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与谢永仲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谢永仲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谢永仲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鸟》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儿,因为它还有子女在巢中等待它的归来。

2、《重送朗州张员外》唐代诗人罗隐

原文: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

译文:真诚地劝导人们向善,无奈现在的社会太缺乏善心了。

3、《首尾吟》宋代诗人邵雍

原文: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

译文:打人或杀人上天也不会容他,心地善良的人上天都会保佑他。

4、《善良》作者:子溪   现代

草是绿色的,草也开花

草也结籽,最幸福的

每个黎明或黄昏

草尖上晃动着亮亮的露滴

像一个人,疲倦之后

看另一个人的眼神

在辽阔的大地上,或者一块石头的疼痛里

草把自己的活法,常常告诉路人的目光

我知道有些目光像太阳

它能扶住草的柔弱

有些目光像月色

它会把所有的虫鸣互送到一个人的窗前

当然,最没法忘记的目光是一股风

风是善良的,可能有些人联想到它的冷

像一把刀子

可能有些人联想到它的刁钻

像一个不讲信用的幽灵

其实草最解风情

尘世太多的泥沙,风吹到河谷去了

尘世太多的迷雾,风卷到天空去了

风绕了很多弯路,最后歇息在草的深处

草谦恭地挪一挪身子

哪怕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彻底卸下了

草也会长成这个世界的一束火

那场冬天的雪,那条身体里的流水

都是在来年的春天,送给你的祝福

5、《入如来禅》 明 朱元璋

原文: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译文:老师的心善良仿佛心渊。曾经闲适懒散而现在已经非常坚定。

镇江芙蓉楼王昌龄的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如今,芙蓉楼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的和湖南洪江。江苏镇江芙蓉楼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楼,都是名闻天下的芙蓉楼。至于江苏镇江和湖南洪江这两处的芙蓉楼,哪处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芙蓉楼,并不是非常重要,这两处都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为世人所敬慕。

一黔阳古城的芙蓉楼,去过多次。 此地幽静雅致,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厚重,是个清静养性,凭栏怀古,吟诗绘画作书的好去处。 王昌龄当年被贬于此蛮荒之地,自有几分伤感惆怅。 而今我等若在其间,隔离尘世喧嚣,当是个极好的静心读书之处。 资料: 芙蓉楼坐落在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镇(黔阳古城),为古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芙蓉楼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风味浓郁,它虽无皇家园林之气势,苏州园林之精致,却也飞檐卷垛,储蓄淡雅,清秀宜人。 石上植有橘柚石榴,池中有水。池畔有一亭,似一弯新月故叫"半月亭",相传为王昌龄抚琴处。亭中柱联"鱼游水底寻月,树插石缝遮青天",为近代政治家凤凰熊希龄先生撰。亭右侧拾级而上有一玉壶亭,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黔阳辛丑状元龙启瑞将"一片冰心在玉壶"七个合篆成一"壶"状字镌刻于碑并立于亭中。园内还有三角亭、耸翠楼、碑廊等建筑。碑廊、芙蓉楼主楼是同时期修建的,廊内收藏刊刻有唐代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碑:宋代"四家"米芾的"西山书院"碑及山谷道人黄庭坚的"选宅"诗碑:宋末元初书画家赵孟頫的"前赤壁赋"字碑:岳飞的"墨庄"碑及元、明、清、民国文人墨客碑刻二百余方。 穿过浓荫的笆蕉林,步入西园,在陈列馆正中陈列有一樽树根雕,上面雕刻有三十多个民间故事及一百多个人物、动物及精怪,是目前国内最大、故事最多、雕刻最精致的"三绝树根雕"。馆内还悬挂有一口铸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号称江南第一的大铁钟。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楼"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芙蓉楼正式对外开放,在芙蓉楼管理所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和对外旅游开放中,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十余万人次。二00二年七月由湖南省旅游局公布芙蓉楼为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芙蓉楼"进行复修、维修,并扩建了芙蓉楼西园修建了根雕陈列室,陈列有一直径米,高米,总重约800公斤千年樟树超大型树根雕,刻有30多个民间传说与典故,100多个传说人物和150多个精怪禽兽,实为稀罕物品。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湖南黔城芙蓉楼列名其中。 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洪江市黔城镇)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黔城《芙蓉楼》重建于清嘉庆二十年,清嘉庆二十年(1815),时任黔阳县令的曾钰在《重修芙蓉楼碑记》中写道:"今黔阳县治……有楼曰芙蓉,相传少伯(王昌龄字少伯)送辛渐赋诗其中,文采风流,照耀今古……而少伯独以龙标名,当地为纪念这位著名诗人,在城西香炉岩辟地作园,旧址重修芙蓉楼。现建筑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 芙蓉楼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主楼背廊临江,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古迹,与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构成了"登眺则群山拱翠,俯视则万木交阴,沅水自北来环其下"的壮丽景象。芙蓉楼侧坚立80多块历代题诗作赋的镌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以及颜真卿、岳飞、米芾等人的手迹。四周竹木相错,绿荫如盖,奇草生芳,环境十分清幽。 芙蓉楼主楼上的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壳如见故人心"。雅韵犹存,楼后正中一池,亦名"芙蓉池",中蹲怪石,柑桔、石榴并植岩上。相传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风箫"的美好传说。池后为"半月亭",左五十步则为"耸翠楼"、"三角亭",右数步高阜间的梧桐绿荫下,"玉壶亭"掩映其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形镌石,仍竖亭间。园南,碑廊横列,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脾刻镌石八十余方。河边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芙蓉楼,历史文化源流久远,今天亦焕发着青春活力。当代很多文人学士都曾有歌颂芙蓉楼的诗篇和文章,对芙蓉楼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题咏芙蓉楼组诗》 作者:谢永仲(明夷) 王昌龄 天宝七年戊子秋,诗家天子五溪游。琴书相伴龙标邑,少伯临江建古楼。 峒女乞诗时跪礼,苍头拾叶供炊粥。旗亭画壁长安道,胡马阴山对素酋。 欧阳曰枚 乾隆十一丙寅秋,训导欧阳访旧楼。江上烟波同听雨,客中岁月独吟愁。 唐朝少伯左迁地,宋代曼卿开化畴。喟叹冰心潜楚国,玉壶长向酒边筹。 叶梦麟 乾隆甲午四十春,宰邑黔阳叶梦麟。为纪昌龄王少伯,东郊构建望江亭。 芙蓉艳色题名处,龙瑞堂风显应灵。沅潕汇流花著露,二枫明府景星吟。 曾钰 嘉庆十八曾钰来,廿年石友美名开。植亭废址不堪造,另选香炉复旧台。 背郭临江轩豁露,依林踞阜阁凝栽。群山拱翠黔阳美,万木交阴雪岭埋。 龙光甸 清代道光十九年,芙蓉楼败盖云烟。黔阳县令龙光甸,己亥重修美誉传。 榱栋倾欹全换貌,丹漆驳陊尽更颜。落成已是重阳日,子侄幕僚唱和兼。 陈忠煐 光绪二年丙子秋,黔阳县令复修楼。陈忠煐与士绅议,捐俸拾缗为此筹。 共聚青蚨超肆百,宗洙董事共斯谋。施工数月落成日,碑宇客亭联额优。 张其雄 民国廿七是戊寅,黔阳县长发诗心。芙蓉楼记其雄撰,千古妙文泽泰临。 创复巨规遥集古,修葺名宇尽更新。沅头潕尾龙标市,橘艳花香聚此林。 咏怀兼致友·苏园谢永仲砚香 本是龙标一逸民,长随野鸟唱清音。芙蓉楼畔留诗迹,潕水岸边寻画魂。 傲犬羞鸡添野趣,繁星皓月助雅吟。诗闲酒罢读周易,对镜无言忆古今。 芙蓉楼题壁·苏园谢永仲砚香 潕水沅江汇此间,芙蓉艳色盖群妍。四阳郡县五州治,不若龙标万古传。 前后三城一样水,古今明月两江天。金牛金斗金鸡笑,飞舞金鳌不靠仙。 注:潕水沅江汇此间:潕水自北来环芙蓉楼下,澄潭委波,惊涛涌雪。帆樯出没,洲屿潆洄。然后在下面汇入沅江。为一邑之巨观,复千载之古迹。 芙蓉艳色盖群妍:芙蓉楼在黔城诸景中,排名第一。蟠龙山、赤宝山、金鳌山此之。 四阳郡县:即舞阳县、潕阳县、潭阳郡、黔阳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镡成县撤销并入舞阳县,舞阳县治迁镡成。镡成改为镡城。南朝齐建元元年(479),改舞阳县为潕阳县。南朝梁(502-557),以城东有龙檦山,故改潕阳县为龙檦县。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黔阳县,因县治在黔水之北得名。 五州治:即巫州、沅州、舞州、叙州、溆州。唐贞观八年(634),改龙檦县之"檦"为"标",置巫州治于龙标。武周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隶属沅州。武周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唐开元十三年(725),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唐天宝元年(742),置潭阳郡,郡治设龙标。唐大历五年(770),改巫州为叙州,辖龙标、朗溪、潭阳三县,叙州治仍设龙标。后梁乾化二年(912),叙州瑶族首领昌师益归顺楚王马殷,马殷以昌师益为叙州刺史。昌师益改叙州为溆州。 前后三城:即镡城、富州新城、黔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镡成县撤销并入舞阳县,舞阳县治迁镡成,镡成改为镡城。北宋熙宁六年(1073),荆湖北路察访使章敦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硖洲(今安江)。改富州新城(今黔城小江)为镇江寨。共和国成立以后,黔阳县城迁移安江,原黔阳县城改为黔城。 两江:即黔江、洪江。北宋熙宁六年(1073),荆湖北路察访使章敦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硖洲(今安江)。改硖洲新城为安江寨,富州新城(今黔城附近)为镇江寨。翌年,置黔江县,以镇江寨人户入黔江城(今黔城)。1998年,原洪江市与原黔阳县合并,成立新洪江市,市治设黔城。 蓉楼石刻·苏园谢永仲砚香 龙标有幸誉千秋,千载留香话叙州。少伯赠诗辛渐去,梦麟怀古潕溪游。 任官曾钰缅前哲,辟地香炉建故楼。光甸翰臣黄本骥,留辉黔邑作碑筹。 芙蓉楼:坐落在沅、潕水汇流之处的黔城镇,为古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诗人死后,他在龙标的遗迹因年久失修,毁于兵火。后人不忍"朱栏藓没,锦字烟消",遂建楼纪念。 唐多令·重访芙蓉楼 苏园谢永仲砚香 潕水吻沙洲,沅江纳浅流。别多年,访蓉楼。满院芙蓉香过客,叶悄落,应知秋。 举目古楼头,对花自觉羞。最难消,憾新愁。年少无知诚孟浪,斗花酒,爱飘游。 1995年5月25日 题黔城镇芙蓉楼对联 谢永仲(明夷) 乾隆草创东城外,嘉庆徙迁潕水前,道光光复斯楼,千载状元由此肇; 光绪重修西郭边,宗洙募化雪峰下,民国国安旧宇,百年榜眼已无缘。 天子左迁斯邑,天宝建楼沅水,天下得斯成巨宇,天地何其广阔; 楚江前舞此城,楚囚吟赋峒蛮,楚南因此结良缘,楚山未必边荒。 秦月汉关胡马,莲池雪岭诗篇,空前绝后诗天子; 禁宫边塞艳词,驿道旗亭画壁,继往开来曲圣人。 《芙蓉楼序》是枫叶清秋的一篇骈体辞赋作品。该篇赋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楼美景,向人们展示出一个风光旖旎的人文景观。中华辞赋社区站长、诗人兼辞赋家蒋红岩评价道:"《芙蓉楼序》用语纤巧,对仗工整,韵律悠扬。文中有画意,文中有诗情,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芙蓉楼序》 作者:枫叶清秋 雄溪古城,湘西小镇。沅江盘绕,巫水中分。山寺吞吐星月,村烟接送晨昏。夜郎半闭,不知天外世界;春夏无心,归入此中乾坤。峰峦叠翠,花木繁荫。柳舞江畔,日蒸霞云。鹭鸶滩上,风卷芦苇飞絮;螺丝塘边,燕归桃李层林。渔樵互答于夕阳,童子相戏于田埂。青鸟已去,蓬莱幻景难再;农夫归来,桃源幽径可寻。 岩壁石阶,曲折里弄;青瓦木舍,巧夺天工。庭院深重,趁明月可闻轻声笑语;轩窗浅薄,临小街隐现窈窕玲珑。有慧眼依水筹划,起小楼拟名芙蓉。得天成,取一江风月;比妩媚,拥两岸花红。 若夫文人到此,应忘宠辱;墨客登楼,只兴词曲。然则李白乘舟,欲寄愁绪于明月;江宁送友,暗藏冰心于玉壶。身形羁绊,长叹天涯之客;楚地桀骜,终非帝王之都。因得意,虽褴褛可为霓裳;遇穷途,则繁华亦是废墟。长门卖赋,万卷华章不齿蝼蚁;庙宇屈服,无数风流皆向尘土。问太白脱靴双足安在,笑少伯临阵半策有无。 嗟夫!斯人已去,楼阁依旧。山势威严,难阻浮云聚散;水姿婉约,正宜携侣重游。望断暮色炊烟,屈指春风;闲步小桥流水,点数清秋。诗文绸缪,逊却苗人一曲俚歌;兴意湍飞,原因农家半碗谷酒。至于孤月西山,暝色幽远;寒星渔火,对影江波。万籁俱静之中,听取宇宙奥妙;百形澹泊之时,开悟自然心得。 美矣!兴矣!休矣!恋我故园风月兮,清朗不沾烟尘;愿我家乡黎民兮,纯朴永得康乐。无奈浅陋,美轮美奂不足勾勒;有幸知音,点字点文堪求指责: 江流明月月依山,深巷星风更漏残,寒暑常随身左右,乡关已到梦边缘, 楼头秋雨思枫叶,岸上春潮涌杜鹃,锦绣珍馐非我用,孤舟只在水云间。(完) 芙蓉楼因王昌龄而名扬天下,古镇黔城因芙蓉楼而蜚声海外。 据《黔阳县志》记载:黔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镡城县,唐易名龙标县,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改为黔阳县,新中国诞生前一直是黔阳县县治所在地,现为洪江市治所在地。芙蓉楼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特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风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武则天圣历元年,京兆(今西安)人,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在唐代诗坛上有"诗家天子"和"七绝圣手"之称。 唐开元十五年,王昌龄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三年,又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开元二十七年获罪被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遇赦北上,任江宁丞。天宝七年,诗人因"不矜细行,谤仪沸腾,博才傲物,直言犯上",由江宁丞贬龙标尉。 诗人贬龙标时,由于为政以宽,政善民安,被誉为"仙尉",乡民慕名造访者终日不绝。至今尚有"苗女听歌"、"遮道乞诗"、"佳句退兵"、"昌龄补靴"等美丽动人的传说。 诗人横遭贬谪,他的好友大诗人李白曾写下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著名诗篇,表示深切思念。 天宝十四年,王昌龄为避安史之乱,回归故里,道出濠州时,被濠州刺史闾邱晓所杀。诗人惨死后,劫灰渐冷,断碣难求,连他在古龙标的遗迹也逐渐荒废了。后人不忍"朱栏鲜没,锦字烟消",清乾隆四十年,知县叶梦麟于城东门外建芙蓉楼,以为纪念。清嘉庆二十年,知县曾钰择西城外香炉岩辟地作园,"正者为楼,高者为亭,翼者为廊,缀其旁者为室,并缭以长垣,固以石阑"。由于造园讲究,重修后的芙蓉楼名震四方,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进园门,但见一亭临江而立,名送客亭。相传为王昌龄送客之处。步入亭中,舞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河岸曲水环绕,奇石林立,古木参天。若荡舟一叶,游弋岩畔,河风习习,清波漾漾,使人陶然忘浆,恍若身在仙境。出送客亭几步,一泥灰斑驳,古色苍然的青砖牌坊便展现眼前。牌坊门楣上"龙标胜迹"四个泥塑大字至今仍然耀眼夺目。龙标胜迹门坊始建于清代中期,是进入芙蓉楼园内的大门,人称"三绝门"。门高12米,宽7米,门坊正中为大型泥塑王少伯送客图,左右为春、夏、秋、冬四季图。这些泥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世所稀见,为第一绝。青砖砌成的牌坊高达三丈有余,却面向临河处倾斜了两尺多而不倒,其倾斜度为1︰10,超过了闻名寰宇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可谓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观,为第二绝。门楣正中是一指南针,上南下北,与常人指南针上北下南相悖,是何缘故成为千古之谜,此乃第三绝。牌坊内是一座曲径串联着多处亭台楼阁的古典园林,筑叠奇巧,错落有致。 整个园林建筑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构图活泼,多以民间故事为题,地方色彩浓郁。园左的竹林深处,一条青石小阶蜿蜒其中,上为"玉壶亭"。亭内设有石桌、石凳,石桌旁立有一碑,名"冰心玉壶碑"。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集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七字篆合而成壶状镌于石,构思十分巧妙,人称湘西"三绝碑"。 亭柱对联:"风动铃声穿楼处,月影塔移过江来"是湘西大文豪沈从文老先生游芙蓉楼时留下的。玉壶亭的芙蓉树下,有一卵石小径,宽不盈尺,径下一长亭,形似一弯新月,故名半月亭,为王昌龄抚琴之处。亭侧一水池,亦名"芙蓉池"。池中蹲怪石两座,互相呼应,形似假山,上植一石榴树,火红的石榴花倒映在池水中,似与池中游鱼嬉戏。长亭楹联"鱼游水中寻明月,树插石缝遮青天",写照颇为传神。该联系凤凰籍人士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老先生留下的。相传,熊老先生在游芙蓉楼时见园内古木参天,环境优雅,于月夜赏景而得此佳句。芙蓉池一侧有一天然石洞,其洞深不可测,名芙蓉洞。相传,当年姜子牙火烧琵琶洞时,有一狐仙逃脱后藏身于此,经几千年修炼得道,终成正果,化为一位美丽善良的芙蓉仙女日夜守护芙蓉楼。出半月亭往右,绕过一排芙蓉树和几株参天古木,一楼耸于翠绿之间,名"耸翠楼"。相传为王昌龄饮酒赋诗送客之处。楼上画栋雕梁,峰峦临窗。下则一围矮墙,缀以唐诗古画,内设茶座,游人于品茶之际又可寄情于诗画之中。楼后碑廊横列,这里的碑文、石刻是芙蓉楼文化艺术的精华,是楚汉文化在芙蓉楼的遗存。碑廊内收藏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石刻200余方。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米芾的《西山书院记》、黄庭坚的《移宅》、岳飞的《墨壮》、赵孟頫书写的苏东坡《赤壁怀古》等历代名家的碑刻,铁划银勾,苍劲有力,蔚为壮观,成为后人怡神悦目,攻研学术的珍品。正如清代著名书法家王继贤在园内所题:妙书鸿戏秋江水,佳句风行晓苑花。游人于此,

《重建芙蓉楼记》杨积庆京口江山佳丽,代有名楼遽嬗。自唐昌龄芙蓉楼诗出,玉壶冰心,古今竞赏;寒雨连江,天下绝唱。宋贤曾旼云:芙蓉名楼,甘露表寺。幽赏丽观,不出城市。然谷变陵迁,斯楼几经兴废,终毁与道、咸兵焚,而楼址堙没。邑人清瑞叹谓:几度欲将遗址觅,不知何处采芙蓉。新中国成立后,海内外人士,屡有问讯。一九九一年秋,镇江市人民政府鉴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提议,乃于天下第一泉西侧,辟地鸠工,重建芙蓉楼,期年竣事。 楼凡两层、高五丈七尺余,临湖而立,仿旧貌而不泥古,存古意而有创新。规模闳肆,座落显敞。登斯楼也。郭墓中泠,近呈几席;幽篁碧树,映带左右。凭栏眺望,北固焦岩鼎峙,云台磨筓葱笼;临轩品泉,湖光塔影掩映,钟韵荷风交融。总揽城市山林之美,尽得江左风流之概。盛矣哉,斯楼也!是为记。公元一九九二年九月(文稿收集;半个月亮 706188)

与范永康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 1.《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4. 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 鲁杰:《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外教育史: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的王炳照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袁振国主编:《中外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2.《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技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印第2版李伯黍、燕国材 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5.冯中良、武新春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1.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华师大);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2007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07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1) I.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 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分值 (一) 必答题为 27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100 分 中外教育史 100 分 教育心理学 40 分 教育研究方法 30 分 (二)必选题为 30 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 I 道试题考查教育心理学 的内容,第 II 道试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I 道试题的成绩 计人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辨析题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 分析论述题 3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90 分 Ⅲ.考查范围 2007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 -教育学原理 1.正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2.能够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二) 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20 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3.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四)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1.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 2.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问题 3.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词源 中国“教育”概念的词源;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 2.教育的定义 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1. 关于教育构成要素的诸种观点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本质问题 2.教育本质的论争 3.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 1.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传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人口功能 (三)教育与现代化 1.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教育现代化的内容。2.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982 年的“战略重点之一”;1987 年的“突出战略位置”;1992 年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5年的“科教兴国”战略;1997 年的“优先发展战略”;2002 年的“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 育创新。 四、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1.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2.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的定义;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的内涵;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内涵;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4.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的内涵;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教育目的的作用 3.教育目的的类型 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 4.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3.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教育实践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学制确立的依据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及其改革 1. 1951 年的学制 2. 1958 年的学制改革 3.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 年《国务院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及其不同观点 2.课程理论流派 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 义课程论。 (二)课程类型 1.课程类型的概念 2.主要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特征;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2.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其他课程资源。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及其意义;课程评价的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四)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 2.教学的意义 3.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教学理论的概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区别;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概述 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矛盾。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四)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 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 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 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2.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规律 (三)德育原则、方法和途径 1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2.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概念;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 3.德育途径 (四)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 1.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背景 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的概念;教师的地位;教师的作用。 2.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3.教师的专业素质 4.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资格制度。 (二)学生 1.学生的基本属性 2.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权利;学生的义务。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2007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 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有关中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 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 3.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特点与规 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2.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2.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3.齐国的樱下学宫 4.孔丘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论教学内容;论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论教师。 5.孟轲的教育思想 孟柯与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6.荀况的教育思想 “六经”传人;“性恶论”与教育作用;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 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7.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以科技和思 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8.道家的教育思想 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9.法家的教育思想 倡导“耕战”的学派;“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 为师”。 10.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 2.兴办太学 3.建立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思想 对己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中央官学体系完备;地方官学与私 学发展。 2.科举制度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 的影响 3.中外教育交流开展 4.韩愈的教育思想 振兴儒学的卫道者;“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沽经精舍、 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 子读书法”。 5.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王守仁与“阳明学派”;“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六经皆史” 与教学内容;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1.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实德实才”的教育目的;“实行”的教学方法;“六斋”与“实学”教 育内容。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 1.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2.教会学校的举办 3.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与类别;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4.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5.“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二)普及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近代学制的建立 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2.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发行报刊;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 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学制的初步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行政体制;制定教育宗 旨。 (三)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3.蔡元培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4 二新文化运动与教育变革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变革;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5.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20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收回教 育权运动。 6. 1922 年“新学制” 三、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主义”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战时期的学校西迁 4.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加强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卜学生的军训。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钊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4.群众教育 5.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6.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2.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4.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时期的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 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的教育活动;“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2. 阿拉伯的教育 3.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 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耶酥会与天主教教育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1.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培根、洛克、斯宾塞、赫胥黎等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涂尔干等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制度教育概况;教育思想:康德、费希特、第斯多惠等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 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论人的天性;自然教育理论;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的思想。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赫尔 巴特的课程理论;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 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进步主义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 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 ; 《1944 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开放大学”;《雷沃休姆报告》;《1988 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 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 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的倒退;《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计划;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国防教育法》;20 世纪60 年代的教育改革;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 世纪 80-90 年 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日本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初期至 20 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救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 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 世纪70-80 年代的教育改革。 6.苏联教育的发展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 世纪 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 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 世纪 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 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 年的教育改革、1966 年的教育改革、俄罗斯的教育改革;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说、赞科 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1.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 2.改造主义教育 3.要素主义教育 4.永恒主义教育 5.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6.存在主义教育 7. 新行为主义教育 8.结构主义教育 9.分析教育哲学 10.终身教育思潮 11.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2007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4)-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 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学校的教育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家庭的教育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 一长江流域书院的历史发展概况 书院作为古代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是在唐、宋时奠基的。从书院的萌芽,到书院的形成和最终定型,其过程主要发生于长江流域一带。 书院作为古代一种民间的文化教育组织,最初萌芽于唐中叶至五代之时。尽管这批早期书院的性质、办学规模以及具体的制度、教学活动等尚有许多不太清楚的地方;但从这些最早称名“书院”,包括它们的读书、讲学、论文、藏书、著书等与“书”有关的文化教育活动来看,毫无疑问它们是中国书院的早期形态,并且初步具备了完整书院形态的一些特点。 书院与长江流域有着不解之缘,这在书院萌芽时就已体现出来。早在唐中叶以后,中华大地就开始星星点点萌芽着一些书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初萌芽的书院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这与向来是文化重镇的黄河流域形成鲜明对比。据我们从全国的地方志中搜集的唐五代时萌芽、称名的书院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浙江(6所)、福建(6所)、江西(13所)、湖南(8所)、四川(5所)等省。 书院制度的形成是在北宋。当宋初官学不兴之时,书院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不再像唐五代时期那样,书院主要是个人读书之所,只是兼有一些聚徒讲学的教育活动,北宋时期的书院基本上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兴办起来的正规学校。这里既有专门主持教学、行政管理的山长职事,还有规制化的讲堂、斋舍、祠庙、书楼,以及一定规模的藏书等等。这样一种正规、完备的教育组织,虽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但同时也得到朝廷、官府的表彰、支持,故而很快就风行全国。 在北宋时期这股兴办书院的热潮中,长江流域又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书院初兴的发祥地。相反,向来是人文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在北宋时期兴办书院的热潮中,虽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比起长江流域来说,则仍有相当的距离。如河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但是北宋时期河南所创办的书院也只有10所,这和长江流域的许多省区相比有明显差别,如江西有39所,浙江有32所,湖南有12所,福建有12所。至于黄河流域的其他省区创办的书院则更少,如河北3所,山西4所,山东7所,陕西4所。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所创办的著名书院,也大多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如湖南就有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其办学规模大,影响甚显。岳麓书院山长周式,因此还受北宋真宗赵恒的召见,并得到赐书、赐额的待遇。石鼓书院因办学影响大亦受到朝廷赐额。故而,湖南的岳麓、石鼓两书院均被列入宋初四大书院。江西的著名书院亦很多,如白鹿洞书院就受到朝廷赐九经的待遇,亦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另外,江西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包括南丰县的华林书院、安义县的雷塘书院、南城县的盱江书院等等。有人将江西的华林书院、东佳书堂、雷塘书院称之为江南的三所名院。此外,像江苏的茅山书院、浙江的稽山书院,均是北宋时期著名书院。当然,北宋时期黄河流域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河南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山东泰山书院、徂徕书院。它们或因办学规模大或因名人主持,被列入宋初四大书院或著名书院的名录中。但是与长江流域的著名书院相比,其兴办的规模和影响仍为逊色。 到了南宋,由于政治、军事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原地区已被金兵占领,作为民间新兴的书院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除个别之处,中原地区再也难觅书院的弦歌之声。相反,江南地区的书院建设则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长江流域各地纷纷创办书院,在数量、规模上均超过北宋。尤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时期江南书院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书院教育与理学思潮的一体化。即这段时期积极创办、主持书院者主要是活跃于当时学术思想界的理学家们。他们往往在书院中标榜自己独立的办学宗旨,发挥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利用书院展开学术讨论。同时,在关于书院管理制度、办学特色方面也都出现了新的风貌。应该说,到南宋时,书院教育制度才真正定型,并影响以后达数百年之久。 当然,南宋时期书院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在长江流域中。自中原沦于金兵铁蹄之下,北方书院荡然无存。而岳麓、白鹿、丽泽、象山四所书院则崛起于长江流域,成为“南宋之四大书院”。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大书院均有名师主持,张南轩主岳麓,朱熹主白鹿洞,吕祖谦主丽泽,陆九渊主象山。由于他们四人是南宋理学思潮四大学派的宗师,所以这四大书院又成为当时名声显赫的四大理学学派的基地。 由于南宋时期江南的书院均与理学思潮结合,随着理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宋理宗之后,理学的地位得到确认,书院则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地蔓延开来。整个宋代的书院建置数目表明,长江流域的书院数量已占全国总数的74郾43%,黄河流域仅占3郾25%。 元朝的书院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普及,故而才有“书院之盛,莫盛于元”之说。这种推广和普及的力量主要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民间的力量。元代书院中相当多者仍保留了民间教育组织形式的这一特点。大量不愿仕元的宋代遗民主要是通过在民间创办书院以从事独立的教学、学术研究活动。加之元朝当局对这种民间兴学的热忱并不制止,反而是鼓励。 其次是官府对书院教育大力扶持,亦使书院能够得到推广和普及。元代所建的第一所书院就是由朝廷所建的燕京太极书院,这表现出元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承认,亦为以后的书院推广政策开了一个先河。以后,各级地方官府纷纷效法,官员们纷纷在自己的治所建设书院。长江流域的大量书院就是由地方官员主持、地方财政创办的。如浮梁的绍文书院、吉州的白鹭洲书院、潭州的岳麓书院、婺源州的晦庵书院、南康的白鹿洞书院、浙江青田的石门书院等等,都是由地方官府出面主持修复或修建的。为了保证书院教育的建设发展,元代政府还对书院的管理给予了特殊的关照。最重要的就是把主持书院教育的山长列为朝廷命官:凡州县书院的山长与学正、学录、教谕一样,并由礼部任命;凡各省所属书院的山长,则与所属州县学正、学录、教谕一样,并受行省及宣慰司授命。另外,书院的生徒也与官学的学生同等对待。这些政策,虽然导致书院官学化程度的加强,使书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但是,确实也起到了使书院得以推广和普及的作用。 民间和官方共同努力,是明、清时期书院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民间士绅对书院教育的极度热忱和向往,他们普遍将资助、创办书院看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文化使命与“兼善万世”的历史功业,故而往往将最大的热情倾注在书院建设方面。另一方面,官方虽然对书院自由讲学有所限制,但对书院在发挥基础教育、精英教育及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亦是肯定的,故也倾注力量对书院加强扶持,希望借助书院教育,以实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目标。在这股关于书院的推广普及的热潮中,长江流域一直居于全国的前列。 二长江文化的发达是长江流域书院崛起的历史条件 唐、宋以后,长江流域书院的崛起,与当时长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唐、宋以降,长江流域的书院教育能够萌芽、兴起、发展及全面推广,并一直居于全国的前列,离不开唐、宋以来文化重心南移、长江文化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这里列举几个主要条件,以阐述说明书院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 (1)士绅社会的发展 唐、宋以后的一千多年,士绅社会与书院教育有一种很强的互动关系:士绅社会的发展,必然通过积极地创办书院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文化的关怀;书院教育的发达,又可以培养、再生新一代士绅。长江流域的书院之所以那么发达,其重要的条件是唐、宋以后这个区域的士绅社会发展很快,士绅的社会力量,推动着长江流域不断兴起一个个创办书院的热潮。 (2)学术思想的繁荣 书院既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心,也是学术思想的研究中心。因此,书院的盛衰与宋以后学术思想的盛衰是同步的。唐、宋以来,中国学术史上最重大的发展,就是出现了综合儒、佛、道思想的更具综合性的学术形态——理学。理学思想源于中唐以后,创建于北宋之时,大盛于南宋时,其发展的进程几乎与书院同步。唐代以前,长江流域的学术思想总是处于边缘地位。而理学思潮出现后,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理学形成于北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出生于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他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在长江流域一带。周敦颐所奠基的理学成为宋以后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学术,标志着长江流域学术地位的崛起。特别是到了南宋,理学学术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一带成为理学的重镇。理学史上几个重要的学派,如朱熹的考亭学派、陆九渊的象山学派、胡宏张栻的湖湘学派、吕祖谦的婺学派,另外,还有与理学展开学术争鸣的浙东事功之学,包括永嘉学派与永康学派,都活跃于长江流域一带。他们在这里研读经史、阐谈义理、会讲论辩、著书出书。书院成为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传播思想、创建学派的最好场所。 (3)佛道宗教的发达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一方面在于它兼具传统私学的自由讲学与官学制度的完备的双重长处,另一方面则在于它兼收了儒家人文教育与佛道宗教教育的特色。同时,佛道宗教亦对理学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佛道宗教的发达,又构成了书院建设及理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文化条件。 佛、道二教在长江流域有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由于佛教寺庙、道教宫观林立于名山之中,而早期的书院亦深受佛道二教的影响而创设于名山,佛道的宗教理论,修养方法也影响了理学学术及书院教学。故而,长江流域佛道的盛行,是书院繁荣的重要文化条件。 (4)造纸印刷的发达 书院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能够形成、发展于唐、宋之际,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书籍的普及。书院首先要能藏书,然后围绕着藏书能够展开教书、读书、著书及出书等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 由于长江流域的造纸业、印刷业的发达,使原本十分珍贵的书籍大大得到普及。民间普遍具有收藏书册典籍的可能,这样,就有可能使先秦、两汉曾经流行的各种私学演进成书院这种更具特色的教育机构。 三长江流域书院对长江文化发展的推动 (1)文化创新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宋元明清时期学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长江流域书院与理学紧密结合,从而导致了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学术地位的确立。元、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学术能够继续获得蓬勃发展,同样与这段时期的书院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有密切联系。明中叶以后,长江流域的心学思潮得以蓬勃发展,这是由于明中叶的书院教育与当时的心学思潮的结合有关。代表明代心学思潮有两大学派:王学与湛学。王学是指王阳明及其后学所形成的学派。王阳明因在长江流域的诸书院中讲学,其弟子遍及江南,形成了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等,这些王门弟子又是在长江流域创办或主持书院讲学的主力军。湛学则是指湛若水创建的学派。湛若水师从陈献章,后独立门户,到处建书院讲学,黄宗羲称其“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从游者殆遍天下。”至明、清之际,学术思潮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最初,以“实学”相标榜的一代学者活跃于当时的学术思想界,他们同样利用书院研究学术。如无锡的东林书院就是晚明时期影响甚巨的著名书院,清初的浙东学派也以甬上证人书院为基地研究学术。清乾嘉以后,以诂经考史为特色的汉学思潮兴起,他们同样利用了书院,浙江杭州的诂经精舍就是这些书院中影响最大的一所。 (2)书院的文化积累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著述。著述是书院实现文化积累的重要方面。那些学术大师在主持书院工作的时候,同时也从事学术著述,他们的许多代表著作也是在书院中完成的。同时,他们常常将各种讲义、经说整理成书,供学生研究参考。许多书院生徒将自己对老师质疑问难的对话记录下来,编成“语录”、“答问”之类的书。另外,许多生徒在学习的过程中,撰述论文或著作。这样,书院在它的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文化。从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张栻的《南轩孟子说》、吕祖谦的《丽泽讲义》,到清代的《紫阳书院课艺》、《尊经书院初集》、《诂经精舍文集》等,均是长江流域书院所积累起来的学术文化成果。 其二是刻书出版。书院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刻书出版功能。其刻书的范围,除了积累自己的文化学术成果,如刊刻书院主持者的著作、讲义以及语录、课艺、书院志、同门录外,还刊刻能服务书院教学、研究、交流的经史子集各类图书。这样,书院又在事实上成为各个地方的刻书出版中心。在古代出版业中,出现了因校勘严谨、质地精良而著称的“书院本”图书,而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书院,均大量刊刻了这种“书院本”的书籍。明、清以来,书院刊刻书籍的数量越来越大,故而有的书院还设有刊刻图书的书局,承担地方上刊刻出版书籍的任务。 其三是藏书。藏书是书院的三大规制之一,故而是书院的重要组成要件。所以,遍布长江流域中的大大小小的书院,均通过收藏、借阅典籍图书的活动,将各种类型的图书典籍集中起来,并通过捐赠、刊刻、购置等手段不断丰富藏书,使书院的藏书成为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书院的藏书之精、之多,在地方的图书收藏中是少有的。 其四是祭祀。祭祀也是古代书院的规制。书院在千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祭祀系统,除了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外,祭祀对象还包括与本书院尊崇学统的相关人物、地方的名儒乡贤、创建书院的有功之士等。这样书院的祭祀就有很浓厚的承传学统、彰显地方文化的文化积累功能。长江流域各地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学术传统和地域文化,如蜀学和巴蜀文化、湘学及湖湘文化、徽学及徽文化、赣学和赣文化、浙学和浙文化等,这种地方学术和地域文化往往又是书院办学过程中的学术思想积淀的结果。而各地的书院祭祀,对保存及强化这种地方学术、地方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四川的书院祭祀三苏父子、魏了翁等,湖南的书院祭祀周濂溪、胡安国、胡宏、张栻等,江西的书院祭祀朱熹、陆九渊等,浙江的书院祭祀吕祖谦、陈亮等。 (3)文化传播的功能 书院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组织,但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仍是教育,而教育的特点就是传播文化。因此,长江流域蓬勃兴起的书院群,极大地促进了这个地域的文化传播。 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所以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书院这种教育组织的特色是分不开的。首先,书院将精英化的高等教育与普及化的基础教育结合起来。在中国古代,一般情况下是由朝廷主持的官学系统承担高等教育的职能;而基础教育则没有纳入正规的教育体制,主要由家族、民间社会来承担。而宋以后建立的书院体制,则承担了上述两方面的教育职能。一方面,各地书院尤其是那些名书院,大多是古代的高等程度的教育机构,主讲者为国内名流大师,来受教育者也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学者,有的甚至是地方官吏,他们之间传播的内容也是程度很高的“大人之学”。另一方面,大量建于乡村、城镇、家族的书院均属那种基础教育程度的书院,它们在发展地方基础教育、促进文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书院能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它的教育主要是一种学校教育,以补充或取代官学教育的不足。 其三,书院能够将经史教育与各种专科教育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教学内容体系中,经学、文史等一直是教学的主体,书院的教学内容也是以此为主。但是,书院毕竟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体制,故而也产生出了许多专科方面的教育,包括专习官话的正音书院、专习武事的肄武书院、专讲医学的医科书院等。晚清时期,各地还建立了许多专讲西学西艺的书院。 综上所述,长江流域书院对长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书院既充分发挥了促进长江文化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长江文化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我有一些感受。我没有去过国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主要是从书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得。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二. 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三. 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四. 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学校的教育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与王永耀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王雪凝(93 分) 王莉寒(85 分) 王莉淑(85 分) 王怡寒(95 分) 王琼辉(92 分) 王娅淑(96 分) 王侠凝(89 分) 王思菊(88 分) 王琼玉(92 分) 王治燕(89 分) 王婕婷(96 分) 王枫荔(85 分) 王爽晓(93 分) 王澜竹(89 分) 王爽菲(96 分) 王英欢(100分) 王怡嘉(88 分) 王丽菲(93 分)

雅馨 雅:雅典 馨:香气 翔婷 翔:刘翔飞翔 婷:美好 雪慧 冰雪聪慧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运 璟:玉的光彩 运:奥运盛会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子瑜 子:鼠宝宝 瑜:美玉 子萱 子:鼠宝宝 萱:一种忘忧的草 雅琳(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我想自己写是比叫好的只有着样才是自己的文化

女名: 晟涵 (涵:包容) 梦舒 (舒:舒畅) 秀影 (秀丽身影) 墨茹 (茹:柔软) 海琼 (琼:美玉) 雪娴 (娴:娴淑) 梦梵 (梵:清净)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晟楠 (晟:光耀,炽热 楠:坚固 (谐音胜男)) 歆婷 (歆:心悦,欢愉 婷:美好) 思颖 (颖:聪颖) 欣然 (欣:高兴) 可岚 (岚:早上山中的雾气)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媛馨 (媛:美好) 玥婷 (玥:传说中一种神珠 婷:美好) 滢心 (滢:清澈) 雪馨 (馨:香气) 姝瑗 (姝:美丽,美好 瑗:璧玉) 颖娟 (颖:聪颖 娟:娟秀,秀美)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钰琪 (钰:宝物,珍宝 琪:美玉)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佑怡 (怡:好心情)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若翾 (翾:飞翔)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语嫣 (嫣:美好鲜艳) 若雨(像雨一样,诗意唯美)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婷 婷:美好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彤萱 彤:红色 萱:一种忘忧的草 玥婷 玥:传说中一种神珠 婷:美好 媛馨 媛:美好 梦涵 涵:包容 碧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慧妍 慧:智慧 妍:美好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梦婷 婷:美好 雪怡 怡:心旷神怡 彦歆 彦:古代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歆:心悦,欢愉 芮涵 涵:包容 婧涵 婧:女子有才 涵:包容 鑫蕾 鑫:财富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珺瑶 珺:美玉 瑶:美玉 乐姗 姗:女子走路时婀娜的样子 馨蒙 馨:香气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诗琪 (诗情画意;美玉) 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羽馨 (羽缎;温馨) 雯璇 (雯:一种有花纹的云彩;璇:美玉 紫瑞 (吉祥) 幻琪 琪:美玉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幻琪 琪:美玉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 若翾 (翾:飞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 琪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 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 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 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 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 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 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 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 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 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 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 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 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 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 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 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 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 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 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 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 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 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 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 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 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 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 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 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 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 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 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 代云、南莲、寻南、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 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 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 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 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 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 雨双、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香薇、孤风、从安、绮彤、之玉、 雨珍、幻丝、代梅、香波、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 新冬、盼翠、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从阳、 元枫、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香柏、巧绿、宛筠、 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香春、寻双、涵瑶、冷梅、秋柔、 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莲、以丹、依凝、如柏、雁菱、 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香芹、南琴、绿海、沛儿、晓瑶、 听春、凝蝶、紫雪、念双、念真、曼寒、凡霜、飞雪、雪兰、雅霜、从蓉、 冷雪、靖巧、翠丝、觅翠、凡白、乐蓉、迎波、丹烟、梦旋、书双、念桃、 夜天、海桃、青香、恨风、安筠、觅柔、初南、秋蝶、千易、安露、诗蕊、 山雁、友菱、香露、晓兰、白卉、语山、冷珍、秋翠、夏柳、如之、忆南、 书易、翠桃、寄瑶、如曼、问柳、香梅、幻桃、又菡、春绿、醉蝶、亦绿、 诗珊、听芹、新之、易巧、念云、晓灵、静枫、夏蓉、如南、幼丝、秋白、 冰安、秋白、南风、醉山、初彤、凝海、紫文、凌晴、香卉、雅琴、傲安、 傲之、初蝶、寻桃、代芹、诗霜、春柏、绿夏、碧灵、诗柳、夏柳、采白、 慕梅、乐安、冬菱、紫安、宛凝、雨雪、易真、安荷、静竹、代柔、丹秋、 绮梅、依白、凝荷、幼珊、忆彤、凌青、之桃、芷荷、听荷、代玉、念珍、 梦菲、夜春、千秋、白秋、谷菱、飞松、初瑶、惜灵、恨瑶、梦易、新瑶、 曼梅、碧曼、友瑶、雨兰、夜柳、香蝶、盼巧、芷珍、香卉、含芙、夜云、 依萱、凝雁、以莲、易容、元柳、安南、幼晴、尔琴、飞阳、白凡、沛萍、 雪瑶、向卉、采文、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 涵山、恨寒、问枫、以柳、含海、秋春、翠曼、忆梅、涵柳、梦香、海蓝、 晓曼、代珊、春冬、恨荷、忆丹、静芙、绮兰、梦安、紫丝、千雁、凝珍、 香萱、梦容、冷雁、飞柏、天真、翠琴、寄真、秋荷、代珊、初雪、雅柏、 怜容、如风、南露、紫易、冰凡、海雪、语蓉、碧玉、翠岚、语风、盼丹、 痴旋、凝梦、从雪、白枫、傲云、白梅、念露、慕凝、雅柔、盼柳、从霜、 怀柔、怜晴、夜蓉、代双、以南、若菱、芷文、寄春、南晴、恨之、梦寒、 初翠、灵波、巧春、问夏、凌春、惜海、亦旋、沛芹、幼萱、白凝、初露、 迎海、绮玉、凌香、寻芹、秋柳、尔白、映真、含雁、寒松、友珊、寻雪、 忆柏、秋柏、巧风、恨蝶、青烟、问蕊、灵阳、春枫、又儿、雪巧、丹萱、 凡双、孤萍、紫菱、寻凝、傲柏、傲儿、友容、灵枫、尔丝、曼凝、若蕊、 问丝、思枫、水卉、问梅、念寒、诗双、翠霜、夜香、寒蕾、凡阳、冷玉、 平彤、语薇、幻珊、紫夏、凌波、芷蝶、丹南、之双、凡波、思雁、从菡、 如容、采柳、沛岚、惜儿、夜玉、水儿、半凡、语海、听莲、幻枫、念柏、 冰珍、思山、凝蕊、天玉、问香、思萱、向梦、笑南、夏旋、之槐、元灵、 以彤、采萱、巧曼、绿兰、平蓝、问萍、绿蓉、靖柏。迎蕾、碧曼、思卉、 白柏、妙菡、怜阳、雨柏、雁菡、梦之、又莲、乐荷、寒天、凝琴、书南、 映天、白梦、初瑶、恨竹、平露、含巧、慕蕊、半莲、醉卉、天菱、青雪、 雅旋、巧荷、飞丹、恨云、若灵

与信念永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西汉前朝帝王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初年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胜景”。成吉思汗,那个弯弓射雕的猛士,那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他身后,有多少无辜的灵魂。希特勒,历史上最厉害的演说家,几小时把整个欧洲吹嘘得沸腾起来。弹指一挥,血肉横飞。身后,是数万人堆起的尸骨;脚下,流淌着殷红的血流;身前,是继续行走的大军。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元帅的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魂;“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的魂。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格,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丝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坚守信念初中议论文作文5篇

失去自己的信念,就犹如跳跃的麋鹿失去了奔跑的本领;失去自我的信念,就像敏捷的灵猫被剪掉了胡须。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坚守信念的作文,仅供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坚定信念:篇1

我在人生的海洋里四处漂浮,颠簸,随着海浪的抖动而移动。暴风来临,我不会畏惧,因为在我的心中永远燃烧着激情的火焰,我愿意与暴风搏斗,因为我拥有着坚定的信念,这便是我的生活。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会抬起头,眺望远方的彩霞,微笑着,等待着久久期盼的光芒。我敢于面对一切,因为我知道:敢于面对成功与失败,是一个新的旅程的开始。我常常渴望与暴风搏斗,因为我喜欢不平凡的人生,更因为这样能磨练我的意志。

我热爱我的生活,因为心中那深藏的信念,为了未来,我坚强。

有时,望见天空中展翅翱翔的雄鹰,那种为生活的自由而执着的镜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我欣慰,因为雄鹰坚定的信念,因为它的执着。还记得藏羚羊为保护腹中的孩子,竟给猎人跪下,它何尝不是为了实现心中那始终保卫孩子的坚定的信念,而失去了自尊。为了追求生活,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它……生活有时会是晴天,有时会遇到雨天,无论怎样?人生不是一帆风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奔跑,我们需要信念,更要拥有信念。迭倒的时候,信念仿佛是光芒,激励着你前进,迷茫的时候,信念仿佛是路标,指引着你向正确的方向迈步……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学会了生活……

成功对我来说,只是一种修饰罢了,而我所在乎的成功背后的辛酸。在面对种种失败后,我凭着那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跨越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沟壑。

我会自豪,为我追求的信念而自豪,为成功而自豪,为勇气而自豪。

远方,天空暗了下来,呈现出一片片乌云。

海上,波涛汹涌。

我,准备着战斗。

坚定信念:篇2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是的,我的信念如此坚定。

带着满怀的梦想、希望,我终于盼到了这一天,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参加“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的资格。我自信地走进了赛场…

“输了输了!”第一场就很快败下阵来,我哭着跑出来。不!我决不能灰心,坚定的信念使我不再哭泣。“勇敢地面对吧,不要放弃!”信念在呼唤着我。我默默地期待着下一场的比赛。我不停地对自己说:“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坚守着这一信念,第二场比赛又开始了,我边认真地下着棋,边不停地安慰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行了。少不留神,又输了!“又输了!”我再次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第三场,也是如此。此时,我几乎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但我仍然没有放弃,因为我听见我的信念又在远方呼唤我了。我抬起头,又向赛场走去。

第四场开始了,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与对手的艰苦较量,我终于胜利了!这次走出赛场,我笑了,“我赢了,我赢了!”我激动地叫喊着,后来,我又连赢了几场。虽然,我没有得到前八名的奖,但我没有因失败而气馁,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坚持到最后胜利的到来。

这一个星期的比赛,我的信念使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由挫败到取胜,我追求的并不仅仅是全国的名次,而是进步,不断的进步!

没有追求的人是永远无法进步的,没有信念的人是活不出精彩的。只要你有了信念,你的生活就是多姿多彩的,也许信念不能给你多少物质利益,但信念带来的快乐不是更重要的吗?

“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这就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

坚定信念:篇3

“夸父追日”的故事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我想对于这件事一定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最为集中的莫过于以下2种了:

一。他真傻,明知追不到,又何必如此费力,真是何苦来哉啊?!

二。他真棒,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信念,他是人类的楷模。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而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我与许多人一样认为他是个英雄,为生命,为目标,为信念而牺牲的英雄,即便,最终他没有追上太阳,可是他努力的过程,他所流下的汗水,他所踏过的足迹都深深地印刻在世人的心中。这是一段不朽的神话。(插:广告语:夸父追日,一事用流传!yeah!!!)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都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著作,那可是无价可比的精神食粮啊!!每一词,每一句都无不透露着诗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即使被贬官,却依旧洒脱的呼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等的傲骨。他为了他的信念而抗拒强权,成了一代豪客。为了追求,为了信念,物质又算得了什么?功名利禄又值几个臭钱?至少,我的心灵不会寂寞,我的精神是充实的,丰盈的。因为我拥有了我的信念。有人会问:“信念是什么??”是啊!!信念是什么呢??

“信念是牺牲,是永恒的坚持”。尝遍百草的李时珍在田野里执着的回答。

“信念是勇气,是与困难搏斗的坚强毅力”。简爱在荒芜人烟的沼泽地上如是说。

“信念是永不放弃,是执着的追求”。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

其实信念很简单,它从不奢求你太多,它不要金钱,不要名誉,要的只是你的关注,你的坚持不懈。

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父亲--苏洵从27岁时才开始刻苦读书,最后依然挤身于“唐宋八大家”的行列,凭的是什么??是信念,是必胜的信念。

当运动员在比赛中,挥洒着汗水的时候,他们的心中念叨的是什么?是“我要夺冠”的信念。当消防员在大火中穿梭时,他们心中有的不是恐惧而是“一定要控制火势,拯救更多的生命”的坚强信念。。。

是啊!!信念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它能为我们的心支撑起一整片天空!!

信念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念就等于放弃成功。让我们高举信念之灯照亮成功的征程吧!!

坚定信念:篇4

学会理解在这幸福的我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理解。宽容,懂得了……可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解。

那一天,是我的生日因为我的几个生日办的都很隆重,所以也想今天的生日隆重。可是不幸的是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有人顾得上我。我心里很难受,便跑去妈妈所在的方向,我心想:“我把妈妈吵几下,妈妈有可能就给我过。”可是妈妈说:“现在还很忙,等我忙完了再说。”我一直在等。可是等了几个钟头也没见妈妈回来。我冲进房间扑在床上哭了起来。没想到妈妈站在门口说“我的小乖乖别哭了。”我抬起头来,看见妈妈手里提擢蛋糕,走向我,用那冰凉的手摸着我的脸蛋。随着慢慢长大,我便知道了妈妈忙碌是因为给我筹办生日晚会才忙成那样的。因为妈妈临时有事,所以推辞掉了生日晚会。我渐渐知道了理解父母。

从那以后,我没有向爸爸妈妈白要东西,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都是来的很不容易的。请大家都理解你们的父母,因为他(她)们都很不容易。

坚定信念:篇5

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是我们的良师。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学会了尊严;在与困难做斗争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学会了选择;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处理相互关系上,我们学会了谦让;在学习过程,我们学会了追求……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成长。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但也要学会理解别人。理解就像一座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理解就像一盏明灯,驱走了我们心中的阴影。如果少了理解,我们就等于少了太阳,因为世上太多的感情都少不了理解的“催化”。有位哲人曾说过:善于理解别人的人,发现世界到处都是一扇扇门:不善于理解别人的人,发现世界上到处都是一堵堵墙。

在几天前,我与我的好朋友小仪闹了别扭,她无缘无故地拍了拍我的头,我问她为什么,她只说她只想开个玩笑而已。可我不知怎的,一连几节课都没理她,后来,她向我道了歉,我也原谅了她,我想了想,对她说:“对不起,那天是我不对,如果我们早一点理解对方,就不会闹别扭了。”

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而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经常讲、反复讲。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讲,经济建设是中心,同时必须高度注重精神建设、精神力量和精神生活。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大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论文参考,欢迎借鉴参考。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论文

摘要: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空虚。

关键词:挫折失败 奋斗目标 前进动力 精神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追求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一、理想信念克服人生的挫折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和花朵。也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对这些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是在逆境中奋起,还是在逆境中消沉。常常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越强大,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有志的人会充分估计到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从而正视它,想办法克服它,人生就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极大的乐趣。

当重大挫折出现时,大部分人会无能为力,只有少数心志极为坚定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冲破桎梏,不为挫折所打败。这少数人是人类的精英,成就不可限量!而大部分人呢?他们往往在这种重大打击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等他们回过神来,可能挫折己经降临到他们生活的每一处。这个时候,心志脆弱的,当场崩溃,甚至命不久矣;心志稍弱的,悲观丧气,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信念,沉沦苦海,难以自拔;心志坚强的,痛苦不已,精神虚弱,元气大伤。在挫折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心志脆弱的,如果没有气绝身亡,那么要么一辈子在阴影中度过,要么得了顽疾,终身不愈;心志稍弱的,要么被挫折打倒,一身碌碌无为,再无出头之日,要么痛定思痛,在经历了无数痛苦和折磨之后,站了起来,破而后立,成长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心志坚定的,要么回避痛苦,从此心中有了疙瘩,再难忘记,要么挥泪前行,忘记苦难,越挫越勇,通往一条理想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受巨大的挫折,痛定思痛,经历无数痛苦和折磨,再次站起来,这其中面对的痛苦和折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一旦他们站起来了,他们的人格和能力将会得到升华。从此,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二、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积极进取的人生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如同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影,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有了人生目标,有了理想和信念,相信他会披星戴月,不畏艰险,努力前进。

三、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和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锲而不舍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而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因而势必会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且难免会在挫折和困难而前沉沦下去。

进取的人生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执着的奋斗精神。空有宏远的日标,但却不准备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它,那么这个目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求知求学时,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而不是消极退缩。学习生涯的跋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以恒心和毅力沿着布满荆棘的路勇敢地走下去,自豪而不自满,奋发而不懈怠,才能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关系着大家的一生,情系着大家的命运。为了我们自己以后的人生,为了我们的未来,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理想,然后用信念支持着自己前进吧!那么,相信自己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未来,不平凡的人生!

浅谈大学生理想与信念

每个人,都有或曾有个属于自己的梦,即所谓的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其意义又是什么呢?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基础上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理想的意义在于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他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深化,理想亦不断的被调整、丰富和发展。理想具有客观现实性,预见性,超前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并且理想的形式是多样的,他有大有小,有平凡又有伟大,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不少的大学生每天只会夸夸其谈,我以后怎么怎么样,可有谁再想我现在怎么样,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今天的事都做不好,何谈以后怎么样。我们应该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真正的认识自己,少做点空想,多做点事实,少想一点结果怎么样,多去享受一下经历的过程。事实上,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迷茫与困惑。因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了高考这一所谓“人生理想”后,由于迷失了目标以致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时常感到空虚无聊,找不到寄托,哀叹生活没有意义。中学生徐力、大学生马家爵事件告诉我们,人生需要一个理想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生活如荒凉的戈壁,更别提有所作为了。现在,大学生谈理想,有时候会觉得很抽象,谈未来,谈责任又觉得很苍白,很无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弄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定位如何。

同时,一个坚定的信念,会让你勇敢的走着自己的路。信念也同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郭沫若说过“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如果把理想比作舟,那么信念就是帆。舟不能没有帆,而没有舟,更没有帆存在的意义。鉴于两者的关系,人们更喜欢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将它们视为一体。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险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有较高的认可度;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了解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前途的内在联系;他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对邓小平理论有了逐渐深刻的理解。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和我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朝气,有热情,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一部分大学生,包括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还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是,空谈理想,不去实践,即使有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也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真正行动起来,一切才会变得真实,同时,机遇也是理想实现不可缺少的。

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活着就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况且当代大学生还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不管你现在正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朋友,让我们一起为自己树立个目标并勇敢的为之努力奋斗吧!

浅谈理想和信念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分析理想与信念,讨论理想和信念的感情及其重要意义;

2.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在“以人为本”原则下,解放思想(精神导师)角色;

3、如何实现我的理想和信念,浅谈个人理想如何与社会理想统一。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浅谈 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信仰来讲,为我们提供了行为的终极伦理归宿,是我们行为得到永恒的价值支撑。从哲学角度讲,他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命题的答案之一。从实践角度讲如何使行为得到统一,实际上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努力为这个统一提供现实指导。

一、信念的传承

理想和信念的传承绝非理论知识的简单累加,在五四运动至今近百年来,我们在先辈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其知识的丰富程度远甚于李大钊、陈独秀等前辈,然就其信念而言有几人能望其项背?我们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感言,又有几人能真正体味这句蕴藏了中国当代最伟大导师之一毕生情感的话语?

长期以来由于受知识化的影响,我们将感情看作变化的、不可靠的,但是信念本身是关怀感情、精神的皈依,并且这里的情感可以归结为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导致心理积淀的显现。对于一个新中国的新时代成员来说,“社会主义”比“活着”更为必然。显然这不是某种科学论证的结果,而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演变的见证。我们看到当年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所接受并不仅仅因为它的科学性,更因为它能使中国独立、富强。可以得出:理想信念教育在高等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并且这种教育必然是建立在个人情感上而非科学分析上,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扮演一个精神导师的角色而不是管理者、推理者的角色,这才是思想工作的落脚点。

二、浅谈理想和信念

古人云 “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没有志向就谈不上为理想而奋斗的问题。古往千古流芳的英雄人物,他们无不是因为怀揣着崇高理想而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被世人缅怀。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说过:б桓鋈艘坏┏越了自我,具有把整个人类纳入自我之中的广阔的胸怀,他的责任和使命感就会使他在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新旧交替时代充当新时代的号手和旧时代的批判者。理想和信念决定着人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它是人类对自身现状的永不满足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就产生了理想。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交流学习、解惑疑难在猿人时代就有了,否则人类文明怎得以一代代延续和发展,在前人的基础上依靠交流学习创新和发展,交流学习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我的奋斗只为实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的梦想,我现在虽然在一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收入也还不错,但我从未放弃过我的理想和信念。我通过现代网络、书籍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心得,即丰富了各种知识,也不不至于在知识经济时代被淘汰,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理想的实现打下基础。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理想和信念功不可没,没有了理想人类就没了精神支柱。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У他从不言败、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为中国现代化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外国人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对人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要紧密联系社会理想,根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条件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个人理想,在保障社会理想实现的前提下实现我们的个人理想。我们既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同时也要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找到人生最美好的归宿。托尔斯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没有昨天前辈的坚定理想和信念,我们今天可能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前辈人如果不奋力推翻三座大山,我们今天就会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个人理想就会流于空谈。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社会理想是指引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倡导国家和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现实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宏伟蓝图,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与永恒的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矛盾性的特点。下面分享一些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的研究。温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矛盾性的特点 。王美萍指出,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多元性的特点, 除了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外,一些新观念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而成 。

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研究。温蓉指出,“找学习生活的伴侣”,“双方接触产生感情”,“寻求精神寄托”,“体验爱情的美好”,“满足心理需要”是最主要的恋爱动机 。吴继红的研究显示,恋爱动机为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的占 ,因从众心理而恋爱的大学生占 ,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为寻找精神寄托、弥补心理空虚 。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研究。王美萍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强调内在因素,如:性格、人品、双方感情、共同语言等,对家庭背景、职业、学历等外在因素则不太看重 。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择偶标准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看重人品;不同的是,相对于男生更加看重“身高长相”,女生则更加看重“经济条件”。 可见“郎财女貌”仍然是主流 。

关于大学生性观念的研究。温蓉的研究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性观念趋于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拥有更加开放的性观念,他们更容易接受婚前同居。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影响因素的研究。邓验认为,学校、社会、个体是影响大学生恋爱观论文网的三类因素 。苏红、任永进等则认为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婚姻状况、子女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以及子女对父母婚姻关系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恋爱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婚姻、恋爱、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支持态度。Knox&Zusman研究表明在高校中谈恋爱是很普遍的,83%的大学生说自己正在恋爱,而且有2/3的人认为爱情很重要,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长久的。

Rachel Saul Lacey等人研究发现拥有不同性态度的人在伴侣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选择,性态度开放的人,认为外貌品质是选择伴侣的重要因素,而性态度较为传统的人,则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动机、择偶标准及影响因素、性观念等做了深入研究,值得学习。但他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研究只是单纯地分析现状,没有深入剖析原因,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仅限于女大学生。本课题将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恋爱观及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通常宣泄的方法有:

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

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4、端正恋爱动机。

恋爱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摘要】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都曾是每个人青年时的主旋律。它使每个人浅尝甘甜,但同时爱情这朵带刺的玫瑰也带来了很多忧伤。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帮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观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一般把爱情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和传统的恋爱观差别不大。向往童话式的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此类学生更为注重对方的品德,他们彼此相互依赖支持,不仅不会对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会为了彼此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还能起到一定的动力作用。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对以后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青年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爱情都有一定的向往,有恋爱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恋爱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其恋爱动机具有多元性,有的注重的是功利价值,有的是注重物质享受等。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自制力较差,对行为不负责,只是为了排解孤单、寂寞,满足好奇心等。这类学生恋爱比较随意,观念开放,过早地发生性行为等。

二、不同恋爱观形成的原因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的大多是传统型的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其自制力较强,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大多家庭较幸福,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虽然他们还不成熟,想问题仅限于其所处阶段没有长远规划,但这类学生大多是属于比较有主见的学生。他们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完全出于自身需要。其恋爱观有多元性,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灵活性较强,但是原则性较弱。这类学生大多是成长在放养式的家庭,父母不对孩子过多地干涉,因此其受外界思想影响较多。特别体现在把爱情也当作实现功利和物质享受等手段。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在缺爱的同时他们没有家人在生活中予以引导,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排解寂寞,因此他们就随意找伴儿。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爱情、对性好奇,因此其追求性刺激,追求享乐,不顾后果。

以结婚为目的、以过程为目的、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以外,在社会刺激、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素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影响尤为深刻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基本相同,在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显然,其产生错误恋爱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我们给予其肯定的态度,对其引导我们只要起辅助作用即可,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而不做过多干涉。因为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有分寸的,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童话故事的美好纯洁地发展自己的爱情。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于持过程恋爱观的学生,我们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社会方面,应加强思想引导,引导到真善美等主流思想上。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引导课程,抵制不良思想。在个人方面,在坚持自主性的同时,加强自身是非观教育和自身道德教育。要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同时,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在家庭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时刻关注孩子,抵制西方不良思想对孩子的侵蚀。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应建立在家庭以及自我努力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呼吁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孩子个人应接受意志磨炼教育。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恋爱观的方式方法

虽然家庭的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方面最深刻,但在家庭努力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及学生个人也应积极努力。对于学生来说,引导其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学校。

(1)家庭和学校要做好青春期教育。

首先,进行性道德教育。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学校要开展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或专题活动等,使学生知道道德是一个人之为人的底线,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其次,进行性保健教育,了解性生理心理知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进行心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教育。

(2)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能填补孩子们业余时间的空白,而且能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遇到西方不良思想影响时能抵制不良诱惑。

其次,加强校园环境管理。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宿舍管理方面严禁校外留宿。每天做好宿舍检查工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最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完善管理,不让学生抓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空子。

五、结束语

只有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青春的花朵开得更美、更艳,帮助每一个大学生走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的研究。温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矛盾性的特点 。王美萍指出,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多元性的特点, 除了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外,一些新观念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而成 。 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研究。温蓉指出,“找学习生活的伴侣”,“双方接触产生感情”,“寻求精神寄托”,“体验爱情的美好”,“满足心理需要”是最主要的恋爱动机 。吴继红的研究显示,恋爱动机为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的占 ,因从众心理而恋爱的大学生占 ,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为寻找精神寄托、弥补心理空虚 。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研究。王美萍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强调内在因素,如:性格、人品、双方感情、共同语言等,对家庭背景、职业、学历等外在因素则不太看重 。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择偶标准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看重人品;不同的是,相对于男生更加看重“身高长相”,女生则更加看重“经济条件”。 可见“郎财女貌”仍然是主流 。 关于大学生性观念的研究。温蓉的研究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性观念趋于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拥有更加开放的性观念,他们更容易接受婚前同居。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影响因素的研究。邓验认为,学校、社会、个体是影响大学生恋爱观论文网的三类因素 。苏红、任永进等则认为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婚姻状况、子女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以及子女对父母婚姻关系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恋爱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婚姻、恋爱、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支持态度。Knox&Zusman研究表明在高校中谈恋爱是很普遍的,83%的大学生说自己正在恋爱,而且有2/3的人认为爱情很重要,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长久的。 Rachel Saul Lacey等人研究发现拥有不同性态度的人在伴侣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选择,性态度开放的人,认为外貌品质是选择伴侣的重要因素,而性态度较为传统的人,则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动机、择偶标准及影响因素、性观念等做了深入研究,值得学习。但他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研究只是单纯地分析现状,没有深入剖析原因,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仅限于女大学生。本课题将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恋爱观及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2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通常宣泄的方法有: 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 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4、端正恋爱动机。 恋爱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3 【摘要】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都曾是每个人青年时的主旋律。它使每个人浅尝甘甜,但同时爱情这朵带刺的玫瑰也带来了很多忧伤。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帮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观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一般把爱情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和传统的恋爱观差别不大。向往童话式的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此类学生更为注重对方的品德,他们彼此相互依赖支持,不仅不会对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会为了彼此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还能起到一定的动力作用。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对以后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青年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爱情都有一定的向往,有恋爱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恋爱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其恋爱动机具有多元性,有的注重的是功利价值,有的是注重物质享受等。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自制力较差,对行为不负责,只是为了排解孤单、寂寞,满足好奇心等。这类学生恋爱比较随意,观念开放,过早地发生性行为等。 二、不同恋爱观形成的原因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的大多是传统型的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其自制力较强,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大多家庭较幸福,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虽然他们还不成熟,想问题仅限于其所处阶段没有长远规划,但这类学生大多是属于比较有主见的学生。他们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完全出于自身需要。其恋爱观有多元性,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灵活性较强,但是原则性较弱。这类学生大多是成长在放养式的家庭,父母不对孩子过多地干涉,因此其受外界思想影响较多。特别体现在把爱情也当作实现功利和物质享受等手段。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在缺爱的同时他们没有家人在生活中予以引导,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排解寂寞,因此他们就随意找伴儿。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爱情、对性好奇,因此其追求性刺激,追求享乐,不顾后果。 以结婚为目的、以过程为目的、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以外,在社会刺激、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素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影响尤为深刻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基本相同,在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显然,其产生错误恋爱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我们给予其肯定的态度,对其引导我们只要起辅助作用即可,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而不做过多干涉。因为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有分寸的,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童话故事的美好纯洁地发展自己的爱情。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于持过程恋爱观的学生,我们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社会方面,应加强思想引导,引导到真善美等主流思想上。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引导课程,抵制不良思想。在个人方面,在坚持自主性的同时,加强自身是非观教育和自身道德教育。要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同时,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在家庭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时刻关注孩子,抵制西方不良思想对孩子的侵蚀。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应建立在家庭以及自我努力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呼吁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孩子个人应接受意志磨炼教育。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恋爱观的方式方法 虽然家庭的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方面最深刻,但在家庭努力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及学生个人也应积极努力。对于学生来说,引导其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学校。 (1)家庭和学校要做好青春期教育。 首先,进行性道德教育。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学校要开展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或专题活动等,使学生知道道德是一个人之为人的底线,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其次,进行性保健教育,了解性生理心理知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进行心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教育。 (2)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能填补孩子们业余时间的空白,而且能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遇到西方不良思想影响时能抵制不良诱惑。 其次,加强校园环境管理。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宿舍管理方面严禁校外留宿。每天做好宿舍检查工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最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完善管理,不让学生抓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空子。 五、结束语 只有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青春的花朵开得更美、更艳,帮助每一个大学生走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爱情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大学生对待爱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我们的爱情观都有所不同。一起来看看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吧。

摘要: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根据对武汉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爱情观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

关键词:学生管理论文

一、爱情观的概念

爱情的定义很多,从不同角度界定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在汉语词典中,对爱情的解释是这样的,爱情是男女相爱的感情。恩格斯说,爱情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仰慕为基础的关系,而爱情这个词在科学实验中的定义是身体的一种化学反应与激素的刺激,有时是通过气味找到具有基因互补性的对象,由此产生生理反应后进而影响心理反应。由此不难看出,通俗的说,爱情简单的是指男女异性之间在一种科学的爱慕基础上产生的相互吸引的感情总称。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爱情和一般意义上的喜欢有很大的不同。爱情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的狂热执着,并且也表现的更加持久和稳定。此外,爱情还通常需要人们冲破一定的阻碍和反对,并且是二者相互之间的一种共同的愿望。而喜欢往往是一种相对表面和肤浅的情感,表现的不那么稳固和持久,喜欢的对象也可以同时很多。

二、当前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调查

情感教育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为此,几乎没有一所大学明文禁止学生谈恋爱的。但是,真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的很多在校大学生,便开始很“勇敢”,认为只要是不反对的事情就应该去做。大学生谈恋爱,不是绝对意义上一件坏事,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如何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在校园里树立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不仅仅是学生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是事关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课题。数据显示,每年全国发生在高校里的因为感情原因而产生的悲剧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当前的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恋爱大部分是他们的第一次恋爱。中学以前,学校家长都是联合起来一起反对的。忽然到了大学里,他们一下子很急于去尝试这件“新鲜事”,为此很多同学开始盲目的恋爱,并且终身一跃,学业被抛开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开始全身心的恋爱。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当年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恋爱基础大,年纪低:我们发放了100分问卷,问卷回收了94分。其中处于恋爱状态的达到43位,一个将近半数的百分比例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现在的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年龄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恋爱愿望。此外,43位同学里有34位同学是在大一期间就已经开始恋爱的,这也说明很多同学恋爱的一种急切心理。

(2)盲目恋爱,出发点不明确:调查的数据显示,因为感到孤单而恋爱的占到了百分之40以上,因为好奇想尝试的占到了百分之17左右。因为有特别喜欢爱慕的对象,很自然的想与对方相处的占到百分之25,其他的也占有一小部分。

(3)恋爱耗费的时间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大多大学生不能合理的处理好自己在学校里的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同学在恋爱期由于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导致时时刻刻都想和对方处在一起,此外对象的各种活动在恋爱期也都希望另一方陪同参与。更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还有用在彼此争吵和重新和好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大学里相对充裕的时间也给同学们的恋爱提供了相对比较好的条件。

三、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恋爱是一件我们不能可以回避的话题,那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怎么样的爱情观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从而更理想的让恋爱成为刻苦学习的催化剂和助力,而不是成为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伤心劳神的事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倡合理确定恋爱对象:大学生一到大学里就觉得到了天堂,开始肆意的放任自己。大学生虽然说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但他们还没有足够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也显得相对只能和肤浅。恋爱是一个神圣的事情,不是随便找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再不行就一掰两半的简单选择。这就需要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都能够认真对待,合理谨慎的选择好自己第一个恋爱对象。优秀的、上进的恋爱对象会传染给你好的为人处事的思想,会告诉你很多朴素的道理,会让你从恋爱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相反,一个糟糕的恋爱对象,可能也会带给你很多不好的习性,你也会不知不觉的跟着学到了很多不好的东西。照此下去,恋爱的双方都不可能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还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2)正确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这一点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的,我们不能因为学校了没有明文禁止恋爱就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爱恋。另外,合理的恋爱观也注定了我们不能疏于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认真出色的完成自己学业,我们的感情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和支撑。不然,感情就成了一朵风雨之中摇曳的花朵,随时都可能被吹落。同时,恋爱的双方也只有因为彼此的进步和不断的完善提高才能产生对彼此更加持久的吸引力,而不至于浪费更多的时间在抱怨彼此的不足上。

(3)深刻理解爱情的内涵,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爱情不是游戏,不是潇洒的表现,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仰。学校里的爱情相对单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在恋爱的同时相互理解对方,给予对方在学习成长上所需要的支持和鼓励。有人把爱情比作圣洁的雪莲花,无疑,爱情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爱情我们也要时刻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在学校里,尽可能的做一些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行为举止,追求高雅的、优美的爱情目标。不要做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举止,更加理智的去对待爱情。

总之,恋爱是高校校园生活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我们人生路上一份美好的回忆,是我们成长故事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其快乐成长。合理科学的认识恋爱行为,并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就能让恋爱真正成为我们大学里的一份收获。

参考文献:

[1]张建.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安徽文学》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冲过硝烟弥漫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空余的时间却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我认为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先看看爱情的涵义。电子词典里对爱情的解释是:男女间爱恋的感情。这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后面的英文:personal affection有点意思,私人的爱情或说私人的疾病。大约爱情是西方传来的产物,到底是人家说的触其本质,处理好了是爱情,处理不好便是疾病!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感觉和情绪本身就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不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爱情的作用或曰任务。

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由笔者看来,爱情的每一个作用很伟大,每一个作用都是对人生的最大慰藉!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全发挥出来,或者说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含有这四种作用。所以,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史!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一位教育家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惜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这种爱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爱,而不能用道理去爱。”爱,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当然也只能用感情去爱,这并没有错,但人作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其次,要正确对待爱情的有与无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切高层建筑要有经济的基础,任何事要在吃饱饭前提下开展。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感情,爱情绝对是一种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就必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部分人可以享用,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所以,如果我们终其一生也没爱情的话,要坦然面对,不要感伤。其实这就是老祖宗常说的福份的问题!多做好事,多积德吧,下辈子会有的!

再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值,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想象的爱情常常是王子对灰姑娘,现实的爱情是讲门当户对,要看双方的学识、职业、家境是否相当。我们不要期望有贵族式的爱情,因为我们是平民;我们不要期望如梁祝一般的爱情,因为我们生在现代;我们也不要期望取个天仙嫁个王子,因为我们的命只值那么几两重。

再之,要充分认识爱情的各大作用,有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寻找爱情。只有明白你想要的是怎样的爱情,你才会最大可能的遇到你的爱情。如果你要的是男女之间的欢愉,就找一份天真的爱情;如果你要的是一个美满的婚姻,就找一份权衡各方的.爱情;如果你要的是借爱情激发灵感,就找一个浪漫到极点的爱情;如果你只要解除你的寂寞,就找一个红颜知己式的爱情。唯其如此,才不会在爱的路上碰得头破血流而不知东南西北。也只有当你明白你在找什么的时候,才会避免一场又一场的人间爱情悲剧。

再之,摆正爱情的位置。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流传至今的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正说明了这一点。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庄子》中记载着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一女子相约在一个桥梁下见面,女子没有赴约,而河床涨水了,尾生不肯离开,抱着桥梁的柱子淹死了。“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没有什么比生命还重要了,等不着就不等,"你若无心我便休,各自相忘于江湖",何必如此离名轻死呢?书中嘲笑尾生这一类的傻家伙,“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

最后,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应该本着"独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原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不让其感到尴尬。

另外,我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和行为。

中北大学一宿舍楼下,一男生跪在楼下大声喊着“我爱你”,向一位女同学求爱,此举很快惊动大家,一时间,宿舍楼上的数千名同学在阳台、窗户上呐喊助威,直到宿舍楼管将其劝走,呐喊持续了近半个小时。

据宿舍楼里的一位目击同学讲,当时,这个男生可能刚喝了点酒,脚步有点不稳,他和其同伴一同来到了女生宿舍楼下,突然跪在楼门口大声冲着楼上喊:“我爱你!”因为楼上始终没有回应,该男生便一直大喊。很快,他的喊声惊动了楼上的部分同学,起先是有几个宿舍的男生跑到阳台上看热闹,有几个调皮的开始吹口哨起哄。很快,全楼的同学都被惊动,全都跑到了阳台上观看。看到男生如此“壮举”,不少同学大声喊:“你真勇敢啊!我佩服你!”还有人用手机及dv拍下了这一幕。

大约十几分钟后,求爱男生的一位同学上前劝其离开,但这名男生不听劝阻,跪在地上不肯离开。这时,在几名男生的带领下,楼上的两千多名同学都聚在阳台、窗户上,齐声大喊“加油、加油”以示鼓励,喊声响彻了整个校园,就这样,该男子一直在楼下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但楼上一直没有回应,最后一位楼管走上前,在该男子同伴的帮助下将其劝走。事后,被喊名字的女生称,自己当时不在宿舍,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对男生当众求爱一事,她不愿意多说什么。

选择何种方式向心仪的女生示爱,本属私域之事,个人有着高度的自由。但即便如此,也须明白,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就比如求爱,率性而为可以,却不能有违公序良俗;在无人的旷野,怎么跪求都无可厚非,成为经典情事也未可知;在夜晚的校园,私密之事转瞬成了公共议题,附着其上的个人自由便荡然无存了。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十分必要。哗众取宠式的表白,固然可以造一时浪漫之势,却未必是理性明智之选。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内省,只会有益而无害。而至于同学的呐喊助威,多半是抱着看客心态,期望“戏剧”矛盾冲突升级达至高潮而已。真要换做自己,又有几人乐于复制这一场景呢?切莫为之诱导了去,在歧路上越陷越深。

爱情是条单行道,不能回头,也不能选择。你已经走上了这条单行道,回头就是违规。在这条路上的来来往往的车辆就是生活中来来往往的人,你一旦上了这条单行道,车速、路况和行车的路程只有你自己掌握。有些时候你会想,掉头回去算了。但是不要忘记,这是单行道,你只有走到终点才能再次选择,就算你再怎么难受,依然要走到终点。既然走上这条相信爱情的路,就要清楚,这段单行道需要你放弃一些事情。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 am tired。

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大学生恋爱观论文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通常宣泄的方法有:

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

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4、端正恋爱动机。

恋爱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 索引序列
  • 与谢永仲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范永康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王永耀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信念永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永恒的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