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哲思杂志好吗

哲思杂志好吗

发布时间:

哲思杂志好吗

《哲思》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杂志,《哲思》里有很多很好的励志文章,那么哲思杂志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不会太圆满,我们要摆正心态面对酸甜苦辣。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幸福是一件神奇的宝贝,它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隘,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人幸福自己幸福。

记住,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切,情感与事业。何以,人生总是烦恼无数,幸福却是少之又少。又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心间。

我们要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接受这个世界。风,静静徜徉,如诗般宁静;雾,淡淡飘散,如云般潇洒;心,落寞沉寂,如花般绽放,又如花般凋零。物,虽好,却难入心;景,虽美,却难心醉;路,虽远,却能澄清,能彻悟,能通透。

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都需要忍。忍耐是一种执着,一种谋略,一种修炼,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在人生的历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正好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

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我们都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是一件易事。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人一生,我们必须放下所有怨念,抛下所有伤痕,放弃所有悲伤,仰头面对阳光,扯开嘴角,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温暖。

有时候,我会觉得什么都是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并爱着这个世界。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就会堕落一阵子。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会想我的身上每个细胞都曾经是一颗小行星的影子,然后就挺过来了。

人生简单些更好,不需要把一切搞得复杂。珍惜生命中的所有能够相遇的人与经历,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份滋味与感受,看淡得失,善待自己。学会珍惜吧,只有懂得珍惜了,人生才会少几分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人,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繁花浮世本身就是一杯毒酒,我们总是想避之则吉,却总是一醉贪欢。金华名利本身就是一场噩梦,我们总想如梦初醒。

人生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另一人说:“去年底还听他说,等到工作状态好一点时,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

听到这话,我心中闪过好几个类似这样感叹的场景。然后我想通了:状态永远不会更好。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

“等到……我就……”是从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愿,我就可以谈恋爱了。”“等到当完兵,我就海阔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婚了。”“等到结了婚,我们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时间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后,我们就可以去环游世界了。”我们都说过类似的话,后来也都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两件事会发生,让这个句型无法成立。

一、我们考不上第一志愿、找不到天命真女、结不了婚,或升不了官。于是理所当然地说服自己,不能去谈恋爱、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来、不能陪小孩。怎么办呢?卷土重来,再试一次,或重造另一个比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学校,我就可以谈恋爱了……”

二、我们考上了第一志愿、找到天命真女、结了婚,也升了官。但发现那样的状态并没有原本想象的好,我们还是不快乐。于是天真地以为:一定要达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状态才会完美、快乐才会来临。结果第一个句子还没完成,又造了第二个句子:“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但等到我第一名毕业,就可以‘真正’去谈恋爱了。”“虽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发了财,就可以‘真正’幸福了。”“虽然结了婚,但等到我买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了。”“虽然升了官,但等到我当上总经理,就可以‘真正’多花点时间陪小孩了。”

就这样,现在的状态永远不够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结婚、去陪小孩、去环游世界。我们坚持要等到更佳状态,才开始对自己好。人生永远在“等待”,谈恋爱、陪小孩这些简单的快乐,一直被排在重重关卡之后。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胸怀大志。

就这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愿,是为了要第一名毕业。升了官,是为了要当上总经理。活着,永远是在布局。醒来,就开始算计。我们不敢开香槟,因为还要再接再厉。不敢休假,因为对手都在打拼。我们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关机,然后给了这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涯规划”。

算计和规划没什么不好,没有算计和规划的人生,活不出浓度和深度。但算计和规划会上瘾,很少人能在过头之前喊停。

结了婚,要买房子。买了房子,要把房贷缴清。房贷缴清,要换大一点的房子。换了大房子,要换好一点的车子……

升了官,要当上总经理。当了总经理,要冲业绩巩固自己的地位。地位巩固了,猎头公司来找你当更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下去,永远不会“安定下来”,永远没时间“陪小孩”。

所以,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 才是最好的状态!

1.你在按谁的时间表过人生?

现在女性容易焦虑,有个有形无形的时间表摆在她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第一个孩子。

晚一步就觉得天要塌下来。这是什么生活?人生难道可以预定吗?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呀?

这个问题真值得好好想想: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

只要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大家就觉得,“那是我的!”“是我要的!”因为有“幸福”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忘了这个幸福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幸福了?

2.你在用谁的概念做“自己”?

林奕华常年在香港大学给学生上通识课。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播放两则韩国房地产广告短片:一则画面里是一间极尽奢华的大房子,女主人穿着晚礼服,在房子里优雅地弹钢琴,喝咖啡,她站在窗前极目远眺,窗外星光灿烂;另一则是一个女人跟着朋友参观新家,边看边掏出相机,把见到的豪华冲浪按摩浴缸,大得吓死人的衣帽间、全套声控家电统统偷拍下来,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嫉妒恨。

播放完毕,林奕华问学生观后感。学生回答:看完后好有压力,一方面羡慕这样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非常清楚背后不菲的代价。但林奕华的感受截然不同:我只看到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我没看到一个家。每个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商业社会打造出无数“你值得拥有”的美丽神话,于是“I deserveit,我值得这些好东西”成了时代金句。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态度:我是一个盘子,我这个盘子这么精致,这么珍贵,放进来的东西当然得是好的,不然岂不糟蹋了我这个盘子嘛!但是你想过吗?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盘子,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了。

这些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就没资格幸福吗?为什么别人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别人对我的感觉决定了我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单单抛出这句话是空的。到底什么是“自己”?独立人格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每天多吃点维生素就能得到,也不是听广告说穿这条牛仔裤或去哪个地方旅行,就是“做自己”了。它需要你常常挑战自己,常常问自己问题。

比方说:我坐在这里,感觉舒服吗?然后你开始搜寻跟舒服感受有关的信息。这个光线让我感到舒服,但我想起昨天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会场做讲座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为什么?问自己多了,我就慢慢了解,原来我是个对光线强弱十分敏感的人。这就是你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有能力去帮助引领别人了解自己。你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就会看到周围,看到全部,然后你就开始累积,变得有厚度,别人对你讲一句话,你自然很快就理解,别人看你会不一样。逐渐的,你变得不那么急了,凡事有把握,因为你都有底了。最后,不管你进入什么新环境,你都用这个方法觉知自己,看自己能放松到什么程度。而你所把握的每个觉知,就是所谓的“自己”。

3.你的幸福要让眼睛看见,还是让心看见?

林奕华有部直指幸福命题的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女主人公“宝贝”起初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一个是相爱但贫穷的男友,一个是富有但并不爱她的男人,直到双目失明,她最后选择的却是第三个男人——一个平凡得掉进人堆就看不见人,但那个男人却最能抚慰她的心。

我们就是那个“宝贝”,以为看得见,其实只是一直在找我们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已,心是瞎的。

他曾让一个女生绑上眼睛,然后找个男生跟她交流,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女生也很开心。等聊完之后,女生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打开,在场的每个人都亲眼看见,当那个女生一看到那个男生的庐山真面目时,眼睛里明显流露出失望——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实在不怎么样。

聊的时候,女生很享受,因为她在心里为这个男生虚构了一个画面,认为他应该长什么样子,然后结果不如所愿。把这个例子倒过来,就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事:你看到一个外表很好的人,你会尽量找跟他聊得来的话题,大家在这个范围里产生极大共鸣。你或许很开心,却忘记了这一点点的愉悦,是彼此花了多少力气努力出来的,更不用说对方也在配合你。但当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比如新鲜感、亲密感过了以后,大家开始松弛懈怠,你这才突然惊觉——除了那一点点共鸣,其他更多不合拍的部分该怎么办?

眼睛往往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甚至让我们把看到的表象和内心真正的追求直接划上等号,比方一个男人打篮球很棒,但他一定是个英雄吗?说不定私底下还很怕蟑螂呢!情感和幸福最难跨过的第一个山坡,就是眼睛。你最好在眼睛看一层以后,再用脑子看一层,然后再用心看一层,起码看三遍,才能知道你现在在追求的,是不是心里真正渴望的。

4.你要幸福速成,还是慢火细炖?

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成功速成模式,还会有耐心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过人生吗?现代人全讲方便,甚至包括“快乐”,都希望最好来得很快捷。最好当我不快乐时,能把“快乐”拿到我面前,好让我看见。可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增味剂,全是加引号的。那么容易得到你想听的,想看的,想吃的,很快,你真正获得幸福的能力就退化掉了,就像长期不活动的人,四肢最后会退化一样。依赖那些增味剂来开心,你反而会越来越不开心。

人们这么急切想要速成幸福,是不是也与竞争和比较有关?不是有人说“我的幸福,就是要比别人幸福”吗?

这句话太典型了,它很微妙地透露出现代人的心态——有这个“比”字,表面上看是想在别人上面,其实是自觉落在别人下面。但问题是你用什么跟人比幸福?

幸福不能速成,也不是要赢过别人,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幸福?

各有各的好,《意林》杂志简介 励志激扬人生 《意林》改变命运 励志激扬人生,《意林》改变命运。意林杂志创刊于2003年8月,顾名思义,意韵深长,蔚然成林。“意”就是意境、意韵、意义、意味,“林”即智慧之林,“意林”就是通过很多故事营造生命意境、展现哲思意韵、阐述人生意义、透析生活意味。意林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理念,关注现实生活,贴近现代人内心世界,弘扬博爱宽容的为人处世之道,表现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接触。力图通过温馨的故事、生动的语言,补充读者的生活经历,延展读者的精神边界,打造中国人最真实最贴心的心灵读本,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励志杂志之一。目前月发行量160万。邮发代号:16-288 《意林》杂志的办刊宗旨: 以“一则故事,改变一生”为宗旨,通过“小故事大智慧、小故事大道理、小视角大意境”,坚守“励志、感动、启迪、提升”的办刊理念,致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都深具影响的励志传媒。 《意林》杂志主要读者对象: 目前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3-45岁的社会各界人士,重点是在校学生(初中、高中、大学)。 《意林》杂志栏目设置: 励心小品、心灵鸡汤、世间感动、成功之钥、人与社会、成长视窗、生活锦囊、新知博览、精英谭、流行·视觉、诗·画·话、浮世绘、编读互动等 《意林》杂志文章内容: ☆采撷人文精化,让人与人心灵相通,让爱与爱交相汇融;☆彰显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倡导健康、平衡、阳光、积极的幸福生活新概念;☆致力于开掘、寻觅、展现生活中一花一木的意趣,一颦一笑的意韵; 意林杂志特点: 绿色的封面——健康与活力的象征;绿色的纸张——把健康和环保融入字里行间;绿色的内容——走进心灵深处,把爱织入心田;☆每期特有的专题、话题、花生等栏目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引人深思,与时代同步。☆文章故事性强,简短生动,意韵深长,不仅有助于学子们妙笔生花,还致力于增强现代人的幸福感和感受快乐的能力,提高读者的生活智慧。《意林》既是一本现代人的心灵鸡汤,同时又是生活智慧的指南。

哲思吧,高中时每期都买,内容很全很好。。

意林比较好一点 读者比较深涩难懂

杂志《哲思》

《哲思》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文化类月刊。创刊于2002年,以“寻求心灵共鸣,展现人性光辉”为办刊理念,通过清新的文字、灵动的版式、独特的视角、平等的姿态深入读者心灵。其内容分“哲思·生活真谛”、“意林·人生絮语”、“成功·生存智慧”、“情感·爱的启示”等几大版式块;成为一份清新的、智慧的,深入广大学生和青中年读者心灵的精品期刊。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

《哲思》、《哲思》励志杂志,每本售价5元。标准16开88页,每月10日出版。

社长 李秋海副总编辑李青 范青峰执行主编齐心编辑部主任易怀顺责任编辑李博编 辑凯文 米乐 小婵 江城 春天美术总监张文静插图提供孙晴 冰儿萧萧稻荷前 三乖大花猫 傅树清程曼华 大俗老张媒体运营河南省水滴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郑州市金水路16号邮政编码450014发行主管李国祯订 阅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国外发行北京782信箱出版日期每月16日印 刷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哲思》、《哲思》励志杂志,每本售价5元。标准16开88页,每月16日(为15日)出版。《哲思》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文化类月刊。创刊于2002年,以“寻求心灵共鸣,展现人性光辉”为办刊理念,通过清新的文字、灵动的版式、独特的视角、平等的姿态等深入读者心灵。其内容包括“哲思●生活真谛”、“意林●人生絮语”、“成功●生存智慧”、“情感●爱的启示”等几大版块;成为一份清新的、智慧的、深入广大学生和中青年读者心灵的精品期刊。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 是国家“双效”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并自2005年起连续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类期刊之一”。良好的市场把握,精确的发展定位,广泛的发行网络,使读者群体逐渐扩大,发行量稳步上升。截止2007年6期,《哲思》期发行量已近20万份,并以每期3%的平均增长速度递增,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网上有:哲思杂志订阅在线订阅_网站主页哲思杂志订阅官网订阅_网站首页可搜索。也可到当地邮局问问。

哲思杂志是哲理类

哲思投稿字数和规格:所选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具备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意味深远。短小为好。每期所选文章长短结合,长的1400字以内为宜。短的1300字以内。也可将短小品点汇编成2P。提出的观点或新锐或质疑,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的反面思考。最好与当下有关。

专栏设置:

1、哲思美文:(卷首语)以倡导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健康的现代都市生活态度为主题,抒写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的情感美文,要求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并能够引人深思。要求:800-1500字。

2、声色男女:以敏锐的视角、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观点,解构男人与女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

3、心语倾诉:夜色正浓,心思纷飞,滚滚红尘中的痴男怨望月长叹!爱与恨交织的心路历程。要求2000-4000字。

4、智慧火花:生活是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大全书,是我们汲取生存营养的智慧源泉。智慧人生——讲述古往今来小人物大智慧的经典故事,启发人们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对生活的大彻大悟。要求:500-2000字。

5、风花雪月:现代都市版的浪漫童话故事。为爱而生的男女主人公在两人的世界里共同演绎一曲缠绵绯恻、荡气回肠的倾城之恋。要求3000-5000字。

6、风雨人生:以纪实的手法讲述寻梦一族在职场、商场的奋斗故事。图文并茂,要求4-8张与内容相关的照片。要求:3000-5000字。

7、每月闲情:她如同午后的一杯奶茶或是一份甜点,为枯燥乏味的生活注入新鲜活力,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更加美妙。题材宽泛、内容新颖,能够吸引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愉悦心情、滋润心智。字数不限。

8、都市月光:在流光溢彩的都市里,总有一些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游子们如同浮萍一样漂浮着。面对生活中五光十色的诱惑,他们是迷失自我还是坚持自我?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无奈,他们如何走出彷徨与迷茫,获得释然?要求:2000-5000字。

9、精品阅读:这里没有矫情的做作,没有刻意的精雕细琢,只有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最真实感人的声音。从生活中淬取思想的精华,为读者朋友呈上视觉盛宴的一道精品佳肴。要求1000-3000字。

10、青春紫藤:那个轻舞飞扬的青春年代,朦胧、浪漫而诗意化的初恋,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盛开成一朵美丽、纯洁的紫藤花。要求2000-5000字。

11、海外星云:讲述海外留学或创业的华人在异国他乡艰辛曲折的寻梦之旅。他们真实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灵感,也可能是一种思维。要求:3000-5000字。

12、城市足迹:我们每个人都有城市情结,一座城自有一座城的美丽与精彩,它的个性风景,自成一家。让我们沿着城市的足迹,跟随作者感性地走近一座城,认识一座城,了解一座城,真实触摸一座城的心跳。

关于这两家杂志社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如下:一、意林杂志期刊投稿征稿说明:1.通过捷迅论文网在线服务、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向本站说明您要发表什么论文,需要发表在什么级别、什么类别的杂志期刊上2.填写服务登记表。您把文章及作者信息(姓名、电话、单位、邮编、详细联系地址、简介。 简介格式:姓名,(19**-),性别,**省**市 (籍贯),(职称),博士(学历),研究方向:****** )等作者信息发到我站信箱。(如果超过24小时没答复,请选择用其他方式联系)说明需要推荐到什么类别,什么级别的刊物,如果有时间限制,请说明。3.预付一定的代发费用定金(成功后补齐金额,如不成功,将退还给您)。4.捷迅论文网杂志期刊编辑部审核通过后,告知发表的时间。5.收到录稿通知后向本公司交纳协商好的代发费用,大部分刊物可以开具发票。7.杂志出版后,由杂志社给您邮寄当期刊物1-2本。8如果论文不能透过审核,退回修改,再审核,如果再次不能通过,将退还定金。9.本站杂志期刊资源丰富,发表周期短,所以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收取代发费用较低。二、哲思杂志社投稿说明:具体约稿版面:脚印:给人心灵震撼反映真善美的文章,能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同时又能让人在感动之余有所思有所得。(1500-3000字)随感:发"感"为主,故事短感悟多。(800-1500字)反思: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等的反面思考,也可涉及腐败等。(800-1500字)言论:针对时事发表您的看法,短小精炼,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立意。(800-1000字)生活讲义:直白地对生活的讲解,没有故事,可以是青春激昂的文章。(500-1500字)我们:主人公为"我",多指中学生、大学生、初入社会的青年。(800-1500字)他们:主人公非"我",可以是身边的人物,也可以是名人名家。(800-1500字)简单:小故事+感悟(500字以内)禅意:佛家引起的哲理,也可是上帝、古代哲人等。第一步:初涉社会成功的第一次,如面试等,重在故事。(800-1500字)芝麻开门:可以是成功故事,也可以是以故事引起的成功方法。(800-1500字)名人之路:特指名人的成功故事。亲情空间: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从而引发出思考。(1000--3000字)玫瑰香思: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深刻的爱情启示。(1500-3000字)人间真情:非亲情、爱情的其他友善的情谊故事。(1500-3000字大家的"产品"一经在《哲思》上展出,我们马上付给你60~600元/1000字的购买费,别吝啬你的笔墨。杂志一发到我们编辑手中,不超过一个星期我们就会寄出样刊和稿费的,可以说我们在众多的杂志中,我们的稿费是最及时的了。声明:要求原创,拒发抄袭、模仿、节选他人作品的文章及一"物"多处展示的文章,请家人给予理解和支持!杂志社地址: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东馨园别墅C3座 邮编:010010投稿电子信箱:

你好!~~我只知道邮箱地址邮箱地址: 额,哲思的栏目投稿要求么....不知道,符合就行了把。不过各个栏目就是以下这些了1.开卷.尘世走笔2.哲思.生活真谛3.意林.人生絮语4.成功.生存智慧5.情感.爱的启示6.智慧.时间万象

品点:所选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具备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意味深远。短小为好。每期所选文章长短结合,长的1400字以内为宜。短的1300字以内。也可将短小品点汇编成2P。反思:提出的观点或新锐或质疑,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的反面思考。最好与当下有关。3000字左右。流言:和当下热点结合。3000字左右。意林•人生絮语>>>>随感:以“感”为主,偏散文化,但抒情不重,让读者产生共鸣。800-3000字。青春:发生在青春时期的故事,可以是往事,可以是友情,可以是青春对内心的触动,最好无关爱情和亲情;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是身边人物,也可以是长辈在回忆青春。文笔要好。1300-3000字。简单(小故事+大道理):短小故事+感悟,800字以内。成功•生存智慧>>>>处关系:通过故事向读者展示与人相处方面的技巧。看后有所得。1300-3000字。有经验:前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3000字。转折点:让人有所得或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小故事,后加小问题。750-900字。成功路:特指众所周知的名人成功故事。最好是热点人物。3000字左右。情感•爱的启示>>>>玫瑰: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深刻的爱情启示,文笔细腻柔软。长短皆宜。800-3000字。暖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或真情故事,从而引发出思考。与爱情无关。800-3000字。智慧•世间万象>>>>人物:每期一个经典人物,可古可今,感性写法,如《战乱中的美神李清照》《坐看王维的桂花落》《林徽因:人间四月芳菲尽》。每期一个青年人物,但与“成功路”不同,或是反映青年人当下的生活状态或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新鲜的生活方式。如反映80后煤矿工人的《王刚:我的梦想是活着上去》,如反映独特的生活体验的《高晓松:我有钱不买房,却买梦想》。如当下流行的明星人物《谢霆锋:我的成长是一部励志剧》。3000字左右。特别关注:贴合当下主题的大文章。可文章汇合,可专题策划。要提前报选题。每年上半年是高考系列。目前下半年是“等你在大学”,以感性手法写大学,让人心生向往。3000字左右。经典:早期媒体刊登过的经典文章。如《疯娘》《那些温暖戛然而止》等。3000字左右。 爱心小便笺:稿费:原创千字100-300元。推荐30-60元。优稿优酬。(原创文章在杂志出版两个月内,不能曝光。)支持推荐,不过要尽量避免曝光率太高的文章,《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这些杂志上的文章不用;年代过于久远的文章不用,比如开头就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过于乡土的不用,比如村里的那条泥泞小道云云;来稿请注明推荐人的信息(QQ、电话、银行账户、邮编、地址),若有原作者信息,恳请一并附上。请注明转载出处。《哲思》支持故事性强的小清新小文艺范儿,积极正能量。这是2014年8月份编辑给的约稿函,格式什么的,一般都是标题居中,宋体五号,附上个人信息。word格式发送,邮箱贴一份,附件一份。

哲思杂志女生

《哲思》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杂志,《哲思》里有很多很好的励志文章,那么哲思杂志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不会太圆满,我们要摆正心态面对酸甜苦辣。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幸福是一件神奇的宝贝,它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隘,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人幸福自己幸福。

记住,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切,情感与事业。何以,人生总是烦恼无数,幸福却是少之又少。又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心间。

我们要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接受这个世界。风,静静徜徉,如诗般宁静;雾,淡淡飘散,如云般潇洒;心,落寞沉寂,如花般绽放,又如花般凋零。物,虽好,却难入心;景,虽美,却难心醉;路,虽远,却能澄清,能彻悟,能通透。

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都需要忍。忍耐是一种执着,一种谋略,一种修炼,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在人生的历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正好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

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我们都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是一件易事。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人一生,我们必须放下所有怨念,抛下所有伤痕,放弃所有悲伤,仰头面对阳光,扯开嘴角,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温暖。

有时候,我会觉得什么都是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并爱着这个世界。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就会堕落一阵子。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会想我的身上每个细胞都曾经是一颗小行星的影子,然后就挺过来了。

人生简单些更好,不需要把一切搞得复杂。珍惜生命中的所有能够相遇的人与经历,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份滋味与感受,看淡得失,善待自己。学会珍惜吧,只有懂得珍惜了,人生才会少几分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人,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繁花浮世本身就是一杯毒酒,我们总是想避之则吉,却总是一醉贪欢。金华名利本身就是一场噩梦,我们总想如梦初醒。

人生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另一人说:“去年底还听他说,等到工作状态好一点时,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

听到这话,我心中闪过好几个类似这样感叹的场景。然后我想通了:状态永远不会更好。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

“等到……我就……”是从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愿,我就可以谈恋爱了。”“等到当完兵,我就海阔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婚了。”“等到结了婚,我们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时间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后,我们就可以去环游世界了。”我们都说过类似的话,后来也都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两件事会发生,让这个句型无法成立。

一、我们考不上第一志愿、找不到天命真女、结不了婚,或升不了官。于是理所当然地说服自己,不能去谈恋爱、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来、不能陪小孩。怎么办呢?卷土重来,再试一次,或重造另一个比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学校,我就可以谈恋爱了……”

二、我们考上了第一志愿、找到天命真女、结了婚,也升了官。但发现那样的状态并没有原本想象的好,我们还是不快乐。于是天真地以为:一定要达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状态才会完美、快乐才会来临。结果第一个句子还没完成,又造了第二个句子:“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但等到我第一名毕业,就可以‘真正’去谈恋爱了。”“虽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发了财,就可以‘真正’幸福了。”“虽然结了婚,但等到我买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了。”“虽然升了官,但等到我当上总经理,就可以‘真正’多花点时间陪小孩了。”

就这样,现在的状态永远不够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结婚、去陪小孩、去环游世界。我们坚持要等到更佳状态,才开始对自己好。人生永远在“等待”,谈恋爱、陪小孩这些简单的快乐,一直被排在重重关卡之后。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胸怀大志。

就这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愿,是为了要第一名毕业。升了官,是为了要当上总经理。活着,永远是在布局。醒来,就开始算计。我们不敢开香槟,因为还要再接再厉。不敢休假,因为对手都在打拼。我们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关机,然后给了这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涯规划”。

算计和规划没什么不好,没有算计和规划的人生,活不出浓度和深度。但算计和规划会上瘾,很少人能在过头之前喊停。

结了婚,要买房子。买了房子,要把房贷缴清。房贷缴清,要换大一点的房子。换了大房子,要换好一点的车子……

升了官,要当上总经理。当了总经理,要冲业绩巩固自己的地位。地位巩固了,猎头公司来找你当更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下去,永远不会“安定下来”,永远没时间“陪小孩”。

所以,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 才是最好的状态!

1.你在按谁的时间表过人生?

现在女性容易焦虑,有个有形无形的时间表摆在她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第一个孩子。

晚一步就觉得天要塌下来。这是什么生活?人生难道可以预定吗?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呀?

这个问题真值得好好想想: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

只要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大家就觉得,“那是我的!”“是我要的!”因为有“幸福”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忘了这个幸福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幸福了?

2.你在用谁的概念做“自己”?

林奕华常年在香港大学给学生上通识课。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播放两则韩国房地产广告短片:一则画面里是一间极尽奢华的大房子,女主人穿着晚礼服,在房子里优雅地弹钢琴,喝咖啡,她站在窗前极目远眺,窗外星光灿烂;另一则是一个女人跟着朋友参观新家,边看边掏出相机,把见到的豪华冲浪按摩浴缸,大得吓死人的衣帽间、全套声控家电统统偷拍下来,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嫉妒恨。

播放完毕,林奕华问学生观后感。学生回答:看完后好有压力,一方面羡慕这样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非常清楚背后不菲的代价。但林奕华的感受截然不同:我只看到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我没看到一个家。每个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商业社会打造出无数“你值得拥有”的美丽神话,于是“I deserveit,我值得这些好东西”成了时代金句。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态度:我是一个盘子,我这个盘子这么精致,这么珍贵,放进来的东西当然得是好的,不然岂不糟蹋了我这个盘子嘛!但是你想过吗?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盘子,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了。

这些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就没资格幸福吗?为什么别人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别人对我的感觉决定了我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单单抛出这句话是空的。到底什么是“自己”?独立人格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每天多吃点维生素就能得到,也不是听广告说穿这条牛仔裤或去哪个地方旅行,就是“做自己”了。它需要你常常挑战自己,常常问自己问题。

比方说:我坐在这里,感觉舒服吗?然后你开始搜寻跟舒服感受有关的信息。这个光线让我感到舒服,但我想起昨天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会场做讲座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为什么?问自己多了,我就慢慢了解,原来我是个对光线强弱十分敏感的人。这就是你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有能力去帮助引领别人了解自己。你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就会看到周围,看到全部,然后你就开始累积,变得有厚度,别人对你讲一句话,你自然很快就理解,别人看你会不一样。逐渐的,你变得不那么急了,凡事有把握,因为你都有底了。最后,不管你进入什么新环境,你都用这个方法觉知自己,看自己能放松到什么程度。而你所把握的每个觉知,就是所谓的“自己”。

3.你的幸福要让眼睛看见,还是让心看见?

林奕华有部直指幸福命题的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女主人公“宝贝”起初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一个是相爱但贫穷的男友,一个是富有但并不爱她的男人,直到双目失明,她最后选择的却是第三个男人——一个平凡得掉进人堆就看不见人,但那个男人却最能抚慰她的心。

我们就是那个“宝贝”,以为看得见,其实只是一直在找我们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已,心是瞎的。

他曾让一个女生绑上眼睛,然后找个男生跟她交流,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女生也很开心。等聊完之后,女生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打开,在场的每个人都亲眼看见,当那个女生一看到那个男生的庐山真面目时,眼睛里明显流露出失望——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实在不怎么样。

聊的时候,女生很享受,因为她在心里为这个男生虚构了一个画面,认为他应该长什么样子,然后结果不如所愿。把这个例子倒过来,就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事:你看到一个外表很好的人,你会尽量找跟他聊得来的话题,大家在这个范围里产生极大共鸣。你或许很开心,却忘记了这一点点的愉悦,是彼此花了多少力气努力出来的,更不用说对方也在配合你。但当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比如新鲜感、亲密感过了以后,大家开始松弛懈怠,你这才突然惊觉——除了那一点点共鸣,其他更多不合拍的部分该怎么办?

眼睛往往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甚至让我们把看到的表象和内心真正的追求直接划上等号,比方一个男人打篮球很棒,但他一定是个英雄吗?说不定私底下还很怕蟑螂呢!情感和幸福最难跨过的第一个山坡,就是眼睛。你最好在眼睛看一层以后,再用脑子看一层,然后再用心看一层,起码看三遍,才能知道你现在在追求的,是不是心里真正渴望的。

4.你要幸福速成,还是慢火细炖?

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成功速成模式,还会有耐心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过人生吗?现代人全讲方便,甚至包括“快乐”,都希望最好来得很快捷。最好当我不快乐时,能把“快乐”拿到我面前,好让我看见。可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增味剂,全是加引号的。那么容易得到你想听的,想看的,想吃的,很快,你真正获得幸福的能力就退化掉了,就像长期不活动的人,四肢最后会退化一样。依赖那些增味剂来开心,你反而会越来越不开心。

人们这么急切想要速成幸福,是不是也与竞争和比较有关?不是有人说“我的幸福,就是要比别人幸福”吗?

这句话太典型了,它很微妙地透露出现代人的心态——有这个“比”字,表面上看是想在别人上面,其实是自觉落在别人下面。但问题是你用什么跟人比幸福?

幸福不能速成,也不是要赢过别人,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幸福?

另维:有计划的人生才是好人生你好,我叫另维,女孩子,今年20岁,本科在读。这是西雅图的凌晨两点半。我同往常一样,复习功课至天亮,与供职的留学咨询公司的客户视频聊天一小时半,确定她的大学申请状况;出门去教堂,带上午饭去图书馆,聚首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管理学课业项目的讨论;结束后回寝室小睡一会,端一杯咖啡,返回图书馆继续昨天没写完的作业。窗外淫雨霏霏的,校园很美,哥特式建筑群间,有浑身湿透的乌鸦落在屋檐、地面狼狈的摆翅膀,有海鸥长鸣着斜划长空,破雨而行,还有一跳又一跳的小松鼠,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什么。我在玻璃里色泽清淡的影像中看见了自己。长发,淡妆,表情丰富,没有皱纹,和两年前那个独自拖着两只23千克的巨大旅行箱,第一次降落在太平洋对面的小姑娘,并无什么两样。闭上眼睛,襄樊四中里的一切都还在历历在目。在小城里为高考是尊的高中梦想里留学,对流程一知半解,又不想把自己的命运撒手扔给中介,不负责任又浪费金钱。注册小马过河,追梦,傻傻地等那时为数不多的几家留学论坛,如饥似渴地浏览、存储高校介绍与所需材料。很快发现网上的信息众说纷纭彼此不一,只好自己上学校官网确认信息。那年约莫十五六岁,唯一的学英语途径是人教版课本,很多看不懂的词句,只好一边查字典一边四处询问,麻烦之余,国外网站运行速度还奇慢,每次都烦躁得想罢手不干了。满心滴血地拿出一字一词写出来的、积攒多年的稿费,趁假期报名托福、SAT培训班,租好新东方附近的廉价地下室,就这样只身北上进京。当时,托福班上名校大学生居多,SAT班则充满了家境优渥、见识极广的中学生,课间几番闲聊,才知道自己跑了这么远,在考语言、考高考、选学校、递交申请、等通知、拿录取、办签证、出国的基本流程图里,却连路都还没上。而自己还在为勇敢出走沾沾自喜。还记得心里那段不曾中断过的退堂鼓——坚持不下去了,真的。又不是不出国就没学上;也记得在狭小阴暗的地下小隔间里的硬板床上,横牙厮磨的声音——就在咬牙熬一天吧,毕竟是已经坚持了这么久的理想。以一天500个单词,循环往复背不停为起点,把昂贵又难买的几千页的习题集视为珍宝终日研习;熬夜刷考位,从武汉考到香港;字斟句酌地填表格,撰写个人陈述,提交申请。在将近半年的漫长等待里束手无策,鼓足勇气拨打国际长途询问,却半天哼唧不出一句意义明了的话。一条路,好不容易一鼓作气走到半程,却像是被人一把扔进了无垠的旷野,不见来路不见归途。还记得那年盛夏深夜的地下室隔间里炎热异常,睡不着,于是拉开灯泡,一边流汗一边背单词;记得17岁一个人在香港街头,饿着肚子摸索、计算从住所到考场的路;记得录取信迟迟不来的一月底,三天两头便要从申请全军覆没、前功尽弃的噩梦中醒来,茫然听着窗外的烟花与鞭响;记得抱着签证材料,在大使馆前疯狂加速的心跳;记得拖着箱子走进国际航班登机口后的悄悄回头,以及视线尽头我那因为没有护照被保安拦在外面的妈妈,和她伫立的并不夺目的身影。在留学成为生活方式的现在清晰地记得那些画面,但当时的绝望感觉,已经全无迹可寻了。事情好像并没有我说的那么艰苦困难,总之一切就这样开始了。遇见许多初从世界各地聚来一处的18岁少年,大家 一起说着蹩脚的英语,日日闹笑话。比如去餐馆吃饭,因为吃不惯饭里诡异的Teri-yaki酱、墨西哥辣椒酱而向店员索要醋(Vinegar),却因为太过紧张把“Do you have virgin”;比如托同学带一杯可乐(Coke),却把音发成Cock;比如去公园晨跑,听到迎面而来的黑人大哥热情洋溢的“Hey,bro,give me five”,郁闷地掏出5美金给他......灰心又兴奋地惊叹“原来世界这么大”。混血人种远多于其他,轻易就能结识到来自世界任何角落的人;学最前沿的知识却丝毫不被禁锢思想;自由选择专业(不同学院自行设置申请和考试要求),自由选择进学院的时间(最晚大三),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志向、能力与兴趣所在;出国机会不胜枚举。会日均领悟一次“人外有人”,四五国语言随意转换、中学创业、成绩优异特长突出、大二起在世界500强高新实习的人比比皆是,再厉害都不算厉害,再有钱都不算有钱,再努力都不算努力。渐渐被潜移默化出平日拼命学习、工作赚钱,夏天去阿拉斯加、西雅图度假,冬天则奔赴佛罗里达、夏威夷的观念。迅速学会做饭,买菜,缴,省水电费,拼家具,修马桶,开车......真真正正地独立生活。生病了自己养,因为两天住院费相当于消费一辆二手宝马;在与父母的视频中巧妙掩饰病情,因为两球相隔,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白担心。是太多太多如果不远走,30岁也悟不出的成长,半生也到不了的地方,一生都结识不到的人。大多数时间里,我每天的睡眠在3~4小时之间,一般是凌晨2点以后到5点,其他时间都在马不停蹄。不知从何时起,只要和父母视频,爸爸就会不厌其烦地叮嘱,要多多睡睡,好,还要按时吃饭啊不要太累啊睡觉比什么都重要啊。不懂他为什么总是不懂我的想法——你20岁,这么一把充满希望的好年纪,你早上醒来,决心要看一整天的功课书,你发现自己还有点困,你说,再睡5分钟吧。你在半小时后迷迷糊糊起床,刷牙洗脸收拾东西半小时,然后出门吃早饭,你磨蹭去自习室时已将近上午十点,你看看四周,上上厕所喝喝水,拿出手机看时间又顺便看看短信QQ人人甚至微博,然后你惊讶地说,怎么刚翻开书本一上午就过去了。你去吃午饭,接着你困了,你想,睡半小时下午精神好,效率才会更高呢。下午四点,你醒了,你决定省下去自习室的时间,立刻马上好好学习,你又上上厕所喝喝水,没看完两页,室友来了,他叫你出去打球逛街,你说,我要学术啊。你们你说他说你说一小时,他走后你再意犹未尽地看看手机,还没看完你又饿了,原来是晚饭时间到。你吃罢晚饭,想起一天过去什么也没做,真的很着急了,你终于在自习室里安安静静地看了两小时的书。踏着夜回寝室的路上,你满足地想,今天还是挺有效率的嘛。回寝室后又接受一番“学霸啊,学术帝终于回来了啊”的赞叹,带着“我有在好好学习的美好幻想睡觉了。哦,对了,听说还有会用打电脑游戏嘉奖自己奋斗一天的人,好吧,你打了半小时游戏,幸福地睡着了。不知不觉,你这个以为自己一天学习了10小时的人,发觉那些真正学习了10小时的人满手全是机会,在去念顶级名校和入职场拿高薪间艰难纠结,你看得满心难受,你对自己说,比不了啊,人家妈妈是老师,先天条件好,自然比我强;你发现一个飞黄腾达的人的爸爸的弟弟的二表哥的三叔是个官僚或者商人,你骂骂咧咧,什么管二代富二代,这个拼爹的时代;在接下来,你终于发现一个什么身家背景都挑不出来的人,于是你仰天长叹,命啊,命啊,这都是命啊,他就是被苹果砸到的牛顿,而我一生注定是个小人物,唉。你发现了很多不公不正,唯一没发现的是那些年里的每一天,你对头昏脑涨的自己说“再睡5分钟”时,别人已经悄悄下了床,而那偏偏就是一切差异的起源。你看不见每分每秒,日积月累的过程,你只看见它们造成的后果。你看见大家纷纷有车有房了,你还在为生计奔波犯愁,你越发埋怨起来,你怨天怨地怨爹怨社会,为什么老天没给机会。是的,你总是能找到完美的借口和理由,然后有一天你一觉醒来,你40岁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典礼上,First year program的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你开始的四年生活前,我希望你们想清楚你准备来这里干什么,你们是自由的,可以选择拼命学习,像你们的校友×××一样去改变世界,也可以选择每天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数独游戏,But I believe this is not the reason why you work so hard to go to into this university(但我相信这不是为什么你努力想进入这所大学的原因).吃吃睡睡,刷刷微博,无数个日夜我拼命、拼命、拼命考上华盛顿大学不是为了这些。所以,爸爸,不要试图阻止我一天接一天长达20小时地清醒着,我不累,不困,我若想睡想吃想刷微博,大可以退学回家去,在家里做这些没有忧虑,成本低廉......我就是想象我之前的习惯一样,买各种日历月历年历,把计划写得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因为有计划的人生,才是好人生。((((一字一句辛苦手打,请采为最佳答案,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推荐《追风筝的人》、《简爱》、《红楼梦》、《苦难辉煌》、《解忧杂货店》等开阔视野的书有很多,应该说通过阅读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是需要日积月累地阅读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中国国家地理,读者,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知音,半月谈,青年文摘,意林等都可以看看,能学到不少知识。

哲思杂志人生

你想在网上还是在报表及书刊上面投稿呢?

《哲思》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杂志,《哲思》里有很多很好的励志文章,那么哲思杂志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不会太圆满,我们要摆正心态面对酸甜苦辣。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报。幸福是一件神奇的宝贝,它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隘,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人幸福自己幸福。

记住,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切,情感与事业。何以,人生总是烦恼无数,幸福却是少之又少。又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心间。

我们要学会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接受这个世界。风,静静徜徉,如诗般宁静;雾,淡淡飘散,如云般潇洒;心,落寞沉寂,如花般绽放,又如花般凋零。物,虽好,却难入心;景,虽美,却难心醉;路,虽远,却能澄清,能彻悟,能通透。

当忍则忍,能屈能伸,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都需要忍。忍耐是一种执着,一种谋略,一种修炼,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在人生的历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正好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

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我们都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是一件易事。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人一生,我们必须放下所有怨念,抛下所有伤痕,放弃所有悲伤,仰头面对阳光,扯开嘴角,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温暖。

有时候,我会觉得什么都是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相信并爱着这个世界。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就会堕落一阵子。有的时候觉得辛苦,没了斗志,会想我的身上每个细胞都曾经是一颗小行星的影子,然后就挺过来了。

人生简单些更好,不需要把一切搞得复杂。珍惜生命中的所有能够相遇的人与经历,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份滋味与感受,看淡得失,善待自己。学会珍惜吧,只有懂得珍惜了,人生才会少几分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人,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繁花浮世本身就是一杯毒酒,我们总是想避之则吉,却总是一醉贪欢。金华名利本身就是一场噩梦,我们总想如梦初醒。

人生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另一人说:“去年底还听他说,等到工作状态好一点时,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

听到这话,我心中闪过好几个类似这样感叹的场景。然后我想通了:状态永远不会更好。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

“等到……我就……”是从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愿,我就可以谈恋爱了。”“等到当完兵,我就海阔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婚了。”“等到结了婚,我们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时间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后,我们就可以去环游世界了。”我们都说过类似的话,后来也都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两件事会发生,让这个句型无法成立。

一、我们考不上第一志愿、找不到天命真女、结不了婚,或升不了官。于是理所当然地说服自己,不能去谈恋爱、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来、不能陪小孩。怎么办呢?卷土重来,再试一次,或重造另一个比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学校,我就可以谈恋爱了……”

二、我们考上了第一志愿、找到天命真女、结了婚,也升了官。但发现那样的状态并没有原本想象的好,我们还是不快乐。于是天真地以为:一定要达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状态才会完美、快乐才会来临。结果第一个句子还没完成,又造了第二个句子:“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但等到我第一名毕业,就可以‘真正’去谈恋爱了。”“虽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发了财,就可以‘真正’幸福了。”“虽然结了婚,但等到我买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了。”“虽然升了官,但等到我当上总经理,就可以‘真正’多花点时间陪小孩了。”

就这样,现在的状态永远不够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结婚、去陪小孩、去环游世界。我们坚持要等到更佳状态,才开始对自己好。人生永远在“等待”,谈恋爱、陪小孩这些简单的快乐,一直被排在重重关卡之后。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胸怀大志。

就这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愿,是为了要第一名毕业。升了官,是为了要当上总经理。活着,永远是在布局。醒来,就开始算计。我们不敢开香槟,因为还要再接再厉。不敢休假,因为对手都在打拼。我们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关机,然后给了这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涯规划”。

算计和规划没什么不好,没有算计和规划的人生,活不出浓度和深度。但算计和规划会上瘾,很少人能在过头之前喊停。

结了婚,要买房子。买了房子,要把房贷缴清。房贷缴清,要换大一点的房子。换了大房子,要换好一点的车子……

升了官,要当上总经理。当了总经理,要冲业绩巩固自己的地位。地位巩固了,猎头公司来找你当更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下去,永远不会“安定下来”,永远没时间“陪小孩”。

所以,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 才是最好的状态!

1.你在按谁的时间表过人生?

现在女性容易焦虑,有个有形无形的时间表摆在她面前——几岁买房,几岁结婚,几岁要生第一个孩子。

晚一步就觉得天要塌下来。这是什么生活?人生难道可以预定吗?有必要停下来好好问问自己:这时间表是谁定的呀?

这个问题真值得好好想想: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想要的,还是别人放进我们心里的?

只要这些东西贴上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大家就觉得,“那是我的!”“是我要的!”因为有“幸福”这层包装纸,你只看到外表,忘了这个幸福的概念是谁帮你种下的。可是,谁规定不按照同一张时间表过人生,就没资格幸福了?

2.你在用谁的概念做“自己”?

林奕华常年在香港大学给学生上通识课。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播放两则韩国房地产广告短片:一则画面里是一间极尽奢华的大房子,女主人穿着晚礼服,在房子里优雅地弹钢琴,喝咖啡,她站在窗前极目远眺,窗外星光灿烂;另一则是一个女人跟着朋友参观新家,边看边掏出相机,把见到的豪华冲浪按摩浴缸,大得吓死人的衣帽间、全套声控家电统统偷拍下来,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嫉妒恨。

播放完毕,林奕华问学生观后感。学生回答:看完后好有压力,一方面羡慕这样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非常清楚背后不菲的代价。但林奕华的感受截然不同:我只看到一个博物馆和一个美术馆,我没看到一个家。每个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商业社会打造出无数“你值得拥有”的美丽神话,于是“I deserveit,我值得这些好东西”成了时代金句。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态度:我是一个盘子,我这个盘子这么精致,这么珍贵,放进来的东西当然得是好的,不然岂不糟蹋了我这个盘子嘛!但是你想过吗?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个盘子,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了。

这些美好的东西,得不到就没资格幸福吗?为什么别人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别人对我的感觉决定了我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可单单抛出这句话是空的。到底什么是“自己”?独立人格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每天多吃点维生素就能得到,也不是听广告说穿这条牛仔裤或去哪个地方旅行,就是“做自己”了。它需要你常常挑战自己,常常问自己问题。

比方说:我坐在这里,感觉舒服吗?然后你开始搜寻跟舒服感受有关的信息。这个光线让我感到舒服,但我想起昨天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会场做讲座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为什么?问自己多了,我就慢慢了解,原来我是个对光线强弱十分敏感的人。这就是你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你就有能力去帮助引领别人了解自己。你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就会看到周围,看到全部,然后你就开始累积,变得有厚度,别人对你讲一句话,你自然很快就理解,别人看你会不一样。逐渐的,你变得不那么急了,凡事有把握,因为你都有底了。最后,不管你进入什么新环境,你都用这个方法觉知自己,看自己能放松到什么程度。而你所把握的每个觉知,就是所谓的“自己”。

3.你的幸福要让眼睛看见,还是让心看见?

林奕华有部直指幸福命题的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女主人公“宝贝”起初一直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一个是相爱但贫穷的男友,一个是富有但并不爱她的男人,直到双目失明,她最后选择的却是第三个男人——一个平凡得掉进人堆就看不见人,但那个男人却最能抚慰她的心。

我们就是那个“宝贝”,以为看得见,其实只是一直在找我们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已,心是瞎的。

他曾让一个女生绑上眼睛,然后找个男生跟她交流,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女生也很开心。等聊完之后,女生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打开,在场的每个人都亲眼看见,当那个女生一看到那个男生的庐山真面目时,眼睛里明显流露出失望——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实在不怎么样。

聊的时候,女生很享受,因为她在心里为这个男生虚构了一个画面,认为他应该长什么样子,然后结果不如所愿。把这个例子倒过来,就是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事:你看到一个外表很好的人,你会尽量找跟他聊得来的话题,大家在这个范围里产生极大共鸣。你或许很开心,却忘记了这一点点的愉悦,是彼此花了多少力气努力出来的,更不用说对方也在配合你。但当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比如新鲜感、亲密感过了以后,大家开始松弛懈怠,你这才突然惊觉——除了那一点点共鸣,其他更多不合拍的部分该怎么办?

眼睛往往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甚至让我们把看到的表象和内心真正的追求直接划上等号,比方一个男人打篮球很棒,但他一定是个英雄吗?说不定私底下还很怕蟑螂呢!情感和幸福最难跨过的第一个山坡,就是眼睛。你最好在眼睛看一层以后,再用脑子看一层,然后再用心看一层,起码看三遍,才能知道你现在在追求的,是不是心里真正渴望的。

4.你要幸福速成,还是慢火细炖?

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成功速成模式,还会有耐心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过人生吗?现代人全讲方便,甚至包括“快乐”,都希望最好来得很快捷。最好当我不快乐时,能把“快乐”拿到我面前,好让我看见。可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增味剂,全是加引号的。那么容易得到你想听的,想看的,想吃的,很快,你真正获得幸福的能力就退化掉了,就像长期不活动的人,四肢最后会退化一样。依赖那些增味剂来开心,你反而会越来越不开心。

人们这么急切想要速成幸福,是不是也与竞争和比较有关?不是有人说“我的幸福,就是要比别人幸福”吗?

这句话太典型了,它很微妙地透露出现代人的心态——有这个“比”字,表面上看是想在别人上面,其实是自觉落在别人下面。但问题是你用什么跟人比幸福?

幸福不能速成,也不是要赢过别人,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幸福?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人生哲思录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在篇幅上来说比较短,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质朴平实而又不失诗的光华,从内容上来说畅达深邃而又渗透着哲学思想,其思想深刻而又超然于世。它让我知道了生命的不可重复性,要更加珍惜生命,让我知道人生的短暂,要合理利用时间。回归简单的生活必须有一颗淳朴的心,它让我躁动的心沉静安宁,它教我们淡泊名利沉淀自己。

《智慧》中告诉我们智慧和聪明完全是两回事,聪明是指一个人在能力方面的素质,如具有机敏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而智慧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人生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足够的勇气和敏锐的眼光,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这就教会我们大学生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更要有智慧来分辨二者的区别。

《真实》中告诉我们,人活的独特、潇洒一定要发自内心。如果你太关注自己活的样子,总是活给别人看,或者哪怕是活给自己看,不是自己真实的性格,那么,你愈是表演的真诚、独特、潇洒,你实际上却活的愈是做作、平庸、拘谨。大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时刻,太看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无益于我们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周国平一直着重于内在和灵魂的超脱,不难从《真实》中看出他强调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即一个正直的性格,而性格是否正直也表现在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方面。

读《安静》时想到,现时社会上一些世俗观念也进入了学校。利益的驱动超越了一切,物质的诱惑淹没了精神的愉悦。我们很难再听到来自心灵本真的呼唤――如此浮躁的环境中我们又如何做学问?摆脱外在的虚名、浮行,保持一份心灵的恬淡,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沉淀自己,积蓄力量,成就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们大学生正确的选择。

《读书》中周国平认为,读书不在于破万卷,重要的是读书时的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用品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破万卷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是在于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是自身精神的丰富和成长。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就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要有从容的心境。大学时期是我们养成读书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学培养的就是我们读书的习惯和无师自通的能力。同时读书也提高了我们的觉悟,进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教化。更重要的是,大学读书的多少决定我们以后发展潜力的大小。读的书越多我们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因为我们有厚度,这个文化底蕴的厚度,也决定了我们发展潜力的高度。

《人生哲思录》的积极思想给我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在浩瀚的生命之岸,我自豪地告诉你――世界,我追求过,奋斗过,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没有停止过拼搏,而这个造就了万物的世界也将欣慰地回答:只要你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

本人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并不是我刻意变得深刻了,而是因为这几天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不上网,也不玩游戏,现代人没有电脑就特无聊,便找找消遣的杂志,没把杂志找出来,倒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这一翻,我才知道,我错过了一本怎样的好书。

这本书是我在广州深圳八卦岭那个小小的书城买的,上面的扉页边角下,有我用纤细的圆珠笔记录着,有雨”的字样,我似乎忘记了在四年前那个有点蒙蒙细雨的下午是怎样的因缘拿起了这本书,也忘记了是怎样的购买冲动买下了这本书,总之四年来,我从来,没有翻过它,而它也静静的陪着我,从八卦岭到布吉,从深圳到南宁,它陪着我搬了10多次家,直到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它也终于安定下来,睡在我衣柜最底下的抽屉里。

当我把它翻出来,非常的好奇,不敢相信是自己买下了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书呢?浅灰色的封面画着零星的几枝枯枝,简单而不耀眼的封面,有种淡淡的'从容在里面。打开目录,上面写着这是一个探索境遇与心情,困惑与觉悟,执着,自我发现等的书,是关于人生境界生活质量的书,是一本在我那个年龄看不懂的书——现在,我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读的明白了,有时候,它说的一些话,就象从自己心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会对自己说,对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个意思,它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呢?也许,这是一本年轻的自己买给未来自己的书,是因为相信自己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会拥有了足够的感悟和阅历,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与它共鸣,当我在阅读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的飞翔,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在喧哗,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读到更多好的书,今后少一点玩无聊的游戏。

“人生终究是漫长的,不求‘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求珍视自己,做到不忘初心,便已无憾。”

这是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三(9)班学生贺志选读《人生哲思录》后写下的感悟《不忘初心》中的一段,他也因此文获得了“第十六届沪、港、澳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五地中学学生暨20xx全球华人中小学生阅读报告大赛”高中组的一等奖。

8月25日是上海书展的最后一天,上述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兆路等出席了颁奖典礼。会上,叶辛先生和获奖师生围绕着“经典阅读与成长”,目前青少年的阅读、写作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每年的阅读报告大赛都会有一个主题,今年中学组的主题是“对话经典”。怎样的文学作品称得上是“经典”?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认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筛选,流传下来的都是好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经历过几百年,生活在各种状态下的中国人都在读它们,而且都读出意味来了,这就证明这部作品是有养料的,是真正的经典。

青少年为什么要读经典?叶辛说,经典作品不管吃,不管穿,但是久而久之,它会作用于你的身心,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作品里的精神,作者的情绪,作品描画的人物个性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对人生的态度,并默默作用于整个人的气质和素质。

广泛的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作品,还可以帮助读者学会独立思考。娄山中学语文教师汤雅华认为,当下人们热衷于刷微博、微信、QQ空间,收获了巨大的信息量,但这些碎片化知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对人益处甚微,甚至会阻碍我们深入、独立思考,而经典阅读才能让我们避免人云亦云,真正拥有独立的灵魂。

通过这些读书报告,叶辛等评委也发现,当今中学生的思考力大有提高的空间。对于缺少生活体验的中小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力?评委们给出的答案是:阅读,广泛地阅读。

“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否,关键是什么?”在互动环节,针对读者的这一问题,评委们一致认为,独特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

有评委表示,好文章往往在朴实的语言中,蕴藏着作者的观点或感受。而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正是当下不少学生写作的“短板”,解决办法仍是多读书、读好书。

全球华人中小学生阅读报告大赛由上海作家协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图书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澳门日报》等联合主办,《少年日报》《上海中学生报》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6届,旨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交流,引导更多的青少年亲近和热爱华文母语,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习惯;促进中小学校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以及全球华人中小学生的文化交流。

不是我们不思考人生,而是人生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机会。哲人都说,要为正义而活,要为自己的良心而活。可是能够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活,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在生活面前,能或不能都显得格外晦涩。周国平说,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按照他的定义,成功基本上属于稀缺物种。一个人显露自己的真性情很简单,但要真正出于公平和正义,那就不简单了。人人都想活出个样来,周国平却认为人应该活出个味来。古人也说,人间有味是清欢。味都有,是否是清静之味,欢喜之味,就不得而知了。

敬畏,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内心情感,敬畏规则,敬畏制度,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失去敬畏,人便沦落为原始状态。自然之美,美在自然。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于天地间存在。

佛说,人生的三重境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可见,见自己是最为艰难。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看见真正的自己。既然无法看见真实的自己,不如像李诞一样,做一个浅薄的人,反而有趣。有趣的人,不管在任何时代,都能专注于自我,专注于灵魂,对于他们来说,乏味是人生最大的败笔。每个人都热爱生命,但怎样才算珍惜生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还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意义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我们的心,心往哪儿走,便决定了生命的意义。

《超脱》――周国平提倡人需要重视精神活动,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或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被琐事所占据。他不反对事业和忙碌,但需要与自己从事的事情适时适当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一个诗句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很有意境,也很佩服主人的韬略。超脱是要与忙碌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给心灵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回味体会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但超脱又不能过于深刻,完全脱离于忙碌和世俗,游离于人间肤浅之外,甚至遁入空门,也不是最佳境界和结果。

《自足》――讲的也是空灵。和作者一样,我的性格也是两个方面;一个好动,想尝试各种新鲜和好奇,想体验人生各种可能;一个好静,经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记得好长时间的习惯是晚上睡觉之前回忆自己一天的事情,分析得失和利弊,有日省吾身的习惯。也经常一个人夜深人静时在小区的广场里度步,任凭思绪万千,想人生想爱情想婚姻想事业想友情,好像好多问题都在那个时刻想明白。我另外一个习惯是画和写,怕自己的脑袋容量不够用,把困扰自己的事情写出来或画出来,分析权重或排序,将一些好像很重要很紧急很棘手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取舍掉。

《独处》――我给属下经常讲的一个词是“慎独(慎重独处)”,和周先生提倡的独处不是一回事。D教授告诉我安静也是一种享受,我才幡然醒悟,但她没有体会还有惆怅或一丝忧愁和伤感的独处,我认为是一种缺憾。

我梦想一个人周末在躺椅上沐浴在阳光下悠然看书喝茶的感觉,也渴望一个人住在大山里没有电话骚扰没有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感觉。经常体会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户下,看着外面绿油油的树木和庄稼,或想着自己失败的初恋情人或想着去世的爷爷心里泛出一股淡淡的惆怅。

书中有这句话“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

周国平先生说,他的人生观若用一句话概括,那便是真性情。他觉得成功并非人生的主要目标,只有活出真性情才算不虚度人生。对此,我看法略同。

现代社会争名逐利的风气很成问题,人们总围着钱转,迷失了单纯善良的本性。如今的综艺选秀节目铺天盖地,平凡人老想着一夜暴富或者一夜成名,殊不知那些光鲜亮丽的名人的内心挣扎。

现实中的人们总是对生活强加抱怨,总觉得活着太累。可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别人不能左右你的思维,你却总模仿别人,追随大众的脚步。正因如此,你才会渐渐地迷失自己,你痛苦地挣扎着,漫无目的地追寻着欲望。但当你得到那些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真的快乐吗?

最近层出不穷的明星吸毒案便暗示了答案。他们的生活都很优越,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压抑感和忧郁情绪。他们难道活得不精彩吗?也许是我们认为精彩。周国平先生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那样他的人生才有意义。难道那些吸毒的明星们起初并不想当明星,只是迫于无奈?我觉得应该不是,而是他们走在明星路上的时候,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们变得迷茫不知所措,选择了逃避退缩。那么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凭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种种困难,而非要用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呢?也许是忘了最初的单纯梦想。

正如周国平所说:“我走在街上,一路朝熟人点头微笑;我举起酒杯,听着应酬的话,用笑容答谢;我坐在一群妙语连珠的朋友中,自己也说着俏皮话,赞赏或得意地大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心中会突然想起一个声音:‘这不是我!’于是,笑容冻结了。”生活中,我也时常有这样的经历: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会不自在,只知道要这么继续下去,就像被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分日夜地走着。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静静地想着心事,会觉得并不那么孤单。“我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仿佛是这另一个自我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同时又始终关切地把我置身于它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拉回它身边。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我不至于无家可归。”每个人可能都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惑,也曾思索却不得其解。我想说的是,若想不被现实所牵绊,就必须有自我意识,不能什么事都被现实牵着鼻子走,而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决断力;同时,也要有定力,经不住诱惑,便会丧失自我。

人本身无贵贱之分,但是欲望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们总喜欢和另一群人比,这群人名字叫“别人”,处处都要拼个高下,不然心里便不痛快。但是越比下去,就越不可收拾,虚荣心也随之不断上升。可你有没有想过,比的意义在哪儿?竞争本身没有错,但是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贬低别人吧。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才能使你的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

人生如戏,今天的你是否在为明天而坚持?梦想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奋斗。如果你止于哭喊而不付出行动,那梦想不过是天方夜谭罢了。你应该时刻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并坚定该去做什么。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你的人生由你来定义,你执著坚守,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不管它是否辉煌,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你独一无二的人生。

人生终究是漫长的,不求“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求珍视自己,做到不忘初心,便已无憾。

本人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并不是我刻意变得深刻了,而是因为这几天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不上网,也不玩游戏,现代人没有电脑就特无聊,便找找消遣的杂志,没把杂志找出来,倒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这一翻,我才知道,我错过了一本怎样的好书。

这本书是我在广州深圳八卦岭那个小小的书城买的,上面的扉页边角下,有我用纤细的圆珠笔记录着"购于日,有雨"的字样,我似乎忘记了在四年前那个有点蒙蒙细雨的下午是怎样的因缘拿起了这本书,也忘记了是怎样的购买冲动买下了这本书,总之四年来,我从来,没有翻过它,而它也静静的陪着我,从八卦岭到布吉,从深圳到南宁,它陪着我搬了10多次家,直到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它也终于安定下来,睡在我衣柜最底下的抽屉里。

当我把它翻出来,非常的好奇,不敢相信是自己买下了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书呢?浅灰色的封面画着零星的几枝枯枝,简单而不耀眼的封面,有种淡淡的从容在里面。打开目录,上面写着这是一个探索境遇与心情,困惑与觉悟,执着,自我发现等等的书,是关于人生境界生活质量的书,是一本在我那个年龄看不懂的书——现在,我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读的明白了,有时候,它说的一些话,就象从自己心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会对自己说,对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个意思,它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呢?

也许,这是一本年轻的自己买给未来自己的书,是因为相信自己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会拥有了足够的感悟和阅历,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与它共鸣,当我在阅读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的飞翔,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在喧哗,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读到更多好的书,今后少一点玩无聊的游戏。

1、要求孩子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3、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4、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和责任感;5、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复杂问题; 6、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7、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 索引序列
  • 哲思杂志好吗
  • 杂志《哲思》
  • 哲思杂志是哲理类
  • 哲思杂志女生
  • 哲思杂志人生
  • 返回顶部