心,乃能知羞恶;必有此心,乃能知是非。此心不生,又焉能辞逊、羞恶、是非!且如春之生物也,至于夏之长,则是生者长;秋之遂,亦是生者遂;冬之成,亦是生者成也。百谷之熟,方及七八分,若斩断其根,则生者丧矣,其谷亦只得七八分;若生者不丧须,及十分收而藏之,生者似息矣,只明年种之,又复有生。”朱熹认为仁的特性呈现一种如四季更替的动态发展状态,是生生之态,这使得天下万物皆知四德,以德为溯源;仁“乃天地万物之心”,而且“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无时不存在;仁作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具有四德特性,使得天下万物皆有向善的一面。这种生生之理中呈现的向善论,是一种活泼泼、积极向上、天人和谐的向善。 说到向善,朱熹指出:“元者,天之所以为仁之德。……至于元,则仁在天者而已,非一人之心既有是元,而后有以成夫仁也。……元者,四德之长,故兼亨、利、贞;仁者,五常之长,故兼礼、义、智、信。”《文言传》中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字时指出,元、亨、利、贞是天之四德,以元为首。也被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这四者又是人之德性,因此。天之四德又成为人之德。朱熹进而指出元者是人向善之长。是向善的出发点,这是一个自然向善的过程,真正能起作用的是人要发现进而去实现为善,而且行善的人是群体性而非个体性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仁的目标。“仁”具“生生”特性,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朱熹进而阐明仁与恻隐之情的关系。“仁便藏在恻隐之心里,仁便是那骨子。” “仁便是恻隐之母。”“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 朱熹认为“仁者,人也”,即人对世间万事万物向善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所以生的目的。恻隐之情是人向善的表现之一,人必须通过爱、恻隐、不忍等具体情感来实现人之善性。也就是说,仁是由恻隐之情所萌发的系列情感实现的终极目标。 朱熹通过对仁的概念的阐发,认为“仁”是“天地万物之心”,是“心之德,爱之理”,具有“生生”特性,是一种必须通过侧隐之情而实现的理性情感。他肯定“仁”、“恻隐之心”和整个自然界的生长发展,指出了“仁”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原因——恻隐之心,进而说明人类必须向善和“爱物”。人与自然界才能共融共生、和谐共存。这就使得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宋明理学中,感性的自然界与理性的伦常的本体界不但没有分割,反而彼此渗透吻合一致了”。

生态伦理学论文可以是什么主题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生态伦理学 英文对照ecological ethics学术文献1、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必要性所谓生态伦理学,是指以研究生态道德为对象的一门科学.所谓生态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2、中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批开拓性的论文,并将该学科称为生态伦理学,当下有的学者主张改称为环境伦理学,如今基本认为两个概念通用3、这种把伦理学应用于生态安全问题的学科,便称为生态伦理学.当代生态伦理学主要以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环境意义上的人类道德行为为研究主题

嗯。。怎么说呢。。你可以参考一下生态伦理观产生于18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日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老庄的“返朴归真”,张载的“民胞物与”等,无不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而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生态伦理观提出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适应与协调,倡导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它强调生态自然是指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字宙的一部分;生态自然对人而言体现着某种生态伦理价值。后现代生态伦理观的核心观念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当代人中公平使用生态自然资源的问题;二是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如何处理好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司题;三是在人对生态自然的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人的"善"与自然发展的"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问题。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可借鉴的积极思想可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整体性的观点。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社会中,而且包含在自然中。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关于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系统性的观点。强调最好地维持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对地球上一切生命都存在,人应该按照生态学的模式,通过各种联系的网络将自我向外延伸。三是多元性的观点。推崇多元化,对多元的尊重。四是建设性的观点。建设一个适宜于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的优美环境,始终是生态环境建设追求的目标。几乎所有后现代思想家都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他们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借鉴东方生态智慧的学说,在理论价值及现实作用上确实更富有建设性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这种思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理想、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体系提供了启示。符合生态道德的自然,应是同时符合人性和美的原则的"诗意的栖居地"。21世纪的科学技术把人类的文明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也使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已拥有了巨大的创造能力,甚至能够把地球未来的命运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事件,例如,2003年春天,我国的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相继爆发了“非典”疫情。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毫无疑问,“非典”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损失,在有些地方、有的行业造成的损失还很大,虽然我们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战胜了“非典”,但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对于我们整个人类来说,无疑是一次惨痛的经历。 “非典”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可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态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没有道德力量的约束,现代技术运用中的任何一种力量都可能显现出其破坏性特征,其结果必定会造成一种难以挽回的毁灭性力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态危机便是这种毁灭性力量的表现。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方法试图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但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究其原因,不在于我们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而在于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正是在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反思基础上,诞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综合知识,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科学,是伦理学的分支,是由生态学与伦理学相交叉形成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根据。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其革命性变革在于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扩展伦理的范围,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人对自然的关爱,有关生态伦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四个方面:(1)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 (2)动物解放和权利论;(3)生物平等主义;(4)生态整体主义。刘福森先生指出:“自然界(或生态、生命)的‘内在价值’概念,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自然之物的价值不是由人类赋予的,而是它们的存在所固有的。而“动物解放和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派别,则普遍认同“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领域,把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人—自然’系统”的观点,只是他们外扩的范围有所不同:有的扩到动物界、有的扩到生物界、有的则扩到整个地球。显然,这些理论几乎可视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具体演绎。生态伦理学试图在人类根深蒂固的价值与伦理观念中来一场新的启蒙,把权利和义务关系赋予非人类的物种、自然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在它看来,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确定有助于结束人与自然数百年的敌对状态。它还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的行为,表面看只是伦理的边界扩大,但实质上蕴含着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传统伦理学只关注人这个物种的福利,而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是千百万个物种的福利。生态伦理学向人们提出了全新的道德要求,这意味着人类的一次深刻的角色转变,即由自然的征服者变成自然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强制性的政策法规,更需要道德的力量。生态伦理学便是要为人类适应这种新角色构建起系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伦理观的挑战,生态伦理学还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欲望、奢侈消费和享乐观念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主张用节制物质欲望的“生活质量”来代替“生活标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们称生态伦理学为“持续生存的伦理学”。因此,生态伦理学不是对现有伦理学原则的简单应用,而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创新。这种新的伦理思想在西方的环境运动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有的理论甚至成为了一些生态运动组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尽管目前尚未成为伦理学领域的主流,但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其理论的日益完善和生态环境运动由浅层向深层的发展,生态伦理学已经为公众所普遍接受并成为社会的主流伦理范式。认真研究这些合理思想,对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科学生态伦理学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人类步入高新技术时代之际,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突出的全球问题,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态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以科学技术控制征服自然基础上的价值观及过度消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要把自然生态规律作为首要规律,作为其他一切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基础和前提.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必须扬弃人类中心主义. 其实对于“非人类”伙伴而言,我们人类是“后来者”,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和“经济动物”存在着,所以我们人类必须和我们的“非人类”老大哥和谐共存,不存在什么人类中心。再者,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本质上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意味着以辩证的态度超越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道德理论前提.过去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太突出,伦理道德多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今天,伦理道德不仅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更要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要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等。可见,国家主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爱护地球,保持生态平衡;要求我们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今天是中国土地日,国务院确定土地日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中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国情,以唤起全民的土地意识。其实这样的环保纪念日还有很多,如2月2日国际湿地、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地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几乎一个月一个。大家都知道,CO2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我们自己也饱尝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如:因暖冬导致虫灾泛滥,鱼米之乡的稻米香甜不再;夏季提前,最高气温屡屡涮新,令我们苦不堪言;放眼世界,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水灾、高温更是越来越频繁地刺痛我们的神经。诚然,将全球气候变暖全都归结为人类活动在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说,多浪费一度电、一滴水,国家的资源储备就少一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少一分生存资源。如果我们的祖先也按今天的速度过早地耗光了资源,我们现在很可能就会生活在黑暗而饥寒交迫的环境中。让我们学会感恩的同时,共同承担起一种责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开始,不要让鱼米之乡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尽量让我们的后代多一点生存空间。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趁现在还来得及!

十五个伦理学论文选题: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回归真实需要:食品安全的经济伦理学审读。

12、中小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3、我国民营企业衰退现象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4、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经济伦理学研究。

15、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商业地产开发。

关于生物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如果我们写一篇生物 毕业 论文要怎样来拟定题目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生物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物教学论文题目

1、本地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2、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策略

3、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

4、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5、激活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

6、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创新 教育

8、本地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9、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10、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糖尿病研究进展研究及策略

12、心血管病研究进展研究及策略

13、 儿童 糖尿病的现状调查研究

14、结合当地遗传病例调查谈谈对遗传病的认识及如何优生

15、“3+X”理科综合高考试题分析

16、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差生转化教育

17、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8、在当前中学学科分配体制下谈谈如何转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观念

19、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0、直观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1、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准备策略

22、编制中学生物测验试题的原则与 方法

23、浅析生态意识的产生及其培养途径

24、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25、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当地旅游区为例

27、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8、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以当地农村为例

29、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

30、大学与高中生物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衔接的初步研究

31、国内、国外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研究

32、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33、河北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动态分析研究 “

34、幼师生物学教材改进思路与建议

35、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评价体系研究及实践

36、中学生物双语教材设计编写原则探索与研究

37、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构想

38、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9、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课程创生研究初探

40、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整合

41、中学生物学情境教学研究

42、游戏活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43、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44、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45、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6、生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47、白城市中学生物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的调查及优化对策

48、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49、让人文回归初中生物教育

50、课程结构的变革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结构的研究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

1、脲解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研究

2、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检测

5、贺兰山东麓荒漠微生物结皮发育过程研究

6、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污染微生物分析

7、油脂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代谢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8、深海微生物硝化作用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

9、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0、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

11、草莓不同生育时期根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动态变化

12、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致腐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13、细胞、微生物及其相关培养技术

1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5、有机无机缓释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16、东北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7、不同 教学方法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18、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管理

19、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20、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21、关于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探讨

22、外源汞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3、论研讨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4、采煤塌陷复垦区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25、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26、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7、土壤微生物总活性研究方法进展

28、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水生植物残体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29、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0、外源生物炭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31、浅谈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32、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33、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34、高师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35、5种江西特色盆景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36、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探索

37、浅谈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改革

38、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39、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40、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1、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42、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43、微生物法修复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

44、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5、浅谈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46、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47、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48、地方性高校《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优化

49、微生物技术修复水污染的发展

50、浑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题目

1、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2、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

3、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企业的相关策略研究

4、武汉华龙生物制药的营销策略研究

5、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竞争力研究

6、生物制药产业创新联盟知识协同研究

7、亮菌口服液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8、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制药企业之融资策略研究

9、B医药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

10、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效果比较研究

11、基于财务视角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12、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杠杆效应的实证研究

13、九阳生物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14、以生物制药为例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效应的实证分析

15、我国海洋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16、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

17、中国制药产业价值链特征研究

18、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19、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

20、我国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21、WS生物制药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研究

22、科兴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与设计

23、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24、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选择与绩效研究

25、AMP生物制药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26、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生物制药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27、DBZY公司财务能力测评及提升对策研究

28、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29、生物制药企业专利权评估方法研究

30、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31、生物制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探究

32、CDZZ药业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33、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云南生物制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

34、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云南生物制药产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5、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生物制药企业估值研究

36、私募股权融资在科技初创企业的应用

37、艺普生物制药教育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38、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成长性分析

39、基于EVA的安科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40、基于自由现金流的上海莱士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2021生物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生物类学术论文(2)

★ 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有没有大学学生物,明确分析,结果,这才好,我知道

堕胎、生育权计划生育人工受孕人工生命生物剽窃(Biopiracy)割礼医疗纪录的保密避孕复制生物低温学(Cryogenics)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精子捐赠或睾丸捐赠器官交易优生学捐赠器官的公平分配药物价格基因工程、基因改造食品基因体学同性恋医学折磨(medical torture)不死不孕的处理个人、法人、地方或国家政府、全球组织提供健康照顾及健康保险的义务。灵长类的法律权利干细胞复制自杀、协助自杀安乐死痛苦管理(pain management)单性生殖人口控制娱乐性药物的使用精神性药物的使用生殖遗传学(reprogenetics)血或血浆买卖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跨性别变性何时该使用以及何时该停止使用生命维持系统代理孕母纳米科技在医疗上的使用人工子宫的使用动物对待动物医学实验生命伦理学主要是用哲学来分析上述这些议题,不过它已经变得越来越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有宗教信仰的生命伦理学家会依照他们信仰中的观点发展出一套规则和方针来处理这些议题。有些世俗的生命伦理学家会对此做出批评,认为这些人通常只是不具备学院背景或者其学术训练和这些议题无关的虔诚学者而已。大部分的宗教生命伦理学家是犹太教或基督教学者。不过有一小部份来自于其他宗教的学者近来开始进入这块领域中。像伊斯兰传教士已经开始讨论这个议题。不过有些自由派的穆斯琳批评说在伊斯兰世界只有比较保守声音才会被听见。佛教生命伦理学家主要关注的则是器官移植的议题。

我能告诉你几个,

  • 索引序列
  • 生态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 生态伦理学论文题目
  •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论文
  • 生态伦理学论文可以是什么主题
  • 关于生物伦理学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