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优秀地质学毕业论文

优秀地质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优秀地质学毕业论文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 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严格说来应属地质科学范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都与地质科学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旅游地质学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如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地质对比意义的地层剖面及重要而珍贵的化石产地,即那些在区域性地质对比上具有摸式、标准或典型意义的地质剖面,或是一些出露齐全、保存完好的生物地层分带,以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剖面、重要的化石产地、古人类化石与古人类居住遗址等。 (2)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地质构造及矿物、矿产等产出地段,具体来说,即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岩石产地、有历史性经济价值的矿物矿产地以及具地区性典型意义的地质构造点。 (3)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区以及有地质意义的著名风景地貌区,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遗迹、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峡谷、岸湾、峰峦、黄土,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还有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观地貌。 (4)具有特殊的经济、医疗、科普和教育阶值的地质现象,如矿泉、温泉和黄金、宝石、建筑石料等矿产地,以及古代的采矿与冶炼遗址等。 (5)其他地质自然历史遗迹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包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江河、湖泊、海滨、岛屿、沙漠、草原等,以及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如古城、宫殿、庙宇、园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学艺术制品与建筑、古书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或遗址。 旅游地质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如台湾东海岸清水大断崖)典型标准地层剖面(如天津蓟县中古元古界地层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矿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点(如山东临朐山旺中新统化石点)、火山遗迹(如云南腾冲火山)、地震遗迹(如唐山地震遗迹)、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景观,如古冰川遗迹、古河流遗迹、古湖泊遗迹、古海蚀崖与古海积沙堤等遗迹称外力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地质资源的科学和使用价值,毫无疑问是可以肯定的。但作为一个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判断时,它的自然景色则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从旅游消费心态来看时,一般的旅游者,对产品价值的要求相当高,因此,无法说明单纯的科学和使用价值就有绝对的魅力,所以,如何体现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中的价值,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价值判断有着极大的难度,原因在评价者间各有着不同的身分,他们有可能是科学家,地质学家,或是单纯的旅游者,因各有自己的立场,彼此之间的价值观自然不同,这个结果很可能造成地质资源的价值无法在旅游产品中体现,而形成了其“价值的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事实上就是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考虑它在产品中的重要性时的一个难题所在。 因此,假设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过于强调其科学性和使用的价值性时,很可能只能满足部分人士,而失去更大一方的客源市场,如此必然成为旅游产品的致命伤。毕竟在旅游者中科学家或地质学家所占的比率较低,过分强调科学价值,自然不符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性和现实性。 那么如何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凸现地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地质资源的价值很容易的被凸现出来,但同时也可能因某个因素的存在而制约了它,使它在旅游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很难被显现出来。因此,一个以地质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当它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时,首先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一件极为重要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处理好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的困境和所处的地位问题,使它能够真正的丰富旅游产品的实质内容,增强市场的竞争实力。 三、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旅游资源 如果说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话,那么如何有效的充分利用资源,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自然有利。 3.1∶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开发旅游资源的立场来看,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很难单靠开发一个资源就能达到经济效果,原因在于目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产品的多样性自然成为开发的基本原则了。 以三清山为例,作为一个景点景区,不但具备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又有文化资源的支撑。旅游资源既丰富又具科学价值与市场的价值,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三清山花岗岩资源也可能存在“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处理,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高点。 我们假设目前三清山的资源,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将现有的资源转换产品的话,也很有可能造成因产品缺乏多样性而失去市场的问题。因此依然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才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这就是目前三清山景点景区发展旅游的重要工作。 这里所指的资源是整个三清山大环境的旅游资源,而非仅围绕着花岗岩资源而论资源的概念。我们应该以与花岗岩共存共生的一切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河川,水资源,空气,气象气候,宗教文化等等资源,来展开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在以上的资源能够充分被利用后,必然能创造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如此将能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在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后,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客源市场,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更大宽广的道路。 3.2∶扩大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任何旅游的开发在条件与技术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是必要的,而资源的挖掘更是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必要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产品过于单一化而失去魅力,因此,主要资源之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挖掘等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然为了弥补资源“价值的不确定性”的缺点,减轻在开发时因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采取扩大资源的利用,也是比较可行的方式,因此,这也是采取这个手段时所考虑主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利用与开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符合旅游的发展,更大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借此机会更好的保护好整体环境,对整体环境在形成产品时得到较好的协调,对提升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更大的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选择性。但更为明确的结论,是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它很可能因此而扩大了市场的规模,为旅游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这就是有效利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必要性。

浅谈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勘察和评价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选择最佳的场地位置;提出克服不良地质作用的工程措施;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因此,工程地质学是每一个土木工程人员所应掌握的课程。 在工程地质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学习了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两部分内容。基础地质包括岩石和土的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基本类型及特征、地史及地质图的基本知识;水的基本类型和特征等。基础地质是解决好工程地质问题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工程地质包括常见的各种地质灾害;地下洞室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边坡工程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工程常见的工程质问题等。这些知识要彻底掌握,必须作好野外实习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得到的知识,如果不能运用于实践,这无疑于纸上谈兵。而要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野外地质实习。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很多是概念化的,或者说是标准化的东西。比如断层,在课本上是理想化的模型,断层面是一个平面,上下盘的移动方向在图上有标识,岩性差别也很明显,因此在课本上很容易识别。然而在野外,断层规模相差很大。小的断层在手标本上可以识别,而大的断层延伸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断层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地震与活动性断层有关,隧道中大多数坍方、涌水均与断层有关。野外实际的断层不是课本上的模型,如何识别规模较大的断层呢?这就要野外实践知识。首先从地貌上识别,断层通过地区通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现象,如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湖、断层泉等。其次岩层分布情况,往往断层会造成部分地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第三可观察断层伴生现象,如擦痕、阶步、摩擦镜面、牵引现象等。再比如说岩石,室内实习时见到的手标本均是比较标准的样本,而野外的岩石千差万别,形态各异。 虽然在课本上也能学到这些,但必须通过野外现场观察,亲手触摸、亲身体会才能记忆深刻,也就能够举一反三,遇到类似情况知道是什么,没有现场的体会根本就不知道野外的地质现象是什么样子,更不用说到野外进行识别。通过野外实习,不但巩固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学到很多野外实践知识,这将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 [文献码] B [ 文章 编号] 1000-405X(2013)-7-229-2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我国目前唯一组织公益性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组织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对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面对地质工作大发展的新形势和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地质钻探技术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起到对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问题。 1地质工作对钻探技术的需求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紧缺,资源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中,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是两项首要任务。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除了正在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金之外,又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基金和地质勘查基金。此外,地方、甚至个人也在找矿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并进行积极的投资。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加强,地质钻探工作量成倍增长,一些省区的年钻探工作量达到了几十万米。钻探工作项目资金来源有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贴、省资源补偿费、地方财政补贴、市场项目等。钻探工作量加大,使得对钻探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同时加大。 2地质钻探技术应用现状 与世界先进的钻探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中采用的钻探技术总体水平比较落后。钻探施工主要采用立轴式岩心钻机,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设计。现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依靠进口,我国自己研制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现在只有个别钻深能力(1000m)的钻机,还未形成系列。钻探工艺方面,一些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还未能大面积普及。液动锤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的优点虽然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该方法在恶劣的泥浆条件下使用时,钻具可靠性和寿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这些年钻探现场管理水平的下降,使其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较以前更少。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如绳索取心液动锤钻进方法和不提钻换钻头方法虽然都已研制成功,但实际应用很少。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方法尽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得到地质人员的认可,至今未能得到推广。除此之外,目前地质钻探施工中所用的钻孔护壁堵漏技术、测斜技术等,基本上也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水平。由于采用的钻探技术水平不高,地质勘探中钻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太理想,表现在台月效率较低、复杂地层钻进问题多、深孔钻进能力差、钻进成本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钻探技术对地质工作的技术支撑效果受到影响。 3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 笔者认为,考虑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时应该分阶段,应该分成近期、中长期和远期。划分原则是:至2010年为近期,至2020年为中长期,至2050年为远期。 远期(至2050年)目标 实现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应该是钻探技术发展的远期目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温家宝就贯彻决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关于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笔者的理解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在地质工作中普遍采用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技术。钻探技术是地质勘查技术的种类之一,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也应该符合此项标准。然而,此项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因为只有国家的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后,我国的地质钻探技术才有可能从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应该是基本同步的。邓小平同志在介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时,明确提出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99年10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公众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到下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看来,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应该是21世纪中叶。 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应该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地质钻探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研发的新型钻探设备和先进钻进工艺方法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钻探装备与施工技术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近期(至201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近期(至2010年)目标应该是:初步完成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研制;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使之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取得一批深孔钻探、复杂地层钻探和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研究成果;研发成功现代的深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探用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地质钻探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4地质钻探技术近期研发工作重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组织开展的地质钻探技术研发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近期目标的思路安排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1)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2)满足覆盖区化探和异常查证需求、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轻便、高效、多功能取样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3)1000m全液压动力头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4)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包括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进方法、不提钻换钻头方法和深孔绳索取心方法;(5)解决复杂地层钻进技术难题,包括复杂地层钻孔护壁堵漏技术问题、复杂地层取心技术问题等;(6)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包括提高钻孔测量精度和定向钻进施工中靶精度的技术以及取心定向钻进技术;(7)万米科学超深孔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除了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外,钻探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钻探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①新型岩心钻探机具应用培训;②地质调查浅层取样钻技术应用培训;③地质钻孔测量技术应用培训;④新型地质钻探泥浆体系应用培训;⑤节水钻进技术应用培训;⑥空气反循环取心钻进技术培训和应用示范;⑦车载式浅层取样钻机应用示范。 5几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使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里举2个钻探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实例。第一个实例是科拉超深钻。前苏联的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比不上西方国家,却钻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口深度超万米的钻井——12262m深的科拉超深井。钻万米超深井的难度非常大。这口井之所以能钻进成功,是因为前苏联人在施工这口井时进行了大量的钻探技术创新,其中3项对钻进施工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创新是: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铝合金钻杆;带减速器的涡轮马达井底驱动。第二个实例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该项目是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施工5000m连续取心钻孔。这种施工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高难度钻井工程。该井在施工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涉及套管和钻进施工程序、取心钻进技术、扩孔钻进技术和井斜控制技术,最终获得了高效、优质的施工效果。由于采用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方法,使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回次长度由3m提高到8~9m,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 新方法、新技术从研发出来,到在钻探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通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推广应用工作包括宣传、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这些环节工作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得到实际应用所需的时间,影响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获得好的效果,该项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为研发单位通常只是从本单位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考虑推广应用工作,而该项目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实施需要一种全局性和长远的考虑。这些年来,在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所有环节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此方面工作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达.探矿工程(地质工程)未来20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31(1).看了“地质钻探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2.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3.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4.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5.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优秀地质论文格式

概述地质毕业论文是指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前,为了全面表述学业水平而撰写的一篇综合性学术论文或某一领域的专业论文,要求论点新颖,论据充分,论证过程合理、科学,数据翔实可靠,结论明确。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如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如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若以斜长石为主,暗色矿物又多为角闪石,属于中性岩;若暗色矿物多系辉石,则属基性岩。对于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要的是描述主要矿物形态、大小及其性质。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毫米是砂岩, —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毫米)中砂岩(—毫米)和细砂岩(—毫米)。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钙质滴稀HCI起泡。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碎屑岩中可见化石,但一般保存较差。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2、粘土岩的肉眼鉴定鉴定粘土岩的主要依据是其泥质结构。粘土岩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仅能按其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来鉴定。它多具滑腻感,粘重,有可塑性、烧结性等物理性质。若是纯净的粘土岩,一般为浅色的土状岩石。层理是粘土岩中最明显的特征,因此,人们就按粘土岩层理(倘层理厚度小于1毫米称页理)及其固结程度进行分类,将固结程度很高、页理发育,可剥成薄片者称作页岩。页岩常含化石。粘土岩中以页岩为主。将那些固结程度较高、不具页理,遇水不易变软者称泥岩。最后,再根据颜色与混入物的不同进行命名,如可称作紫红色铁质泥岩、灰色钙质页岩等。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肉眼鉴定此类岩石中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有碳酸盐岩、硅质岩、铁质岩和磷质岩,尤以碳酸盐类岩石分布为广。有无生物遗骸是判断属于生物化学岩或是化学岩的标志。化学岩成分常较单一。它们多为单矿物岩石,故此,可按其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定。 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即结晶粒状结构和鲕状结构等;生物化学岩具生物结构,即全贝壳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 综合上述,在观察和描述沉积岩时应注意: 要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区分岩石是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或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等; 据其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颜色上的差异,观察岩石的层理,注意层面上波痕、泥裂等构造特征; 要描述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碎屑物及胶结物等成分。 对砾石的形状、大小、磨圆度和分选性等特征要描述,并要确定胶结类型,以及胶结程度。 对沉积岩命名时应遵循“颜色+胶结物+岩石名称”的法则。此外,还需注意沉积岩体形状、岩层厚度及产状、风化程度、化石保存情况及其类属。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我国区域变质岩系十分发育,时代自太古宙到期中生代均有出露。其变质岩石类型十分复杂,主要有片麻岩、粒状岩石(变粒岩、浅粒岩)、片岩、千枚岩、变质硅铁质岩、大理岩、变质铁镁质岩及区域混合岩等。有关原岩建造主要有超基性到酸性喷出岩(包括熔岩、凝灰岩)、硬砂岩、各种沉积岩及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上述变质岩类均属不同的原岩建成造经受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区域变质作用的结果。区域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地壳演化早期造盾阶段的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及造盾阶段之后与造山运动有关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和埋深变质作用。不同成分的原岩经受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在一定的温高压力条件下,形成各具特征的矿物和常见矿物共生组合,并因之分别构成不同温压条件的麻粒岩相、角闪岩相(高角闪岩 、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蓝闪石片岩相(蓝闪绿片岩相、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及次绿片岩相(浊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我国区域层状变质岩系按大地构造运动可分为12期,从太古宙迁西期—新生代喜马拉期变质岩系均有。所以,变质岩系的发生和发展与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全球构造位置上,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度板块的结合部位,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造成变质岩石类型复杂,岩石相对难以识别。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地质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最后,需要注意文献综述的语言表达清晰、简洁,条理分明,符合学术规范。

广西百色XX金矿地质勘察报告一、 矿区先期地质工作XX金矿地处百色市XX乡XX村,距百色市50多公里,距凌云县城约80公里。1990年广西第X地质大队对XX矿田进行了多金属异常二级检查,在辉绿岩与下石炭统岩关组硅质岩接触破碎蚀变带中发现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体,当时共圈出四支金矿体,金金属储量313Kg。1991~1993年,广西第X地质大队对XX金矿进行了地质普查,探获了D+E级储量:矿石量320916t,金属量,平均品位。《编写了广西百色市XX金矿普查地质报告》。但这次去考察过程中没见到该报告。据悉,在XX矿田范围内现已办理了四个矿权,这次我们考察了其中的一个勘探矿区。该探矿区的矿权为南宁一家公司拥有。二、 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西林~百色断裂褶皱带东部的巴合背斜南西翼上,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组成。岩浆岩主要不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石英斑岩组成,沿北西向、北东向断裂顺层侵入,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次为南北向。主要构造为龙川背斜,背斜长20Km,宽2~15 Km,短轴状,轴向北西向,倾向南西。区域内断裂构造以北西、近南北向为主,近南北向断裂是本区域内的主要导矿构造,走向350~360�0�2,倾向北东东,断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三、 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下统逻楼组浅灰色灰岩和泥质灰岩,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色灰岩和泥质灰岩,石灰系下统硅质灰岩。出露的岩体为石英斑岩。矿区的主要构造:田东至逻楼大裂贯穿矿区,区内典型的褶皱是短轴背斜穹窿构造,在断层带的边缘和穹窿构造四周,广泛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辉绿岩,辉绿岩与下石炭系硅质灰岩的接触蚀变带成为矿区形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即卡林型金矿床)的有利空间。四、实地考察情况本次考察的矿权范围为8 Km2,为一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地表氧化矿的氧化程度较高,而且矿体保持完整,之前基本上没有开采,因此氧化矿所占的比例较其它矿山大。中深部的半氧化矿和原生矿没有做过地质工作。我们考察了出露地表的三处矿点,其中一处为矿区之东部的西边,紧靠正在开采的相邻矿区(另一矿权区),属同一支矿体的一端,为。相邻矿区正采矿体的取样品位为,矿体厚度约30m。而进入到我们考察的矿区,因地表浮土太深难以采样和观察,但可见许多以前民采留下来的平硐和氰化池,据从前开过矿的老乡介绍,平硐所见矿体的厚度和品位都很不错。第二处考察点为矿区之东部的东边,亦为9号矿体,与上一考察点之间的距离约1500 m。该处有两个民采平硐,可见矿体厚度分别为15 m和10 m(都未揭穿矿体厚度),取样结果分别为 g/t和 g/t。由以上两证明,9号矿体在本矿区内的走向长度不少于1500m。第三处考察点位于矿区的东北部,可见地表两处矿体露头,矿体厚度分别为5m和4m,取样结果分别为 g/t和 g/t。因地表含泥浮土较多,取样结果偏低。据介绍该矿体为3号矿体。因走向上露头少,故3号矿体的走向长度和厚度难以确定。其它还有几支矿体,因路途较远和时间关系,没有去考察。五、综合分析本考察矿区的地质工作基本没做,要弄清矿区矿脉的分布、厚度、品位及岩层构造等情况,必须投入一些探矿工程,包括探槽、平硐、浅井及物化探等手段。如果要弄清中深部的情况,以还要采用钻探的手段。

地质学报年度优秀论文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扩展版),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1908年10月7日(农历戊申年九月十三日)杨遵仪出生于广东揭阳洋淇乡寨内村(今属揭东县登岗镇)一个基督教家庭,兄弟姊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生活靠父亲的小药店维持。1915年小学、初中、高中在洋淇、澄海、汕头教会学校就读。由于家境不济,初中、高中阶段时辍时读。高中毕业后又工作了一年,自己积攒下100块大洋后辞工告别家人去上海求学。1928年夏同时考取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现南京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选读上海暨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29年夏再次考取清华大学继续学习经济学专业。在清华大学受室友程裕淇同学的影响,第二年改学地质学专业。1933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留校当助教。用英文完成的毕业论文《地质文献目录》被当时国立北平研究院评为1933年年度奖金论文。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的留美研究生。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在地质学家C.O.Dunbar教授的指导下习功地层学及古生物学,于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获美国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同年回国,在香港与汕头籍船商的女儿徐增惠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三女)。10月,应聘于广州中山大学任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42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联军英国驻华(湖南)军事代表团(BMM),任秘书(翻译)。1946年10月应聘清华大学任地学系教授,主讲地质学及古生物学。1950年12月参加九三学社,任清华大学支社委员。1952年国家大学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先后担任该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普查系、地质系系主任,是建院负责人之一。1956年与郝诒纯、陈国达合著《古生物学教程》,这是中国自己编著的第一部高等院校古生物学教材。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开设了古生物学课程。1960年与同事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1962年在国内首次开设了“生物地层学”课程。夏季,带领研究小组去青海德令哈巴音河、祁连山等地考察后写出了《青海天峻德令哈巴音河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与《祁连山二叠纪—三叠纪腕足类》两篇重要论文。1966年〖STBZ〗〖HTSS〗?2月,北京地质学会换届,任秘书长。上半年和助手徐桂荣一起去贵州实地考察研究,此后写出了《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论文;完成了早年在贵州工作时遇难的三叠纪专家许德佑的心愿。6月,“文革”开始,大学外迁,后去安徽贵池、江西909地质队、湖北荆州劳动。在劳动中利用休息时间通读和选读了《毛泽东选集》英、法、德文版,他坚信语言工具对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用的。1971~1972年出国考察的同行专门到江陵请他帮助审查中国学者赴尼泊尔、苏丹等地考察石油的报告译稿,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1977年秋应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之邀,赴海南岛石碌矿区考察,解决了有争议的地层问题;与汪啸风,曾令初合作完成了论文《关于石碌矿区地层划分与对比》。1978年2月28日,与原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袁见齐等16位老教授联名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和方毅副总理写信,反映地质技术干部青黄不接,我校八年不能正常招生的严重局面,提出在北京地质学院原址“创办研究生部,招收研究生”的建议。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与袁见齐等十多位教授再次向邓小平副主席和方毅副总理上书,恳请有关部委领导支持上述建议,早日办起研究生部。5月15日邓小平副主席批示:好意见,由教育部商同国家计委地质总局处理。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担任研究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并恢复招收研究生。1972年8月~1978年,秋,学校外迁期间,教学科研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他主动去中国地质科学院协助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徐杰编辑《地层古生物论文集》,指导中青年工作。年逾花甲,仍每周3天挤公交车去工作。只要他一到,请教和请求修改文稿的,审阅译稿的人就络绎不绝。他不管工作多忙总是有求必应。若碰到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他将其带回学校查资料、看实物,然后及时将答案告知求教之人。受他帮助的人已不计其数,他只想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青年同行,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当时最大难题是中青年外语不过关,他便主动向学校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提出办个英语班,可那时全国正在批“洋奴哲学”,这样做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他依然针对地层古生物方面的英语需求,给几十个人讲授了1个月。之后应部分人的要求又开了法语课。这些听课的人后来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就,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6月下旬赴荷兰和英国考察IGCP“时间准确性”项目的研究实况,并交流了经验。1980年2月,率代表团(任团长)赴新西兰惠灵顿(Wellington)参加第五届冈瓦纳地质讨论会,作了《华南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报告。同年,和洪友崇对河北围场发现的淡水鲎化石进行研究,该研究对其科、亚科和属的分类作了探讨及描述,并强调分类应以组合特征为依据;记述了15个新亚科、2个新属、3个新种。其成果不但提示了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古生物学的空白门类,而且在地层对比、确定地层时代上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4~8月,与陈燕合作研究桂、川泥盆纪虫颚,作了系统的分类和种属描述。蠕虫是动物界的大门类,虫颚在中国极少报道,填补了中国对这门动物研究的空白;本年与聂泽同合作撰写的《关于西藏阿里地区侏罗纪蛇尾纲化石的描述》的论文,填补了中国对蛇尾纲化石研究的空白。1983年3月,经郝诒纯、李凤麟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由于本人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努力,美国科学家Prof?Cloud向武汉地质学院捐赠各类科技图书2476册,缓解了当时科研教学图书资源短缺的困难。1984年担任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二叠系、三叠系分会、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委员;是第一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共同领导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中担任负责人的中国学者,任IGCP203项目和国内组领导人〖ZW(〗IGCP 项目设领导人(Leader)和1~3个共同领导人(co?leder)。其下,各国工作组(Working Gnoup)又有其国内组长。〖ZW)〗(Leader)组长(1983~1987),1988年又担任IGCP272项目共同领导人和国内组组长,为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7月,随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作了《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及生物地层分带》、《西藏及邻区的下冈瓦纳岩系及古地理古构造意义》的报告,同时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二次国际会议。1985年3月至5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协会邀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讲学、访问活动,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Yale)大学、美国地质调查所、华盛顿古生物学会、纽约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系统讲授了中国地质构造特征、地层界线问题和中国的油气地质;参观了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博物馆,与许多知名地质学家、学者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百二十二次年会;多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美国几家报纸详细登载了他的谈话和活动。同年8月,他又率代表团赴美出席了第6届冈瓦纳地质讨论会,在会上作了《西藏阿里地区中生代生物群特征与西藏地壳构造演化的关系》的报告,同时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三次国际会议。1986年在牛津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专著系列中出版了《中国地质学》(英文版)(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这是继李四光之后50年,又一次向国际全面介绍中国地质。6月底至7月中,率代表团赴意大利参加有关西特提斯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地质考察和讨论会,作了《中国二叠—三叠纪事件研究的进展》的报告,并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会议期间主持召开了IGCP203项目工作组第四次国际会议。11月4日~8日参加在四川广元举行的中国二叠—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现场学术讨论会,并考察上寺二叠—三叠系剖面。1987年8月底~9月初,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牵头会同中国地质学会、煤炭学会、石油学会共同筹办的国际学术大会;同时在北京主持召开IGCP203项目工作总结会。1978~1987年,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地层古生物专业发展制定了科学和正确的目标。1990年经国家教委审定,地层古生物专业成为中国同类专业中唯一重点学科。1988年与郝诒纯共同编写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及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一)。1989年《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动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0年年初赴澳大利亚参加IGCP272项目工作会议。2月,赴新西兰出席第2届国际腕足类会议,会上宣读了与史晓颖合写的论文《青藏高原侏罗纪腕足动物序列》。9月下旬,赴阿根廷参加国际石炭—二叠纪地层会议,报告了与梁定益、聂泽同合作研究的成果《冈瓦纳北缘及扬子陆块西缘二叠纪两个水下拉伸-沉积事件》。1991年获北京市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8月24日—9月13日出席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宣读了与殷鸿福、吴顺宝等人合作的论文《华南二叠—三叠纪事件》。《西藏阿里地区白垩纪固着蛤类及其地质意义》获《地质学报》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同年他被美洲地质学会选为终身荣誉会员。原配夫人徐增惠因病去世。1993年与聂泽同共编写的《西藏阿里古生物》(杨遵仪等)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4年5月,获美国耶鲁(Yale)大学颁发的Association奖章。同年,《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地质事件》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6年1月,与李晓珍女士结婚。1997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1年8月,赴浙江长兴参加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国际学术会议,主持开幕式并致词。同年“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并获科技部2001年十大科技新闻,教育部2001年十大科技进展等。2002年11月,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他除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外,做得最多的还是利用休息时间帮同行改稿,来者不拒。教研室看到古稀之年的他不分昼夜地忙,怕他身体受不了,就向求教者设了一个接待程序,分轻重缓急,但这些人不去办公室了,就到家里或在路上碰见他将稿件给他,这程序就偃旗息鼓了。仅第25、第26届两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论文就有50多篇是他翻译或修改的。1990年后他出外的机会少了,工作重心是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培养研究生。他对学生和求教者真是诲人不倦,满腔热情;研究生的论文、求教者的稿件,各种科研项目的评审材料,他都是逐字斟酌,不厌其烦,《地质学报》英文版从1983年开办至2003年3月,每期的稿件他都一丝不苟地修改。1995年后他已是耄耋老人了,但仍精力充沛,不改以往工作习惯。2002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IGCP447项目首届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稿件及野外路线图基本都是经他修改和校审。修改一篇文章有时比自己写一篇还难,他却总是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助人和解决他人困难已和他的生命密不可分,成了他的人生乐趣。2009年9月17日零点三十八分,杨遵仪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东部不同深度上地幔流体组成特征及示踪, 编号: 40273009,经费:27万元,起止时间:2003-2005年,项目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小岩体镍铜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的深部过程(40534020), 专题一经费:40 万元,起止时间:2006-2009, 专题负责人。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深部过程流体组成示踪,经费:50万元,起止时间:2005-2009,项目负责人。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矿集区深部找矿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起止时间:2004-2006,经费:25万元。5. 获奖:2000年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兰州大学教学新秀奖, 2001年获兰州大学优秀党员, 200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1992-2002年度《地质学报》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中地大京发[2012]1号 关于授予王秉璋等296人学位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3号 关于开展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4号 关于调整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号 关于同意赵强等同学复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6号 关于做好201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号 关于公布2011年本科教学系列评优结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号 关于同意石宇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号 关于同意张思齐、邹昶龙同学延长学制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0号 关于同意李建伟等同学休养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号 关于下达2012年校内部门预算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2号 关于表彰2011年国际、国家、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奖师生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3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4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5号 关于给予弋嘉喜等同学处分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6号 关于同意房东彬等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7号 关于同意王奎、张弛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8号 关于同意苏少龙同学延长修业年限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9号 关于公布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20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21号 关于给予刘通同学警告处分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22号 关于举办2012年春季运动会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23号 关于做好2012年本科生军事课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24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产清查实施方案

中地大京发[2012]25号 关于报废4台锅炉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26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校学生计划生育管理规定

中地大京发[2012]27号 关于公布2011~2012年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开放基金结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28号 关于2012~2013学年校历编排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29号 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 体评选条例》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0号 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1号 关于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委等七委办局《关于2012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2号 关于同意杨爱凤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33号 关于同意黄敏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34号 关于举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5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6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7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获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38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出入校园机动车辆收费管理规定

中地大京发[2012]39号 关于公布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40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食堂检查工作制度(试行)

中地大京发[2012]41号 关于同意霍慧妍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42号 关于2012年暑假安排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43号 关于做好2012年毕业生教育及离校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44号 关于开展2012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45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在校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资助暂行管理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46号 关于表彰2012年优秀毕业生、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西部志愿者、 木村四郎雄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获奖毕业生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47号 关于同意高雅洁等同学转专业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48号 关于张黄飞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49号 关于同意熊昌杰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0号 关于授予万建华等1584人学位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1号 关于表彰我校入选201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2号 关于表彰我校入选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3号 关于表彰2012年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54号 关于同意王潇等同学赴国外大学自费留学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55号 关于成立MBA教学合格评估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56号 关于调整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57号 关于加强夏季安全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58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施细则

中地大京发[2012]59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木村四郎雄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评选办法(修订)

中地大京发[2012]60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证(含乘车优惠卡)、校徽管理办法(修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人才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修订)中地大京发[2012]61号

中地大京发[2012]62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63号 关于同意北京中地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北京天成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股权(100%)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64号 关于2012年迎新工作及入学教育安排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65号 关于调整我校防火安全委员会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66号 关于签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工作责任书》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67号 关于同意白韵雪等同学复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68号 关于2009级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69号 关于举办2012年秋季运动会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0号 关于同意王锋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71号 关于公布2012年校级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2号 关于选拔我校2009级本科生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3号 关于调整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4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训青年教师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75号 关于授予张岳明等14人学位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76号 关于同意王璋旻、邓凯文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77号 关于同意李蕊霞等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78号 关于迎接60周年校庆环境大扫除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79号 关于60周年校庆庆典期间停课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0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1号 关于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2号 关于加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庆典日交通管理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3号 关于公布2012年度翟裕生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4号 关于公布2012年度赵鹏大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5号 关于公布201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生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6号 关于表彰2012年度“朱训青年教师奖”获得者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87号 关于给予谈荣钰等同学处分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88号 关于2012年新教职工入职培训暨第十三届新教师教学上岗培训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89号 关于公布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90号 关于同意嵇恬甜等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1号 关于同意郭瑞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2号 关于批准叶枫等同学编入下一年级学习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3号 关于公布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评审结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94号 关于嵇宁同学退学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95号 关于保留张可同学入学资格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6号 关于给予王永强同学留校察看处分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97号 关于公布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98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99号 关于公布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验收评审结果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00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希乐威矿业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01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龙润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02号 关于同意赵琦等同学退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03号 关于同意娜日娅等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04号 关于表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和单位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05号 关于给予曹建华、洪明刚同学退学处理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06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

中地大京发[2012]107号 关于印发《固定资产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08号 关于北京中地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折价转让北京天成印务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请示

中地大京发[2012]109号 关于同意于超等同学休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0号 关于同意解统乾同学复学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1号 关于同意孔志文等同学转专业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2号 关于表彰2011~2012学年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3号 关于公布2012年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中地大京发[2012]114号 关于表彰2011~2012年度固定资产及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5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16号 关于表彰教学名师的决定

中地大京发[2012]117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18号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的通知

优秀毕业论文会用证书,通吃一些学校还会发一定的奖金。通常硕博评上优秀毕业论文的含金量很高,代表论文在本科研领域有一定的价值,也证明了研究生期间科研水平,是一项有含金量的获奖证书。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通常是对本科生学习态度的肯定,论文写的认真仔细。总之优秀毕业论文通常都会有证书。

优秀水文地质学论文题目

摘 要 通过天津地铁二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了沿线地下水类型、特征、富存条件及各类地下水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地铁工程性质及施工工艺分析评价了不同类型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为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铁 浅层地下水 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评价 天津地铁二期详勘工作始于2003年8月份,目前累计完成勘探量67000多m。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不同的工程类型,有针对性地投入了大量的勘察工作,并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和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对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为设计提供了准确的依据。1 地质条件 天津地铁2、3号线沿线为冲积平原,皆为新生界沉积层覆盖,以陆相沉积为主。第四纪晚期受海进海退影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线路沿线沉积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具有明显沉积韵律,各地层沉积厚度、沉积层位、岩性特征在线路不同地段虽有差异,但在成因上有明显的规律性。1 1 地层岩性 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①、新近沉积层②、第Ⅰ陆相层③、第Ⅰ海相层④、第Ⅱ陆相层⑤、第Ⅲ陆相层⑥、第Ⅱ海相层⑦、第Ⅳ陆相层⑧、第Ⅲ海相层⑨。1 2 各地层地质条件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杂填土、素填土,多分布于市区内,厚薄不均,差别较大。该层土密实程度差,易变形。

毕鸣,王绍武等.1996.近百年气候变化模拟以及未来50年气候变化预测,85-9132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蔡绪贻,佘云平.1993.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机理初探.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第4卷第4期

曹鸿兴,郑耀文,顾今.1988.灰色系统理论浅述.北京:气象出版社,120页

曹鸿兴.1994.气候动力模式与模拟.北京:气象出版社

曹银真.1991.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地理科学,第1期

陈望和,倪明云等.1987.河北第四纪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08页

程麟生.1994.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和模拟.北京:气象出版社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82.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

丁开宁,郝爱兵,王孟科.1996.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6期

丁一汇.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地球科学进展,第2期

段永候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鄂竞平.1997.为彻底改变海河流域水环境而奋斗.海河水利,第2期

冯金量,李庆辰.1998.论华北河口衰亡.地理科学,第18卷第4期

符淙斌,严中伟.1996.全球变化与我国未来生存环境.国家攀登计划“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项目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高玉荣,许木启,朱江,赵忠宪.1995.府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体质量研究.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玉荣,许木启.1995.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体营养水平研究.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巩无禄.1995.河北省水文特性.水文,第4期

郭秉荣等.1996.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预测理论.北京:气象出版社

胡喜荣.1995.水库与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关系.海河水利,第6期

黄洪峰.1997.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原理及模拟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黄玉瑶.1995.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相烂,屠清英.1990.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39~302页

李浩.1993.全球变化与人类生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2期

李鸿吉,张菊明.1981.电子计算机制图方法及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俊等.1994.城市化对天津市雨洪情势变化的影响.海河水利,第5期

陆铮,王金荣等.1995.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环境变化.海河水利,第2期

陆中央.1996.河北省水资源总量计算;张卫东.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马强等编译. C++环境下的Windows编程技术与实例.北京:海洋出版社

毛文永,文剑平.1991.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任荣.1991.沧州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的初探.地质灾害与防治,第21卷第1期

施雅风主编.1995.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石广玉等.1996.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物理模式研究,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史风波.1994.海滦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研究,第15卷第1期

宋玉宽等.1996.二氧化碳稳态倍增下的气候变化数值模拟,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孙建中,盛学斌,杨明华,冯建斌.1995.海河流域水资源地理环境.见:刘昌明主编.中国水问题.北京:气象出版社

孙讷正.1981.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汤奇成.1990.黄河水资源利用对河口环境影响初探,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

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组.1987.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北京:海洋出版社,39~43页

王东胜等.1998.氮迁移转化对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现代地质,第12卷第3期

王绍武等.1996.近百年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王秀兰,陆中央.1998.河北省水环境特征.河北水利科技,第19卷第3期

王裕玮.1997.海河流域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海河水利,第2期

魏忠义等.1985.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水文效应.地理研究,第2期

许木启,朱江,黄玉瑶,赵忠宪.1995.白洋淀水系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水质.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薛禹群,谢春红.1980.水文地质学的数值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姚檀栋.1987.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趋势问题.地理科学,第2期

姚玉致.1994.河北平原过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河北地质情报,第4期

叶岱夫.1998.降水与森林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大自然探索,第1期

颐庭敏.1991.华北平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

应用气象学报.997.第8卷增刊.全国气候模式学术研讨会专刊.北京:气象出版社

游性恬等.1992.数值天气预报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

于凤兰,钱金平,李恩庆.1994.海滦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余志豪等.1996.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金屯.1998.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地理科学,第5期

张卫东.1996.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云峰等.1994.城市环境保护——太原市环境污染与防治植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著.1977.数学地质引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59~195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洋淀工作站.1958.白洋淀生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初步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领导小组.1987.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06页

周雪猗.1995.计算水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玉.毛河流域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研究.水资源研究,第14卷第3期

85-913项目02课题论文编委会编.1996.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三集),国家科委85-913 项目,02课题成果.北京:气象出版社

A.И.谢列日尼科夫等.1994.铵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标志.见:地质科技动态,1994年7月,刘吉成摘译

Fei views on water an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water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Chiba University,Japan,~106

James 著. Windows 程序员参考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Mike McKelvy & Ronald Martinsen著. Basic 5开发使用手册.杨继平等译.康博创作室审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

Paul D Raskin et al.. and sustainability,global patterns and long-range problems,“National Resources Forum”,, ~15,Elsevier Sciences in Great Britain《数学手册》编写组.1979.数学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索引序列
  • 优秀地质学毕业论文
  • 优秀地质论文格式
  • 地质学报年度优秀论文
  • 中国地质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 优秀水文地质学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