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文献综述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文献综述

程序设计内容

(1). 密码的设定,在此程序中密码是固定在程序存储器ROM中,假设预设的密码为“12345”共5位密码。

(2). 密码的输入问题:  由于采用两个按键来完成密码的输入,那么其中一个按键为功能键,另一个按键为数字键。在输入过程中,首先输入密码的长度,接着根据密码的长度输入密码的位数,直到所有长度的密码都已经输入完毕;或者输入确认功能键之后,才能完成密码的输入过程。进入密码的判断比较处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处理过程。

(3).按键禁止功能:初始化时,是允许按键输入密码,当有按键按下并开始进入按键识别状态时,按键禁止功能被激活,但启动的状态在3次密码输入不正确的情况下发生的。

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ps[]={1,2,3,4,5};

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unsigned char pslen=9; unsigned char templen;

unsigned char digit; unsigned char funcount;

unsigned char digitcount;

unsigned char psbuf[9];

bit cmpflag;

bit hibitflag;

bit errorflag;

bit rightflag;

unsigned int second3;

unsigned int aa;

unsigned int bb;

bit alarmflag;

bit exchangeflag;

unsigned int cc;

unsigned int dd;

bit okflag;

unsigned char oka;

unsigned char okb;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j;  

P2=dispcode[digitcount];  

TMOD=0x01;  

TH0=(65536-500)/256;  

TL0=(65536-500)%6;  

TR0=1;  

ET0=1;  

EA=1;  

while(1)   

  {      

if(cmpflag==0)        

{          

if(P3_6==0) //function key           

  {              

for(i=10;i>0;i--)              

for(j=248;j>0;j--);      

         if(P3_6==0)                

{                

   if(hibitflag==0)       

              {     

                  funcount++;  

                     if(funcount==pslen+2)

                        {  

                         funcount=0;

                          cmpflag=1;

                         }

                       P1=dispcode[funcount];

                    }

                    else

                      {

                         second3=0;

                      }  

                 while(P3_6==0);

                }

            }

          if(P3_7==0) //digit key

            {

              for(i=10;i>0;i--)

              for(j=248;j>0;j--);

              if(P3_7==0)

                {

                  if(hibitflag==0)

                    {

                      digitcount++; 

                  if(digitcount==10)

                        {

                          digitcount=0;

                        }

                      P2=dispcode[digitcount];

                      if(funcount==1)

                        {

                          pslen=digitcount;                          

templen=pslen;

                        }

                        else if(funcount>1)

                          {  

                           psbuf[funcount-2]=digitcount;

                          }

                    }

                    else

                      {

                        second3=0;

                      }

                  while(P3_7==0);

                }

            }

        }  

       else

          {

            cmpflag=0;

            for(i=0;i

              {  

               if(ps[i]!=psbuf[i])

                  {

                    hibitflag=1;

                    i=pslen;

                    errorflag=1;

                    rightflag=0;

                    cmpflag=0;

                    second3=0;

                    goto a;  

                 }

              }   

          cc=0;  

           errorflag=0;  

           rightflag=1;

            hibitflag=0;

a:   cmpflag=0;

          }

}

}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   TH0=(65536-500)/256;  

TL0=(65536-500)%6;  

if((errorflag==1) && (rightflag==0))  

{

      bb++;

      if(bb==800)

        {

          bb=0;

          alarmflag=~alarmflag;

        }

      if(alarmflag==1)

        {

          P0_0=~P0_0;

        }

      aa++;

      if(aa==800)

        {

          aa=0;

          P0_1=~P0_1;

        }

      second3++;

      if(second3==6400)

        {

          second3=0;

          hibitflag=0;

          errorflag=0;

          rightflag=0;

          cmpflag=0;

          P0_1=1;  

         alarmflag=0;

          bb=0;  

         aa=0;  

       }

    }

  if((errorflag==0) && (rightflag==1))

    {

      P0_1=0;

      cc++;

      if(cc<1000)

        {

          okflag=1;

        }

        else if(cc<2000)

          {

            okflag=0;

          }

          else

            {

              errorflag=0;

              rightflag=0;

              hibitflag=0;

              cmpflag=0;

              P0_1=1;

              cc=0;  

             oka=0;

              okb=0;

              okflag=0;  

             P0_0=1;  

           }

      if(okflag==1)

        {  

         oka++;  

         if(oka==2)

            {

              oka=0;

              P0_0=~P0_0;

            }

        }

        else

          {

            okb++;

            if(okb==3)

              {

                okb=0;

                P0_0=~P0_0;

              }  

         }

    }

}

新款的单片机都可以设置密码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在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优秀的开题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

锁是一种保安措施,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私有财产而发明的一种用钥匙才能开启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对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安全可靠的防盗,又要使用方便。这就使得传统的锁防盗效果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防盗需要,而且还存在着随身带钥匙的不便。因此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电子密码锁应运而生。电子密码锁运用电子电路控制机械部分,使两者紧密结合,从而避免了因为机械部分被破坏而导致开锁功能失常的问题,而且密码输入错误是还有报警声,大大增加了电子密码锁的防盗功能。同时因为电子密码锁不需要携带钥匙,弥补了钥匙极易丢失和伪造的缺陷,方便了锁具的使用。传统的锁由于构造简单,所以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密码锁由于具有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子密码锁的种类繁多,例如数码锁、指纹锁、磁卡锁、IC卡锁、生物锁等,但较实用的还是按键式电子密码锁。20世纪xx年代后,随着电子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锁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较高,是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而且需要有电源提供能量,使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难以普及,所以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密码锁技术相对先进,种类齐全,电子密码锁已被广泛应用于只能门禁系统中,通过多种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技术实现大门的管理。在我国密码锁整体水平尚处在国际xx年代左右,电子密码锁的成本还很高,市场上仍以按键电子锁为主,按键式和卡片钥匙式电子锁已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现国内有几个厂生产供应市场。但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电子锁,其市场结构尚未形成,应用还不广泛。国内的不少企业也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希望通过不的努力,使电子密码锁在我国也能得到广发应用。

三、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电子密码锁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方案选择;

2、设计一典型结构的电子密码锁,分析其电路结构及控制程序;

3、选者合适的电器元件;

4、编写控制程序;

5、将程序输入PC机,并修改进行模拟运行;

四、 设计方案

查阅文献技术资料,分析电子密码锁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外围电路,通过软件程序组成电子密码锁系统,能够实现:

1。 正确输入密码前提下,开锁提示;

2。 错误输入密码情况下,蜂鸣器报警;

3. 密码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更改。

五、 工作进度安排

— 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提交开题报告; 查阅相关论文,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 方案设计、审查和确定,提交中期报告 编写控制程序 整理并撰写论文 完善论文,提交论文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 石文轩,宋薇。基于单片机MCS—51的智能密码锁设计[M]。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1);

[2] 祖龙起,刘仁杰。一种新型可编程密码锁[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xx,(01);

[3] 叶启明,单片机制作的新型安全密码锁[J]。家庭电子,20xx,(10);

[4] 李明喜,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xx,(03);

[5] 董继成,一种新型安全的单片机密码锁[J]。电子技术,20xx,(03);

[6] 杨茂涛,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J]。福建电脑,20xx,(08);

[7] 瞿贵荣,实用电子密码锁[J]。家庭电子,20xx,(07);

[8] 王千,实用电子电路大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p101;

[9]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19xx;

[10] ATmega,ATmega8L—8AC,20xx,(01);

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指导教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设计(论文)。

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可在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或学院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

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个人人身财产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锁就是主要的有效保障手段。但是机械锁发展到现在已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它的内部结构已经有了很透彻的研究,可以做到不使用钥匙而轻易打开锁,也由于金属材料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会生锈,导致锁芯卡死、弹簧老化等问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锁也摆脱了以往的造型,向着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自单片机面世以来,凭借着体积小、价格低、易于编程[2],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核心控制组件[4]。在这种趋势下,电子密码锁也就应运而生,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整体上有遥控式电子锁、键盘式电子锁[11]、卡式电子锁、生物特征扫描电子锁这几种类型,电子密码锁以其可以自由更换密码、操作简单、安全性高[16]、自动报警、自动锁死、功耗低、外观个性、附加功能多种多样[3]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电子密码锁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机械锁,因此市场上的主流还是机械锁,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改进电子锁,学习借鉴前人的程序编码【18】,使其更加智能化、廉价化,让电子密码锁得到普及,使人们的自身财产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早在80年代,日本生产了最早的电子密码锁,随着经济复苏,电子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使用门电路设计的简单电路密码锁出现了。到了90年代,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地的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密码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对密码锁进行初步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在此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能够生产各种高智能、高安全性的密码锁。遥控式电子防盗锁分为光遥控和无线电遥控,光遥控利用窄角度的光传输密码,传输信息量大、速度极快、无法再光路径上以仪器捕获信号试图复制,保密性极高,无线电遥控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但是信号发散广容易被仪器捕获。卡式防盗锁,利用磁卡存储个人信息而且在特定场合能够一卡多用。生物特征防盗锁利用生物自带的唯一特征能够起到极高的防盗作用。但是这种高端电子锁只适用于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少数部门,不适用于广大的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普通群众日常使用的还是机械锁,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功能实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电子密码锁。利用单片机【1】作为控制元件的电子密码锁能够使用C语言[7]和汇编语言简单的对其进行各种人性化的编程[6],来控制单片机各引脚的高低电位[14]从而实现各元件的接通与关闭,通过整体的配合实现随意更改密码、防盗报警[9]、防暴力破解自锁、LED显示等功能,更加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宁爱民应用AT89C2051单片机设计电子密码锁.淮海工学院学报.

[2]韩团军;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7期

[3]郭海英.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安全密码锁的设计.现代电子技术.

[4]张洪润.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李娜,刘雅举. Proteus在单片机仿真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7,(04)

[6]杨将新,李华军,刘到骏. 单片机程序设计及应用(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谭浩强. 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郑春来;韩团军;李鑫.编译软件Keil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论坛.

[9]周功明.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防盗自动报警电子密码锁系统的设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10]李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瞿贵荣. 实用电子密码锁[J]. 家庭电子,2000,(07):34~73

[12]赵益丹,徐晓林,周振峰. 电子密码锁的系统原理、设计程序及流程图[J].嘉兴学院学报,2003,(15)

[13]李广弟,朱月秀,冷祖祁.单片机基础[M].(第三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14]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李伯成.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6]郭海英.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安全密码锁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5,(13)

[17]蒋辉平 周国雄.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基于整个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情况,本设计主要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用智能,集成且功能强大的单片机芯片[15]为控制中心,设计出一套按键式电子密码锁。

本设计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密码锁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密码的存储与更改、密码数字的显示、密码是否正确的LED灯提示,暴力破解的密码的蜂鸣器警报。

2.进行各模块的电路设计与连接、大体分配各个器件及模块的基本功能[13]要求。在P0口处接上拉电阻来保证LED屏幕的正常工作以给用户显示正确有效的提示信息,接入两个发光二极管(红、绿各一个)来提示用户的密码是否正确,接入一个蜂鸣器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以及在被暴力破解时的报警功能,接入一个4x4矩阵键盘来让用户输入密码,与LED屏幕、发光二极管、蜂鸣器一起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

3.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使用KEI采用C语言对系统进行编程,研究系统的判断逻辑,采用延时函数来有效实现键盘的防抖动功能,采用循环语句来实现键盘的实时监听,采用外接存储器保存密码,采用判断语句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以及输入错误密码的次数判断是否调用蜂鸣器和键盘响应,将各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套高效、简练的系统。

研究目标: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完成密码的存储与更改、密码数字的显示、密码是否正确的LED灯提示,暴力破解的密码的蜂鸣器警报的功能,完成proteus仿真。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理论学习,使用KEIL和PROTEUS进行密码锁系统的模拟仿真,验证是否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12月—20xx年3月

进行大量论文相关材料阅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三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3月—20xx年4月

20xx年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交给导师修改,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学院进行论文中期检查;

20xx年4月—20xx年5月

对论文不足之处再修改,五月中旬并完成论文,形成定稿;

20xx年5月—20xx年6月

对论文进行评阅,合格的论文进行资格检查,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孝俭、邓胜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唐亚楠.数字电子技术同步辅导: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2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伍时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杨茂涛主编,福建电脑2004

[3]《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硫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555时基电路原理、设计与应用》,叶桂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李明喜主编,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

[7]《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3

[1]周润景张丽娜丁莉.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二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3]周兴华.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4]张文利.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路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许琦.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科技信息,2006

[3].李连华.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

[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电子密码锁设计论文

基于EDI的电子征税系统应用探讨 【论文摘要】作为电子化贸易工具的EDI技术已相当成熟,将其用于电子征税发挥了其安全可靠、数据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自动传输不需人工介入操作等优点。本文对基于EDI的电子征税系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1 EDI的定义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化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EDI的定义是:“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通俗地讲,就是标准化的商业文件在计算机之间从应用到应用的传送。EDI是企业单位之间的商业文件数据传输,传输的文件数据采用共同的标准和固定格式,其所通过的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数据是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自动传输,不需人工介入操作。 1.2 EDI的组成元素 EDI有3个基本组成要素:通信网络、计算机硬件和专用软件组成的应用系统以及报文标准。通讯网络是实现EDI的基础,可利用公用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以及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来建立EDI的增值网络。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实现EDI的前提,该应用系统是由EDI用户单位建立的,其硬件由PC机(服务器)、调制解调器等组成,软件由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等组成。转换软件将计算机系统的文件转换为翻译软件能理解的中间文件,或将翻译软件接受的中间文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翻译软件将中间文件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或将后者翻译成前者;通信软件将要发送的EDI标准格式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送到EDI交换中心信箱,或从信箱将接受的文件取回,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将EDI传送的单证等经济信息进行自动处理。EDI报文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格式化,目前应用最广泛的EDI国际标准是UN/EDIFACT标准。 EDI接入如图1所示。 1.3 EDI的工作过程 EDI的工作过程为:你的应用系统产生一个文件,例如报税单,EDI翻译器自动将报税单转换成征纳税双方同意的EDI标准格式,通信部分上增值网进行发送,网络进行一系列的合法性和数据完整性检查,将其放入EDI中心的相应邮箱里,税收征收机关上网取出邮箱里的信件,EDI翻译器将信封里的数据从标准格式转换成内部应用系统可读的格式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电子报税。 2 基于EDI的电子征税系统 2.1 电子征税系统 税务征纳电子化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形成以电子报税为主,其他申报方式为辅的格局。电子征税包括电子申报和电子结算2个环节。电子申报指纳税人利用各自的计算机或电话机,通过电话网、分组交换网、Internet等通讯网络系统,直接将申报资料发送给税务征收机关,从而实现纳税人不必亲临税务机关,即可完成申报的一种方式;电子结算指国库根据纳税人的税票信息,直接从其开户银行划拨税款的过程。第1个环节解决了纳税人与税务部门间的电子信息交换,实现了申报无纸化;第2个环节解决了纳税人、税务、银行及国库间电子信息及资金的交换,实现了税款收付的无纸化。 2.2 EDI征纳税系统工作流程 EDI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工业、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运输、政府机关等,而EDI在税务系统的应用推进了税务处理电子化的进程。 电子报税流程如图2所示。 EDI征税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1)纳税人通过计算机按一定格式将申报表填写好,并由计算机进行自动逻辑审核后,利用电话网或分组网,通过邮电局主机发往税务局邮箱; (2)税务局主机收到申报表后进行处理,发回执并开出缴款书; (3)纳税户通过邮箱系统收取回执和缴款书,了解税款划拨结果; (4)国库处收到缴款书后,按缴款书内容通知银行划款;银行收到缴款书后进行划款,将划款结果返回国库,并通过国库返回税务局。 2.3 EDI电子征税的优势 利用EDI实现电子报税,有利于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纸面作业和重复劳动,改善对客户的服务。EDI意味着更准确地实现数据标准化及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处理,消除人工干预和错误,减少了人工和纸张费用。 3 我国电子征税的现状和几点看法 发展电子税务是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的一项重大工程。国家税务总局实施的“金税工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已初步实现对企业增值税发票和纳税状况的严密监控。目前全国区县级国税局已配备了低档认证子系统,专门对百万元版、十万元版和部分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认证,计算机稽核软件和发票协查软件也已开发完成并正在部分地区试运行,国家税务总局已完成了与北京等九省市国税系统的四级(总局、省局、地市局和县级局)网络建设,其他省区网络建设和全国稽核设备配备工作正在准备中。 应该看到国家发展电子税务的决心。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电子税务的需要,税务部门工作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还应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尤其是区县级以及比较偏远落后地区,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就应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作为上岗的一个条件。 (2)由于电子税务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构建电子税务系统的时候,在思想上要有全局观念、发展的眼光,要考虑未来与电子政务平台的整合问题,防止 构建一个封闭的系统。 (3)将具有标准性的EDI与具有普遍性的Internet相结合,建立互联网EDI,缴税人员可在家里或办公室利用浏览器从Web上填写税表进行有关电子商务,简单方便,免去在徼税大厅排队之苦。 互联网EDI对于纳税户来讲,基本上是零安装、零维护,不必额外投资,费用低。而对税务部门来讲,采用互联网EDI报税可使税表以电子文件的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网送达税务部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税务部门工作量,方便了税户,缩短了报税时间。电子化的税务表格可以直接进入数据库,无需税务部门进行人工输入,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人为错误;互联网EDI报税系统通过电子报文审查功能可自动识别税户错填、漏填项目,不允许带有这类人为错误的报文进行传送,减轻了税务部门的检查、校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应重视电子征税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纳税户积极参与到电子纳税的行列中来。 4结语 总之,电子征纳税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实现电子征税的EDI技术,必将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使互联网成为EDI信息的传输媒体。通过互联网EDI进行电子征税,是电子征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http://www.ctax.com.cn/fask/20011126213203.htm 〔2〕 http://www.e-works.net.cn/jcjs/ia24.htm [3] /examples/tax.htm 〔4〕 http://202.104.84.84/edi/edi/App4.HTML 〔5〕 龚炳铮.EDI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孝俭、邓胜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唐亚楠.数字电子技术同步辅导: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2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伍时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杨茂涛主编,福建电脑2004

[3]《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硫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555时基电路原理、设计与应用》,叶桂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李明喜主编,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

[7]《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3

[1]周润景张丽娜丁莉.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二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3]周兴华.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4]张文利.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路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许琦.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科技信息,2006

[3].李连华.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

[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这里有 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AT89S51|矩阵键盘|电子密码锁|毕业设计文件格式:word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论文正文共49页。共19073个字符数(不计空格)。如需下载,请点击页面最下方“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摘 要随着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科技的发展,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险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 ,增加其安全性 ,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而生。电子锁由于具有报警功能,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设计方法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符合住宅、办公室用锁要求 , 具有推广价值。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睐。这种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 ,通过编程来实现整体基本功能和安全性要求设计。系统将能完成开锁、超时报警、超次锁定、管理员解密、修改用户密码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能用PROTEL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并做出调试好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的实物。关键词:AT89S51,矩阵键盘,电子密码锁Microcontroller-based design of electronic locksABSTRACTAs people focus on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ife insurance for the safety devices in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To meet people’s use of the lock request to increase their safety, replace the key with a password lock came into being. Electronic lock as an alarm, high secrecy, use good flexibility, high safety factor, design reasonable, simple, low cost, consistent with residential, office lock request is worth promoting. By the user pro-gaze. This application to SCM is the core of the overall program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design safety will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unlock, alarm out, and Ultra lock, decrypt administrator, modify the basic user password lock feature. Can PROTEL99SE circuit schematic drawing and make a good debugging MCU-based electronic code lock of the words: AT89S51, matrix keyboards, electronic lock目 录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电子密码锁的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方法 2第二章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Protel 99se简介 keil介绍 开发工具在系统中的作用 主要元器件介绍 主控芯片AT89S51 数码管 掉电存储模块AT24c02 8第三章 电子密码锁设计硬件部分 电子密码锁总原理图 开锁电路设计 按键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设计 掉电存储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设计 12第四章 电子密码锁软件部分 主程序流程图: 键功能流程图: 14第五章 电子密码锁实物制作和调试过程 电路板制作中的问题和调试结果分析 制作好的实物的图片 16第六章 总结 20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致 谢 22附录一 电子密码锁的电路图 23附录二 电子密码锁3D截图 24附录三 电子密码锁程序清单 24

电子密码锁摘要 本文的电子密码锁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对门的电子控制,并且有各种附加电路保证电路能够安工作,有极高的安全系数。关键词 电子密码锁 电压比较器 555单稳态电路 计数器 JK触发器 UPS电源。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呢。设计本课题时构思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用以AT89C20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另一种是用以74LS112双JK触发器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控制方案。考虑到单片机方案原理复杂,而且调试较为繁琐,所以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案。

防盗电子密码锁的毕业论文

程序设计内容

(1). 密码的设定,在此程序中密码是固定在程序存储器ROM中,假设预设的密码为“12345”共5位密码。

(2). 密码的输入问题:  由于采用两个按键来完成密码的输入,那么其中一个按键为功能键,另一个按键为数字键。在输入过程中,首先输入密码的长度,接着根据密码的长度输入密码的位数,直到所有长度的密码都已经输入完毕;或者输入确认功能键之后,才能完成密码的输入过程。进入密码的判断比较处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处理过程。

(3).按键禁止功能:初始化时,是允许按键输入密码,当有按键按下并开始进入按键识别状态时,按键禁止功能被激活,但启动的状态在3次密码输入不正确的情况下发生的。

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ps[]={1,2,3,4,5};

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unsigned char pslen=9; unsigned char templen;

unsigned char digit; unsigned char funcount;

unsigned char digitcount;

unsigned char psbuf[9];

bit cmpflag;

bit hibitflag;

bit errorflag;

bit rightflag;

unsigned int second3;

unsigned int aa;

unsigned int bb;

bit alarmflag;

bit exchangeflag;

unsigned int cc;

unsigned int dd;

bit okflag;

unsigned char oka;

unsigned char okb;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j;  

P2=dispcode[digitcount];  

TMOD=0x01;  

TH0=(65536-500)/256;  

TL0=(65536-500)%6;  

TR0=1;  

ET0=1;  

EA=1;  

while(1)   

  {      

if(cmpflag==0)        

{          

if(P3_6==0) //function key           

  {              

for(i=10;i>0;i--)              

for(j=248;j>0;j--);      

         if(P3_6==0)                

{                

   if(hibitflag==0)       

              {     

                  funcount++;  

                     if(funcount==pslen+2)

                        {  

                         funcount=0;

                          cmpflag=1;

                         }

                       P1=dispcode[funcount];

                    }

                    else

                      {

                         second3=0;

                      }  

                 while(P3_6==0);

                }

            }

          if(P3_7==0) //digit key

            {

              for(i=10;i>0;i--)

              for(j=248;j>0;j--);

              if(P3_7==0)

                {

                  if(hibitflag==0)

                    {

                      digitcount++; 

                  if(digitcount==10)

                        {

                          digitcount=0;

                        }

                      P2=dispcode[digitcount];

                      if(funcount==1)

                        {

                          pslen=digitcount;                          

templen=pslen;

                        }

                        else if(funcount>1)

                          {  

                           psbuf[funcount-2]=digitcount;

                          }

                    }

                    else

                      {

                        second3=0;

                      }

                  while(P3_7==0);

                }

            }

        }  

       else

          {

            cmpflag=0;

            for(i=0;i

              {  

               if(ps[i]!=psbuf[i])

                  {

                    hibitflag=1;

                    i=pslen;

                    errorflag=1;

                    rightflag=0;

                    cmpflag=0;

                    second3=0;

                    goto a;  

                 }

              }   

          cc=0;  

           errorflag=0;  

           rightflag=1;

            hibitflag=0;

a:   cmpflag=0;

          }

}

}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   TH0=(65536-500)/256;  

TL0=(65536-500)%6;  

if((errorflag==1) && (rightflag==0))  

{

      bb++;

      if(bb==800)

        {

          bb=0;

          alarmflag=~alarmflag;

        }

      if(alarmflag==1)

        {

          P0_0=~P0_0;

        }

      aa++;

      if(aa==800)

        {

          aa=0;

          P0_1=~P0_1;

        }

      second3++;

      if(second3==6400)

        {

          second3=0;

          hibitflag=0;

          errorflag=0;

          rightflag=0;

          cmpflag=0;

          P0_1=1;  

         alarmflag=0;

          bb=0;  

         aa=0;  

       }

    }

  if((errorflag==0) && (rightflag==1))

    {

      P0_1=0;

      cc++;

      if(cc<1000)

        {

          okflag=1;

        }

        else if(cc<2000)

          {

            okflag=0;

          }

          else

            {

              errorflag=0;

              rightflag=0;

              hibitflag=0;

              cmpflag=0;

              P0_1=1;

              cc=0;  

             oka=0;

              okb=0;

              okflag=0;  

             P0_0=1;  

           }

      if(okflag==1)

        {  

         oka++;  

         if(oka==2)

            {

              oka=0;

              P0_0=~P0_0;

            }

        }

        else

          {

            okb++;

            if(okb==3)

              {

                okb=0;

                P0_0=~P0_0;

              }  

         }

    }

}

我有一篇,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先采纳我的答案

电子密码锁摘要 本文的电子密码锁利用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对门的电子控制,并且有各种附加电路保证电路能够安工作,有极高的安全系数。关键词 电子密码锁 电压比较器 555单稳态电路 计数器 JK触发器 UPS电源。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呢。设计本课题时构思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用以AT89C20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另一种是用以74LS112双JK触发器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控制方案。考虑到单片机方案原理复杂,而且调试较为繁琐,所以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案。

哈哈。快点回答吧。好几天了

电子密码锁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孝俭、邓胜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唐亚楠.数字电子技术同步辅导: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2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伍时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杨茂涛主编,福建电脑2004

[3]《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硫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555时基电路原理、设计与应用》,叶桂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李明喜主编,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

[7]《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3

[1]周润景张丽娜丁莉.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二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3]周兴华.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4]张文利.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路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许琦.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科技信息,2006

[3].李连华.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

[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 于殿泓,王新年.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2] 赵文博,刘文涛.单片机语言C51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0.[3] 李爱秋.红外线遥控12位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一期,2008.[4] 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5] 周航慈. 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2.[6] 李朝青.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10.[7] 孙育才. 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6.[8] 沈红卫.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力与分析[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9] 徐爱钧, 彭秀华.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0] 曾一江.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9,12.[1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12] Nishino S F,Paoli G C,Spain J C. Aerobic degradation of dinitroto-luenes and pathway for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2,6-dinitrotoluene Volume 66,2006.[13] Kennes C,W M Wu,L Bhatnagar et al.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CP and 2,4,6-trichlorophenol by the methanogenic PCP-degrading granules Volume 44,2004.[14] Philips. Product Specification. COMS single-chip 8-bit microcontroller.[15] Hermarn K P. Neubert. Instrument Transducers-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Performance and Ed[M].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四位电子密码锁论文参考文献

[1] 于殿泓,王新年.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2] 赵文博,刘文涛.单片机语言C51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0.[3] 李爱秋.红外线遥控12位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8卷第一期,2008.[4] 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5] 周航慈. 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2.[6] 李朝青.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10.[7] 孙育才. 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6.[8] 沈红卫.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力与分析[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9] 徐爱钧, 彭秀华.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0] 曾一江.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9,12.[1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12] Nishino S F,Paoli G C,Spain J C. Aerobic degradation of dinitroto-luenes and pathway for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2,6-dinitrotoluene Volume 66,2006.[13] Kennes C,W M Wu,L Bhatnagar et al.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CP and 2,4,6-trichlorophenol by the methanogenic PCP-degrading granules Volume 44,2004.[14] Philips. Product Specification. COMS single-chip 8-bit microcontroller.[15] Hermarn K P. Neubert. Instrument Transducers-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Performance and Ed[M].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孝俭、邓胜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唐亚楠.数字电子技术同步辅导: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2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伍时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一种电子密码锁的实现》,杨茂涛主编,福建电脑2004

[3]《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硫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555时基电路原理、设计与应用》,叶桂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5]《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李明喜主编,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

[7]《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3

[1]周润景张丽娜丁莉.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第二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3]周兴华.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4]张文利.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路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许琦.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J].科技信息,2006

[3].李连华.基于FPGA的电子密码锁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

[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用矩阵式键盘C 语言源程序#include <>unsigned char ps[]={1,2,3,4,5};unsigned char code dispbit[]={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0x40,0x73,0xff};unsigned char dispbuf[8]={18,16,16,16,16,16,16,16};unsigned char dispcount;unsigned char flashcount;unsigned char temp;unsigned char key;unsigned char keycount;unsigned char pslen=5;unsigned char getps[6];bit keyoverflag;bit errorflag;bit rightflag;unsigned int second3;unsigned int aa,bb;unsigned int cc;bit okflag;bit alarmflag;bit hibitflag;unsigned char oka,okb;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j;TMOD=0x01;TH0=(65536-500)/256;TL0=(65536-500)%256;TR0=1;ET0=1;EA=1;while(1){P3=0xff;P3_4=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1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7;break;case 0x0d:key=8;break;case 0x0b:key=9;break;case 0x07:key=10;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4;break;case 0x0d:key=5;break;case 0x0b:key=6;break;case 0x07:key=11;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1;break;case 0x0d:key=2;break;case 0x0b:key=3;break;case 0x07:key=12;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0;i--)for(j=248;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0;break;case 0x0d:key=13;break;case 0x0b:key=14;break;case 0x07:key=15;break;}temp=P3;P1_1=~P1_1;if((key>=0) && (key<10)){if(keycount<6){getps[keycount]=key;dispbuf[keycount+2]=19;}keycount++;if(keycount==6){keycount=6;}else if(keycount>6){keycount=6;keyoverflag=1;//key overflow}}else if(key==12)//delete key{if(keycount>0){keycount--;getps[keycount]=0;dispbuf[keycount+2]=16;}else{keyoverflag=1;}}else if(key==15)//enter key{if(keycount!=pslen){errorflag=1;rightflag=0;second3=0;}else{for(i=0;i

  • 索引序列
  • 电子密码锁论文的文献综述
  • 电子密码锁设计论文
  • 防盗电子密码锁的毕业论文
  • 电子密码锁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 四位电子密码锁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